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唱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汪涵,韩红,孙燕姿,谭咏麟,蔡国庆,叶倩文,胡彦斌,迪玛希·库达依别列根,赵传,蔡健雅,尚雯婕

导演:王琴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5-27 16:04

详细剧情

  《我想和你唱》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以新媒体为入口的大型互动音乐综艺节目,节目以“星素结合、最强互动、全民嗨唱、轻松好玩”的模式打造新音乐综艺。

 长篇影评

 1 ) 从《我想和你唱》,看芒果系音乐嘉年华的进化史

文|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

对音乐综艺“总有情怀”的湖南卫视,正在以“我想和你唱”的名义引领全民嗨唱、互动狂欢的热潮。

自4月底开播以来,第二季《我想和你唱》以同时段“五连冠”的收视佳绩称霸江湖。在音乐节目白热化竞争的当下,“想唱”为何能脱颖而出?究其原因,这是芒果系“音乐嘉年华”进化的必然。

去年,《我想和你唱》第一季以新奇特的“星素同框”吸引观众眼球成为收视“黑马”。第二季节目全面升级,星素互动规模扩大——少了竞技与比拼,多了温情与欢乐,第二季《我想和你唱》成为一档更为盛大的“嘉年华音乐派对”。

如果说第二季第一期的嘉宾谭咏麟、蔡国庆、孙燕姿打出的“青春组合拳”至今都让人难忘。那么,5月27日晚第五期“想唱”的嘉宾梁咏琪、动力火车,则更是携手上演满满“回忆杀”。

当歌迷在追星过程中发生的正能量故事与现场满满的温情互动,这种感受是不是似曾相识?如果你是资深电视观众,那一定会记得曾经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做《音乐不断歌友会》,那时,它带给大家的感动就是如此。

“芒果系音乐综艺”最初的模样

《音乐不断歌友会》埋下一颗互动的种子

芒果系音乐综艺,细说起来大概始于《音乐不断》的衍生节目《音乐不断歌友会》。这是国内第一档音乐歌友会,也是湖南卫视第一档音乐综艺,更是导演洪涛从电台转到电视台做的第一档电视节目。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音乐不断歌友会》之于湖南卫视,不啻于一颗音乐的种子。

“音乐不断,好歌不断。”《音乐不断歌友会》诞生于1998年,至今仍有很多人记得这句节目口号。那一年,《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正当红,没人知道一档音乐综艺应该做成什么样子。

而洪涛改变了其他综艺出酬金邀请一线明星参与节目的模式——所有上《音乐不断歌友会》的明星只有通告费没有出场费。因此,当时来的大多是刚出道的新生代歌手,他们带着音乐而来,以歌会友。

长期在电台做音乐节目的经历,让洪涛深知观众喜欢哪一种类型的歌手和音乐,他也擅长挖掘明星身上的闪光点和故事。

当年,《音乐不断歌友会》的形式很简单,它就像一场小型LIVE秀。而节目的可贵之处在于真诚,就像它的口号一样“好歌不断”,这里不谈绯闻、不聊八卦,只展现歌手和音乐的魅力,并把游戏、访谈融入其中,第一次让粉丝与明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此外,两任主持人舒高、汪涵的风格都很自然舒服,为节目加分不少。

舒高与蔡依林在《音乐不断歌友会》

被《音乐不断歌友会》圈粉的观众很多。犹记得2002年某一期节目邀请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周杰伦。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周董的气魄,只是一个戴着鸭舌帽把头压得低低的腼腆男生。这期节目播出后,周杰伦在内地的知名度有了显著提高。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音乐不断歌友会》成为歌手宣传唱片的首发阵地,更是港台歌手打开内地市场的窗口。而对于观众来说,是这档节目带他们认识两岸三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手,让他们有了“饭”上明星的初体验。正如豆瓣网友“灰姑娘”的回忆:“12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明星,就是去《音乐不断》萧亚轩歌友会,那个时候萧亚轩才出道,2002年,我暴露年纪了。”

萧亚轩2004年再上音乐不断歌友会打歌

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引发全民热潮,这档音乐选秀节目确立了湖南卫视的江湖地位,也改变了电视综艺的基本形态——平民选秀在荧屏全面开花。此时,播出近十年的《音乐不断歌友会》已显疲态,收视也不如从前,2007年,节目终于按下停止键。

《挑战麦克风》引领全民K歌热潮

把低门槛的麦霸争夺赛打造成平民娱乐

时间来到2008年。火爆了三年的选秀节目纷纷为奥运让道,各大卫视不得不谋求新的节目形式。一种“卡拉OK与游戏相结合”的新型音乐综艺顺势而出,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这档节目同样也是洪涛操刀,从2008年到2011年一共做了四季。

