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喜剧片大陆2022

主演:马丽,魏翔,陈明昊,周大勇,黄才伦,艾伦,高海宝,韩笑,孙贵权,许猛,全容杓,卜俊男,张志忠,张建新,马驰,陶亮,詹卢卡·佐帕

导演:邢文雄

 剧照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2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4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5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6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4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5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6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7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8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19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04

详细剧情

  魏成功(魏翔 饰)非常热爱表演,然而其貌不扬的他往往只能够在电影里觅得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可即便如此,魏成功还是无比认真的对待着自己的每一个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这股子劲头引起了当红女明星米兰(马丽 饰)的注意。  米兰的弟弟米勒(黄才伦 饰)是一名电影导演,黑帮大佬哈维(陈明昊 饰)给他的电影投资了不菲的资金,哪知道亏得底裤都不剩,哈维一直爱慕着米兰,想要娶她为妻,可是米兰誓死不从。这一天,当哈维决定和姐弟两算总账之际,米兰告诉哈维自己认识他一直想要寻找的杀手卡尔(艾伦 饰)。哈维给了米兰一天的时间,让他把卡尔带到自己面前,实际上并不认识卡尔的米兰决定让魏成功来扮演这位冷酷的杀手。

 长篇影评

 1 ) 魏翔早该红了

当《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结尾花絮里,魏翔捧着一束花发表他的杀青感言的时候,我一时间有点无法分辨他是真的哭了,或者还在戏里。因为他说的那句:“感谢大家帮我完成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主角”,恰恰是戏中角色魏成功的内心独白。

戏里戏外,魏成功和魏翔变成了同一个人:一个抱着对表演的巨大热情,跑了十几年龙套,却一直被认为无法扛大旗的老演员。人到中年,他终于被人记住了。

魏翔有多不红呢?直观地给几个例子:

1、他2007年就在《地下交通队》中出道,至今已经15年,但直到今天豆瓣上的影人页里还没有对他的单独介绍(不过他在剧中那句“我抢了二斤山里红”,却是观众对《地下交通队》最鲜明的回忆之一)。

2、他迄今为止参演过38部影视剧,除《杀手》外全都是配角,很大部分还是客串。不仅普通观众记不住他的名字,很多影迷都不知道他是谁,但你提《西虹市首富》里那个三口一头猪的教练,没人不笑。

反过来,年轻时的军艺校草沈腾,漂亮的马丽,以及人高马大一表人材的艾伦,优势都明显太多了。

但魏翔在《杀手》里的表演,是毋庸置疑的。

和金凯瑞一样,魏翔的喜剧路数是放飞自我型的,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见长。《杀手》里可以说把他的这个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他在片中每次“开拍”前都要一本正经地开嗓,每次都能让影厅里笑成一片。

肢体语言更是不用说,第一次和黑帮大佬见面那场,几乎就是魏翔的独角戏,他扭动身姿,拿起一把匕首舔来舔去作耍狠状,把在场所有人都震住了。最后那场牌局,他cos赌神玩着道具牌,估计周润发看见都会吐血。模仿《雨中曲》那段更是经典,你无法想象一个貌似抠脚大汉的男人,跳起舞来居然能那么轻盈。

魏翔是《杀手》里毋庸置疑的主角,cary全场的那种。

最关键的是,《杀手》是一出戏中戏,讲的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小演员成了男主角的故事,里面穿插了无数对经典电影桥段的致敬,不同身份的转换,让魏翔过足了戏瘾,展现了广到没边的戏路。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男人带来的惊喜一波接着一波(他居然还会说意大利语),对于看过那些经典电影的影迷来说,看魏翔再演一遍,是种享受。

