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

战争片中国大陆1979

主演: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王佳宁,曹小敏,葛存壮,王彪,傅祖成,陶白莉,周森冠,徐光明,徐元奇,李世江,李小婉,张跃萍,赵万德,邱丽莉,袁苑,隋永清

导演:张铮,黄健中

 剧照

小花 剧照 NO.1小花 剧照 NO.2小花 剧照 NO.3小花 剧照 NO.4小花 剧照 NO.5小花 剧照 NO.6小花 剧照 NO.13小花 剧照 NO.14小花 剧照 NO.15小花 剧照 NO.16小花 剧照 NO.17小花 剧照 NO.18小花 剧照 NO.19小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8

详细剧情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为生计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转移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小花(陈冲 饰)的哥哥赵永平(唐国强 饰)为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刘晓庆 饰)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年被父母卖掉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中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白莉 饰),母女相逢却互不相识,后来周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作干女儿。就这样,十几年前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本片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在1980年的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上获最佳故事片奖。陈冲凭借本片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通以及南斯拉夫第九届“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长篇影评

 1 ) 《小花》影评

《小花》这部影片取材于小说《桐柏英雄》 讲述了1930年桐柏山区一户贫困人家被迫卖掉亲生女儿小花 之后又收养了红军留下的女婴 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 十几年后,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失散的亲人终于团聚,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战歌。

影片讲述了十八岁的赵小花到部队中寻找二年前为躲避抓壮丁投奔革命队伍的赵永生,没想到赵永生负伤掉队。小花没有找到哥哥,却遇到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周医生把小花认作干女儿。再说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以后 ,被何向东收留,改名何翠姑 ,此时已成为游击队队长,一次战斗中救了负伤的赵永生,但并不知是自己的亲哥哥,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小花与哥哥相遇,在与养父的交流中 才得知自己被卖的身世。后来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营救小花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小花和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奄奄一息中 断断续续的呼喊着哥哥,众人不禁热泪盈眶,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2 ) 水平一般,地位显著

1.至少算是个好电影。

2.唐国强老师年轻时候就一股领导人的风采。

3.剧情方面拿到现在看有点狗血。

4.刘晓庆比陈冲好看。

5.技术方面还是很前卫的,其中有三个地方印象深刻
(1).小花穿过树林时镜头变成数十年前小花娘在镜头里奔跑的场景,色调也换成黑白。
(2).小花和永生相聚时画面围着两人转。
(3).翠姑倒下时画面由主色调为红色转换成蓝底白点,再在现实画面和蓝地白点里来回切换,这种意识流拍摄手法相当小众。

6.配乐简直牛逼,加上李谷一老师那个嗓子,配乐高于电影系列。

结语:非电影爱好者没有看的必要,电影学院生必看。顺便了解一下大导演黄健中,哦,对了,他后来拍了一部电影叫《过年》。

 3 ) 小花里的情和音乐

当时的也算很有名气的片子,当然,里面兄妹之情的总让人有种错觉,是“情人”的感觉,不过在众多电影当中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通过兄妹、母女、父女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故事,在人民战争的广阔背景下,讴歌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情谊。把当时的历史战争场面当作背景,主要表现赵永生三兄妹在战争中的命运,依照人物情感的起伏和性格的发展展开故事,该忽略的大段忽略,该描绘的细致描绘,在原小说传奇性的故事中,影片编导又增加了许多兄妹之间、两个妹妹之间、母女之间相见而不相认的戏剧矛盾,突出了影片的人情色彩。

这是当时战争题材的崭新角度,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电影语言上围绕着人物感情线,大胆地省略与主线无关的情节事件,主要描述兄妹三人的动作行为和思想感情来感染观众,如果按照年限来表述一定会觉得枯燥无味。

全片打破了时空概念,把过去、现在和幻觉交织在一起,产生出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情绪变化和剧情上的波澜起伏。影片为了更加准确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内心活动,多次采用闪回的快速节奏穿插,这种瞬息多变的情感飞跃比起大段的完整的回忆和想象,更加符合人们的感知经验,来传达情感。


比如说周医生对17年前雨夜托孤的记忆,也是打乱原来的素材,用黑白与彩色镜头相互穿插,起到了一种相互对比、相互烘托、相互推动的作用,现实的周医生和当年发生的情景频繁地交流,不仅故事感人、结构新颖和画面优美,而且它的音乐大大发挥了抒情特长,对人物思想情感的揭示起到了丰富作用。紧紧抓住小花寻找哥哥的纯挚深厚的感情这一链条,用细腻而抒情的旋律,揭示了革命战争环境中特定人们的精神世界。

