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 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柳翰雅,徐熙娣,春夏,窦骁,毛不易,朴树,宋佳,范晓萱,李诞,白举纲,赵立新,陈学冬

导演:赵琦

 剧照

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3:09

详细剧情

  俯仰天地,纵察人生。十位行者,十段旅程,从非洲到极地,用世界丈量心灵维度。9月25日起每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 《奇遇人生》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长篇影评

 1 ) 朴树,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对朴树最近的印象,是他唱《送别》时泣不成声的样子,当时慨叹,这是内心多么柔软的孩子,感受着那么真切的悲伤。

看到微博在刷朴树的真香,忍不住翻出《奇遇人生》看,从机场那一段开始,仿佛理解了,朴树的抑郁人生。

有毒的目光

他遇见阿雅,说有些后悔,后悔参加这个节目。那一刻的阿雅,平静而温和,我想正是这种不苛责的态度,让朴树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去尝试一下那个他以为的世界:那个世界有很多别人的目光,有很多自己不感兴趣的应酬。而无疑整个节目看下来,就是一场见证:见证自动思维如何在纠结中慢慢融化。

朴树说,他想做真实的自己,但有时候又要礼貌,担心别人不高兴。他自己的时候走台步很潇洒,但如果这时你告诉他,你走台步很帅,走给我们看看,他反而不会走了。就像他排练的时候练得那么好,但是当真正演出时,却紧张的不行。这是因为出现了他人的目光。拉康说,每个人都期待大他者的存在,在他人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形成自己,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还是令人讨厌的。这个目光最初是母亲,慢慢地是父亲,慢慢地是社会规则。所以,即使走上社会,你会发现,我们仍然期待别人的认可与赞赏。

理想中的他人目光是如其所是,又不是如其所是。就是妈妈看待宝宝,是充满了爱与期望的看着宝宝,宝宝心中慢慢形成,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希望的,但同时,妈妈的期待与爱又不是占据,即妈妈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妈妈希望的样子,这样的目光,是孩子面对接下来的世界的动力,是自我形成的雏形,即我带着妈妈的祝福按照自己的步伐去闯荡世界,而不是,我要去闯荡世界满足妈妈的愿望。一种目光是有爱,一种目光是有毒。我想,朴树感到的目光就是有毒的目光吧?他感到的世界不是他想要的世界,他想要去往的世界也不是他自己想要去的。为何他会给别人一种羞涩小男孩的感觉,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目光对他更像是监督与束缚,而不是赞他如其所是。

我们国家对小婴儿有把尿的习惯,仿佛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了,家人通过估量宝宝该尿尿了,就要在尿桶前把他,直到她尿出来或者身体打挺为止,这个把尿动作算结束了,而15-20分钟后,再开始新的一轮。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婴儿开始,什么时候尿尿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要在把尿的时候尽量尿出来,如果那个时候不尿,就变成了不听妈妈话的坏宝宝了。这只是所谓父母期待的一个众多例子之一,那如果婴儿从那么小开始,很多行为与意识都是被这样的行为包围呢?如果一个孩子不是乖孩子,就会失去父母的爱,他会怎么做呢?他努力的做父母期待的行为,会对自己的需要沉默,渐渐地忘记自己的需求。这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称为的“虚假自我”,我得到了别人的喜欢,不是因为我真实的样子,而是我表现出了他人希望看到的样子。有的时候朴树总会给我们一种矛盾,在成为自己还是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一种矛盾。

朴树说 ,他36岁的时候在外界看,是生了一场病,但是对于他来说,是从零岁开始成长。我想他说的这场大病就是抑郁吧。外界评价抑郁仿佛洪水猛兽,躲而不及,因为它会让人不开心,会让人消极,会让人忍不住流泪,会让人质疑为什么活着,会让人选择结束生命?可是,抑郁却让人更加真实,抑郁是把这个世界所有的外在都剥光,看着光溜溜的自己的过程,外在的财富,外在的身份,外在的期待,外在的理想,外在的爱,那一刻全都没有意义了,从自我出发,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工作?我要赚钱还是要出名?我要成为歌唱家还是成为歌者?我要找门当户对还是心之所动?一切的理所当然在这一刻都推翻了,甚至一无所有,在那个人性的最底层,我作为婴儿,不再考虑妈妈的目光,那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往何处呢?都说抑郁是让人深刻的,我想这个深刻大概就是对这些的重新思考吧?至于说,为何抑郁的人不快乐?当试图质疑这些“外在”的时候,其实是充满自责与内疚的?自责:自己没有成为那个目光中希望成为的孩子,内疚:自己要背叛这个目光成为自己。但是,他又说试图寻找自由与压抑之间的平衡,如果说自由是自在的成为自己,那么压抑就是符合他人期待的做出一些言行。我想他大概还无法完全背最初的那个目光吧?所以才要在成为自己与成为他人理想中的自己之间寻找平衡。