《挑战麦克风》由李好、马可、孙骁骁主持

在今天看来,《挑战麦克风》是一档完全的素人节目,只不过那时还没有素人的说法而只有“草根”。当时,现场容纳108名观众一起来K歌,曲目都是耳熟能详的KTV大热门,通过唱歌机器对声音波段的分析来打分,不走调就有机会胜出。

彼时因为选秀节目的火爆,“草根”成为荧屏关键词。《挑战麦克风》将参与者锁定为普通观众,让他们成为节目的主角。虽说节目也有一定的竞技性,但有别于选秀比赛的激烈,这种娱乐性的竞争让整个节目有了大众娱乐式的呈现。“大家一起唱”的节目主旨脱离了选秀式路线,成为彻底的平民娱乐。

《挑战麦克风》现场资料图

娱乐性、参与性与群众性,使得《挑战麦克风》脱颖而出,更成功引领了全民K歌热潮。如今看来,以上“三性”也适用于今天的《我想和你唱》。或者说,《我想和你唱》系列就是在玩法上承接了《挑战麦克风》,这是“芒果系音乐综艺”发展的必然,也是创新。

事实证明,卡拉OK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从未降温。网络时代的K歌方式变化多端,《我想和你唱》以敏感的触觉锁定了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K歌软件,并以此为沟通媒介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壁垒。这种新型的电视综艺玩法,相对《挑战麦克风》时代的低门槛而言,可以说是“零门槛”。

《天声一队》第一次让星素碰撞

试水社交元素为《我想和你唱》打下基础

“与其仰望,不如对唱。”《我想和你唱》的最大亮点就是“星素结合”。而在“芒果系音乐综艺”里,第一次的“星素结合”出现在2012年的《天声一队》里。这一年选秀停办,王琴团队打造的《天声一队》填补空缺,两大“台柱”汪涵、何炅联袂主持,每周五晚以直播形式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我想和你唱》也是王琴团队的节目。

当年,《天声一队》采用明星草根一对一搭档组队进行音乐挑战的形式,用歌声筹集善款来为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购置校车。每期节目中,每一对搭档都面对“改编经典,寻找新声”的音乐挑战任务,这无论是对草根还是明星,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

还记得,参加《天声一队》的明星有程琳、游鸿明、周笔畅、杨宗纬、陈翔,节目也捧红了一些草根选手,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仅有农民、进城务工者,也有大学生、北漂,比如“玉米妹”张倩云、“楼道哥”李建辉等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仅歌唱得好,还有与爱心、公益有关的故事。

其实不难看出,《我想和你唱》也有着《天声一队》的影子。事实上,“社交综艺”也曾首度在《天声一队》里试水。

当时微博正火,王琴给《天声一队》打造了“微房间”:简单来说,就是网友可以通过“微房间”收看前台的表演,也能观看后台嘉宾候场的“私密”画面,嘉宾们能在“微房间”内把在节目中体会到的感受,通过微博与观众第一时间分享。

在当时,王琴就提出一个概念:“我们正努力从互动形式上打造中国首个‘社交’电视节目,实现电视端、网络视频、网络社交平台、手机终端的四方互动,在这种模式下,新媒体对电视不再是分流,而是四方互相引流,新老媒体多方共赢。” 也许当时因为技术、操作、概念上的不成熟,“微房间”模式没能走红。不过,这为后来《我想和你唱》的多屏互动试水打下了基础。

“想唱”里,多屏互动是特色

通过梳理湖南卫视音乐综艺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我想和你唱》是芒果系音乐综艺在新生环境下的“承接重生”。它的内核是《音乐不断歌友会》时期传承下来的“嘉年华”概念,形式上则延续了《天声一队》的星素结合,玩法上承接《挑战麦克风》的全民K歌。

一颗橡果,可以生长成一棵橡树。一粒音乐的种子,也可以生成优美的乐章。《音乐不断歌友会》埋下的那颗音乐种子在10年后已生成不同形态,长成“芒果系音乐综艺”特有的样子。

编辑|厂长

 2 ) 这支后期制作团队,被出版社追着“求教程”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比从零开始更难的,永远是创新。

2017年第二季度,卞合江和他的团队就面临着这样的“难”——一年前,那档名叫《我想和你唱》的音乐类节目横空出世,虽然此前观众并没有想到它会和其他音乐节目有什么不同,但结果,卞合江和他们的团队制作的欢乐后期,让所有人一起high了起来,这档节目,也由此拥有了与其他同类节目完全不同的精神样貌。