影片的主题音乐深沉苍凉,凝聚着焦虑又倾诉着忧伤。主题音乐无论在影片中重复出现,或是在不同场合的变奏发展,始终都围绕着一个“情”字,着重抒发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李谷一那亲切、深沉、充满感情的演唱,把一个平板乏味的叙述,变成了炽热的充满感染力的渲染。

音乐的另一鲜明特色是“新”,它把电子音乐和管弦乐、民乐融洽地糅成一体,在描写战争场面时避免用过去那种大轰大嗡的嘈杂音响,而是从写意出发,通过小提琴的独奏协奏或者中国小堂鼓、大堂鼓奏出的六连音的背景音型完成的。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回忆幻觉梦境想象等特定场景,音乐上采用电子琴的特殊音响,这种特殊的音乐形象不仅从色彩的变化上有力地烘渲染了环境,而且对塑造人物和深化主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音乐上的这些探索在中国电影音乐中是比较常见的,作曲家紧紧围绕着“情”字所进行的许多大胆的创新对影片的成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 ) 2023年华表奖兄妹三人再聚的一点感想

1979年,电影小花上映后,在大陆红极一时。三位主演陈冲,刘晓庆,唐国强,成为改革开放后新一代大众偶像明星。

那一年华表奖前身——文化部优秀青年创作奖的首届,颁发给了陈冲,刘晓庆,唐国强三个人。邓颖超亲自莅临,黄镇颁发奖项,规格之高后世罕见。

现在看来当年这个奖含金量真是高,真正地做到了“鼓励年轻演员”,这三位从那以后狂飙突进,成为影坛中坚。刘晓庆演出了芙蓉镇,陈冲演出了末代皇帝,唐国强演出了高山下的花环。刘晓庆成为了电影“一姐”,唐国强成为了电视剧“一哥”。此后还有青年影人超越他们三个的高度吗?

45年过去,他们三个首次相聚在华表奖的颁奖典礼上。让人有那么一种离家的孩子又回来,但也不再是少年的伤感。

 5 ) ~~·

这部电影是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这是1979年拍摄的,正值中国电影复苏之际,《小花》的出现被形容为“横空出世”,可见当时它的推陈出新带给人们的惊喜。电影中的很多段子,爸爸妈妈他们至今印象深刻,那是属于那个年代青春留下的影像记忆。
一路把经典的中国电影看过来,《小花》像是等待了很久的礼物,看得我很是惊喜。电影中的“无巧不成书”在《小花》里尽显,编剧对于电影整体的结构能够把握地恰到好处,前有因后面就绝对有果,环环相扣,在揭晓答案时的节奏不拖沓,制造了电影中一个个的巧合。比如周医生带着小花到了部队上,大家让周医生认下这个干女儿,原因是两人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这个在后面周医生回忆当年突围失败被迫转移将红果也就是现在的小花托付于何向东。而红果被赵家收养也是有合理动机的,因为赵家刚刚卖出了女儿小花,全家正陷入悲痛后悔的时候,这个女娃的出现无疑会让这个刚刚失去一个女儿的家更加后悔,仅仅是内疚都会让这个家庭收养这个女孩。更名为“小花”,从此这个电影就有两个小花 ,她们都有一个哥哥叫赵永生。而没有太久,在观众都在期待另一个多久出现,电影里有了营救昏迷的赵永生的游击队员何翠姑,她那张明媚的笑脸一出现,观众都基本知道这个就是另一个小花,是真的妹妹。因为那张和赵家母亲一摸一样的脸让我们判断这就是曾被卖出去的赵小花。主要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在开始不久基本让观众了然于心,而主要人物的支线和一些段子如国共双方派出的水底间谍居然是亲兄弟等等情节编剧都将他们娓娓道来,。还有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之前看得很多电影里面都几乎存在一些让我不能理解的逻辑问题,但是这部电影里几乎找不到。
《小花》里的电影语言也是之前未能见到的丰富和新颖。这部电影在当时很新颖地使用了黑白镜头穿插叙述,比如一开头赵小花去寻哥哥,一路跑跑进回忆,回忆的镜头全是用的黑白,黑白之间的过渡自然不做作。还让我很惊喜的地方在于它使用了带有隐喻性质的蒙太奇,在电影刚刚开头,一家人把女儿送走的悲痛气氛和窗外风雨中树枝上岌岌可危的面临支离破碎的鸟窝,反复了三次直到鸟窝里的鸟儿全被刮落。再从摄影的方面看,摄影的方法丰富而多变,不只是长短镜头的交替使用了。大量地使用了跟拍、移焦、特写等之前的中国电影没有采用的方式来拍摄,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还有中间有个旋转镜头,应是借鉴了戛纳获奖电影《雁南飞》,妹妹哥哥躺在草地上笑,镜头高速旋转,表现的是从前到现在兄妹之情始终未变,他们的快乐是有张力的,这样的表现方式是我之前在中国电影里没有看到的。光影的运用也是不得不提的地方,很多地方如赵永生在林中被何翠姑发现时,太阳从林中倾斜,半明半暗,这个镜头或许没有太多的象征含义但是让整个画面特别美。还有片尾翠姑因为中弹躺在床上休养时,因为重伤而产生的一系列幻觉,通过主观镜头的表现为七彩的光晕,或者是逆光中的景象,让整个大大为影片增色,带有浓重的浪漫色彩。
而年轻的陈冲和刘晓庆的美和神采让我觉得青春真的该多留下些能让自己翻阅的影像,那种神韵是再也模仿不出来的。

