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房间

恐怖片美国2015

主演:安东·叶利钦,伊莫琴·普茨,阿莉雅·肖卡特,乔·科尔,卡勒姆·特纳,帕特里克·斯图尔特,梅肯·布莱尔,马克·韦伯,埃里克·埃德尔斯坦,卡伊·伦诺克斯,梅森·奈特

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

 剧照

绿色房间 剧照 NO.1绿色房间 剧照 NO.2绿色房间 剧照 NO.3绿色房间 剧照 NO.4绿色房间 剧照 NO.5绿色房间 剧照 NO.6绿色房间 剧照 NO.13绿色房间 剧照 NO.14绿色房间 剧照 NO.15绿色房间 剧照 NO.16绿色房间 剧照 NO.17绿色房间 剧照 NO.18绿色房间 剧照 NO.19绿色房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0

详细剧情

  影片故事讲述朋克乐队成员被犯罪团伙困于一间小房间,选择坐等命运还是反抗火拼同时,人心也在幽闭的空间内慢慢改变。

 长篇影评

 1 ) 我们看恐怖片是为了什么?

如标题所讲,观看一部恐怖片,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帅哥美女自不必说,血肉横飞不见得令人舒服,担惊受怕的滋味非常人所期待。而我对恐怖电影的索求不过是观察人们在遇到生死危机时的的作为,得出一点点启示而已。
Green Room 是这部电影的名字,豆瓣词条的译名是绿色房间。可是看完该片,我不觉得片名有任何暗示性的信息。除了片中人物被困于一个小房间内以外,看不出影片剧情与片名的任何联系。也许是有深意但我确实不了解这方面知识。
影片的故事可以这样概括“房子里的人想出去,房子外的人想进来,于是双方展开猫鼠游戏,最后只有三个人幸存。”主人公们的身份是乐队成员,反派是帮派份子,有纳粹主义倾向,心狠手辣,喜欢放狗咬人。剧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大约由5人组成的独立乐队受邀有偿为某帮派举办的盛会演唱,结果碰巧目睹有人被捅死在自己的休息室了,乐队成员报了警招来警察,引起帮派老大不安,他最后决定干掉这些乐队成员,以免警察深挖出该帮派贩毒的勾当。乐队成员和帮派分子斗智斗勇,最后理想主义的乐队小哥和帮派里反叛分子镇静女活了下来,黑老大的一个亲信也侥幸活了下来。
剧情的漏洞当然是有的。比如黑老大蠢到给这些人一把装着子弹的枪;理想主义的小哥的手断地太刻意;帮派分子的战斗力前后不一致;乐队的其他角色死得太早。不过我也不太在乎这些,只希望人物丰满些。理想主义小哥之所以能够在断了一只手的情况下幸存,除了主角光环的运气成分外,还有一些伏笔。比如他在向鸡头男介绍作品时充满热情和理想色彩,在乐队被堵到封闭小屋时主动和匪首谈判以致断了手,对淡定女朋友的死表现出难过,并安慰淡定女孩。这些优秀的品质让他活到最后。
而那个帮派里的女孩子活到最后,主要得益于她的临危不惧,机智。对于此片中表现的足够多,也足够明显,在此不赘述了。
看了那么多欧美的血浆恐怖片以及偏灵异性质的欧美恐怖电影,凡是活到最后的角色,大部分都有很好的品德,足够的智慧,过得去的体力。这也挺好,我也不喜欢坏人笑到最后,也不愿意所谓的受害者中的蠢货和道德素质低下的人活下来。总要让大家公认的正义存在呀!
好久没看过恐怖片了,因为几乎找不到豆瓣5.5分以上而我还没看的恐怖片。这部绿色房间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能让人看下去而不至于中途放弃。因为它太普通,有些许亮点但主线平庸。我给它打六分。
欢迎豆友推荐好看的恐怖片——Good Horror Movies Worth Spreading!

 2 ) 当朋克音乐遇上暴力犯罪——北美新片《绿色房间》漫谈

这部恐怖片要上天 <图片20> IMDb上观众给出了7.6的高分, 更不用说烂番茄88%的新鲜度。 <图片19> 媒体综评里惊现双百!