即便到现在,看过“想唱”第一季的观众还会记得它给他们带来的全新视觉冲击:圆形或漫画格式的的空间分割经常出现在屏幕之上,画中画的感觉就是让你能够同时看清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的反应;五颜六色的花朵适时在犯花痴的嘉宾头顶开放,粉红气息随之而来;韩红一个白眼,对面的李维嘉就全身“烧焦”化身“小黑人”;个性花字突出的活泼感贯穿节目始终……

可以说,因为其欢脱的后期效果,《我想和你唱》第一季成为电视节目成功打造“网感”的实例,而这种“网感”也收获了明显效果,去年的“想唱”,在其播出期间就是周六当晚年轻观众所占份额最高的电视综艺节目。

效果明显,成绩喜人。所以,当《我想和你唱》宣布启动第二季节目时,不少业内人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问题:第一季已经做到极致的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接下来要怎么玩?!

嗨!新一季Party氛围更燃更火

当花字拥有灵魂,它会给你一个情绪

当事人自然是压力最大的。17日凌晨才得以抽空接受捕娱记采访的卞合江说,虽然明白第二季要做的就是突破,“但因为第一季确实用尽了洪荒之力,以致于再想突破确实很难。”

难,不代表不想办法,卞合江说,开始进入战斗状态前,后期制作团队新开了多次会,“最终明确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让Party的氛围更燃更火,我们要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强化升级。”

升级,是每一个层面的,对于卞合江的团队而言,他们拟定的方向是,Party感更炫、剪辑节奏更流畅、花字更亲民、人设更多元活泼。而在《我想和你唱》第二季播出过半的当下去审视他们最初定下的目标,捕娱记的直观感受是,他们又一次做到了。

比如,Party形式感升级有之:在“想唱”第二季邀请更多素人来到现场的大背景下,卞合江和他的团队强化了舞台的绚丽感——观众一定记得,相对第一季歌手稍显平淡的出场方式,第二季每位歌手出场时背后都“自带光环”,水冰月、雅典娜的气场,就曾在女歌手的登场环节中如影随形并且一秒定格。

比如,花字仿佛第一次拥有了灵魂,当金志文、钱枫念错植入广告时,花字们先是自动排列成嘉宾说错的模式,然后仿佛立时重启,跳跃到正确位置。而这种设计,也让植入变得更为鲜活更有喜感。拥有灵魂的不止花字,还有各种动态效果,刚刚播出的这一期里,费玉清满头冒汗的情景与华晨宇被鸡腿追打的场景,都因为活泼的动态效果而拥有了灵魂。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因为后期剪辑、强调带来的人设拓宽,本季“想唱”,撸烤串戴金链子一口东北话的东北大兄弟金志文,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快要超越第一季就开始稳坐江山的“小黑人”维嘉和“花痴”于莎莎,而这个人设的塑造,卞合江与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想唱”本季多次特设的“小剧场”环节,这些环节中运用的动画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第四期《东邪西毒开场秀》的动画设计制作,第六期《高考开场秀》的动画制作,还有“还珠格格版广告片”小剧场的动画制作等等。

鲜明的创新很多,而暗埋的努力也不少,从第一季到第二季都紧紧跟住“想唱”步伐的网友在节目里发现了类似韩剧《W》的漫画速写,还有更多老粉看出了后期为配合意境特意制作的歌词氛围,这些小惊喜已经让他们不满足于给后期老师加个鸡腿了——满分100分?我们打个120吧!

累?累是因为我们在走上坡路

最牛后期被出版社盯上求出教程书

在一档电视节目里营造网感,这其实也是卞合江们的刻意为之。在他们看来,即便自己的节目属于的是客厅文化,在这个观众细分的年代,“笑一笑十年少”依然还是电视节目永恒的主题。

“看这个节目使人年轻,就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卞合江说,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后期自然要利用一些手段,让节目呈现Party的欢愉轻松,以及,所有后期人员要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笑点的细节。

充满“网感”,但又不能完全网络化,毕竟,客厅文化,强调的是老少皆宜。卞合江说,当下,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在传统客厅和网络移动端中寻找“定位”,“这是极度纠结和漫长的过程,观众的审美比以前提升太多,但同时他们选择多了,忠诚度也降低了,尤其是面对湖南卫视这帮更加挑剔的观众,我们要想留住他们,除了诚意,还要有新意。但是,既要跟上网友的思维,又要能及时刹住车,不能逾越传统鸿沟彻底网化。”

