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愿望

喜剧片大陆2019

主演: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曾梦雪,贾冰,岳旸,李歌

导演:田羽生

 剧照

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2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3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4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5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6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3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4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5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6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7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8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9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6

详细剧情

  突然患上肌肉萎缩症的高中生高远(彭昱畅 饰),被医生告知时日不多,决心在临死之前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得知这个消息的身边两位好兄弟徐浩(王大陆 饰)和张正阳(魏大勋 饰),为了兄弟最后的愿望,不惜一切奋战到底!

 长篇影评

 1 ) 绿色净化的性喜剧,不是喜剧是笑话

不知从何时起,除了春节档、暑假档,大小节日只要有点假期就变档期,包括中秋。但这个中秋档,原本定档9月12日的张家辉《催眠·裁决》和雷佳音《吹哨人》,先后撤档。不管什么原因,总归两部种子电影销声匿迹。但有部饱经磨难的电影,坚定不移归来,它就是《小小的愿望》。

1

《小小的愿望》翻拍自韩版《伟大的愿望》,但因为某些原因,“伟大”改“小小”,王者变青铜。除了有些照搬的镜头和故事线,改动的地方实在令人无语凝噎。《伟大的愿望》是围绕绝症男孩的感人故事,有亲情,有兄弟情。核心情节,是男孩的伟大愿望——破处。

《小小的愿望》还没改名前,预告中出现过这个段落,也是它让很多人期待的原因。

但撤档卷土重来后,万万没想到,“我想破处”直接整成“我想谈恋爱”??得,伟大的愿望不止变小小的愿望,成乖乖的愿望了。有关性的东西,全部抹去。

但是这样搞,相当于把一条粗壮主线改没了,很多地方直接失去逻辑。比如,找特殊服务小卡片的段落,原片是有头有尾的情节,国版预告也出现过。结果正片删成只剩几秒一闪而过,无头无尾,观众完全摸不着头脑。

还有两兄弟想找人给男主终结处男之身,屡屡碰壁后,动了歪念头。打算两人中选一个,动手帮男主自慰。

但“小小”呢,改成了点穴刺激。还说点穴刺激效果很好。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什么穴位能有“初恋的感觉”?以及最终找到小姐姐到男主病房一晚上,干什么?来场只谈几小时的恋爱?

尤其事后两兄弟问男主爽不爽,这本是男主开过光后他们好奇。结果电影改成“你真是第一个恋爱的!”什么牛x恋爱,一晚谈完?虽然遗愿只是谈个恋爱,但也不能上高中就谈,得改成高中毕业。情节不合理?无所谓。有漏洞?谁在乎。

为人师表更不能有污点,原作老师常去按摩,是会所高级VIP这样的设定,自然要不得。进歌厅、烫个头,都得是这老师已经辞职下海。但是俩人舞厅找技师遇见老师被打,原作是因为还在上学啊。如果都毕业了,你当老师管那么宽?还拿棍子打人?

更别说电影连抽烟镜头都不正面出现,王大陆的角色和老师要抽个烟,都得背过身去点烟。这不仅是限制级硬生生改成大众级的问题,是直接让整个故事接不起来,后半段都改塌了。

2

这片暑假撤档,离不开片中高中生、伟大的愿望、破处等设定被视为“敏感”。导演田羽生,像他最著名的前任系列,没少在性这方面打打擦边球。

可他没想到,这次嚣张了,撞枪口上。

今年能冠上“伟大”之名的,绝不是这一部。只好黯然撤出暑假档,逆天改名,疯狂学乖。这片不止经历改名撤档的不可抗力,也有片方自己作死。

相比电影本身,真是戏外比戏里精彩。虽然电影是三个男主间的故事,但三男主也要分个一二三。尤其片方和演员,必须达成共识,心里有数。先说魏大勋,确实不如原版演员适合这个角色,也就是曾在《请回答1988》出演正峰的安在洪。

安在洪演这个笑点担当,是毫无违和。感觉他真是这样的人,怕说出秘密咬舌的那股憨劲儿,令人动容。但魏大勋自己发挥的段落还好,真要和原版同样语气、表演,就显得尴尬,演的很用力,看着如坐针毡。

不过魏大勋这男三没什么争议。撕扯围绕的,是彭昱畅和王大陆。王大陆虽然自《我的少女时代》就没什么好作品,但像《一吻定情》、《素人特工》,近两年露脸大银幕不少。

彭昱畅《大象席地而坐》、《闪光少女》等片,演技也在磨练。这部影片表演也很努力。

这俩人都算比较火的新生代男演员,片方当时故意签合约没说清,于是就发生了一番之争,甚至最后发展到彭昱畅工作室发声明解约。

这也不是人家小题大做。排位,向来是个敏感问题。《英雄本色》集齐狄龙、张国荣、周润发这种巨星,也得排座次。最后片方自己出来承认,签了两个男主。

??这么骚的操作,居然还敢说?