有毒的世界

我们常常跟抑郁的人说,多出去走走,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但实际上,让他主动出去走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就是很大一个坎。就像朴树坐摩托车前与坐摩托车过程中的区别。在他的心中,这个东西或许是危险的,或许是无聊的,或许是自己不喜欢的,尽管没尝试过,但天然的有种拒绝。这种拒绝来自于什么呢?

曾经做过心理分析医生的作家爱丽丝.米勒说:对待孩子,在他们的头两年中,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以塑造他,可以占有他,教他学会好的习惯,甚至教训和惩罚他。这时教育者不必大新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也不会进行报复。但当孩子可以反抗和表达他的痛苦和气愤时,想要摆脱加在他身上的不公正时,如果他的父母不能容忍他的反应(哭喊、悲伤、愤怒),并借助目光或其他教育手段加以制止,他责备剥夺了以他的方式来做出反应,这样的孩子就学会了沉默……如果孩子必须忍受对他们的伤害、屈辱和广义的强奸而不能做出反应,那么,这些事件也就无法融入他的个性之中,情感则被压抑,对需求的表达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没有希望得到满足。这就是一种无望的状态……会使大部分人陷入精神困惑之中。

据研究显示,抑郁的人会有一些自动思维:比如说外面的世界危险的,比如自己不够好,比如自己做事很不成功等。当最初的屡次抗议总是被镇压的时候,最佳保护自己的方式无疑是沉默(即不动),就像鲍温说,当儿童面临跟母亲的分离,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抗议,第二个阶段是从抗议升级至绝望的程度——他们大哭大闹,拒绝同任何人接触——而在第三个阶段,孩子则突然完全安静下来了。他们终于以无动于衷的姿态认可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而这个在成人这里,我们会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反抗也是那个样子,那剩下的其实是对环境的不预期的期待。就像朴树说,我不喜欢坐摩托车,我不喜欢录制节目,都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经验性的回避,与其挣扎不如留存体力,渐渐地,对外在世界不再好奇。

节目中,从朴树不给音乐人唱歌而送唱片,到后来的想主动跟大家分享一首歌,尽管看似有点不符合当时情境的歌,我们看到是一个慢慢打开的朴树。尽管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但经过尝试,还是找到了融入世界的方式。在这里,看到朴树内心的挣扎,让我们感到格外真实和感动,谁不是那个渴望得到表扬的孩子?谁不希望做那个父母喜欢的乖孩子?只是有些人知道自己是乖孩子,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试图逃开成为自己,有些人在抱怨中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不想长大…….

 2 ) 《奇遇人生》:这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凭啥有豆瓣9.2分

大自然的美是免费的,但抵达大自然的美又很残酷地按等级划分

开播不久的《奇遇人生》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其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分,是近些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由主持人阿雅发起,每期节目阿雅会陪同一位艺人,前往一个非凡之地。首期节目,小S探访非洲大象孤儿院,播出的第二期节目,春夏到美国去追龙卷风。此后朴树、窦骁、毛不易、宋佳等明星都将分别与阿雅踏上“奇遇人生”。

《奇遇人生》豆瓣评分自开播以来一直维持在9分以上

乍一看,《奇遇人生》的形式并不新鲜,有点像以前电视台上扎推出现的《花样XXX》与《向往的XXX》的结合,都是明星结伴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生活。

但节目看下来,我们很容易发现出二者的区别。一是,《奇遇人生》中明星角色不断退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真人秀冠以“慢综艺”的概念,不设置复杂的游戏环节,也不设定人物的角色性格,将明星放置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在流逝的时光中,让明星关注生活、体验人情冷暖;但在这一节目形态中,明星仍然是整个节目的看点,明星之间的性格差异激发出的龃龉和冲突是节目戏剧性的来源。因此,围绕着《花儿与少年》《中餐厅》等的话题都是哪些明星之间怎么了,而不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碰撞。

