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记录片大陆2004

主演:内详

导演:张以庆

播放地址

 剧照

幼儿园 剧照 NO.1幼儿园 剧照 NO.2幼儿园 剧照 NO.3幼儿园 剧照 NO.4幼儿园 剧照 NO.5幼儿园 剧照 NO.6幼儿园 剧照 NO.13幼儿园 剧照 NO.14幼儿园 剧照 NO.15幼儿园 剧照 NO.16幼儿园 剧照 NO.17幼儿园 剧照 NO.18幼儿园 剧照 NO.19幼儿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16:04

详细剧情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长篇影评

 1 ) 那时花开---纪录片《幼儿园》之我析

       第一次接触《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是在大一的时候,当时看了以后很震撼,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这部纪录片描写的是在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导演张以庆先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观察,然后用了14个月的时间拍摄了5000分钟的素材,最后将它剪辑成现在我们看到的50分钟40秒的成片(另一种说法是近70分钟,但是目前我没有看见那个版本的成片,所以在此以时间较短的这个成片为例进行分析)。这部纪录片问世后可谓影响非凡,它先后获得了“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中国电视彩虹奖二等奖”众多大奖,如此具有轰动影响力的影片,究竟给了我们哪些不一般的感觉?

一、拍摄技巧
    最初导演张以庆开始拍摄的时候也并不知道要拍什么,但是导演从“不拍什么”入手,慢慢逐渐找到了灵感。不拍什么?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孩子上课......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影片中几乎没有老师、家长、上课的镜头,很少的一部分也是为了配合孩子们的需要。《幼儿园》拍摄的是从那些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非常态的、意想不到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细节抓拍。影片中有许许多多的特写镜头、细节描写。开场入学时孩子们声嘶力竭地要回家、吃饭时把米饭撒的到处都是、孩子们突然的打架、放学时孩子们等待爸爸妈妈的到来、看球赛时的呐喊、穿衣服怎么也穿不上又重新穿、一个人放板凳怎么也放不好......这些众多细节的描绘来源于浩如烟海的拍摄过程中,也正是这些抓拍到的细节一次次地打动我们观众,深深地将我们吸引在影片中。
    用光讲究。在整个影片中,我们都会感受到导演对光线的刻意安排和追求,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好的光线效果,将孩子们的世界展现得柔美、动人。如教室里上课从窗外透射进室内的柔和光线洒在孩子们身上、空空的教室下单独一个小孩子坐在那里的光线安排、一个小女孩站在门缝边上向外看,光线从外洒满孩子的脸颊、一个小女孩扒着百叶窗的光线安排、夜晚月光洒向熟睡的孩子们的身上......这些细节上的光线追求使得画面变得柔和曼妙,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描绘给大家的是一个美好的孩子们的小小世界。
    虚化镜头处理。《幼儿园》展现给我们的空间很狭窄,就是这些孩子生活的小小空间,那间教室、那间宿舍、那间食堂、那些桌椅,涉及到的外景都被虚化处理了(除了去可口可乐参观)。在外玩耍时候的虚化、小孩子们看着窗外下雨时的虚化、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被虚化......这些被刻意虚化的镜头处理,配以主题音乐,塑造出了诗意般的画面,给观众的心灵震撼可想而知。另外这些虚化的外在世界跟没有虚化的孩子们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于现实也许就是这样的,他们对于外在的世界还是懵懵懂懂的认识。什么是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静止镜头的大量运用。纵观本影片,静止镜头几乎充满了整个影片的始终。静止镜头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是稳重、深邃,孩子们的世界本是活泼乱动的不稳定的世界,但就是这种对比强化了这种矛盾。孩子们的世界还是单纯的、没有丝毫掩饰的世界,而种种躁动和不安恰恰是我们成人所特有的不稳重,导演用静止镜头处理整部影片,向我们展现的恰恰是孩子们心灵的单纯与善良,也能让我们平静地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完整部影片。

