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科幻片美国 / 英国2008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希斯·莱杰,艾伦·艾克哈特,迈克尔·凯恩,玛吉·吉伦哈尔,加里·奥德曼,摩根·弗里曼,莫尼克·加布里埃拉·库尔内,罗恩·迪恩,基里安·墨菲,黄经汉,内斯特·卡博内尔,埃里克·罗伯茨,里特奇·科斯特,安东尼·迈克尔·豪尔,基斯·斯扎拉巴基克,柯林·麦克法兰,约书亚·哈尔托,美琳达·麦格劳,内森·甘宝,迈克尔·维约,迈克尔·斯托扬诺夫,威廉·斯米利,丹尼·高德林,迈克尔·加·怀特,马修·奥尼尔,威廉·菲克纳,欧鲁米基·欧拉乌米,格雷格·比姆,爱利克·赫尔曼,毕崔斯·罗森,文森佐·尼克力,陈冠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播放地址

 剧照

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2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3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4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5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6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3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4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5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6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7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8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9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6:19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不管多少年,希斯莱杰的小丑依然是传奇

“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

相信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但今年杰昆.菲尼克斯版的《小丑》,将会和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载入影史。

没有对比就没有话语权,为了更好的迎接杰昆菲尼克斯版本的《小丑》,我又重新刷了好几遍《黑暗骑士》。

今天这一篇,我们就来重度解析诺兰《黑暗骑士》的小丑角色。


小丑!小丑!

小丑反派角色在DC漫画中,举足轻重的位置自然不用多说,小丑也是蝙蝠侠最强劲的头号宿敌。

1940年,《蝙蝠侠》的作者比尔.芬格、鲍勃.凯恩和杰瑞.罗宾逊共同创造了小丑,小丑登场于《蝙蝠侠》的创刊号,可以说,蝙蝠侠和小丑是一起成长,甚至戏谑的说,两人是相爱相杀的。

几十年来,疯癫,变态,反常的小丑,经历了DC漫画的好几个时期,小丑的性格从残暴到滑稽,再到暗黑无序智商超群,每一个阶段的小丑都有着自身特点。

真正让小丑充满毛骨悚然的邪典魅力的,是在八十年代后,小丑的性格变得更为疯狂和暗黑,进入到社会反思的维度。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艾伦.摩尔的《致命玩笑》,里面较为完整的描述了小丑的转变和精神世界。

在1996和1997年时,DC漫画以月刊形式出版了《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里面对于小丑的描绘,同样是基于暗黑癫狂性格。

诺兰的《黑暗骑士》故事概念,正是基于《漫长的万圣节》中小丑的两段故事。

《黑暗骑士》蝙蝠侠和小丑之间,两者相互成就和毁灭,正义与邪恶两极互相掺杂,让观众看到两人纠缠在一起更深的精神世界。

小丑角色塑造的成功,和小丑本身让人不舒服的形象离不开关系。

据统计,很多西方人的童年阴影,就是小丑,现如今小丑已经成了恐怖片形象的代言人,《小丑回魂》系列大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DC的小丑除了形象同样吓人以外,最重要让人畏惧的原因,是塑造了小丑对人性悲观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准确指向人性最阴暗和软弱的一面,小丑用自己计谋加以利用后,变成了摧毁人们精神世界最强大的武器。

别的反派都基本都是伤及对方体肤,更高级点的是摧残你所爱的人,让你痛不欲生。

而小丑这样的超级反派,会让你所理解的精神世界崩塌,让你陷入疯狂,坠入混乱深渊。


黑暗骑士!小丑!

说到底,DC小丑真正被众人熟悉,还得归功于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在2005年,诺兰的蝙蝠侠独立系列三部曲第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上映,影片备受好评,这一部主要讲述了蝙蝠侠的源起故事。

也正因为如此,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影片的开场,给了布鲁斯韦恩。

从第二部《黑暗骑士》开始,还有第三部《黑暗骑士崛起》,两部作品的开场,都给到了反派,这也让观众对反派的印象非常深刻。

为了让大家加深对《黑暗骑士》小丑的深入理解,我们先来回顾和解析《黑暗骑士》的剧情。

影片由一场小丑精心策划的银行抢劫拉开序幕,小丑的首次登场,是背对着观众,手拿小丑面具。

正如神秘的小丑本人,第一次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小丑,我们看不到他的样貌,只能从淡定自若的背影中,看到一副去个性化的小丑面具。

在抢劫的过程中,其他歹徒在聊着神秘的小丑,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丑的策划,他们互相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开始互相残杀,以此来减少平分钱财的人数。

能留到最后活下来的,当然是小丑本人。小丑离开时,也摘下了自己的面具,此时镜头给小丑一个巨大的特写,再一次让观众对小丑的真面目不寒而栗。

当小丑摘下面具时,我们能看到小丑其实脸上也画着小丑妆,按理说化了妆的小丑,不需要再戴面具,此处再次表达了小丑身份的神秘,即使脱掉面具,依然脸上还有一层小丑妆,在隐藏着他的身份。

更重要的,小丑的首次对白,就准确描述了小丑的人设。

银行管理员说小丑惹错了人,没有犯罪信仰。

小丑对他说:“我相信,杀不死你的东西,只会让你更加诡异...”

这句话已经阐明了小丑的人生观,含义是人如果通过痛苦的进化,从伤害中得到改变和成长,最终这些艰苦的迫害,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这句话最原始的灵感,来自于著名哲学家尼采《偶像的黄昏》一书中,其中有句话写的是:“Out of life's school of war. - What does not destroy me, makes me stronger.来自生命的战争学校:那无法杀死我的,让我更加坚强。”

小丑开场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他是一个狠角色,他的智商和计谋,都超越常人,这也是小丑没有杀死银行管理员的原因,因为小丑并不以杀人取乐,而是他有更高的邪恶信仰。

小丑打劫的这个银行其实是黑帮洗钱的地方,从而引来了所有黑帮势力的危机。

小丑趁机混入黑帮的会议,想和黑帮结盟,并指出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蝙蝠侠。

黑帮头目中,有一位黑人看小丑极为不顺眼,便雇佣杀手要干掉小丑,结果却被小丑反制。

小丑在对黑帮黑人老大聊起了自己伤疤的来历,引出了小丑似有似无,难辨真假的悲惨童年,而小丑那句“名言”,也由此诞生。

“Why so serious?”

(你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严肃?)

小丑这样嬉皮笑脸疯癫形象,正是对serious最强的讽刺,更深一层,小丑对于金钱,对于人的生命,对于秩序和正义,也是报以一种“why so serious”的态度。

这句话成为了《黑暗骑士》大家对小丑最难忘的一句台词,同时也是除了小丑笑脸妆外,又一个标志性的言行。

与此同时,哥谭市新上任了一位检察官哈维丹特,以清廉高效著称,有着光明骑士的称号。

蝙蝠侠和戈登警长,哈维丹特一起,对银行抢劫案展开调查。

而黑帮的头号财务会计师,把钱藏了起来,自己潜逃到香港,基于法律条文,美国警方无从下手。

这时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有着自己一套规则行事的蝙蝠侠,则跑到香港,亲自把会计师抓了回来。

会计师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提供了所有黑帮的洗钱名单,一夜间哥谭市所有的黑帮头目都被逮捕,但出于繁杂的法律程序,暂时无法被起诉,不过也大大削弱了哥谭市的犯罪。

黑帮头目不得不雇佣小丑,来帮他们灭掉蝙蝠侠。

小丑的第一次威胁,是抓了一个蝙蝠侠的崇拜者,扬言蝙蝠侠如果不现真身,就每天杀掉一个人。

之后小丑又制造了两起杀人事件,分别杀害了处理所有黑帮头目案件的大法官,还有哥谭市的警察局长。

在布鲁斯韦恩为哈维丹特举办的慈善晚宴上,有众多各界名流到场,小丑亲自光临,想要手刃哈维丹特,结果蝙蝠侠抢先一步,将哈维丹特救出。

小丑则大闹晚宴,对这些上流社会不屑一顾,还劫持了蝙蝠侠的前女友瑞秋,并再次提到他脸上的伤疤。

这一次小丑伤疤的来历,并不是父亲所导致,而是小丑自己。

伤疤的来历到底哪个是真的,没人知道,或许都不是真的,这也侧面暗示了小丑的满口胡言,错乱的精神世界,以及神秘的身世。

正如漫画《致命玩笑》中小丑对回忆的诠释,小丑说:

“回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某一刻会让你迷失在欢乐中,下一刻就会带你回到不想记得的事情。记忆是阴暗而潮湿的,有时候你希望被遗忘的事物模糊不清。记忆就像一个孩子,可以是卑鄙的,令人厌恶的小野兽。”

小丑越是对自己身世离谱的描述,就越让人联想到小丑过去有着非人的悲惨经历。

紧接着,小丑下一个目标是哥谭市长,在警察局长头七悼念活动上,小丑和同伙潜伏在警队里,关键时刻戈登警长为了保护市长,不幸中枪。

被激怒的蝙蝠侠直接去找黑帮老大,用私刑逼迫黑帮老大说出小丑的下落,可得到的答案,却是面对毫无规则可寻的小丑,唯有蝙蝠侠摘下面具,小丑自然会来找他。

此时哥谭民众和蝙蝠侠的矛盾,也因小丑的杀人目的开始不断激化,眼看布鲁斯韦恩就要出来自首,结果哈维丹特谎称自己就是蝙蝠侠,并被警察逮捕。

在哈维丹特转送到路途中,小丑果然出现,并带领同伙想要杀掉哈维丹特,埋伏已久的蝙蝠侠和戈登警长联手,把小丑抓捕,原来这是蝙蝠侠他们的一出调虎离山之计。

在这过程中,小丑面对冲过来的蝙蝠侠,故意不躲避,想要挑战蝙蝠侠的权威和信仰,从不杀人的蝙蝠侠,面对毫无底线和秩序的小丑,只能选择自伤躲避,来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从精神道德对抗的角度看,小丑和蝙蝠侠的对决,现在才刚刚开始,两人第一次的正面交锋,都各有损失。

小丑被抓住后,哈维丹特却神秘失踪。

在审问室蝙蝠侠和小丑进行了第二次交锋,两人的对话对抗,揭示了两人的精神世界,这场戏也堪称教科书级别。

小丑先是和戈登警长交谈,戈登警长完全不敌小丑,小丑三言两语就把戈登警长击溃的哑口无言。

戈登警长只能离开,让蝙蝠侠来和小丑抗争。

蝙蝠侠先是撞小丑的头和捶他的手,但显然暴力对于小丑来说,只是他的原始滋养食材,这些举动完全让小丑更加嚣张。

于是蝙蝠侠和小丑开始了第一次的语言交锋(精神对抗)。

其中最能看出小丑洞察力的,是小丑评价蝙蝠侠的一段话,蝙蝠侠问小丑为何不杀了他,小丑狂笑:

“我才不想杀你,没有你我能干什么,再回去敲诈那些黑帮贩子?不!不...你让我变得完整”。

显然,蝙蝠侠对小丑的态度,依然停留在这只是一位以杀人赚取钱财的小丑,但小丑则认为蝙蝠侠完整了他的人生,如果把蝙蝠侠视为正义的化身,那么小丑一生最恨的,就是正义本身。

那么问题来了,何谓正义,简单来说,正义就是正当的道理,善意,博爱,仁慈,慷慨,同情,这些字眼都是正义的化身。

而小丑则是要击碎这些正义的谎言,或许在小丑曾经的人生经历中,都从来没有体会过这些正义的字眼,从而让小丑站在了正义的对立面,这或许正是小丑活下去的动力,因此作为正义化身的蝙蝠侠,自然而然就成了小丑追逐毁灭的对象。

蝙蝠侠此时又说:“你就是个为了钱杀人的垃圾。”

这时小丑反而像情侣吵架一样,有点生气蝙蝠侠居然这么看他。

小丑说:

“别像他们(警方和民众)那样肤浅,你不像他们,即使你想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但对于他们来说,你只是一个怪胎,像我一样。

他们现在需要你,等他们用完你了,就会把你踢走,想驱除麻风病人一样。

你也看见了,他们的道德,他们的准则,只是个糟糕的笑话,一碰上麻烦就什么都忘了,他们只在太平盛世时才会充当好人,我会让你看到,当一切分崩离析时,这些文明人,他们就会互相残杀...”

小丑这段很长的话,正是《黑暗骑士》的题眼,这些话完美的诠释了小丑的为人,还分析了蝙蝠侠的困境。

影片在前面的剧情,民众因为在小丑的恐惧中,一夜之间忘了蝙蝠侠对他们所有的好,并把蝙蝠侠看成是引发混乱恐慌的帮凶,民众要求蝙蝠侠自首,还有警方逮捕蝙蝠侠。

这样的逻辑操作,在现实中不就是等同于民众和恐怖分子合作了么。

接着小丑乘胜追击,指出蝙蝠侠其实本质上和他自己一样,在众人眼中都是异类,都是怪胎,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民众需要蝙蝠侠。

但当蝙蝠侠对民众造成威胁,或者民众不再需要蝙蝠侠的时候,蝙蝠侠被抛弃的速度,比想象中的来得更快。

这就是小丑眼中的脆弱人性和文明,小丑这段话,同时也把蝙蝠侠说得毫无回击之力,甚至从蝙蝠侠的恍惚的眼神中,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蝙蝠侠陷进了小丑的黑暗深渊中。

但蝙蝠侠很快回到自己正义的立场,把小丑整个人拖出来,再次使用暴力。

小丑这时则再放出阴招,让蝙蝠侠在哈维丹特和瑞秋两人上做选择。

如果哈维丹特是光明骑士的代表,瑞秋是个人私欲,那么这次蝙蝠侠的选择,显然是小丑占了上风,因为蝙蝠侠选择去救瑞秋。

此时小丑还将2人的地址故意说法,让蝙蝠侠到了哈维丹特的地址,结果悲剧还是发生了,瑞秋没有得到及时营救,葬身于火海中。

瑞秋的死让蝙蝠侠深受打击,同时哈维丹特的打击也不轻,而且哈维丹特的脸被烧掉一半,痛不欲生,心中的正义天平也正在崩塌。

这时小丑再次下注,他下一个目标,是知道蝙蝠侠真实身份的韦恩集团律师,但这次小丑把杀人的选择留给了民众,如果民众不在规定时间内杀掉律师,那么他就炸掉哥谭市其中一家医院。

这无疑是把人性的恶放大,让民众双手染上鲜血和罪恶。

果然部分偏激民众去试图杀掉律师,不过被蝙蝠侠救了下来,而小丑则炸毁了哥谭市中心医院。

在炸掉的过程中,小丑再次展现了他敏锐的人性罪恶洞察力,小丑对哈维丹特的那番话,一样是在控诉着这个世界,我们原本认为坚若磐石的规则,似乎已经脆弱腐朽不堪,只要有人轻轻一推,整个文明大厦将会倒塌。

于是,小丑成功释放光明骑士哈维丹特仇恨和愤怒,让他变成了魔鬼的帮凶,变成了双面人,哈维丹特将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对瑞秋的复仇。

最后,小丑放出杀手锏,他分别在载满犯人和民众的两艘渡轮上,装上炸弹,并把对方的炸弹引爆器交换,让对方来决定自己的生死。

但这一次,小丑却低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光明,两艘渡轮最终都没有按下引爆按钮。

蝙蝠侠此时也抓住了小丑,此时小丑打出了最后的底牌,他知道哈维丹特已经变成双面人,并用自己的方式在复仇,如果民众了解真相,知道曾经的光明骑士堕落成了黑暗骑士,那么民众最后内心微弱的善良之光,很可能就此湮灭。

蝙蝠侠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决定隐藏真相,把哈维丹特杀掉那些人的罪名,全部拦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了黑暗骑士。

虽然说最后小丑被绳之於法,蝙蝠侠胜利了,但这样的胜利是极为艰辛的,有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道。

蝙蝠侠在和小丑的对抗中,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失去了声誉,失去了自己想要保护的爱人,而蝙蝠侠自己,也在精神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希斯莱杰!小丑!