《奇遇人生》小S与阿雅去非洲看大象

不以明星为噱头,《奇遇人生》有自己的追求。每一期节目开篇都有这样的字幕:“地球,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人类七十四亿四千万,当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凝视我们,当我们遇见他们时,我们也遇见了自己。只有出发才是一切的开始。”也即,它所要探讨的是,渺小的个体与浩瀚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大自然里那些玄妙的事物,才是节目的主角。

小象的丢失,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

二,《奇遇人生》少了其他“慢综艺”节目中对生活的事先“剪裁”和“构造”,少了剧本和设定,凸显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奇遇”。就像第一期,小S与阿雅到非洲看大象,她们不曾料到会遇到两头小象丢失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她们更没有料到会直面大象被猎杀的惨状;第二期,春夏与阿雅追龙卷风,这不可预期的风,你根本也不知道能不能追得到……前路的旅程,是真正的未知。但所有的遇见,又都令人惊奇——大自然虽不时反衬出人类的贪婪和弱小,但大自然又无私地以它的美馈赠人类,无论是日暮时分的非洲草原,还是追风途中的一路风光,都美得那样安静无言,那样动人心魄。

在自然的大美之中,人是会获得一种类似于基督教中“神圣感应”的,即人会在内心产生造物主的存在和他的至美、至真、至善和至高的感悟,甚至成为一种信念。我想到的是毛姆的一段描述:“你有一种灵魂把肉体甩脱的感觉,一种脱离形体的感觉。你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美,仿佛‘美’是一件抚摸得到的实体一样。你好像同飒飒的微风,同绽露嫩叶的树木、同波光变幻的流水,一切都息息相通了。”

阿雅和春夏

《奇遇人生》想抵达这样的效果。阿雅曾说:“参加这个节目一定需要他本身的感知力和思考能力很强,因为这样我们进到一个环境的时候,他才能获得,自己有反馈。” 因此,当小S发出那一段“我觉得不管力量有多小,你就是做”的感叹,当春夏追风后思考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时,我们丝毫不觉得这些段落是老套的心灵鸡汤,我们相信这是在与大自然短兵相接时瞬间收获的“神圣感应”,是奇观、奇人、奇遇,带来的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反思。

好的“奇遇”,不仅是让节目嘉宾有感触,也应该让观众有足够的代入感。《奇遇人生》在这一点上也做得不错,它不断强化和凸显出真人秀中的“纪录”元素,以接近于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节目总导演是知名纪录片导演赵琦,他是第一位同时获得艾美奖、伊文思奖、金马奖、圣丹斯大奖和亚太电影大奖的中国人,在纪录片领域赫赫有名,他的整体把关,让《奇遇人生》风格真实而舒服;节目的摄影孙少光,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纪录片摄影师,他的加盟,让《奇遇人生》拥有了电影般的质感,大自然的美纤毫毕见。

如果要说不足的话,《奇遇人生》与很多“慢综艺”一样,无论是它所展示的“奇遇”还是“生活”,似乎是专属于明星这一阶层的。非洲的大象,美国的龙卷风,印度尼西亚的查亚峰,这些“奇遇”于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大自然的美是免费的,但抵达大自然的美又很残酷地按等级划分。会否有属于普通人的“奇遇”?那种就在我们身边,却又为我们所忽略的“美”?发现这样的“奇遇”更难,给予普通人以“奇遇”的可能,也更伟大。

——首发澎湃有戏——

 3 ) 当你遇见世界,世界也看见了你

《奇遇人生》,一档被很多人评价为真实、有质感、高级的慢综艺。纪录片出身的制作班底、非流量明星的嘉宾阵容、小众特别的旅行目的地,一切都显得与众不同。而鲜少有人知道的是,这档节目背后真正的发起人是阿雅,从念头的诞生,到制作团队的挑选、参演嘉宾的邀请,以及种种拉投资找金主的辛酸,莫不亲力亲为。历经整整一年的时间,诞生了这部像是她的孩子一样的作品。

昨晚看到第三期的时候,一个巨大的疑问突然攫住了我,这档节目究竟好看在哪里?为什么每次看完之后总会陷入沉默深思?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我眯着眼望向窗外,听到各种虫叫鸟鸣人声,那团疑问慢慢如涟漪一样在心中化开了。