魏成功这个角色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他不是大明星,甚至被人瞧不起,但他对电影的爱已经进入血肉里,进入骨髓里,只要能让他演,他一夜就写出人物小传,不给片酬都可以,不要命都可以。就算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就算知道靠演戏解决不了问题,就算知道电影只不过是资本的玩具,但他不管不顾,还是把整个生命都扔进去了,并且我毫不怀疑,魏翔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我想这才是《杀手》真正感动我的地方——去看一个男人像孩子一样爱着电影,是多美好的事。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3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那时候开心麻花还没有成为喜剧天团,大家都还是剧场里摸爬滚打的小演员,那个叫做《水浒闹元宵》的小品甚至没有资格登上春晚。但我记住了他那段“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绕口令,记住了这个看着五大三粗却身怀绝技的男人。

后来,一切都改变了,三年后,《夏洛特烦恼》爆红,再过两年,《西虹市首富》把喜剧片的票房天花板推过了25亿。这两部里都有魏翔,但人们记住的都是沈腾。

直到《杀手》首映礼,当观众们被魏翔逗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沈腾讲了一句话:“魏翔是我未来最大的威胁”。虽是玩笑话,但我认为,这话并不过。

 2 ) 喜剧

魏翔担任主角火候还差很远。

之前看片花觉得不错,看完正片后感觉整个电影里,魏翔的演技过于用力,缺少节奏感,看了十几分钟就疲劳了,中间还睡了一会。 以往魏翔做配角,不需要支撑整个故事,他的搞怪表演方式,能很好的为主故事点缀和加分,几乎没有长镜头,都是很短的场景,对于话剧演员来说,不会暴露短板。 这次担任主角,从头到尾都是搞怪的表演方式,让人感觉没有代入感,是在看小丑表演。

之所以周星驰和沈腾的喜剧大家喜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节奏感好,绝大多数时间是正常的饰演角色,表现一个正常人的状态,在气氛点到的时候,抖一个包袱让人过瘾,并且有很强的代入感,这就是大师和普通喜剧演员的区别,,,也许这也是天赋差异吧。

魏翔也好,艾伦也好,还有德云社的小岳岳等,都没法跟周星驰、郭德纲、沈腾这些有天赋的喜剧演员比,最主要还是在于,天赋就是能把喜剧当正剧演,演的让你不讨厌。加油吧

 3 ) 每个人都有一次上场的机会

年初二,跟妹妹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电影院里的笑声就没停过。可能是平时工作太忙了,我对生活的要求没有特别多,一部电影,能让我开心,能让我感动,就已经很好了。

1.不会抖包袱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最好笑的当然是电影里,主演们一个又一个包袱。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过特别会演讲的老师。我记得他跟我说过,演讲要学会抖包袱,否则没人会听得进去你一两个小时的演讲。

电影也是一样,他们能够持续的抖包袱,在这1个多小时里,一直抓住观众的心,真的很厉害了。

抖包袱这件事,并不容易,它需要幽默感,需要思维敏捷,需要素材积累,需要表达,需要表演。

所以,我非常佩服,这部电影里一个个包袱,相信这些包袱呈现的背后,是每个演员的努力。

魏翔饰演的魏成功,怎么看,都是一个悲剧,可是放在喜剧里,他就显得格外好笑。

生活有好多苦,看的多了都腻了。

还好能讲个笑话,抖个包袱,难过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难过了。

2.红,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背后的努力

马丽在采访里说:在这个圈子里,会表演的人大有人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观众看到。

魏成功这样的角色,不仅在演绎圈,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

只是有人,坚持了几年,就妥协了,放弃了;有人却一直一步一个脚印,等一次能够上场做主角的机会。

时代带来了太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冲击性事件,可是生活中,大部分成名成事的人,其实都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

在成功这条路上,有天赋的人,运气好的人,以及能够顺势而为的人,可能会缩短努力的时间,在某一个节点,爆发在大众面前。

但这只是生活的小概率事件,不足以成为我们为之狂热的目标。

看电影之前,在抖音里刷到,这部电影的演员们,做宣传时的短视频。马丽、魏翔、沈腾,三个人表现出来的情感和真诚,让人无法不去共情:光鲜背后无新事,不过是一个人,默默努力了很多年罢了。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特别喜欢马丽说的一段话:真正的红起来,不是说红有多重要,红代表你这些年的努力,被大家看到,被大家认可,他才会有动力继续走下去。