小丑的角色之所有如此成功,当然和希斯莱杰的表演是分不开的。

李安导演就曾经这样评价过希斯莱杰,说只要给到希斯莱杰一个角色,不管这个角色是否是主角,他会把一整部电影的光芒都抢过来,变成属于他自己的电影。

这段话放在《黑暗骑士》一点都不为过。

希斯莱杰是喜欢在角色上做挑战的人,这位来自世界最孤独的城市之一的澳大利亚柏斯大男孩,却十分狂野和冒险的性格,他喜欢滑板冲浪,他不想重复自己,也不想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其实在《黑暗骑士》之前,希斯莱杰演艺事业低迷时,蜘蛛侠这个角色有曾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希斯莱杰很快回绝了,理由是他觉得自己不适合。

但当梦寐以求的角色摆在他面前时,希斯莱杰会全力以赴争取到这个角色。

《黑暗骑士》小丑还在选角时期,诺兰就有考虑用希斯莱杰。

希斯莱杰为了演好小丑这个角色,把自己关在汽车旅馆6个多星期,不开灯不出门,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黑暗孤独中,去感受小丑角色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自己彻底和小丑合二为一,他还自己写小丑日记,用小丑的人设去记录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还有将自己对小丑的感受和分析都一一记录下来。

小丑因为一直要有着厚厚的妆容,所以很难去用面部微表情对角色进行深入表演,肢体动作和声音则成为演绎小丑的最好方式。

在肢体动作表演方面,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目中无人,时而疯癫,时而神秘,每一次小丑的出场,都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小丑不断舔嘴唇的动作,就是希斯莱杰在片场时应急想的。

当时小丑裂唇妆做好以后,因为要在唇边保持湿润,不然拍戏一段时间后,裂唇妆就会破裂需要补妆,为了避免反复浪费时间,希斯莱杰就用舔嘴唇的方式保持湿润,这也很符合小丑奇怪举动,也符合嘴唇受伤后遗留下的舔唇后遗症。

久而久之,希斯莱杰的舔唇举动,也成为了他饰演小丑版本的标志性动作。

而且小丑的白脸红唇妆,基本都是希斯莱杰自己给自己化的,这也让他自己在上妆过程中,能慢慢进入小丑角色,当小丑妆化好,希斯莱杰就已经彻底融入了小丑的角色,小丑的言行举止,也更加细腻丰富。

关于希斯莱杰对小丑台词的诠释,更是成就小丑这个角色重要的王牌。

希斯莱杰在揣摩角色期间,不断练习小丑的笑声,所以我们也能在影片中,听到小丑各种毛骨悚然的笑声。

在台词方面,希斯莱杰也下足了功夫,比如经典的“why so serious”那段独白,简直感觉被小丑抓的人,就是观众自己。

还有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丑抓了一名冒充蝙蝠侠的人,一开始他对着那人平淡的说:“look at me”,紧接着小丑像恶魔附体,用低沉高分贝的声音嘶吼着发出:“look!at!me”!

希斯莱杰对台词音量节奏的把控,再加上肢体动作的精湛演绎,把小丑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丰富和立体。

这也让希斯莱杰获得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可惜,斯人已去。

2008年1月22日,希斯莱杰被发现死于纽约的公寓,那一年他只有28岁,对于希斯莱杰的死,外界有很多种传闻,目前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希斯莱杰长期抑郁,导致他要同时吃好几种药物,而这些药物合并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急性药物中毒“。

曾经那位阳光大男孩,没有等到自己演绎事业的最巅峰证明,小丑这个角色似乎正要打开希斯莱杰演绎事业宏伟蓝图,但残忍的现实却把希斯莱杰的梦想之门,彻底关上了。

这不得不又让我想到那句话:“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或许这是对希斯莱杰演技最好的肯定了。

之后,还会有更多小丑形象出现,但无论如何,希斯莱杰版的小丑,一定是永恒绕不开的话题。

我也深信,杰昆.菲尼克斯的《小丑》也会让人刮目相看,但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一定依然是不少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小丑。


诺兰!小丑!

《黑暗骑士》小丑的成功,当然离不开诺兰的功劳。

在整部电影里,诺兰把蝙蝠侠和小丑的对立,做得像打扑克一样来回切磋,两人不分上下。

第一回合,小丑引战,抢劫银行,蝙蝠侠上钩,黑帮被抓后,黑帮和小丑结盟,小丑进而扩大自己势力,小丑胜一局。

第二回合,小丑杀人,逼蝙蝠侠摘下面具自首,让蝙蝠侠处于两难,哈维丹特出来顶上,两边打成平局。

第三回合,蝙蝠侠做陷阱,小丑成功被逮捕,蝙蝠侠胜。

第四回合,小丑绑架哈维丹特和瑞秋,瑞秋葬身火海,小丑越狱成功,小丑胜。

第五回合,小丑煽动民众,把杀死律师的选择丢给民众去撕裂,虽然蝙蝠侠阻止了这次谋杀,但小丑却炸了整个医院,并唤醒了哈维丹特心中的仇恨。这一局也是小丑胜。

第六回合关键致胜局,两艘互相掌握命运的船都没有引爆,小丑被再次抓捕,蝙蝠侠因为要保持哈维丹特的形象,愿意承担所有肮脏的罪名。

在最后的决胜局中,蝙蝠侠虽然胜利,但胜得非常艰难。

诺兰用了擂台对垒的回合方式,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小丑四胜一平一负,这足以展示小丑是多么狠的一个反派。

在描写小丑和蝙蝠侠内心世界上,诺兰在镜头语言也做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

其中最经典的,还是蝙蝠侠和小丑在审讯室那场戏,诺兰通过镜头运用,完全展现了两人精神世界的状态。

首先这场戏是小丑对戈登警长,小丑是固定过肩景别,戈登警长则是由远到近,这组镜头表明小丑心境一直很平稳。

而小丑对戈登警长的言辞,让镜头慢慢靠近戈登警长,最后变成了几乎只有脸部特写的戈登警长,这从中表示戈登警长受到了步步紧逼的威胁。

从光影来看,小丑一直在黑暗中,除了他的脸,背景一片漆黑,也意味着小丑的神秘莫测。

但更神秘的,当然还是我们的蝙蝠侠,所以当灯亮起后,我们发现蝙蝠侠在小丑身后。

在蝙蝠侠和小丑的对话里,诺兰一开始遵循了传统的正反派镜头语言,既一般情况下,正派在左边,反派在右边。

这样的定性思维是因为我们养成的阅读习惯,一般都是从左到右,顺方向的左边,自然就成了好人帖的位置(大部分影视作品)。

诺兰一开始也遵循这样的传统镜头语言,把蝙蝠侠放置在左边,小丑放右边。

但是,随着小丑对蝙蝠侠精神世界的侵蚀,两人的位置开始错乱,小丑在左边,蝙蝠侠到了右边。

在同一场景,很少有影视作品把角色的位置互换,即使不是正反派,角色如果一直在左边,就不会在同一场戏出现在右边位置,不然观众容易有视觉错乱。

但诺兰却大胆运用角色位置的错乱,以模糊正义与邪恶两方的界限。

无论如何,《黑暗骑士》的小丑,不光是希斯莱杰的小丑,同时也是诺兰导筒下塑造的小丑。

如此实力阵容建立的小丑,想不经典都难。


警世录!小丑!