也许,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你经由它看见了一个真实的袒露的无法掩盖的自我


在非洲探访大象孤儿院、去美国追逐龙卷风、到印尼攀登大洋洲最高峰,这些听起来非常新奇特别的旅行内容,最终能打动人心的理由不是因为猎奇,而仅仅因为背后是从小就喜欢大象的小S、想要尝试追寻冒险的春夏、一直酷爱户外极限运动的窦骁。他们使得这档节目最终成立,因为这是从他们内心生发出来的东西。

在第一期中, 刚出场的小S并未脱去自己“搞笑”的人设身份,甚至开玩笑的问阿雅,“你这个节目是不需要做效果吧?”但随着旅程的深入,尤其是两只小象走失的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节目原定的行程,一个脆弱柔软未示人的她出现了。而节目组最终选择留在营地,与当地的野生动物救援团队一起,寻找小象的踪迹。

那日小S、阿雅与主管Rachael一起趴在围栏外观察象群进食,S问到:“你觉得它会记得自己妈妈被杀害的事情吗?”Rachael说:“它妈妈被杀害的时候,它就在旁边。自从来到这里,每到夜里入睡,它都会尖叫。它们一定会记得那些可怕的事。”

几天之后,小象们被找到,而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另外一具已被割去象牙的成年象尸体。

一切语言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但如果能让更多的人不再想要购买象牙制品,这段旅程就有了一份真实的意义。

归家路漫漫

第二期的嘉宾是春夏,当年出演《踏血寻梅》一炮而红的她,却选择躲起来一年,想要调整好状态再出发。她说,自己不要做努力的女艺人,因为可能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渴求。这次为了想要拓宽自己的世界与经历,而想要去试试追龙卷风。

在我看来,她的内心似乎住着一个老灵魂,26岁的的皮囊之下,拥有着太多与这个年纪不相称的成熟与超脱。在第一天她们差点与龙卷风亲密接触之后,接下来的几天却都不太顺利。有天快到傍晚,又没有追到龙卷风,向导Martin说:“我不能为你们制造一个龙卷风,我只能带你们去感受大自然。”春夏一人默默在车外看着夕阳,一语不发。后来采访时才对导演说:“我们真的太着急了,多么想要一个结果,但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根本就不纯粹,根本就没有享受事情本身。”“你曾经那么接近那个目标,但你就是碰不到它。我觉得生活中大部分时候还是那种,我快要追到了,然后发现我完全没追到。你想要的和你拥有的之间,一直有很大差距。”

也许在外人看来,她是有些“怪”的,根本不与印象中的女明星一样,甚至多数时间不似一个普通人。然而她又是真挚的、热情的、外露的,不惧说出自己的想法、永远追求自由。在体验滑翔伞的等待时间,导演问她在想什么,她没有任何迟疑的便说道:“我吗?我在想我爱的人啊。我们难道不是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空隙,都拿来想爱的人吗?”听到这番话的瞬间,我有点惊讶,又有些羞赧。你后来都变成自己心中理想的大人了吗?而春夏,确实拥有着一个美好有趣的灵魂。

对于窦骁的印象,也许很多人还停留在《山楂树之恋》,但这已经是他八年前的处女作了,而他本人,也已近而立之年。在演员之外,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微博更新最多的不是自己的作品宣番,反而是各种爬山、射箭、划船照片。十岁就去加拿大生活的他,更像是个阳光、开朗、有些没心没肺的CBC。

这次要去攀登的查亚峰,却跟他之前攀爬的相对成熟的路线有些不同。首先,当地政府对于登山控制严格,周边铜矿的经济、政治利益盘综复杂;其次,到达山下大本营需要乘直升机或者徒步一周才能到达,面临极端天气的挑战;再次,虽然海拔只有4884米,但却极为陡峭,及近90°的垂直攀登,中间还有一段断崖需要借助钢索穿过。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够成功登顶的人并不多。

果然,在他们一行到达酒店后,首先迎来就是长达六天的“修行”。虽是旱季,却赶上罕见的雨天,整队人马被困在原地无法动弹。到后来几日,阿雅的心态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身为发起人的她,开始担心这期节目会不会直接废掉,焦虑与愁容都写在脸上。而窦骁却显得比较淡定:“天反正就是这么个天,天也不会因为你急它会改变。”“我从来不期待,一旦有了期望,要么就是大喜,要么就是大悲。”“不要让你的预期变成一个限定,来框住你。你是自由的。”