不管是创新力,还是对这种“度”的把握能力,在卞合江看来,它们都是“实践出来的”,“除了更多尝试没有其他捷径,累是必然,累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这对内容创作者而言,是好事。”

体力上的累,卞合江说可能比去年做“想唱”第一季好点,因为今年,他团队里的人比去年多了一些。但精神上的累是不可能减少的,这种累,就是卞合江所说的“学习”,他说,观众掌握的“新”远比他们此前预计的多,“一旦就开播,一期接着一期,我们会发现此前储备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伙伴一边脑洞大开一遍还要不停补充新能量。”这个过程,被他比喻成“放电”和“充电”,“要在这两个环节的转换中把自己‘玩进去’,所以身心投入特别特别大。”

他还特别提到,这种学习是不可能真的“给你一段很长的时间让你专门去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战斗中调休,在火线上充电。”

如果说此前卞合江的团队里大部分成员都是85后的话,到今年,团队里的面孔,基本都变成90后了,“年轻人的小宇宙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做花字的小朋友是学动画出身,一个花字可能有二十几层,他还让花字有了灵魂,这也是所有节目里第一个创新的。”卞合江说起这事儿,语气是开心的。而他透露,虽然累,自己的队伍也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锻炼,就连出版社,也多次联系他们团队想让他们配合出一本“教程书”,“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肯定吧。”

牛!同业模仿、技术迭代倒逼创新合力

团建主打老带新,要飞得出去也要落得回来

再次得到观众的好评,获得业内的认可,但卞合江心里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减少一点。

这压力一方面来自“周围逼迫创新的合力”,他举例说,今年与去年相比,创新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去年做的东西做得好,模仿我们的非常多,这也从某个程度上逼着我们自己前进,我们就想做那个‘永远被模仿,从来未超越’的人。”

而另外一个压力,来自于传统综艺节目必然面临的转型升级,而新的技术手段对于后期行业的冲击,也需要自己赶紧去面对。采访中,他透露,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已经开始了解人工智能剪片,“我想在不远的未来,可能有80%的基础活儿会由人工智能完成,而我们所要做的,是最后那20%画龙点睛的创意工作。”

对于自己团队的小伙伴,他也一直强调去年接受捕娱记采访时说过的话,“不要只沉湎于后期,后期之所以能做好,是因为前期团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丰富的内容。我们自己也要尽量往前期走,只有把所有的工种都体会过,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和好的创意。”他说,所谓的后期前置就是为了打开视野,“而且,说不定哪天你就会做前期工作了呢?!”

在国内,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完全算得上是后期制作上的No.1,团队里的人被培养得这么好,怕不怕外面的公司来挖墙脚?卞合江坦言,确实有一些人甚至是培养了三、四年的骨干离开了团队走向了体制外,对于这些同事的选择,他也理解,“留下的人都是不想放下芒果情怀的人,你甚至根本无法用工作量去量化他们。”他说,团队里的小伙伴中有很多是完美主义者,“在他们身上就没有‘差不多’这个概念。”但是这两年,完美主义者卞合江自己也开始慢慢有所改变,“做片子这件事,你想要做好是没有尽头的,我们永远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所以要追求品质,但也不要太跟自己死磕。”

而他说,体制其实也有体制的好处,“比如在全中国的后期团队里,我们的系统化训练肯定是最专业的,而且,付出和收益也是成正比的。”

目前,除了做节目,卞合江的一个任务就是“老带新”,“95后的孩子们好点子特别多,但他的点子都是碎片化的,你让他去做传统的有情怀的东西,他可能立马梗住。所以要运用团队的力量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新灵感’落地’。”而这种“落地”在卞合江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比如体制外很多后期公司,他能做网络节目,但不一定能做传统节目,我们要飞得出去,也要落得回来。”

编辑|厂长

 3 ) 越来越会玩的《我想和你唱2》,怎样做大“素人”这块蛋糕?

文|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

看综艺节目,最希望得到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快乐。那么,一档令全民愉悦的综艺节目是什么模样?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给出了答案。

5月13日晚,湖南卫视大型互动音乐综艺《我想和你唱2》播出第三期节目,以“全国网平均收视率0.7,收视份额4.86%;全国网城域收视率0.89,收视份额5.44% ,省级卫视第一的的好成绩赢得三连冠。

这一期节目,蔡健雅、赵传、尚雯婕三位明星嘉宾与素人嘉宾一起嗨唱,其中素人与话题是最大亮点。“高仿版金城武”亚森登上微博热搜,无数“迷妹”向他示爱,并喊话唱片公司来签约;尚雯婕蔡健雅被素人催婚,也让节目充满粉红气息,粉丝与爱豆零距离交流成热议话题。越来越会玩的《我想和你唱2》,正在把素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吃。

