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少女

台湾剧台湾2017

主演:郭书瑶,蔡凡熙,陈慕义,郑茵声,李千那,黄仲昆,谢翔雅

导演:陈和榆

 剧照

通灵少女 剧照 NO.1通灵少女 剧照 NO.2通灵少女 剧照 NO.3通灵少女 剧照 NO.4通灵少女 剧照 NO.5通灵少女 剧照 NO.6通灵少女 剧照 NO.13通灵少女 剧照 NO.14通灵少女 剧照 NO.15通灵少女 剧照 NO.16通灵少女 剧照 NO.17通灵少女 剧照 NO.18通灵少女 剧照 NO.19通灵少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3:08

详细剧情

  谢雅真(郭书瑶 饰)表面看来只是一名平凡的少女,可实际上,她拥有着一双能够洞悉阴阳两界的双眼。父母在谢雅真很小的时候就将她送入庙中修行,拜在金胜在(陈慕义 饰)门下,她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帮助客户们解决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  在学校里,谢雅真尽己所能的低调行事,因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除了她最好的朋友黄巧薇(郑茵声 饰),没有人知道谢雅真的另一重身份。一次偶然中,谢雅真邂逅了名为何允乐(蔡凡熙 饰)的转校生,趣味相投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知己,与此同时,美好的感情亦因为何允乐的存在而在谢雅真的内心里渐渐萌芽。

 长篇影评

 1 ) 规则存在就有道理(找不到资源可以私我嗯(⊙_⊙))

也许看完这部剧许多愤青们可以化解下对于世俗规则的误会(包括我🙄)

问事心安

世界上可怕的从来不是鬼(当然这是东方思想,西方的神话可不是这样)

把男女感情上升到舍与得这样的哲学思辨是台剧的一个提升,但是为此抛弃了剧作结构(应该也是碍于剧集所限。

就商业角度,扎根本土文化,吸引了东南亚市场,类型杂糅的很棒,在这之前做的最好的应该是韩剧,据我所知台湾本土前两年对韩剧的迷恋不输大陆。(韩国人拍什么都是惊悚爱情,悬疑偶像剧。。。so,没看过不予置评。)

对于很多深刻的本质问题都只进行了浅表的隐喻,一如台剧作风的清淡处理,是技艺的成果没有巧思,其实我有点惊讶,作为闽南人看不到作者对于诸如神明的理解,或者是对舍与得这样的哲学思辨应有的思考(大抵对实质的探索停靠在了很现代日本的故事核心,诸如夏目友人帐此类。甚至故事有点像借用了神鬼题材的偶像剧外壳,本质上是多元的类型化创作。

还有,台剧还有大陆剧的台词什么时候能好一点🙄🙄(不好意思顺便黑🙄

郭书瑶令人刮目相看,演技在线。

男主角笑起来简直不要太帅,非常!帅!

然鹅现实生活的潮男打扮soso

导演台艺大毕业,算是半个校友?同类题材,天然加分一颗星,没为什么,因为闽南人天然热衷。😊

总体安利 想看的我有资源私我!

 2 ) 不同角度评价通灵少女 (含剧透,慎入!)

