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周浩

播放地址

 剧照

棉花 剧照 NO.1棉花 剧照 NO.2棉花 剧照 NO.3棉花 剧照 NO.4棉花 剧照 NO.5棉花 剧照 NO.6棉花 剧照 NO.13棉花 剧照 NO.14棉花 剧照 NO.15棉花 剧照 NO.16棉花 剧照 NO.17棉花 剧照 NO.18棉花 剧照 NO.19棉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0:56

详细剧情

  丝棉缠绵,正蓬鬆扩张的,不只是棉花,还有整个中国。  硬铁路串起软棉花生产线,从边城棉田到城市加工厂,一粒新疆的棉花种子如何成为美国时尚舞台上正伸缩跃蹬的牛仔裤?纪录片视线紧贴产业链,第一线直击,由棉花的种植、採摘、纺织、製衣,而至销售出口,目睹中国棉花产业之全貌,直探棉花覆盖下各式产业相关人士生活,无论棉农、纺织女工、中盘商、大宗出口。棉花活儿从来不简单,指上柔软蓬鬆,日子要怎麽硬挺才能过去,一团棉花揉出千百种生活型态,耗时八年,银幕上呈现今日中国棉花史,也是一页农工生活史。  「在中国,与棉花这条生产链相关的人数以千万计,我们解读棉花,也想从中解读『中国製造』之于中国普通人的意义。」──周浩

 长篇影评

 1 ) 棉花短影评

一只棉花,千种人生,棉花维系的是工人职工农民的生活。导演说除了用镜头来凝视这块土地已经无话可说,看了这部片子很受震撼,在物质条件如此富足的今天,还会有这样一大群底层的人,过着那样受压榨的生活。他们也会抱怨太苦赚太少,也会想家想家人,但是生活所迫,他们只能殷切的希望工作效率再高一点,生活质量能稍微好一点。最触动我的是绿皮火车上的一幕幕,他们要从河南到新疆摘棉花,上车时的他们乌压压挤在一起,似乎没尊严的被人推来推去,上车时都是翻进去的,外面的人一推屁股,然后费劲的钻进去。绿皮火车上,躺在地上睡觉,怕丢钱把钱藏在袜子里……好多思考,多看看这些,或许可以活的更明白,也更感恩自己有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

 2 ) 棉花的道德

这部纪录片是2014年发行的。翻出来看,是因为这两天闹的新疆棉花事件。从业近20年,第一次看到全网讨论新疆棉花的道德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个进步。

影片发行之后,我国棉花种植发生了根本改变。走向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为了印证自己脑中的时间线,去查了点资料。摘录如下: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015.5 王勇等发布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1.我国已基本实现棉桦机械化耕整地,代表为新疆兵团棉田种植区;

2.机械铺膜播自动机一次性铺膜和播种作业无后继续作业,必将成为机械化种植的趋势;

3、苗期机械揭膜比人械揭膜效率高、损失小要大力推广;

4、田间管理,即棉田植保机新疆兵团一直是领头羊,自2008年引入喷雾机开始到自主研发;

5、棉花采收机械化,我国自1950年起开始研究,1997年第一台自走式三行采棉机,2003年大型自走采棉机开始就用;2015年采收机器人开始研究;

6、棉花打包,60年代自主研发第一台的打包机,2004年克服机采棉加工机械化“瓶颈”;

