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时代白日梦

记录片其它2022

主演:大卫·鲍伊,米克·容森,Mike Garson,杰夫·贝克,Trevor Bolder,Geoff MacCormack,Brian Wilshaw,Ken Fordham,John 'Hutch' Hutchinson,Mick Woodmansey,Carlos Alomar,Gui Andrisano,Ava Cherry,Robin Clark,Dennis Davis,Greg Errico,迈克尔·凯曼,Tony Newman,David Sanborn,Luther Va

导演:布莱特·摩根

 剧照

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2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3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4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5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6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3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4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5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6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7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8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19月球时代白日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6 08:05

详细剧情

  A cinematic odyssey exploring David Bowie’s creative and musical journey.  From visionary filmmaker Brett Morgen and sanctioned by the Bowie estate.  Five years in the making and featuring never-before-seen footage, experience it in theaters and IMAX this Fall.

 长篇影评

 1 ) 说给space oddity听的一点悄悄话

本来以为肯定会忍不住哭,结果只是在开头和中间被怀念击中流了一点眼泪,影片的末尾甚至是带了一点很释然的微笑看完的。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哭的,这么精彩的一生,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多幸运多充实。我从未想过生命可以用壮丽来形容,如果说有眼泪,那也是震撼和幸福的眼泪。掌声和“bravo!”比眼泪更适合出现在结尾。

为了未来的某个时刻开始能够自在地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于是选择在年轻时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应该是很合理的决定。可是年轻也是值得珍惜的,把二十出头的那几年用来做自己不愿意做但似乎是必须做的事,那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呢。所以说如果人的一生可以持续地按照自己的心意活,那真的太幸运了。这样的一生,只有足够幸运、足够勇敢的人才能拥有。

我一直不太喜欢用摇滚变色龙来称呼大卫鲍威,变色龙总有些贬义的意味,好像变得很轻率一样;他的风格是随着对生活理解的变化而变化的,经过了极为细致的观察和对自己生活深刻的反思,并且每次变化都收获了非常出色的成果;而不是因为一个方向进行不下去而不得已悲催地调转车头。

让人感动的是这部纪录片把bowie作为artist(虽然他本人认为artist是虚幻的形象并不存在)甚至是文化icon来认认真真地对待,而不是消费。简直是献给宝爷的厚厚一沓情书。线索很简单,按时间顺序展示他一生的各个阶段,这样老老实实展示就很好。

这是一部值得认真对待、而不是吃饱了喝醉了拿来消遣的纪录片,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人(其实是超人了)高能量不断产出的一生。虽然说摇滚本身是宣扬突破和自由的,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可以不用尊重任何。(看到某评论有一点生气)(当然要是只是乐子人那当我没说)

starman和changes作为结尾:他从哪里来?他生活的过程?轻轻跟着唱,全片收束但是意未尽。

在初高中还不太了解bowie的时候似懂非懂看的那些mv,今天在荧幕上见到,可以说是心潮澎湃。可能会有很多喜爱的摇滚歌手,但是无论如何bowie都是对我而言最特殊的那个。就比如咖喱格兄弟俩对我而言只能说是rock & roll star(liam可能还多一点符号意义),说到底是我在消费他们,音乐也好乐子也好;但是宝爷是与其说是喜爱不如说是敬佩的那一个。他已不再是世俗意义上的star了。他是真正的star。

 2 ) 不被定义所定义,不被不被定义所定义。

个人非常喜欢电影的表达,虽然很多人觉得它特别抽象。但是谁规定纪录片电影一定要是个完整的故事甚至要去评价他的音乐和他的艺术成就。那太庸俗,也一定不是热爱David Bowie的人拍的。不被定义所定义,不被不被定义所定义。遵从自己的内心,跟自己的热爱。David Bowie我的神!!

 3 ) 视与听极致!传记电影的一部佳作!

我看过的第1474部电影,《月球时代白日梦》我给8.1分。 英国传奇摇滚乐手大卫·鲍伊传记纪录片,梦幻!迷离!躁动!视听效果极致! 这次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的版本一刀未剪!!! 导演布莱特·摩根的这部《月球时代白日梦》把大卫·鲍伊人生中罕见的私人素材呈现出来,真是让观众大饱眼福! 《月球时代白日梦》传记电影的一部佳作!

