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审判上帝”之《the TRUMAN Show》
《the TRUMAN Show》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无疑它属于娱乐电影的范畴,但透过曲折离奇,荒诞滑稽的故事情节,这部娱乐电影的主题其实十分严肃,值得玩味。
影片主要人物的个性设计是严格为阐发主题服务的。
编导从一名媒体制作人的概念延伸开去,赋予由Ed Harris饰演的Christof(“the TRUMAN Show”的编导)一角无比的权威性。他创造了天地,日月星辰和“世间”万物;同时他“高高地坐在大圆球上”,5000个摄影器使他足不出户就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现代高科技则赋予他无所不能的魔力:轻按一下按钮,就把黑夜变成白天,就能兴风作浪,发起闪电雷鸣。
Christof一角实际上反映了人心灵深处对未知的事物,对大自然,对自身未知的“命运”的莫可名状的敬畏。未来总是无法预测,灾难总也避不开,厄运总是紧紧地缠绕着自己......面临危难和迷茫之际,人们会本能地把求助的眼光投向“Christof”一类的事物,希望能得到救助。另一角度,Christof对Truman以及世间万物都有真挚和深层的爱,他坚信自己为Truman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一种远离尘世的正常生活;他希望人们接受现实,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保护之下,和他一起享受这个美丽小城里的美好生活。但他也会被激怒————当Truman可能脱离自己的操纵时Christof不惜冒毁掉Truman的生命的风险来巩固自己的权威————Truman和他驾驶的“圣玛利亚”号都被滔天巨浪吞没,这和电影的题旨是完全契合的————这是古老的故事“诺亚方舟”的现代版本。
桃源岛上以Meryl(Truman的妻子)和Marlon(Truman的好友)为代表的其他人物的象征意念比Truman本人更加值得评说:他们都是“知情者”,不但如此,他们同时也在协助Christof维护着桃源岛的“秩序”,当“异见者”闯入时,所有人都义无反顾地将他“绳之以法”。其中最值得玩味的一点是这些人对于自己在桃源岛上的生活的定义。显而易见,虽然和Truman同样过着“被操纵的生活”,他们却完全接受,也享受着这种生活。这种心理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因为他们是在扮演角色的“演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the TRUMAN Show》片头有一段类似演员访谈的片段,看似只是对“the TRUMAN Show”这一“电视节目”的引子,实际上却是对这种人生观的注解————Meryl和Marlon的结论都是“the TRUMAN Show”是真实的生活,没有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之分......他们已经把这种“被操纵的的生活”和“生活”的概念归为一体,他们和Truman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确切知道Christof的存在,并知道Christof站在他们的一边,因此这种人生观归根到底源自他们心里对Christof的“坚定的信心”。并非他们乐于充当木偶,而是他们明白只要Christof操纵着这一切,他们的未来即使无法预知也必定是无忧无虑的。他们相信,也乐于依靠“万能的Christof”。换言之:“信靠”。
Jim Carrey将Truman一角表现得近乎完美无缺,他一贯夸张滑稽的银幕形象以及天真浪漫的孩童气质使角色显得十分自然和具说服力。
片中的Truman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不觉”到“迷惑不解”到“恍然大悟”的过程,其中每一个转折点的编排都意味深长。
第一个转折点是“Truman的父亲”突然再度出现;Truman转化的最大推动力则是他一直深切想念的Sylvia。尽管Sylvia作为Truman转化的最主要动机多少带有“性”的意味在里,但她仍然是影片中和权威对抗的最主要代表。尤其是和“Truman的父亲”一角的相互映衬,使这两个角色各自的象征意味都更加深远————同样是和体制对抗,这两个角色却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Truman的父亲”一角客观上启发了Truman的“自我觉醒”,但他却是主张臣服于权威的代表,他比Truman本身更为消极;处于另外一个极端的Sylvia则代表着人群中先知先觉的智者,也就是Truman所能达到的最积极面。
细品之下,人们会发现Sylvia一角也经历了从“顺从”到“叛逆”的转化过程,编导抓住了Sylvia一角的转化来反衬其他人物“因身处桃源岛中”导致麻木不仁的可悲性:当她还是“the TRUMAN Show”的演员时,她畏惧权威,不敢和自己确实心仪却被禁止谈话的Truman交往,但在她离开桃源岛之后她却成为了拯救Truman的自由意志的斗士。
换言之,身处“桃源岛”本身就使人迷茫,不明事理。
......
