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紫玫瑰

喜剧片美国1985

主演:米娅·法罗,杰夫·丹尼尔斯,丹尼·爱罗,欧文·梅茨曼,Victoria Zussin,Wade Barnes,Elaine Grollman,Stephanie Farrow,Maurice Brenner,保罗·赫尔曼,Rick Petrucelli,Peter Castellotti,Milton Seaman,米密·威德尔,Tom Degidon,爱德华·赫曼,约翰·伍德,黛伯拉·拉什,范·强生,佐伊·考德威尔,Karen Akers,安妮乔爱德华兹,米罗·奥西,皮特·麦克罗比,卡米利·萨维奥拉,朱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2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3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4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5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6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3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4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5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6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7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8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19开罗紫玫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6

详细剧情

  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市面上一片荒芜。家庭主妇Cecilia(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白天应对沉闷的服务生工作(由于经济崩溃 ,很快也失去这份工作),晚上面对毫无情趣的丈夫。身为狂热影迷的她日日走进影院观看一部叫《开罗紫罗兰》的电影,熟习到连台词表情都能记住,电影里没有经济萧条,电影里是上流社会的宴席与取乐。这日奇怪的事发生了,戏里面的男主角Tom(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饰)从荧幕上走了下来!直接走到Cecilia面前,和她私奔。而电影里的人物也跟着议论纷纷,剧情不按剧情走,而变成了讨论会。  Cecilia与Tom去游乐园,互诉衷情,虽然一开始很浪漫,但后来发现这并不能填饱肚子,男主角Tom在现实中的扮演者Gil(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饰)也出现了 ,同样为了夺得Cecilia芳心与Tom展开比拼决斗。这个荒谬的闹剧将会如何结束?走进戏院观看电影的确会让人暂时忘怀现实世界的不快。

 长篇影评

 1 ) 那是冬夜里小女孩擦燃的唯一火光

电影是那样美好的艺术。

它是美轮美奂的梦境,是现实失意的避难所,是幻想者的自由天堂,除了,它不是真的。

你长久以来第一次觉得有人真的爱你,遇见了让无数女孩动容的绝美爱情,和灵魂伴侣在乐器店谈论共同的喜爱然后接吻,勇敢决绝地抽身不幸的婚姻:只因为你相信那一切都是真实的。

可是当帷幕落下,生活的底色依旧是大萧条下的昏暗,因为手脚不利索刚被老板解雇,回到家里那个游手好闲整天在外边打弹珠的巨婴家暴男,还在问你晚饭怎么还没做好。

生活永远不会是电影,在痛苦或幸福的瞬间无法用一个淡出,轻描淡写地转场。

生活注定要用它日复一日的粗糙,在我们身上留下血淋淋的痕迹。

而我们只能拖着恍惚的躯体,再一次投入避难所。

人啊,总要沉迷于一点儿什么才能活下去,金钱、名利、地位、爱情、梦想、文学、音乐、电影。

当Cecilia失魂落魄地从虚妄的美梦里醒来,回到电影院的红天鹅绒座椅前,如痴如醉地看着下一部电影。

你又怎么忍心苛责或是打扰她。

那是冬夜里小女孩擦燃的唯一火光。

 2 ) 这个结局正是我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伍迪·艾伦

《开罗紫玫瑰》

一个女人的梦中情人从银幕上走了下来,两人坠入爱河,然后现实中的男演员本人出现了,于是她必须在虚构和现实中间做出选择。选择虚构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太疯狂了,因此你只能选择现实,但现实会伤害你。--伍迪· 艾伦

《开罗紫玫瑰》是2002年之前伍迪最满意的作品。但《开罗紫玫瑰》和《仲夏夜性喜剧》是伍迪商业上最不成功的电影。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仲夏夜性喜剧》过于无聊,而《开罗紫玫瑰》的悲伤结局没有满足观众对于结局“大圆满”的期望。 毕竟没有多少观众愿意去电影院看让自己伤心、失落的电影。但这是伍迪认为最好的结局,最完美的结局,因为它表达了伍迪悲观主义的世界观。“这个结局正是我拍这部电影的目的。”、“这就是美满的结局。”—伍迪·艾伦

