火山边缘之恋

剧情片其它1950

主演:英格丽·褒曼,马里奥·维塔莱,伦佐·切萨纳,Mario Sponzo,Gaetano Famularo,Angelo Molino,Roberto Onorati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播放地址

 剧照

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2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3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4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5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6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3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4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5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6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7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8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19火山边缘之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2

详细剧情

  卡琳战争结束时住在意大利的一个难民营里,她没有钱离开那儿去别处谋生,在难民营她遇到了意大利士兵安东尼奥并和他结了婚,随他回到了家乡斯特隆波岛。在荒凉的火山岛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习俗让卡琳感到非常失落,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认为是有悖民风的,是个坏女人,卡琳想逃离海岛,她逃到了火山上,昏迷后醒来,孤独的她唯有祈求上帝给他帮助和启示……

 长篇影评

 1 ) 罗西里尼与褒曼:戏里戏外其实并无分野

1948年英格丽•褒曼写信给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请求出演他的电影。1950年,褒曼如愿成为罗西里尼导演的《火山边缘之恋》的女主。拍摄过程中,同是婚姻中人的他俩堕入情网,褒曼之后怀孕,并很快离婚,两个人走到一起。

这是他们感情最浓烈的时候,拍出来的《火山》也极其出色。罗西里尼和褒曼创造了一个困境中的年轻女人,外表柔弱而内心强大。在那个贫穷的意大利小岛上,罗西里尼镜头下的褒曼可以说是熠熠生辉。

1954年,二人再次合作拍了《游览意大利》(图三四)。电影讲的是一对彼此疏离的中年知识分子夫妻在那不勒斯的经历,二人本来就快分道扬镳,但片尾却神奇而不合情理地原谅了对方,重新走到一起。Again,褒曼演出的也是一个困境中的女人,只是比起四年前,这次的角色心里多了不少无奈和阴影。

同年,二人还拍了《不安》(图五六),罗西里尼电影里比较弱的一部。这次褒曼还是一个困境中的女人,但她的困境是源于自己的不忠。

1954年的这两部片仿佛冥冥中预示着罗西里尼和褒曼爱情和婚姻的结局。1958年,二人感情破裂,这段影史上轰轰烈烈而饱受诟病的爱情,最终以离婚告终。 在我看这三部片可以说是罗西里尼的女性三部曲,意味深长的是:戏里戏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分野。他俩的爱情是什么样,拍出来的片子就是什么样,褒曼所塑造出来的形象也就是什么样。看她三部电影里形象的变化,其实还挺让人唏嘘的。

 2 ) 黑白片中,火山还是可以被表现得那么红

      女主角英格麗褒曼有种媚与天真交融的魅力,这点上跟梦露有些像。這樣的演員,對於一部電影的成敗是關鍵性的。我猜想許多人也許是為了在大螢幕上看到她,才又一次進戲院看這部修復版的影片。影片好像是在說愛情,說夫妻關係,但是其中宗教的意涵仿佛超過了這些。故事發生在一個火山隨時可能噴發的小島上,只有非常少的居民,而且還不斷有人離開。但是,離開的人總是會回來,而留下的人也那麼安心地在火山下生活,並願意為這裡付出一切。我們跟著女主角的視角,從一個陌生人到懂得關於島上人,關於信仰,關於生命的一切。
      捕鱼的那场,一排拖网的渔工飘在马上要出画框的边缘,水上天下。那麼真實,尤其是在那個拍黑白膠片的年代,特效離影片很遙遠,所以給人的沖擊就更大了。導演的場面調度在那一場之中也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有種令人過目不忘的魔力。

 3 ) 笔记(2022.2.9)

203x年,初春

Alexander给女孩们看过这部电影,为了阐释表演,她们高兴得出乎意料。M特别喜欢罗西里尼剥去文本(她快速学会了Alex的用词方式)只留下动作的方式。

“去掉了所有让和声模糊的东西,”L补充。

M观察道:“这种对动作的重视和帕索里尼那种不一样:帕索里尼几乎是一个巴洛克人,罗西里尼却超级现代。”

“真的,因为褒曼那么现代,那么美,”I陷在沙发里说,“几乎难以置信这是多么有趣,就这样看她到处紧张,在各种地方哭,偶尔笑,参观东西,或者歇斯底里——”