 6 ) 40年前的偶像剧?

1979年的电影,够怀旧,这部从小就听父母提起的电影,只知道那个跪着上楼梯的感人桥段,终于一观全局。
谈这部电影,绕不开演员阵容,18岁的小花真的找18岁的陈冲,还有24岁的刘晓庆。按现在的话来表述,嫩到可以掐出水来,天然的年轻气息扑面而来。后期被刘大妈虐了无数次的角色违和感,终于第一次感受了一把刘晓庆的决无违和感的年轻角色表演。每一个笑容都是这么真真切切的稚嫩,可惜跪爬楼梯少了份坚毅感。年轻的陈冲都认不出来,明显还没长开,表演稀疏平常。唐国强,记得这电影的某宣传海报赫然写着“奶油小生唐国强”,戏里阳光气质一览无余,健康积极向上。这3主演一摆出来,看着都舒心,这部是不是当年的偶像大片啊,摆在现在也是可以拼掉一票小鲜肉和女神。葛老爷子,表演名单里显示他一人饰演2角,愣是没找到另一个角色,不过戏里面展现了一下他的肌肉,妥妥的。另外还要提一个人,李谷一,这100分钟的电影里面有10分钟是她独唱主题曲2遍。
故事背景是国共内战期间,某村某地区被国民党某军官(葛老爷子)一家霸占,早年共产党转移时,连长及军医夫妇的女儿被迫遗留在这,被联络员留在了一家刚卖掉小女儿的赵姓乡亲家里。由于刚卖掉的小女儿叫赵小花,所以把接收的女孩子直接叫赵小花。期间,国民党在此为非作歹,军官其中的一个恶行就是杀了小花的父母。国民党还在此拉壮丁入伍,小花的哥哥赵永生(唐国强)在小花(陈冲)的掩护下逃跑,顺利加入共产党军队。18年后,该共产党转移部队又回到这个地方,而赵永生所在的部队作为先头部队打了一仗,赵永生英勇负伤。这里还有一段对待国民党伤员的片段,红色思想严重的一个片段,无法评价。何翠姑(刘晓庆)即原来被卖的小花,是游击队员,抢救了部队伤员赵永生,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走山路运送伤员,为了保持担架的平衡,在担架前面的翠姑选择跪着爬楼梯上山,膝盖血肉模糊,终于顺利转移了伤员。说实在,这段演出,加上配乐,情感渲染极佳,确实挺感人的,所以成为那个年代观影者的印象深刻桥段,是有它的道理的。小花来部队寻找自己的哥哥永生,结识了队医,为后面的母女相认做伏笔。共产党军队第一次赶走了恶霸军官,恶霸的副官被迫投降,小花要为爹娘报仇,永生要号召党的以德服人,不肯,产生一点剧情小波动。然而恶霸军官又打回来迫害村民,共产党军队不得不再次会战以完全铲灭此恶霸势力。又见识了一次搭人梯,真心惨烈。早期抗战电影这些卖惨的片段真不少,说句老话,为解放事业而做出个人牺牲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终会战翠姑为了保护小花而中弹,所幸没死(尼玛中4弹掉水里还能不死),最终与永生相认,全剧终。
故事红色思想非常严重,符合当年的时代要求,剔除掉这一点,故事大概框架挺不错的,2个小花身份的揭示是很棒的一点,有点换子疑云的意思,但这电影没完全拍出来这个效果,浪费了好卖点。在那个商业电影全不发达的年代,电影的完成度不错,还是那个疑问,这是当年的偶像剧吧••••••