二、剪辑结构安排
    从不知道拍什么到知道不拍什么,经历了14个月的拍摄,最后拥有了5000分钟的浩大的素材量,最后要把它们全部浓缩到50分钟的影片中,让这些琐碎的素材能够比较有系统地向观众描述一件事,或者说展现给大家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幼儿园,可谓是煞费苦心。整部影片总的来说是按孩子们成长的顺序来结构的,从入学第一天到毕业,横向来看又穿插了大、中、小三个班的孩子们的成长、生活情况加以对比,结构清晰,而且具有强烈的可比性。
    访谈与实景拍摄穿插结合。一段镜头叙述,一段室内对孩子们的单独访谈,这种结构安排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访谈是对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挖掘,而外景画面拍摄更多的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这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更准确地理解孩子们,我们也会发现,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们的访谈场景采用了黑白效果处理。在影像世界里,黑白画面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表现形式,黑白色彩特有的视觉语言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生活的环境也都是色彩斑斓的,对于孩子们的描述更多的时候也是五颜六色的,而在《幼儿园》里,张以庆导演却大胆的用了这种缺少鲜艳色彩的黑白色调,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对比,让影片的基调多了一份深邃和凝重。当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上升到成年人的一些思想地步时,配合这种黑白影调,让我们不觉感到他们已不在是我们所认为的天真活泼的幼稚孩童,他们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思想家。而这种黑白色调带来的陈旧的效果使我们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岁月,自己的幼儿园。导演的这种安排不可不谓用意之深,孩子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是引得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定格画面的处理。在影片中,有许多画面凑采用了定格处理,这也是影片的一个特点。小孩子怎么摆放凳子都放不好,最后用定格处理;穿衣服怎么也穿不上最后定格处理;在第30分钟35秒时候的定格处理。这些画面的定格同时也带给我们视觉的停顿,但是却带给我们思想的前进。在这些地方,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也不再觉得孩子们的动作是否只是让我们轻松地一笑而过,我们并没有感觉孩子们的幼稚和单纯,我们隐隐约约感到了成长的力量,感到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艰辛。
    画面语言。整部影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在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字幕,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完全是靠画面语言支撑起来的,但是我们完全看懂了,没有丝毫的障碍,因为画面能够超越语言让人产生更多的共鸣,带给人的震撼更是语言无法媲美的!有人说这是“上帝的声音”,没错,画面语言带给我们的感受正如“上帝的声音”一样唯美动听。正是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思想上的限定,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一个无主题的作品,这种无主题恰恰又使得影片成为具有丰富主题的开放式影片,每个人看《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导演不能左右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属于自己的幼儿园。这也是导演这种安排的深刻用意。
音效处理。贯穿整个影片的背景音乐是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茉莉花》,这种熟悉的音乐更能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大家的共鸣。此片中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等妈妈来接的时候、外景虚化下雨的场景和结尾孩子们毕业的时候,随着音乐的第一次出现我们可能还感觉到轻松愉悦的心情,但是随着音乐一遍一遍的出现,我们似乎并没有了那一份轻松和快乐,我们渐渐地陷入了略带哀伤的沉思,这种转换是令观众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产生的。用这首歌来作为主题音乐,也暗含了这群孩子们,甚至所有的孩子们都是正在慢慢盛开的美丽的花朵,他们慢慢地成长,艰辛地成长。所有的童年就像这样,像花朵在阳光下、在风雨中慢慢地、静静地开放。
    慢镜头处理。在此影片中,有许多地方采用了慢镜头的处理效果,但是大多都是和其他效果结合运用的,几乎都出现在背景音乐出现的时候。例如,孩子等待妈妈来接的时候与背景音乐的结合处理;孩子们爬在窗台看雨景的慢镜头处理与叠化特效的结合;最后结尾慢镜头配合以黑白画面处理。这些地方的精心安排使得影片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让人心灵颤动。慢镜头将人物动作的细节最大化地放大了,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影片结尾处黑白画面回忆了这群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瞬间,统领了全篇,也将这些美好的记忆带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影片的现实意义思考
    所有的影片拍摄出来都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幼儿园》作为一部纪录片创作也不例外,除了单纯从其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影片创作的角度来分析当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还能看到什么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在影片的开头,导演使用了大量篇幅向我们重点突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次”:第一顿饭、第一个午觉、第一堂课、第一个晚上睡觉......这样大幅度的渲染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不管做什么都有第一次,第一次学会站起来、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遇到困难、第一次哭、第一次失败、第一次成功......实在太多。但是成长正是从这些不间断的第一次慢慢积累起来的,没有第一次就永远没有成长。孩子们的这么多第一次,我们看着很简单,但是可曾想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现在也仍然面对着许多第一次,我们是怎么做的?逃避还是迎头追上?我们会不会像孩子那样哭哭闹闹地经历着这些第一次。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逃避,但是也不敢去面对,这就是逐渐消失了的承担责任的勇气。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幼儿园里,只不过这个园子比他们的大了点,人多了点,我们复杂了点。
    影片中对孩子们的访谈部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对于时事政治的看法,对于中日、中美关系的思考,都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难道我们只是在感叹他们很成熟,懂得多如此简单吗?这些哪些不是我们成年人留给孩子们的深深的影响呢?他们从小就有心算班、语言班、主持人班等各种训练特长的培训班,这不都是成年人将自己的意愿加载在孩子身上的吗?当心算班那个孩子有一个加法突然答不上来,在那犹豫了好半天时,心里不禁有点酸酸的,他们的世界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单纯和快乐吗?我们从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殊不知当我们身处他们的世界,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情况将大大不同。
    影片结尾的一段话寓意很深刻: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这段文字将本片引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这种幼儿园的生活在我们之间生生不息的循环着。我们走了,他们来了;他们走了,又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地方......而我们,也永远不能停下脚步......
       我很喜欢影片开头的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很深刻的一句话,开篇就将人引入了思考。等我们看完影片的时候也不知不觉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在看这些可爱的孩子,还是在看我们自己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不知是此时花开,还是那时花开。

 2 ) 关键词:浅谈纪录片《幼儿园》

导言

  如果我们还能从这部片子里面获得信息,如果片子开首的题记还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我们就有必要通过这部片子透视一点什么。藉此机会我想我可以使用类似《小王子》的序言的写法记下这样的话:“请原谅我把这篇文章送给了一位大人,这是因为这位大人什么都懂,甚至包括孩子的事。如果这样还不能获得谅解的话,我便把赠言改为‘致我们大家的童年时代’。”