“——那只白鼬!”M说,“虽然我知道这是严肃的事(也未必),但这放在神父后面几乎很搞笑——”

“——或者祈祷——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是‘God! God! God!’——罗西里尼在这里表现出一种奇妙而超脱的喜剧性。”

“因为褒曼的可爱(永远丝毫不让人能够怀疑的可爱)这一场景,比如说,和德莱叶就大相径庭……”

L试着起身,“così,真的,难以置信这多么有趣。爱丽丝漫游奇境。”

“确实,”Alexander说,“正如爱丽丝是她故事中唯一的‘人’,褒曼在整部电影里是唯一的专业演员;尽管这一点明显得几乎过分,却不打扰整体的和谐以及纪录片感。”

“她戳了戳鱼,”M突然悄悄地大笑起来说。

“那一段真的很美,”L说,“我不明白,就像开头不久刚到岛上那天她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喜悦的时候那样,为什么一切都这么显然,同时又这么像一个谜。”

Alexander受到了感动,那时他在她转向自己的眼中看到了一束他在褒曼眼中见过但从来没能真正理解的光(不该用光这个词,但人们描述眼睛的词仍然贫困)。

A-/A

 4 ) 亲爱的,我/我们要去向何方?

    若然把电影当成导演本人的私密情感日记,那么《火山边缘之恋》是否可以看作是罗西尼和英格烈·褒曼1949年私奔后的心路写照?

    因为年少狂情错爱德国军官导致战后沦为难民的英格烈·褒曼,不顾一切想逃脱举步维艰的困境,于是嫁给对其痴迷的意大利士兵,“嫁鸡随鸡”来到本以为是地中海风情、实际上终年陷入活火山爆发阴霾的偏僻小岛生活,即便丈夫一再呵护包容,依然无法阻挡一颗逃离的心。

    若然磨难只是宗教对我们虔诚的考验,那为何英格烈·褒曼在命运的路口总也无法跳出这泥沼?现实的幻化与电影的意象化让人觉得命运弄人,若然连华丽的爱情肥皂泡也被捅破,究竟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宿命,还是“何以偏偏玩谢我”的无奈?冷漠宽广的大海,酷热难耐的火山,冰火两重天的境地里,英格烈·褒曼要面对岛民们莫名的荡妇指责,也要忍受丈夫最终屈服在传统礼教下暴发的暴戾。她唯一的武器美貌在神父面前毫无用处,他代表天父的怜悯,宁愿把有限的金钱用在逝去之人的墓碑上,也不肯给年轻鲜活的生命广阔的新天地,甚至连她甘愿献上的肉体都刻意回避,那一刻的绝望,真的令人连所有信仰都想舍弃。

    当英格烈·褒曼在火山边缘上狼狈的逃亡,高温将一切希望都蒸发殆尽,一时意乱情迷的男生不知能将私奔的热情延续到何时,为何会沦落至此?罗西尼镜头下流露的既非后悔指责,也没有刻意的煽情怜悯,他或许只是把自己感情生活的困窘放大,让我们窥探那如此鲜活的情感。璀璨银河的宁静下是曾如此狂暴的火山,自然界的奇妙与难以捉摸,远远超越我们对命运的自怨自艾、超越我们的不甘心、超越我们对文明与野蛮的指责、超越对真爱和伦理的争执。生命中无法掌控的不安,即便没有战火和天灾,也会通过各种琐碎的细节涌现。《火山边缘之恋》里我们看不到真正的爱情,但至少我们看到英格烈·褒曼对爱情的向往,即便在举步维艰的火山上,她最后依然没有放弃那份比岩浆更炽热的追求。

    我不是任何神的教徒,无法感知祈祷的力量,我相信人生的感悟时刻,总离不开浩瀚星空的宁静或是沙漠里静静流淌的甘泉,所有的一切一切,总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答案。

