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时代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史航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独立时代 剧照 NO.1独立时代 剧照 NO.2独立时代 剧照 NO.3独立时代 剧照 NO.4独立时代 剧照 NO.5独立时代 剧照 NO.6独立时代 剧照 NO.13独立时代 剧照 NO.14独立时代 剧照 NO.15独立时代 剧照 NO.16独立时代 剧照 NO.17独立时代 剧照 NO.18独立时代 剧照 NO.19独立时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6:15

详细剧情

片名题字:吉田修一

 长篇影评

 1 ) 独立时代主观人物简析

这是一部不得不说的电影,也是我看的杨德昌的第三部电影。
第一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第一次感受到那平时看起来有些孤僻的少年平静之下竟然会做出杀死自己心爱的女孩这样的事件,所有人的青春期都是迷茫的,稍不留神就会走火入魔,他们除了简单的想表达他们的情绪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世界中其他东西。
第二部一一,后来看杨德昌的介绍得知,这已经是他后期的作品了,中间我跳过了太多的时光,电影的基调显得和缓了很多,同样青春期迷惑的婷婷,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的洋洋,正值中年常常怀疑自己人生的NJ等等,杨德昌依然在用思考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的价值取向该是什么,不知道。
后来就是这部独立时代了,尖锐的让我窒息,电影只放到前面两三分钟就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我知道这是我的那杯茶,比牯岭街比一一都要更喜欢这部,它深切地切中了我胸口的那个点。
很多人说这部片太说教,台词矫揉造作到让人觉得不像是电影,不是生活。可是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呢?吃饭没?吃了?我X你妈。这才是生活该有的自然面目?所有带有文艺气息的酸溜溜的言语都是假的,人就不应该有思考本身的时候?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太多类型的人,他们的原则,他们坚持要的东西,他们认为的对与错。就简单打个比方,琪琪和小明宴后在出租车上的那场戏,两人的争吵,为了将来更好的在一起,换一份更好的工作,即使推荐工作的人是自己不喜欢的老爸的现任情人,还是为了在这个世界已经不多得的情坚持留下来陪朋友。其实小明也没有错,他有什么错呢?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天性,有了更好的发展,为了不直接跟朋友挑明离开呢?可是琪琪说她做不到,这就是价值取向的区别了,其实真的没什么对与错,琪琪认为社会交往中,利益多还是少不是她所关心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她在乎的。
而这部片子也真的让我豁然开朗了很多。我在琪琪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迷惑时的影子,我该成为小明还是该成为琪琪,我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该定位在哪里。
除了小明和琪琪,还有其他的人。阿KING,这个人真的不得不说一下。很多人看了可能会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孬种。耳根子软,没有主见,做事拖拖踏踏,冲动,易受骗,还容易动真感情。这样的人可怜吗?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其实只是单纯的有些可爱,最可爱的一个细节是在上楼去找帮自己调解的larry的时候,由于得知了molly和小波之间关系的真相,以及又糊里糊涂觉得自己交上了小波这样同自己有相似点的朋友,心情异常开朗,他在走廊里蹦蹦跳跳,那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真心的快乐,这影片中哪个角色能在什么时候表现出这种由衷的快乐来?没有,一个都没有,他们都太聪明,都太有自己所谓的处事原则,太多生活与这种处事原则发生冲突的时候,所以他们都快乐不起来。阿king就会,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思想简单的人,受larry摆布,不高兴了嫉妒了不会装也不会憋着直接找对方干架,这样的人到底是洗具还是杯具呢?