所以,她希望魏翔红起来,不是因为表面的名利,是希望他能够得到更多的喜爱和认可,让他能带着这些喜爱和认可,继续更好的走下去。

3.每个人都有一次上场的机会

电影结束的彩蛋里,魏翔捧着花鞠躬,感谢大家给他机会,做人生中第一个男主角。搞得我感动到不行。鼻子发酸,眼泪即刻要往外涌,一抬眼,忍住了。

生活不易,早已是常态;追梦的人不易,更是屡见不鲜。现在他被大家看到了,应该开心才对。

在新年伊始,可以看到这样让自己开心的电影,已经很满足。在这份满足里,还有对整个团队和认真演戏的演员们,由衷的敬意。

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人,真的好酷。

人生好长,不要害怕辛苦。

年轻的时候,急于要一个个好的结果;

年纪渐长,才知道,心中有个执念已是幸事。

带着热爱走下去,坚持下去,像电影里的魏成功一样,像现实中的魏翔一样,当有机会上场的时候,能够好好把握住,能够酐畅淋漓演一场,你也是被眷顾过的幸运儿。

走出影院,就开始给身边要好的朋友PUSH这部电影了。想要开心的人,看着开心;想要感动的人,看着动情;想要真诚的人,看着欣慰。推荐大家去看啦。

 4 ) 成功只比未成功多坚持了一次

从电影院里出来之后我和朋友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定会成为黑马。 完全超出预期,完全值得观看。 整部片子笑点很足,搞笑却不低俗,每一个笑点都是基于情节和人物逻辑。很多包袱设计的巧妙自然,舞台剧式的打光、空间设置,将夸张的人物风格,紧凑跳脱的剧情完全合理化,令人戏剧体验感极好。 我坐在充满笑声的观影厅,在捧腹大笑之余,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喜剧是用戏谑方式诠释的悲剧,所以它的主角总是小人物和倒霉蛋。魏成功就是一个典型,他是一个“死跑龙套的”,没有台词不被尊重,好不容易有当男一号的机会,他全力以赴最后发现这只是一场骗局。 好笑吗?好笑,没人不喜欢看倒霉蛋出糗。 被打动了吗?打动了,因为你我都是魏成功。 怀揣着理想,却在实现它的漫漫长路上历经坎坷,想当主角,最后只当了个跑龙套的。 我们也曾郁郁不得志,满腔热血逐渐冷却,我们也曾辗转难眠,在无数个日夜期待被人赏识,等待努力的种子能开出花。 所以当魏成功听到自己能当男一号时哭着喊出“你们早在哪儿”的时候,虽然作为观众的我们知道这只是一场骗局,但那股激动和委屈,共情了我们每一个人。 最后魏成功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拍了自己的电影,龙套的生涯终于结束,往后就是主角魏成功的人生。 他的坚持得到了结果,他的付出没有埋葬在时光里。 电影最后的彩蛋里,魏翔老师抱着鲜花激动的流下眼泪,他哭着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男一号。那一刻,电影和现实交替,仿佛童话故事上演在生活。 那句想告诉我们的话,不只是戏剧的大团圆,也是一个演员用自己十几年的坚持和忍耐向我们证明: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正如影片写的那样: 成功比未成功多坚持了一次。 魏成功做到了,魏翔也做到了。 我们也一定会。 不知从何时起喜剧片逐渐退出我们的观影选择。就连唯爱喜剧的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也抱着可能会是烂片的心态。 喜剧的式微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随着开心麻花的崛起,它短暂重回了荣光,又随着开心麻花口碑的跌落,它再次逐渐走向消沉。 观众对喜剧电影的信任,在一次次敷衍搪塞中被消磨殆尽。在这样一个尴尬的节点,这部电影的出现,应该能挽救一些喜剧片的信任危机。 最后,敬梦想,敬跌倒后仍愿意不断重来的理想家们,龙套终有头,下一部戏你必是主角。

 5 )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天造之材皆有其用

在人生的某个维度上,我们可能都是“配角”

