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

动作片大陆2019

主演:王千源,包贝尔,王迅,王砚辉,屈菁菁,周游,韩烨洲,盖玥希,刘敏涛,梅婷,潘粤明,乔振宇,景岗山,杜源,高捷,寇占文,刘天佐,马浴柯,霍青,邢瀚卿,李蓓蕾,万沛鑫,张皓然,谢孟伟,姜寒,肖涵,吕晓霖,马京京,黎宇航,成方旭,王子清,王昱涵,王昱淇,郭紫铭,要武,滕根,张奥

导演:五百

 剧照

“大”人物 剧照 NO.1“大”人物 剧照 NO.2“大”人物 剧照 NO.3“大”人物 剧照 NO.4“大”人物 剧照 NO.5“大”人物 剧照 NO.6“大”人物 剧照 NO.13“大”人物 剧照 NO.14“大”人物 剧照 NO.15“大”人物 剧照 NO.16“大”人物 剧照 NO.17“大”人物 剧照 NO.18“大”人物 剧照 NO.19“大”人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04:04

详细剧情

  名不见经传的小刑警孙大圣(王千源 饰)出生入死在追查案件的第一线,在平凡无奇的一天,他突然听说与之有交情的汽车修理工赵勇强跳楼自杀了。赵勇强此前租住一处拆迁房,但拆迁房一夜被人强拆,他和儿子不仅被赶了出来,连预付的租金都打了水漂。在此之后,赵带着儿子找到地产开发商泰华集团总经理赵泰(包贝尔 饰),结果却遭受了殴打和羞辱。在此之后,孙大圣试图调查此事,却遭到泰华集团乃至警方内部的阻挠,而赵泰试图收买他的行为更激怒了耿直倔强的孙大圣。  专横跋扈的赵泰为了摆平这件事,不惜采用各种龌龊肮脏的手段,正邪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长篇影评

 1 ) 估计很多人都会抱着“看包贝尔挨揍”的期待去看这部电影吧~~

不得不承认他这次表现真的还可以~

在去看《“大”人物》之前,特意看了遍韩国的《老手》。

作为《“大”人物》的原版——《老手》于2015年8月5日在韩国上映,上映期间累计在韩国的观影人次达到1340万7966人,票房达到1000亿韩元。导演柳承莞凭借这部作品获得2016年第5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此后,该片又荣获了第25届韩国釜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

在中文版《“大”人物》中,王千源饰演了本土化后的刑警“孙大圣”,包贝尔则出演为富不仁的赵泰。

起初看到影片的阵容时,虽然一直很欣赏王千源,但看到包贝尔,想到他之前装傻耍宝的荧幕形象,心里已经开始忍不住给电影减分了,看过原版后知道他饰演的角色是整部影片最大的反派、主要职责是变态和挨揍后,多少才有了点儿期待。

估计很多人都会抱着“看包贝尔挨揍”的期待去看这部电影吧~~

《“大”人物》在韩国原版的基础上保持了大框架及主体情节设置,对过于暴力的情节进行了含蓄处理(毕竟我们还没有电影分级),也做了一些更符合国情的汉化改编。

如,从影片开篇的走私汽车改为制造小额假币,交不起房租的小刑警改为买不起学区房的孙大圣……再加上主演王千源及一众演技在线的配角,即使看过原版《老手》、熟悉所有情节及剧情进展,也依然能找到新的看点。

个人觉得,《“大”人物》这部电影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选角——每个演员都在演适合自己的角色。

即使是再小的配角,即使表现得无功无过,因为形象气质的符合,即使演技有限,也至少能做到“演自己”,观众会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不容易出戏。

很多时候,影视作品扑街或是演员不被肯定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演技差,还有一个原因是让不适合的演员硬拗和他自身南辕北辙的人设。比如,明明顶着网红脸,非要让她演女强人;明明眼神呆滞,非要让他演谍战精英;明明一脸假体呼之欲出,非要演传统的苦情家庭妇女……

即使是“龙套”都浑身是戏

让对的演员演对的角色,是影片成功的基础,更是导演对角色及演员把控能力的体现。

《“大”人物》的导演五百最近另一部由夏雨主演的网剧《古董局中局》口碑也非常好,喜欢他风格的同学们可以找来看看。

在我看来,《“大”人物》是我印象里包贝尔表现最出色的一部作品——虽然演的是变态的反派,但也比他以往那些装傻卖乖的角色正常多了~~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包贝尔之前去虎扑宣传自导自演的《胖子别动队》,不但没赢得支持,反而引起群嘲,到最后重点完全跑偏了,等于提前给自己办了一场“包贝尔网络吐槽大会”。

值得庆幸的是,在《“大”人物》中,包贝尔终于演了一回适合他的角色。因为角色和我心中对于他的刻板印象过于吻合,和王千源同时出镜时竟然也没让我特别跳戏~(想想他如果按之前的戏路演的是王千源的助手……妈呀~完全无法接受!)