信任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从此离开家庭,接触了更多的人,初次接触到了外界社会。

  孩子们一开始大呼小叫,发现自己的世界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哭泣便成为唯一发泄的方法。他对老师这样喊着:“老师别抢我!”此时爸爸妈妈的离开使他的心理偎依失去了对象,看着一堆小朋友如同大敌当前,害怕是这时候的主要情绪,他“自觉”要尽快找到可供偎依的对象,老师的一句“把老师当妈妈”和其对大人的服从感(非信赖感)让他对这个面前的大人产生了初步的朦胧信任。而这种信任因是后天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信赖对象——所以它并不能等同于爸爸妈妈的信赖关系。

  《幼》片中小班的一个小朋友第一次自己吃饭泼了一身都是,坐在凳子上表情发怔,鼓起极大的勇气怯生生哝道“老师,泼了。”初步的信任和面对陌生人和环境的害怕形成矛盾,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社交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别的小朋友和自己一样也是同样的“人”,他通常把别人当作和手上的玩具一样的看待。

  在《幼》片中孩子们直表出的潜意识的冷漠让我们感到吃惊,当小朋友因他的欺负而哇哇大哭的时候他会摆摆手说“吵死人了。”别人在他面前兴高采烈讲事情的时候他会二话不说转身走开。最不可思议的是片中有这样的毋宁说搞笑的镜头:一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张桌子上,对面的小朋友说“我不要你坐我对面,看着烦人!”说着还表情狠狠而诡异地征求别的小朋友意见:“看着都烦,是吧?”其夸张的表演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幼儿园里经常有小朋友欺负别的小朋友,没有理由上来就是拳脚,老师看见了训斥道:“没有理由打人你是神经病!”然后以送其回小班为话柄威胁。

  当然孩子中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在这段故事的最后,影片拍摄了孩子上音乐课的场景:“伸出小指头,拉拉勾,我们又是好朋友呀……”

玩耍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中随处是玩耍的孩子,不管是吃饭洗澡看电视,到处总有孩子玩耍的理由。整部影片的选题注定了“玩耍”作为关键词贯穿始终。

  孩子总是聪明的,玩耍是他们这个年龄迫切要做的事情,为此孩子们不肯放弃每一点时间。秋天的时候地上都是金黄的落叶,孩子举起来对着太阳研究百叶窗在上面透过的影子,户外活动的时候互相扬起落叶让它们飞舞在自己身边。有个口吃的孩子比较见解独到,告诉同伴户外活动最好玩,但不是每天都有,有户外活动的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可以玩好久,还可以紧玩紧玩紧玩……孩子的意识随着其不加掩饰的期望表现得相当淋漓。

回家

  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盼望的是周末爸爸妈妈来接自己回家,每个孩子记得最牢的知识是在心中默念一周七天的名称,打从星期一开始掰着手指一直数到星期五。

  片中男孩子在起居室看见女孩子,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神神秘秘热情洋溢说“今天是星期四,明天就是星期五了!”另有一场景,男孩子对同桌的女孩子这样说“昨天是星期一,今天是星期二,后天是星期三……”女孩子生气打断“我会说,我会说!昨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二,后天是星期三,今天是星期四……”男孩子说“对的呀。”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忍俊不禁。

  电影中一个小男孩经常是周末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当大家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家去的时候,躁动不安和失望写在了他的脸上,他在空旷的活动室苦苦等待,孩子的时间总是比大人过得慢的,一分一秒都是那么漫长。当他回头看见妈妈终于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那一刻翻涌上的喜悦和委屈纯真美丽得无庸赘述。

访谈

  片中各故事过渡之间经常插入对某个小朋友的访谈,这些小朋友有的多才多艺,两位数的心算能快速得出结果,会说“英语话”,知道日语里“爷爷”和“叔叔”是“一个词组里面的”,会流利快速说出“八啦百啦标啦兵啦奔啦北啦坡……”有的心里面有很多鬼主意,被问道你喜欢哪个女孩子啊这样的问题腼腆而笑,被问及是不是那个白白的那个?他脸红红地说“你知道怎么还问我呀?”有一个小朋友,被问道“警察是干什么的?”他思索说“交警可以收钱。”问“你看见交警收钱么?”他说“看见的,我干爹当交警,他收那个车子。”当然也有被灌输得稀里糊涂的孩子,被问及“你怎么长这么高呀?”他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孩子们在被问及关于“我爱你”的问题时表现一致暧昧,大多数孩子并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说“我爱你就是我想把你抱着”,“不好说”。问道“为什么不好说”的时候,孩子扭扭捏捏笑了,说道“这个恶心。”

纪录

  影片记录的是幼儿园儿童的生活,从入园开始,以毕业结束,一般的拍摄手段是线性的发展,即瞄准某一个固定的群体跟踪他们幼儿园三年的生活。但是影片不是采取这样的手段,它分层次截取小班、中班、大班三个班级,同时将三个儿童生活的环境放在观众面前,每一个环境中着重拍摄有代表性的几个孩子,让观众看完片子对其中的某几个孩子印象相当深刻,这样远比泛泛讲述效果好,同时缩短了纪录片的拍摄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浓缩了拍摄灵感,在状态最佳的时候留下了最佳的制作效果。