最后文章预计因劳动力缺失和技术突破,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必将推行。

2015-2021 农业无人机的普及性应用和机械化的发展已经不用再说太多。

新的历史篇章早已书写。

纯谈纪录片吧。

拍的很好,就是离现在时间线比较久了。2014年发行的,自述历经9年,故推断素材收集时间为2005-2013年,恰好与脑中十几年前的棉花产业印象吻合。

开场就是灵魂拷问:“最后棉花穿到谁身上,你知道吗?” 农业生产是一个很累的事儿,这大概是个共识。影片也的确反映出这种苦。 做为一个在江汉平原长大的70年代出生的人,我也种过棉花、摘过棉花,吃过棉籽油;所以我知道没有地膜的年代是用稻草来保温的;我也曾在釆摘棉花时被棉桃夹扎的手指鲜血淋淋;也更忘不了小时候摘棉花(棉花开的花)时被大人追着打骂的场景;大一点曾跟着交棉车去棉花站看过热闹(种棉花之前和种粮食一样是有上交任务的,买布是需要布票的),长长的各种板车队伍在棉站排很长很长的队,每辆车上都堆着高高的棉花包, 我很小就知道,棉花是金贵的。 摘棉花是要抢时间的,一定要连续晴天。太阳足够了,棉桃才会自然炸裂,吐出雪白的棉花来;而一旦连续阴雨,裂开缝的棉桃会进水,光照连续不足,还没有来得及炸裂的棉桃就会烂掉。 晴天摘棉花是个苦活儿,腰上系着一个大布袋,站在棉田里顶着太阳摘;当年还在上学,个矮不用太弯腰,记忆里就是拖着大棉花袋子在棉田里怎么都拖不动。大人就很惨,弯一天腰。记得当时有人试图带个凳子坐着摘,结果压根不可行,还被大家嘲笑。话说我也没摘几次,却对摘棉这活儿记忆深刻,大约就是因为被桃夹尖扎手指是真的很痛。 下雨天其实也不能休息,下雨之前大人会把地里的没有炸开棉桃摘回来,下雨坐在家里剥棉桃比在地里摘棉花还痛苦,因为还是绿色的棉桃很硬,很难剥;虽然剥出来的棉花没有自然炸裂的棉花好,但奶奶总是把剥出来的棉花晒干了给我们做棉衣棉鞋(节约布票);我最喜欢玩的就是在阳光下从簸箕里拿出一朵晒干却依旧是扁扁的棉花慢慢地拉开,可以拉的长长,看着雪白的棉花纤维,觉得真是神奇。 影片中的辛苦是真实的。但这也是大多数人长久以来留在印象中“传统农业”。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我的印象中似乎地膜出现的比较早,有了地膜就不用挑稻草去地里铺起来保温,然后有了喷药的机器,接着播种也有机械了.......2015年之后,没几天,似乎一下子种棉花就不需要什么人工了。

丢开棉花种植角度不谈,我个人倒是非常想知道片子的拍的村子变化和小女孩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毕竟2006到2021是15年的岁月(小姑娘的作文显示2006年)。 纺织厂和服装厂我是2003年之后才接触的,去过的服装厂比纺织厂总数上多太多了。 片中纺织厂的车间、工人的服装和板车透出浓厚的年代感,在后面镜头里厂门口的钟显示2007年,听口音应该是河南地区的纺织厂;我个人没去过河南地区的纺织厂,但长三角和珠三角、山东一带的各种纺织厂去过几十家。整体来说,纺织厂工作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完全现代化,压根全车间没几个人,实现全部的自动化生产,人工就是监控一下,在机器异常的情况下去处理就行了;我也见过有工厂还坚持使用60、70年代的机器,生产条件就真和影片一样的,高温高湿棉尘飞扬;但这样的工厂近5年没有遇到过了。个人认为纺织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职业噪声和粉尘预防,大多数工厂工人工作时间基本上三班倒了,相较影片中的情况是进步了太多。 服装厂拍摄地目测广东广州新塘,生产车间某牛仔裤小厂;后面的贸易和验货(阿迪达斯)是不同的工厂;也就是至少有三个工厂出现。这个部分,整个状态都是十几年前的真实写照。 试想一条裤子成品售价8美金、5-6美金,如此低的价格中包括原料和加工生产,棉农、纺织工人、成衣工人在其中获得的劳动条件可想而知;随着在中国生产成本上升的,现在很难再有这个价格,这类低价产品订单转移到去更低成本的东南亚甚至非洲去了。现在无论是在广东还是江浙,一个针车工人月收入少于4000基本上招不到人。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条件大幅提升,于是这种低档服装(快时尚产业)生产链条开始往东南亚甚至非洲转移。资本是血腥的,品牌是逐利的。他们应该为此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摘棉专列,简直是女性专列。男人呢?男人不出去打工家庭的改善靠女性一方?很想吐嘈一下。 专列上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唱的太好听了。“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中国的女性真是伟大! 整体来说,片子手法纯熟,棉花从种到衣故事丰满,但缺少了消费者和买家视角。假如现在再拍一个,对比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 “最后棉花穿到谁身上,你知道吗?” PS:搜到B站网友2019年回复;片中种植地点是五家渠市103团1连,这个纪录片的新疆的片段就是在我们村拍的,我还看到了我爸爸十几年前的样子,片中那个说要学医的小女孩新疆医科大学已经毕业正在读研,现在的村里已经和视频中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视频中的这些农民们还是年复一年的种植着棉花,一如往常一样的辛苦,只是现在再也没有从河南来拾棉花的人了,都是机器采棉花,最后希望以后的生活能越来越好!