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喜剧,《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下文简称《杀手》)的喜剧效果超出预期,大有成为春节档黑马之势。电影改编自日本鬼才喜剧大师三谷幸喜的经典作品《魔幻时刻》,精彩的原作为《杀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出色的本土化改编,以及演员魏翔与电影中角色的相互对照、相互成就,也让《杀手》给观众带来新的笑声、新的感动。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女明星米兰(马丽 饰)和她的导演弟弟米勒因为拍片一直血亏,黑帮讨上门来追债。而恰好黑帮老大哈维(陈明昊 饰)想找到杀手卡尔避开杀局,米兰姐弟为了自救,谎称能够找到卡尔。

米兰(马丽 饰)

但他们压根就不认识卡尔。怎么办呢?他们想到的法子是,忽悠狂热于表演的龙套演员魏成功(魏翔 饰),谎称在拍摄一部电影,请他扮演男一号杀手卡尔,只要导演不喊卡,戏就不能停。信以为真的魏成功,就以杀手卡尔的身份,深入真实的黑帮,游刃有余地面对一次次生死危机……

魏成功(魏翔 饰)

《杀手》建立在一个经典的喜剧框架基础上,即“身份错位”和“假戏真做”。魏成功以为一切是在演戏,所以他把真实的黑帮当作“演员”,身处杀局面不改色;真实的黑帮则被魏成功的“不按常理出牌”给吓到了,以为这一切都是大杀手才有的“范儿”,不仅没有拆穿魏成功,反而对他更崇拜了;米兰姐弟全程提心吊胆,既担心假杀手卡尔“穿帮”,也担心魏成功一不留神就被黑帮给灭了……

错位与误会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笑点,几乎是“5分钟一小梗,10分钟一大梗”,影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杀手》的笑点不仅来自于它的喜剧结构,也来自于演员们杰出的喜剧表演。马丽自不必多夸了,《杀手》的戏眼在魏翔身上。片中,他饰演的魏成功是一个颇具喜感的人物,因为“不合时宜”。他对表演的极致热爱,让他带有一点傻气的执拗,经常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

比如他跑龙套扮演被枪毙的士兵,身边的演员都是一枪直接倒地,他偏要给角色设计前史,倒地前来个回眸一笑,导演都被他整无语了,他仍振振有词地掰扯着他那些听起来荒谬但他深信不疑的表演理念;第一次演“男一号”时,他饰演的顶级杀手本来沉默寡言、淡定从容,可魏成功想尽办法给自己加戏,鲜有顶级杀手如此“嘴碎”,二者之间的强烈反差制造出强烈的笑果……

魏成功对表演非常狂热

像魏成功这样的喜剧角色,并不好演。他的“傻气”让他比观众低,从而引起观众发笑,可与此同时,他的“傻气”不能够是讨人厌的,而应是让观众觉得亲切、甚至有那么一点可爱,观众才会对喜剧人物的境遇产生共情。

第一次挑大梁的魏翔,充分证明了他作为一名资深喜剧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他的表演精准、松弛且稳妥,不仅仅是以丰富的面部表情、独特的语气语调传递出一种“神经质”的喜感,更难的是,他真正向观众传递了魏成功对表演一本正经的相信与赤诚的热爱。

魏成功笑料不断

比如当魏成功听到米兰对他的夸奖时,我们看到他的眼睛里出现了动人的光芒;比如电影致敬《雨中曲》的那个桥段,魏成功在雨中独舞,释放出他所热爱的梦想得以实现的狂喜,观众感同身受;而当米兰将他的表演贬得一无是处、当他得知一切只是演戏时,我们又清晰看到光芒在魏成功的眼睛里消失,晶莹的泪水犹如心的碎片……

正是魏成功的这份热爱,以及魏翔成功表现出魏成功的这份热爱,让魏成功那些可笑的行径有了依归,不至于让人物的不合时宜显得烦人;也让《杀手》不仅仅是一部好笑的喜剧,而具备更丰富的意蕴和内涵——电影其实也在诉说着,一个配角该如何对待他的人生