 5 ) 逃离

一个出生于富裕家庭,接受过文化教育,有着广阔眼界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女人嫁到了落后、封闭、保守、穷困的火山岛上,这样的故事背景几乎可以马上就判断出故事走向,这必然是一个被误解、被攻击、被闲言碎语、被控制,最终选择逃离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故事里所包含的人类困境却值得深思又叫人绝望。所谓文明与原始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很多来自于经济,但也不至于此,因为社会与国家还有洗脑的手段,但在本片里,贫穷与封闭是最直观的原因。岛上的居民有离开的,但最终也都回来了,而一直没有离开的,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打算,除了女主。女主不论从穿衣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在岛上显得格格不入,外在的不同和所谓的“不检点”实则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差异,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这样的隔阂几乎是无解的,至少在短时间如此。比如“有文身的都是流氓”和“文身只不过是一种文化,无关好坏”这两个观点,怎么和解?没办法和解........影片前半段着重描写女主与岛上其他居民的隔阂,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神父面前倾诉自己的心声,但这并不能让她脱离苦海,没人帮得了她,只有她自己,何况她还怀有身孕,这更加坚定了逃离的决心,孩子一定要接触更广阔和包容的世界。她与丈夫之间有一个互动,丈夫故意放出抓住的貂,让貂当着女主的面捕食一只兔子,丈夫享受着这个捕食画面,而女主却极力制止,这一场戏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影片后半段的众人捕鱼段落如同纪录片般粗粝真实,不过这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特色。不过这样的场面也再次体现了“精致”女主的格格不入,随后火山爆发,居民们四散逃开,这场火山爆发仿佛是女主愤怒情绪的外化,接着她独自一人爬上火山试图去到岛的另一边逃离此地。影片没有告知女人最后如何,只留下体力不支的女人在火山口边不断向上帝祈求,这是她的选择,或许,选择本身就已经是结果。

 6 ) 完整短评

Stromboli是Sicilia北方海上一座真实的活火山岛(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9%80%9A%E6%B3%A2%E5%88%A9%E5%B3%B6),影片的确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风貌——真实的地名、实地的拍摄、战后流失的人口、适合火山环境的章鱼、爆发的火山等,最特别的还插入了完整的一段海上捕鱼的全面景像。 运用自然环境,如此写实的流畅风格,正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特征。在这般真实中,Bergman展现着一个女性面对婚姻亦可说人生的不如意时,不断变化的情绪:暂时的舒愉很快就被周边社会环境的冲突覆盖,她厌恶、恐惧,而想逃又没什么办法。她面对的是处处与她的成长环境更与理想背道而驰的农村风物,一个中产阶级背景的女性是无法和谐于底层的保守而粗粝的社会,以致最终她只能绝望地无情向上帝反复诘问。
战后仓促的不般配婚姻的诘问。实际还是反映了新现实主义普遍表达的社会问题。喷发的火山在这里成为了恰当而突出的符号隐喻:地点的壮丽和情绪爆发的双关。

 短评

罗西里尼与褒曼合作的首部作品。一方面,罗西里尼沿用新写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呈现了火山岛及居民们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环境空间又成为心灵之镜与情感的外化,颇有心理写实主义之味。穷乡僻壤般的荒岛恰是隔阂与囚禁的象喻,村民们的排外情绪与猜忌心理让女主角的生活举步维艰,随后矛盾逐步激化,冲突渐次升级。那场集体捕捞金枪鱼的大戏,同样既真切得可怕(捕捉生活现实),又负载着隐喻义,涌溅的浪花,绝望的挣扎与遭猎获的宿命。骤然喷发的火山与逃难的群众成为逼促女主逃亡的催化剂。有意思的是,尽管多次尝试利用自己的美貌,但女主又始终没有真正越轨,而那场险象环生的穿越火山之行,最终又被呈现为寻觅信仰之旅,一如夜晚精疲力尽时仰望星空祈求宁静,次日清晨的醒来与恢复活力恍若临降的神迹,但前途依然未卜,唯有叩问苍天。(9.0/10)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女主上岛时的反应更像一个投机主义者赌输了不甘心——骗子反被骗了。两人提前没商量好都有责任,天主教地区保守野蛮民风也确实恶心,而这与她经常把罪责全部归咎到他人身上,抱怨太多耐心太少的事实并不矛盾;她的抗争在火山跋涉之前仅仅是逃避反思与上帝的关系,牧师说自助者天助,她说上帝从没帮过我 (把恩惠视作理所应当 把苦难当做仇恨上帝的理由) 甚至尝试引诱牧师(以及灯塔看守)以获取钱财,失败后责骂上帝的无情,她对上帝的态度取决于它有没有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投机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某种意义上现代文明的产物)的女人,如此鲜活有力,捕获了我的心。火山上的一夜上帝饶她一命,她握住这橄榄枝向上帝呼喊求助,是仪式化地为自己输入精神力量的心理暗示,还是戴着驯顺皈依面具的反叛者得寸进尺的威逼,不得而知。褒曼是女演员中的女演员 罗西尼里同理