纯影评。

 3 ) 种棉花与记忆中的那列列车



-------------------------------------------------------------------------------
引言
棉花不种了,农民的辛苦依然存在;列车远去了,记忆的拥挤仍然还在。
一部纪录片,唤醒了记忆深处的一些片断。
这些片断于某些人陌生,于某些人来说,却是他的家乡。
-----------------------------------------------------------------------------



看纪录片有一种偷窥别人隐私的感觉。

正如在农村老家的时候,搬一个小板凳坐到众大妈旁边,听他们讲东家长西家短,张家媳妇儿不要脸。

震惊于徐童《游民三部曲》的暗黑(算命、麦收和老唐头),也感动于周浩的接地气。

周浩的纪录片涉及很多种题材。比如,讲农民工生活的《厚街》;讲社会小混混的《龙哥》;讲派出所日常的《差馆》;讲高三学生生活的《高三》;记录官僚日常的《书记》和《大同》(这两个猛!好奇导演是怎么说服县委书记和市委书记要跟拍他们的);以及讲农民和工人的《棉花》。

其中《棉花》和《大同》分别获得了2014年和2015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第一次听到《棉花》是在看金马奖颁奖直播的时候,那时我还诧异,这个录片名字是如此直白,而且涉及没落的纺织业题材,到底能有多好看呢?

看过《棉花》后,恍然大悟。原来那里展现的,就是我父母的日常和我所经历的触动。

我的家乡地处华北平原。这里的农民提高收入的方式大多是选择种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相对于小麦和玉米这种一斤只能卖几角钱的粮食作物,三四元一斤的棉花对农民来说无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华北平原是富饶的,可是无论在哪,农民的生活永远是最苦的,而且没有一样农活是轻松的。

假如你看过《小森林夏秋或者冬春篇》里的爱酱在大山里的劳作,并对着大地母亲搔首弄姿,导致你产生想做一回农民的想法,也只能祝福你去日本做农民吧。

虽然生长在农村,我却是拿做作业当借口的那种四体不勤、好吃懒做的人。

正像片中的红和强姐妹,终日劳作的父母对我们寄予了厚望,让我们一门心思读书,很少让我们干农活,只是偶尔带我们去体验一下农活的艰辛。

从开始种棉花的那一刻,农民的辛苦就一刻也没有断过。

春天的时候,开始平整土地,选种子,播种。

再到后来,一遍一遍地,一株一株地给棉花整枝打叉,还要一遍一遍地喷撒农药。

这个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天,农活也越来越重。顶着骄阳,一株接一株地修理棉花株。

望不到边际的棉田带来的绝望,犹如初学者到游泳池的深水区里游泳,不容有懈怠,心里恐慌却怎么也游不到头。

整个炎热的夏季在这种重复的艰辛中过去。棉花株开花儿了,结出一个个棉花桃了,绿色的棉花桃在成熟过程中慢慢变黑了。

秋老虎时节,雪白的棉花从棉花桃里绽开,棉花开始收获了。

收获的季节,更加忙碌。如果下雨会影响棉花品质,卖不上好价钱。到了晚上,还要担心棉花在田里被人偷去。

第二天早上如果听到有人在大街上叫骂,一准是他家的棉花昨夜被别人偷偷地采摘去了。正如街坊四邻调侃村中有小偷小摸习惯的人家:“不种棉花,可是他家收获的棉花比谁家都多”。