  幼儿园的孩子,大班和小班孩子年龄相差两岁,但在3至6岁的年龄段,这两年的年龄差异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相当明显。影片在这三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截取幼儿园中的一个个最普通的生活片断,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发掘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个高度上有选择地筛选细节,使整部影片在质朴和充满趣味的同时给人扑面而来的生活真实感受,如其题记的那样“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感怀

  看完这部片子,本想对其作出感性的评价,至今我仍然记得自己在幼儿园时的一些模糊片断,拼起来,似乎看见一个童年。但是我没有把过多的词汇放在定状补的琢磨上面,主谓宾写下的文字给人干净的印象,不是反朴的精干,却是相当的笨拙——看来我的确忘记了一段历史了。回忆在相当长的时间都是美好的东西,如同四季花圃,春夏秋冬争奇斗艳。回忆的美丽让你愿意相信自己真的经历了这许多的事情,努力回味,逶迤玩赏。没有人愿意记住丑陋的东西,在无法逃避地经历过之后总是带着恐惧的眼睛否认之前的发生。

  人生最好的记忆是这样的,你看得见它的开始,同样看得见它的未来,虽然中间难免会有一些丑陋的阻隔,不要无视和试图遗忘。当你试图遗忘丑陋的记忆的时候,这时便把现在正经历的历史和从前后无来者的美丽隔开了一堵高墙,你不敢回忆美丽正如你不敢回忆丑陋,因在时间的线性里那些美丽和如今的希望之间正是由丑陋连接。丑陋的回忆往往会教唆人们忘记自己的名字,很多人忘记了,再也不能找回之前自己的美丽,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来龙,失去了希望的去脉。

  最简单的道理总是在经历了许多之后才突然想起,自己摸摸脑袋,知道了再丑陋的东西不会完全充斥人的心,人心总有一处土壤是为美丽的种子留下的,童年的美丽被我们重重包裹,慢慢的遗忘在某个金属的角落,我们必须找到那处洞穴,把种子种植下去,在从前的美丽和如今应有的希望之间建立桥梁,跨越丑陋,于桥上俯身看见丑陋里潜藏的理性因素,用灰色在设计上的完美适应性搭配我们无垠的记忆,稳固心灵,构成我们中性而具有方向感的成熟颜色。

结语

  看《幼儿园》到最后,我想起前一段时间获得机会旁听了旭日作文的授课,是小学生的兴趣辅导班。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的场景我多年没有见过了,回答对一道问题对于孩子来讲是可以高兴一整天的事情,回到家里也要向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过的孩子就像醍醐灌顶,每个问题都争先恐后回答,当老师不往自己这边看的时候便着急跳脚。也许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点虚荣心,但是这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老师有的时候讲述唐诗有误,背过三百首的孩子便立刻喊出老师出错地方,丝毫不留情面。

  看完《幼儿园》这部影片我发现自己和幼儿园的老师已经算是同龄人了,这种同龄的关系使我注意到作为一个幼教老师其实相当的辛苦。孩子童年的记忆影响他的一生,作为老师责任重大。但是我更加注意到了孩子做事情往往认真,片子中一小朋友努力叠放椅子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

  我在旁听了旭日作文之后对朋友说,现在孩子们的优点真多,什么都懂,还敢于无视权威,追求真理。朋友当时说大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你说的夸张了。我现在经过反省,认为如斯,孩子们吸收知识和经验,最终会成长成为大人,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大人因为已经和那段记忆相隔许久,记忆难免出现已经打入潜意识里的隔断。

  如果那些彩虹样子的旋律正在心的土壤上空蠢蠢欲动,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部《幼儿园》,为我们的童年和希望之间架起桥梁。只要那里不是坚冰,那么美丽种子的力量至少足以温暖个人世界的土地。