第一次在豆瓣上面评论,有点小惶恐,因为本人喜欢电影,电视剧,经常在豆瓣知乎上刷大神评论,就此打开新世界大门。哈哈O(∩_∩)O.. 一部优秀电影/电视剧必然是要对人或者社会有所启迪,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内容。请参考《红楼梦》,《哈姆雷特》的例子。 而我是在微信公众号上被安利这部片子,于是乎周末闲暇无事,陪母上大人找剧打发时间点开了该剧, 作为没落的台湾剧,已经不复昔日辉煌,恶魔在身边,恶作剧之吻,绿光森林,这些童年回忆带给我们的欢乐,是现在这些充斥绿幕特效无法比拟的,自然也包括中国,全世界都处于一种炒冷饭,续前作,无创意的尴尬境地,鹤立鸡群的作品简直堪比国宝……扶额。。 言归正传,进入正题,这剧叫“通灵 少女”,“通灵”是设定该剧的性质,“少女”确定了镜头视线,将一个花样少女和阿飘事件联系在一起,这种话题永远是说不完。 迷你影集《通灵少女》(Teenage Psychic),是以2014年台北电影节最佳短片《神 算》的剧本为发展基础,《神算》本身是2013年3月在公共电视台「学生影展」首播。 令人惊讶的是,身兼《神算》导演与编剧的陈和榆,当时还在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研究 所就读,目前也才31岁,他也是《通灵少女》的导演与编剧。全长仅半小时的《神算 》,在入围第50届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创作短片,并拿下2014年台北电影节最佳短片后 ,公共电视便带该片「出国比赛」,参加多项国际性影视内容展览。最后在机缘巧合 之下,《神算》被HBO相中,从半小时的短片,发展成后来的总共6集、每集近1小时的 高人气迷你电视影集《通灵少女》。 说起这合作案的开端,其实是在新加坡,一家与 HBO Asia 多次合作的制作公司 InFocus Asia ( IFA )先是找上了公视,他们对于《神算》的特殊故事题材感到好 奇,因此将故事介绍给 HBO Asia,随后三方就决定共同出资制作。当然,主要出资者 还是 HBO Asia ,其次分别为公视与 IFA 。 HBO Asia 很早就进入台湾市场, 1992 年就在台湾开播,并且是以必载频道的形 式与 有线电视系统业者合作,也就是说若有申请有线电视服务的观众都看得到 HBO ,当然近年也开始有其他系统业者推出随选服务,不过也因为早期必载的方式,加上 有线电视在台湾的高普及度,因此 HBO 在台湾向来挺受欢迎。 而这次的合作,HBO Asia 与 公视分别担任监制,制作团队则由 IFA 整合。根据 公视方《通灵少女》监制施悦文的透露,由于 HBO Asia 在自制原创戏剧上的经验丰 富,且与亚洲的制作习惯不同,因此这次在制作也有所调整。比方说,台湾过去制作 戏剧习惯边拍边制作,而 HBO 则是必须将全部剧本的所有环节确定后,才开始进行制 作。因此,在开镜前三方就已经进行多次讨论,讨论的内容也包括一个重要的设定: 大幅度更动剧本。 光看剧情设定,大致可以明白这是个与台湾在地宫庙文化相关的故事题材。尽管这 样的本土民俗题材,向来容易吸引外国观众的注意,然而,当必须同时面对 23 个不 同文化背景、禁忌的市场,这故事就未必能畅行无阻。 “这不是改编,而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施悦文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特别强 调这一点。为了因应各国市场的接受度,起先三个制作方,就决定只保留原始故事的 主要概念(大背景)。未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故事,与其说是个跟宗教题材相关,不 如说是一个更广为人接受的,关于爱情、成长的故事。 这样的策略或许才是 HBO Asia 制作原创戏剧的重点,一个与亚洲当地的特殊背景 相关的题材,搭配各国观众都能轻易理解的普世价值的故事。 -摘自网络报道 我摘抄这样的背景其实就是想说明什么样的因将产生什么样的果。《通灵少女》作 为一部合资片,HBO大佬想要在多个国家发行,博得关注度,必然得让该剧的内容言简 意赅,剧中含义能让大众接受,最好产生共鸣。 若违背初衷拍成鬼片,这个市场也被日韩瓜分大半,它想要分一半羹,老实说,较 难。而我也未必会看(怕鬼的冒个泡)。 而HBO 在2014年也拍过4集的迷你影集「诡恋」(Grace),2015年为带有印尼黑暗 色彩的惊悚影集「魔人争霸」(Halfworlds)。 