棉花收获时,每个人在腹部围一个口袋,像袋鼠那样,采摘下来的棉花就放在口袋里。

正如歌谣唱的那样“袋鼠妈妈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子就是为了保护保护乖乖”。

无论修剪棉花株,还是采摘棉花,整个人都要一直弯着腰,弓着背,犹如受酷刑一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的背也就这样渐渐佝偻。

片中爸爸把棉花苗从塑料薄膜里放出来的时候,还要像狗一样爬着,从田垄的这头爬到那头。

棉花桃绽出雪白的棉花后,棉花壳变得异常坚硬、锋利。一天的采摘过后,每个人的手会布满了鲜血淋淋的口子。年复年,那双双伤痕累累且粗糙的手就成了母亲们的手。

在我的家乡,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棉花的情况不多见。除了华北平原,新疆是另一个产棉大区。新疆棉花的品质据说比华北平原的棉花品质高。但是由于新疆地广人稀,承包大面积土地种植棉花是常态。

由于缺乏劳动力,顺势催生了大批的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村妇女在棉花采摘时节奔赴新疆打工。

这也就是片中展现的那位河南农村妇女在县政府组织下去新疆农场采摘棉花打工的一幕。

据说周浩正是在列车上遇到了这样一群妇女,才萌生出拍摄这个纪录片的想法。

片中,成千上百的中年妇女背起行囊,告别丈夫,乘坐着最便宜的绿皮火车结伴远赴新疆。

从河南到新疆,绿皮火车要走两三天,大部打工的人只能买到站票。

与片中表现的一模一样,我也有过一次和这样一群人同乘一列车的经历。

大概是2005年暑假末尾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要从济南去兰州。好像每人只花了55元钱就买了从济南到兰州的绿皮火车的半价学生票,站票。

这个时候,乘坐最便宜绿皮火车的人大多是到各地打工的农民工,和一些即将开学的大学生。

在济南上火车的时候,车厢内早已经人满为患了。我和刘杰一上车就把行李堆在了洗手池旁边,并且霸占了洗手池,一人拿一个小马扎坐到了洗手池的上面。

这样一坐就是30个小时,等到达兰州的时候,两只脚都是浮肿的。

火车进入河南地界,走走停停,上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基本没有下车的乘客。

刚开始,乘务员在车厢里走了一个来回后,接下来30个小时内,我没有看到任何乘务员的影子,车上没水,更没人打扫卫生。

后来,我发现陆陆续续上车的人中大多数是农村的中年妇女。从他们的言谈中了解到他们是去新疆采摘棉花的打工者。

我见到的这群人,还没有像片中那样由县政府出面组织,统一行动。这群远赴新疆打工的人看起来还处于自发组织的状态。以至于还有人(看似是为新疆农场招工的掮客)在各个车厢间开始谈价钱,抢工人。

上火车的人越来越多。到后来,已经根本就没办法通过车门上下车,所有的人都是通过窗户来上下车。

晚上路过一站时,有几个女大学生要上车。由于没办法从车门上车,她们也是拼了力气从车窗爬进来的(丝毫没有钱钟书先生笔下“情人就喜欢爬窗子”的浪漫)。

因为是夏天,其中有一个女生穿着一件吊带的上衣,吊带分别在左右两个肩膀上系着。等到她爬进窗户,要踩着座椅下来的时候,一边肩膀上的吊带突然被扯开了。

那时,这个小姑娘无助、恐慌而且羞愧地哭了起来,也是她旁边一位去新疆打工的大妈帮她整理好衣服,并且腾出一点地方让她立足。

多年以后,我还是能依然记得这一幕。只是记得的是那位善良的大妈,还是那位羞愧的小姑娘?我也不知道。

火车上只要是有空间的地方都横卧着人,座椅下也都躺着人,也有人爬到行李架上,挤出个小空间,在上面小睡一会。

到了兰州站,我下了车。火车继续载着他们开赴新疆。从济南到新疆,走到兰州才算走了一半的路。下车时,我的脚早已浮肿酸麻。再过30多个小时,他们才能到达新疆。

自从上大学开始频繁乘火车的这十几年里,只有这一次的乘车经历印象深刻。有时也在想,他们到了新疆的打工生活会是怎样的……

看过《棉花》,它让我了解了这群人在新疆的经历。

或许,我碰到的那群人的经历比片中的人们还要坎坷,因为他们孤身去新疆,在他们下车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热菜热汤等着他们。
 
