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雀静

喜剧片其它2014

主演:Holger Andersson,Nils Westblom,夏洛塔·拉松,Viktor Gyllenberg,Lotti Törnros,Jonas Gerholm,Ola Stensson,Oscar Salomonsson,Roger Olsen Likvern,Mats Ryden

导演:罗伊·安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寒枝雀静 剧照 NO.1寒枝雀静 剧照 NO.2寒枝雀静 剧照 NO.3寒枝雀静 剧照 NO.4寒枝雀静 剧照 NO.5寒枝雀静 剧照 NO.6寒枝雀静 剧照 NO.13寒枝雀静 剧照 NO.14寒枝雀静 剧照 NO.15寒枝雀静 剧照 NO.16寒枝雀静 剧照 NO.17寒枝雀静 剧照 NO.18寒枝雀静 剧照 NO.19寒枝雀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3:09

详细剧情

  本片是导演有关人性的“生活三部曲”的终结篇章。影片没有线性叙事,由39个场景构成。镜头追随萨姆和乔纳森这对推销搞笑玩具的流动商人的足迹,伴随他们一户户上门兜售商品,如同导游带领观众在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中游走。影片继承了导演一贯的执导风格,诗意,阴郁,黑色幽默又充满哲学思辨。

 长篇影评

 1 ) 孤独与呆立

哪怕你身处热闹的家人身畔,偶有一刻,你还是会突然脑子木掉,眼神呆滞,话在舌尖吐不出来,看着别人机灵的脸,你突然觉得自己处在另外一个封闭却透明的时空里。此时你身边的人,不管和你多么亲近,你都无暇顾及到,只一心让脑袋放空,让孤独感突如其来的侵入进来。这种情况我一般都管它叫做孤独的呆立。孤独和呆立是相辅相成的。太多人把孤独等同于饮酒、雨夜等浮夸的意象,其实孤独仅仅只是呆立。它会发生在任何一个时刻,它把贤者时间变成了愚者时间,你仿佛智商退化,瞬间什么都不明白,别人的话你听不到,执拗的就想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孤独感离开。罗伊·安德森是个懂发愣乐趣的人,虽然这种乐趣是一种负能量,但乐趣这回事儿,哪个不是负能量隐含其中呢?成功或失败对于电影中的角色来说,不是人生的注解,他们只选择对待一个问题,保持安静的呆立。酒馆里就算歌声嘹亮,对于观众来说,却是呆立的最好时间。孤独如影随形,电影结束后,你还停留在玩具推销员的质问声里。你当然回答不了他的问题,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问。你坐在椅子上,看着电影片尾的空洞字幕,孤独不冰冷,反而有点温度的爬上了你的眼睛。对于《寒枝雀静》来说,它就是一团没有意义的路边的荒草。荒草随风呆立。
               2015年7月3日