《开罗紫玫瑰》是彻头彻尾的伍迪式电影。这一点,奥森威尔斯毒舌犀利,一针见血。他曾说:“伍迪·艾伦在银幕上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为了治他自己的病。”伍迪的电影角色都有他的影子,他在电影中幻化成各式各样的角色来表达他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他思想上的矛盾、他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狂躁情绪和他的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开罗紫玫瑰》中的女主角塞西莉亚在餐馆打工,毛手毛脚,一天到晚被顾客投诉,被老板谩骂,她的丈夫经常打她还肆无忌惮的偷情。塞西莉亚唯一能逃避这糟糕的现实生活的方法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塞西莉亚身上无疑有伍迪的影子。伍迪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吵架,伍迪就去电影院看电影,逃避糟糕的现实生活。”我总是通过电影逃避现实,把破旧的家和所有来自学校、家庭的烦恼抛诸脑后。”用伍迪的话说,“电影院的乐趣之一就是让你逃避现实的残酷。”伍迪从小就迷恋电影院,对此流连忘返。

在《开罗紫玫瑰》中,电影院上映的电影,伍迪称之为“香槟喜剧”,30-40年代之间的喜剧主人公总是穿着礼服去高级夜总会,总是住在顶层公寓里,永远在喝香槟。伍迪无比热爱这些电影。“我钻进电影院,那儿天天能看到豪华包房、白色电话机,还有那些迷人的女人和风趣的男人,他们永远有美好的结局,英雄们永远都是那么伟大。我想那对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记忆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伍迪甚至在电影中编排塞西莉亚进入了香槟电影的世界中。她终于住进了顶层公寓,那里甚至有一台她梦寐以求的白色电话机。你甚至会发现伍迪所有的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他很少脱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塑造一名电影的主角。

“如果我的电影存在任何主题的话,那一定是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落差。”—伍迪艾伦

《开罗紫玫瑰》的故事主题就是这样的简单。塞西莉亚的现实生活苦不堪言,她只好在电影院中幻想着电影中的美好生活。可突然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电影中的人物走了出来,这个幻想中的完美男朋友让塞西莉亚不知所措,她也曾下定决心和他去电影中好好生活,可是当现实的男演员爱上她时,她最终抛弃了幻想中的完美,选择了现实,而现实最终也抛弃了她。这正证明了伍迪的观点:现实是残酷的、悲观的。尽管现实如此残酷,塞西莉亚仍然选择在现实中寻找希望,而接受不了幻想的完美。由此可以看出伍迪对人本身的劣根性充满了失望,即便幸福就在眼前触手可得,他电影中的主人公也总会以各式各样的理由匆匆错过。《傻瓜入狱记》中不能与露易丝安分生活的弗吉尔、《爱与死》中被死神带走的鲍里斯、《安妮·霍尔》中错过安妮的艾维、《我心深处》中绝望的母亲、《曼哈顿》里摇摆不定的艾萨克·戴维斯。。。。。。他导演作品中的角色大多不相信任何人,甚至他们自己,这一点是伍迪常常向观众展现的。

 3 ) 我不要另一个我在世界上到处乱跑

我不要另一个我在世界上到处乱跑

曾骞

在访谈里,WOODY说,最开始只是想到了有个男人从银幕里走了出来,走到了一个女人的生活中去。若干个月后,又想到了那个姑娘在银幕形象与演员本人之间进行了艰难地选择,甚至可以说是被此而折磨。这个时候,想法成熟了,可以拍一个片了。

这也基本是整个电影的情节了。其他的所有情节,细节,也是因此而起。只不过这次似乎有点不同,倒霉的主角变成了一个女人。女人的倒霉也许更容易引发多的思考,也更恐怖。电影和玫瑰一样,包含着恐怖的神奇的东西。科勒律之花。很恐怖。很忧伤。塞西利娅看电影,很忧伤,很失落,并且在偶然间,也得到了所有她所渴望的让她远离现实的东西,就是电影里的那些东西。还有不知真假的爱情。人是否不应该活在不知真假中,至少是应该活在对真假的选择中。