除了影视作品的烘托,我们也不禁要问,为何小丑这个角色如此吸引人。

除了之前说的小丑高智商的洞察力和悲惨过往遭遇,最重要的还有滋养小丑的环境,和我们现在的世界太相似。

正因为相似,我们对小丑产生了很大的共情情绪。

《黑暗骑士》小丑中的经典语录,都揭示了现实中人们对世界的不满。

影片中小丑就像我们现实中的恶魔,而蝙蝠侠就像救世的神,在恶魔和神中间的,则是我们人。

我们人战胜不了恶魔,同样也战胜不了神,我们人的理智和情感,都游走在恶魔和神的灰色地带。

这个情况下如果有神拉你一把,你就能成为善人,正所谓用爱感化世界。

但如果这时候有恶魔推你一把,你就会无恶不作,用仇恨来洗礼这个世界。

哈维丹特就是被恶魔小丑推了一把最好的例子。

说到这,我其实对小丑这个角色有着相当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我同情他的疯癫状态,甚至觉得他说的有些话并不全是疯言疯语。

但另一方面,我当然不赞同他对待世界的方式,也极力反对像小丑的人存在于这世界上,毕竟小丑就是超级大反派没得洗。

所以我在这篇小丑解析中,站在很克制中肯的角度点评小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或许小丑的不幸比普通人要更惨烈,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成为报复社会的理由。

很快杰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就要上映了,据说这部电影非常有煽动性,毕竟这完全是小丑作为头号主角的电影,而且还是从小丑的起源开始聊起,这将会给予观众更多的共情因素。

同时我也很好奇《小丑》如何处理复杂的道德问题,价值观议题等等。

《小丑》上映后,届时我会第一时间发布深度影评解析,如果想要了解《小丑》更多的观影指南,还可以出门左转,去看我的《小丑》双预告的深度解析。

 2 ) 布什与蝙蝠侠有何相似

《华尔街日报》08年7月25日
作者 ANDREW KLAVAN
翻译 tarkberg
在一个被暴力和恐慌所笼罩的城市中,传出一声呼救声:一束光亮投向夜空,一个象征蝙蝠的标志映射在卷滚而过的云层表面。。。
不过,等一下。这其实并不是一只蝙蝠。事实上,如果你用手指描出这个标志的外形的话,你会发现,它看上去像。。。一个W。
对我而言,当下正在刷新各项票房纪录的蝙蝠侠电影《黑暗骑士》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George W. Bush的赞歌,赞扬他在这个充斥着恐怖和战争的年代里所显示的坚毅和道德力量。和W一样,蝙蝠侠因为以恐怖分子才懂得的方式来攻击他们而遭到指责和唾弃。和W一样,蝙蝠侠有时为了处理紧急情况而必须破坏公民权,虽然他在危机过去之后会重新修复这些权力。
和W一样,蝙蝠侠明白,在自由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人们有时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和那些旨在破坏的犯罪分子之间,毫无道德平等可言。即使前者有其愚蠢之时,但仍然必须被保护;而后者则必须扔入地狱的火坑。
因此,《黑暗骑士》是一部有关反恐战争的保守主义电影。和去年上映的、与其类似的那部《300勇士》一样,《黑暗骑士》因为道出了布什政府无法道出的价值观和必要手段而赢得了大把金钱。
与其相反的则是那些有关反恐战争的左翼电影——比如说,《决战以拉谷》、《引渡疑云》和《节选修订》——这些电影支持道德平等、支持投降,它们蔑视军队和军事行动,它们似乎无法区别美国和伊斯兰法西斯主义者,而这些电影的战斗场景绝对比Shock and Awe行动更加壮观。
那么,为什么左翼电影人觉得把他们的电影做得直接而又现实主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而好莱坞的保守主义者却为了说出他们的真理而必须戴上面具呢?的确,那些保护我们的保守主义价值观——比如说,道德感、信仰、自我牺牲和为了权利而战斗的光荣感——只会出现在《300勇士》、《指环王》、《纳尼亚传奇》、《蜘蛛侠3》和现在的《黑暗骑士》这些幻想或者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中呢?
当电影人们决定要在一部现实主义电影中讨论伊斯兰恐怖分子的问题时,这些价值转眼之间便消失了。好人和坏人变得无法区分,结果,我们竟要谴责那些保护我们的英雄。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黑暗骑士》中:做对的事情总是困难的,说真话总是危险的。很多人因此而被憎恨,有些人因此而被杀害,有一个人因此而被钉上了十字架。
左翼人士经常说,右翼的道德观是简单化的。他们说,道德是相对的;它们十分复杂并具有微妙的区别。当然,他们错了,即使就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说。
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自由比奴役强,爱比恨好,仁慈比残酷高尚,宽容比敌对值得称赞。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为何有这些结论,但是,我们还是有点不可思议地知道这一切。
当我们在这个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些价值的世界中企图保卫这些价值时,真正的麻烦才到来了——当我们为了保卫宽容的价值而必须不宽容时,当我们为了保卫仁慈的价值而必须不仁慈时,当我们为了保卫爱的价值而必须仇恨时。
当为了保护这些价值而做出那些行动的英雄出现时,我们经常会想要背叛他们,为了维持我们表面的正义而指责他们。我们起诉或者咒骂那些暴力的战士或者残酷的审讯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显示我们就是那些和平价值的支持者,而恰恰是那些被我们起诉和咒骂的人维护了这些价值。正如加里•奥德曼所饰演的那个警官高登所说的,蝙蝠侠必须被憎恨和追捕,“他必须逃亡——因为我们必须追捕他。”
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复杂性。当我们的艺术家们准备向我们展示,有些时候,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而必须杀戮;有些时候,人们为了维护价值而必须破坏这些价值;当电影明星昂首阔步、扮演着英雄、接受着我们的奉承时,真正的英雄却必须在黑暗中沉默,无奈地意气消沉,并被人所唾弃——当也只有当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真正地尊重布什总统所做的一切,并且制作出有关反恐战争的高质量并且真实的影片。
也许只有在那个时候,好莱坞的保守主义者们才会卸下他们的面具,在光天化日之下说出他们的真理。

译注:非常有意思的一篇小文章,虽然zizek现在仍未对the darkly knight有何论述,但仍可与他对《300勇士》的评论《真正的好莱坞左派》对比阅读。http://www.lacan.com/zizhollywood.htm

 3 ) 綠鬢詩人,並五絲六縷

給Heath Ledger the Joker





(
讀著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謀殺者的時代》(The Time of The Assassins),那一、兩篇討論蘭波(Arthur Rimbaud)的文章,當中講及到詩人在末日亂世中的身份、責任與毀亡,我竟然覺得,寫於一九六二年的那些,和"Dark Knight"中的joker有了對話。

Wallace Fowlie不是寫過蘭波、Jim Morrison和《小丑的追求》嗎?

難道他不是,以火藥,寫就詩嗎?
)



joker誕生其實是一九四零年。Bill Finger把一張一九二八年的默片《笑面人》(The Man Who Laughs)的劇照拿給Bob Kane看,電影改篇自雨果一八六九年的同名小說,Bob Kane看了看——由Conrad Veidt飾演的主角照,他說:"This is the Joker." 這就是joker的原型。在《Batman: The Man Who Laughs》中,joker就在牆上造詩:

"One by one they'll hear my call,
And this wicked town will follow my fall."

gordon嘆:"Great, so he's a poet now, too..."

而更巧合的是在蘭波一八七一年五月十五日寫給保羅.德莫尼(Paul Demeny)的書信中,提到詩人與《笑面人》的關係:「一個人立意要當一個詩人... 問題在於如何使心靈發揮到極致,甚至使它變得可怕:孔普拉希科(《笑面人》中的人物)之類就是榜樣,事情就是這樣! 請設想那樣一個人,他把許多疣移植到臉上並加以培植。」那不就是:

「你知道我這疤是怎得來的嗎?」
Do you know how I got these scars?

這句重覆又重覆的話。「作家使用的那些偏執的、反複重現的字眼兒比耐心的傳記家羅列的事實更具啟示意義。」[1] 他說的故事每次都不一樣,而每次都感同身受,編織、輪迴著同一道傷痕。他擁抱所有可能性。"If I'm going to have a past, I prefer it to be multiple choices!"。

christopher nolan說,刻意不在片中探索joker的身世:"in order to make the character absolute"。他絕對到滴血不流,幾乎是紙咭裡站起來的人。由是使人無法置信,他的笑終需落幕。

漫畫裡往往說joker被化學物品毀容,髮膚顏色渾然天成,臉孔不得不笑,但這裡的joker臉上有的是疤,他血流在故土,現在已純粹到榨不出一滴血。雙手沾滿化妝顏料的他,自己動手,自己創造自己的形象。heath自己上妝,臉上的長疤是他的主意,

他說:「我想試試毀掉自己的臉的感覺。」

眼利的人在搶劫銀行一段就會看到,面具邊的腮,有妝不請自來,他就這樣逕自更新變化。從他開腔那刻開始﹐上帝造光用聲音﹐他也是。他被嚴刑拷打都在笑。真的痛和真的笑,再沒甚麼化學反應逼使他歡笑,他是真的笑了。拍攝的時候heath ledger要求christian bale出盡全力毆打他,以求演出感覺,就像joker向batman大叫"hit me!"——無所畏懼。

並穿著彩虹邊緣的顏色,紫色purpura語源拉丁文puritae lucis,意謂「如光一般純粹」,外套裡布是紅,由是他從這邊到那邊,裡外把七色都揹在身上了。紫色亦解作「已知的盡頭和不可知的開始」,他不是最喜歡玩零時零分的把戲嗎? 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我不是怪物,我只是想法比較先進。」
See, I'm not a monster, I'm just ahead of the curve.