再来说阿king身边的那个larry,极为糟糕的一个人是不是。他有自己的一套情感理论,和人打交道是情感投资,跟你建立良好的表面关系是为了以后自己的利益,中国人为什么会成功,靠关系网啊,没有关系网就意味着你寸步难行,larry深知这个理论,也是这个理论的衷心拥护者和实践者,他为阿king投入情感是为了可以摆布他,和小凤的关系是为了男女之间的鱼水之欢,企图勾引molly是为了攀附富贵,而这种人如果只是简单的想拉拢关系的话,其实除了令人恶心,倒没有其他什么坏处,而这人坏就坏在如果自己的拉拢计划没达成,他会反过来害你,那就实在太可怕了,他一直挂在自己嘴边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他来说这个害和防的界限他放的也太宽了点吧。还有最后阿king将larry摆脱掉那段,我倒不认为是阿king的幡然醒悟,也是他众多冲动行为中的一件吧,不过他也总算做对了一件事。
接着再来说说小凤。这是一个出场不多的配角,刻画的地方不多,寥寥几笔,不过,她让观众感觉到她比larry更可怕。女人话不是很多,被fire掉了,琪琪找她谈话时也一直默默流着眼泪,并没有过多的愤怒和责骂,碰到小明,挑逗的手段娴熟自然,而发现larry已经在家门口等她的时候还没等小明发现,没说任何一句话直接招来一辆计程车,将小明塞上车后就离开了,这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冷静和深沉。她和larry的那场戏也很出彩,她没过多追问larry和molly的关系,只是轻描淡写表明了自己的疑问,以最后一句无聊收尾,为什么?因为其实她本身根本不在乎larry是不是真的和molly有关系啊,她对人从来没真的感情,这是一个始终在做戏的女人,连投入太多的感情她都觉得费劲,而在床上小凤对larry的一番有关人情世故的话让larry折服,小凤的处世哲学比larry还深,她轻松进退,所以她从不计较很多,而最后larry甚至都被小凤骗了,他说他以为小凤是为了接近阿king才和自己接触的,他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下流,小凤还反过来安慰他。而真实情况呢,小凤在等小波回来的时候,阿king打来电话,小凤得知是阿ing后始终保持着温柔的声音欺骗到了阿king,这说明了什么?
好,再来说molly,这个是说话比脑子动的快,常爆粗口,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带点中性的女人,她刚出场时我以为标题是暗指她开始独立思考生活,不过到中间我才发现错了,其实所谓独立时代只是各自寻找精神世界的过程吧。片子中其他人导演都有或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表明他们的处事原则,而molly却刻画的不多,只是刻画了她的个性。她简单直白,很容易受伤,对好友琪琪经常是有话直说,半夜拉着琪琪出去也从不问她到底乐不乐意,而当在得知琪琪为了新工作要背离自己的时候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受伤,受伤到甚至不愿意给琪琪解释的机会,那是创伤到了何种程度啊?而她的没有安全感也表现在和小明上床之后,马上就开口问小明爱不爱自己,并且在小明含糊其辞后发飙、责骂、愤然离场,这个女人太没有安全感了,她甚至始终没有拥有过自己的东西。家产?那不是她自己的,是父母的。公司?财务状况糟糕到受到被未婚夫随时回收回去的危险。爱情?她爱阿king吗?一点都不爱,只是一桩家族婚姻,即使阿king那么喜欢她想要和她在一起,可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阿king不是她想要的,而琪琪,这个曾经最好的朋友也做出过背叛自己的事,她在失望和伤心中徘徊,最后小明,从小明约molly出来吃饭讲琪琪的事就已经透漏出molly对小明的感觉了,最后果然东窗事发,molly一直追问小明爱不爱她,可惜连这份自己最后唯一的希望也落空了。这个女人真的从来没拥有过什么东西,而她的悲剧更在最后她和阿king的解除婚约竟然是阿king提出来的,这个头脑简单的男人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另外一个小女生。这是真爱还是一时冲动,我们一点都不想知道了,借用小凤的话来说“无聊”。
molly的好友小波,这是第一个出场人物。他没有larry坚硬的处事理论,没有molly面对生活时像拳击手一样重重反击回去发泄自己不满的悲愤态度,说白了这是一个混世的人,他太没有原则了,没有任何自己认为可以坚持的东西,没自己的对错理论。他干着龌龊的事情,抄袭别人的小说拍电影,利用导演的身份潜规则女演员,上各种节目招摇撞骗,而他在某些方面和阿king是很像的,所以阿king在和小波第一次见面时竟生出惺惺相惜的感觉。他们都很少思考本身,思考这个社会,用最简单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不关注自我提升,跟着人性的原始本能走,在阿king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不开心的时候直接找自己不满的对方发泄,开心的时候就蹦蹦跳跳,而在小波身上是钻营各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方式,只要能活下去,能活得好,不介意也从不考虑方式的对与错,这两个都是外在力大于本身力对行为影响多的人。
还剩下四个关键人物了。姐姐和姐夫,以及小明和琪琪。