片方奸猾,模糊番位,宣传时候借热度。最后东窗事发,被粉丝狠狠喷到体无完肤。这事不仅影响了评分,还影响了票房。但电影归电影,彭昱畅昨晚深夜发声为电影站台,今天直接冲到微博热搜第一。

可惜啊,即使这样,也难抵电影刚上映就出现的颓势。

3

说回电影本身,它真的很敏感吗?

原版开场就是FBI WARNING配上熟悉的东京热音乐,再加各种以女性身体为被观看对象的奇观镜头,是很像搞黄色。

的确在一些人眼里,高中生破处当临终愿望,笑点很低俗。暑期档上映,更有人担心给学生带来“不良示范”。

但这并不是扼杀电影的理由。性,不是肮脏的东西。

创作是真实的,是活生生的欲望。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性的好奇和懵懂。电影是在用幽默和乐观,消解绝症临终的悲苦。

不能否认,青年们除了兄弟情义,也一定有悸动的荷尔蒙,这不丑恶,更没必要藏藏掖掖。《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有性吗?有。小男孩偷看玛莲娜。但这部电影拍成了经典。

或是和本片更相似的《美国派》,妥妥的性喜剧。同样高中开始故事,想要破处,甚至有以派自慰这种传世名场面,但还成为四部系列。

但我们的青春性喜剧,上映得阉一个性字,破处要变谈恋爱。为什么大银幕曾经青春片堕胎能大行其道,青春性喜剧就讳莫如深?这真的合理吗?

当然,说《伟大的愿望》是经典,谈不上,它只能算不错。但国内翻拍韩国电影、甚至同时拍一个故事,国版扑街不止这一次,两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这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真是因为我们所有导演、演员水平都差一筹?我不相信。是因为翻拍就一定出不了好作品?也不可能。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搞明白这事,就能明白千禧年后韩国电影这么猛,甚至《寄生虫》还摘得金棕榈的原因呢?真是好奇啊。

 2 ) 客观影评

看的点映场,尽量客观的说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不涉及剧透

故事讲的是两位死党齐心协力帮一位得了绝症的少年完成最后的愿望,故事主线很明确。影片里有亲情,有友情,有笑点,有泪点,作为商业片来讲可以打及格分了,但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是不应该只有这些的。

比起韩国原版《伟大的愿望》来说,这部翻拍在我看来属于翻拍片十部翻车九部的那九分之一。原版的愿望和对生死的思考有巧妙的关联,这点不多说,而小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需要改动,硬要说得通也行,总归差了那么点意思,看得出很尽力了。但是电影一开始是照着原版拍的,为了过审再去重新剪辑和修改,故事就显得有一点碎了。前半程的情节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所以剧情流畅笑点密集;后半段的补拍镜头+重新配音,由于修改显得不是特别合理的情节,明明是A在说话切到B的画面,还是影响到了观影体验的。结尾的强行转折真的好生硬啊,但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算得上改编的点了。

这里真的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导演和剧本,对翻拍是有什么误解,翻拍不是指翻开别人的剧本然后开始拍。我就感觉这电影也不用剧本,你让演员们一起看下原版然后照着演就行,像我这种看过原版的,就跟二刷的感觉差不多。有一些情节其实还带一点水土不服。

有一说一,没看过的人会觉得还挺好笑。设计的一些笑点我也能get到,好几次全场爆笑。好笑算这部片子的优点,该夸还是要夸,有几个空镜也真的很美。

打个比方就是整部电影是一棵树的话,树干还是韩版的,树叶换成我们熟悉的颜色,挂了一些符合我们国家那个年代的笑点,然后树长到后面还长歪了。就显得,诚意一般。导演没有想要拍出自己的东西,只是想拍出一部能卖座的,还舍本逐末的把最重要的内核给丢了。因为即使放弃了那个敏感话题,原版剧本更多的关于生死的思考,也没有呈现好。你不知道这个故事重点在哪里,高潮在哪里,结局强行拔高真的让人感觉有些噎着吃不下。笑完了,擦干泪,再来回想一下,好像也并没有觉得这部电影真的讲了个啥。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真实观感。观众买不买账且看后续票房情况。