“高仿版金城武”圈住蔡健雅也圈住少女心

一档嗨唱音乐综艺成就素人圈粉舞台

“我被亚森圈粉了,求他的微博,他唱得太好听了!”《我想和你唱2》第三期节目播出之后,与蔡健雅合唱的素人亚森有了无数“迷妹”。

这位外貌酷似金城武的新疆帅哥,凭借“颜好腿长烟酒嗓”圈住了偶像蔡健雅,也圈住了万千少女心。节目播出后不过半天,他的粉丝就从一千涨到了一万,有迷妹甚至向各大唱片公司喊话:“还不签了他?”

素人圈粉,也有了偶像之势。其实,这不是《我想和你唱》第一次“造星”了。第一季节目里的“工地哥”慧汇、“范冰冰”姐妹花、“民工版黄致列”等都成了红人,内蒙古男孩阿云嘎更是挺进娱乐圈,担任了韩红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的男主角。第二季仅播出三期,除了亚森一夜成名之外,第二期节目里与迪玛希合唱的“擦窗工”陈彦宏,也用高音“震碎”屏幕,穿透观众的耳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民间往往隐藏着诸多高手。《我想和你唱》为素人提供了与偶像同台合唱的机会,更捧红了这些隐藏的高手,让原本寂寂无名的他们,通过嗨唱的音乐秀圈粉无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素人们的才华闪耀着火花,也是一个大写的励志。

星素联欢成音乐节目新玩法

技术与观念革新双面诠释“与其仰望,不如合唱”

《我想和你唱》诞生之初,就定位为“星素结合”的音乐综艺。如果说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那么对于这档强调明星与素人乃至全民互动的“音乐大派对”,“Party感”不可或缺。什么是派对?就是一起嗨唱,一起狂欢。放在《我想和你唱》里面,就是“星素联欢”。

把“联欢”二字拆开,就是《我想和你唱》的特点——“互联网+狂欢”,充满了科技感与参与感。首先,互联网的参与互动方式打破时空限制,网友通过芒果TV、唱吧APP就能实现与明星同框对唱,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仰望”演变成了“合唱”,而唱得好、有特点的粉丝,更有机会到现场与明星对唱。其次,第二季星素互动的规模予以扩大,强参与感、强互动性,拉近了明星与粉丝、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互联网下的一场狂欢派对,表达的即是节目主旨:与其仰望,不如合唱。

第三期节目最有记忆点的话题,是“优质单身女明星”蔡健雅、尚雯婕被粉丝告白和催婚。粉丝赵亮向蔡健雅大胆表白,“你喜欢180以上的男孩,我穿上增高鞋垫刚好180”;尚雯婕的粉丝“罗姨”更是直白,她现场催婚,“祝雯婕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的港湾,将优秀的基因传承给下一代。”

示爱和催婚,都是私密性和亲密感极强的话题,在传统“小粉丝仰望大明星”的生态链下,很难想象粉丝与明星间能产生如此“不见外”的越界互动,但节目打造的星素联欢实现了星素间的破壁。“仰望”是一座壁垒,事实上,《我想和你唱2》一直在打破它,前两期节目中无论是孙燕姿的青春记忆、谭咏麟的不老传说,还是叶倩文的回忆杀,都让明星与粉丝的关系变得亲密与温暖。而这种崭新的节目模式,因为明星和素人身份的碰撞将产生丛生的悬念和圆梦的诉求,多元化、多维度地挖掘音乐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出人意外的海量素人成节目最吸睛元素

大众真挚朴实情感注入原生态感动

《我想和你唱2》问鼎“三连冠”,口碑收视双丰收。孙燕姿、谭咏麟、蔡国庆、迪玛希、叶倩文、胡彦斌、蔡健雅、赵传、尚雯婕组成的明星阵容固然足够强大,但明星不是绝对的主角和看点,海量素人的表现才是牢牢抓住观众的关键。

素人的挑选,是《我想和你唱2》最难的部分。节目虽不是选秀类,也无竞技比拼的赛制,但对素人的需求量极大。每期节目中,与3位明星同台演绎的素人嘉宾有9组,他们从现场“百人素人团”中脱颖而出,而这背后,靠的是“百万素人资源库”来支撑。