后来随着粮食作物价格升高,大概2010年以后,小麦和玉米大概能卖到到一元左右多一斤。而棉花的价格依然是三四元一斤。

这样算来,一亩地两季产小麦和玉米总共也可卖到1500元左右。一亩地的棉花依然只能卖1500元。

想想种植棉花的辛苦,有的人家开始减少棉花的种植了。

 4 ) 我们都是被动的,被社会推着往前走

看了周浩拍的《棉花》,关于贫穷、阶级等,联想到自身的情况,又想到是不是自主的这个问题。所谓“天命”或者说“阶级固化”,是说社会有不同的阶级,我们出生在某一阶级之中,由于阶级本身的限制无法突破到更高的阶级中去。是贫穷导致短视还是短视导致贫穷?我想还是贫穷导致短视。进而人究竟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我想大概是被动的:我们成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接受什么样的影响熏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不同的环境教会人们不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行为是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遇到事情思考不思考、怎样思考是环境所赋予人的。那么思考的过程是主动的吗?我想仍不是主动的,思考的过程是我们通过以往的经验对当下的信息的处理进而决策的一个过程。既然过往经验和当下信息都不是自主的,那思考的过程即也不是自主的。当一个人经历的、掌握的信息越多时,就越能够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决策。那么人到底有没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是什么?……那既然如此,我们还要不要努力呢?我们当然要努力。努力能改变什么呢?可能努力改变不了什么,但“努力”这个思想和行为是我经过思考决策形成的。我所掌握的信息告诉我不努力了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是会导致我的生活更加的糟糕的,所以我选择努力。

于此同时世界上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不是一个一开始就画好了轨迹的一条线,但是从这条线一开始,他就规定了接下来的每一笔的走向。最终画完的这条线就是我们所注定的。

 5 ) 为什么抵制外国牌子货还能“无形中伤害了自己”。。

看到有个人在这纪录片下的影评:“建议那些站在专门店门口抵制耐克,阿迪的年轻人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就会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就会加深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与认知,就会知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从种棉花的棉农到千里迢迢从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女人,从纺织厂到服装厂的女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大融通的时代,不要头脑简单发热地认为抵制外国品牌,就是爱国,其实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一条牛仔裤里,可以看到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残酷现实。只有自己慢慢强大,独立起来,我们下一代才不会再用手去摘棉花去了……”

为什么我看完的感觉是这些牌子货可真该死啊。。

所以感觉现在大家抵制消费主义还是有点好的吧,反正牌子货都是:一百八一杯,听我跟你吹。。

而且抵制掉外国品牌,还可以扶持中国品牌割外国韭菜的啊。。不过好些买牌子货的人好像就对中国的牌子货不感冒,那想在中国做起来好像还是蛮难的。。但也可以墙外开花墙内香啊。。

 6 ) 《棉花》

昨天看了2014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棉花》,主要展现了参与棉花种植、采摘、纺织和最终衣物生产的劳动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要是以前,我对这部片子所聚焦的这群人的状态应该是不太能感同身受的,但是前不久因为一个小手术住院,同病房的就有务农的农民和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通过与他们的聊天,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一些东西。

《棉花》开篇就是对棉农的采访,当他们说到农民的生活就是“辛劳又没有保障”时,我不禁想到,就在一周前,旁边病床的以种植蔬菜和中药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那对夫妻,跟我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其实,我对这个“没有保障”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我没有真正经历过他们的生活,我想可能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春天播种,要到秋天才能看到今年的收成,如果由于虫害或其他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导致收成不佳,不光可能赚不到钱,甚至还不够抹平这亩地的成本。就像片子里棉农说的:这一亩地的总成本是1160一年,1160以上就有收入,1160以下就啥也别想。棉花的收购价格是4元一公斤,达不到300公斤的亩产,就只有喝西北风去。