我是一直有在关注这部片子,真的太多波折,对影片期待放得很低,对演员预期也低。以前没看过魏大勋的戏,以为只是个单纯挺搞笑的小鲜肉,但是这部电影他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大勋真的很好笑,影片大部分笑点是他来制造的,因为他演的张正阳比较憨,配上他的委屈脸就会笑果加倍。还挺适合演喜剧的,不过是刚起步的阶段。如果他有心沉下去好好磨练演技,以后喜剧片里真的可以有他一个位置,他本身就是很讨喜自带笑点的男人。有几个镜头我在想如果他能更面无表情一点来演,可能会更好笑也说不定,期待一下。但是他也有一个小缺点,就是可能脸上自带笑容,导致有些哭的戏份很难分清他是在笑还是在哭还是在笑场中哭,也可能导演就是要这个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通过后期对表情的控制的加强去改进改进。加油我看好你。

然后徐浩那个角色,其实是在憨中带一点聪明的。徐浩和张正阳两个人应该是张正阳最傻最天真,凭着一腔纯粹的友情和并不发达的智商在帮死党完成心愿,徐浩也傻,但是稍微的懵懂一点。当然这是我看了原版后对角色的定位,小愿里的演绎,总感觉过于扁平了一些,是人物去贴演员气质,而不是演员去演绎角色的感觉。特别是两场独角戏,实不相瞒,王大陆确实撑不起来。不管是台词还是表演,都让人很出戏,特别是大段的独白和长镜头的画面,放在台湾偶像剧里是适配的,放在电影大荧幕上就不可以了。真的很不适合他,我甚至怀疑导演是不是在故意整他要拍这段(这句是开玩笑)。然后另一场应该是泪点的戏,电影也处理的不好,演员也发挥的不好,反而让我笑出了声,就很尴尬。台湾腔不如东北腔自带搞笑气场是真的,用得好也可以搞笑,但这部剧里显然是负面效果。希望他如果真的要演电影的话,也拿出专业的态度来,不要拿着拍偶像剧的调调来霍霍大荧幕。最起码把普通话练练标准,台词念清楚了,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要求,真的也不是什么努力了做不到的事。

三兄弟里最后说高远,这个角色应该是三个角色里演绎难度最高的,毕竟躺着四肢不能动,只有面部表情和眼神、台词可以传达他的情绪。高远的演员彭昱畅,也是我来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一直很期待他演一个绝望or濒死之人,特别是看完原版后,就更加想知道他可以演成什么样子,会怎么表达。他没有让我失望。很可惜的是,他的戏份实在很少,看到首映的反馈说导演删了他很多戏份,所以从影片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他真的很厉害了。一张试卷,做完试卷了撕掉半张再给他打分。在这个前提下,他完成的很好,在仅有的发挥空间里表达他的人物,把人物立住了,该传达的都传达到了。台词的进步很明显,特别是讲长台词的时候。影片没有再给他更多一点点的空间去发挥,反正目前的观感就是他写了篇优秀作文,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作文大纲加优秀片段,就没有了。原本高远这个人物作为主人公,在最好的年纪还没活明白却要面临死亡,他是怎么想的,是害怕更多一点,还是坦然更多一点,是不是还有好多话要说,是不是还有遗憾。这里提一句妈妈的戏份貌似也被删了,所以有一个情节有点突兀。可能是我想当然的觉得由他去点题其实是更合适的,但是电影把点题这一重任交给了徐浩这个角色,也不是不行,只是从效果来看,题没点出来。高远这个人物鲜活却难以更饱满,是我对这部影片最遗憾的一个点。

剧里父亲这几个角色也都是又搞笑又拼,给岳旸老师点赞,会错意的老父亲可真的不要太拼了。演张正阳爸爸的贾冰老师也超好笑,可以跟大勋父子组合出道了。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宇哥,都留下了经典的片段。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三星我还是会给的。但也止步于三星了。挺好的题材,本可以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可以更好的,种种原因最后止步于此、很遗憾。就像主人公高远一样,他本可以有无数的可能,却也只能走到这里了。