蘭波說:「問題在於使靈魂變成怪物。」/亨利米勒說:「蘭波是典型的進化類型。」

那末甚麼是怪物呢。是指「任何有組織的生命形式,由於身體部位或器官的缺乏、多餘、錯置或扭曲而變形,因此引申為任何醜惡的、畸形的或由不和諧的部份或特徵組成的東西,不管是否令人反感。」。 [2]「詩人是畸形人,是被遺棄者,他正走向絕跡。」[3] 法國詩人聖.琼.佩斯(S.J.Perse)說詩人在流亡,詩人在被迫遠離城池。

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著他是一個怪胎(freak)。(他只有一次在戲中聲稱自己是怪胎,就在他與蝙蝠俠面對面的時候。) 怪物在拉丁詞源中意味著「警告」(moneo),這份警示是聲音本身[4],他自己都說了:「這和錢無關,是要傳遞一個信息。全部燒掉吧。」("It's not about money. It's about sending a message. Everything burns.") 《Batman: The Man Who Laughs》中也說:"He slaughtered those people outside just to deliver a message." 並不斷拆毀自己所想所得的一切,里爾克不是說過:「歌唱實在是另類喘息/圍繞著子虛烏有的氣息」嗎? 「更高級的罪犯」("higher class of criminal"),由無垠,而這份自由必定是「贏回來」的。[5]

所謂想法先進,所以逃循,於末日的後門。

連線題:怪物和警告,不如由法國人詩人雷文斯基(Jean Lewinski)回答:「詩必須躲躲藏藏的,才會有人讀。這不是因為它被禁止,相反的,到處見得到詩的傳播,受各種活動的鼓舞。...人們對詩這個稱呼不再有慾望也不再害怕。」[6] 在這個恐怖謀殺的年代,你要世人聽見就得扭曲自己的形象和語彙。

joker說,恐怖的事情,進入計劃當中,人們就不再恐慌。他要把恐怖重新帶到人間,讓久而麻木的神經再次接通。人們多久沒有為一個沒有政治身份的陌路人的死緊張了。他把Coleman Reese,一個普通的會計師的生死變得切膚悠關。勞特雷阿蒙(Comte de Lautréamont)說:「詩必須由全體人來創造。」於是joker說:「為甚麼都只有我在玩呢? 不如給大家一個殺人的機會吧。」(But why should I have all the fun? Let's give someone else a chance.)

「與你的麻木不仁相比,我的虛無又能怎樣?」蘭波《彩畫集》

「如果詩歌的使命就是去喚醒...現在,所有人都必須被喚醒。」[7] 於是合力去殺一個會計師不夠。所以他的社會實驗(social experiment)急需大家的參與,「他(詩人)的使命就是引誘我們,把束縛我們的這個有限世界變得無法忍受。」[8] 里爾克嘆:「我們,無比危險的我們...」因為我們人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

他要蝙蝠俠在兩難中玩他們的遊戲:「要真正活著就必須毫無規範。」("The only sensible way to live in this world is without rules!) 並讓心身摧殘的人通過碎片瓦礫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所指。[9]

「創造詩歌或傳播詩歌並不需要紙和墨。」[10] 不需要,於是他選用自己心儀的材料:「我喜歡的東西很簡單:炸彈、火藥、汽油。」(I'm a man of simple taste, I enjoy dynamite, gunpowder and gasoline.) 比起漫畫原著裡層出不窮的武器,這裡的他更甘願受染於污泥,他絕對卻實在,是我們的人間弟兄。

遺憾「原子彈的尖叫聲對我們仍然意味深長,但詩人的囈語卻令人費解。」[11]

亨利米勒於一九六二年說:「現在要麼上天堂要麼下地獄,介乎二者中間已不再有可能。」不正是Harvey Dent和蝙蝠俠先後重覆的那句:「你要麼成為英雄而死,要麼活著看自己變成壞人。」("We either die as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ourselves become villians.") 但同時間道德的二分法已經出了毛病。[12] joker開首露面的時候,就說了句完全與此邏輯相悖的話來:「我相信你不死就只會變得...更怪異。」(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 stranger.) 無關乎好壞,無關乎天國與煉獄。我們只是扭曲變形,就像水中漣漪頓成永恆。

「詩歌就是答案的不在場。詩人就是那樣的人:通過他的犧牲來保持作品中敝開的問題。」[13] 末了,那不綻放的煙火,這「一溜潛在的花火」[14],是種子,是花蕾。[15] 唯有不結果不開花,這懸空的詩句,如此,懸空。






[1] Henry Miller著:《謀殺者的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p.17
[2] 同上
[3] 同上 P.19
[4] 同上 p.67
[5] 同上 p.77[4]
[6] Jean Lewinski編:《閃躲﹣中途停靠﹣碎骨片》,台北:鵝毛筆,2006 p.29
[7] Henry Miller著:《謀殺者的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p.21
[8] 同上 p.30
[9] Maurice Blanchot 著:《文學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p.151
[10] 同上 p.21
[11] 同上 p.21
[12] 同上 p.19
[13] Maurice Blanchot 著:《文學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p.256
[14] 同上 p.27
[15] Henry Miller著:《謀殺者的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p.53, 81

Victoria Finlay著:《紫色》,台北:時報文化,2004
Arthur Rimbaud著:《彩畫集》,台北:麥田出版,2005

--------------------------------------------


十一個小節零落猶詩

1. 有時在wide shot中,已經看見人群中的joker,他總是隱身於一堆人當中。就像一盒咭中藏著的一張joker card。

2. 片頭兩個二打六說:「小丑是幕後黑手。」當時未曝露身份的joker正正坐在他們後面,失焦著,我笑了。

3. 在牢中joker替commissioner gordon拍手掌,是heath自己即興的,此舉nolan並沒有寫進劇本裡。

4. Harvey的那個雙面硬幣,和導演前作《死亡魔法》(The Prestige)中,Christian Bale秀出來的那個,是同樣的,只是女人頭的款式有點不同,朋友還留意到Harvey那個硬幣是刻著1992年的。有興趣的話可以留意一下。《死亡魔法》中,Christian Bale說:「讓人知道這硬幣的秘密,你就毫無用處了。」導演也喜歡使用重覆的演員和閒角,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慢慢找。(有時joker的手下還同時擔當batman的替身呢)

5. 作為點題之用的那位英勇銀行經理William Fichtner,一開始就只瞄準真joker來開槍的。所謂獨具慧眼。而且還引了joker講了開場白。

6. Harvey的臉淹了油,和joker被倒吊的時候,鏡頭都不是把他們轉到正面來嗎。這個shot其實導演在《凶心人》(Memento)中用過。可能是導演偏好也說不定。(《死亡魔法》中的角色放下名片的動作也根本是和joker一樣的。) 但這個shot來到joker身上揮發出驚人的深意。一方面失序美不勝收,讓飄揚的紫外套成了背景的旗幟,另一方面,倒吊的不是蝙蝠嗎,而一只正面站立起來的蝙蝠,不就是蝙蝠俠嗎? (而且那臉上那笑的形狀就像蝙蝠,像海報提示的。)

7. 導演拍的Batman Begins,末段蝙蝠俠說:「不會殺你,只是不救你。」於是任由對方跌死。為甚麼這次就要救joker呢,前後矛盾。

8. 亨利米勒說:「主人和奴僕、法官和罪犯、叛逆者和歸順者,都是同轅之馬;他們錯以為是相互不同的,卻又在這個錯覺之下被綁在一起,這就是他們的地獄。」片子有好些片段,所謂黑幫與警察都給人綁在一塊,記得嗎?

