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 第三季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余乐

 剧照

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2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3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4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5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6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3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4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5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6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7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8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19航拍中国 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16:09

详细剧情

该系列全部由航拍完成,拍摄的省市自治区为河北省、吉林省、山东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天津市、云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摄制组选取这十个省市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历史、人文和发展四个方面的景观,以各自不同的主题构思为线索,用宏观鸟瞰自然发展与微观关注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全新影像语言,向海内外观众展现这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最美风貌。

 长篇影评

 1 ) 航拍中国-致敬我的家乡云南

最近兴致来了,想找个纪录片看看,打开爱奇艺就看到了《航拍中国》闪耀的封面直接怼到我脸上,想起以前看的《美丽中国》,拍的特别好,拍摄远离的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生活的在其间的人,从它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朴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

当时很多事物被第一次展现在镜头上的,诸如云南洞穴中蝙蝠捉鱼的场面、熊猫的求偶过程,有时候真的内心在质问,这真的是中国嘛?居然有太多的惊奇与陌生,我怎么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许是我无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过剧集都要有此感。

这次的《航拍中国》也是如此,看到《航拍中国》第一集,云南篇时,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假的云南人,我从不知道云南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解说词也好美“巨大力量在不同板块之间短兵相接,最终挤压出的褶皱,化作7条平行的山脉,这便是横断山脉。虽然它只把很小的一部分给了云南, 却足以成就云南的最高地带。这片高地不仅够高,而且层层叠叠广阔无比。于是,它们注定要去挽留一切往来的通行者们。

来自西南的印度洋季风携带着温暖水汽,钻入横断山脉深邃的峡谷向北前进,之后便一头撞上梅里雪山。”

当震撼人心的美景与优美动人的解说词呈现在我面前时,瞬间破防。好渴望用脚步去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去感受彩云之南温暖的风,去感受丛林荆棘、去感受激流险阻,去看融化的冰雪、凝固的河,随着季节轮转,去发现雪山峻岭之巅的隐秘世界。

如果累了,可以去泸沽湖,触摸最清澈的湖水,对着水面,看白云流过,看时光流逝,可以去丽江,体会木楼与石板路,流水与鲜花,古城与玉龙雪山。可以去香格里拉,这里奇幻变化的不只有云朵和阳光,还有海子和草原。可以去大理,走进苍山和洱海,天很蓝、风很轻……

去收集大自然馈赠的美景,在季节的轮转中,见证草原和海子的交替呈现,穿破云雾,欣赏仙女千湖的美丽,在雪山脚下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最后俯瞰壮丽的火山,感受大地的心跳。

中国有许多省份,名字都与大地上的山河湖海有关。只有云南的云,来自天上。

人们用彩云之南来形容这片天地,这里的云,不仅包裹着群山,也掩藏着秘境。这里的云,不光飘在天上,也飘在水里。

我想制作这个纪录片的人,一定很浪漫。他用镜头表达着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展示着祖国的大美河山,带领我们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朝夕相处的大地。想起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慕苍梧”。所以四百年后的我们,走过960万平方公里,也要去去看一看祖国的每一寸山河。

 2 ) 河北拍得让人寒心

作为河北人,对河北的感情最深,也深深知道河北要拍好《航拍中国》的难度。自然风光不占优势,人文历史默默无闻,现代化城市文明更没啥好说的。只有一个千年大计,目前还在襁褓中。

本集农村篇幅太多,既然是航拍中国,当然可以表现农村,但拍河北农村,很容易一拍就翻车,更需要多一些智慧,选择更好的角度。

如果河北的旱梯田确实不具备拍得好看的客观条件,四季都不如南方水梯田好看,可以扬长避短,不必非要等在冬天拍一堆黑线条。

山海关夏秋是很美的,偏偏选择初冬拍,长城显得更加肃杀荒凉,为躲避雾霾吗?然鹅也避开了丰富色彩。

唐山的工业本可以拍得美轮美奂,却感觉煤炭开采与运输颓废萧条,毫无生气。曹妃甸港对比度太高,并没有拍出气势和雄浑,这些本可以在摄影前期就好好琢磨如何处理,很可惜摄影师着急完成任务,没有更好地创新把握。

雄安新区更别提了,文案唱颂,未来画大饼完全靠观众的想象,一片黑乎乎。

承德竟然拍了个大型歌舞表演凑数,也是醉了。

农村啊,21世纪拍出了上世纪农村的感觉,明明是“扶贫”主题却让人看不到希望。

避暑山庄和燕山俯瞰以及塞罕坝有一些镜头确实惊艳,宣化漏斗葡萄架比较有趣,除此以外没有亮点。

我爱我的家乡,很想发掘出更多更好的家乡风物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河北其实更美更博大,秦皇岛颜值何其美哉,唐山工业何其壮哉,并不是航拍中国拍出的这个样子。