“配角”魏成功对于表演、对于人生的态度,是始终热爱、始终坚持、始终相信。哪怕电影是“假”的,他仍要全力以赴完成他的终极大戏,因为表演是他的初心,有始也得有终;也因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善良正义是魏成功人生这场戏的表演理念,他无法对他人的困境袖手旁观。

而所谓的“配角”,又何尝只是存在于影视作品中?可以说,我们的人生中处处有配角,我们也无时不刻在扮演着“配角”。可能在职场上,我们并不是最受领导瞩目的“主角”,可能在他人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也不是陪TA走到最后的“主角”……

那又怎么样呢?我们是配角时,就努力扮演好一个善良的配角。如同魏成功替死去的好友扮演他父母的“儿子”,替米兰挺身而出,善良的他终究得到了善良的回应,配角也会有圆满的人生;更何况,每个配角都有属于TA自己的人生,TA永远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怎可成为一个懦弱虚伪、浑浑噩噩的主角?

跟《魔幻时刻》相比,笔者窃以为《杀手》在选角上更为成功。不是说饰演日版“魏成功”的佐藤浩市演技不好,他可是日本影坛大神级的人物,而恰恰他本身太有名了,他在《魔幻时刻》里扮演了一个配角演员,给观众的情感冲击力就相对弱一些。但在《杀手》中,饰演魏成功的魏翔演了20余年的配角,演员本人的经历与电影中角色的经历高度重合,演员与角色互为注脚,“配角人生”给观众的情感冲击也尤为强烈。

魏翔是谁?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些观众并不知道他,但说起他饰演的角色——哪怕戏份很少,观众都记忆犹新。比如《西虹市首富》里,三口一头猪的教练,《我和我的家乡》中说着蹩脚俄罗斯语的魏村长,《你好,李焕英》里手捧茶缸阴阳怪气的场工……魏翔对表演的热爱、他杰出的喜剧表演才能,充分诠释了一种典范的配角人生: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只要用心来,处处是舞台。

魏翔等来了他的第一个主角

而终于,从影23年的魏翔等来了他的“魔幻时刻”,他在《杀手》担纲男一号,并且一出手就是春节档。电影正片后的杀青彩蛋,魏翔捧着鲜花,热泪充盈眼眶。这是一个专业且敬业演员应有的待遇,这同样是给千千万万配角们的激励与祝福。

在人生的某个维度上,我们可能就是“配角”。然而,无需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就像片尾曲《天才白痴梦》唱的,“天造之材皆有其用,振翅高飞无须在梦中”。坚守初心梦想终会实现,善良的人终会有好运。

 6 ) 能别再打着情怀名号骗钱了吗

坦率地讲,豆瓣目前6.7的评分,太高了。

为照顾一家老小审美情趣和观影习惯,也为了初五大家聚一起吃个饭。

思量再三,还看了眼口碑,最终还是选择大家一起去影院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价不菲,在北京1+X这种冷门院线,单价也高达八十,拖家带口就轻松大几百。

然而实际观影感受是看了半小时就想离场。

真的,这拍的啥啊,观众现在宽容度这么高了吗?

已经是翻拍,剧本还东拼西凑,各种致敬及戏防,全片充满了对周星驰无厘头及经典老电影的无限影迷情节。这也就罢了,但不刻画人物、不编织人物关系,全靠事件和台词强行起承转合,各种牵强附会,漏洞百出,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比如,哈维又不是傻子,魏成功一而再再而三的内心独白,再来一遍,连小弟都起疑了,哈维还能对魏成功是卡尔确信不疑?再比如,米兰为什么良心发现要告诉魏真相,因为一碗面?米兰为什么喜欢魏成功,因为他一直在帮别家演儿子?魏成功为什么要抢婚,因为看到胶皮里影回想起了与米兰相处的幸福时光?二人明明全程是骗与被骗的关系,没有任何私下交流好吧。

最大的漏洞是,摄影机藏在对面楼能拍到这边室内发生的一切?以民国的科技水准和收音技术,且不说能不能藏好摄影机和话筒吧,就算是能藏好。魏成功一个跑了这么多年龙套的演员,就这么不懂镜头,对此深信不疑?