 2 ) 安德森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在北影节期间,千里迢迢跑到中间影院看了罗伊·安德森的《寒枝雀静》。安德森是伯格曼的弟子,一共就拍了五部长片。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安德森,之前有人说他的片子闷,但看完后我决定剩下的四部省着点看。
《寒枝雀静》的风格非常鲜明。整部影片镜头在50个左右,这意味着平均每个镜头的长度在两分钟以上。无一例外地,每个镜头都是固定机位、固定景别、景深镜头和长镜头,其实类似于戏剧空间和舞台效果。惊奇的是,影片每一秒都紧紧抓人眼球,因为场面调度实在太精彩了,也就是说,每个镜头里都是戏。
因为只在大频幕上看了一遍,以下做草草的分析:
1. 空间。仔细考究本片中的空间,发现绝大部分场景(尤其是前半部分)都是设置在封闭的室内的,且该室内形式感强烈,色彩搭配一般只有两种,干净、极简主义,带有内置的画框构图或者逼仄的纵深镜头,棱角非常鲜明。哪怕是大街上的室外空间,取景也是无杂物、无杂人的,这绝对区别了经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电影中“群众演员”的造型作用。这样的空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基调。
其次,镜头中的空间通常是画框中套画框,至少可以被分成两个小空间(多数为两个,也有三到四个),多个空间同时发生着故事,使得单个镜头中的信息量极大,而观众也可以享受视点自由选择的乐趣。多数情况下,几个空间之间的关联仅仅在于某空间中人物的“观看”与“被观看”,而并无更深层的情感连接,这也暗示了安德森的主题——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隔膜和疏离。比如在酒吧里的人们,跟推销搞怪用品的两个推销员是界限分明的两个空间;比如,在玻璃门里注视着烈火上滚筒的老人们,哪怕跟烈火叠印在一起,他们也只是“看客”而不是参与者。
2. 时间。影片中每个镜头遵循的都是真实的时间,再加上镜头前的人们都自如放松地表演着,使得影片有纪录片的效果,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得以被剔除杂质而精简地呈现。没有经过剪辑的长镜头耐心地展现推销员怎样打开箱子,拿出搞怪用品,不厌其烦地戴上展示,遭到拒绝,合上箱子离开,使得观众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人物的动作身上,对人物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关切,并对下面会发生什么产生期待。
其次,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是不遵循真实时间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内容拼贴在一起,有很强的可置换性,类似于意识流或者database。因此本片没有严格的叙事逻辑,遵循的是导演的个人意图逻辑。片中甚至出现了现代的酒吧里,查理12世率领着军队出征的场景,而此片段之前的字幕打出了“1943”(注:本片中共插入三次字幕,第一次为“三次与死亡的相遇”,第二次为“1943”,第三次为“人类”),这种反差极大的时间设置给本片蒙上了荒诞的色彩,暗喻也不证自明。
3. 主题。看这个片时很容易想到的是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后者也只有30个镜头,也是用超现实主义反应人类的处境。个人认为本片的主题的极难准确把握的,但可以从一些线索中进行推测。本片叫《寒枝雀静》,除了整体的影片气氛是“寒”“静”这种肃穆感之外,片中还有一个小女孩在表演台上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叫做“鸟”的诗,大意是,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因为没有钱它飞走了。连一个羞涩的小女孩,都知道钱的重要性,将没钱的属性赋予一只小鸟。钱,或者钱代表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导演关心的。两个主人公推销员是在为钱而奔命,他们被一次次拒绝,挨骂,也去逼债,碰上更加因为没钱而焦虑的小店夫妻。还记得影片开头的三次与死亡的相遇吗?第二次中,是一个将死的老妈妈,躺在病床上紧紧攥住盛满珠宝的手袋,连儿女都夺不下来。第三次中,是一个在快餐店猝死的顾客,他点的餐无人享用但因为已经付了帐不能退还,只好让别人拿走了那杯免费的啤酒。钱是与现代性紧密相关的事物,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状态,造成了某种危机。
两个推销员是截然相反的人,高个老练,秃顶感性,当秃顶的感性影响到了他们推销时,高个甚至与他闹翻,秃顶一个人站在大街上捡起那些洒落一地的搞笑用品,喃喃着“可是你没有告诉我这个啊”时相当委屈和感人。秃顶会一遍遍地听某支曲子,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忧伤,他似乎是导演的化身,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个社会中病态的“寒”和“静”。他们重复说要用他们的产品给人们带来快乐,可走到哪儿,都遭到人们的厌烦。当秃顶在难过地听音乐时,管理员也只是冲过来叫他把声音调低点。人类,就像那只在实验室里被点击的猴子,痛苦地哀嚎之时,实验员只顾着无动于衷地打电话。而电话里的内容已经被重复了无数遍:“听说你过得好我感到很开心。”“开心”这一表示情绪的词已经蜕变为一种礼貌的措辞,人们似乎已经无法获得那种开心和亲密感了。
但那种温暖仍零星闪烁。导演在片中插入了酒吧里女服务员要求大家亲她才有酒喝的片段,在众人合唱的音乐声中,我们可以感到陌生人之间的友善和快乐,是影片里最动人的片段之一。还有一男一女一条狗在沙滩上亲密的举动,也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温暖场景。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类似于战争创伤的灰烬——烈火中的滚筒奏出奇异的长号声,用冷酷和牺牲铺成的乐章。人们观看他人的痛苦,就像观众参观博物馆里的恐龙骨架。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乃至影片最后,一个坐车上班的男人记不清今天是周几了——是周三还是周四并不重要,因为每天都建立在前一天的死亡上,而每天也成为后一天的废墟。
用一个小时敲完这两千个字觉得还有好多话想说,但万恶的P大宿舍没热水可以洗澡了我只好闪人了,留待下一部安德森再说吧。