至少生活从来不会圆满。傻逼都知道,生活亦非圆,人在时间里老死。突然地在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被强迫选择的时刻到来了:是继续活在幻想里,还是回到现实之中。我记忆深刻的三句台词:要他吧,他是真实的。要他吧,他是无限的。随便要一个吧,我无聊死了。最后一句,是那个黑女佣说出的。让人忍俊不禁。

但直觉告诉她,她得活在现实里。是不是一直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就精神很不正常。她回到了现实里,以及难免她会被现实压垮。如她每次离家时,她丈夫说的那样,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一个小时,或者一个礼拜。

退而求其次,但还是眼过云烟。最后她还是觉得自己傻逼了。她又回到了电影院。回到这个可以满足想象另一个自己可以在世界上到处乱跑的地方。WOODY把这里处理得很恰倒好处,塞西利娅流着泪,看着熟悉的电影,边看边流泪水,大家可以一眼看出,这个女人正在经历着痛楚,但同时又可以看出,她虽然很痛苦,但不会选择自杀的。至少WOODY在这个情节上的处理,让人有如此感觉。这好像也是WOODY的本意。她很痛苦,但不会选择自杀,她有点恐惧明天,有点厌倦此时,但心里也同时清楚,自己活在了现实里,以及在最后还是有可能会被这个现实压垮。

2008,7,13

 4 ) 银幕内外

记一些杂碎

电影和现实的关系,以非常meta的形式呈现,次元壁又一次打破。一个浪漫的化身从荧幕中跑出,电影里外的秩序被打乱,从中看到两个世界展现出的一点相似性就是"limitations",都被制约着。女主被带进电影中后,那个服务员扔掉菜谱跳起了踢踏舞。 这句台词“The real ones want their lives fiction, and the fictional ones want their lives real” 让我想起萨冈的那句“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

电影把生活中的浪漫放大,而“出走”的Tom或许确实是演员Gil性格的一面。Tom是一个“化身”,爱情的化身,爱上他让人感觉并不是爱上了一个人,而是爱上了爱情。Gil和Tom几乎异口同声神态相似地为自己的角色辩护让我觉得似乎在暗示Gil性格中存在部分的Tom, 但Tom是个纯粹干净的虚构角色而Gil是现实中的人。Tom有最纯粹的爱,一见钟情从银幕中出走,而Gil对Cecilia的感情,如果有,也多少掺杂了别的成分, 或许是因为Cecilia认可他欣赏他罢了(其实这时候我就猜Gil最后也要爱上Cecilia)。在一个完美的情人和真实之间Cecelia放弃了完美而拥抱了真实,到这里我已经觉得是一个好的故事了,但最后现实终究残忍地投下幻灭,梦碎了,渣男已经坐飞机远走,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冒险和浪漫。

但最后真正的结局其实是在银幕前。女主一个人提着行李箱,转身走进了影院。从家到电影院是她真正的出逃的路,心碎和失落在温暖的荧幕前慢慢融化。虽说这部电影让人感到现实决定性的力量,怎样辗转还是必须回到那个该死的生活中去,但起码总是可以辗转到一家影院门前,里面是一个隐秘的空间你可以淡出糟糕的现实,保存你的梦想。