由于片名的强烈暗示性,《the TRUMAN Show》乍看之下只是一部针对在美国从1994年风靡至今的“真人节目”的“应景电影”,它的真正主题很容易被忽略和误解,尤其是对于不具备“基督教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许多关于本片的评论都如出一辄————影片深刻揭露了西方商业活动中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丑恶行径,对美国的道德、人情及世态的消极一面进行了有力的讥讽。。。云云,这实在是浪费了编导的一番用心良苦。不过对于世世代代浸泡在基督教文化背景的西方观众(本片的主要目标观众)来说,把握电影的真正意念是没有问题的————《the TRUMAN Show》的主题并不是“媒体”或者“商业行为”,而是统治西方社会数千年的“宗教”本身。
《the TRUMAN Show》当然不是宗教题材电影,但在表述意念时自然而且巧妙地从圣经中套取了形式和人物,严肃探讨了“自由意志”和“精神家园”之间被世人普遍忽略的内在矛盾。
所有角色的形象都明显透射出圣经人物的潜影:Christof俨然就是“Christ”或者“God”的代名词;“桃源岛”实际上就是“伊甸园”;Meryl,Marlon以及其他演员是“虔诚信徒”的化身;Truman在狂风暴雨中向天空努吼“你要阻止我,你就必须杀了我!”那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令人联想起《出埃及记》中那位向上帝面对面挑战的伟大法老:英勇无畏的拉姆西斯大帝;Sylvia在桃源岛上向Truman透露真相的情节完全对应于伊甸园中的蛇和夏娃的故事————蛇对人说“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实你们就如同神般能辨善恶”,而上帝对人说了谎,说吃了就会死。上帝为什么撒谎?原因就和Christof希望Truman和他一起继续留在桃源岛上“享福”一样。蛇有什么错?她不过说了真话,但她却被上帝诅咒,一如被Christof“强烈谴责”的Sylvia。
吃善恶果要被上帝诅咒,追求真相和追求自身完善是犯罪————伊甸园中的善恶规则和人间不一样————谎言是美德,追求真理是犯罪。
所以,上帝希望人永远不要明白善恶,是非,羞耻。
把灵魂交托于这样的神,对尚处于迷茫状态的人类来说还可以理解,但对于已经经历启蒙运动的人类来说,就显得荒唐。
影片最后站在“出口”处的Truman当然不可能再被Christof说服,返回桃源岛,因为他已经是个独立的,不再受操纵的个体了。可是,在外界生活的Truman只是因为内心有痛苦,需要慰籍,难道他就应该重新返回桃源岛,把自己的灵魂再次交给Christof?
岂不可笑?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影响力已经比中世纪时大为衰颓,但是,一来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由于历史原因早已广泛渗透了欧美各国的民族文化中,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石。《圣经》故事在西方家喻户晓,其人物的形象及言行精神早已潜移默化地沉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二来面对欲望的无限膨胀,社会的急剧变革,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越来越多的人们感觉自己需要一个“精神家园”,给心灵以宁静和慰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归依宗教,信仰又重新蓬勃。
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就是:人们要完全依靠上帝,不可倚靠自己的能力,在一切所做的事上都要信靠上帝,神必指引他们道路。(《圣经》箴言第3章5-6节)。
《the TRUMAN Show》表达了编导对人类自愿丧失自由意志的忧患意识,这种丧失由于难于觉察而且效应正面而愈加沉重。这个宗教色彩浓郁的寓言为人们留下了充裕的思索空间————人们有必要再度重新探求宗教信仰对意识心灵的作用究竟何在?人类追求真理,反倒被“上帝”审判;人类追求自由,反倒被“上帝”摧毁......历史上这种例证实在太多了,Truman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证而已。显然,编导并非宿命论者,影片的整体思想向“人定胜天”倾斜。提出一个例证,将其引向极端,充分展示其后果,从而将之否定。这一手法对突显影片的警世意义大有助益。
影片的另一积极面是Truman向被操纵的命运宣战的结果不仅夺回了自己的自由,而且干脆推翻了整个桃源岛的存在意义,从而使桃源岛上其他的所有人也就此摆脱被操纵的命运。其“潜台词”便是“一个微不足道却先知先觉的个体就解放了全人类的自由意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Sylvia所代表的最积极一面在Truman身上得到了延伸,某种意义上也是《the TRUMAN Show》的编导对这部电影所可能引发的思潮和效应的积极乐观态度的写照。
借助一个近乎戏谑的故事,《the TRUMAN Show》把上帝直接推上了审判台————这是一首人类自由意志的伟大颂歌。尽管它归根到底只是一部娱乐性电影,无法非常严谨,但《the TRUMAN Show》仍然成功超越其娱乐性进入了更严肃的创作领域,成为一个警世寓言的完美表意载体。笑中带泪之余,我相信人们不会忘记蕴涵其中的深刻意念。
影片中的观众都在为Truman最终离开桃源岛而欢呼,这于我们是否有所启示?