 4 ) Moon dust will cover all

#2023biff

4K IMAX的体验是真不赖。不过我坐第五排还是有点近了。

同事先去看了,说基本没什么故事线——的确如此。但基本还是遵循了时间线来展示Bowie的艺术观念和一些为人的态度吧。

同事说电影很自由。倒是不否认Bowie的创作和思想真的很自由。但自由不是绝对的,人们终究还是需要让渡一分部自由来换取另一部分自由。就像Bowie为了有艺术创作的自由需要放弃生活的自由(生活在舒适圈)。他在自省和审视内心的时候是否也让渡了一部分隐私的自由……

看看70年代的Bowie,那么华丽耀眼。用一种外显张扬的方式告诉大家:It’s OK to be cool. It’s OK to be weird. It’s OK to be yourself。想想当年剑走偏锋的Gaga,也不过是捡着Bowie和Madonna玩剩下的玩(没有说Gaga不好的意思,Gaga hin有才华)。当代歌坛果然都在内卷,玩不出啥新花样。

最后的彩蛋很温馨。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可以穿越时空——谁说不行呢。But moon dust will cover you。

 5 ) 做了一场关于 David Bowie 的灿烂又短暂的梦

我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感慨 IMXA 的厉害(英皇电影城的 IMAX 真的好棒!!!),虽然之前看过网络资源,但在电影院里感觉看的根本是另一部片。

从逐渐显现的 B O W I E 字样开始,就开始激动,仿佛每一次去看 live 的排队进场。

不同时期的 Bowie,以超清晰、超巨大的尺度向我袭来,还有脸部特写,他唱 Love, love me do, you know I love you 然后那个笑,妈呀,捂住胸口在心里尖叫。

主持人问你穿的是女鞋还是男鞋,他说 they are shoes silly 然后捂脸笑.......实!在!是!太可爱了!!!内心小人已经昏迷倒下.....

还有那个从下往上拍的角度,超短裤露大腿,胯下就在我正前方,那个时刻感觉自己变得很小很小,只能不断抬头仰望,又色又美丽......

然后每一次前奏响起,声势巨大,椅子都在震动,被旋律包围住,忍不住想站起来嗨,啊为什么周围的人都这么淡定,害我只能偷偷晃脚打拍子.....尤其他唱 Suck, baby, suck, give me your head~

然后还有声线的不同,影院里听太明显了,不仅是唱腔连说话声音都非常不一样,啊,影院声效,真棒啊!!

而且每首歌都配有字幕,加上访谈和超绚丽的大——画面,啊,我之前的所有差评都收回,导演你是懂的,这根本不是什么回顾 Bowie 的纪录片,是我之前误会了你。

他从无数的前人哪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然后他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最后的最后,是他清唱着说 BYE BYE,我的心脏受到了致命一击,不想说 BYE BYE,导演,我还想看更多!!!

呜呜呜呜。

北影节的彩蛋,但比起这句话,我其实更喜欢另外场次的:Let's meet up on Mars one day!

 6 ) 超越时代的思考与艺术

—探索自我:

-如今,人们在社会中寻求一份存在感,他们渴望一份职位,他们想成为无可替代的个体,这需要很多的探索得以实现。

-“永远记住,你最开始步入职业生涯的原因是,你觉得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如果你能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你就会更了解自己,了解你是如何与社会上其他人共存的。”

-“不仅仅是明星,我真正想做的是变得多样化。我不满足于一辈子只做个摇滚明星,我现在正努力成为一个摇滚明星,因为我需要它作为跳板,这样我就可以抛下它去做其他事情了。” -“与其被条条框框所限制,不如快速前进、进击,每完成一件事,公之于众,然后翻篇继续前进,不再沉湎于此。”

-“我一直都是个很害羞的人,我在舞台上没有活跃起来,反而更加害羞,但我发现如果我扮演了一个角色,我就会变得不那么害羞,所以这是一个方便,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表演技巧。”

-“你必须成为千千万万人愿意倾听和信任的人。”但他也曾说过,变得过于成功就像是生活在一个金鱼缸里。

—反叛:

质疑一切先前建立的价值观和禁忌避讳。

—创作与探索:

-“我并不是一个原创思想家,我最擅长的是综合社会或文化中的那些思想,反馈这些思想,并产生一些关于我们在这个特定时代生活的思想” -我觉得我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非常健康的好奇心,包括我们文化的组成,这对于一名艺术家非常受益,因为我无时无刻地探索者事物被创造出的方式及其原因,以及背后的重要性与意义。

-允许一切发生,关注与反映变革:我们生活在一个形式条框的显化概念之中,而我们拒之门外的混乱是生活中非常现实的一部分,但我们却拒绝视其为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我们整个文明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我身为一名艺术家的工作,与过渡转变息息相关,在当下这个时代,对变革的本质的探索尤为重要。我是个还不错的社会观察者。