那么台湾最出名的是什么?是小清新校园片!浪漫爱情片! 台湾的宗庙文化只适用于亚洲人群,真的重点描写恐怕会如同《甄嬛传》在美国播放一样水土不服。及文化不同形成的差异观。 相反如果简单的从一个少女角度出发,着重描写通灵与少女的矛盾,反而十分有看点,故事内容简单易懂,很容易让23国大众接受,不是吗? 在前六集中总有女主的自白,这就是我十六岁的日常,怎么听着都有一点小愤青怼天怼地的无奈,而到了最后女主不再围绕宗庙生活,接受戏剧社社长职位,每周只一次问事,坦然坐在学校围墙上,仰头望天享受生活,说出来的自白确是“这就是我的日常”。去掉十六岁,表明女主已经认同这样的生活,不再抗拒反而坦然接受。大家也心领神会产生感慨,心中若有所思,不是吗? 作为本剧女主郭书瑶,请原谅我真的无法将这个剪着短头发,假小子一样的女主和那个童颜巨乳,有娃娃音的宅男女神联系起来。所以人物外型塑造方面算是成功的。 在此表白男主,作为一个新人演员,演技稍显青涩但只要亮出那一口大白牙,简直秒杀一众少女心,整片阳光都灿烂了,最后这个小天使居然死了!死了!死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女主第一次初恋就这么领盒饭了,哭……编剧似乎是想用男主的死推动少女的成长,可这样真的好吗? 怒!扣掉一星! 作为女主宗庙的领路人,金大师是个十足的入世之人,经营宗庙好比经营公司,传统事务接机兜售一大堆小商品,看到那么多东西,我想问是哪生产的?义乌吗? 最后也成功拿到MBA学位,希望在他领导下宗庙能日益兴隆,hhhhh。。 剧集简小精悍,第一集出现的alice,她和女友阴阳相隔的故事影射小真和阿乐,阿乐死的时候,背景BGM就是alice为她女友唱的那首歌。 当这种歌开始的时候,阿乐骑着单车去找小真的路上,我心里就有种奇怪感觉,结果,,,,阿乐真的就死了! oh,当时真想给编剧寄刀片! 剧尾alice重新振作,我相信小真必然也会如她一样重新开始。 整部剧剥掉通灵外衣,内里还是个纯纯的校园爱情剧,有点怪癖,木讷,睡在棺材道具的女孩某一天遇到一个转校生,帅气,开朗,阳光,还会打棒球,打游戏,被美女学姐社长追求,名字也是如人一样 叫阿乐。 这样的男孩,相信任何一个16岁少女都会喜欢上吧。 郭书瑶的表演还算符合人设,虽然内心懵懂初开,脸上依旧不敢表露,有点怯懦,自卑,加上通灵的本质,又让她望而退步。 好不容易做了东西想送阿乐,还被人撞掉,吧唧,踩了一脚,这时女主脸上是说不出的失落。 很快老师的事让她的秘密暴露在校园里,她睡在棺材里回想过去的经历,感觉特别心疼。 可能是我脑洞太大,先前铺垫的所谓害怕将来的事,我以为会有多么糟糕,激动满满着,最后不过尔尔,帮教官和邱老师传话,得到教官理解后,学校人很容易就重新接受了女主,只能说,小孩子实在图样图森破。 打游戏事件无疑彻底拉近小真和阿乐的关系,当阿乐亲吻小真的时候,郭书瑶的表演稍稍放不开,看得人真想说一句,放着我来! 等两人互表心迹后无疑整个画面都充满甜味,狗粮满满,青涩,纯真的校园爱情味道,让人感慨是多久没有过了呀!! 郭书瑶个子不高,在阿乐面前,更加小鸟依人,加上老天的厚爱,让两人搭起来并不违和。这对cp无疑是成功的。 议员的出场无疑加快剧情,黑白两道通吃,因为放高利贷而结识小真,金大师,从不相信鬼神,慢慢因为选举,老婆的事改观,到最后宫庙冲突,阿真的“神上身”都反映了台湾的宗教文化及影射社会现实,借小天使的死亡令小真重新审视生活。 总结来说就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史,因为从小在宫庙替人答疑解惑,有种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淡然,生死之事也看的格外淡。 问:难道你就不会安慰人吗? 回: 有啊,找我们做丧事打八折。 …… 阿乐死的时候,小真不像别人一味哭泣,只是纠结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份也不会害到阿乐,阿乐死亡了为什么看不到他? 结尾在宫庙替信徒找妈妈的死亡之地,说的话是告诉信徒,也是告诉自己,不要拘泥过去,珍惜现在,完成了通灵不仅是通鬼,更有安抚人心的作用,实现了真正的成长。 台湾在这个方面处理的极为成熟,一部剧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这么多年不乏好剧本,细数电影/电视剧史上高评分作品,最多的还是探讨人性。 中国大陆也有一部《灵魂摆渡》,借鬼事说人事,形形色色的人类,不同的人心,不同的故事带给人不同的启迪,从而引发不同的探讨。 这才是所谓人,人写人事,时间万千,奇妙无穷。。