看评论里有人吐槽说包贝尔和老外秀英语那段儿被包贝尔的英语发音折磨得不轻,个人觉得这表现得也正常合理,挺符合“富二代不学无术”的人物背景设定~~

让我有点儿意外的是,看新闻看到包贝尔的专访,“赵泰”这个角色竟然是他主动申请扮演的,期间为了能被导演选上努力了大半年,影片中被揍的镜头也都是亲自上阵,其中有一场被飞踹的戏,没带任何防护措施的包贝尔直接被饰演女警的演员踹飞了……|||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作为一个演员或明星,能轻松挣钱的方法很多,还能想着做多种尝试、磨练演技,或许包贝尔在布满槽点的同时,也有我们不曾了解的另外一面吧?(虽然觉得他在影片中挨得揍不够狠、不够多……)

真心想对包贝尔说:以后不要再演哪些傻乎乎、扮可爱的角色了,真的不适合,认认真真演个反派比之前强多了~

在《“大”人物》中,汉化男主“孙大圣”奉“妻子”梅婷的指示去摇号抢购“学区房”——即使是上过节目的知名刑警,一样得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发愁,一样得在人情酒局上陪笑脸儿……可一旦涉及到法理正义的问题,马上又变得立场坚定、是非分明——这个看似混不吝、一根筋、认死理儿且正义感爆棚的角色和王千源一直以来给观众的印象也十分贴合。

之前有篇报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大意是说:

因为演了太多反派,一向给人感觉心狠手辣话不多的王千源即使凭借《钢的琴》获得了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回来依然要演配角,给演技不如他的明星们搭戏——因为这条报道,反而让他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很多人开始关注他。

此次他终于又演了一回主角,而且是商业片的主角,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他发展阶段的肯定吧,作为一直以来关注他的影迷,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肌肉”真的是男演员抵抗衰老的一大法宝啊~

或许看不出,出生于1972年的王千源今年已经47岁了,出道已经二十多年,王千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毕业后,王千源本以为会走上演员的道路,但却被分配到北京儿童艺术学院。在剧院演出的时候,他常常被要求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演动物、太阳、甚至是风,正是因为在这里的磨练和沉淀,让王千源一接触大银幕就瞬间大放光彩。

早在1994年,王千源就参演了霍建起导演的处女作《赢家》,在剧中他搭档宁静、邵兵等实力影星,饰演一位失去胳膊却又自强不息的青年。该片在当年获得了很多奖项肯定,却并没有捧红他。

《赢家》剧照

不得志的演绎经历对于演员来说似乎也是一种历练。

看当年的报道,王千源在演绎《钢的琴》时,为了演好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让自己活在角色里,他天天穿着条破烂的绿毛裤,在酒店走来走去,把这段路程当做东北的筒子楼,寻找角色的感觉。这个角色,也最终帮他赢得了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奖项认可。

饰演《解救吾先生》时,王千源为了表现绑匪张华的骨瘦如柴、肌肉精瘦的状态,曾经3天不喝水,开拍前又去蒸了个桑拿,让皮下脂肪脱水,只为了几个一晃而过的镜头能到达理想效果。

《解救吾先生》中饰演悍匪的王千源

直到最近几年,出道将近二十年后,王千源终于凭借一个个演技扎实的配角渐渐被观众所熟知。

好在男演员的艺术生命比女演员长得多,只要保养得当,即使是47岁,他也能再红很久,可是对于演员来说,还是为他感到有些惋惜和遗憾。

最后,还想提一嘴《“大”人物》中的另一黄金配角、饰演孙大圣上级“吴队”的演员王砚辉——从《烈日灼心》中的逃犯到《我不是药神》里的药贩子张长林再到《无名之辈》里的“老赖”高明——提到他的名字你或许会对不上号儿,但他的脸绝对有辨识度~