 短评

7.8 陈冲18+刘晓庆24+唐国强27。这就是当年的偶像剧啊。这三个人后来一个成了皇妃,一个成了女皇,一个成了皇帝……原来男女主角在一起转啊转的拍摄手法那个年代就有了。

5分钟前
  • Skybehindme
  • 推荐

电影语言很丰富,艺术性比较高。情节现在看起来的确比较老套了。但是现在国产片没有多少有那么静心地拍摄了。

6分钟前
  • 还行

唐国强真嫩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舞台化表演…

7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转型时期的片子 中国人终于开始低头看自己了

9分钟前
  • 啸如
  • 还行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12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如今回看,陈冲+刘晓庆+唐国强这样的演员阵容就是王炸。摄影画面的处理上,也很有一套。解放战争的现代时主线用彩色,穿插闪回十几年前的片段画面用黑白,很直观的区分时间线。葛存壮一人分饰父子二人同框出境,剪辑看起来也毫无破绽。高潮的激战与负伤段落用鲜红色滤镜渲染,刘晓庆的小花弥留之际的波光、树林、飞鸽、想象画面之间剪辑,很有些像苏联式诗意手法。李谷一老师的两首插曲听上去特别清澈,尤其《绒花》很好听。

1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唐国强不是奶油小生,是巧克力小生吧。白巧克力==太标致了==几乎要晕厥!

2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刘晓庆抬担架上山那段配着李谷一的绒花,太难忘了

2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看完24城记才想起自己儿时看过这部电影。妹妹找哥泪花流,一步步在阶梯上攀登的小花。

2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陈冲和刘晓庆还带着萌萌的婴儿肥,纯真的美,唐国强帅的秒杀韩国欧巴。片子整体还是浓浓的主旋律。

30分钟前
  • 三宁
  • 还行

电影语言很新颖,和人物场景搭配相得益彰,今天很多国产片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年轻时候的陈冲真漂亮

32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她就是她女儿,她就是他妹妹,他就是他弟弟,他就是她仇人!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高密度同质性的肥皂剧式角塑思路。虽然黄健中解释说在小说桐柏英雄的改编过程中有意做出大幅取舍,淡化主线突出情感。可问题这个“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故事本身的起承转合情节脉络感还是较为明显很难改变。力求形式出新固然值得推崇,仍需讲究因材施法追求风格统一。没错,小花留下了金曲塑造了明星,可这些却都是局部上的闪光亮点。整体而言,本片还是更像一部技法初探的生涩习作。黄健中抒情写意个人风格上真正成熟作品还要再等上几年去看他的如意、良家妇女……三星半。

3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我小时候的感受:“陈冲姐姐真美,唐国强大哥哥真帅!”

41分钟前
  • 树上的男爵
  • 力荐

新时期第一次创新浪潮,以“情”为中心,以心理活动为线索,内容形式均标新立异。大量运用闪回时空交错,摄影灵活多变,有强烈主观色彩,亦可见隐喻与意识流;学习国外经验使色彩成为叙事手段,彩色与黑白交叉形成对比。刘晓庆陈冲两生花

4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小时候农村的露天电影看过无数遍,记得很多场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刘晓庆跪在地上抬担架。因为太小,再则露天电影声音效果很差,里面好多情节也根本没看懂。今天因为看了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陈冲,突发怀旧之情,认真看完,也终于在四十年后弄懂了故事情节。本片时代的烙印很深,有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我认为整体的故事架构很有吸引力,如果现在以此架构重拍一次的话,我会很期待的。

47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有必要重温一遍了,老妈说当年她们最爱看的就是小花了,老爹最爱看的是少林寺。

49分钟前
  • 木二开
  • 推荐

1.曾经看过一遍,对“小花”这个名字印象蛮深,也一度因此与那部《晚春》弄混过片名;2.导演是有多爱变焦镜头,画面各种伸缩,还有很多镜头的摇移不够顺畅自然,……;3.那时候的表演风格还是有些作;4.如今就会怀疑里面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比如救陌生人要跪出血的举动;5.葛存壮爷爷一人饰演两角;……

5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吸收了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时空交错式的结构,将过去、现在和幻觉相互交织,而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意识流战争片。同时突破了文革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爱情禁区而成为最早一部较为明显地涉及性意识的影片,以一种隐蔽的甚至无意识的方式,叙述着男女主人公欲说还休的性爱意识

53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就一个哥哥,看你俩怎么个分法?【当时我就邪恶了!】

54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