再看看演员阵容,竟然找来了X教授 饰演 大!反!派! <图片17> 圣丹斯、戛纳、多伦多电影节 分别是独立、文艺、主流电影的归属地。

而美国青年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的两部电影《蓝色废墟》和《绿色房间》,每一部都分别在这三大电影节上,逐一展映。2013年的《蓝色废墟》还夺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费比西奖。 <图片15> (不禁想问导演,下次主题是红色还是黄色?!) 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不愧为令人期待的青年导演,他似乎早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气质,淡淡的忧伤,缓慢的节奏,内里却充斥着复仇与暴力,血腥与欺骗。本身也是摄影师的杰瑞米·索尔尼尔,一共自编自导了三部作品,齐刷刷都是有关暴力戏码的故事。从2013年的《蓝色废墟》开始,他给自己的电影里,加入了色彩的神秘感。在《绿色房间》里,乐队主唱染了绿色的头发,女主角穿绿色夹克,整体的布光和色调,都是蓝绿色。 <图片14> 如果说《蓝色废墟》的故事里,充满了谜团与无奈,是对美国当下的社会里,私有枪支泛滥和缺乏情绪控制的,人们生活现状反差的观察,导演笔下的故事是复仇,也是悲剧,同时饱含同情。而《绿色房间》更多是诡异的气氛,惊恐的内心,一种过度暴力,反被暴力所吞噬的因果关系。更加单纯的故事,让《绿色房间》的暴力细节,得以更深入的展开,给人以更刺激的视觉感官,更震撼的惊悚体验。 与《蓝色废墟》的蓄意报仇前提不同,《绿色房间》的开篇,只是一群穷小子,开着一辆小货车,斜插的停在庄稼地里。他们没油、没电、没钱,只能在下一站里,求助朋友介绍演出挣钱。一位叫Tiger的朋友,无奈把他们介绍给了自己的兄弟:Daniel。于是,一行人在Daniel的带领下,来到一栋坐落在树林深处的俱乐部演出,结果却差点一个人也没能活着走出来。

相对《蓝色废墟》里,男主人公的表达障碍,《绿色房间》则是充满了对话和台词,乐队成员之间的,俱乐部老板和手下之间的,还有双方之间的毫无信任感的交涉。悬疑惊悚的剧情随着一位少女的死亡展开,乐队里的Pat无意回到休息室里寻找充电的手机,结果看到了地上躺着的女孩儿,感受到了满屋子里的紧张气氛。之后所有成员,都被赶回了这间“绿色房间”,关了起来。之后的猎杀与密室挣脱,血腥的程度令人频频想起《德州电锯杀人狂》和《电锯惊魂》系列。不过导演似乎更喜欢剧情的螺旋效应,不断的让主人公们,退回这间绿色小屋,不断的对话,开启下一段的旅程。 从一开始就期待悬疑紧张气氛的朋友们,在前二十分钟里,估计要失望了。影片的铺垫是妥妥的文艺风,公路巡演,几个喜欢朋克音乐的年轻人,奋力的演出,却拿不到像样的演出费,更不要提像样的演出场地。影片慢节奏的向我们介绍了,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小乐队,里面的成员每一个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演员们也都很小清新。 <图片12> 为了350块的演出费,他们来到了这个气氛诡异的乡村俱乐部。导演还特意给了几个俯瞰森林的镜头,绿色的迷雾,空灵的配乐,加上一辆小货车,渐渐消失在前路的背影。自从进入了这个俱乐部,来喝酒的路人和Daniel都显得极为暴力,而这时,打断一切的一位重要人物出现了:Gabe。开始你可能会觉得他只是个路人,其实他曾主演导演前作《蓝色废墟》,在《绿色房间》里他饰演一位从头到尾贯穿剧情的角色。