也许是窦式鸡汤管用,老天终于放晴,直升机把他们送到了山脚下的大本营。但阿雅行前突然出现了严重高反,在尝试攀爬之后,还是不得不放弃,原路返回营地。凌晨四五点的查亚峰,一片漆黑。而已经在路上的窦骁和领队,头灯串起了一个个移动的光点。

然而人生若是无憾,又该多无趣呢!“在山下的时候,我们都是往外看。登山的过程中非常艰苦,在这种艰苦之中,实际上你在一步步朝内走。站在山顶的时候,人的心是往里看的。”而我相信,那一天,他们都往里看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

奇遇人生,遇见的是未知的真实的自己。

 4 ) 纪录片从业者眼中《奇遇人生》的解锁方式

作为一个拍纪录片儿的,看《奇遇人生》的过程真是刺激。

首先,赵琦孙少光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比小S和阿雅还如雷贯耳。对于大众来说,纪录片可能是小众的。但在纪录片圈儿内部,其实那人声是十分嘈杂的,分派也是相当多的。基本上跟黄埔军校初期似的,俩人仨主义。关于什么才是纪录片,什么才是真实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主义关乎信仰,它很重要,可是说到底,它应该是没有扛枪上战场,自己没死不说,还能打赢那么重要吧。

当然,得有底限。当然,得尊重真实。这种事一旦讨论起来肯定是各有各的固执,想想都累,就不说了。那么就说一说圈儿里的神奇人物赵琦孙少光。他俩是一伙儿的这个不用说了,拍地震的《殇城》,得了艾米奖的《归途列车》,院线纪录片《千锤百炼》,这些他俩都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受过伤,然后一起越飞越高的。

对,这里说的他俩做的这些个纪录片全都是所谓的商业纪录片,这也是圈儿里给他俩的分类。可说真的,分类什么的从来也没见他俩在乎过。因为他们不是走写论文路线的,走的是玩儿点没玩儿过的路线的。赵琦是纪录片国际合作玩儿完了玩儿纪录片院线,纪录片院线玩儿完了玩儿VR纪录片。孙少光是拍人拍够了拍动物,拍地上拍够了拍海底,衣服都穿十几二十块钱不用洗直接扔的那种,随时准备在泥里滚,气候地形越极限就越兴奋。他们的成果纷纷得奖的得奖,大卖的大卖,纪录片市场上刀刀见红,战无不胜。

其实战无不胜是件挺没意思的事儿。所以前两天突然发现《奇遇人生》这档被叫做综艺真人秀的节目的时候,我不禁拍了一下大腿。这家伙哥俩真会玩儿啊,玩儿到综艺去了。

因为他们哥俩,第一次看节目让我感觉自己是站在摄影机后面的。说真的,综艺和纪录片的结合真是不容易,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小S不太适应八小时汽车行程的时候,那感觉就好像快综艺在抱怨慢纪录片一样。小象突然失踪的时候,我甚至感受到了赵琦在追逐故事情节的发展时,突然发现可以拥有大起伏时突爆起的那条青筋,以及对动物拥有无限悲悯与情爱的孙少光那大踏步的紧张和担忧。我甚至觉得他一定会爱上瑞秋,但结尾看到瑞秋的女儿的时候,替他惋惜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八卦了。

在这个节目里,赵琦没带假的,他是带真纪录片去的。提前对各种能预料到人物特点,反应,拍摄场景做预判,预设,然后等着真正实际发生时做迅速调整。一句话总结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真的,敢把纪录片这个特点带到综艺里去,我觉得赵琦全凭艺高人胆大吧。

但预判之所以是预判,就证明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最后都不是按照最初判断那么发生的。比如春夏。这姑娘无论从电影角色还是微博人设,都稍稍带有不作不死的那种味道。要是我是在摄像机后面的那个人,就会做出她和龙卷风的关系一定是直扑过去的那种预判。我甚至会提前给孙少光买点儿零嘴儿什么的然后跟他说万一姑娘跑了拜托他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暂时放弃一个镜头和我一起先把姑娘扛回来再说。毕竟扛人这事儿还是得靠老爷们儿和女汉子,怎么也不能靠阿雅。可是万万没想到,在那么接近龙卷风的时候,这丫头居然不下车。那来干啥来了呢?哎嘛我觉得出于我比赵琦年轻,经验没他丰富的角度,我是会允许自己的心拔凉拔凉,在拍摄期间至少颓个一晚上的。这样一来,这本来就带有作死特质的一集的根本不就被动摇了么?