 3 ) 魔法少女的世俗人生

在《魔法少女小圆》之后,已经很难再谈魔法少女题材了,因为它已经把解构和重构做到了终极。但《通灵少女》很棒的是,它因为本身「真人剧」的身份,意外地劈开了新的空间,可以放置自己的名牌。

当我们谈到魔法少女时,我们的重心常常在于少女,考察魔法能力带给少女个体的破局和机遇。但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魔法本身。被赋予魔法、得到能力,到底代表什么?是否附加了某种更宏大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魔法」和「少女」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前者代表了对世俗世界的干涉能力,是向上、向外的;而后者则是少女个体的经历和成长,是向下、向内的。「魔法少女」所拥有的双重身份,实际上成为了两个世界的节点和窗口,不仅超越世俗的力量在干涉少女的个体生活,反过来少女的身份也在干涉着世俗世界。

总体来讲,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同时也很遗憾这部剧很多地方的欠缺。导演和编剧找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视角来观察作为主角的一体两面的个体,同时也偶尔触及了借助主角的对世俗世界的观察。很遗憾的是,本身这是一个大剧的配置,最终却走轻走浅,拍成了囿于个体尺度的小剧。

我并不是说挖掘角色内心世界、关注个体成长就是小视角。相反,很多空洞的宏大叙事(比如很多走国大场面电影)才是小格局。《海边的曼彻斯特》没人会认为是一部小作品,但它的核心实际上仅仅在个体尺度,甚至无意探索角色的外部世界。我是说,就像《通灵少女》最后一集自己说的,仙姑这个身份给予的并不是知天命指去来,而是洞察人心并予以抚慰。不负责任地说,她相当于野生心理医生。

但是在个体视角上,仙姑实际上是在不断观察世俗世界的欲望,观察茫茫众生的大兴衰、大悲喜。而这种观察,因为仙姑本身「女高中生」的特殊身份,而变得尤其特别和珍贵,因为这并不是从高高在上的角度俯视,而是以个体的身份去观察个体,这种观察的结果也反过来因为观察者的天真、稚嫩和纯白也改变着观察者自己的生活。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影片构筑了一个只在「理性」中存在的完美男性,甚至为了完成这个角色的形象花了一集的时间安排了另外一个男性配角作为陪衬,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身份倒置。当然,为了实现这个角色的最终使命,他是必须去死的,因为观察死亡必定是作为少女的仙姑的终极任务。

一直以来,台湾电视剧始终存在的问题就是轻且浅,感觉因为生活过于平安喜乐,人人追求的都只有小确幸,没有任何力量感。当然,走国电视剧在光腚的阉割下还不如个胎盘,根本没有被提及的资格。

之前看的台剧《出境事务所》,主题有些相关,剧集的问题很相似。我当时觉得最好强化单元剧的构成,来浓缩单集的情感力度。从《通灵少女》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世俗世界和个体世界的相互干涉并没有明显的切分(这也是短短6集都让观众感觉剧情出现了套路的原因),而无论是外界的改变还是内心的成长都不是阶梯式、阶段式的,而是像光谱一样渐变、同时像衍射一样碎片化。

很让我意外的是,导演竟然是一位男性,这在剧集中很难感觉到——对待男性角色的态度,看待个体经历的视角,都更接近于女性的方式。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己心里的性别刻板印象了。

总之,这部剧没有给HBO Asia丢人,很值得一看。

 4 ) 这部夏目友人帐式的台剧,只有六集,却暖心到炸裂

近几年的台剧市场真可以说暗淡无光,烂片太多,到处是套着青春片外壳却连剧情都说不通的次品,不然就是仗着珠玉在前的优势,不断出续集捞钱的手段(比如《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一班4》)。
 