2007.4.17
2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楚门是个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有许多的欲望,又很容易满足。因此,他有时欣喜若狂,有时如丧考妣,大多的时候则彷徨郁闷,不知所措。这时,天才的导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断地制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长剧变得波澜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门快乐的时候便给他制造些麻烦,在其沮丧的时候,则不失时机地给其开启一线生机。他让金发女郎如言情小说般突然出现在楚门的视线中,开启他爱欲的阀门,又让她突然离去,使其心灵坠入无底的深渊;他让楚门从未谋面的“已故父亲”突然现身,夸张滑稽的相认场面令其热泪盈眶,同时也赚取了电视观众的热泪;他又让楚门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绪恶劣的时候去关怀他、开导他,令其感受到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虽然那位朋友只是一个演员,而且正背着大段台词……
很佩服电影中那位才华横溢、不可一世的天才导演,他让人想到了上帝,同时看到那个软弱、疲惫、徨惑的楚门被一次次的虚伪所玩弄,还是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了乐观时,我的内心就一阵阵地酸楚,我不忍面对——不忍面对一个真实的“我们”!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叹,但人生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是不是时刻都有一种演戏的自觉呢?还是在上帝的欺瞒和安排下,忘我地做着无意义的事呢?快乐,不足以使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们抛弃这个世界。上帝就像那个天才的导演一样,掌握着很好的度,他知道该在何时给我们当头一棒,何时又给我们烧起暖暖的火炉,他使我们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为痛苦制造着剧情的波澜,也制造着收视率,希望则是赏给我们的出场费,使我们不至于中途罢演。
电影的末尾,楚门是觉悟了的,他对着摄影机,真的向“上帝”罢演了。天才的导演恐慌了,他将失去观众,他竭力挽留楚门,告诉他离开了导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险的,但楚门还是走出了那扇门,走向那个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说不管那个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顿悟”一说,并说人的本性自足圆满,是人世的尘埃覆盖了它,使它迷失。看来楚门是顿悟了,他要找回那个失去的自我,那个自足圆满、自由自在的本性。
3 )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恐慌
初中时候我写过一篇日记,描述了我一天的日常生活,结尾是上帝与手下的对话,大致上是说我们设计这个世界观察冉某的生活真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故作深沉的初中生,我还在最后加了很装逼的话例如“我们都是上帝的羔羊”啥的。我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很好,看了我这篇日记也没说什么,其实当时我已经病态到了认定她看过之后一准会把我敲晕然后带到上帝那汇报:“老板,这家伙已经看穿了。”想想那时的我的确符合妄想症的所有特征。
现在分析一下,也许那时正是因为我的自我意识太强烈,而生活过于模式化,接触新鲜事物太少,与社会脱节,因此无法产生融入感,以至于想入非非走火入魔。不过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正常初中生的通病,为啥别的娃虽然也是一副被作业压得蔫不拉即的鸟样但其心灵却如此单纯如此阳光如此灿烂呢?不由得令我怀疑---莫非我有人格缺陷?我是无法接受的如此可怕的事实的,于是我只能用“他们其实都这样想,只是憋着不说”来安慰自己。
后来看了《楚门的世界》,我热泪盈眶。这不就是我那篇日记的现实版么!再后来我发现藤子不二雄和手冢治虫都有若干个短篇说的是同样的主题,于是我湿了,我爽了,我腰不酸了,我腿不疼了,我上楼也有劲了!因为既然这么多人都为这个想法辗转反侧过,那它最多最多被划分为“青少年成长阶段中的一个常见心理误区”而不是“晚期偏执型妄想症的常见症状(备注: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就像另一种奇异感觉“既视感”一样,这种20%妄想+10%偏执+40%不真实+30%不信任的感觉也应该有个心理学名词才对,但我一直没找到。藤子不二雄的短篇里确实给这种感觉起了个名字,港版书翻译的是“疏离感”,我认为这个词只有七八分准确。
话说回来,那个语文老师也许真的是上帝的手下。因为当时我想如果她把我敲晕那就证明我想的是正确的,那么她也可能在想:这家伙现在肯定在想我如果把他敲晕就证明他想的是正确的,所以我偏不把他敲晕。于是我想:她知道如果把我敲晕就会证明我是正确的所以才不把我敲晕,所以正是不把我敲晕才证明她心里有鬼所以我是正确的...其实这就像玩剪刀石头布之前一人说“我要出锤”于是两人开始浪费脑细胞到最后两人都想晕了发现还不如蒙着出一样,一条无穷无尽的猜疑链,没意义没结果。
所以说呢,事实上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仍然不敢肯定这个世界是否就像我所看到的那样。
4 ) 俄罗斯套盒、奥维尔、福柯及其他
《楚门的世界》是一个精心构造的俄罗斯套盒,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套子:最里面的当然是楚门(truman)出演的史上最大真人秀,观众是电视机前的酒吧女服务生,泡澡的糟老头……整个电影是第二层套子,观众是正在写评论的我,所有看过电影的你们;第三层套子比较隐晦:它是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内心隐隐的担忧:我们是否也是“楚门”?我们的命运,是否冥冥中已被一个类似的christof(显然来自耶稣基督:christ,编剧用心良苦啊)掌控,我们的生活轨迹,是不是已经被编码进入了一个我们无处可遁的程序?而我们也如可怜的楚门一样,自以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却枉然不知自己只是另一种being目光汇聚下的戏剧中的一个小丑?