赵琦显然也急了,随后春夏挺生气的在采访里说赵琦问她为啥不下车,让她觉得挺郁闷的时候,作为一个拍纪录片的,我真是心疼了赵琦好半天。姑娘,你一个任性,差点动摇了预判时整个行动的根基啊!

冷静冷静,不按综艺想,再回头按纪录片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拍过那么多人生,一个个都挺复杂,有几个是按预判来的呢?人生自有自如的,也有迷失的。有坚强的,也有脆弱的。有些人的确是难过时不知道要哭,开心时不知道要笑的。其实这不是在演,而是因为她当下并没有找到自己,所以感受不到自己真实的感受而已。这样的春夏,其实躲在车上和朝着龙卷风狂奔而去的感受未必有什么不同,因为她还没有找到感知真正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说,现在的她所感受到的是,没啥感受。

这一点上,能够感知自闭症病人世界的追风者martin看的清楚。所以他送给春夏一块石头,主要为了送给她一段话:强大起来,做自己悲喜人生的主人吧。

比起作死的姑娘冲着龙卷风狂奔而去来说,展示这样复杂的人生是不是显得高级多了?

高级在真实,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纪录片的力量。

PS,说句题外话。在追风者出于安全的角度不停催促大家上车的时候,我听见了孙少光的声音。他叽叽歪歪的喊道:"下去就上来,下去就上来,老半天一个镜头都没拍,那就别拍算了!" 然后他就下去拍去了,人家说该上来了他也不上来。

大哥,那可是龙卷风啊!但作为距离你还很远的同行,真心为你的叽歪而骄傲,赞一个!

 5 ) 她在闹,你在笑,阿雅、小s把闺蜜情过得像爱情

看了第一期,被阿雅和小s的相处方式给吸引了。小s在一旁咋咋唬唬、耍宝、开玩笑,阿雅就笑着看着她,眼神里都是包容和宠溺,有时候也被带动着一起互动,很甜。

其实阿雅和小s在国中就相识,那时候在以大小s为代表的“七仙女”组合里,阿雅排名最尾。后来工作了,阿雅依旧担任丑角,小s也总是开她玩笑,变性梗、整容之类的,脱口就来,很多时候阿雅只是选择尴尬地笑过,并没有彻底翻脸。

一般来说,女生之间的友情都是平等的,你不高兴,凭啥本小姐要让着你?你屡次开我玩笑,让我丢人,那我为啥还要倒贴和你玩儿?女孩子们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瞬间拉远距离。这么一比,阿雅和小s的相处模式有点像恋人,一个闹天闹地,而另一个就岁月静好地陪着。

能够做到这样,一部分是阿雅性格好、能包容,还有一点就是她知道小s开这些玩笑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并不是出于真心的想要伤害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小s理解到阿雅不喜欢被开玩笑后,选择当众道歉。实里看,她们还是平等的,只不过两人选择的角色不一样罢了。

最好的闺蜜情大致也就如此了,希望不管奇遇多少次人生,每个小s都能遇到阿雅。

 6 ) 《奇遇人生》摄影师手记——查亚我们就是“奇遇”(待续)

查亚峰海拔4884米,是探险界7+2(七大洲最高峰+南北极点)中的一个,它的海拔高度在七大高峰中并不突出,但是攀登它的过程核心是垂直高度接近600米的岩石攀登,还有它多变的气候。随着7+2商业探险的广泛参与度,这个山峰已经成了热门线路,很多稍微有点攀登经验的人都来尝试,因为它的海拔高度相对低些。现实中它的攀登成功率并不高,因为很多来尝试的人把这座山小看了,就在我们7月份开始拍摄《奇遇人生》的前半月,一个攀登者就在线路上下撤的时候体力透支猝死。位于赤道以南热带海洋性气候的查亚峰峰,任何天气预报都不靠谱,前一分钟还是艳阳高照接下来可能就是大雨倾盆。