先说姐姐和姐夫。姐姐是个被生活的虚伪面或者又叫充满泡沫的幸福面给欺骗的女人,她从不接受社会里那些黑暗的东西,拒绝也反抗,她和姐夫分开,并不是因为不爱他,而是她受不了姐夫把生活的残酷面暴露在自己面前,她需要那些东西作为自己的支柱,说白了,也就是自欺欺人,这种自欺欺人更好的表现是在姐姐在跟姐夫明明已经分居后还在电视节目中扮演着幸福生活中的女人,虚假的幸福的脸让人觉得真的很可悲,一个连自己生活都没办法接受的女人,她还有什么能力去追求幸福?而姐夫这个人物,我觉得更像是导演本身,他一开始用充满幸福小泡沫的言情小说哄骗大众给自己招来财富后,开始自我剖析,思考社会,觉得这些其实都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根本就没办法触及到生活的基石。他开始写充满社会黑暗现实面的东西,可是人民群众却开始抛弃他了,他不为他们所接受,大众宁愿接受虚假的幸福,也不要残酷的现实去击碎他们。姐夫一直在矛盾中,他置疑自己的价值取向,他和琪琪见第一面时也很好的反应了他的心态,那些所谓的美好的东西都是假的,为什么要假惺惺地对我笑,还不是就为了让我签那个授权书,统统都是狗屁,而再次见到琪琪时,并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他也开始珍惜这份难得的纯真和美好了。琪琪这种人真的是某些黑暗时候对人性充满了失望时候的希望。后来就有了一场姐姐和姐夫对峙的戏,姐夫被姐姐驳斥的一语不发,他没有什么可用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论据,因为从普世观点来看,他改变了风格确实是失败的。他寻求自杀,而后因为想到琪琪又回来,艺术家在这时候神经开始疯癫,他开始言语模糊地追求琪琪,对琪琪示好,让琪琪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又在琪琪飞奔出去后追着琪琪搭乘的出租车一直不停,这个人已经开始走向疯癫了,出租车下车后开始用东北话(好像是东北话不确定)骂姐夫的时候,姐夫突然有所顿悟了,其实他说的那些理论那些开悟的言语很多我都不记得了,因为太缺乏逻辑性,是一个类似神经病发出的自言自语,当然神经病本身就是一个博弈论,你说他不懂,他说你不懂,其实又何必在乎呢?关键是他最后参透了那些迷雾,他凤凰涅槃获得了重生,这就足够了。而这番话其实也不异于导演在借姐夫的口诉说自己的领悟和感受到的生活真谛,这个神经病他获得了他想获得的东西。
最后就是小明和琪琪了。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提到过。小明是很多在都市中普遍有着高学历在企业中打拼的人的典型。他们有自己坚持的东西,在夹缝中奋力顽强地生活下去,可是又胆小地偷偷摸摸地坚持着自己所谓的原则,对待琪琪时,对人的戒心完全卸下来了,内心本性得到最大的扩伸,所以在对待琪琪是否应该离开molly接受新工作时,他责备她那些无用的感情花费,只坚持原则不考虑实际的东西,而换到工作的时候呢,小明却像换了个人,他更多的时候是想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这种环境太容易侵蚀人的内心了,小明想做必要的反抗,见到乞求立人解除工程责任的失业的胡浩,他听从内心的声音,希望能无条件的帮到他,对待一直敬重自己的领导,也从不随意的同流合污,而是暗暗守着自己心底的那条界限,这还是个听从内心召唤感的人,他们思考自身,希望能在社会大众中活出一点自己的形象来。
而他跟琪琪比起来,却就很失败了。琪琪是所有人物有着最闪光品质的人,不是说她喜欢帮助人,爱做好事,而是这是个最尊重感情的人,她不像larry将情感作为一种投资,她付出感情只是为了她真的想,真的想和别人维系一种真实的情感依靠的关系。她对molly始终以好朋友身份陪伴在她身边,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只是希望能让对方心里好受一点,而不是为了建立关系网,以便在以后的日子中对方也能帮到自己,molly从小明那回来,坐在公司大楼的窗户旁边,没有安全感的molly用言语刺激着琪琪,琪琪先是淡淡地离去,最后又回来向molly说了一句,molly,我好想你。这真的是在现在这个都市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一句话。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人觉得舒心以及安全呢?琪琪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赢得了这个社会大众最难得的东西。这里暂且抛开molly背着琪琪和小明上床的事,那是小明和molly两个人的行为方式,跟琪琪无关。
最后说一点,看了网上很多评论,说到的结局都是琪琪和小明都不约而同重新回到了彼此身边。我觉得很奇怪,这跟我刚看片时理解的完全不一样啊,两个人分手的时候态度那么明确,情绪那么平静,并不是一时冲动做出来的决定,怎么会这么快就反驳掉自己之前肯定的东西呢。小明和琪琪分开的理由是两人坚持的东西不一样,就算继续在一起下去,小明的行为准则依旧是小明的行为准则,琪琪的行为准则依旧是琪琪的行为准则,他们都很了解这一点,怎么会重新又在一起?太可笑了吧。小明没有上电梯,琪琪重新回来,琪琪说一起去friday喝杯咖啡吧,两人最后的拥抱,都只是两人毕竟是之前是情侣,对对方还有所依恋,所以才不忍心马上分开吧,并不是要和好的意思啊。理解不能。
这部片导演表达的东西太多,看完感触也太多,从来没看过这样一部将生活的真谛困惑迷茫彷徨演绎得如此生动的影片,突然发现这才是拍电影以及看电影的真正目的。即使没有票房,我们同样很精彩。