摄灯美,服化道也是各种不讲究,影像质感陈旧如土。几场重场内景戏,完全是舞台光的设计思路。人物造型更是无力吐槽,马丽的造型,是致敬《金鸡》吗?

特效更是不忍直视,基本几年前的水准,网大质感。随行的小学生都忍不住在电影院直呼太假。

而最糟糕的是表演,全片几乎只有第一次做主角的魏翔一人儿在好好演戏。感觉其他人的心态都是“赶紧的吧,速度得了,拍完好收工”。连陈明昊都奉献了他转战荧幕以来的最糟糕表演。特别是马丽老师,这演的是啥,比行活还行活,比清水还水。

说老实话,要不是魏翔真的认真和努力在演,《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应该妥妥跟《李茂扮太子》一个起评分水准线。

有感动吗?多少还是有点儿,魏翔跳雨中曲的那个段落,有一瞬间还挺感动的。

但,这只是单纯的出于对魏翔本人这么多年的坚持和电影这门艺术本身所产生的感动,而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

 短评

如此垃圾的电影,没一点逻辑,纯粹是为搞笑而搞笑,问题是好笑吗?

4分钟前
  • 骑羊的兔哥
  • 较差

虽然我无比讨厌开心麻花,但相比韩寒的恶心程度,这部电影至少让我开心一些~#大过年的,就不要添堵了

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很想多给魏翔一颗星,但是电影后面实在是有些垮

10分钟前
  • 落叶村
  • 还行

春节档图个乐,这要是放在了别的档期就是个烂片无疑

12分钟前
  • 又双叒叕
  • 还行

开心麻花的戏,你要说好看吧,看后又记不住任何,你要说不好看吧,毕竟你也跟着笑了。就像吃了安眠药,做了很多梦,醒来一个也记不住,可是钱却花了。

15分钟前
  • 还行

喜剧张力是建立在“表演”二字上的。有人在演,有人没演,有人知道这是在演,有人不知道,而窥尽所有角色状态差异的观众,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幽默。这招其实不新奇。应该说,很难得开心麻花在用脑子而非段子搞笑。舞台式布景打光做得不错。而既然他们演的就是烂演员,夸张就不足挂齿了。但是,不是幽默加冷就叫冷幽默,加黑就叫黑色幽默,也可以是冻得瑟瑟发抖和两眼一抹黑。其实可以更高级,但大概这就是开心麻花的选择。接下来就看市场的选择了。所幸马丽在,又冷又飒,像把靓丽的尖刀。她的状态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依然无脑插科打诨,她则冷嘲热讽动作迅猛,也只有她在这部黑色幽默与开心麻花的杂交产物中是圆融的。其实一贯如此,她是开心麻花的锚,负责了她参与的每部电影的情感重量,即便在昨晚的小品中。她真的该去演正剧……

18分钟前
  • 消亡之人
  • 还行

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我觉得就是春节档黑马!很好看很好笑!煽情也恰到好处完全不尴尬!是那种又有笑点仔细想想又很辛酸的荒诞电影。魏翔三次舔刀那里全电影院都笑没气了。马丽这样丰腴的样子倒蛮适合这个扮相,太美了。

22分钟前
  • 清欢
  • 力荐

喜欢电影的看看有趣的小梗,纯粹看喜剧的到处都是小笑点。节奏不错,很考验演技,而且演技也经受住了考验。最重要的是,这电影明白自己的功能,没想教育任何人。让人放松地进入,放松地离开。

25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不装了,我摊牌了,我觉得比原作好笑

26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结尾花絮,魏翔哭着说:“这是我第一部男主角。”倒是比剧里的设定动人一百倍。

2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还行

有的情节是真的尴尬,电影的有一些镜头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借鉴了哪些经典镜头,但演员的精神让人很是佩服,他是真的很珍惜这个男主角的机会,很用心的在表演

28分钟前
  • Lauren
  • 还行

比电影还尴尬的是,大概是把三谷幸喜拍得那么段子吧。好笑不代表好

30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又让喜剧片给整哭了,当魏翔说出“这是我第一部男主角”的时候,那种心酸我想所有的喜剧人都能体会吧!