王砚辉在《烈日灼心》中饰演逃犯,仅有几分钟的镜头

在《烈日灼心》的结尾,有一段杀人犯的审问录像,王砚辉饰演的逃犯坐着接受警察的审问,三言两语就把杀人犯的语言神态表现得十分到位,很多人都以为那是真的杀人犯。

总之,恭喜反派专业户王老师在《“大”人物》里终于演了一回好人~~

总体来说,《“大”人物》算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都演技在线,虽是汉化改编,但添加了很多新的看点,看得出诚意满满,即使是看包贝尔挨揍我觉得对于我来说也算值回票价了~~在此推荐~~

 2 ) 令人失望的翻拍 更令人失望的选角

由于碰巧前几天看了原版,带着这股热乎劲看的本片。

先说结论:本土化的剧本改编很聪明但影片的节奏有些问题,选角的问题更大。

其实原作《老手》的本土化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韩国电影普遍黑ZF的现象,如果单纯照搬根本没有上映的可能性。

在原作中反派boss是因为买通了警察的高层才导致的男主查案时困难重重。甚至连直接办案的小警探也选择收了钱草草结案。这种情况下男主夫人“受贿”被发现,受到高层施压,殴打嫌犯的事又被调查,内忧外患之下才凸显出了反派“刘亚任”不仅仅是变态和坏,还有权力滔天的可怕。

《老手》截图

然而这些全都没有办法搬上银幕,于是无奈的编剧只好把高层被收买改成了上头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才不让男主轻举妄动,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让人眼前一亮。

好本作的优点也就到此结束了。

高层施压的事解决了,包贝尔的可怕还没体现出来怎么办呢。于是导演特意安排了一出把男主儿子拐走的剧情,拐走干什么呢,拐走剃了个头!!!反派指示一个未成年拐走警察的儿子剃了个头!一个叱诧风云的商界富二代手段堪比地痞小流氓。原作很重要的一个悬念就是一个自杀案件而且是“道歉就能解决的”自杀案件为什么反派要花这么大精力去掩饰。在这个改编中完全看不出来,反派不仅不想办法压下去这个事还要去拐一个警察的儿子来警告。好像在说:“你接着查呀,来查我呀,我有一堆猫腻呢。”让人完全无法信服。

《大人物》剧照

然后节奏的问题不是专业影评人不好给予太中肯的评价。但从我那场影院内其他观众的仿佛在看个搞笑片的反应来看,该片作为一个侦破电影应该是营造悬念时出了问题。案件水落石出的爽快感,中间障碍重重的紧张感并没有太感受到。只在追车和对打戏中才能听到几声惊叹声,其余时间我都被笑声的海洋淹没了。

最后说说选角:

1、问题最少的王千源

《大人物》中的孙大圣

《老手》中的徐道哲

很喜欢这个演员的悍匪气息。《解救吾先生》中的表现真的让人叹服。片中王千源身穿紧身白色体恤,身体线条显露无疑。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loser”警察在家要为学区房折腰,在局里要站在一线做冲在最前的打手。不容易啊,道尽了无数中年人的心声。微微佝偻着背的站姿让人感受到了这样一个资深老油子警察的沧桑感。

可惜的是王千源还是太正面了,有了“悍”却少了几分“痞气”。说说原作中的黄郑民,《新世界》中的黑帮老大塑造的无与伦比,到了《老手》中亦真亦邪的警察形象也是手到擒来。开篇中为了教训殴打犯人而故意割伤自己创造正当防卫的桥段迅速塑造了一个痞坏痞坏的警察形象同时也为结尾伏了一个笔。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心没肺的人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为了一个仅仅只是載过自己一程的毫不相干的货车司机却拼了命的与整个警界和商界为敌。形象上的反差让人物迅速丰满了起来。

到了本片中的王千源却略显薄弱,虽然够悍勇但本质仍然是个正气凌然的人民警察形象,正义口号喊的让我竟然有些出戏,孙大圣这名字起的更是让人怀疑编剧在蹭最近“两开花”的热度。总体有些单薄少了几分惊喜。或许是本土化改编上的妥协,但在制造冲突反差上逊了一筹有些可惜。