遥想在我年少时,台剧的流行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式的,什么《王子变青蛙》、《天国的嫁衣》、《恶作剧之吻》等等

还有本人最钟爱的终极系列(《终极一班》、《终极一家》),可以说当年就是飞轮海四个人撑起了终极系列。当年的他们真是四只让人着迷的大男生,可惜现在也是分道扬镳。

从这一点上来看,台剧的发展像极了类似飞轮海的偶像团体,顺应时代的潮流出现,独树一帜的风格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淘汰。
 
2005年前后的台湾,亚洲四小龙的威名响彻亚洲,经济上甩大陆好几条街,传统文化上,继承了民国之风,温良恭俭让。在娱乐产业发展上,那时的台湾的偶像剧,综艺模式已经很成熟了。而那时的大陆还在拼命搞经济,搞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卖劳动力,真没有太多闲功夫重视文化,重视娱乐产业。
 
那时候的台湾,可以说是一手开创了大陆对于偶像剧的认知。大概还在我玩泥巴的时候,那时候的初中高中生,谁不知道《陪你去看流星雨》,估计是要被人笑话的。
 
然而随着大陆之后在各方面的发愤图强,经济上开始超越,文化上开始复兴,连娱乐产业,现在大陆也是办得风生水起,可以参照近几年的综艺,泛滥成灾。
 
台湾开始进入失落期,甚至是,全面的失落期。其中,就有台剧的失落。
 
大量的两岸合拍剧开始出现。中国的市场那么庞大,人们会发现,当初的台剧模式,已经吃不开了,观众不买账了。
 
传统台剧想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突围,难度很大。但这不代表就没有希望。

即使在恶劣的市场预期下,台剧还是能够出现堪称神剧的存在,比如说“大仁哥”陈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会爱你》,豆瓣评分8.9,看哭无数人,不怕笑话,我看了整整三遍,不快进。

台剧或许已经没有那种大军压境的那种蓬勃气势,但依然会时不时给我们一些小惊喜。就像今天要说的这部剧。
 
《通灵少女》

老实说,这部剧着实有点“挂羊头卖狗肉”。《通灵少女》这个剧名能够吸引很多恐怖元素爱好者。那些脑子里期待着刺激的抓鬼情节的观众,也许会失望之极。
 
因为这部剧,鬼很少,人很多。恶意很少,温暖很多。
 
故事讲的是一个16岁高中少女的日常。这个叫谢雅真的少女,从小就有超能力,她能看到鬼,有通灵的能力,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妈妈从小就将她交付给庙里当仙姑,让她积阴德,又说因为她的能力,当仙姑是天命。
 
故事开始的时候,就能很快把人带进那个情境中——庙里来了一个中邪的“病人”,伙计和庙里的掌事心急如焚,镜头一切,一身校服穿着的女生踩着脚踏车疯狂往回赶。画面越来越紧张就快到极限的时候,少女在庙门口扔下自行车,小小的身板嗖的一下挡在“病人”面前,露出一张严肃的娃娃脸。

这个画面,不知道为什么,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
 
大概是郭书瑶的演技真的进步很大,大概是剧中那个蝉鸣的午后勾起了我在台湾的回忆,大概是那些个蝉鸣的午后,承载了自己的青春。
 
但排除这些主观因素,这段开头的确能够很快将观众带入剧中的情境,而之后通灵少女的设定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后的剧情,围绕16岁高中女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她“仙姑”的身份开始了不紧不慢的叙述。总体上,与夏目友人帐一集故事相似,每一集,小真(女主角)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与鬼怪相关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只是这一点上相似,我是不敢说这是一部夏目友人帐式的台剧的。在我看来,之所以把这两者用来类比,是因为《通灵少女》的暖心。这种暖心,也是人生哲理式的,通过配乐,演员,场景,剧情,一丝丝散发这种温暖。是不是和夏目友人帐有点像呢?
 