所以不能放弃电影。

 5 ) 和《开罗紫玫瑰》无关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这是一部喜剧,这也是一出悲剧。在《安妮.霍尔》里,伍迪.艾伦跑出来和观众说话;在《开罗紫玫瑰》里,他让戏里的观众和戏里的演员说话。
    这个故事看似是荒诞、轻松、幽默的,但是导演却向我们传达了最严肃的问题:演员创造的角色能达到多大程度的真实?一个萤幕上的角色对现实能产生多大程度影响?
    戏里萤幕上有个角色说:‘我们在语义学上重新下个定义,把萤幕里面的称为现实,那边的称为虚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新思考一下表演:到底是演员创造了角色还是角色创造了演员。
    博尔赫斯有句话:‘不是伟大的先驱创造了后来的作家,而是伟大的作家创造了他们的先驱。’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先驱的人,如果以后没有出现一个更伟大的人,那么我们不会记得历史上有这些先驱。如果你想到一个演员,首先想到的是他演的角色,还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但是演员,所有的艺术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建筑家、文学家等等,你首先想到的是他们那深邃动人的作品,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是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多少人和事已经湮灭,剩下的只有那不会说话的作品,它代那曾经的创造者诉说:你曾经创造了我,现在我构造你。有人说:一件艺术品一经完成,它就不属于艺术家了,它不属于任何人。海德格尔说:艺术,就是真理自行置入作品。我们如何理解表演艺术?当我们欣赏影史经典瞬间的时候,演员不在那里,有的只是角色。不要崇拜任何一个演员,只关注他的表演;不要崇拜任何一个艺术家,只关心他的作品。
    最后,《开罗紫玫瑰》女主角面临一个选择,萤幕里的虚幻说:我热情、浪漫、富有冒险精神,我爱你。真实的演员现实说:但是,我是真实的。她选择了真实,真实抛弃了她。虚幻回到了幽闭的黑暗,当出现另一个能从全身心理解的人出现时,作品会再次说话。
    艺术家和作品,这是个永恒的问题:前者会背叛你,后者你得不到。

 6 ) Cecilia的一场春梦

大家都在说现实与幻想,都飘的太高了,我只想说说我们。
我是一个普通女孩,我也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我当然也会幻想一些羞羞的事情,有时候,会想世界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他满足了我对一个男人的所有幻想。
注意,这里是幻想。就像我们想好周五晚上我们要好好犒劳自己,穿着美美的衣服在美美的餐厅,优雅的点餐与优雅的进食。可是,现实往往是匆匆回家,在路上点好外卖,回家外卖刚巧到,已经是很好的事,再快快打开电脑,点进刚刚更新的综艺,盘上腿,大快朵颐。
我们没有那些闲钱,也没有坐在桌对面对我微笑的人。
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

片头Cecilia就有对自己的老公说

你只会喝酒和玩骰子,而我只会被打

Cecilia对自己的处境,一清二楚,她陷入其中,却并未努力。
Cecilia的妹妹,就是一个很正面的存在,同为侍应,认真对待工作,在与人相处上,也有血有肉。即使在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也在为自己的幸福努力着。
而相似环境下的Cecilia,只是不停的强调这是一个经济萧条的时代,生存的不易。即知现状,为什么还应付工作,只沉醉于那些荧幕中的场景呢?
关于Cecilia,可能从来没有爱过他的丈夫、Tom或Gel,不过用以填充寂寞,她不过是渴望着逃脱糟糕的现状。
其实我们可以为自己活得在再真切一点,因为无论是幻想中那个人,还是现实中的那个人。终究只是另一个人。自己才能为自己担待。
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活得糟糕,就去好好面对现实,走自己能走的,最好的棋。

在幸福幻想的顶端,Cecilia恍惚道

这个星期就有两个男人爱上我

傻瓜,不要惊讶,不过是一场春梦啊。

 短评

人就是美夢成真後仍不滿足 卻又能在窘境中默默知足

8分钟前
  • 十個雪碧
  • 推荐

"银幕不是眺望世界的窗口,银幕就是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虚幻的世界,即使幸运的发现了抵达那里的可能性,却很难与现实世界决裂”。你可以幻想,可以做白日梦,可以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但请不要为之努力。当你被现实的引力束缚摔得遍体鳞伤时,才会发现,某些东西是你永远不能企及的天堂。

13分钟前
  • coney
  • 推荐

这不是无敌艾伦一贯的写给爱的情书,而是写给电影的情书,那是拯救我们于水火的黑暗中的舞蹈,那帷幕是隔开也是串联起现在与虚幻的天堑,一幕幕都是爱电影的人必然闪过的念头,但我们都知道终究只能选择现实。好莱坞黄金时代歌舞片的结尾,虽然落寞,可它依然是倦时痛时能肆意徜徉的光影世界,永远