未修,等有时间重新整理

 2 ) 超越之光——纪念杨德昌



        一九六零年代,也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影片素材来源的时代,电影中的小四捅死小明的日子,而在真实的历史里,是一位叫做茅武的中学生杀死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同学,时间是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五日,接近夏日。

        就在三十年后,44岁的杨德昌提到茅武杀人事件时说:

        “对我来说最有趣的,不是茅武的生平,或者他为什么杀人,而是那个环境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太多人不愿去想那段时间,可是那段时间对我们这一代来讲非常重要,为什么台湾会有今天,其实跟那个时代非常有关系,这个杀人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凶手。我们那一代在民国五十年(一九六零年代)是念初中,命中注定到民国八十年(一九九零年代)你就是社会中流砥柱。那时候的环境也许会增强你的个性,也许会削弱你的志气,都会影响到现在,那个年代有很多线索可以让我们看清楚现在这个年代,这是我做这个片子的最大动力。我希望《牯岭街》除了小孩子看了会开心外,大人看了也能够延伸一些自己的思考:发生在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教训到底在哪里?”

        也同样是在1963年,台湾,一部美国电影被当局禁映,名字叫做《丑陋的美国人》,编剧和导演也都是美国人,禁映的理由是“会影响台湾和美国的关系”。很多在台湾的美国人不是很理解这件事,他们觉得很奇怪:“咦?我们美国人自己都觉得很有趣的电影,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反而不敢面对?”

        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粉饰和怯懦,深深压抑着面对内心真实的冲动,看见别人的丑陋,就隐含着自己的丑陋也将被暴露,是啊,中国人也好,美国人也好,说到人性的丑恶一面,又有多少不同呢?

        所以杨德昌当初拍摄《牯岭街》时对观众的盼望并不切实际,首先是小孩子看了不会开心,再者他最为坚定的对个体和群体文化的内省精神,到了大多数成人这里,除了唤起怀旧与伤感,叹息与悲哀,却唯独唤不起自省,为什么?因为即便过了三十年,制度也许改了,生活也许变了,但文化没变,人们内心的压抑并不见得比一百年前少一点,只是方式变化了而已。甚至在21世纪杨德昌的《一一》中,人们对精神出口的渴求也一次次的失败,那样的无所适从已经化为了人和人的同情与心灵深处的孤独。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1994年,杨德昌的《独立时代》,以近乎戏谑的手法与节奏描摹当代台湾众生相,几乎让人看到浑身刺痛,坐立不安,人性背后的动机全部拿到了台前晾晒,一探到底。表面上看,就连最宽容的评论者都觉得,为什么杨德昌镜头下的人物都这么可憎,人与人之间都这么疏离?于是他们中间的相当一部分人,把这种狭隘简单的归结为导演内心的狭隘。

        这是可笑的结论,更是观者的悲哀,仿佛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而缺德的永远是别的什么人。我们在银幕上看见美好的情感,就会感同身受,为什么看到丑陋的东西,却想不到那丑陋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所谓的阴暗和美好,本来就应该在阳光下享有同等的对待,一样的坦坦荡荡。否则,我们的文化,从个人到群体,何以谈起自省,何以谈起自信?

        实际上这是杨德昌最为真诚的一部电影,把虚伪和所谓的丑陋和美好的情怀一起亮出来给你看,是告诉你:它们同属真实的一部分,无所谓高下,无所谓对错。杨德昌在电影里让我们看到一种正面的态度,无所回避的态度,人性中的道德优劣并不以身份和阶层为界限,也不以穷富来划分,这样正面而强大的价值观念我曾在黑泽明的电影中看到过。就好像这部电影里的富家子弟阿钦,肤浅俗白,事业搞的乱七八糟,成天被人骗,总是喝醉搞不清状况,在影片里出现时是那么令人讨厌,但到最后你发现,他追求自我和爱情的执着比谁都要强烈,也许他不得其法,却努力作出着自己的选择,终究是他最真最单纯。

        人是不会改变的吗?如果今天的年轻人,再看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不开心之外,会不会在内心产生自发的力量,去抵制那些压抑内心的文化,更开放,更轻松,更正面,更坚持,同时又拥有更加自然多元的宽容度?我相信会的。1991年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是带领了一批几乎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一起,共同创造了一个比当时台湾电影工业更健全,更自主的工作环境,用了三年的时间筹备拍摄,锻炼了一大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这是杨德昌对年轻人最好的信任。