举个例子。男主角的爸爸是无国界医生,在中东失踪很多年了。男主带小真去游戏室打电动,给小真看游戏记录,第一名是男主,第二名是他爸爸。男主说,以前我和爸爸经常来这里打电动,以前的记录一直都是爸爸领先的,爸爸不见以后,我经常来,可惜爸爸的记录再也没有变过了。
   
16岁的小真就开始拼命打电动,能够让男主看到爸爸的记录超过他,结果最接近破纪录的一次,游戏机死机了。
 
16岁的少女特别懊恼,却发现,老板可以修改记录……

16岁的我们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上,傻傻地绕了一大圈,只为了某个人。但笑得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自己。
 


台湾是一个宗教特别混杂的地区,宗教的信仰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稳定社会的积极因素,甚至在社会学领域里,原始的神圣的宗教之后才演变出了文化,演变出了文化的多种形式。
 
我更愿意相信宗教是来自于社会本身的,正是基于社会的需要,早期的社会将自身与自然相适应,自然秩序投射到人类社会关系上,产生了宗教的文化方式。
 
很巧,这部剧从宗教出发,但最后却做出了消解宗教至上看法的尝试。
   
人死天注定,但不要试图让神灵解决一切。患癌症濒死的妻子,最需要的不是烧香请神,最需要的是丈夫陪在她身边,度过最后一段日子。
 
剧中传达出的那种豁达,自然的观点,汇合成一句话就是:“我终于理解,真正的超能力,并不是通灵驱魔,超渡祭改,而是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无常,还能够坦然地微笑”。
 
这也许才是宗教之于我们最大的礼物,抛却那些形式上的东西,最核心的,是让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还能够真心地微笑。
 
所以,正如我在豆瓣上短评的那样,这部神鬼剧,包装了宗教民俗的外壳,本质却是在说人性。
 
剥离那些神秘色彩的东西以后,剩下的,是能让我们温暖的人性。
 
而且,它只有短短的6集,又是和HBO合作的戏剧,有口碑基础,又不耗时间。
 
所以,你准备好,去看《通灵少女》了吗

 5 ) 人生无常,坦然面对

#通灵少女#

HBO&台湾公视

16岁少女的日常,读书,逛街,恋爱。

16岁谢雅真的日常,问事,通灵,念经,超渡。

从小被送到宫庙当仙姑的女孩,拥有不可思议的通灵能力,却又向往着平凡的生活,在不断的事件中,得到成长与感悟。

剧里有浓郁的地域宫庙文化特色,奇幻莫测的通灵能力,又夹杂着悸动青涩,怦然心动的少女时光,借由通灵来表现人性,探测人心。

镜头唯美,情节细致,然而节奏过慢,剧情是硬伤。善良正直,热情开朗的何允乐,那么好的阿乐因为阿真未来赴约而永远停留在了少年时期,简直不能忍。强行洒狗血。差评!!!

【我终于理解真正的超能力,并不是通灵驱魔,超渡祭改,而是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无常,还能够坦然的微笑】

一一《通灵少女》

 6 ) 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好片

HBO的加持 让我对这部电视剧倍加期待,果然看了第一集没有让我失望,从剧名和整个画风来看不是俗套的神怪剧情,有点日系风格,有点动漫风格的故事,少女日常的故事穿插少女通灵。

故事内容很简单,一个16岁的少女天生有通灵的能力,每天除了正常学习以外就是在庙里帮人通灵驱鬼,开头的第一个驱鬼是因为人类偷拿了死人的贡品被鬼缠上了,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不是恶鬼,是恶人,少女此时露出的表情估计是在想到底是鬼可怕还是人可怕呢?

编剧没有过分的描写少女通灵这块,而是把少女日常生活作为主要,通灵作为辅助来让少女成长,所以这应该不是一部单纯的鬼片,而是一部少女成长治愈片。少女的心结:为什么我要做这些?我做这么些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不能做普通人?这些应该是本剧的中心思想。

16岁的少女,本应憧憬美好未来的年纪,却因为天生的能力而不能做普通人,所以自暴自弃,突然闯进视线的男主让她渴望成为一个普通人,怎样才能两者兼顾这是本剧的一个看点。

第一集的通灵故事是一个凄美的百合故事,这个故事让少女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如果你不去做以后想起肯定会后悔,所以不要去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希望这剧是我看到的这个样子,保持好水平,另外瑶瑶演技是真的好啊,男主虽然不帅但是笑起来超可爱,很会撩人,和女主的粉红很少女心,还是值得看的。