18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三个男人,一个只想榨取她在家庭里的价值,一个只想利用她让事业回到正轨,真正爱她的那个是虚构的,最后她一无所有地坐在影院里看着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20分钟前
  • 姜片儿
  • 力荐

看了十几部伍迪艾伦,这部的故事确实是最好的,电影里的人能走到现实里,光想想就够不可思议了吧!(我如果连续看五遍大船,小李能出来伐??)不过细节还是不如安妮霍尔那么 - 温柔,但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片子

2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虚幻与现实的永恒围城+狂热影迷的痴情念想。1.深思电影的本质及演员与角色的关系,角色入侵现实,是为[福尔摩斯二世]镜像。2.头发不会乱的汤姆与做爱前的淡出。3.以废弃游乐场作为浪漫梦境的隐喻情境。4.你不能学会做真人,一如学做一个侏儒。5.半闹半讽,半悲半喜,以凝视银幕的特写作结。(9.5/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同样是走出屏幕,跟《午夜凶铃》不是一个档次。

28分钟前
  • 上帝在高处吸烟
  • 力荐

电影让我们与现实世界永远保持着冷酷的平行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电影是逃离现实的出口,梦想是对抗绝望的解药。从Cecilia的脸上我看见了卡比利亚,在伍迪艾伦背后站着的是费里尼。

3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多么适合精神分析的文本啊,自我、镜像、真实与幻想、电影是什么。伍式的电影总是后半段最吸引我,当他结束铺垫、抛出干货的时候。看了真是难过,理想原来要比现实更现实。

37分钟前
  • 57
  • 力荐

赖声川关于暗恋桃花源最早的灵感来源

42分钟前
  • 37°2
  • 力荐

在观影过程中我想到许多,关于电影之于生活虚构与真实的存在,关于Tom仿佛伊甸园中的亚当。但最后我知道我不过同Cecilia一样,我企图从电影这场幻梦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却又在潜意识里再清楚不过这只是场幻梦。我瞧不起我爱的东西,若是背叛了自己的爱,自然也只能被爱背叛。

47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现实中的人想要过虚幻的生活,而虚幻的人却想要过现实的生活。所以汤姆·巴克斯特走出了电影,来到现实世界;而塞西莉亚进入电影,想要和汤姆在一起。失业,家暴,被吃软饭,她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于是电影和虚拟世界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第二层含义,则是隐喻万千影迷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和打击,只好通过电影释放压力。电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取代了生活。但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再美好也不是真实的;同样的,纵然现实是残酷的,纵然塞西莉亚再一次遭到吉尔的欺骗,但她无法逃避现实。正如《头号玩家》所说:现实才是唯一的真实。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们之间,银幕两边。

51分钟前
  • Ruby超人小姐
  • 力荐

我看的第一部woody allen(即刻倾倒瓦),也是woody自己最爱的一出.如果说安妮霍尔是他写给diane keaton的情书,这部就是他写给电影也一并写给自己的那封--美艳洒脱不纠结的diane是他心中的女神,理想化的自身;mia farrow则全然是他本人,同样纤细善感神经质,同样怀一颗"费雯丽的心",女版woody

53分钟前
  • woodyallen
  • 力荐

女主角说话和伍迪艾伦一样一样的。我怀疑伍迪艾伦是不是觉得爱情只有一种,爱人可以有很多种?

55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推荐

致看电影的人,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5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老头这部戏灵感自然是来自基顿的[小福尔摩斯],不过在电影本体论上的意义和影史位置应当超过《安妮霍尔》吧。完全可以操练一下拉康或者齐泽克。结尾米亚法罗简直露出了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1小时前
  • 胤祥
  • 力荐

4.5。1.角色不是演员,生活不是电影,影迷就是影迷。2.希望那个为我跑出银幕的角色,是来自伍迪·艾伦的电影。3.唯有影迷,才知道米亚·法罗最后的微笑有多美。

1小时前
  • Ocap
  • 推荐

伍迪·艾伦太奸诈了,一边拍着电影,一边说电影全是骗人的。米亚·法罗最后沉溺于银幕内的世界时露出了满足的笑,就像我们看伍迪的电影一样。

1小时前
  • 超cute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