这样一幅图景当然是相当可怕的,这在奥维尔的《1984》中得到了最细致、最生动的表现。而电影中的许多场景,就是将小说中的文字转化为视觉,呈现在你我面前: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到着装洗漱,到出门与碰上的邻居打招呼,一举一动已经悉数为无处不在的摄影机收于眼底。楚门的的许多镜头,都呈现在一个封闭的“框”中,那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反映的镜像,代表着凝视、偷窥和控制。没错——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楚门在汽车里收听到导演指挥调度演员的声音,内心有多么惊惶——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外力已经把个人的私密彻底置于监控下,人的存在并不服务于人本身,而成了外力控制的对象!
你当然可以把这种外力理解为极权政治力量,但米歇尔·福柯告诉我们,控制/统治不仅仅存在于极权社会,而是“机构化”于现代社会的全部方面。理性的主体和客观的知识,都不过是现代性(modernity)的产物,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权力控制的结果。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详细地考察了监狱对于"规训机制"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譬喻。与学校、工厂和军队不同,监狱必须对受规训者的所有方面全面负责,包括身体训练、劳动能力、日常行为、道德态度、精神状况;监狱是一种封闭的规训,没有受到外界干扰,没有任何内部的断裂,直至目标实现。因此,监狱是一种不停顿的规训。然而,现实中的监狱毕竟是一种有形的规训,比起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无形的规训机制,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楚门的可悲,与其说在于欲逃脱seahaven这个大监狱而不得,不如说在于早已把“监狱”内化,失去了要走出去的冲动。在电影中,主播问“为什么楚门至今还不知道自己活在怎样的世界中?”christof的回答耐人寻味:we accept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ld we are presented。什么样的realities?导演借楚门妻子美露之口道出,当楚门吵着要去斐济,美露的推诿之辞是:“我们要供房,我们要供车,怎么丢得下?”
在某种意义上,电影中的seahaven可以看作对conservatives鼓吹的保守主义价值观的讽刺,这一价值观强调traditional values,family values,坚决反对堕胎、同性恋、多元主义价值观,自里根上任以来已日益占据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连排别墅里优雅的主妇的头发永远纹丝不乱,永远在耐心地制作着意大利通心粉,等待着丈夫和孩子的归来。和善的邻居看到提着公文包回家的丈夫,永远都要热乎乎地打招呼。当然,这时邻居肯定是在自家草坪上修草坪。剁磨削一物几用的“厨师餐刀”、莫可可咖啡、福特汽车……广告商早已为标准的中产阶级规定了该用什么牌子的餐刀、咖啡和汽车。“truman show is a life syle,a noble life,a truely blessed one”(美露语)christof 创造truman show的目的之一,就是向观众推广一种典范的生活,一种为亲情、夫妻情、邻里情,还有消费主义浸润的主流生活。
然而,如同电影里揭示的一样,conservatives推崇备至的“典范生活”其实只是又一场“样板戏”,是一个illusion:一丝不苟的家居、程式化的微笑和寒暄背后,是无可救药的虚伪、堕落和绝望——一如《绝望的主妇》里的紫藤巷。
在影片结尾,楚门选择了逃离seahaven(中文被翻译成桃源,还是比较靠谱的),选择了外面的世界。诚然,正如christof所言:“外面的世界与我给你的世界一样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用怕”但问题是,是选择虚假的美好,还是真实的肮脏?这一看似是哈姆雷特式的问题:to leave,or not to leave?实际上却是一个伪问题:即使楚门留下,他也回不到“美好”的从前了?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无法再心安理得地show下去了。如果说从前的truman show还有唯一真实的“trueman”,那么现在则“无一真实”了。
truman show的制作者们为了把楚门留在seahaven,可谓费尽心力。从地理老师的泼冷水(there is really nothing left to explore)到报纸上的头条(the best place on earth:seaheven voted planet's best town)到旅行社的海报(it could happen to you)。当然最残忍的是一手制造了楚门父亲的"遇难",让楚门从此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和内疚。我的疑问是:干嘛干脆不让楚门知道外面世界的存在,认定seahaven就是世界,世界就是seahaven呢?当然,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的提出,启示我们意识到,囚禁个体心灵的最佳方式,莫过于让他闭目塞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乌托邦最致命的结构性缺陷就在于它的封闭性。一个健康进步的社会,首先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因为开放的社会顺乎人“生活在别处”的本性,而不是阻遏这种人性。
所以,truman show注定崩塌,因为密如蛛网的控制赛不过自由的心灵。就像楚门说的,纵使你架设了5000台摄影机,但你无法在我脑子里装摄影机。
5 ) 早安,午安,晚安
朋友的推荐让我点开了这部电影,她说楚门的世界就像你的世界。我疑惑的打开它,看完我大概理解为什么说像我的世界了。
一个住在别人编造的世界里,从小到大被别人操控着,一瞬间的怀疑但又想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告诉自己,别多想。当那个生命里的人到来,她占据了你的心,她的话,她的眼睛,她的笑都让你无法忘怀。她的消失,让你突然的怀疑,怀疑这个世界。但,没有怀疑过身边任何人。
我是幸运的,说像也并不像,和他一样被操控十多年,但我自认我身边的朋友确实值得信任。难以想象最后发现身边的所有人,全部都在骗你,是怎样的绝望。所以我做不到楚门最后疯狂,因为我已经满足。
这部电影最残酷的,是超现实的故事情节,没有逻辑却合乎情理。从一开始就透露着搞怪的画风,主角总是笑的像憨豆先生一样,给人特别好骗的感觉,给最后的疯狂渲染出一种超出预期的惊叹!