对,上图就是画面中间,最不起眼的那个平头男。在之前的电影中,他是下面这样的,还被导演称为自己写作的缪斯。

《绿色房间》的前1/3里,有年轻人的尽情享乐,有演出时的淋漓尽致,而到了中段的2/3里,就只剩下了与强权暴力对抗的冒险剧情。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的标志性暴力镜头:“小刀插太阳穴”、“手臂被刀割”、“侧脸被抢打爆”等等,都逐一上演。不得不说,这几个桥段在该导演2007年的《谋杀派对》和2013年的《蓝色废墟》里有精彩的亮相(各种捂脸)。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说,他是有节制的使用这些暴露的血腥镜头。放在剧情中,一点一点的让人物内心瓦解,同时也带领观众走向了另一个可能的假设。

好在,导演在暴力元素之下,不失美国社会的观察和极端假设,家族的集体复仇也好,纳粹般的蓄谋犯罪也好,在这样的强势压制下,弱势的主人公们,从普通的流浪汉到朋克青年,他们逐渐拿起了武器,自卫的同时,开始走向了复仇之路。影片中几乎是没有警察角色参与的,人们或选择了越过法制,或选择了蒙蔽警察。警察机制的不存在,来了又走,好像我们脆弱的正义感,偶尔会被复仇心吞噬,偶尔会被自己的欲望蒙骗。 X教授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位安静的大反派角色,这个人物从未进入“绿色房间”内,却扮演着“纳粹头目”一样的领袖,他手下是训练有素的死忠打手,以及两只凶悍的小型犬。据说“教授”在第一次读剧本时,读了几页就放下了,起身将屋内的窗帘都拉上后,又坐下来读完了剧本,决定参演,一共十天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戏份。

不过影片中的反派,依然被塑造为极端自信和略显笨拙的团体,还不如影片中,最后一段的小狗,在“审时度势”之后,逃离了任务现场,乖乖的寻回主人身边,默默躺下,似乎更具有“人性”。这里不是映射纳粹,而是利用这样的标签,导演自述提及,不是用来特指某一类人群,而是想广义的代表一类暴力团体。

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本身就是个朋克音乐迷,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也让他得以还愿。而小成本的制作,让这个单一场景设定的故事,显得更有爆发力。被很多人表述为《疯狂的麦克斯》的简约版,有去无回的动作冒险大片。而影片越往后越偏激,不断的折返回绿色的房间,一次又一次的杀出重围。这样的智勇双全,上一次是是懦弱无辜的海报流浪汉,这一次是年轻气盛的朋克青年。

影片又见A24公司投资,近年来很多主流和非主流的电影,都见该公司的身影,例如:《机械姬》和《女巫》,可谓是广撒网,捞大鱼。杰瑞米·索尔尼尔作为一个摘的过戛纳奖项的导演,就足以让他有更多的资金和投资拍下去。他电影中暴力,算不算美学不敢说,年轻可爱的他早已结婚生子,在担当摄影师的同时,他未来的自编自导作品,如何能不断突破自己的前作,似乎更令人期待。从《蓝色废墟》到《绿色房间》,他没有把自己的作品越拍越大,而是越拍越小,仔细想想,他可能真的是沉迷于这样的故事张力。导演你这么萌,拍片能不能不这么重口味。

如果你拿不准这部新片的重口味,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承受,可以先找来《蓝色废墟》看看,其中的血腥程度也是可以对导演的爱好窥见一斑了。相关电影: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在采访中曾提及,自己在撰写剧本时,想到了1971年的《稻草狗》、1986年的《大河边缘》,以及1979年的战争片《现代启示录》,不过从未联想到恐怖电影。

他说:“我知道这部影片与1976年的《血溅十三号警署》更相似,不过我从未看过它,我更愿意把它当作1982年的《怪形》,因为《绿色房间》更多的是人物在房间中的对话。”。

献给喜欢恐怖悬疑片的朋友, 不喜欢的可以用来吓唬别人! 2016年5月2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3 ) 最没逻辑的比傻电影