 3 ) 《幼儿园》:真实记录下的主观表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纪录片《幼儿园》一开头的两行字幕,前一句是片子中所拍摄的、清晰可见的客观事物,而后一句便是站在摄影机后、坐在剪辑台前的编导想要通过片子来表达的主观思想。“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说纪录片要“创造性地处理现实”, 俄罗斯纪录片创作家吉加·维尔托夫也曾提到纪录片要“将现实的片断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可以说,张以庆的《幼儿园》正是这样一部通过对真实记录画面的重构,从而恰如其分地渗透创作者主观倾向的纪录片。 文学中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而在《幼儿园》里,我们也能看到这五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它们承载了“幼儿园”这个题材本身,同时也承载了张以庆以其猎奇的视角所蕴涵的深层社会文化意义。 叙述——没有故事的细节 张以庆在谈及《幼儿园》的前期创作时说,“一直到了第14个月我才总结出来要拍什么,之前是一种直觉的判断,是直觉告诉我‘不拍什么’。”作为握有内容选择权的创作者,张以庆从选择“不拍什么”,继而逐渐在14个月里捕捉到了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化的内容,他要拍的是大家看不到的东西。于是,《幼儿园》里记录了很多富于意味、情趣和内涵的幼儿园的生活碎片。可以说,整部纪录片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来串联,也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情节线索,张以庆用细节结构全片,其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提炼方式,不仅仅是对真实生活的素材进行采集、加工,更是一种选择性的更高层次的创作。这些细节不同于观众固定思维模式中的幼儿园——上课、游戏、天真无暇的孩子等等,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张以庆选择将一般人忽视的生活细节拼接在一起。这些细节乍一看是琐碎的、散乱无章的,但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能够逐渐找到前后的呼应与联系,比如孩子们嚷着“炸死美国王八蛋”,但同时又会不自觉地喝着可乐。——这种对美国文化根深蒂固渗透于生活的表现正是建立在对细节记录的基础上,张以庆善于在这些话语、动作上做文章,这里就体现了其作品中的主观倾向。就如他自己所言“你得把这个文章做下去,这就要有主动性了”、“我特别注意选题天然流露出的承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是我刻意的”。 因此,《幼儿园》是创作者通过选择、摄取具有“承载力”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生存状态,依着主观的心绪去超越直接纪录到的纪实影像,在清醒充分运用影像“表意功能”的前提下,经过重新建构,组合出流淌着创作者个人心绪的、记录着创作者独到认识空间的无故事化的纪录片作品。这种“主观的重构”便成为了真实影像下的“虚构的表意”,以呈现创作者的“情绪真实”。 描写——精雕细琢的画面 在镜头表现上,《幼儿园》同样基于一种客观中带有主观色彩的影像风格。说它客观,是因为全片选择的记录角度是低机位的平视视角,导演尽可能地把摄像机放低,以取得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的视角,展现的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此外,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再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原貌。但同时,当拍摄者耐心冷静地客观记录以及在一些场景中摄像机的长时间地停滞时,会让观众时而有一种间离感。这种间离感并非是不真实的虚幻感,而是提供了一个让观众静下来细细思考的空间,在笑过以后,重新审视画面里的孩子,发现其实他们就和我们一样,孩子的世界已无异于成人的世界。《幼儿园》在镜头、光线的处理上可谓精雕细琢,没有晃动、没有曝光不足或过度,一切都很细腻精致,这是导演所追求的作品外在的部分,至于内在的部分,就是其主观倾向的东西,便是观众从中读到的、感悟到的,在平稳的长镜头里细细品味到的那部分。 说明——消色之下的对话 张以庆说:“当你用画面的表达达不到的话,就要靠文字和解说来补充。”《幼儿园》没有用一句解说词,它的“说”是用对话完成的,那么让这些孩子们“说什么”、“怎么说”,就成为了创作者表达其主观思想的另一种方式。张以庆说当摄制组和心理专家在选择问题时,并非要特地去影射些什么,但当这些成人化的问题问出后,得到的竟然也是很成人化的答案,此时导演才发现“其实和孩子是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去对话的,他所接受的都是成人的东西”。 孩子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不如说是他们周遭的大人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虽然里面仍夹杂着些许孩子纯洁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那颗心的确是被“污染”过的了。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背后是怎样一个家庭状况、他们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他们的,所以孩子的身上全是成人世界的影子。我想,导演在这里用消色的影调也暗含了一种无奈的态度,因为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一样,充满了阴霾与烦恼,从暗黄的画面中,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灰色的童年。 抒情——淡淡哀愁的《茉莉花》 童声无伴奏合唱的《茉莉花》在片中出现了多次,像一声叹息,烘托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后期加配歌声的手法,是一种具有作者强烈主观倾向的做法,承载着张以庆独特的心绪和审视心理,也是我们成人一种自省的映照:在带着淡淡忧伤的婉转歌声里,我们根深蒂固的关于童年的美好,在孩子们身上化为一片透明的记忆,透露出的只有无奈和感伤。在叙事层面上,《茉莉花》的乐声往往在动静转换处想起,游刃有余地将段落单元连接起来,强化了对立处的统一性,仿佛一声叹息。 议论——看似缺席的在场 《幼儿园》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我们印象中导演滔滔不绝的旁白式说教。张以庆在冷静旁观的同时,表现为一种“缺席的在场”。说他“缺席”,是因为他没有直接进入到观众所看到的片子本身,没有用画外音的形式来明了地说他想说的话,因此在表现形态上显现出的依然是一种客观风格,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但说他仍然“在场”,是因为他的主观思索仍深埋于对题材、镜头、拍摄角度、剪辑手法等一系列的选择之中,每一个镜头的选择、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等都是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完成的。张以庆在5000分钟的素材里,选择了这70分钟,用这样的拼接形式呈现给观众,都是源于他对这一题材的认识与思考,以及他希望观众从中得到一种全新的审视与感悟,从而激发观众从新视角的影像文化中去拓宽视野,培养新的思维习惯,并由感性画面再次上升至理性归纳和对审美意味性的认同。 这种认同不是导演强加给观众的,而是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张以庆的《幼儿园》让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儿童世界里产生了这种相似认同,尽管画面上的形象并非我们自己或亲朋好友,但由于“他们”与“我们”类似,并为这种类似而感到惊讶,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概念化的读解,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无异于成人世界的幼儿园,这里面有爱、有关怀,也有纷争、有暴力,有我们身边能看到的一切,于是幼儿园成了社会的缩影。——这是导演观察到的幼儿园,也是他想让陷入概念化思维模式的观众看到的。 安东尼奥尼曾说过:“每一种真实后面都还有一种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想,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或许只是一种创作手段,深层表意才是创作目的,才是我们看到另一种真实的途径。《幼儿园》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张以庆所洞悉到的“真实”画面讲述了他眼中的孩子,于是我们被震撼了,便自然而然地去接受这种全新的“真实”。 转帖http://www.mtime.com/my/cocoqi/blog/3072411/