 3 ) 大爱山东篇结尾的文案,配上音乐与画面,感动满分。爱了,山东。

直升机正以130公里的时速飞行,在空中陪着黄河走这最后5公里,《航拍中国》一路跟随黄河,带走高原黄沙,沉积出平原,切割出峡谷,灌溉起沃野,哺育这片土地。

黄河是古老的,很难说清它行成于何时,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时,它变在那里,塑造出我们的文明。但黄河又是新锐的,160多年间,它推进着海岸线,让华北平原多出2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黄色与蓝色的交界就在眼前,人们终于可以在最合适的地方,诵读那首最早记住的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此回望山东,自有中华,它便在中心,脚沾泥土,手捧海水,行尊仁礼,心向苍穹。

 4 ) 关于山东篇槽点太多不吐不快

之前有评论过安徽那一集,有人说我胡乱黑这一季,今天看了山东篇,我表示可以打5分,但是,是负分。这集的槽点已经不能用多来形容了,从剪辑,解说,配乐,包括航拍部分,观看体验引起强烈的不适,唯一让我想掐断进度条的一集。

首先说一下剪辑,剪辑部分好多都是配乐还没有放完就切换到另一个画面,该快速跳过的地方,确没有适时跳转,剪辑跳跃,画面衔接十分突兀,感觉导演很想给山东篇讲述很多内容,但是时间又只有短短50分钟,所以内容十分繁琐,显得臃肿不堪,该精简,该着重的地方没有协调好,通篇如一潭死水,泰山部分没有拍出险,其他方都是通篇平铺直叙,观看下来简直味同嚼蜡。

还有一个很大问题是山东篇的解说文案,开场青岛便像本集的结尾,经济,发展方面总结青岛吧啦吧啦,看得我觉得刚开始好像就已经结束了。解说另一个问题是超级话唠,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其他篇,都没有像本集一样话唠的,从一个方面来讲,的确山东的文化底蕴是比较深厚,但是这集的解说简直就好像在读一篇高考范文,拖拖拉拉,吊书袋子,每一个景点都要一大堆的解说,其中废话连篇。

再个就是山东篇的配乐,其中收桔梗那段的配乐我不知道该如果评价,反正我的感觉就是十分恢谐,有点像卓别林默片的那种配乐,尴尬癌都犯了。还有一段配乐好像也是第一次播放,之前航拍里没有出现,听了还是原来的配乐好听,有欢乐的,大气的,也有雄厚苍茫的,表示原来的配乐就够用。

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体现了山东的文化底蕴厚重,毕竟解说都是文绉绉的,至于其他优点还真没有发现,希望不要有人说我鸡蛋里挑骨头,毕竟那么多槽点。最后,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还没观看这一集的吃瓜群众,山东篇就是一篇平庸水平以下的作品,因为我没有看到本集导演的诚意。

 5 ) 航拍中国第三季吉林篇看哭了

前方即将到达的是本次旅程的终点站,在远离铁路干线的大安,封存着300多台退役机车。年轻时翻山越岭的它们缓缓停了下来,肩并着肩,分享着走南闯北的故事。尽管还保持着整装待发的模样,它们再也不会轰鸣着向前。奔向远方的工作,就交给年轻的后辈去完成吧。一旁的78台蒸汽机车,原本分散在东北各地,这些“50后”终于聚在了一起。车头鲜红的绶带,写着它们各自的故事。 也许你并非生在它们的年代,也许它们从未到达你的家乡,但你的记忆中一定有它们的身影。刚打完解放战争,就冒着枪林弹雨奔赴遥远的战场,大地还在颤抖,就把救援物资送进唐山。从抗洪前线到西北的茫茫戈壁,都回荡着它们的声音。蒸汽滚滚的时代不会被轻易忘记,沸腾的心从未冷却。

 6 ) 航拍中国之被低估的贵州

看之前对于贵州并没有太大的期待,印象里只有黄果树瀑布。然而看完后脑海里冒出两个字:惊艳。贵州真的是一个被低估的省份。不同于云南的柔美,它是自然壮美,又有点孤傲。 开篇遗世独立的梵净山,水墨画一样的兴义万峰林都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迎来冲破云霄重见光明的喜悦。 官方航拍风景片最怕枯燥无趣,但是旁白加上穿插的故事让它严肃而不失活泼。 最让我惊叹的非贵安樱花园莫属。美而不自知啊!!甚至让人怀疑真是真实存在的吗! 贵州有自然风光的馈赠,也有高新技术的加成,大概就是低调腾飞吧。 一部好的纪录片大抵如此,能够打破大众的认知盲区,以更开放客观的眼光看待一切。