按照《奇遇人生》节目拍摄的要求,我们本来要携带大型的摄像机进入,但是在前期申请拍摄许可的时候遭到了很大的阻力。查亚峰位于新几内亚岛中部,这个岛一分为二分别属于两个国家,山峰附近甚至还生活着仍然保持着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原始部落,这些部落都以猎杀敌人人头做为成人礼。原始人不说,广袤的原始森里隐藏着手拿AK47的反政府武装,所以在这种情况复杂的地区想要光明正大的摆摄影剧组的铺完全是自讨苦吃。当然也有在本地吃得开的一些人,那就是“美国人”。查亚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几百米深的矿坑,那就是美国人在这里的产业,已经日夜不停开采金铜几十年。直升机掠过原始丛林,巨大的矿坑出现的眼前,我突然觉得有了阿凡达的画面感。

到达巴厘岛我们一行有十几个人,飞到蒂米伽我们只有9个人:阿雅、窦骁、欧大明、孙斌、孙少光、刘乾军(摄影师)、植树、rocker(本人摄影师)、殷航(平面摄影师)。到达第一天每个人迅速进入各自的角色,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所以心里很踏实。阿雅作为《奇遇人生》的发起人,对整个节目的拍摄要担负重大的责任,所以一开始她特别的焦虑,尤其是当我们遭遇连续的下雨无法起飞前往大本营的时候。再加上这次拍摄跟后期毛不易去台湾拍摄的完全是接起来的,这里必须按照计划不能超时,如果一直下雨我们的拍摄只能无功而返。她几乎是顶着各种压力,还要在镜头里呈现很好的形象,非常的不容易。相反豆豆这次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安排好了档期,来前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体能训练,这次一见面我就发现他比一年前壮了不少,我觉的这次我可以完全不担心他的体能了。

下雨下雨,小明导演依然是最忧郁的一个,天天挠头啊。下雨怎么拍啊,不是吃饭就是打德州扑克,酒店所有的菜品我们已经好吃遍好几轮了。雨天里打德州扑克确实挺消耗时间的,我们都是守法公民,不赌博,我们赢贝壳。蒂米伽临海,酒店放了很多小贝壳装饰,豆豆很认真的捡了一百多个漂亮贝壳分给每个人当成筹码。大部分时候孙斌赢的贝壳最多,但有一次豆豆手气好几乎赢了所有的贝壳,他嘚瑟的用贝壳摆了个大别墅,不过最后我逆袭,一点点把他的别墅强拆。一帮老青年居然在遥远的国度找回了童年,奇遇人生的故事就是这么美妙。

每天早晨5点多我们都被孙斌叫醒,起床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然后.....然后就这么一天天的折腾来折腾去,终于有一天不折腾了,我们到了机场飞行员说可以飞了,那种心情无法形容的舒畅。世间从来没有完美的事,我们被告知可能天气只允许飞一批。我们按照提前商量好的方案,阿雅、豆豆、孙斌、我先乘第一班飞往大本营,因为我的高海拔经验足可以保证拍摄。

半小时后,我们四个终于落在了海拔4200米的查亚峰攀登大本营,当地向导已经在这里苦守一周等我们。他们因为高昂的费用不能乘直升机进来,要先通过矿区工作的亲戚进到矿区,然后从矿区抄小路徒步5个小时到这里。豆豆的抓绒裤在这里派上用场,阿雅也迅速的穿上了羽绒服,等我拍完一些镜头觉得冷找衣服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包没上来,不对啊我分明拿上飞机了。马虎的飞行员在卸装备时生生漏掉了我的装备包,我的衣服和拍摄的部分东西就这样飞上来飞下去......

豆豆迅速从他的包里给我找了保暖的衣服,让我不至于冻感冒。我们四个坐在休息帐里抱怨着马虎的飞行员,也在祈祷着好天气能持续一会,让后面的两拨人都飞上来,当然还有我的包。一小时后轰隆隆的直升机带来了少光、老刘和植树当然还有我的包,然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孙斌满满的一包装备没有被向导拿上飞机,而且天气变坏,大明他们要继续等待天气。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我们都觉得不用拍什么奇遇人生了,我们就是奇遇。

第一个大本营的夜晚,几个人都不是很舒服,4200米的海拔缺氧寒冷潮湿已经淹没了刚刚来到大本营的幸福感。第二天一早我们被直升机的声音叫醒,拉开帐篷在还是阴霾的天气里,飞行员带着大明和殷航冲破云层降落在大本营,还带着孙斌的装备包......待续

 短评

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国产综艺节目了。以及小S才是保存了少女感的女明星好不好?!?!我S真美,私心打5星。