 4 ) 你们笑的,正是我每天的生活……

首先想说,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和谐版。有些人没有看到有些段落,可能是大意,也可能是上传者疏忽复制者遗漏吧。我是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听张导自己说,这部片子在正规渠道播放的很少(电视台),也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主要原因就是怕触及孩子们的隐私和心灵,所以他等到他们都长大了很多的时候才拿出来放。这也可能是和家长约好的,才会同意他们拍摄。
    
这部电影太精致了,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觉得不象记录片。为什么那些好玩的话好玩的举动和表情你就能捕捉到呢?但真的是记录。靠的就是日复一日长达一年的拍摄和与孩子们的相处沟通,才让他们忘记了机器和大人的存在。机位也是和孩子平齐的高度,以至于摄像总得趴着。
    
记录片是不是应该有个人观点历来就为众人争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当然可以有,而且好的作品一定必须有。只是必须基于镜头画面的绝对真实记录,而且不能恶意扭曲断章取义的剪辑。
    
从这一点说,幼儿园和张以庆没有违背。至于他想表达的东西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那是他的手法和你的立场的问题。那些有些人觉得有问题的提问,在我看来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引导孩子看他们会怎么回答,而恰恰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成人观众的,在看到这样的答案时我们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呢?

最后如题所说,我们笑的,正是这些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在我们开怀大笑时,他们可能正在感到茫然、悲伤、愤怒、屈辱、绝望(那个找不到袖子的陈智鹏还有放不上椅子的孩子)……我说不清突然体会到了什么,只是觉得别有深意。