        今天,如果让我道出对杨德昌先生最大的敬意,在于尽管并非人人都拥有强力思辨和反省的能力,但因为有了他的电影的出现,就不能说这个文化失去了内省的光芒,这种光芒并非来自高远,而本就该深植在我们心中,内省并非为了转而拿起绳索,去束缚更加年轻的心脏,而是产生自我超越的动力,这超越的动力让我们独自走向精神的开阔之地,并一次次的停下来,感受到灵魂的真实面目,正面了真实还不足够,更在开阔的过程中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他人。

        杨德昌先生去世的时候,我远在美国学电影的台湾朋友打电话来说,无论杨德昌安葬在美国还是台湾,他都会去扫墓。上个世纪的鲁迅先生说,绝望和希望,同样虚妄。是的,在我来看,虚妄既然是人生的底色,也就应该毫无惧色的带着希望去面对,是别无他途的选择。杨德昌在某种程度上,与鲁迅先生相似,既正面人世的真相,也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去应对真实,这本身已经是美的,即便口出恶言,冷眼以对,即便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与虚伪,也让人感觉到衣服下的心脏比任何人更强烈的盼望着温暖与美好。

        所以杨德昌先生的墓碑,在我的想象中,一定是安放在《一一》片头出现的,那么葱郁又茂盛的树下,并且,那将是一个定格的 A Brighter Summer Day。

注明:(杨德昌口述部分引自黄建业先生《杨德昌电影研究——台湾新电影的知性思辨家》台湾远流出版社)

Liar

原载于 北京青年报 2007年11月

 3 ) 独立时代

按理来说我应该最喜欢《独立时代》的,因为从来都对考察人性,尤其是中国人人性的片子情有独钟。但我还是觉得《独立时代》有些太完美了一点,甚至不敢深入的去想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怕想多了又陷入绝望中,我们真的无药可救了么? 杨德昌是一个多线索叙事的高手,这个在华语电影界是难得可贵的,他后期的每部作品都是一群人物,多条主线,而且看的不头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刺到心的最深处去。如果觉得自己太年轻,想对这个世界多保留几年憧憬的话,还是不要去看《独立时代》吧。

 4 ) 身不由己

“感情是一种廉价的借口,装的比真的还像。”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杨德昌真的很了解都市的台湾人性,他用非常繁杂的生活细节,甚至是话痨,去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虚伪。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在中国,装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这么多的真假难分,才有会这么多的误会、猜测和谎言。

 5 ) 随便写点

杨德昌的《独立时代》,拍摄时间是1994年,牯岭之后,《一一》之前,对应时间的台北,是富起来的台北人,文化产业开始兴起的时代。据杨德昌自己的随笔说,是新儒学开始走红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华人社会呈现出什么样貌,小杨有自己的理解,于是他交了一份答卷:《独立时代》,英文名说得更明白——《Confucian Confusion》(夫子的困惑)。也许因为这样,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呈现出比其他作品更多的说教姿态。

整部电影是说教的:所有人都有自己做人的方式,都有自己对华人社会关系网络的理解,总在喋喋不休地告诉别人做人的道理,看起来都那么睿智,却在自己遇到问题时败得一塌糊涂。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观念,电影的说教也许不是杨的问题,只是社会如此,大家都身在其中而不觉罢了。

故事的开头是孔子的话,意思是,人民没有钱,富之;富起来了又如何?教之。最后落在“教”字上,当然,新时代有新名词,大家管它叫“文化产业”。

画面还未呈现的时候,便是小波的答记者问,把迎合大众曲解成民主,解释自己的抄袭行为。大屏幕上是一面镜子,小波穿着轮鞋在记者之间自由穿行,摆着先锋艺术的姿态,记者忙碌着,记录,审问。镜头一转,Melly被姐姐教训,说她不会做人,而后便以琪琪为榜样教育她要做个受人喜欢的文化产品。再一转,琪琪笑容甜美,对每个人都和颜悦色。大家都拿琪琪做榜样,却都毫无质疑地相信,琪琪的笑容是装出来的。

琪琪真的是装的吗?两个地方说明了问题:一是男友小明见Melly的公司走下坡路,希望琪琪及早脱身,被琪琪拒绝。另外一处是一个长镜头,画面中琪琪在Melly遇到问题时显得焦躁不安,站在透明的大玻璃后面,不时地扭动着身体。