7分钟前
  • c. velasquez
  • 还行

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没有写正式的剧本,全靠一些手头的笔记进行即兴的创作。这部电影并没有被归入罗西里尼经典的新现实主义作品序列,但其中的许多场景仍充满了新现实主义的精神,甚至有一种田野调查的广度与深度。褒曼因拍摄本片抛弃丈夫,跟罗西里尼发生恋情,影片遭到主流社会的抵制。

11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是否足够的勇敢和坚强,就可以自由的选择梦想?

1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影片的结尾和片头那段以赛亚书六十五章第一条非常的契合前后呼应,褒曼所代表的是经不住诱惑背弃了上帝而被赶出伊甸园的始祖的后代,而岛屿上的人就像是还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人(姑且这样说),最后她终于呼唤起了上帝重拾信仰,只是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明白即使是可怕的惩罚也是出于上帝智慧和仁慈的旨意。

21分钟前
  • 秦诺诺
  • 还行

罕见的影像,镜头基本上只专注于框住单独个体的运动轨迹,褒曼作为主角不仅占据画面的绝对中心,其他的不同空间里的角色与自然场景的空镜头甚至成了各种状语定语和形容词修饰的累积,从如此种种细腻的运动中看,二人确是天作之合意识形态冲突其实被罗西里尼归为战争偶然激发的(而非遗留)问题。该片的短镜头段落仍带着新闻影片的质感,使得导演的基本立场(即使在以单体作为绝对主角的条件下)是偏向民粹宗教或是美利坚,几乎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人经验(我才不会说看那些血淋淋的巨型海鱼看到饿了呢)。然而这种情况终结在另一罕见之处,影片选择在对神袛的无助呼嚎中结束,这样选择打破了罗西里尼一贯相信天主教面对现代社会自我调和能力——至少是努力调解过后的力不从心(一如该片中的神父)。此景此情,与其说这是皈依,不如说是在胁迫下的精神自杀

25分钟前
  • Accattone
  • 推荐

好莱坞明星误入欧洲片场,类纪录片段落是非常好看的。跑题感想:我以前为什么没有注意到Ingrid Bergman的胸,一定是海斯法典的原因。爬火山那里告诉观众,离家出走要背背包。。

27分钟前
  • \t^h/
  • 还行

7/10。荒岛式的人性哲学。褒曼躺在石壁上憔悴的镜头真是可人怜又可人爱。咬杀野兔、捕吞拿鱼、火山喷发三场戏都以大规模的场面安排、近乎写实性的镜头调度再现了大自然可能引发的毁灭力量与史诗震撼。前半段叙事温吞松散、氛围无代入感差点让我以为是部烂片,对村民反感女主角的原因同样缺乏可信交代。

2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如其片名 不是和人之前的“恋” 而是和火山边缘情境的“恋” 怀胎几乎可以视为道成肉身 英格丽·伯格曼的这个角色是参照圣母玛利亚写的 而这个人物的轨迹也类似伯格曼本人 从声色犬马的好莱坞来到贫瘠荒凉的意大利 这种挣脱的情绪慢慢滑向苦行和信仰的道路 罗西里尼将天主教的伪善和一种冷漠的原始共产主义交织在一起予以批判 这种立场也几乎成为其这一时期创作的核心命题

32分钟前
  • 灰狼
  • 力荐

罗西里尼!太!赞。就是中文译名怎么如此小清新,搞得像爱情片似的。片子其实更像是女性心理探索片,配合壮观罕见的火山爆发情景,困于牢笼中的女人。罗西里尼镜头一秒都离不开褒曼,她真的是太漂亮了... 难怪传绯闻呢... (意大利版)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在兩個人的關係如此曖昧之際,導演給出一個如此不討人喜歡的角色給褒曼,簡直是一則寓言。Karin以為憑藉婚姻來到小島可以改變命運,褒曼何嘗不是離開美國來到歐洲這個牢籠。本片簡直就是女性警鐘。