 5 ) 《幼儿园》简要评析

       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于2001年5月开始筹划拍摄,经过观察和准备之后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张以庆带着整个拍摄组在武汉一家寄宿制幼儿园“驻扎”14个月之久,拍摄了近5000分钟的素材。整个影片的制作过程长达3年之久,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幼儿园》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一)摄制对象与内容——生活折射的世界观
       曾经有人问张以庆,你们不拍讲故事,不拍做游戏,不拍唱歌,不拍画画,不拍六一,不拍国庆,为什么这也不拍,那也不拍,你们到底拍些什么吗?张以庆的回答是,在不知道要拍什么之前,必须学会不拍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张以庆导演舍弃了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反而拍出了真正可以称之为生活的东西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幼儿的世界观。片子中老师的面孔极少出现,即便略有露面也多是一闪而过。相信看过片子的人或多或少会记住几张可爱的面庞,但其中一定不包括老师在内。伊文思说纪录片是一把刀,张以庆用这把刀把生活割成碎片。呈现在镜头前的是孩子们的嬉戏,玩耍,打斗,是穿不好衣服系不上鞋带时的尴尬,是吃饭弄得饭菜遍身时的无奈,是洗澡赤身裸体面对异性时的天真无邪,是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一个个被接走自己的家长却姗姗来迟时的焦急与不满。上课场景的出现与其说是为了表现点什么,倒不如说是为了转场的需要。张以庆放弃了幼儿园教学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放弃了死板和呆滞,转而以对话、神态和动作描绘出了能反映孩子们心中所想的真正生活。
       所谓纪录片,就必须要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展示生活原生态景象。从《舟舟的世界》开始,到《英和白》,再到《幼儿园》,一直有声音在指责张以庆纪录片中的一些细节并不客观真实。然而纪录片在对摄制对象进行原生态描摹的同时,也需要主体选择的创造实践。正如同日记不是流水账,纪录片也并不完全是纪实片。
       穿插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是孩子们在黑板前接受的采访。采访的问题涉及对“爱”的看法,“9•11”,国足,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理解以及才艺展示等等。其中,一个孩子心算的镜头曾多次出现。然而你虽然是多次出现,这个叫熊经纬的小男孩在镜头中出现时却是富含变化的。前两次回答正确无误,而再次出现的时候,听到问题的熊经纬几次深呼吸,就在答案呼之欲出之时,镜头已经飘然而逝。这是片子中的幽默,看完整部片子我们会笑声不断,但片子再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我们留下沉甸甸的思考。幼儿园中的孩子们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孩子们应该保持一颗纯澈的童心还是应该尽早走向所谓的成熟?成人们应该交给孩子们什么?孩子们最需要的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成人的角度和孩子的思维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我们可能会想到自己的童年,亦或想到若干年后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孩子的纯净与率真,同样也会感受到这种童真的丧失。这些问题与回答集中体现了纪录片应有的纪实性与思辨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反映了张以庆导演的挖掘和思索。
       片子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画面是两个孩子在打斗或是纠缠不休之后,而随着镜头的摇转,角落里,另一个孩子瞪大了眼睛,目光纯澈,却冷漠地看着身边发生的一切。透过这些,我的内心深处泛起了浓郁的孤独感和隔离感。这看似熙熙攘攘的深墙大院里充斥的究竟都是些什么呢?
(二)叙事结构与手段——多条线索和丰富的转场方式
       14个月的拍摄,5000分钟的素材,使得《幼儿园》以客观视角讲述的故事包含了林林总总的信息。且不论孩子们复杂多样的行为,从时间跨度而言,影片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光,其中包括小班入学、大班毕业这些重要的节点;从人物群体而言,影片涵盖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的孩子。
       面对着一年时间内众多人物纷繁复杂而又极具不可预期性的行为,片子最终将它们呈现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让我感到杂乱无章,除了日常生活与采访问答的大规模穿插外,还得益于多条线索理顺的叙事顺序和丰富多样的转场方式,而这二者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1.小班、中班、大班的切换
       片子以小班入学为切入点,之后镜头不断在小班、中班、大班之间穿梭。除了常见的黑场、叠化等特技转场方式外,年级间的切换不乏别出心裁之举。如第一次由小班切到中班时,只是在音乐课的场景上采用了两个不同角度的远景镜头,在字幕的配合下,已然完成了自然而巧妙的转场过渡。
2.四季的交替
       片子经历了夏天到另一个夏天的跨越。在季节的过渡上主要以全景虚焦镜头完成。夏天到秋天的切换用到了落叶这样一个最具秋天特色的意象,同时用字幕“一叶知秋”加以提醒;秋天到冬天的转换则借用了孩子们的朗诵。衔接得当不露丝毫生硬之迹。而对全景中嬉戏的孩子们采用虚焦镜头,加以纷飞的黄叶或飘零的雪花,不仅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唯美镜头感,是画面不再枯燥和平淡,更能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
3.一天之中白天黑夜的变化
       影片中用了一个外景的镜头完成白天与黑夜的变化——用稍微有些仰拍的住宿楼的灯的渐次熄灭来表达夜幕的降临。
(三)视听语言——循环出现的音乐语言和独具特色的镜头语言
       影片中的配乐很简单,只有循环出现的两段音乐——片头音乐与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以下简称《茉莉花》)。抛开影片,单独来听《茉莉花》,柔和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给人以安逸舒适之感。片子中出现的《茉莉花》,一方面能够展现镜头情境主体的音响特征,另一方面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比如在描述周末陈志鹏眼看着同学们陆续被家长接走,自己的家长却迟迟没有露面的焦躁不安和期待渴望想交杂的心情的时,使用这段配乐作为画面的补充和加强,同时对画面进行慢放处理,使我们更加具体而深入地体会到陈志鹏小朋友复杂情绪的同时,自己的内心还能保持一定的平静。
        片子中使用的镜头语言同样独具特色。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拍摄高度的选取。面对孩子们,张以庆整部影片都采用了平拍的方式,甚至在面对成人时刻意使用仰拍的角度,把镜头和孩子的视角融为一体。镜头呈现的世界就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在景别的选取上,片子中很少出现全景,而多位中景和近景,即使是全班集中在一起的时候,镜头还是更愿意去捕捉一个或两个人的举止。群体的行为可能并不一致,而单独的人物形象在反映群体特征的同时,也更有利于传达真实的情感。如果说片子有什么缺憾的话,我觉得在于缺少特写——我相信镜头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别开生面的有力的特写。
       另一个我十分欣赏的镜头语言技巧在于近景与中景的直接切换。片子在展现小班午睡的时候,使用的近景直接切到中景的镜头切换方式。如果要我来拍的话,一定会用一个拉伸的镜头,由近景慢慢拉至中景。而张以庆采用的这种干净利落的切换方式不仅和影片的节奏和平实的风格保持了一致,而且突如其来的近景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6 ) 你记得童年吗

看《幼儿园》前,想起《暗恋桃花源》里的话:我还不懂孩子吗,我就是由孩子长大的
其实片子里的一切,张以庆想说的一切我都是懂的,当我在片子里看到的一切场景皆觉得眼熟并且不住回忆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就说明了一切
只是懂和记得不是一回事
成年之后的我们常常给童年加上了许多美好单纯的标签,使得记忆失去了其真实性
记录片的好处是没有设计和偏见,一切都那么真实
于是我们看到本以为是后天形成的如今的种种行为念头其实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突显了
照样是有欺凌、瞒骗、暴力、虚荣
有人因此说人性的如何如何我想是徒劳的
人性单纯的那些时刻是很难捕捉到的
即便是这群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是被浸染过的
老师对一个生病吃药的孩子说:看着电视喝就不苦了。现在想来这分明是欺骗,苦的药怎么都是苦的。
小时侯我上幼儿园,奶奶送我的路上会一直夸我漂亮,试图让我忘记自己在去一个孤独的地方
三岁以前有意识无意识受到的教育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生存法则并且决定了我们的一些想法和行为

误记之二是以为童年如何无忧无虑
一件衣服穿不好就是整个世界都不好了
其实小时侯我们也是有很多不快乐的
但是好的是买了件新衣服或玩具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长大之后也烦恼并没有多多少,只是小时侯仅是以为外界的不顺而自己不快,现今多了很多有心升的自扰
身处云端也会无来由的寂寞,而这些是童年不曾有的
仅从这点讲,童年的确快乐的多。一个男孩子说:快乐最重要,钱买不到快乐
现在我们已经不敢理直气壮想都不想地说这句话了