就算收成不错,由于市场的因素,导致价格被压的很低,或者销路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当年的收入。

还有就是看病的费用问题。虽然现在也有新农合这样的医保形式,但由于他们缴纳的医保费用较低,因而报销额度比较小,比如10000多的住院费只能报3000。其实我国的医疗费用算是比较低的了,但是像我旁边床的这对夫妻,2个月前刚做手术花了1万多,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又得来做一次手术,又是1万多,两次的自费费用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他们今年卖那2亩中药材赚的钱,感觉有点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描述的那样。他们在当地算是收入中等的,比他们条件还差的就更可想而知了。像江浙一带的更加富庶的东部农村地区可能要好点,但是像广大的中西部农村,这种问题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看病贵,而是可支配收入太低。

所以啊,片子里棉农会感叹:还不如去城里打工,至少干一个月就能挣一个月的工钱。可是这些在城市的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在棉花纺织长,在衣物加工厂,工作的枯燥就不说了,还会面临工作环境恶劣,比如厂房里没有空调,温度高达36度,还有就是有时工作时间会很长。一个女工说到:因为到城里打工,小孩就留在老家,她说她无法去引导小孩的性格成长,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疏远,在老家务农的话,虽然穷点,至少能把小孩带在身边。

 短评

建议那些站在专门店门口抵制耐克,阿迪的年轻人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就会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就会加深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与认知,就会知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从种棉花的棉农到千里迢迢从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女人,从纺织厂到服装厂的女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大融通的时代,不要头脑简单发热地认为抵制外国品牌,就是爱国,其实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一条牛仔裤里,可以看到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残酷现实。只有自己慢慢强大,独立起来,我们下一代才不会再用手去摘棉花去了……

6分钟前
  • 马哥
  • 力荐

紧跟时事,才来补这一部。友邻们说得好:墙外人和墙内人,都只关心“棉花”,而不关心种/摘棉花的人。但其实也很惭愧,除了听说过那个58小时的绿皮火车,我对西北的棉花产业也知之甚少。如今,迫于人力成本的升高,xj已推行机械化采棉,墙内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对农民的剥削已经没有了”。而国外的名牌服饰,作为低价棉花最大的受益者,装聋作哑那么多年,如今却有脸来指责墙内。仿佛墙内外合谋似的,要你接受“发展就是硬道理”,时过境迁了你连控诉都来不及。但剥削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罢了。这次事件让本不被看到的省份变得可以被谈论,也算是好事。

8分钟前
  • 最后一代蔡特银
  • 力荐

妹妹,你继续读书了吗?现在摘棉花还用手吗?你们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了吗?你们的工资拿到一个正常数吗?我不知道,我听不到他们的回答。

11分钟前
  • 人为何要学法语
  • 力荐

【FIRST青年影展展映】从地里的棉花苗到成熟、采摘、纺织,再到外贸服装工厂的生产、倾销。在平静剪辑手法下,一整条产业链的各个阶段交替展现在观众眼前。无论哪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在极其微薄的收入中挣扎,也在辛勤劳动之余苦中作乐。视角依旧踏实平行,可惜深度不足。煽情音乐也过于泛滥。三星半

1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简单地说,当农民没有不辛苦的。”

16分钟前
  • 宋乐天
  • 推荐

要先爱人而不是只知道关心棉花 关心爱国还是辱华

17分钟前
  • 电抱鸡娃子
  • 力荐

少些主义,多些人

19分钟前
  • 唐多散人
  • 力荐

昨天说起棉花这事,有友邻非常不解,如今现代化程度那么高、购买采棉机又有国家补贴,哪还会有强迫人工采棉的可能。这个纪录片拍摄于十多年前,人工采棉的情况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有人工采棉不一定就存在严重的劳工纠纷。我想说的是有无人工采棉,人工率是多少,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难有权威的信息渠道去了解,更何况是更深层次的矛盾。我们对中国现代文明先进程度的盲目自信,跟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之落后的程度是一样的。