9. Harvey Two-Face說:「小丑只是隻瘋狗。我要找的是放牠出籠的人。」("The Joker's just a mad-dog. I want whoever let him off the leash.") 亨利米勒說:「誰還在乎他變得如何可怕? 怪物在消遙法外,在世界上漫遊。他從實驗室裡逃出來,時刻準備服侍有勇氣雇用他的人。」狗嘷聲響徹整部電影,於起首由意大利黑幫放出,傷及batman,然後這人是最先對joker面露欣賞的人,也是他揚言要雇用joker,joker把自己喻作追車的狗,然後把當初放他出來的雇主切碎去餵狗,把他的小公主接管,情投意合,說咬就咬,末了,剩下無窮盡的追捕。

10. joker說過一句:「你是怎樣都不會讓我死吧?」("You just couldn't let me go could you?") 令我想起Heath Ledger在《斷背山》裡說的一句:「那你為甚麼不?」("Why don't you just let me be?") 好了,現在,你真的走了。

11. joker穿著,一雙彩色的襪子。真的,好漂亮。搶銀行時穿的則是灰色波點襪。


(彩色襪子: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470012/)



 4 ) 糖果盒骑士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刚好前阵闹轰轰的哈尔滨糖果盒事件出了结果,先是尸检的结果出来了,人确实是被打死的,然后就是几名警察被批准逮捕,往后过去的同行见着他们,不必再称呼“我们的人”或“我们的警察”了,直接喊内谁或者老犯儿就行了,简单粗暴。实话实说,这个结果叫我失望,尽管我一直对警察没什么好感,尽管在街上遇见交警我总偷偷瞪他们,可在这起案子中,我却憋着劲地向着那六个警察,希望死者是显赫背景是真的,吸毒过量是真的,只有警察的电炮是假的,起码不是致命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照常理死者为大,人都死了,向着凶手的心理怎么说也有点小扭曲,尤其这年头看过几本书的人都爱朝体制发牢骚,我也没理由偏袒那几台国家机器,越想越觉得莫名其妙,直到看完了诺兰的黑暗骑士,坐了半天,咂咂嘴,可能原来大概也许是这么回事。
    
    还是说说我们的蝙蝠侠吧,这东西在东北也叫燕瘪咕,据说很爱吃盐,我从小就见过那么一次,被一群小孩逼在墙角用石块围攻,已经恹恹一息了,却还呲牙咧嘴地恐吓人,很像生了翅膀的死耗子。中国的正义化身往往是虎啊豹的,西方却喜欢拿蝙蝠蜘蛛一类的说事,很叫人不习惯。话扯远了。毫无疑问,蝙蝠侠象征了力量和正义,他不是警察也不是大兵,自然是见不得光的,因为见光就要被体制收编或消解,于是他只能戴上面具,代表着一种纯粹个人化的正义。其实个人化的正义这个说法就有很大的缺陷,因为个人的能力和视野都是局限的,一个人所认为的正义不能囊括其它人的,片面的积极谈不上正义。要是蝙蝠侠在招摇过市追歹徒的过程中撞坏了我的车然后逃逸,那么我便找不到这个见不得光的肇事者,不能揪他去见官,政府不管我,保险公司会不赔偿我,老婆还会哭天抢地地骂我,那么我便看不到我的正义。如果我的脾气恰巧很不好,又恰巧很丑,提上把枪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干掉蝙蝠侠,还给自己起个名字叫小丑,那么我便成了电影的大反派,其实我也在寻求我的正义。当然这个例子很不靠谱,我想说的是所谓个人的正义更不靠谱,只要你抛离了体制,偏离了约定俗成的那套社会契约,那么你的行为便只能代表你自己,谈不上正义和非正义的,只能称得上无政府主义的,无论蝙蝠侠还是小丑都是一样。
    
    我们的蝙蝠侠也认清了这一点,耍够了帅,受够了景仰,他想退休了,他想找一个接班人。其实找个接班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到中国找个很能打的某某拳传人,再将那套高科技的行头交给他就万事大吉,身手和效率搞不好还会更好,然后自己可以美美地藏在幕后做一个话事人。问题在于蝙蝠侠想找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接班人,没有任何个人行为的正义在得到满足以后还想将其延续下去的,什么是侠,侠是快意恩仇,侠是无法无天,侠是两把菜刀闹革命也是黑暗的公正,所有正义都超越并破坏了自身所处的历史时期,而又在合法地成为下个时代的准则后造成了非正义,正义就是一个被自身不断否定并不断衍生的过程。屠夫把刀交给儿子,于是有了小屠夫,妓女把套交给女儿,于是有了雏妓,可蝙蝠侠不想要一个小无政府主义者,他想将义务移交给合法的能见光的权力,想将自己的正义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准则中来,于是便瞧上了那个倒霉的检查官哈维。
    
    两面派哈维一开始并不是两面派,他的那枚硬币两面都一样,他像每一位刚刚找到工作的小伙子一样,阳光,火力壮,爱犯傻。他爱他的工作,他想成为英雄,他想拯救人民,他恰好是一位具有着要命荣誉感的操纵狂。更要命的是,他爱着瑞秋,和蝙蝠侠一样深爱着瑞秋,这个世界他可以爱任何人,可他偏偏爱上了瑞秋,瑞秋是谁?前车之鉴摆在我们面前,英俊阔绰的贝尔,自打爱上了瑞秋就成了见不得光的燕瘪咕,还不知道?瑞秋就是那位被导演诺兰找来象征善与美的活花瓶,就是那位正义的归宿和理想的化身,她就是那个人见人爱却又谁爱谁倒霉的乌托邦。于是我知道,当这个哈维爱上了瑞秋,那么他便一脚踏空,他的人生理想面临崩溃,他的倒霉日子已经不远了。果不其然,他亲耳听着自己的至爱死去,从此走上了一条反社会反人民的不归路。
    
    检查官哈维象征着法律所代表的正义,所有法律,我是说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我们的还是别人的,初衷都是建立一个能为所有人民谋取正义的准则,但看看哈维被烧得吓人叨怪的二皮脸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法律都是两面派,无论这准则设置得多么无懈可击,来自内部的腐败和执行不力都会成为它致命的弊端。与来自个人的蝙蝠侠式正义不同,因为这个权力实在太大,覆盖面太广阔,需要的执行者又太多,那么在不同的人行使起来,法律便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你无法猜测面前的执法者关于正义的取向,只能听天由命,相信来自命运的公平。西方的法律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按照一种已知危险最小的确认犯罪程序来确定他是否有罪,也就是说与其惩罚一个无辜者,不如放走十个罪犯。正因如此,造成了每桩案件都定罪困难,使真正有罪者一次又一次地逍遥法外,看过电影《杀人回忆》《十二宫》或者《追击者》的朋友都知道,杀人者在法律的保护下大摇大摆地继续犯罪,警察气得半死却无计可施,也许这个时候谁都希望能有位蝙蝠侠从天而降替天行道吧,于是这种无政府主义的个人式正义反倒成了法律的补充,成为了真正的正义。而我们的法律,从汪精卫那句著名的宁可错杀一千开始,屈打成招的故事便不断上演,当那些稀里糊涂被关了几十年的无辜者出狱后,究竟是要埋怨法律的不公还是在庆幸自己还活着,我们不得而知。怪不得西方的侠研究是如何把罪犯送进去,而我们的侠却在研究如何把人救出来。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两面派哈维并没有死,死的只是那个检查官哈维,那个一心想维护正义打击犯罪的傻小子。
    
    于是死去的哈维成了英雄,蝙蝠侠成了凶手,影片里说得很清楚,因为他承受得起,人民可以失去一个蝙蝠侠,失去一个钢铁侠,甚至再失去一个众侠大联盟,连带把所有变形金刚汽车人赔进去也不在乎,可人民无法失去法律,无法失去对法律的信心,因为我们承受不起,一个侠也许能救十个人,救一百个人,但只有法律才能拯救我们全部.哈维有句大俗话说得很在理,他说黑暗尽管漫长,但黎明总会来临。
    于是,尽管我们的警察三更半夜地泡吧,我们宁愿相信他们。
    于是,尽管我们的警察打击犯罪不力,收拾人民上佳,我们宁愿相信他们。
    于是,尽管我们只看到警察的头上挨了一板砖,我们就心疼了,我们就开始相信他们了。
    于是,尽管我们的警察打死的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却说是死者是纨绔子弟,说死者该死,我们骗自己说警察是在为民除害。
    因为我们承受不起,我们宁愿相信,宁愿相信法律,相信人民,相信我们自己。
    我们宁愿相信没有什么哈六警,没有什么杀人犯,这里有的,只是我们的糖果盒骑士。

 5 ) Why So Serious?