而开篇正当防卫的伏笔被砍也让人觉得最后一场打戏打的莫名其妙。一个战力超群的王千源怎么被包贝尔按在地上锤。原因竟然只是吃瓜群众若有若无的喊“警察打人了”。听到这句台词时电影院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脏话。原作中解释的如此清晰,为了让摄像头拍到主角被打的场面来制造正当防卫才故意在前期挨打到了本片中完全不明所以。也是减分项。

2、略感意外的包贝尔

《大人物》中的包贝尔

本来对包贝尔毫无期待,但正是这种低预期竟让我感觉片中的包贝尔表现的可圈可点。

在原作中的刘亚仁几乎是被一边倒的夸上了天,把一个坏人演到了极致,坏到变态,坏到让人想到屏幕里打他。而这点不吹不黑,包贝尔也做到了。

但可惜的是还是形象问题,包贝尔演的再卖力再坏他的形象还是不允许他那么极致的坏。刘亚仁演的好不仅仅是因为把那种病态感演出来了,而是演出了那种有权力有能力的坏,让人有种绝望的刺骨感。所有人在他面前都如同蝼蚁不值一提,捏死你仿佛只是轻轻一点并且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而没有能力的坏我们称之为“无能狂怒”,包贝尔无论怎么坏他那一张娃娃脸,一个锃光瓦亮的小脑壳总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吃不到糖的坏小孩。他的气质很可惜的让他不能成为一个有威慑力的反派。在被他爹教训时咬牙切齿的表情和夺门而出的置气样甚至为他感到可怜。

最后事情失控时的砸办公室在包贝尔的演绎中仿佛让人感觉只是因为老爹不给自己买玩具而生气失控。作为一个反派的气度和威慑力因为硬件条件不够确实少了几分。

3、完全失败的王迅

《大人物》中的崔常务

《老手》中的崔常务

从王迅的表演可以看出该片完全放弃了塑造这个本应该很出彩的配角。如果说王千源的形象单薄是因为本土化改编的困难,包贝尔是本身条件的逊色。那王迅的演出则完全是整个团队的失误,也是我打两星的原因。我甚至怀疑导演组是否完整看过原作。

在原作中柳海真饰演的崔事务长是个非常亮眼的角色,甚至我觉得要比两个主演更加突出。崔是老董事长朋友死后托付给他的,希望老董事长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子从而成为了反派的左右臂一直跟随着他。在片中崔是个极其聪明的角色,整个案件就是他一手隐瞒的。

如果不是反派的屡屡失控导致案件最后水落石出,崔的计划本应是能瞒天过海的。作为这个变态公子的左右手从小一起长大,对他的情感既有忠心更有鄙视。凭什么就因为出生他崔事务长聪明过人却只能屈居人下,凭什么这个公子哥成天胡作非为不学无术却能身居高位,凭什么他少爷犯了错我得一直代替受罚(原作中一个桥段:事情闹大被老董事长知道了批评完自己儿子后,老董事长叫崔事务长站出来替他儿子接受杖罚那么自然可见不是第一次。可惜改编后也被喜剧化处理了。)崔事务长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走狗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知道自己当下活的就有如狗但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真的做个人: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原作中事情失控,只能找人顶罪后,老董事长找他吃饭终于说他是一家人,但目的是决定把他当作弃子并承诺出狱后给他一部分产业的掌控权。柳海真的表情演绎的极为精彩。愤怒、无奈心里百转千回但表面又得表现的从容礼貌实在不易。最后接受顶罪的原因通过他自白的一句话说了出来:“商人投资的地方你是看不到的”。一个冷酷聪明的商人,他为了自己的野心可以一直为这个变态而又无能的公子哥擦屁股也可以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在了监狱只为了最后成为人上人。

他本应该是个丰满而又重要的角色。

而王迅饰演的崔事务长则完全成了个喜剧元素,他只是个制造笑果的“狗腿子”。在接受顶罪时的痴呆表情到包贝尔失手杀了人时也是一副“发生了什么我在哪儿”的面容实在难以想象他是一个下一秒马上反应过来制造自杀现象的人。

从编剧到选角到最终呈现应该是完全失败的。

总的来说本土化的改编有难度,但这样的呈现确实差强人意。《老手》这个剧本本应该是一个特别讨喜的剧本,翻拍成为一部好的悬疑侦破片我认为并不是不可达到的,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导演组既不是“老手”也没法使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大人物”。

最后大多配角很没存在感。。。除了他

杜源老师饰演的警察局长

笑死我了。

 3 ) 再次重逢的世界

最近看了电影《“大”人物》.