-我对精神基础的追求在一生中十分强烈,我也在尝试将这些精神信条融汇在一起。

-“我认为艺术家满足别人的期望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感到安全,那你就不是在正确的地方工作,在水里游的距离总是比你能想象的更远,稍微游出你的深度,当你感觉你的脚不太能触到底部时,你就正好在正确的地方做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

-倒逼:我有意让自己身陷窘境,就是为了看看自己是怎么应对它们的。置自己于危险的境遇之中,那些我不得不与他人社交往来的地方,我不擅长社交,例如在讨厌的洛杉矶生活几年,看其会如何影响我的创作。

-当你感到舒适自如,你再也无法创作,这是创作者面临的问题,当我过得越来越舒适,我明显感受到了,并不是说我的作品不如以前那样好而深刻,而是我还需要继续创作吗?”

-我非常害怕自己会抵达某一地方,因为对我而言,艺术在于探索,如果你到达这样一个地步,以为你已经成就了一番探索,那真是令人沮丧,我觉得探索才是关键。”

—热爱人生,当下即所有

-热爱人生:信仰一种能量形式,我确实很热爱人生。i love life very much indeed. -“

-你最享受什么?-醒来,感觉自己还有一份未来。过去的我反复向自己强调,还有明天,但这似乎从未实现,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就是现在 这很重要””一切无常,所以我只需考虑当下。于是我必须开始采取非常积极的立场。”

-“-拥有大量观众对于你来说重要吗?-不,我只想好好搞创作,我只是…我必须好好搞创作,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英勇的举动,能够从每一天的生活中收获快乐与热情,我试过了,我觉得这需要专注与联系,才能够去享受它。很容易落入追寻梦想却总盼着未来的陷阱,过程若没能带给你快乐,梦想一文不值,而通过从过程中收获快乐,你离梦想更进一步。

 短评

导演真的爱他

7分钟前
  • 王白叉走
  • 推荐

难以想象不看IMAX是怎样。Moonage Daydream,多美的名字,最漫无天际,又无比工整。开头十分钟这基调几乎封神的,可惜最后太冗长了,光影音乐变成了糖衣炮弹,看了心累。导演想说的太多,以至于结尾没有有开头的十分之一惊艳。也是,歌手,画家,演员,generalist艺术家鲍伊一生,岂是两小时能拍完的,可能毕竟对他兴趣有限。最后,作为一个天性不羁的摇滚巨星,Bowie无疑生活在了一个好的年代。在粉丝经济,网络舆论主导的年代下,还能生产出真正的摇滚巨星吗?

12分钟前
  • 小羊不亦乐乎
  • 还行

这不是堆砌素材但no storytelling的纪录片,这更像是一部video essay…而且是一部把bowie当成一个文化icon而不是唱作人或者音乐偶像(就该这样)的超长博士答辩论文…在完全不加注释的情况下略显冗长也不奇怪(我嫌太短)。我建议一种更温和的服用方式,把这当成一封宝爷怀着心满意足的神情向世界告别的代笔遗书,然后选个特别的日子打开,撑到最后,听他亲口跟你say goodbye

14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One Man's Journey. Grand and Epic.

16分钟前
  • closer
  • 推荐

有版权就是能为所欲为。视觉听觉双重享受,极度glam和迷幻。一万次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啊!!并且,我觉得这次我向David Jones又走近了一些。p.s.原来上升是水瓶座啊。20230422北影节天街卢米埃大银幕重温

18分钟前
  • 阿高等等我
  • 推荐

开场的时候觉得太闪有点无聊,但结尾callback的时候,又有些意犹未尽。他活成了我们所有人想要活成的样子,他关于因为生活太满意而不想写东西的那段,不就是“自古文章憎命达”的20世纪英文翻译吗?PS大尾巴鱼这么信星座吗?看完全程,不仅得知了他的上升和下降星座,还深感他真是个典型的摩羯工作狂。

21分钟前
  • 宋夕
  • 力荐

绝对是一整年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感动震撼快乐又嗨的观影体验;没点对david bowie本人的爱绝对剪不成这样;hallo spacebiy第二次响起来的时候真的是要爽死了,rock and roll suicide听得差点飙泪;充满了db本人的录音自述,尽管试图解释一些东西,但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观看过程不断心里默念太nm帅了;如果有机会,绝对不要错过在imax体验的机会,不出意外会是我的年度最佳;don't waste a second in life,life is fantastic

25分钟前
  • Jerry·曾
  • 力荐

连纪录片都很宝爷 他真的好酷

30分钟前
  • 一桶猫
  • 推荐

20230422 北京电影节 IMAX 观影。作为纪录片,我在 IMAX 影院看了一个 B 站粉丝混剪视频;作为观众,我度过了 135 分钟很嗨的时光。感谢北京电影节,这种电影只有在电影节上才能看到。

3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bowie,你是我唯一的姐

35分钟前
  • 你好忧愁
  • 推荐

David Bowie真的好酷哦,希望我也可以try everything & make everyday count.