借助一位来访者的故事,更深地理解了小丑的这句话:Why so serious?(干吗这么严肃?)
这位来访者,貌似是一个非常一本正经的人,但在咨询中,当谈到人类美好或脆弱的感情时,他会忍不住地大笑。他的笑,都会感染我。以致于,有一段时间,只要咨询一开始,我们相看一眼,就都会大笑。
最初,对他大笑的理解是:我根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美好的情感,这个世界只有利益与丑恶!譬如你,你这个所谓的心理医生,会扮演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赢得我的情感,但你不就是一个赚钱的骗子吗?!
若这是他感受的全部,这个咨询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了。所幸,这只是他的一个感受。整体上,我们之间的感情特别好,信任度很深。
后来,一次谈到他的罪与恶,才完整地理解了小丑的这句话。
他的罪与恶,就是非常老套的,弗洛伊德说过的俄狄浦斯情结:性欲指向了妈妈,同时想杀死爸爸。
这份罪与恶折磨着他,所以他知道,自己平时一副正义凛然的好人形象,其实是装的,他内心中藏着这份人世间最可怕的罪恶!
事实上,他的确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那份罪恶感,同时也存在。但在他的感觉里,若有这份罪恶感,就没有任何资格说自己是个好人。所以,当看到自己是好人时,他会嘲讽自己。
干吗这么严肃?!笑一笑!这是他笑的最表面含义。
完整含义是:别装了,看你这副一本正经的嘴脸,你装得如此好人,如此正义凛然,或是一个被邪恶伤害的受害者,但是,你TMD那份罪恶,你看到了吗?你这种一本正经的样子,他TMD可笑了!
小丑的嘴被父亲撕裂,这是他的说法。有可能,这是真的,但也有可能——咨询中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父亲要杀了他这种事,是他想象出来的,而真相是,他想杀了父亲。
当然,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小丑的父亲是恶魔。但不管父亲如何,一个男孩对父亲动杀机,这却是一种必然。弗洛伊德如是说。老弗爷的书不好看懂,但可以看看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讲的非常清楚。
所以,每个男孩,每个女孩,都有恶魔的一面。
因而,小丑才能如此轻易地,轻轻一推,就将那些好人变成恶魔。那不仅仅是对家人的爱护与担忧所致,也是因心中早就有的恶魔。
特别是布鲁斯·维恩,诺兰三部曲的第一部,微妙但细致地刻画出,真正折磨维恩的,不是蝙蝠,不是父亲被杀死,而是,他和所有男孩一样,也想过杀死父亲。所以,每次处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态时,他脑海中从未出现过杀死父亲的那个流浪汉的身影,出现的只是蝙蝠。蝙蝠,就是他自己心中的恶魔。
必须懂了这一点,才谈得上懂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
不过,也必须得说,并非是,因此,蝙蝠侠就和小丑是一回事了。那当然不是,谁都在挣扎中,但蝙蝠侠走上了成为英雄之路,认同好父亲,超越好父亲,成为英雄。
相反,小丑、忍者大师、忍者大师的弟子和女儿,他们也被弑父情结所折磨,他们认同坏父亲,同时将这份坏视为全部。但小丑格调要高一些,小丑也知道自己不是东西。忍者大师、其弟子和女儿,则是偏执狂,认为整个世界都不可救药了,但自己却是好的,甚至是拯救者。
弗洛伊德说,每个男孩心中都有恋母弑父情结——唯一前提是有父母与孩子这种家庭结构的经典存在。约瑟夫·坎贝尔则说,每个男孩都要走上这样一条路:与男性权威作战,战胜他们,成为英雄,又与他们和解,而最终看破好与坏的对立,融合好与坏,成为形而上的精神上的英雄。
诺兰三部曲比其他蝙蝠侠系列电影的优胜之处是,微妙的刻画了蝙蝠侠心中的罪恶,因而,蝙蝠侠成了一个完整的英雄。
只有好没有坏、只有善没有恶的蝙蝠侠,那是给儿童看的漫画。

 6 ) 什么都不剩下的10年之后

打出这句话就是承认了失败的意思。

也许有人默认TDK三部曲一定留下了什么遗产,作为一部极为特殊的商业片,想必它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这个产业,或者尚有一丝品质留存在如今的漫改片血液中。但回顾过去10年,你会意识到根本不是这回事。曾经有过的转折和起伏已经被抹平了,就和那枚戒指一样,它自己都变成了一个神话。

其实和其他经典相似,TDK已经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短时间内激发了观众审美趣味最高的一面,让人思考之前不曾设想之事,给了人们一丝虚假的希望——似乎对抗工业体系有望、艺术家终能在好莱坞最僵硬的类型模式中表达自我、让最死气沉沉(也没人指望它能表达什么鲜活的艺术愿景)的土壤绽放生机。

A beautiful lie.

奢望生意会为艺术表达让步非常天真,这两者能在TDK上达成频率一致已实属幸运。现在我们清楚了,TDK的成功不能被视为更广泛的成功或者是变革的标志,这些短时效应,唯一能引发的只是“看似革新实则为粗暴模仿”的潮流,然后一切归于平常,平庸卷土重来,和过去几十年没有区别——体验了一个审美巅峰的观众当下仍在看着最平庸(同时最赚钱)的AI化超英片(因为这是好莱坞银幕所能提供的所有)、刷着烂番茄影评人的90+评分并满足于此,像失忆一样忘记了这个类型曾经到达过什么高度,也忘了他们曾经见过真正美丽的东西。

TDK的遗产什么都没剩下。10年之后有望竞争奥斯卡、代表了超英最高水平的是《黑豹》。烂番茄选出的超英片Top50里《雷神3》可以力压TDK,《守望者》排最后。

灭神的最佳方式就是把更多的平庸者供奉上神殿。

你我都知道这10年间发生的事情。TDK引起的后续那波黑暗模仿只是在一昧扭曲现实主义的定义,好莱坞产出它们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让其成为“和TDK一样好的作品”,而是“看起来像TDK一样黑暗现实的商品”,但骨子里仍然是流程化写作那一套,这套路当今已经被全世界最厉害的制片公司运用得炉火纯青。它们黑暗现实的地方体现在于标题里插入“Dark”或者“Darkness”、让角色在电影中遭遇绝境但同时说着笑话等等。

而在一些人意识到TDK将类型片转向“黑暗”后,这种风格就成了毒瘤。影评人觉得超英片严肃起来很可笑,人类进影院可不是为了看什么残酷现实——虽然TDK恰恰诞生在金融危机那年,TDKR则映射着危机后愤懑的人群占领华尔街,它们从来都是将现实放进了银幕,但那时没有人说它太现实让人不适。

观众原本得到了最好的福利,因为TDK提供了另一个选项。它让超英片成为了真正的电影,深入浅出,所有层次的观众都可以在享受一部动作大片的同时,将它当正经严肃的议题讨论。超英之于当世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认真的讨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者说,是它释放了一直只存在于漫画形式中的英雄主义精髓和围绕它的相关潜力。当你看了足够多的漫画,你早就能意识到它不仅仅是让青少年爽一把的读物,它曾在很多时候撕裂社会的假象,用不逊于任何流行文学的方式击中读者的内心。好莱坞曾拒绝了这种塑造,这是他们延续了60多年的做法(“任何一家制片厂都必须期待在国内市场收回大部分成本或全部成本,而国内观众却只代表了世界上最不专业的那部分观众。总有一种诱惑使得电影制片人和导演把电影的一切都降低到最低水平以迎合电影欣赏水平较低的普通大众的口味”——《库布里克谈话录》)。

当年的诺兰曾将这股力量解放,TDK三部曲几乎开辟了另一个类型的漫改片,在这个类型中我们可以骄傲地宣称漫改片并不是爆米花片,它们也能够肆意表达,以风格和深度留名影史。