21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男子种棉在犁地,女子采棉在新疆,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孩子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产业链上看,商场的牛仔裤,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

2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离得太近了,近到私密。佩服导演和摄像们接近采访对象并取得其信任的能力。

28分钟前
  • 力荐

作为一个苏百佬,在我所有有关劳作的童年记忆中,种棉花都是最痛苦的,机械化程度最低,劳动最为密集,极其辛苦,更何况是这种外出务工专事摘棉花呢?“给我再多的钱,也不想再干了”,但90年代末本世纪初仍有50、60后的女性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进入加入采摘大军。之后的70后80年代的年轻人则选择到长三角的电子工厂。正如东方治水社会倾向于形成专制主义一样,棉花这种作物性质倾向于形成“群体性的苦力劳动”……可想而知,当内地人很少再愿意去新疆劳动,采棉机械化程度在逐渐提高但也没那么高的情况下(机器采摘碎叶多,人工往往是最好的选项),采摘棉花的用工荒是如何解决的?巨大的原材料供应是如何实现的?现在连工厂劳工都不能做到很好的劳动保护,更何况是采摘棉花这种非正式的农业临时劳动?

33分钟前
  • 芒鞋
  • 推荐

看周浩导演的《棉花》,对新疆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被媒体和网民情绪化渲染,近年对这个区域充满神秘恐惧,其实老百姓的日常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棉农一家选得好,种棉、摘棉、纺棉、做棉质衣裤都是平民,工蚁一样讨生活。《棉花》可与贾樟柯导演的《无用》对照观看,题材接近,视角和表现方式不一样。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3.6星。产业链、价值链、增值链。众生皆苦啊,底层尤甚。

38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周浩是带着一种真挚的同情,而不是一种批判的视角去观察、记录这个产业链上的底层人群的。多年前的片子,自然无法直接回应这两天被突然引爆的棉花问题,但今天新疆棉农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到底有没有强制劳动的情况存在?听不到提问,也没有结论。基本事实都不清楚就忙着站队、忙着制裁、忙着鼓吹情绪,这种姿态甚至不是愤怒、不是抗议,只能说是最廉价的狂欢。什么样的人才能枉顾同胞的生活,既不追求真相,也不在意后果,借着这样的事情狂欢?还是说在所有的政治角力面前,事实早就不不重要,试图寻找真相不过是一种孩子气的天真?

43分钟前
  • slowlycatcher
  • 力荐

自己也拾了三年棉花,好熟悉

46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推荐

中国农民一公斤棉花才卖4块钱,农民为何不罢工、不抗议,为何不把棉花价格提上去呢?他们不能,他们没有话语权。农民不傻,他们知道人家收走了棉花,纺成线,做成衣服,获取了利润再卖给他们。但是他们无能为力。而纺织、缝纫的女工,也无能为力。

50分钟前
  • 9o1o31
  • 推荐

本片的关注视角是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状况,这或许是周浩导演出道以来最具财经记者特质的纪录片主题,然而导演无意于在片中进行充斥着冷冰冰数字的产业经济分析,而是仍然把落脚点放在这些环节各自牵涉的人的生存状态上。

51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第一部周浩,现场电话连线导演提问,他自己提出了一个关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距离的问题,太远了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太深入了又会迷失自己。关于这个度的标准,导演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不会让自己和对方“尴尬”。对于这部片子可能更多的还是呈现吧,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回去有空补一补导演其他纪录片。

54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去年新疆种棉花大亏本,今年我们南疆这边大片大片的棉花地都改种向日葵或是甜菜等经济作物了。这个夏天向日葵地成了南疆第一站一道亮丽的风景。往年在村口成群结对来买馕、吃羊杂汤的摘棉工,今年不会出现了。躬耕于棉田的新疆农民,在棉田里挥汗如雨采摘的采棉工,壮观场景的另一面是生活的艰辛。

56分钟前
  • 秋色波连波
  • 推荐

这篇纪录片不是狠狠打莹姐的脸吗?!!紧急下架!🆘

59分钟前
  • Myro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