小警察力斗有钱人的故事,题目上的“大”字看似是讽刺,却有一种谄媚的味道。这群枉顾法纪的人确实是“大人物”,不用那么刻意否定而显得政治正确。

这部电影翻拍自2015年的韩国电影《老手》,我男神刘亚仁就是从这部电影里脱颖而出,然后在《思悼》里升华,成为年轻的影帝的。

作为“反一”,原属文艺派的刘亚仁演了一个凶残嚣张到极致的富二代,由此掀起了一股跟风小潮流,一大批“变态”都设置成了好看的小哥哥,让人又爱又恨,又怕又感叹。

如《看见味道的少女》里的南宫民,《voice》里的金材昱等等。

这种反差感带来一种“反类型化”,显得很有新意,毕竟如今的世界上,多的还是这种“斯文败类”。这种反差感也带来一种“反思”,反思世界上存在的种种虚伪,揭露那些“冠冕堂皇”之下的深层黑暗。

看,“选角”对于一部电影意义重大。

《“大”人物》选了包贝尔来演刘亚仁的角色。

是的,你没有看错,先让我内心安静三秒钟。简直可怕!

于是,原本表面帅气内在阴险的角色变成了表面和内在一样猥琐的存在。原著的“反类型”到这里成了“套路化”。

包贝尔往那一站,贼眉鼠眼,五短身材,再戴个别扭的假发,穿上西装最多也是暴发户的小舅子,笑一笑是大傻,眼珠转一转就直接是恶霸本人了。

那种反转的惊喜,荡然无存。

戏里面还给他设置了一场说英文的戏码,却土味十足。我不是那种喜欢耻笑口音的“杠精”,可是电影设定了他的“海归”身份是为了讽刺上流社会里有很多高学历人渣。他这种口音能有说服力吗?我都怀疑是刻意来闹的,可看了看电影票确定了这真的不是一部东北小品特辑。

关于角色的选择,还有一组对比。

《老手》的男主角是黄政民,一个普通的小警察,世俗、底层、年纪大,长得也不行。他还上过韩国综艺节目《无限挑战》的“介丑朋”特辑呢。黄大叔的定位就是“普通”。

我觉得《老手》选他来演,就是为了表现“小人物”的“大勇敢”。生活中有多少其貌不扬的人,其实有着坚强和伟大的内心。这又是一处“反类型”。

所以他跟踪罪犯,是蜷缩在汽车后备箱里的,下车后又急着上厕所。有一种戏谑的味道,但想想又觉得真是那么一回事。没有“高大上”的先进追踪科技,只有这种豁出命去的笨方法,贴合他这个人物。

他下车后,一边转来转去打着电话,让这群罪犯们张二摸不着头脑。当对方问他是谁的时候,他随意地将自己腰上的手铐丢了过去,一个暴躁的、勇敢的老警察形象就出来了。

《“大”人物》选择了王千源来饰演小警察,还做了接地气的改编:为个学区房发愁。可是,看看王千源的形象吧,就是一个男模特好吧。他是靠《绑架吾先生》里的反派火起来的,身上还自带一种叛逆、痞帅的气质。

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所以小汽车的后备箱钻不进去了,电影特意改编成了一辆大冰柜卡车让他钻。

而且“手铐”的那个细节也不一样,当罪犯纳闷他是谁的时候,他的手铐“吧唧”掉到了地上。这样的设置和原版的意图可就完全相反了,原版的“扔”是为了体现老警察的游刃有余和他做事的特立独行。而这里呢?像一个刚工作的新兵一样毛毛躁躁。编剧没想明白吧,为喜剧而喜剧,真的很难笑。

我特别讨厌把他的名字取成“孙大圣”,而且还在剧中反复加强。这是本土化的改编,可是真的不成功。原电影里的“小人物”形象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齐天大圣”,是法力无边,是歌功颂德,是个人崇拜。世界的公平正义,光靠个别人就有用吗?