楚门大笑的背后,有些难以言喻的悲痛,他竭尽全力的逃离,最后手指触碰到大海背景的摄影棚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回头说:“如果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与这个养他,育他,却欺骗他的世界鞠躬,再见。
6 ) 让我爱上“悬疑”电影的启蒙喜剧片
很早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看完惊为天人,大概也是我最早接触的带有反转和悬疑(最后)、同时让我爱上悬疑片的启蒙电影了!
虽然电影在刚开始这故事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捧腹不已的笑料,但看到最后,我还是有在思考,这部看似喜剧的表层带来的却是背后的悲剧,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再回到悬疑,随着楚门从怀疑到寻找线索再到发现结果这一段路,真的还蛮揪心蛮难过的,试问,谁能接受自己所生活的一切只是一个虚假的世界呢?所以,这部片子的立意真的非常厉害了!给到我观后反思了好多~
说实在的这部电影我看过三四次了,每次间隔的时间都有点长,每次看都还会发现一些新东西!最后再看的时候几乎就是在以前没发现的点了,还是感觉又很有趣~这大概也是一部佳作带给人的别样愉悦吧!
最后,表白金凯瑞,我太喜欢他了!
7 ) 走得出桃源岛,走不出真实的荒漠
一、主题分析
“我们看戏,看厌了看厌了虚伪的表情,看厌了花巧的特技;楚门的世界,可以说是假的,楚门本人却半点不假。这节目没有剧本,没有提场,未必是杰作,但如假包换。是真实的生活。”桃源岛的设计者和总监基斯督在影片之首的独白意味深长。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说,我们所有的真实,实际上都是拟真。在拟真中,真实被从非真实中重新调制出来,产生出比真实更真的超真实,而这种超真实,“是从母体、记忆库的指挥仓中产生的,有了这些,真实就可以次第生产出来”[1]。而在《楚门的世界》里,这一理论可以有两种维度的解读。
首先对于楚门这一人物而言。他出生,成长,生活并且从未离开的桃源岛,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拟真产生出来的超真实。楚门生活在看似幸福的家庭,美丽的妻子美露,慈祥的母亲;好友马龙情同手足,邻里和睦友善,有着一份清闲的文书工作。影片中没有刻意展现情感的爱恨纠葛,工作的勾心斗角,或者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在这个世界里,楚门是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着自己简简单单的快乐和遗憾。他的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超真实”的桃源岛里。在见到西尔维亚之前,他从未怀疑过这个真实;而只要踏出桃源岛一步,他就会发现这个真实是多么虚假。为什么从前的他从未想过走出去呢?影片过半后,基斯督道破真相,父亲死在大海的剧情,就是为了在向往成为麦哲伦一样的探险家的小楚门,畏惧大海,制造出他的童年的心理阴影。大海真的可怕吗?对于经过这一事件的楚门来说,可怕成为了真实。桃源岛是真实的世界吗?对于被无数人无数次灌输其为“地球上最棒的地方”的楚门来说,桃源岛就是真实的世界。基斯督指挥着、创造着楚门的记忆,把非真实变了超真实。正如鲍德里亚对现代社会真实现状的描述——我们所有的真实,实际上都是拟真。在拟真中产生出来的真实,他称之为“超真实”;而且这个“超真实”更致命之处在于:比真实还要真实。
第二个维度落在了楚门真人秀的观众们,甚至这部电影本身的观众身上。鲍德里亚曾经举出主题公园的例子来解释超真实产生的过程,公园中是电影里虚构的景象,人们的日常生活了无新意,需要在这个被制造出来的幻境中体验神奇。也许我们会觉得处于明处的主题公园不算什么,但是,鲍德里亚进一步的推论却令人震惊,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影视作品和媒介建构起来的。楚门真人秀正是一个活脱脱的例子,这部风靡全世界的电视节目,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观众甚至会为它不眠不休。其中的一个极端,就是那位一直泡在浴缸中的中年男人。对他而言,楚门真人秀也许构成了他真实生活的全部。楚门的世界,给它的观众们生产了一个巨大的幻象,这里近乎完美,邻里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正如影片中基斯督所说,“桃源岛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这样的世界,无疑令人沉迷。其实与楚门真人秀类似的是,影视剧无论构建了怎样的世界,乱世,末世,虚构世界,大概都是一个高于现实世界,去除了现实中并不光鲜的、琐碎日常的世界。