杨德昌借着作家的嘴抛出了一个命题:孔夫子如果跑到现代,发现自己很受大家的欢迎,然而大家都向他讨教做人处世的道理,因为大家都相信他的理论是编出来骗人的。

这便是现代社会。有人说中国人是功利的,连信仰也是如此。有智利游记为证,有公款旅游者,成为一门派,口号是见神就拜,反正拜了不损失什么,或许哪天惹了麻烦在这个神的地盘,留个关系网好办事。宗教的世俗化,哪里都有,但大众以这么理直气壮地以世俗的方式理解宗教,怕是中国独有。记得《牯岭》时代的小四,还带着天真的气息,为此他杀了心爱的女孩;小猫王还在为摇滚奋斗者,虽然最后磁带被扔进了垃圾桶;哈尼还有理想主义的色彩,结果死于毫无理想的对手的陷害。转眼间黑暗的时代灰飞烟灭,人民富裕了,信仰也连带着没有了,一点点都没有了。艺术、文学、文化,统统都产业化了。

杨德昌很有意思的一点,他的电影,英文名和中文名差别很大,但电影的内容,两个题目都能扣上。《独立时代》扣的题,一个是夫子的困惑,另一个是“独立时代”。Melly是富家女,做文化公司做得一塌糊涂,也不喜欢,她不过是为了向被家族订婚的老公摆个“我要独立”的姿态。Melly的姐姐是早年为了爱情闹过独立的,嫁了作家,现在却后悔了,和孤僻的作家分了居又羞于承认,在电视中依然告诉大家“只要一小时,你们就能像我一样幸福”。小明一直以贪污腐败的父亲为耻,却阴差阳错地陷害了正直的同事,成为官僚小团体中的一员。作家看起来是最独立的,守着清贫,写着销不出去的书,看上去那么达观,但说到底还是怕死,琪琪一出现,他的姿态立刻变化。小波原本就是文化流氓,色心大,色胆小,看起来很先锋,Melly老公阿King一发现他和Melly的关心,立刻吓得摊倒在地。反倒是琪琪,看起来左右逢源,到决断时,便真的断了。更有趣的是阿King在形容和Melly关系的时候用了“一国两制”,看看一国两制的双方,一个摆着姿态要独立遇到困难便退缩了,另一个摆着大度的姿态私底下却跳脚怄气,笑,不知是否影射什么。
这样一个时代,闹女权、闹独立、闹性解放,最后,到底谁独立了?

最后说电影的特点。杨德昌喜欢画外音,一个黑幕,背后有主角的对话,有旁边旁逸斜出的各种声音,看似无关,却让人遐想人物的各种关系。还有他喜欢镜中的取角,让我们看见在镜子里的人,像做戏一样,笑着哭着。到这部电影,这两点运用得尤为多,超出看过的他的其他作品。杨喜欢多人物多线程的特点,在本部也展露无遗。说教到这部浓到极点,有人说这是理科生的议文,不为过,到《一一》时代,又渐渐淡去,蜕化出大师级的作品。这部在期间,不上不下,但指涉的内容,在今日看来却很有意味。都说大陆比台湾晚几年,台北的过去就是上海的今天,有没有,自己看。


 6 ) 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杨德昌“独立时代”

这是一个繁芜、浮躁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暧昧;这也是一个混乱、茫然的社会,每个人都没有方向,但是都朝着某一个方向在走。

这里有玩艺术的人,阿bir那样的“艺术家”——或者称为艺术投机分子,把艺术当作一门生意来扬名立万;有molly那样的富家女,衣食无忧因此心有不甘,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追求,但不知道到底要追求什么;有阿king那样的有钱人,以为钱可以买到想要的一切,在百无聊赖的生活当中,把偶尔被挑逗起来的欲望当作宝贵的爱情;还有molly姐姐那种曾经有过理想,然而迅速在世俗生活中作出妥协,活成一个貌似幸福美满实际空虚寂寞的成功人士;也有molly姐夫那种大龄文艺青年,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苦苦坚持,变成一个现代社会的苦行僧和怪大叔;象larry和小凤那样的人,当然也不在少数。为了上位,百般算计,连灵魂都可以出卖,更何况肉体;最后,琪琪和小明,是美好形象的代表。他们都有一颗单纯的心,但是他们也在生活当中迷失了方向。琪琪在众人的质疑和猜忌下,失去了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本心,因此迷失了自我。而小明,则是在社会给予的束缚之下,在每个人告诉他“你应该这么活”的压力之下,丧失了自我。

杨德昌在独立时代里面的表现,可以用驾轻就熟来评价。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深入了解,使得他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安排、控制自然流畅,丝毫不显生硬。就像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面一样,复杂的人物关系,多条故事主线,他控制得一丝不乱。并且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活生生的凸显出来,丰富而且饱满。