如果你只是想去电影院放松一下乐一乐,可以放心去看,起码笑到回本。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尽量客观了。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您看到这。

 3 ) 对韩版的汉化,延续了搞笑,放大了尴尬!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跟不为人知的原因,

原定于暑期档要上映的《伟大的愿望》改名《小小的愿望》改档中秋节上映。

我个人挺期待这部电影的,因为之前见过韩国原版,觉得故事创意不错,但节奏跟细节可以更优化,

所以我想如果国内翻拍可以解决原版存在的问题,那应该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但,看完《小小的愿望》,我有些失望,

个人对这部电影的感受是:

《小小的愿望》:对韩版的汉化,延续了搞笑,放大了尴尬!

先插入时长3分58秒的“蛋蛋秀”

《小小的愿望》:对韩版的汉化,延续了搞笑,放大了尴尬!_腾讯视频

下面关于《小小的愿望》十句话影评,请查收:

1.中国电影翻拍韩国电影是常态,起初的时候我还吐槽,后来也没那么较劲了,如果翻拍过程中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土化做得足够出色,那翻拍就翻拍吧。可惜,《小小的愿望》翻拍并不算成功,本土化没看到,台词、笑点几乎照搬韩版,有几处甚至连分镜头都一模一样…所以,只是换了三个演员,改了三个角色的名字照着原版再拍一遍。。。这样真的有必要吗?

2.为什么说延续了搞笑?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充满戏剧性,三个好兄弟,高远身患绝症即将离世,而他最后的愿望是po处(国内改成了谈恋爱),于是好兄弟徐浩跟张正阳就绞尽脑汁开始为兄弟谋福利…因为其他俩人都自带“傻”的属性,所以圆梦过程必然状况百出。比如父亲会错意带儿子长跑,比如兄弟脑袋一热带他去海边,这些都有爆笑桥段,但基本都是照搬原版。

3.为什么说放大了尴尬?你们都知道,韩国电影时常有些夸张的桥段,但是配合韩国演员夸张的表演方式以及放在他们特定的语境里,你会觉得,很傻也挺好笑。但是一旦毫无改动的照搬到中国,你一定觉得很突兀,甚至夸张到让你觉得尴尬的地步。比如电影后半段,王大陆跟魏大勋找了发廊女孩去病房看彭昱畅,这时候他妈妈突然出现…为了不让妈妈破坏儿子好事,爸爸突然被从楼道一侧飞起来对着他老婆就是一记重拳,直接打晕…这个桥段也是照搬韩版,但我看韩版的时候就觉得虽夸张却可爱,可是《小小的愿望》里,这一段就很突兀很尴尬。

4.韩国版打动人的地方,是其巧妙的通过荒诞跟温情的反差产生笑中带泪的效果,可惜《小小的愿望》为了能顺利上映,进行了很多修改,而要命的是,这些修改恰恰把电影本该有的笑点跟冲突减弱了。当最后的愿望从po处变成了谈恋爱…你们想想,一个青年男人,想谈恋爱多正常啊,况且还得了绝症马上要死…电影少了一个荒诞的噱头,而故事还在沿着无厘头的路子再走,最后反差没了,只剩下不伦不类。

5.电影里一直号称三个好兄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那么三个人三种口音,我只能理解他们是各自请了不同地方的方言家教。当然,一开始电影解释了魏大勋是初中时候从东北转学过来的,还算合理的解决了一个东北口音,那么王大陆的台湾腔呢?故事没交代,王大陆的台词还最多…我也不想出戏,可是他一张嘴就阻止我入戏。

6.照搬韩版搬到让我觉得尴尬的另外一点是冯嘉怡饰演的老师。韩国版里哥们三个都是高中在读生,所以他们出入夜总会碰到老师惨遭毒打也是情理之中…可惜,中国版里三个人的设定是高中毕业生,毕竟高中生不该有谈恋爱的念头嘛…而冯嘉怡饰演的老师也早就下海不当老师了…这个时候当老师…前老师碰到前学生去烫头发,去夜总会的时候,还要臭骂甚至毒打…这个老师是有多闲?如果照搬实在不合适的话可以去掉这个角色嘛,这是何必呢?