而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光鲜的东西,被投射在了影视剧上,然后通过广告等方式的反向输送,再次来到现实生活,并成为支配人们的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剧中甚至剧外的广告,是影视建构并支配生活的重要桥梁。在影片中,植入其中的广告比比皆是,比如每天楚门来到报亭之前,总有一个人在买《狗迷杂志》,与双胞胎大爷打招呼中突然被推到贴着“凯撒鸡”等广告的海报墙,妻子美露、朋友马龙聊天中“插播”的不自然的广告词……鲍德里亚说,“如果说我们是在产品中消费产品,我们在广告中,则是消费它的意义”。[2]他的意思是,被消费的,永远不是广告中的商品,而是广告的理念,因此广告本身反而成为了消费品。让我们想想观众们所看到的广告,马龙说“啤酒,本该如此”,楚门无意中喝的莫可可的镜头摆在片头花絮的右上角……同一品牌啤酒的标志,出现在酒吧的吧台(94’35”);楚门手中同款的杯子,握在了一位女性观众的手中(94’39”)。
作为观众,无疑是最该厌恶广告的,它每次在剧中出现都是那么滑稽可笑。然而,为什么剧中的明星们所消费的品牌最后还是来到了观众手中呢?因为广告本身并不能控制我们的意图,它所针对的是我们无意识的欲望。广告,是消费社会中制造欲望的武器。这种有了更高知名度的品牌的啤酒和可可本身并不见得会比其他品牌更加高级,更有档次,然而在电视中喝啤酒还有可可的人确实人人欲求成为的对象。消费它们的是红透世界的楚门真人秀的大明星——这才造成了人们的竞相追逐。而当楚门走出桃源岛,观众们转向其他节目,忘记楚门的时候,楚门不再是明星了,楚门喝的可可还会出现在人们的手中吗?而这个问题,不只是电影中才有的问题,更是现实社会的矛盾。鲍德里亚的思考是,如今这样一个“消费社会”的存在,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一个被影视,广告等等媒介制造出来的巨大幻象?人们的喜好,作出的选择,究竟是他/她自己的选择,还是身处这个幻象之中,在其所控制之下作出的选择?
影片的结尾,看透桃源岛之虚假的楚门选择离开这里。基斯督有一段耐人寻味挽留之言:“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骗。”他所说的他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正是前文所述的超真实存在的两个维度。一个是桃源岛的世界,基斯督以拟真塑造出来的超真实,对于局外人而言,这里无疑是虚假的,只有置身其中被植入记忆的楚门,才会信以为真。而外面已经成为一个“消费社会”的世界,与其说是真实的,不如说已经变成了更加巨大的幻象。鲍德里亚的语境中,拟真的过程其实已经没有了参照性的表象,拟真的背后页没有所谓的现实,所以,无论是楚门秀,还是楚门秀之外的世界,所构建的超真实,是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伪真实。
那么我们一直要寻找的真实何在?楚门问:“是不是一切都是假的?”基斯督的回答是:“你是真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看你”。楚门秀一直所声称的真实,其实只在楚门——在这个一直被欺骗的真人秀的主角身上,他的情感体验是真的,他失去初恋的痛苦是真的,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是真的,这些真实的东西,无论是桃源岛还是外面的世界,都阻止不了。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是否更为真实,抑或有更多的遮蔽,它诱导人陷入更大的幻象,这时候就不再会有人告诉楚门这一切都是假的了。当真实不再存在,当消费世界制造商品来控制人们的时候,如何消解它们对我们的支配,最重要的一点楚门已经拥有了——作为主体的自觉性。
二、镜头语言分析
本片镜头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混合镜头”的运用,即电影导演的客观叙事镜头与基斯督的偷拍镜头的混合,两者界限模糊,共同推进叙事,使得电影不具有伪纪录片式的粗糙质感,而显得圆润流畅,观感上与一般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几无二致。比如,影片开头上班一段,楚门推开门打招呼时画面周围的黑圈显示这来自基斯督的偷拍,而邻居一家三口打招呼的画面没有黑圈,是来自楚门的主观视点镜头。而后,楚门上班一路受到到汽车收音机内摄像头、书报亭摄像头以及鱼眼镜头(与双胞胎的对话)的偷拍,都是来自基斯督;楚门上班时,与同事的对话是典型的过肩镜头,撕纸的镜头来自楚门主观视点,而其中受到办公桌角遮挡的镜头则表示他始终未逃离基斯督的视线。
这两种镜头的混合,一方面表现形式是上文提到的两种镜头的交叉剪辑,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基斯督的偷拍实际具有考究、稳定的机位和构图,而不像《科洛弗档案》等伪纪录片那样追求手提摄影机画面摇晃的“真实感”。边框黑影、遮挡物、摄像头扭动的吱吱声响——这些与其说是偷拍行为的实际重现,不如是为了提示电影观众“上帝”基斯督的在场,是对楚门命运掌控的象征。例如,楚门被穿防辐射服的基斯督手下围捕时,金属遮挡覆盖了1/3画面,体现暴力机器的控制达到空前高度。另外,镜框中的楚门这一元素的多次出现,也与偷拍画面的阴影异曲同工,同时暗示了他被囚禁的处境。