6分钟前
  • konnok
  • 力荐

难得看到这么安安静静说事的综艺,没有花字特效和尴尬的鬼畜

8分钟前
  • Particle
  • 推荐

太寡淡了,拍摄的内容和谈话的感悟其实有点脱节,有点强行深度的感觉

13分钟前
  • Vincent
  • 还行

如纪录片一般的综艺,追问的是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相处这种终极哲学话题…立意很高,在喧嚣的世界里敢做这么不讨好的综艺,为腾讯点赞👍

18分钟前
  • Yan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准,高规格,良心制作的综艺节目!不愧是赵琦亲自挂帅的节目内容,没有脚本纯靠外界环境挤压艺人释放真实情感!不愧是孙少光担当摄影指导,每一帧画面构图都美到炸裂!整整50几分钟,每一秒都在说着两个字“牛逼”!

21分钟前
  • 万万先生
  • 力荐

因为春夏所以看了第二期 像是流水一样 很平淡也很流畅自然 虽然这期很难找到素材 但也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 一定会有人说不喜欢春夏,但她就是这样,脆弱而坚强着。她是粉色的花岗岩石,她是没有那么柔软的春夏。

23分钟前
  • Cyril
  • 推荐

有点想吹爆窦骁这期,迄今四期以来最爱,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看得过瘾!未知、冒险、刺激、超出负荷、遗憾、本以为登顶即胜利没想到下山也是危险重重。且完全被窦骁圈粉!这一期的过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语言沟通的顺畅,以及窦骁不同于之前两位嘉宾的是,他是真的平时在做这件事情的人而非一个初次体验者的身份。

24分钟前
  • 任小妞
  • 推荐

喜欢镜头,美又有温度。

29分钟前
  • 鹅大仙
  • 推荐

春夏太可爱啦why not? you're young, you could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太会鼓励人了吧 非常好看 我找回了看旅游卫视的感觉

30分钟前
  • .
  • 推荐

非常感动。想起多年来对阿雅和S的印象都是S常常在康熙嘲笑阿雅是男的,印象中这对好友只要同台出现,从来就不缺什么笑料。不料多年后的今天她们一起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却完全没有在搞笑,收起了年少时的活泼和直爽,却多了一份沉稳和真情流露。很难得的一档综艺,能沉得住气,去探寻生命,情感。最后,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33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真的不要太棒了!尤其是第一集让小s来开篇,用大象做立意!

34分钟前
  • DUNKEERKE
  • 力荐

5星只给小S和她的姐妹淘。我爱小S,她是我的永远的人生灯塔。摆脱内地综艺不要再让小S和那些恶心做作鬼一起拍节目了,就让她永远和姐妹淘在一起不行吗!!!

35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吃饭时随便看的,完全没想到这么好,像只是个人剪辑的非洲纪录片,阿雅和小s在里面的状态相当放松又舒服,看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想认识瑞秋也想去大象孤儿院。

39分钟前
  • cassarino
  • 力荐

赵琦导演是真的厉害,我才知道前四期的正确解读是要连在一起看,从开始的幼象代表新生,第二期春夏代表懵懂的青春,这一期窦骁代表向上奋斗的青壮年、阿雅代表面临抉择、稍感疲惫的中年,再到下一期毛不易体验临终关怀所代表的迟暮之期,这妥妥就是一个时间轴啊!

43分钟前
  • 长安一夜雨
  • 力荐

首播集关于保护大象。看到大象🐘被猎杀,鼻子被抛在一边,冲击力真的很大。希望综艺少点娱乐化,多点人文关怀。

48分钟前
  • 濮渔
  • 力荐

偶尔看到了好的节目……报了仇似的痛快。

51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讶异每期嘉宾的选角导演太对我口味了。如果说小S、范晓萱、宋佳这些我喜欢的女明星是让我看到她们深入的另一面,那春夏、朴树、毛不易这些对人生怀有阴翳和厌离之心的艺人的出现,更是让我觉得遇见同类与找到同温层。

5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吹捧过高,形式大于内容,“设计感”过于强烈,为了“遇见”而“遇见”,毫无人文之美。你们真不觉得整个过程都很无聊吗?

54分钟前
  • 魔都狮子头
  • 还行

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

56分钟前
  • sex_robot
  • 力荐

10年前徐熙娣说 她绝对不出台湾 就想在家呆着 看到大怂逼变得这么勇敢 鼓起勇气去改变世界 真好啊

58分钟前
  • icy在游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