对一个文艺作品的评价,无论电影、小说或者其他,我的个人看法是,看完以后可以丝毫不费力气的想起来的东西,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句台词,那就是对你来说重要的东西。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你,有可能将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琪琪和小明跟小明的爸爸、继母以及其他人吃饭的一场戏,很常见的中国式客套方式。饭桌上的感情联络,寒暄、恭维、言不由衷的老调重弹,千篇一律但又势在必行——用电影的一句台词来说,这是情感投资,中国人很少有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小明的表现是不耐烦,以及不屑一顾。他反感父亲抛弃母亲,重新找的这个女人,因此反感她为了向自己示好,为琪琪找工作。他也反感表面上一片和气,暗地里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这是他的本心。但是琪琪习惯了对每个人微笑,尽心尽力的照顾每个人的感受——为别人着想本来是好事,但是一个想让全世界满意的人,既会耗费掉自己大量的心力,又会遭到大多数人的猜忌和怀疑,这正是琪琪的遭遇。

Molly的姐夫在我看来,虽然谈不上神经病,但是也差不离——我不是说他想法怪异,你可以看到他为了维持自己的信念而作出的巨大的痛苦的努力,然而我没法肃然起敬。一个把自己跟社会的关系搞得这么僵硬的人,必然不是一个聪明人,或者说,不够清晰。他在一次自杀未遂之后,把善解人意的琪琪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其实是可笑又可悲的——怕死就怕死嘛,还不好意思承认,非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当借口。非得要被出租车撞一下,才能撞醒了脑子,醍醐灌顶般的想到答案,没有人不贪生怕死,好色之心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杨德昌在这里不是想借角色之口表达自己的人生观,而是在戏谑这种人。

还有关于那个装逼狂阿bir,他的戏份不算多,但是出场几次,都能让人倒足胃口。最恶心的莫过于跟阿king在他家楼下那段对话,这种人就是没法好好说话,扯来扯去就要扯到抽象概念上面去,故作深奥,以彰显自己艺术家的气质——一个聪明人,可以把自己的道理用别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清楚,因为他自己足够明晰。

印象最深的两场戏,还是跟小明有关。一个是molly发神经找他吵架,两个人在昏暗的小巷子里面打斗撕扯,最后累了抱在一起。这两个人本来是同学,后来成了冤家对头,互相排斥。但是在两个人都倍感孤独绝望又精疲力竭的时候,互相的慰藉,哪怕只是肉体上的,也能带来一点希望——如果人人都明白,在需要的时候,有人能给予你想要的东西,是多么的美好和珍贵,那该多好。可是完事之后,molly很可笑的——几乎所有的蠢女人的做法——问小明,你爱不爱我?小明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心说爱,于是molly大怒而去。小明于是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都被世俗的规范束缚着。这个规范要求人们“正常”的生活,过跟大家一样的生活——“什么叫大同?大家都相同就是大同。”于是他辞掉了稳定安逸的公务员生活,打算去寻找自我。

最后,小明和琪琪在电梯里面谈话。两个人心平气和,能够试图去理解对方了。琪琪在molly姐夫的启发下,敢于去相信自己了。小明也终于冲破了自己的困境,要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两个人因为之前的误会,已经决定要分手。两人友好的道别之后,琪琪走出了电梯,小明回到电梯,关上门,犹豫再三,决定追出去。电梯门开了,琪琪正站在门口,温柔的问道,要不要去喝杯咖啡?小明上前把琪琪揽入怀中。剧终。

杨德昌早期的电影好像都喜欢安上一个光明的尾巴。这个结尾也的确令人感动。在纷繁复杂故事之后,这一个场景终于打动了观众,并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希望——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

 

 短评

比给你一把匕首、给你一瓶毒药、给你一个天台更有效的是,给你放映一遍《独立时代》。

4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台词王电影,中国人的人情处世片。杨导在对待问题的思度上,总会让人觉得后背发凉。你有没有一个“装的比真的还像”的朋友,她的委屈让你语塞。人生的不同阶段,在我看来,从大学到社会人的那几年,确实最熬人,讽刺,颠覆你的尖锐,教你不停地思辨。"被冤枉是我们中国人会做人要付出的代价。"

9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杨德昌终于不去展示迷局的纠结,直接将旧有规范重拳击碎。既定的道德体系陈腐僵死,如果刻意去因循追随,只会坠入深层渴望并极度质疑的泥淖里。做人要像出租车司机(孔子)一样,用心去直接感受人生的质地。扮演者终会分裂幻灭,感悟者方能自成体系。古训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