对电视广告的讽刺则构成了本片重要的喜剧元素之一。在妻子美露和朋友达伦的“植入广告”中,演员一反电影常规(不能看镜头),突然望向镜头并推进镜头,演说广告词。这一戏仿电视广告的场面调度方法让观众从被隐藏摄影机构造的“真实幻觉”中醒悟,形成急剧反差,构成滑稽与荒诞性所在。
电影中,楚门秀的观众不仅仅是观看者。出现观众的段落中,导演将视点放置在电视机之上,将观看者反转为被看对象,使导演的批判矛头不仅单单指向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基斯督,更指向实际已不知不觉地被消费社会所掌控的电视观众。
另一个重要的镜头元素是面部特写。电影在拍摄基斯督时运用了大量面部特写,配上演员不苟言笑的表演,突出人物性格之冷酷,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另外,熟睡中的楚门的脸部特写,表现出对最隐私静谧的独处时刻——睡眠的近距离端详,这一隐私侵犯的画面能够引起观众共鸣,也因此被收入海报。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之一是结尾楚门与基斯督的对话,基斯督在暴力无法阻止楚门以后,慈父般地劝说他。然而此时基斯督压迫性的面部特写和楚门在低位的近景俯拍刻画了这一完全不平等的关系。而楚门“早安,午安,晚安”的谢幕,则粉碎了基斯督塑造的“真实”的假象——这不是如假包换的“真人秀”,这只是一出囚笼中的荒诞剧。
写于2013.11
[1] (美)凯尔纳编,鲍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128页-第129页
[2] (法)布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203页
8 ) 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滚滚红尘
秉持宁可重看经典旧片也不浪费时间看烂新片之原则,最近我又重看了《TrueMan Show》(真人秀 or 楚门的世界),8年内的第三次,世界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和浅薄,已经远远超越了trueman show里的假设,如今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真人秀节目,偷窥似乎更能吸引观众,如果再有点像冠希这样意外的偷窥私隐,大家就不约而同不分种族不分阶层的hingh上天啦。
这次我倒没有往消费主义以及人的偷窥欲方面想,再看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尽管trueman在一个设定好的幸福世界里长大,不知不觉接受预设的命运,尽管创造他的世界的神(节目制作人)警告他,外面的世界并不比现在好多少,一样充满了欺诈虚伪痛苦失望,但他还是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一心想要流浪远方,为寻找心爱的姑娘。而海上钢琴师1900,同样有令他情窦初开,魂牵梦系的姑娘,却惧怕外面的世界,觉得自己无法掌控大于船身的空间和大于船上游客的人际关系。宁可葬身火海,告别人间。
今年初看完海上钢琴师,我觉得这真是部好电影,但我对1900的选择真是失望,他是个天才,是神,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味,他的音乐灵感从哪里来?天才。没有一点人间味,人间的艺术家,好像说书人柳敬亭,经历国难,见惯生死,尝尽繁华与荒凉,说书表达都会有大进境。音乐家亦如是,就算是演奏,个人的情绪情感都会反映出来,而将1900的经历放大一千倍,仍不及一个10岁小童。
将自己的世界越缩越小,似乎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人人都会有的天性---不如回想一下,你是否做了一份鸡肋型的稳定工作之后,犹犹豫豫不敢跳槽。我相信这种逃避现实的基因潜藏在任何一个人血液里,当然,勇于冒险的基因,也公平的根植于每个人身上。
比如平稳度过30年的trueman。他从小被安排的恐惧水,身边的师友亲人,又都在不停的向他灌输“这个小镇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去外面没啥意思”的观念,然而,终于爱情的火花一闪念,几秒钟的时间就点燃了他出走的火焰,他要离开这个和谐优美的世界,平淡而美好,并不是人类一生的主题,昨晚我终于看了《Big Fish》,有位田园诗人,无意入了桃花源,从此再也不思归,12年写了三句自以为天下第一的诗:天是蓝的,草是绿的,×××是最牛B的。这就是幸福和安稳带给诗人的--创作力的枯竭。
Trueman最终选择离开片场,告别舒适安宁的生活,被设定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他决心投入未知的滚滚红尘,这样的结尾可谓振奋人心。