基本上我看电影,看不下去,也不说什么,只是这部啊,太没头没尾的,各种解读也洗不白的。首先一开始死个妹子,怎么回事?一个二货为毛弄死她,看不懂。第二,进屋还拿枪干嘛,都控制在房间里,再送个人进去看着,有病吗。陪你一起送人头?果然送了。第三这么多人这么多枪添油送人头,这毒贩智商也是够了。第四有人洗白,说什么伪造现场,说什么造成入侵者被狗咬死,你自己信不,6个人都被咬死了?你当警察傻啊。他们是毒贩,伪造个车祸,吸毒过liang易如反掌。还惹自己身上。再一个洗地的,说怕发现了制毒现场,毒贩傻啊,一个整天运营地下乐队的地方,玩制毒。果然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都死人了,还考虑以后继续在这里制毒,心真大。
讲真,这电影真把我气乐了,双方智商底下,一言不合就比傻,也是醉了。从开个门还枪,手被砍开始。这部电影基本就不讲道理了。插个门栓就无敌了。我不用枪,能砍开三合板门,你信不!!!!逼一群一个屋里的人,放火啊。以后发生的事,我只能说,就这智商制毒,组织小团伙,没有被黑吃黑,只能说明,美帝的毒贩确实太弱智。算了,我一分都不想给,没演技没逻辑,洗地的回去自己看吧,多说一句你自己看一遍老头的想法,你自己都脸红,提示一句,看看猪脚被砍之后,老头第二天的想法,再看看圆的出你的胡说八道吧。水泥

 4 ) 捡芝麻丢西瓜

安东·叶利钦、伊莫琴·普茨 ~蛮喜欢的两个演员
但这部片子整体的框架并没有被他们撑起来。和反派老p一样,三个核心都不温不火的将屋子内外本该充满戏剧冲突的场景,弄得足够的平铺直叙。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知道这小剧场的都是新纳粹主义(看到光头p想到了老白,应该涉毒)
嗯嗯。。//然后演出结束小叶发现凶杀现场,全团被控制进小房间 哦。。//老p支走警察准备放狗灭口为止,影片就已经过去30分钟了;小屋内有关枪的冲突结束、50分钟了,也就是不到90分钟的影片、最后生还的男女主角至此依旧轻描淡写、老p设计杀人还没开始执行。
而前50分钟干点啥不好、说说老p人格魅力哪来的,为毛一群光头毛孩儿听之任之。劝散场的演说本来可以是一个好的注解,比如劝场结尾说的人种倡导研习(新纳粹啊)~但是前面一句呢‘门票免费、2点到4点饮料我请’。。。恩~难怪手下的这么迷恋这个boss(也就毒品和酒水免费了吧,像小胡子靠拢不好么)
屋内呢每个人平摊描述、要不是喜欢小叶,任谁都觉得他和小伊长得炮灰样吧。阿莉雅·肖卡特弱化了小伊的表演,小叶就不说了~
所以如果这部戏能够紧凑点,一开始迅速接朋克单表演进入小叶发现凶杀现场环节,在影片过半的时候借由对老p团队严谨杀人作风的描述、弱化房间内夺枪十字固等情节~(迅速让除小叶、小伊外的一干人等被狗咬死)主要集中在两个弱鸡在绿色小屋的两层空间内和光头及狗的生存厮杀(能别狗一扑倒就默认死亡么,起码多几条狗让主角意外杀死几只啊)然后装死杀死了大意的光头主力、到直面老p(老p强迫症、就不开枪打他们,最后一只狗狗带了,老p看着身后门户大开的制毒所和满地被各种死法弄死的人们彻底崩溃,挥挥手让主角们滚远点然后自杀了)然后小叶说了句i don't know what it is(全片结束)
--------------------------------------------------------------
总的说,这片子给了太多没必要情节以刻画,脚男和脚男的wwe(几次了都)、主人的狗死前的人狗情未了(老p死都不认真描述你给我特写服毒的狗???)女2随时随地弱化女主的表演、钟情光头男小屋内反水故事链(比主角给的背景铺垫还到位)‘反派还有三发子弹哦~~2发了~~’(这样真的很难产生紧张的情绪)等等等等。。。。占用了过多的篇幅
或者说我看的是阉割后的不到90分钟的情节,虽然觉着再给这导演几十分钟也拍不出个花来