 短评

想家了

6分钟前
  •  
  • 推荐

最喜欢宁夏一集,没想到有那么多湖

9分钟前
  • 小七
  • 推荐

说是京津冀一体化,其实我河北就是接大哥二哥不要的东西的小弟。河北这一集都是什么啊?根本没看出来我河北的特色,一切都是为了衬托大哥。

14分钟前
  • 别相信人的善良
  • 推荐

拍得最好的是云南和贵州,明显创作团队是带着感情去做的,水平也在线,最差的是湖南和山东,像是创作团队没分配到自己喜欢的地方,随便潦草应付的结果,我个人非常不满意,太潦草对不起这两个省份。其他均属于第二梯队

17分钟前
  • 铁腕小甜甜
  • 推荐

“一分钟,等云开雾散,日照金山。一季秋,待河谷飘香,大雁南飞。一百年,平地高楼,从执子之手,到万家团圆。”

18分钟前
  • 麻麻麻花辫儿
  • 力荐

拍城市很无聊,大同小异,一拍到古建筑、自然风光,中国就是最美的,这季最佳镜头是超震撼的天池

20分钟前
  • 我不会记得
  • 推荐

文案和拍摄水平都比换了导演的第二季好很多,可见余乐导演的水平。评论弹幕还好多diss山东的,不爱看您关了呀,每个省份都有它的特色,山东就是“土”,但我爱它的“土”,它没有那么多名山大川,却有些最发达的农林牧业,它没有秀丽壮观的山水,却有无比广阔、便利的平原丘陵。山东基本没有什么贫困山区。

23分钟前
  • 辛未同学
  • 力荐

从镜头来说 已经有些接近BBC的水准

26分钟前
  • ErnestWan
  • 力荐

两年更新一季。。这是要拍五季,十年。。

27分钟前
  • kimiyue
  • 还行

每一季看下来,“基建”占比越来越多的,这本身没有对错,毕竟人文,基建,自然风光都属于航拍中国的选材范畴。但是50分钟的时长太过有限,基建增加,自然风光就会缩减,在风光大省云南、贵州中的剪辑必然会很碎,比走马观花还要赶落人。节目组的内容预想与节目时长产生了矛盾,这样一个好的项目内容容易流于表面。

28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是央视的管理层在一夕之间开了窍,给予纪录片制作团队充足的发挥空间,在摄制层面尤其文案叙事上得到了极宽广又含蓄的舒展力道,美感与价值在表达者与观察者之间流畅地传递。《风味人间 第二季》如此,《航拍中国 第三季》也如此。有自我约束的制作为上乘,有外界约束的制作为下乘,嘛,外界约束不再自顾不凡、指手画脚,画面与表意就一下子打开了。当然还要吐槽一句,地图飞行的串联形式依然太过僵化,生硬地割裂开每集的内容。

32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刚才播了第一集云南,这季稳了!云南的航拍摄人心魄,泸沽湖那几个镜头旁白写得超美!“云南的云不一定来自天上,也漂在湖里”TAT,这文案!走心!还有澜沧江边放孔明灯那几个镜头也真的跪了!央视纪录片确实是大神级!

35分钟前
  • 账房先生
  • 力荐

河北篇的彈幕真是人間真實⋯⋯這一季政宣太多⋯⋯

39分钟前
  • Anasa
  • 推荐

山东这集有点皮——“趵突泉今天趵突了吗”900多年前,李清照曾在附近划船,“误入藕花深处”后来就装上了围栏对文化荒漠威海只字不提,剧组有眼光!!!

44分钟前
  • Joyoungster
  • 推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49分钟前
  • 蒙太太太奇
  • 推荐

山西这集拍得太好了,太美,天气、光线、角度、季节完美结合,文案解说词也非常棒,目前第三季最佳

54分钟前
  • 海上钢琴师
  • 还行

惊喜可能会迟到,但终不会缺席。第一集云南,不慎落水的牦牛,特高压输电线上行走的工人,头戴塑料盆泼水的大哥,升起孔明灯后幸福拥抱的情侣…拍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人情冷暖。

56分钟前
  • 睦扬
  • 力荐

我觉得第一季成功的原因就是紧扣航拍这一点,不适合航拍的不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第二季失败的原因则想讲中国,于是走马观花啥都想拍。第三季不仅没学到第一季的优点,反而放大了第二季的缺点,有点失望。

1小时前
  • 天马星
  • 还行

镜头构图,滤镜,,解说词都更好了!第一集就是云南!好美

1小时前
  • ()
  • 力荐

想不明白中国的大好河山有什么比不过其他国家的。ps:人生一辈子一定要和一个女孩去云南!!!

1小时前
  • 詞不達意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