39分钟前
  • sean cheung
  • 还行

罗西里尼和褒曼合作的第一部,确实比在好莱坞的角色更性感和诱惑,发现50年代战败国此类大女主的影片比如日本高峰秀子的《浮云》都有很浓重的色情意味。经历了战争难民的生活,目睹贫困自然灾害人类捕捉动物的残忍后依然会觉得可怕只能继续逃离。在如此的环境,那些小资的摆设情调远方也就都不抵圣像信仰祈祷来得实际,虽然人物的转变为扣题有些硬扭,但小岛大海火山的实景还是震撼般的满分。资料馆2K修复版。

40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之前从来没觉得英格丽·褒曼惊为天人,那是因为没有遇见罗西里尼。大银幕的她,眼眸流转,翩若惊鸿,美至不可方物。金枪鱼跃,火山喷溅,再壮阔的景观,也抵不过她的独角戏。哭泣是美,沉默是美,呼吸亦是美。这是爱情赐予的独尊荣耀,褒曼之于罗西里尼,海华丝之于奥逊·威尔斯,巩俐之于张艺谋。

4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既是字面上的也是隐喻的“火山边缘”。英格丽·褒曼的角色让我想到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永远与当地格格不入,永远都是异乡过客。最后女主在火山喷发中求助上帝,可上帝会回应么?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褒曼迎上宽慰的拥抱,点亮油灯,就照耀了四壁,男人还在寻找圣母像,却忘了细细辨认烛光下妻子的神女模样。像是罗西里尼对婚姻的体恤和预言,也像褒曼本人不甘又要怡然生活的决心,这决心的幻灭倒贯穿了她和罗西里尼的合作。岛、火山,多昭然若揭的意象,求不得融入的最后,她向自然向神求索,牢笼依旧,火山之沿褒曼的爆发太棒了

48分钟前
  • SundanceKid🌈
  • 力荐

即便不强调,这是一部改变了埃里克·侯麦人生的电影,也足够震撼人心。震撼的,不仅是火山的大爆发,捕杀鲸鱼或者残害兔子,这些赤裸裸的原始生态。更多的是战争之后,阶级局限性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无辜伤害。从现代文明漂流到原始社会的褒曼,最后的绝望呼喊,与其说是请问神灵,不如说是叩问人的存在意义。

49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一开始闷闷的,觉得还不如《意大利之旅》——恍惚了七八分钟之久。不想,这是个渐入佳境的电影,尤其是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似乎被所有人和电影史称道。戏里戏外,都有许多灵妙的指涉。

5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SIFF2014#看了此片,才明白褒曼为何抛却万千,在罗西里尼的镜头下,原本冷淡甚至冷漠的她,竟如此不自觉地妖媚,这种妖媚是天真的,是旁若无人的,是天雷地火般地动山摇,捕鱼、火山喷发、艰难跋涉,无不炽热到极点;心有不甘地困兽犹斗,当目睹天地神迹,心灵才慢慢平静。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此片为罗西里尼与褒曼的定情之作,是罗西里尼由新现实主义过渡到心理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和新现实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断将主角内在情绪向外投射,景物或承担象征性的指涉,或成为内心情感的外化。孤绝的小岛象征婚姻对女性的禁锢,不安的火山预示了情感的不确定性。出身良好的女主与保守的岛民即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似指涉经历战争浩劫后代表现代文明的欧洲人所立足的文明废墟,而好莱坞巨星和意大利非职业演员又将这种对立通过表演风格的差异展现出来。象征性使得本片高度寓言化。后半段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的场景,原始、生猛、洪荒,宛若神迹,既是对小岛民俗、自然的奇观化记录,更是对主角内在心理的淋漓表现,影像的震撼程度足以载入影史。最后攀越火山逃离樊笼,在山顶所见景象和对上帝的呐喊似达到了某种超验的境界。

60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力荐

法国电影资料馆 所以说女人千万不要因为想求个稳定就结婚 很有可能等着你的就是火山边缘的生活

1小时前
  • 微挺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