 5 ) 冲动拯救自己,摇滚击垮黑帮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之前预想到的计划总是会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一环套一环的最终失控。计划永远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变化却会将这种完美无缺一点点的摧毁。刚开始的时候往往设想的是挺不错的,很好的,但是一旦开始执行,一点点的疏漏就会造成整个计划的崩盘。

但是也有时候,计划的制订并不适合执行,本身制定的计划就是错误的,那么执行起来自然不会有一个预期的结果。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制定了错误的计划,最终,计划的结果很喜人的故事。《绿色房间》是一部血腥暴力型的电影。本片主要讲了一个摇滚乐队,应邀来到郊区的一处酒吧来进行驻演奏的故事。演奏完毕的摇滚乐队最终决定拿钱走人,却没想到遇见了一件尴尬的事情,他们看见了一具尸体。

这个时候,乐队成员炸锅了,同样炸锅的还有邀请他们过来的一群人,这群人原来是一个地下制毒团伙,他们由一个睿智的老头外加一群愣头青组成。老头很冷静,对于这个场面也有着自己的处理计划。后来他制定了一个方案,先将这群摇滚青年困在一间屋子内,然后自己伪装现场,将他们骗出来后用自己豢养的恶犬结果他们的性命。最终将这一切伪装成一起因为偷盗汽油而引发的惨案。

老头想的很好,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很糟糕,摇滚青年们并不是一群头脑简单的愤青。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考虑,甚至能洞穿老头子的整个计划。老头子的计划在执行中逐渐地被人瓦解。而摇滚青年们看似一开始处于弱势,但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渐渐的转劣势为优势,最终完成反杀,而睿智的老头也终于被处死。故事到了结尾,之前看着弱小的人得以存活,而看着强势的人无疑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本片其实很有意思,站在两者的角度去看,我们分别可以看到的都是双方的自以为是,不过结局却很欢快,唯唯诺诺的弱者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弱者”。但是当时,每一方都没有这样想。开始的时候,总是很有趣,乐队认为他们是弱者,而聪明的老头也这么认为,而且错误地估计了自己一方的形势。认为只要是站在一个占据了绝大多数优势的位置上,处理一帮花里胡哨的青年还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故事发展着就失去了节奏感,而且失去的是聪明老头一方的节奏感。本来制定的计划很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计划总是会赶不上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出其不意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对这种变化有着丝毫的防范。就如同老头一开始觉得,只要将他们困住,就能轻而易举地逼他们就烦。但是这恰恰是因为老头的这种想法,而使得后来发生的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老头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对乐队成员形成压制,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种“聪明”却被一帮被认为是不如自己的人看穿了,于是故事就有意思多了。一方面老头想要极力维护自己之前的计划,因此,当其中的一环被破坏后,他并没有马上收手,而是着手另一环来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当这群青年开始着手反击,他们的战斗力就不容小觑了。因此,故事开始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过去。

老头觉得自己周密的计划,再加上自己手下一群愣头青,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相比较那些摇滚青年却依旧很强悍。虽然自信心是好事情,但是不自量力就不行了,老头就是犯了这个错,最终给自己迎来了一个不是很好的结局。

团灭是老头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确确实实的出现了。老头团灭的最终理由就是自己轻视眼前的这些“敌人”,而这些敌人没有自己计划中的那样不堪一击,而且越是看起来脆弱的敌人,最后爆发出来的力量就越是无穷。断臂青年和杀马特女士看上去是最弱鸡的。但是最后的生存环节,只有他两个人逃了出来。

影片的结尾还是很有意思的,活下来的最终都是弱者,当然还有一条狗以及两个失去了梦想的人。他们关心的点并不是自己得以生存,而是即使活了下来,但是乐队的其他成员却不在了,这依旧是很没意思。这对于通篇的杀戮而言就很讽刺了。