素人从哪里来?据“影视独舌”报道:“节目导演组从年前就已经展开素人嘉宾的选择工作,每确定一位明星嘉宾,就马上进行相应的素人嘉宾海选。直到目前,这项工作仍在继续。节目中所邀请的明星嘉宾演唱视频一放到网上,短时间内就会有几万人参与,节目组分派了20多位素人导演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素人,每次从视频里找到适当人选,当地的同事就会联系他们前来面试录歌,之后再由导演组集体选择,最后交由总导演来拍板。”

海量搜索与挑选,使得观众看到的视频同框环节里的素人风格各不同,有搞怪逗趣的、有歌声惊艳的、也有颜值超高的,总之,一万个素人就有一万种面孔。比如追随蔡国庆的粉丝,既有“80后美少女”的高龄蔡奶奶,也有刚学会说话的萌娃;喜欢谭咏麟多年的铁杆歌迷“南方三叔叔”,是三个友谊持续几十年的中年萌叔;被蔡健雅的才华所吸引的“小清新”组合,最爱做的事就是宅在一起做音乐……每一期舞台上的素人都有显著的个人标签,而他们作为每一位明星的“真爱粉”,说的每一句话、唱的每一句歌词都透露着真情实感,赋予了节目强大的感染力。

“音乐是快乐的,呈现音乐的方式也是快乐的。”没有功利性,也不设专业门槛的《我想和你唱》,当大众的朴实情感集体倾注其中,带来的是油然而生的感动与快乐。

编辑|厂长

 4 ) 致敬香港回归二十年,《我想和你唱》告诉你何为“岁月如歌”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时间不仅仅只是个数字,它还是所有人的生命历程。

20年,弹指一挥间。因此,当自媒体铺天盖地掀起一场有关“香港回归20周年”的纪念狂欢时,还有一种潜藏的感叹是,我们的人生,也悄悄溜走了20年。

大概是因为记忆往往跟文艺作品绑缚在一起时就会更加鲜明,所有的回忆主题中,总是少不了电影、电视剧以及音乐的身影,就好比韩剧著名的“请回答系列”,贯穿在主人公人生之中,总有一个时代的流行曲。

汪涵神秘宣布本场嘉宾

敏感的电视人很能把握这些碰撞在一起可能会引发火花的元素,就像第十期的《我想和你唱》恰逢7月1日播出,导演组在提前一个月的录制里,就已经安排好贴合“香港回归”的主题。

现场:

林子祥宝刀不老,张智霖回歌手身份

算上第一季12期,《我想和你唱》播放到目前为止的22期节目里,其实还从未上演过2个及以上香港歌手的同台。

但这一次,上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林子祥与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乐坛成名的张智霖一同出现,有网友就感叹这个怀旧“来得刚刚好”,“突然就能让人怀念起,20多年前甚至30多年前的香港娱乐圈,是个什么样子。”

立意准,选歌也有匠心之处。林子祥与素人第一个回合的合唱,就是1997年他曾在香港回归文艺晚会上演唱过的《男儿当自强》,“想唱”舞台上的巨幅LED画面,切换出20年前林子祥在回归晚会上的身影,当时才50岁的他与舞台上现时70岁的他两相辉映,惹得不少70后甚至年龄更大的歌迷感叹不已。

而张智霖第一轮的曲目则来自他1991年发行的《现代爱情故事》,合唱嘉宾中有1993年出生的海南姑娘,人比歌还小,这图景,其实是娱乐圈的日常。

不过,张智霖的这一节演唱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新生代对于他的了解和痴迷基本来自那部2003年的《冲上云霄》,更早的粉丝难忘的可能是《射雕英雄传》里他和朱茵的搭档。但其实,张智霖是实打实歌手出身,正是这首《现代爱情故事》,他才得以在90年代人才济济的香港娱乐圈一炮而红。

1991年《片片枫叶情》MV中的张智霖

用林子祥和张智霖勾勒出上世纪香港歌坛的两种景象,《我想和你唱》致敬香港回归20周年的动作准确而又自然。而此时第三位出场与素人合唱的内地歌王韩磊,则刚好与林子祥、张智霖代表的香港乐坛形成“对话”——为什么这么说?韩磊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也是始自上世纪90年代啊。

怀旧:

除了“致青春”,还意外让治愈效果惹出眼泪

有老歌,自然就会引发暗涌的怀旧情绪。怀旧以及怀旧带来的情感共鸣,是《我想和你唱》这档以星素结合为最亮眼特征的节目的主打情感。

本期《我想和你唱》中最感人的环节,就来自林子祥合唱环节里的那位名叫林凯轩的素人。林凯轩说,小时候不明白自己的爸爸为何老是留着胡子,他的车里为何老是放着一个歌手的歌。林凯轩爸爸喜欢的这个歌手,就是林子祥。

看到林凯轩爸爸的胡子了吗?