编剧甚至都没能想通,他到底是要写一个超级英雄的奇幻故事,还是一个心酸的真切的现实事件。

韩国的犯罪片“黑政府”是出了名的,大胆自由,酣畅淋漓。我们只能借鉴它的前半部分:

小人物被任意地欺凌,大人物只手遮天。

小警察仍勇敢地对抗,大人物威胁恐吓。

这才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

后半段,一个小警察局小部门的小警察们忽然就绝地反击了,那是一个童话。童话,就是你小时候读的,那里面“公主和王子最终过着幸福的生活”“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可是,进入这个社会你才会发现,大多时候,也“只有王子和公主能幸福生活”,“‘正义’是掌握在某一类人手中的”,你想对抗大人物,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大人物”有办法将你变成“邪恶”。

个人的勇敢一文不值。

某某地区罢工了。要是能够通过平等对谈而得到自己的合法权益,谁会选择不去做自己的工作呢。“讨薪”的这个“讨”字本就心酸无比。他们有一点点的勇敢,他们还不到那么麻木,他们还有一点点天真,对“公正”抱有一点点希望,于是他们将所有事情都摊在面上,喊出自己的遭遇和渴望。

可换来的呢?是齐天大圣的“斩妖除魔”吗?他们自己就成了被斩的对象,他们明晃晃的诉求换来的是暗戳戳的回报。我不想再具体说了,因为我仅有的“一丝丝勇敢”即将要被丢掉了。“大人物”,谁能对抗?靠着一腔热血,靠着一颗勇敢的心,就能对抗吗?

这部电影演到后面,已经变得可笑了。

最近我很矛盾很矛盾,但“矛盾”就是希望,总比心死了好吧。这一天的到来也许不容易,也许很晚很晚,晚到有生之年我无法看见。可是,它是支撑我们活着的动力。

你小时候读过的童话,你能不能和它再次重逢呢?


图文并茂请戳公众号

 4 ) 包贝尔后援会致导演五百的感谢信

敬爱的五百导演:

虽然一开始,我们将您的名字打成了“伍佰”,您的形象因此奇妙地与那位浪子歌手重叠在一起,但这丝毫不影响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因为您彻底释放出包贝尔的演技,我们这群草包对您感激不尽。

包子有多少演技,我们是清楚的,这是我们义无反顾粉他的原因。但一直以来,包子的表演被无情埋没,一来没有合适的导演调教他,二来找不到真正适合他的电影,导致他的形象慢慢向谐星转变。

我们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向世人宣布:包贝尔是演技实力派明星,可一直都没有机会。直到包子遇到了您,拍摄了《“大”人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向众人宣布:包贝尔不是谐星,而是真正的实力派。

感谢您,悉心调教包贝尔。感谢您,愿意将皮鞭抽打在包贝尔身上。一块美玉要成器,必须多经琢磨,您在包贝尔身上使出的就是琢磨的力气。您辛苦了,让我们在《“大”人物》中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包子。

到底有何不同?我们也不敢乱说,相信观众都有自己的评判。包贝尔在电影里饰演一位富家二公子,这是他以前从未尝试过的角色,他精准地把握到角色放浪形骸的个性,在正经与癫狂之间任意切换。

包贝尔的表演松弛有度,让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王千源也相形见绌。是您,让包贝尔脱胎换骨;是您,让《“大”人物》成为包贝尔的代表作。我们代表全体草包,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爱您一辈子!

此致 敬礼!

包贝尔后援会

2019年1月10日

 5 ) 漏气的高压锅

看了开场意识到是翻拍韩国《老手》,片子之前看,印象很深,当时就是被刘亚仁圈粉的。韩版里的赵泰唔实在是太坏了,痞坏痞坏,恨的人牙痒痒;包贝尔,坏里带贱,也是他的一贯戏路,什么时候演戏不带“贱”,我觉得他就成熟了。王千源正常发挥吧,真和黄政民比肯定是有差距的,但这种差距主要还是剧情安排造成的。两部戏,韩国黑暗阴沉,国产紧张但有戏谑,可能主旋律的审查要求没法做到韩版的深入刻画,但从创作角度考虑也避免了照抄式雷同。《老手》是高压锅炖菜,全剧都憋着一口气,难受两小时直到最后黄政民暴打刘亚仁10分钟才彻底让人一舒憋气;《大人物》,则像漏气的高压锅,虽然戏谑的插科打诨让紧张得以舒缓,但最后的菜虽然熟了,却不想高压锅煲到底的嚅烂、入味。

整体3星,王迅有些出戏,不能因为原版是龅牙就非得找个龅牙演啊?梅婷好久没看她的戏了,不错。学区房的梗用来做贯穿的轴,不是不可以,但是还是有些刻意了,没看过原版的话建议看了《大人物》再看原版,算是中规中矩的翻拍。