 6 ) 当朋克音乐遇上暴力犯罪



如果说《蓝色废墟》的故事里,充满了谜团与无奈,是对美国当下的社会里,私有枪支泛滥和缺乏情绪控制的,人们生活现状反差的观察,导演笔下的故事是复仇,也是悲剧,同时饱含同情。而《绿色房间》更多是诡异的气氛,惊恐的内心,一种过度暴力,反被暴力所吞噬的因果关系。更加单纯的故事,让《绿色房间》的暴力细节,得以更深入的展开,给人以更刺激的视觉感官,更震撼的惊悚体验。

与《蓝色废墟》的蓄意报仇前提不同,《绿色房间》的开篇,只是一群穷小子,开着一辆小货车,斜插的停在庄稼地里。他们没油、没电、没钱,只能在下一站里,求助朋友介绍演出挣钱。一位叫Tiger的朋友,无奈把他们介绍给了自己的兄弟:Daniel。于是,一行人在Daniel的带领下,来到一栋坐落在树林深处的俱乐部演出,结果却差点一个人也没能活着走出来。

相对《蓝色废墟》里,男主人公的表达障碍,《绿色房间》则是充满了对话和台词,乐队成员之间的,俱乐部老板和手下之间的,还有双方之间的毫无信任感的交涉。悬疑惊悚的剧情随着一位少女的死亡展开,乐队里的Pat无意回到休息室里寻找充电的手机,结果看到了地上躺着的女孩儿,感受到了满屋子里的紧张气氛。之后所有成员,都被赶回了这间“绿色房间”,关了起来。之后的猎杀与密室挣脱,血腥的程度令人频频想起《德州电锯杀人狂》和《电锯惊魂》系列。不过导演似乎更喜欢剧情的螺旋效应,不断的让主人公们,退回这间绿色小屋,不断的对话,开启下一段的旅程。



从一开始就期待悬疑紧张气氛的朋友们,在前二十分钟里,估计要失望了。影片的铺垫是妥妥的文艺风,公路巡演,几个喜欢朋克音乐的年轻人,奋力的演出,却拿不到像样的演出费,更不要提像样的演出场地。影片慢节奏的向我们介绍了,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小乐队,里面的成员每一个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演员们也都很小清新。

为了350块的演出费,他们来到了这个气氛诡异的乡村俱乐部。导演还特意给了几个俯瞰森林的镜头,绿色的迷雾,空灵的配乐,加上一辆小货车,渐渐消失在前路的背影。自从进入了这个俱乐部,来喝酒的路人和Daniel都显得极为暴力,而这时,打断一切的一位重要人物出现了:Gabe。开始你可能会觉得他只是个路人,其实他曾主演导演前作《蓝色废墟》,在《绿色房间》里他饰演一位从头到尾贯穿剧情的角色。

《绿色房间》的前1/3里,有年轻人的尽情享乐,有演出时的淋漓尽致,而到了中段的2/3里,就只剩下了与强权暴力对抗的冒险剧情。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的标志性暴力镜头:“小刀插太阳穴”、“手臂被刀割”、“侧脸被抢打爆”等等,都逐一上演。不得不说,这几个桥段在该导演2007年的《谋杀派对》和2013年的《蓝色废墟》里有精彩的亮相(各种捂脸)。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说,他是有节制的使用这些暴露的血腥镜头。放在剧情中,一点一点的让人物内心瓦解,同时也带领观众走向了另一个可能的假设。
好在,导演在暴力元素之下,不失美国社会的观察和极端假设,家族的集体复仇也好,纳粹般的蓄谋犯罪也好,在这样的强势压制下,弱势的主人公们,从普通的流浪汉到朋克青年,他们逐渐拿起了武器,自卫的同时,开始走向了复仇之路。影片中几乎是没有警察角色参与的,人们或选择了越过法制,或选择了蒙蔽警察。警察机制的不存在,来了又走,好像我们脆弱的正义感,偶尔会被复仇心吞噬,偶尔会被自己的欲望蒙骗。

X教授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位安静的大反派角色,这个人物从未进入“绿色房间”内,却扮演着“纳粹头目”一样的领袖,他手下是训练有素的死忠打手,以及两只凶悍的小型犬。据说“教授”在第一次读剧本时,读了几页就放下了,起身将屋内的窗帘都拉上后,又坐下来读完了剧本,决定参演,一共十天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戏份。