音乐的传递其实可以跨越好几代人,林凯轩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成为了林子祥的歌迷。音乐也是有治愈作用的,据林凯轩介绍,父亲3年前患了重病,在离去的最后时刻,自己给爸爸唱过《真的汉子》。父子两代人的青春以及最艰难的时光里,都有林子祥的歌声陪伴。而其实,作为更多人偶像的张智霖,也有这样一群歌迷。

说是致敬香港回归20周年,实际上也是在这种追忆中“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我想和你唱》第二季走到即将结束的时刻再去回首,我们会发现这个节目每一期的星素合唱中,都是粉丝和偶像共同的致青春。比如第一期节目里带着那盘已经变声的磁带站在谭咏麟面前的男子,以及坐在观众席里看到孙燕姿就泪如泉涌的铁杆粉丝。

带着1988年的磁带来看谭咏麟的歌迷

而这一期里,当林子祥最终以“我也有父亲,我也怀念我的父亲”为由选择跟林凯轩合唱,就像汪涵说的那样,这实际上是三位“林先生”的隔空合唱。

格局:

从谭咏麟到邓紫棋,“想唱”描摹出香港歌坛全景

不管是致敬香港回归20周年,亦或是歌手与素人互动时呈现出来的“致青春”,《我想和你唱》多期节目里串联起来的,还有一个“向歌坛致敬”的意味。

就单拿香港歌手来说,在第一季《我想和你唱》第一期中,容祖儿就曾作为首发歌手出场,此外,包括古巨基、李克勤、谭咏麟、叶蒨文、梁咏琪、邓紫棋在内,香港歌手在“想唱”中可谓顶起半边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启香港乐坛巅峰时代的谭咏麟、林子祥、叶蒨文,到上世纪90年代承接前辈衣钵的李克勤、张智霖、梁咏琪、古巨基,再到20世纪爆红的容祖儿以及前两年因为《我是歌手》登上事业巅峰期的邓紫棋,香港歌坛近40年的变迁,其实也能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窥得一角。

而他们在这个舞台上与素人合作的歌曲,恰恰就是观众心中香港歌坛曾经的样子,如果说谭咏麟的《朋友》、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叶蒨文《潇洒走一回》唱的是内地70后观众对于香港歌坛的印象,那李克勤的《红日》、张智霖的《现代爱情故事》、梁咏琪的《短发》、古巨基的《情歌王》,容祖儿《挥着翅膀的女孩》,就横跨过70后、80后、90后三代人的青春记忆。

所以说,“致敬”不是突然和一蹴而就的,《我想和你唱》其实早就描摹过香港歌坛的全景。

编辑|厂长

 5 ) 歌唱的老好听了

哇咔咔,这个节目好看,这样挺好的,可以和喜欢的明星一起合唱,真唱的好的话还可以和喜欢的明星一起上台互动,也是圆了粉丝的念想了,而且来的那都是自己的回忆啊,范玮琪《最初的梦想》,容祖儿《挥着翅膀的女孩》,杨宗纬《其实都没有》,好多好多,都是自己喜欢的,还有韩涵组合,相爱想杀也是没谁了,维嘉每集都会被电几次吧,哈哈,于莎莎你是偏爱杨宗纬吗,各种生硬的广告植入,你们可以的,哈哈,主要是不尴尬歌还好听。

这种更直接、更接地气的拥抱新媒体的参与互动方式,绝对是顺应互联网+大发展的潮流、走在音乐互动节目前头的创新之举。

 6 ) 综艺真人秀半真半假,究竟有没有剧本?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随着真人秀大火,各大卫视都争相举办各种形式的综艺真人秀,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综艺节目都是真人秀,明星在其中炒热度、争镜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看多了你会觉得,每个节目都办得挺好,没有出什么大差错,并且都离不开正能量的主旋律,这恐怕就离不开剧本了,基本上一半真实、一半靠演。

比如最近播出的新一季《我们来了》第一期。原本在选队时,沈梦辰选择了吴秀波,而关之琳选择了汪涵,一开始沈梦辰出场时也是坐在吴秀波这一侧的,下一个镜头就坐到另一侧去了,之后也在汪涵队进行游戏,没有任何的说明。

《王牌对王牌》第二季毛阿敏出场的一期,主持人说双方获胜的一方可以得到特殊嘉宾的助阵,最后贾乃亮、毛阿敏和王源表演了经常的怀旧节目,毛阿敏之后说“贾乃亮为了这个节目准备了半个多月”,直接明了地反映出整个节目的走向都是靠剧本把控的。