 6 ) 咩有原创,只能靠演技赢得世界

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公平,总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利和资源破坏规则,侵占别人的利益,践踏别人的尊严,正义往往在最后出现,也只能亡羊补牢。  这个电影的前半段把社会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的很到位,没有道德底线的纨绔子弟,想要上位含泪喝酒的女星,溜须拍马的掮客。  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修车行老板来到纨绔子弟的办公室,当他知道修车行老板因为几千块钱在大楼门口举牌子请愿的时候,变态的大笑,拿了几摞钱丢在桌子上,把一个电击棒塞到修车行老板手里,让他电强拆他房子的混混,就给他十倍的赔偿。修车行老板挣扎着不肯,纨绔更加的生气,反过来让混混电击修车行老板,修车行老板痛苦的倒地,他的儿子在旁边惊恐的看着这一幕。  第二个场景,警察的妻子拒绝了纨绔子弟狗腿子的贿赂后,去找警察发泄,说了一句“我生气是因为,我看到学区房和那么多钱的时候,我心动了”这两个场景中把人性的复杂表达的很深刻。  后来看介绍,这部片子也是翻拍韩国的电影,才明白这两个场景应该是原来片子里的,和警察局里三个警察脱裤子的场景,都充满了浓浓的韩国味。韩国原版还没看,这部电影应该是在韩国电影的基础上,增加了学区房和反贪腐的情节,其它都是原来剧本和场景。  王千源的硬汉警察和包贝尔的变态纨绔子弟演的都很好,但是剧情是翻拍的,缺乏原创精神,给6分。

 短评

中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家,电影里几乎所有的犯罪事件都发生在不存在的城市。

7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陈勇强给孙大圣发短信的时候,“孙警官”是“孙井官”这个细节戳中了我。

9分钟前
  • Donuts🕳️
  • 推荐

要不是太主旋律我就。给我一种下周单位让包场的感觉。喜剧动作犯罪线融合的不错。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主角名字,经过六学研究会投票了吗你就用?

12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没看过韩版,超出预期。王千源和一干老戏骨发挥稳定,包贝尔“本色出演”一个招人厌的富二代,倒也挺生动形象的。影片整体风格偏幽默,动作戏、追车戏的剪辑也挺不错。

15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翻拍的《老手》,想想刘亚仁的角色是包贝尔演,这都啥跟啥啊?

17分钟前
  • 24K纯帅
  • 还行

《疯狂的包贝尔之狂暴之路》,真能打啊,包贝尔身上有股邪气,王千源身上有股邪火,两邪相遇勇者胜,光看武戏三星半。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作为一部警匪类型片,完成度很高。五百从拍警匪悬疑的网剧出来,技术上还是很熟练的。整个电影的叙事、节奏、趣味性,都没太大问题。但说实话,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我更喜欢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的作品,而不是完成度高但缺少亮点的电影。具体来说,作为一部警匪片,动作场面有,但不够出彩;悬疑部分有,但真相还原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批判现实有,但不痛不痒,毫无力度。给我的感觉是,导演确实是有技巧有手艺的巧匠,但这个电影只是他流水线上的作业,并没有倾注什么心血在里面,看完也就完了。

21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用最简单的正恶是非煽动情绪,看不到王千源完整的人物动机线,喜剧元素失败到让人迟疑导演这里是搞笑了一下吗。我也不想看包贝尔被打,只希望永远别再看到他了。

25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看了十分钟就感觉剧情似曾相识,查了下原来是翻拍韩版的《老手》。品质上,比起上一部同样是王千源主演的翻拍片《破局》要好很多。包贝尔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比印象中好很多很多,值得表扬。

30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没什么槽点各种碉堡,张弛有度又俏皮随性的打斗有点成龙黄金时期的感觉,开局的抓捕和办公室脱裤子是最喜欢的段落。超多戏骨配角像挖彩蛋一样惊喜。孙大圣爆打妖魔鬼怪和大仙座下童子,姓赵也盯死你,这个双关给满分。