看到的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小小的孩子便明白民族的仇恨
联想到有句南京话最近一直让我觉得有深度,其他地方人上当便说上当,在南京话里莫名被人骗了,我们说:上鬼子当了
看来民族仇恨果然根深蒂固

另一件引起共鸣的就是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守侯家长
这是我整个童年都在做的事情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很忙,家住得很远
放学早了,我也没有办法回家,坐在教室慢慢等,早点看见妈妈在窗口出现就是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情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妈妈更亲的缘故,看见她整个世界就美好了

当然童年也有许多很好的品质,如今的确是被我们遗忘了
我们那时便会向世界抗争,以哭闹的方式赤裸裸向世界要妈妈和回家,为什么现在变得隐晦阴暗或者另一方面根本舍弃了这种抗争?

 短评

幼年时期所展现的属于人类那些毫无保留而纯粹度极高的悲欢、爱恨、善恶、愚蠢和智慧,其纯粹、强烈和直接的程度让我无法直视。第一天的分离焦虑撕心裂肺的哭,和最后毕业照上熟悉的坐姿——只想要忍泪唱起那句歌词:“不要走,大钟即使敲响你别放开手。”

7分钟前
  • 力荐

很不错,有现实意义,摄影构图很美,基本五星。

1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爱,就是我把你抱着”

15分钟前
  • 还行

太好看,完全原生态,教育心理学读本。简直是面凸镜,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面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可有些自小已丑陋的面容与话语,让人心中一凛。看一看,就怀疑中国二十年后也不会大变。哦哦,最感人是那呼唤妈妈后,一瞬间黯淡下去的小眼神吖…让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被爸爸接幼儿园的一刻

18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除了难看的带下划线的小标题以及难看的片头名字体,同样不明白为什么单独采访的小朋友几乎全是小男孩。- -,(我常常在想这个片子究竟在表达什么,因为更多的我看到的不是孩子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大人们和社会上的各种“德性”而对他们的影响!真可悲。)

19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还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差劲的幼儿园,但是只有从很差劲的幼儿园升入很差劲的小学才不会有心理落差,我们的服务都是配套的

22分钟前
  • 王xx
  • 还行

---------“请你们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中国儿童的批量制造

23分钟前
  • 格子
  • 力荐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警察”“当警察要做什么?”——“收钱”“收上来的钱怎么样了?”——“给领导”

24分钟前
  • 柳无码🌈
  • 推荐

简介说的挺好的,除了被孩子的天真无邪打动之外,一些大人和外在环境所强加的价值观已经印在孩子身上了。他们不知道去辨别,只是吸收,然后长大了也便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道记忆。如果让8年后大班毕业已是初中的孩子们看自己,可会突然湿了眼眶,还记得当年的四季朗诵,还有勾手指约定的眼神么

26分钟前
  • Strelizeia
  • 力荐

其实这部高分纪录片挺差劲的,可以说浪费了大好题材,甚至后来让人感觉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摆拍。但我却很喜欢它,相信小时候上过幼儿园的八成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孩子的世界也和成年人世界一样,从小就是各种虚伪欺凌假模假样杀鸡儆猴。天朝的环境莫非真的适合赚钱,不适合抚养孩子?★★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看上去很美”的真实版 看后让人会心一笑 因为生活在shzy国家的我们大多都是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稀里糊涂地长大懵懵懂懂地随着社会摆弄,渐渐失去自我却浑然不觉,然后老去…可悲又可叹的人生..而我们再也不回不去那个没心没肺的年代 再也无法把悲伤的歌唱得那么无忧无虑 我们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再复返…

34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50:40版本】其实成人看孩子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有样学样而已,这种不平衡的缺失只有他们长大后在下一代身上才能弥补。愿孩子的心都纯净无比,孩子的生活都能无忧无虑。(大学时儿童心理学老师给我们看过孩子访谈的部分)

35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因为王菲的推荐,终于看了完整版。。。小孩的世界没那么简单,大人的世界没这么复杂。。。还有,武汉。。。

39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众生相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43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哭的闹的打的骂的听话的调皮的恨的爱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一个提前的成人世界,一个微缩的世间百态。

45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恶魔 尽是真

47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我一直认为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才是好片。。这是张以庆最好的作品 他用14个月的素材带剪成了没有尿点的70分钟 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让3岁半的非非看到他自己的现在

50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我们是在怀疑啊那本就自己的童年,谁都感觉单纯来的直接喜怒发的纯粹可为毛都不愿延续了。如果你记得那孩子焦急等待的模样那我说人生来就孤独你一定承认如果你记得死抓衣角不放嚎啕大哭的孩子,那我说人无论走多远其实都为了回家你也一定点头。如果你记得顽皮女孩被训斥那我说天性早被既定规则给扼杀.

54分钟前
  • 力荐

张以庆说,“或许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56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能唱出“I love you”,却觉得“我爱你”是恶心的话、说不出口?为什么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就会被冠以“害人”的罪名而无法为自己辩护?为什么孩子会去憎恨没见过、甚至不确信是怎么回事的“日本鬼子”和美国人?

1小时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