13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台湾,00年代的韩国,10年代的大陆,在经济上几乎沿着同样的脉络辗转,在文化语义上无一例外的反复。年轻一代在波云诡谲的大时代中同样迷茫着,憧憬着,独立着,失望着。我们以为我们不一样,不还是在爱,性,钱中向着名望,权利无奈的妥协,叩拜吗?活自己,难

1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杨德昌深谙中国儒家社会的混乱混沌,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个个当局者迷,没人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观别人的事拎得清,涉自己的事看不清。符合别人预期才是“真实”,否则就是“装”,“被冤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会做人要付出的代价”。大爱结尾,好感飙升,悲观电影的温暖尾巴。

16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杨德昌在源源不断的编织人物关系、制造矛盾冲突中精准的勾了出华人族群的生活交往、人际关系、处世哲学的面貌,戏剧又情理之中,讽刺黑色又暗藏温柔,尖锐凶狠又刀下留人,他做的不是一眼就看穿了谁,而是闭着眼就能看透华人世界。

19分钟前
  • 杨三疯
  • 力荐

于是乎,我很明确了杨德昌在我心中的地位高过侯孝贤,这是五星与四星的差距。——莫名其妙地,虽然是一个阴暗的故事,却看得我很可乐,心里很爽,那是我喜欢看电影时想要得到的观感之一,是一种颇有些豁然又觉得不是全懂的认知:庞杂的人物关系网透过各色大小事串联,生活的酸甜苦咸也在言语中展现。

2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如果我们不去规定真理只有一个,怎么会跑出来这么多假的?就是因为真假难分,才会有这么多对他人的猜测,误会,对彼此有这么多不合理的期望。你我都是孔夫子,但我们从不给彼此说话的机会,却总是假借孔老夫子那套标准答案,把每个人规定成这种封闭,盲从,空虚的样子!

24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一部真正的人间喜剧,也是一部真正的人间悲剧。8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台北,也引发了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坍塌,今天的大陆又与之何其相似。杨德昌揶揄艺术,揶揄政治,揶揄感情,更揶揄背后那些搞艺术讲政治谈感情的人。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却不能如戏,杨德昌在一旁哈哈大笑,明明都在卖力地表演,为何又不肯承认自己那拙劣的演技呢?他就差把“我们生来就是孤独”唱出来了。

27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这个世界不会接受你,而且根本不需要你,所以总有一天你会回头。

30分钟前
  • CiCi
  • 力荐

原本可以很好看很耐人寻味的片子,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生硬、别扭,各种舞台腔、文艺腔、直白的说教、蛋疼的感慨。杨德昌的愤世嫉俗总搞的像是中二病。

32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感情是一种廉价的借口,装的比真的还像。”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杨德昌太洞明了,他用非常繁杂的生活细节,甚至是话痨,去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虚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在中国,装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真假难分,才有会这么多的误会、猜测和谎言。8.7

36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终究是悲观里不忍放弃最后一丝温情,且算自渡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一出鸡飞狗跳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与困惑迷茫诠释得淋漓尽致。虚伪与自圆其说,可笑又可爱,荒诞而讽刺,客观又不失辛辣,假亦真时真亦假,看不透摸不准的中国人个个都是奇葩。

41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如果说侯孝贤有诗意,那么杨德昌有哲思。有趣的是,杨德昌不但让角色说属于角色自己的话,而且让角色说导演对角色所处情境的看法,所以很说教。但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想当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这么搞的,虽然是多声部的。于是我对这个影片还挺犹豫的。暂时先定为三星吧。

43分钟前
  • 雅尼以西
  • 还行

早就说过了,出租车司机才是真正的智者。。有什么想不开的就打车跟大哥聊聊,尤其是天津的。

48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如果觉得自己太年轻,想对这个世界多保留几年憧憬的话,还是不要去看《独立时代》的好。

52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实景拍摄的大话剧。

57分钟前
  • 路可可
  • 推荐

杨德昌太了解中国人了。他把中国人的人性展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故能拍出浑然天成珠圆玉润的集大成之作《一一》。电影说尽了中国社会里的人情世故。结构太完美!琪琪、小明、Melly、小凤、作家……都挣扎其中,认为自己万般委屈,却不得不逐利和妥协。一出苦笑的悲喜剧里,我们看到了伤痕累累的自己

1小时前
  • 汪金卫
  • 力荐

从这里与杨德昌分道扬镳,直到一一的知天命.....愤青的底子,那么用力和坚硬,教坏小朋友,杨的矛盾困惑也便是Melly姐姐姐夫激化的难题.....要过渡到调情幽默和温润的包容,从一味批判到苦难里唱歌,究竟需要再三磨砺还是一开始..就注定了?

1小时前
  • Conni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