33分钟前
  • 沉默
  • 力荐

就是一部简单粗暴扁平快的商业片,单场戏还是电视剧式的设计,几乎每场戏都能抖个小包袱,导演也拍的行云流水,节奏感也很棒。一旦观众的视野和格局稍微大一点,这种片子它就特没劲儿,而且出于一些不可抗力,它的一些逻辑动机也不太合理,韩国电影一贯的黑,到了咱们这里毫无意外的变成了主旋律。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中规中矩的改编,放到国产片被同行衬托的比较惊喜。整体节奏不错,人物动机的逻辑不太合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整个片的气质都挺主旋律的,外壳犯罪类型片,内核却是《反贪风暴》,局长说出那句《战狼2》经典台词的时候我都京了。包贝尔演的传神不是因为演技爆发,是因为他本人的气质就很油腻欠打。

36分钟前
  • 后自愈
  • 还行

包贝尔老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戏路……五百还是很厉害的,虽然是第一部院线片,但是老辣成熟。

3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复刻+洗白,不喜欢。把最不适合带幽默感的地方强行搞笑,显得很儿戏一样,就算照着拍又能咋样,反正韩国版也是模仿《警察故事》,倒不如直接模仿港片,结果翻拍了一部模仿港片的韩国电影,兜了一大圈,弄成现在这样,电影感也不强,何必呢。有些“好东西”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反而视而不见,舍近求远

4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较差

作为一部热门韩片翻拍,竟然意外没有那么差。有些笑点的设置还不错,尤其王砚辉老师发挥太突出了,很放松的表演。王千源的表演也比之前收了很多。作为最大争议的包贝尔,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会找他,但是,却也想不出内地有其他什么人选可以不挨骂,而看他在片尾挨打竟然也宣传成了看点,也是很醉。若说遗憾,片子还是拍得有点急,记忆点不多,普普通通三星片吧。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居然比期待的还要好看,可以说是中国目前为止最成功的韩国电影翻拍片了,继承了原作的优点的同时还能完成如此完整、成熟并且具有代入感的本土化改编,甚至在现实批判的尺度上一点也不输《老手》。官商勾结、暴力强拆、官僚讽刺和富人丑态,就没有在大陆的大银幕上看到如此敢拍的商业动作片,最可贵的是表演层面几乎全线炸裂,包贝尔的表现好得不可思议,连王千源都略显逊色!

4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老手》抄的香港警匪片,本片抄的《老手》,连动作和桥段都一模一样。我不站赵家,也不站国家,只为中国警匪片的进步点个赞。那无关上头的“口子”开多大,而在于拿捏节奏、塑造人物和技术部门等商业片的核心要素的进步。王千源和包贝尔都找对了戏路。最后商业中心擒贼的一段放在中国也还是有效,至少能打动有钱买票进场的阶层。要说缺点那就是颜色也调得跟韩片似的,鲜艳过分了。

52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无功无过的翻拍,因为不能学韩国黑太过,所以居然往主旋律调子上去靠,也是无语,反倒是王砚辉大叔贡献了最多笑点。原版刘亚仁的反派是让人又爱又恨,跟黄政民大叔一起搭戏完全是锦上添花,个人魅力一点不输;包贝尔演的反派就只是让人恨而已,观众投射的情感是单一的,比如我的内心OS就只是希望王千源赶紧揍他…我觉得这并不是说他演的多好,只是说明他平时观众缘真的太差了。当然,跟他以前的装疯卖傻比倒也算是进步了吧…

54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表面上是讽刺“大人物”的电影,实质上是教育你别去招惹大人物,也别去和大人物论理,应该乖乖拿上钱赶紧滚蛋,吃了亏憋着别说出来,否则就会被活活打死;死者家属别报警,否则大人物给你的赔偿就没了;别惹得大人物不高兴,否则学区房就没了;别和大人物对着干,否则包包、钞票、学校就没了。孩子想上好学校?校长是我兄弟,一句话的工夫。导演想拍一部揭露社会阴暗面、抨击权钱交易、探讨人性的电影,但是执行力不够,将一部本该很有深度、能引人深思的电影,拍成了普通的动作片,不仅缺乏力度,逻辑还有很大问题。电影并没有做到抨击官商贪污腐败、黑暗交易、黑幕规则,反而变成了“你乖乖听你上面的大人物的话,就能过上好日子”。不说和韩国原版《老手》对比,就是和同为国产片的《天狗》《光荣的愤怒》相比都太浅薄,太浮于表面。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包贝尔演坏人真是本色演出,最后被暴打确实让人解气。你们都说翻拍《老手》,但这部真的比《老手》强。

1小时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