7.有种电影叫性喜剧,当这种电影没了性,那么剩下的喜剧也就变得不伦不类,因为很多笑点都建立在“性”上。就好比尖椒炒肉,没了尖椒,干吃肉,腻不腻?而《小小的愿望》就是一盘没有尖椒的炒肉。

8. 电影里三个演员的演技,彭昱畅从头趟到尾,而且能看出来被剪了不少戏份,但他凭借神态跟面部表情很好诠释了角色的情绪变化,发挥很稳定;魏大勋算是本片搞笑担当,他对于笑点节奏的把握的确很出彩,我挺喜欢;王大陆略显尴尬,戏份最多,表现最差…他真是从《少女时代》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值得一提的代表作…替他捏把汗。

9. 电影最后出字幕,高远(1983-2002),让很多人以为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其实不是。。这只是创作者在告诉观众,这孩子死的时候19岁了,成人可以谈恋爱的哦。但随即而来又放了很多真人去世的照片,一群好友合影,把去世的那个人慢慢变成黑白色…这个真的没必要,这些去世的素人跟电影完全没有关系,导演也不认识他们。。又何必拿着他们的照片强行煽情呢?

10.最后我想说一下电影剧情之外的事情,彭昱畅跟片方解约。。。这事我支持彭昱畅。我觉得这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演员为了争番位而撕扯,这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演员正当权益,你签了合同不履约,我当然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是这样做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错觉:戏外撕番位,片中兄弟情…讽刺不讽刺?

以上就是个人对《小小的愿望》观影感受,

整体挺失望,如果你看过韩版可能会更失望,

中秋放假,能出去就多出去走走看看玩玩吧,

这期视频木有彩蛋,祝大家早日富可敌国,拜拜!

 4 ) 仅针对演员演技

电影主线简单完成度很高,笑点密集,虽然有些地方的反转透露着尴尬。三位男演员除了彭昱畅拍戏时24岁左右,其他两位30岁扮演高中生看得出来很卖力,但可能演技上限不太高。

1、大勋花应该是承担着最高频的笑点了,一面爱惜着自己的耐克乔丹泡面,一面又为兄弟两肋插刀,可爱又无辜。可能综艺咖演电影总是有点不适应,给人的感觉类似于在看《明星大侦探》。

2、王大陆在预告里的那句“你能站着为什么要躺着”,真的是给人很大的惊喜与感动。电影正片里王嘶吼乞丐的那段重头戏,终于给了观众一个感情的发泄口,照理是很燃的。但是王大陆在将这句话重复了五遍以上之后,每一句的语气、表情、肢体动作都是很单一的,只是愤怒,缺乏感情的递进与转折,比如为自己兄弟处境的那种绝望不甘、想到十几岁的自己即将与好兄弟生死相隔的无措不舍,这么好的桥段真是可惜了。王大陆似乎还是停留在“徐太宇”时期,演员的每个角色可以将自己的特质作为底色,但如果演的每个角色都是自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3、一直躺在病床上的高远虽然只有头部动作和眼神,但起码令这部类似于商业小品的“闹剧”有了电影的质感与光晕,也承担着电影最悲情的泪点。在乘着摩托车去大海那段,彭昱畅在摩托车上有两次眨眼,节奏缓慢目光温柔,还带着重症病人对世界的留恋;被发现违章之后,王用被单捆着彭昱畅在背上,彭昱畅的头搭着王大陆的肩膀,咧着嘴露出虚弱又明媚的少年人的笑,这个笑容在这种场景下有了多层次的意味,笑完之后却更令人心酸与心疼;最后一场用嘴叼着笔艰难写字的名场面,真的是让这个电影立住了,真正对彭自己愿望、兄弟们的愿望有了交代(简直哭死);彭在这部戏里有几场哭戏,不论是面部肌肉、嘴唇的抖动配合还是眼泪滑落的弧度与节奏,都堪称灵魂;后面还有多次演技高光时刻,为了不剧透就不一一列举了。

多说一嘴,本身这个电影题材我是不适应的,商业片迎合受众无可厚非,但太多把女性物化成符号的镜头,甚至本身带着点猥琐。主角演戏的分寸很难把握,略多一分就显得油腻,但恰恰是彭彭这个干净的少年将这部电影变得纯洁起来,让一切十几岁少年为兄弟做的种种努力加了一层美好的滤镜。

“是你的戏,你寸步不让”,演员彭昱畅在演戏的时候真的是发着光的。另外,戏外的彭昱畅啊,也希望你的光芒别被短暂的阴霾掩盖而暗淡下来。

 5 ) 一部好电影的败北能有多难?