 短评

青春加上通灵,至少看得挺舒服。

7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日漫一样的故事,无数支线中有一条主线,在本土化上非常下功夫,很接地气。算是通灵版的《午夜食堂》。各个大小明星都来客串,从小故事最后是大危急,道出了人生的道理和真谛,看的非常过瘾。……郭书瑶作为童颜巨乳,没想到在演艺界屡获佳绩,演技一次次得到认可。……第二季评分很低,但是抽空还是会看一下。……因为《康熙来了》,所以这里出现的小艺人,基本都认识,也挺有趣的。

12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被HBO的广告洗脑了才会来看。

14分钟前
  • 克雷蒙
  • 还行

扣颗星给狗血的让阿乐领了便当。那么好的阿乐,几乎算是间接被小真害死的,结尾却还要小真坚强乐观勇敢,这正能量我吃不消。设定有趣,拍得也很青春又温情。小真哭着让阿乐出来见她那段,和最后阿乐鬼魂出来小真扑上去痛哭那段,虐。

19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重點不在靈魂, 而是活人

20分钟前
  • Eddie 楊
  • 推荐

郭书瑶的转型得蛮成功的,好看

22分钟前
  • 蓉蓉酱
  • 力荐

看的HBO亚洲版本的,第一集最后爱丽丝的演唱很好听,动情。片尾曲也不错。

23分钟前
  • 京都樱菊
  • 力荐

仙姑,也有爱情

28分钟前
  • 通叔
  • 力荐

所以说台湾每年还是会出一两部佳作电视剧的,期待瑶瑶提名金钟啊!

31分钟前
  • 浴巾小狼
  • 推荐

19年在学校看的,这剧情真的牛。

35分钟前
  • ericxu
  • 力荐

期待高,却看不下去的台剧,当初是听说这部剧是近年来制作费用最高的台剧之一才找来看的,(一集70万人民币)。也就那样了。电视电影综艺,台湾这些人落后的可怜到不敢直视了……

36分钟前
  • Leon
  • 较差

3.5。HBO亚洲和台视的合作,表面是奇幻通灵,但内核还是青春剧。套了台湾民俗的衣,但是做到不猎奇,挺好的。剧本6集下来,有弱的地方,但整体完成度很不错了啊。最后一集真的哭到岔。

39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很好,HBO当年投资亚洲的剧集之一,一个美国公司投资拍摄了一部台湾电影,最后还如此成功,阿西吧,天朝该好好反思啊。本来就蛮喜欢郭书瑶的,本片里面依旧算是本色演出吧,最后的结局算悲剧还是喜剧,真不好说,但是很喜欢

44分钟前
  • 星梦梦星
  • 推荐

最後結局哭到不行,公視+HBO+真人真事改編,大學就聽過她的故事,後來成為了台灣第一位國際棒球女裁判

49分钟前
  • 我台灣來的
  • 力荐

说到底还是青春剧,然而地域性的宫庙文化+心灵治愈融合得非常棒,一种民俗的可亲可爱。台剧好好拍还是有底蕴的。

51分钟前
  • 胖丁桃
  • 推荐

其实就算是真人真事也依然不喜欢这个结局,扣一星。郭书瑶很可爱,难得的一部因为喜欢女主而看下去的偶像剧。喜欢剧中对『鬼』的描绘方式。

55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还行

給我像花田少年史那樣的溫馨感,配樂則是讓我想起了蟲師那種空靈超越時空的感覺。最後一集真的讓我從頭哭到尾,這樣的題材真的都是我的弱點吶

58分钟前
  • Ran
  • 力荐

原以为是灵能百分百那种 没想到是少女心 艹 戳到我了

60分钟前
  • 抵黄高手阮春强
  • 推荐

通灵题材拍成这样现实且浪漫也是圆满了。

1小时前
  • 傅尸水
  • 力荐

台湾就是很爱拍青春片,感觉整个观众都还是想继续停留在校园那种单纯不想长大。不过抓鬼都抓的那么接地气,台语乱飙,也是棒棒的。

1小时前
  • Lun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