尽管我们没有生活在片场,但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生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无情的摆布,当你差一分没考上大学,差一个号码没中头奖,心爱的女孩儿琵琶别抱,最好的朋友插你两刀......你会有种永远无法摆脱宿命的噩梦之感,但正如某网站鼓吹的: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把控制我们命运的大手,就是我们分裂出来的另一个自己。
懦弱逃避和勇敢进去的基因,每天都在交战着,折磨着每个人,让人退却,或让人不安于平稳的生活。
其实,有什么可怕?我不明白为何1900终于不肯下船,害怕人际关系?还是害怕失败进而失恋。大多数人注定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化为历史的灰烬,融入滚滚红尘,但失败又如何?一生寂寂无名又如何?生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不可逆之旅,是百折不回去拓展生活的空间,还是缩在破缸里晒太阳,最后都会死的。
不约而同的,两个故事都选择了爱情作为最大的动力,也许,这的确是激活这两种基因最合适的催化剂。
这是一部每个中国人和每名中国同志都应该看的电影,我们就是无数的楚门,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命运被操控在他人手中,大多数人还并没有发现,更多的人发现了也无力挣脱。心灵的顿悟是人生的必修课,你不去选择它,它就会左右你。“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换句话说,他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如果什么也没出现什么也没发现。再换句话说,所有的配角被迫清醒地站在这个虚拟的边缘,吃喝拉撒24小时待命,意识到此刻的高潮被以亿计算的人类消费着,除此之外生活的区别只是没有摄像头对着,不用去区分真或假。精神病和真实一线之隔。坚持到底你就赢了。
楚门最后走出小岛时,有一个声音说其实外面才是最可怕的。我想到了现在中国的体制内的工作,一成不变。但是确少有人敢于离开,其实我觉得离开是解脱也是一种冒险吧。人的一生也有很多的路可以选择,有人选择安稳,有人选择冒险去追逐!我们每个人只能决定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其他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那个导演好恶心,那群观众更恶心,反乌托邦就是要反这班偷窥成狂的上帝。自由的意志是不能任人摆布的,如果我是楚门,但愿你永远不要让我发现真相,不然我将诅咒你们所有人——FUCK OFF, SCREW YOU ALL!
不止一次的怀疑所有人都在演戏,而我却蒙在鼓里
打开这道门,即便现实再最肮脏也请让我自己感受!关掉你的镜头,即使现实再无奈你也必须自己体验!
就算是已经完全知道剧情走向也还是被震撼被感动。就算你能摄影我的一切也无法在我脑内安装摄影机。
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a,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他用别人的相片拼凑出她的样子, 在这个虚假的,冷漠无情的世界里只有这份思念是唯一的真实
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而不仅仅是安定
年轻时候的金凯瑞真TMD 帅。尤其一头柔顺的头发。
当你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望你。楚门之外的世界,又会有怎么样的窥探?最怕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求证自己身处在哪个世界。
还记得第一次看完后的震撼。从一出生就在全世界关注下,父母朋友亲人甚至所有30年的人生轨迹都在设定中的楚门,在逐渐剥开疑团揭露残酷真相后,他有勇气走出这个巨大的牢笼,而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楚门,都在某种程度上被设定被限制被禁锢,又有几个会寻找自由挣脱桎梏。
我是不是也在楚门的世界活着?
要想阻挡我 只有杀我
#继续补看250#剧本创意很赞,怀疑这根本不是电影,而是生命终结时的彻悟;走向所谓真实世界,虽也有谎言有伤害,但残酷的真实总好过虚假的美满;智勇者追求真理,胆怯者苟安于世,庸碌者永不察觉。
原来植入广告那都是人家美国人玩剩下的玩意儿……
“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
最讽刺的难道不是电视旁的所谓观众么?导演老头子都比他们真情实感多了 观众为了他落泪欢呼击掌又如何 之前却从未想过让他离开 之后也只是换了一个节目频道罢了
安德鲁·尼科尔总能带来这种概念特别好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