这部电影本来应该是一部好电影的,就算不能封神,他也应该是“以小博大”的典型,在小成本高质量电影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如果没有片方的骚操作的话。 电影翻拍自别国,主要讲了以为绝症的青春期少年想在自己去世之前当一次“真正的男人”的美好愿望,这不仅仅是所谓的“青春期男性的躁动”,还是在抗争疾病过程中最美好的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的表现【第一亮点】;两个小兄弟被主角的意志感动,出于兄弟情【第二亮点】为主角披荆斩棘帮助他完成愿望。 立意新,题材新,主题讨巧,又有新生代演技担当彭昱畅担任主角和电影的灵魂,基础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第一亮点】能够顺利爆发;魏大勋和wdl负责承担其中大部分为了兄弟而做的一系列蠢萌事,保证【第二亮点】的同时自带搞笑加成,两位都是综艺咖,自带笑点,三个人关系不错,【第二亮点】也能够真情流露,就算略显青涩,也大可因现实中的关系不错划水过去。 这部电影,本来是被寄予厚望,所有人都应该是赢家的一部电影。 现在因为片方骚操作,毁约,诈骗,强行给某人抬轿,抢“兄弟”的劳动果实,遭到了全民抵制。“小小的愿望”变成“莫得愿望”,所有演职人员的辛苦被大打折扣甚至付诸东流,可笑吗? 感谢彭昱畅和工作室在上映之后没有被资本的力量吓到,选择了晒违约合同硬刚,才没有让观众为“彭昱畅”3个字去买单后发现自己被愚弄了,谢谢你们。

至于票房,既然wdl才是一番男一,那就别彭昱畅背锅了,是谁的锅,找谁去。 回到电影本身,由于强抬番,只能把彭昱畅的戏份生剪,虽然彭彭的演技毋庸置疑,但100的完成度他一共只给了你30分的展示空间,根本不足以把电影中的【第一亮点】即对疾病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完整的,深入的展示出来,这本来应该是电影中最重要的立意,就这么被一笔带过了。【第一亮点】深入失败。片方强行抬至“第一亮点”的【第二亮点】兄弟情,完成度本来就一般,是需要观众放水才能勉强合格的水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wdl强抬一番,生抢彭昱畅的成果,看电影的时候不会出戏吗?不会觉得他很假吗?他的每一个表现你都觉得假,还谈什么完成度?扪心自问,谁真的能做到看电影不受场外影响???魏大勋的搞笑部分其实完成的很好,几个眼神和表情都很到位,这个角色真的很适合他,他做的很好能明显的看到进步,但是他一个人的完成度,真的能做到的太少了,何况大勋本身也不能算演技精湛,根本不足以帮助电影另寻出路。 【第一亮点】完成度不足,【第二亮点】完成失败,辅料虽完成尚可但深入不足,这部电影扑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惜了彭昱畅的演技和魏大勋的进步。 我不知道资本是怎么想的,好好一部电影折腾成这样,或许是觉得明年的“司马奖”需要一个上的了台面的“影帝”挣扎一下?想来彭昱畅这种根正苗红的优秀青年是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干违背原则的事的,所以强抬某人番位预定奖项?但我更倾向于另一种事实——从一开始,片方就是打定主意,“挂彭昱畅卖wdl”,咬定彭昱畅一个没资本没背景的青年演员不敢跟他们硬刚,就像以往许多咬着牙认了的大花小生们一样。没想到这个少年面对这种碾压真的敢像他一贯以来表现的那样“不惹事,也不怕事”。 这几年国产电影爆的不少,就说票榜前三的《战狼2》、《哪吒》和《流浪地球》,无一不是前期不被看好,绝地逆袭,成为票房大户,三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真诚】,对观众真诚,努力+天气地利人和+真诚,观众也都愿意为电影买单,n刷票房。而《莫得愿望》片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观众不真诚。明明白白的把羊肉汤换成羊杂塞给你,你这次忍了,下次指不定还给你换成什么,或许是屎也不一定?反正你也会买单的,不是吗? 业内很多电影人如黄渤,徐峥,吴京等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观众们把好的饭菜端上来,把屎换下去,偏偏有些资方、片方不,非要打着饭菜的名义把你吸引来以后把屎塞给你,你吃吗?吃了下次还有哦! 综上,《小小的愿望》扑的一点都不冤,冤的是彭昱畅,魏大勋,真正为这部电影付出心血的台前幕后演职人员,其他为他俩而来以及对电影有期许的观众们。