不过影片中的反派,依然被塑造为极端自信和略显笨拙的团体,还不如影片中,最后一段的小狗,在“审时度势”之后,逃离了任务现场,乖乖的寻回主人身边,默默躺下,似乎更具有“人性”。这里不是映射纳粹,而是利用这样的标签,导演自述提及,不是用来特指某一类人群,而是想广义的代表一类暴力团体。
如果你拿不准这部新片的重口味,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承受,可以先找来《蓝色废墟》看看,其中的血腥程度也是可以对导演的爱好窥见一斑了。

 短评

好看到什么程度?把sicario里面墨西哥边境25分钟的桥段延长为一个小时。好久没看到这么刺激的片子了。

10分钟前
  • 包子岛
  • 推荐

两星半。很有才的一个导演,有些非凡的创意,却拍了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太入流的作品。

1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节奏很奇怪的类型片,暴力血腥桥段丝毫没有传统类型片的畅快感,效果全都闷在里面,冷幽默倒是放得恰到好处。超杀女果然是标配。

15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我为正反两面的人的智商都感到拙计.....

20分钟前
  • 按时解放
  • 较差

这片子除了阴森森的X教授、还不错的安东尤金(RIP)外,其余也就还凑合吧,烂番茄91%?严重过誉了。

23分钟前
  • 瓦力
  • 较差

死肯尼迪 Nazi Punks Fuck Off

25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还行

【6.7】节奏很怪,画面很暗,期待很高,失望很大,智商下线,逻辑不通,气氛还行,惊悚血腥。总结,今年的几部片高口碑作品,科洛弗道10号,午夜逃亡,绿色房间,总体观感上相似的可怕= =

27分钟前
  • FrozenElsa
  • 还行

困/为最后那只狗狗再加一星。反类型惊悚片。

31分钟前
  • RYZ
  • 还行

不要被豆瓣的假文青骗了,一部真的值得看的电影,至少国外还没有差评,话说今年简直是恐怖片爆发年啊!

34分钟前
  • 嘻嘻哈哈猫
  • 力荐

优点是有一种久违的密室逃杀的窒息感,缺点是杀与被杀的反转真的是老套路了。

39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R.I.P

42分钟前
  • 梦太奇
  • 还行

【B-】双线叙事而非密闭空间的抽丝剥茧让它丧失了悬疑性,关键虐杀场面的省略简化让它丧失了感官刺激,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爽”而拍电影。起初奇怪为什么一定要和乐队扯上关系,看到最后明白了,虽不是高明的把戏,但很成功。

4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69/100 《娱乐周刊》2016年目前年度十佳排名第三位,这部惊悚片的另类之处在于没有绝对的主演,导演也懒得塑造人物,角色们嗝屁的也相当随机,故事的前戏设定有点无厘头但是应该有寓意,我还没有往深了想。尽管表演空间不大但Patrick Stewart的坏人演得入木三分,台词功力无比强大。

50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一口一个gentleman的新纳粹头目叉教授最终还是装逼失败……团队明显缺乏培训啊。训狗比小剥皮倒是略胜一筹。复仇小天使安东R.I.P.

55分钟前
  • 旧书君
  • 还行

荷包空空的独立乐队如何一步步地爬出死亡陷阱的惊悚故事,虐杀场面处理得干净利落,反派出乎意料的戏份超多,但是气氛营造略差强人意,节奏稍慢,故事似乎也没讲清楚,好在结尾还是蛮爽快的。★★★

57分钟前
  • yihan1010
  • 还行

6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60823076/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

薄弱的剧情,血腥的场面,不是我的菜。还有,狗不一定是小可爱。

1小时前
  • 月下独酌
  • 较差

故事到没有多新颖,但是讲述方式以及导演的风格绝赞,影调骚气,配乐鬼魅,场面也足够炸裂,小格局,大味道~

1小时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虽然电影中男主活到了最后,可惜现实中男主去世了,挺喜欢男主的,以后再也看不到他的片了。

1小时前
  • kanh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