《我想和你唱》的节目模式是从参与唱吧合唱的人中选取三位一同与歌手合唱,再由歌手选择一名单独合唱,但近乎完美的和音效果不是临时搭配可以做到的,私下一定已经进行了沟通和排练,且被歌手选择的观众还要表现出惊喜的样子,难免有些虚假。

又比如《蒙面歌王》之“蒙面唱将猜猜猜”环节,猜评团要根据蒙面唱将的表现猜测具体是哪位歌手,可提词器却暴露了节目组几乎在cue整个流程,连每位猜评团嘉宾说什么话都策划好了,有剧本是毋庸置疑的了。

成功拍摄了五季的跑男曝出的节目有剧本和穿帮镜头可不少,比如第五季中节目组为了显示大黑牛李晨“能力者”的身份,在他挑战30.2米时黑球并没有滚下来,采取了假跑,其他成员也配合剧本的走向,这样节目才有看点。

赵丽颖曾经在采访的时候透露真人秀始终会安排剧本,觉得拍戏更适合自己,让一旁的郑恺十分尴尬,强颜欢笑。

孙艺洲也曾表示真人秀应该拆分为“真人”和“秀”,所谓的“秀”就是具有剧情点和看点,从侧面肯定了真人秀有剧本一说。敢说敢做的孙杨也坦言自己被《真正男子汉》忽悠,大感心累,即使是艺人参军真人秀节目也逃不开“演”和剧本。

更有微博大V分享《十二道锋味2》的部分“剧本照”,剧本中赫然写有“家族成员每人一张纸条,除了陈伟霆以外,其他人都推选陈伟霆”等内容,引发观众舆论哗然。

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完全没有剧本,那么期间天气、环境、艺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到节目的录制,节目的效果,浪费财力物力不说,关键是观众们真的喜欢看平淡如水的纪录片式节目吗?没有剧本能给予观众想看的东西吗?

只能说是希望节目有剧本大纲的引领,而在细节方面能多一些艺人的自由发挥,如若一字一句都受到牵制,那当真是无趣了。文/Swan

 短评

还可以吧,和第一季没什么差别,歌手不愧是专业的,唱的比素人好听多了。

5分钟前
  • 庄小龙也有尾巴
  • 还行

在网易云发现「我想和你唱——孙燕姿《神奇》 宣传片」,就冲着孙燕姿看了20170429那期孙燕姿的部分,然后因此发现他之前看的孙燕姿的节目原来是这个,最后手动再见!

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弃。芒果台要完。尴尬的主持,无聊的互动,糟透的后期。

13分钟前
  • 朱熠
  • 较差

汪涵韩红换点就更好了

16分钟前
  • 郁郁
  • 还行

居然感受到了一种看春晚的喜庆和温馨。。

21分钟前
  • 神经熊炒栗子
  • 推荐

只看了我姿的四十来分钟。下次这种土爆节目组还是别来了。。。

23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我记得韩国不是有这个节目吗

26分钟前
  • 穆青
  • 推荐

孙燕姿的粉丝真是没素质 高傲得很

31分钟前
  • FreshWoody
  • 力荐

如果有轮回,一个人上辈子要做多少好事,这辈子才能成为陪伴一代人青春的歌手啊,孙燕姿。

35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还行

改版的还不如原版有意思

36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素人ktv水平先不說,版權就是不買,不抄不是馬桶臺:)

40分钟前
  • 二番煎じ
  • 较差

让素人唱那么多嘉宾就唱一点点了还写嘉宾feat素人……尴尬

41分钟前
  • 🧸
  • 较差

只为孙燕姿看的,要不才不会等这么晚呢。

42分钟前
  • H
  • 还行

被强行煽情了,不过为了姿妈哭也是爽的。

43分钟前
  • 柏桃
  • 还行

碰到喜欢的歌手就看一看,有几个还蛮感人的。口播广告真的神烦,有的互动还挺尴尬的。

46分钟前
  • 盲盒游戏戒断中
  • 还行

感觉没有第一季好看

50分钟前
  • 推荐

一如既往的讨厌韩红!

51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还行

燕姿为什么要来这个low爆到村屯儿土包的节目。真是自降身价。不过如果是为了新专宣传前期的活动安排,也就算了,博个出镜率。

56分钟前
  • Jonathan
  • 很差

节目组的审美和洗剪吹差不多,心疼我姿

59分钟前
  • 十四哟
  • 很差

为孙燕姿综艺首秀而看,节目本身很无聊。

1小时前
  • 水浅葱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