40分钟前
  • 陈井泽
  • 力荐

很喜欢前一个半小时,时不时有想哭的冲动,最欣赏的点是不像一般传记电影搞抓马博眼球,而是从始至终着力在音乐本身和相关的视觉效果呈现上。影院里抖腿很嗨还无意中选了震动座椅跟着我一起震一起嗨,喜欢他用溫柔的嗓音说人该如何自由的生活而艺术又为何物,喜欢他像天使一般轻轻嘲笑或无视访谈者的挑衅提问。第一次知道他的画也如此优秀有创造力。但世界巡回演唱会之后高潮就过去了,片尾尿急没等到他说goodbye 的彩蛋🥲导演一片私心加塞了起码几十部世界经典电影来跟观众说悄悄话

41分钟前
  • snowark
  • 推荐

MIFF 澳洲首映 一部从David本人视角看自己的印象派剪辑哲学电影 导演说他很早就想拍imax音乐电影并得到了非常多素材 但在自己突发心脏病之后才决定要拍成这样一部从David贯穿一生的对自我和生命意义探索出发的没有facts和其他人的电影 希望成为令观众从电影里能看到自己生活的他的legacy //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像David一样具有那么多与生俱来的privilege和gifts,哪怕疏离人群、向内探索自己、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有那么多人爱他、为他疯狂呢……🥹

46分钟前
  • 我的恋人叫叶子
  • 力荐

这片子适合把自己灌醉之后坐在imax前三排的位子躺着看完。

51分钟前
  • C
  • 推荐

B-roll剪辑典范🫡很多非Bowie片段都是从早期电影以及public archive里找的,有些我甚至还用过hhh纪录片很长看了三部片子晚上去看有点困到中间,但是结尾又很感动,closing credits的时候没忍住小声跟唱了starman和changes,最最后Bowie的一条语音结尾真的让人aww🥹总之是献给Bowie粉丝/滚人的礼物,半夜能看到如此炫酷的纪录片真的很幸运

55分钟前
  • 黄谬可
  • 推荐

75Cannes第六部/自导自剪太牛逼/这样的风格只适合两个人:大卫鲍伊和亚历山大麦昆,看的时候一直想,如果他们是同龄人,一定可以不孤单/感到大卫鲍伊和我家那位有些像,约好以后同他一起看一遍/首映导演带儿时英语老师来,太浪漫

60分钟前
  • 低斑蜻
  • 力荐

B站剪辑放到imax上的水平。对资深宝爷粉来说又难免浅薄,卖个情怀吧。坐到最后有Bowie跟你说句Goodbye

1小时前
  • 解压
  • 还行

天不生鲍伊,万古如长夜。素材漫溢的华丽视听意识流。就算135分钟全是Live演唱也觉得值啊!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癫痫患者不要看这部,片里有很多闪光场景。对鲍伊生平没太大兴趣的也不要看,因为一定程度上对他们来说这片是不明所以的。这片没有像其他纪录片那样循循善诱,这片没有很明显的章节,就像片名那样是以白日梦来走进鲍伊的精神世界,我知道这片不会所有人喜欢,但我喜欢。

1小时前
  • doclock1963
  • 推荐

1:Discover 才是创作的意义,而不是安全感,安全感护航的制作过程,就只是诞生工艺品而已。2: Bowie 对于佛教的讨论很有意思。3: Bowie 是极品的容器,对于万物捕捉极其敏感,转译能力顶级,无论对于绘画,影像,音乐,时尚,表演,话剧,就有精力和精准度经常转换媒介。4: Bowie 在柏林时期的绘画比音乐更喜欢,自己早期不给外界看,疏离感以及表演给外界的错位。但后面和解,认为 entertainment 也可以,其实和 fine art 价值是一样的,因为触及广度更大?5:糟糕的纪录片,是体验片,是experience 是15个MV的集合,IMAX 看才有意义。导演自己也说不是在追求 Narrative,而是 Hybrid non-fiction project.6:主流里 Bowie 是性别流动性的很好展现7:导演从想法到成片7年 respect

1小时前
  • monkey1222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