感谢豆瓣,刚住了资本的压力,让我们可以自由的说自己想说的话,有的平台被强行提分简直笑掉大牙。

对了,你们听说了吗?因为票房,口碑和评分断崖式下跌,片方居然舔着脸把“首映日”硬改成“点映日”了,就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我都被气笑了,真的好久都没见过苟的这么白莲的傻叉了。 PS.片方逼着彭昱畅中秋节一清早发道歉微博的行为简直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实名诅咒他们赔掉裤衩。 以上

转载处已征得原作者同意。

 6 ) 小小的愿望

“死亡是什么?”面对病床上的兄弟高远,徐浩在心底对自己发出疑问,或许就像他说的那样,也许是因为我们接受不了死亡就是消失的事实,才会欺骗自己那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吧。《小小的愿望》故事的结尾,高远走了,徐浩和张正阳坐在花坛边,看着徐浩留给他们的照片和那句话“小屁孩们,你们也快长大吧”。高远走了,徐浩却再也没有追问“死亡是什么”,而是去找了“司马缸”。也许这就是少年,也许是编剧不想让观众过分悲伤,总之,最后这一笔,在我看来,没那么独特,也配不上中间部分的深刻。

 短评

兄弟想谈恋爱,所以就叫老同学、叫亲姐帮他完成心愿;司马缸什么都愿意为你做,所以你就叫她去做兄弟的女朋友。徐浩利用别人对他的喜欢,张正阳居然还说他太帅了。对对对,只有你们的兄弟是人,其它人就不是人。为了兄弟,他们什么都可以做,甚至可以是不道德的事。你们对“兄弟”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他是病人,所以什么都要顺着他,你弱你有理?殊不知,最不歧视病人的行为,就是不把他当成病人,让他觉得自己和其它人是一样的。以前司马缸胖的时候,徐浩各种嘲笑她;司马缸变瘦了,他又要她做自己的女朋友了。哪有电影拿胖瘦、外貌做笑点的?(司马缸这个名字也充满了歧视)这不叫幽默,这叫人身攻击。作为一部反歧视的电影,却存在着另一种歧视。你拍的就是边缘人群,你还去嘲笑边缘人群,还把它作为一个笑点,真是又当又立。

6分钟前
  • 朝暮雪
  • 很差

作为导演的技巧为0,根本不配这些演员和这个剧本。更别提把“性喜剧”这个根本点改成了“谈恋爱”,国产电影新时代黑话..........片尾又上素人素材,恶心谁啊?

11分钟前
  • 判官
  • 还行

为什么给了五颗星,一部分源于我对彭彭的好感。真的是一个太乖的孩子了,不说片方到底多过分,一直努力宣传,首映礼结束大家都走了,他一个人喊希望大家喜欢电影的话可以向朋友安利,然后可以在社交网站上给个好评,据说最后一场首映,大家都走了,他还一个人蹲着给大家签名。被降番,被宣传黑幕除名。这个乖孩子除了一纸声明其他工作照样努力配合完成。对彭彭真的太有好感了,但是这五颗星不仅仅是因为好感,电影里,演员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虽然一开始有点儿不习惯感觉好像用力了,但是看着看着真的是笑到肚子疼,这就是他们的风格啊。虽然是翻拍,还被删减。故事还是完整的,笑点在,感动也在,推荐大家去看。当然也尊重为了彭彭果断放弃贡献票房的朋友。这个愿望,上映之路并不平坦,临近国庆,冲刺的时间不多,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不要犹豫,去看彭彭吧

13分钟前
  • 宁姑娘
  • 力荐

彭昱畅演技是真的好,生无可恋的状态演出来了,哭起来真的是要人命。大勋花真的好可爱好好笑啊。王大陆张大嘴巴真的感觉要吃人啊,太尬了。(大勋花可以是男一的)结局强行鸡汤煽情,太无聊了,想看未删减版。