可惜,这种智性一闪而过。在强大的宣传机器推动下,制作精美、迎合公众、让人们轻松愉快的工业曲奇变成了唯一的选项。它们生来就和TDK的核心相抵触——它的关键词是体系、制片厂、工厂化生产,而TDK几乎可以说是作者电影,作者本人想老老实实拍一部电影,而不是在制片厂的干涉下把它包装成能让人一口下肚的玩意儿。它包括了种种独立制作流程中专注于每一个细节的用心,倾注其中的热情,以及100%自我艺术愿景的表达。虽然蝙蝠侠的版权从来不属于单独创作者,但有心之人总能设法找到表达的方式。

以下内容不可避免地涉及捧踩。我要踩的不是另一种超英片,而是剥夺了观众选择权的邪恶力量。我要说的这句话也可能让人不适——BVS是TDK和守望者的精神继承,如你所见它已经被埋了。

为什么另一家成为了唯一的选项?没有失忆的人都记得那段下坡路。一边是工业商品被打出了一个又一个90+新鲜度,一边是真正热爱漫画的人和金像奖最佳编剧雕琢出的作品被diss到地狱。人的口味各有不同,自然有权选择自己所爱,但如果对一部电影的批评聚焦于它的形式和色调,故意忽略它“黑暗”外表下不能更明显的寓意,抱着落井下石的态度有目的地想毁掉一个系列、企图只承认一种类型、想从一开始就让观众拒绝“不同”——我认为这就是剥夺观众选择权的邪恶。

观众本身自然功不可没,他们还真的拒绝了“不同”。我当然没认为所有讨厌BVS的观众都是跟风者,但你也能猜到在这个莫名其妙迷信烂番茄新鲜度的世界里,有多少人把影评人的分数视为至宝。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在这个人人皆可评论的时代,媒体影评人充其量只是语言组织能力稍强、有福利可以提前看到电影的普通人。他们只是各家媒体电影专栏的写手,看过的电影说不定还没有网络资源丰富的你多,但这不妨碍他们从和专业丝毫不沾边的角度自信地发表观点。

制片厂终究是reactionary的,它根据市场反应做出调整。消极的市场反应自然令他们对TDK许诺的未来望而却步。在明知道更简单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赞许时,为什么要迎难而上呢。在明知道沿用一种制式就可以赚钱时,为什么要冒险吃力不讨好呢。

一个难过的事实是,优秀的作者电影本来拔高了你的审美水准,让你开始动脑子。然而这5年的趋势就是所有的社交网站都让你先看看别人的意见,以及,观影应该放弃思考。一旦有什么制片厂积极表现出想拍深度电影、想让你思考的样子,你猜猜那会诞生什么——你能快速地用语言概括TDK给你留下的印象和这部电影令你衍生的思绪吗?你能快速读完10篇TDK分析影评吗?我觉得不能。但是你很清楚地知道《黑豹》和《神奇女侠》们想表达什么,他们显然列了一个checklist,在达成的每一个元素旁边画了个钩,性别平权√,种族平权√,反对商业盈利√,地球人都是一家人√。你看到了很多夸赞它们的影评,但它们读起来有多空洞您可以亲自试试。平庸产品的衍生品自然平庸,虽然这些影评人自己并不这么想,他们在大白话电影面前个个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激动地为之抒情一篇(自然比写TDK影评简单多了),既不会得罪观众,也可以继续参加厉害的制片公司的首映礼。

这10年让我意识到人类的本质就是平庸。TDK就像一个闹钟曾把人们唤醒,但是更大的地心引力却在呼唤人们躺回去——那就是平庸的力量。它足够简单,无需伤神,把人抛入了一个无关现实的甜美梦境。梦里色调绚丽,语义简单,超级英雄们露出微笑说着让彼此开心的段子,相信人类相信爱,你在模模糊糊中感到如沐春风,仿佛自己也上阵身体力行了性别平权种族平权地球人都是一家人。

它让你自我感觉良好。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好莱坞会一直致力于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而现在我们可以这么说了,TDK is a film people don't deserve, and the one they don't need right now.

 短评

诺兰的叙事能力不但在于结构上。。他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

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本来想给5星,但看的我累死了,4星,三颗都给希斯莱杰,剩下一星给累的半死的诺兰

12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当之无愧最出色的商业电影!

14分钟前
  • illusion不忘记
  • 力荐

Christopher Nolan太厉害了,好莱坞漫画类型片居然能拍到这样的高度...

17分钟前
  • 穆玉修
  • 力荐

没感觉出彩在哪……

18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还行

光明与黑暗是同一个人的两张脸

21分钟前
  • 小M
  • 力荐

好到一秒钟都不曾浪费

26分钟前
  • evonne||芝士命
  • 力荐

蝙蝠侠、双面人和小丑这三个形象把人在善恶两面的矛盾及选择映射得淋漓尽致,于是成就了史上最佳漫画和英雄电影。时光网:“诺兰让关于艺术片和商业片的讨论变得毫无价值。《黑暗骑士》不但拍出了古典悲剧的感觉,还探讨了恐怖主义、越界权力等美国当代的热点话题。最关键的是,电影好看得无懈可击。”

31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有些人并不喜欢那些常人偏爱的东西,比如金钱,他们不被收买、不会被恐吓、不可理喻、更不接受谈判,有些人就想看人间地狱。” 也只有蝙蝠侠,才能让小丑变得完整。无尽的黑暗。

3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Batman是最不漫画的漫画英雄,也正因为这一点,使之最有可能成为跨越犯罪剧情片和漫画英雄片界限的特例。而这一次,编导精准的抓到了这一点,把这部电影打造得丰富严谨又酷劲十足,无论是满足视听还是人性复杂层面的挖掘上都做到了堪称完美!

3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赞誉众口一致夸上了天,百闻不如一见,这种连环画超级英雄故事居然能扯到第六集真是要把编剧逼跳楼了,最后呈现的暗夜骑士全然超越了原著,悲怆到迷人的境界,着实是个奇迹。剧本确实很卓越,导演确实很出色,还有演技真是不得不叹服一下太tmd震撼

38分钟前
  • 37°2
  • 推荐

大片中很有内涵的一部,不管是人们心中暗自涌动的对小丑疯狂灭世主义的不安的共鸣,还是对蝙蝠侠孤独暗夜行走的英雄惜英雄般同情,其实都是人们对这个世界失望的一种情绪释放。其实小丑说的很对,他和蝙蝠侠很像,都是异类,只不过蝙蝠侠把痛苦留给自己,顽固地去坚守一丝信仰,而小丑把痛苦还给世界。

42分钟前
  • fishlee
  • 力荐

剧情很诱人,总体很赞。不过,坏人的形象太完美而不真实,在智商情商上都是超一流,远胜主角。漏洞太多,哪有那么快就能搞到详尽的内幕信息?哪有说请了一帮小匪徒却跟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一样恪尽职守按时按点执行计划没有分毫不到位的?要搬运大量的汽油桶这种事怎么能在不引起官方注意的情况下实现?

43分钟前
  • 苏仁
  • 推荐

小丑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蝙蝠侠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 生命在于抉择 英雄的时代已经逝去了

45分钟前
  • 云倾
  • 力荐

诺兰接手后蝙蝠侠和其它漫画英雄片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了

49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绝对是杰作,大陆上不了院线在广电的耻辱柱上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2分钟前
  • M
  • 力荐

对于这么优秀的电影来说,再多的赞美都是多余的。

56分钟前
  • Jin
  • 力荐

纵然人们污蔑他、陷害他、诋毁他,他也始终坚守内心的信仰。面对无数的指责和误解,他依然坚持做一个好人。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凌驾于法律之上,不理解他为什么殴打警察……无论你为他们做了多少,永远有人不识好人心。不能因为有人黑你,你就放弃,或者黑化。骂声再多,困难再大,他永远不忘初心。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背负诋毁和指责前行,换世间美好和安定。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他不在乎人们的看法,永远去做别人不会去做的正确的抉择。即便人们会因此恨他,但这才是蝙蝠侠。从当初卸任、把拯救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到后来身披铠甲、战斗到底,这正是英雄比反派更加伟大的原因。他不仅仅是想当个英雄,他想比英雄做得更多。正如诺兰拍的不仅仅是超英片,更是一部力透纸背的人性史诗。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一直在搜索“为什么还有人想住在哥谭市”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从此无人再敢挑战漫画英雄电影的巅峰,包括诺兰本人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