32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伟大的喜剧其实都是悲剧,这部剧只能说是无聊剧

33分钟前
  • 汽车维修员
  • 较差

说不好看吧,有些桥段确实跟着笑了,但要说好看吧,却又觉得有点违心

35分钟前
  • 断线鼠标
  • 还行

在看,感觉前半段逻辑就有问题,节奏掌控不到位,故事推进莫名其妙,远逊麻花人马的其他电影。加一星主要是希望魏翔这样演员能推陈出新,也比较喜欢本片的艺术风格

37分钟前
  • 拥挤的乐园
  • 还行

超出预期,非常标准且体面的商业喜剧片,没走下三路、不靠屎尿屁。龙套演员被骗去黑帮演杀手,很有《喜剧之王》的味道。全片把“跨频道聊天”的错位感发挥到了极致,迷影梗玩得也溜,甚至挑战了《雨中曲》,但没露怯,好看。最欣慰的是,不强上价值,几乎所有的哭点、燃点,都丝滑地落回于笑点。这是喜剧片的素养。中国人这一年过得太苦了,看的哭片也太多了,拜托多来点这样的喜剧片行吗?单方面宣布,哭片不许进春节档!

39分钟前
  • 空山
  • 还行

确实能让人笑很大声的合格喜剧,好在绝大部分笑点来自戏剧结构以及演员表演而非段子的拼凑,遗憾笑完也就完了。基本照搬了三谷幸喜原作「魔幻时刻」的第二幕,也因此保留了最爆笑的桥段,大刀阔斧改编了人物关系,加强了反派与矛盾冲突使影片更商业。最妙的是魏翔个人的境遇和银幕里的魏成功无缝打通,看着片尾魏翔痛哭流涕的杀青感言很难不被打动,他对这个角色也真的是毫无保留了。

43分钟前
  • 韦斯安徒生
  • 还行

因为是翻拍,原版又实在太出众,抱着不太高的预期进来,没想到看完倒觉得还不错。在我看来原作的好建立在两方面,一是对电影诚挚的爱,二是通过荒诞来解构这种身份错位制造的冲突。这一版节奏更紧凑,加强了喜剧感。同时在演员魏翔和“演员”卡尔之间形成一种身份的互文,放大了这种“未知生活”中的“已知”。没有剧本的演出,所有人陪你胡闹只有你蒙在鼓里,甚至不知道演下去结局会如何,这些都是“未知”。但是作为自己这出戏的主角,无论是否有观众都尽力演好每一个角色,甚至要以一个不算完美但也善始善终的ending pose谢幕,这些都是“已知”。在我看来,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靠着这一丢丢执念,在努力抓住这一点“未知”中的“已知”。细细一想,这其实是这部喜剧里伤感的地方,也是原作里没太拍出来的部分。

4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去年就听说试映反馈很好,原版盛名下本有担忧依然被翻拍优化程度惊喜。改编删繁就简把中段不好笑也不走心的两男争一女无法做戏的情感支线删去,重点放在令人信服的励志主题上,完全弥补。本身喜剧技法足够优秀,笑点精准控制,如此导致无废戏,让好笑的地方更好笑,通俗简单有效。这群喜剧演员演三谷幸喜舞台式电影再合适不过。原片名指夕阳西下自然光就能拍得很好看的摄影词汇,而这版将不冷静的杀手置于“善用自然光隐藏摄影机”的戏剧冲突里爆发高能笑料,惊声尖笑中从《教父》致敬到《雨中曲》从昆汀调侃到一众港片,一出纯正的摄影机不能停式的元电影和迷影文化喜剧。而最电影的还是,一直演配角的演员首次演主角,演的恰好就是从未演过主角的演员被骗去演主角的故事,有着和去年《你好,李焕英》一样穿透银幕的感动,虚构不过现实,现实不过虚构。

47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