14分钟前
  • 余林
  • 较差

彭彭躺着(某个帅的角度想起了权游布兰手动捂脸表情)仅靠眼神和脖子的演出就值两颗星,即使听说被删减了很多戏份,怪不得感觉好怪笑完好空虚…听到彭彭绝望地被拼出一句我想…谈恋爱…观众都软了,已经发出去的一半笑声另一半落下去,有种被当傻仔受骗的感觉手动捂脸表情。是谈恋爱,听到了知道了,一点也没想歪,无欲无求,阿弥陀佛,善你个哉,中国孩子太难了,中国青年好演员太难了。年轻就应该想做多做,以少做其他没必要的无能为力的,当然姿势千万种,安全第一条,事前做好措施最重要,可别乱生孩子别作孽。那个恶心的田羽生怎么还不死呢。

15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还不错的~净化版的性喜剧,桥段都是套路,但也很好笑。沙雕二人组负责卖傻,彭彭躺床上示范演技。结尾很明显的一顿猛煽情,哭不哭就就见仁见智了

19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还行

片子最大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撕裂感,因各种原因,青春性喜剧已经变成了青春喜剧。不过,倒不特别讨厌这部影片。或许还是因为演员的关系,相比田羽生之前的作品,这一部在选角其实是很不错的,彭昱畅有点贱贱的躺式表演很好玩。而魏大勋新的惊喜,一个特别萌的天然呆,我还挺吃这种呆萌的。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无论破处还是谈恋爱,本质上还是一部性喜剧,性别、有色笑话和直男视角撑起了全片。只能说因为主角是对情欲懵懵懂懂的少年,相比于《前任》也就没有那么油腻。彭昱畅和魏大勋救了这部电影。

23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你知道那两个字是啥,他知道那两个字是啥,他知道你知道那两个字是啥,但是他就是不让你说那两个字是啥。用化妆制造笑点,剪球鞋制造燃点,写留言制造泪点,炒话题制造卖点。兄弟感情只有一张合照,既无叙事动力也无法感同身受。愿性不再代表肮脏,女人不再拿来消费,不要用合照黑白化去冒犯逝去的人。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很差

这片和前任3之间,也就差了一个上海堡垒...到流浪地球之间的距离

31分钟前
  • 很差

相比价值观混乱,刻意潦草,笑点低俗,演员装嫩,恶意煽情等等来说。导演的审美低廉和谜之滤镜调色更胜一筹!

3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彭彭很真诚,但电影很不好看,翻拍把原版优点都摈弃掉,加入的改编又画蛇添足,那翻拍还有什么意义?

35分钟前
  • 绝世魔女
  • 较差

不打分是我对彭昱畅最后的温柔。

40分钟前
  • yuan
  • 还行

浪费时间的电影,梗老,笑点都意料之中。就这片番位也没必要撕了,不嫌磕碜吗?

42分钟前
  • 绿色鼓励装
  • 较差

韩版“我想做爱”变成了中国版“我想谈恋爱”,很可惜。唯一进步的是“愿望”提升到了三重意义,第一层是表面的“我想谈恋(做)爱”,第二层是他人视角的“想帮我完成愿望的愿望”,第三层是成全他人“想帮我完成愿望的愿望”的愿望。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挺好的,彭彭演的好,干裂嘴唇让人心疼。

50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9012年了王大陆还在用嘴演戏

54分钟前
  • habanero
  • 还行

其实,国产版在故事架构及叙事情节上,基本忠实地按照韩国原版翻拍。但由“伟大”变成“小小”,由“做爱”变成“恋爱”,价值观是更正确了,正能量也更突出了,但“青春性喜剧”也变成了普通的青春成长片,观赏娱乐性大打折扣,就像做菜少放了盐,而且,在逻辑上也很有些别扭了。。。

59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较差

韩国原版好好的性喜剧,啥都可以说啥都可以谈。你拿过来,也不敢拍也不能拍也不敢说也不能说,你说你图个啥。图你就有勇气?图你不洗澡?

60分钟前
  • 开膛手贝塔
  • 较差

奔着轻性喜剧来看的,结果有点失望。中秋公映版基本是“学好”归来,台词破处都改成了谈恋爱,还有一段重拍的。整体中规中矩,节奏温吞,毫无兴奋点。最重要的还是剧本不落地这个问题依然没解决,地基没打好,人物就立不住,人物立不住,就没法产生共情。以及导演惯常的偷懒和几乎没有进步的小聪明就不吐槽了。就目前的语境下来讲,这个片子做为暑期档种子选手就有点差强人意了。4.7/10

1小时前
  • 二月鸟语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