 3 ) 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寒枝雀静》39个镜头是如何串起来的

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39个镜头是如何串起来的

电影《寒枝雀静》(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2014)另一名称是“一只鸽子站在枝头思考存在”。显然,本片是想让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本片开头一幕首先就告诉了我们,人是一种高级存在。一个男人在博物馆里欣赏动物的化石和标本,除了寒枝上鸟雀具有的点题功能外,这里的动物充其量只是一种存在物,它们仅体现着“在”,只有人才是一种“存在”,因为“人”是需要反思的,反思是需要对象的,有了这些反思之“物”的存在,“人”才能反思自己的本质,而人的本质正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较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

人具有两种基本存在状态:生与死。本片似乎对“生”的状态更为关注,但又不好将“死”搁置一边,因而,紧接开篇就来三幕“与死神的三次相约”。虽然本片仅展示了这几种死亡场景,但其意图已非常明显:无论你生前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死亡都是你最终的结局。除了以上镜头,余下的都是关于“生”的存在的,那么,这些存在具体表现为哪几个方面,又是如何通过这些镜头来展示的呢?大致来说,生的存在多表现为人的本能存在,这些本能大致可分为生理本能、道德本能和社会本能。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试解余下的35个镜头。

第5镜中的舞蹈教室。女教师公然挑逗男学员。这一幕是直接描述人的一种生理需要——性本能的,虽然女教师可以借机揩油,但公然要求性满足与人的道德本能相悖的,所以,男学员反抗,她也只能作罢;除了这种本能外,这也是人的社会本能的体现,即人天生就想过一种群居的生活,而求偶以便生活在一起便是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为了解释这点,接下来的第6镜充分说明了人性是非常害怕孤独的。即使自己过得不如意,也不忘记给远方的朋友亲人打个电话,虽然清洁工是在问候远方,其实更希望获得来自远方的问候:“很高兴听到你很好。”这样,人生的孤独感就会消解许多。人如果不需要这样的联结,为何要发出这种无谓的问候?这种联结就缘自人的社会本能。

然而组成社会是需要规则的,规则约束的基本目的是让人们各安其事、各守本份,不要忘记自己责任所在。然而,人类为了公共伦理,往往会想出摆脱责任的妙招。第7镜中理发师为什么要用几句话吓走了顾客?原因在于他要信守他对他妹夫的诺言,这是他的责任,但又不想把事情搞砸,所以不失时机地接听电话,僵局自然解开。

人其实是一种情感脆弱的动物。理发师这几句话让推销员萨姆大感受挫。他回到酒馆生闷气,被敏感的同伴乔纳森发觉,然而,一种自尊的本能不好让他承认乔纳森明察秋毫;同样,就因为感觉到同伴的生气,疑为是自己的错,乔纳森便开始哭泣。他们向外人解释他们的职业:我们希望为人们带来欢乐。从第8镜中的这句话,以及前面几镜可以看出:人大底是个痛苦的存在。有性欲,无法满足,有责任,不想尽责,为了社会联结,人们必须关注他人的情感,甚至为他承担。人若不是痛苦的存在,为何需要他人和他物来获得快乐?

第9镜继续解释人类的责任和脆弱。奥韦•布吉斯在餐馆外徘徊。他是来和人接洽的,但被放鸽子。继续徘徊,并电话确认时间,这是他尽责的体现,但这也是他想摆脱责任的手段,因为从后面第22镜看,他有可能自己去干私事去了。餐馆内舞蹈教师和男学员正在约会,他们上演了一幕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遇上错误的人活剧,女人痛哭男人的离开,情感脆弱不过如此。

人类联结往往需要条件,不分对象的联结,往往导致失败。第10镜继续解释这一点。推销员是想推销鬼力乱神的产品,却吓走来此购物的顾客,显然,他们找错了地方,推销不成功就情理之中的事了。如同舞蹈教师找对象,人类联结往往需要有共同利益的交汇点,这个点可以是经济利益,亦可是精神上的利益,比如“爱”,不明白这个道理,“求不得”的痛苦就得自己扛。

所以,第11镜,舞蹈教师回归孤独,痛苦只有等待时间来平息了。

人是一种高级的存在,其高级就高级在它能想到不同的方式来排谴痛苦,比如第12镜提供了排谴孤独的好方法。一位60多年来常来此酒馆的老人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当中。有回忆,人就不孤独,即使他已耳背;同样,一位将近60岁的老人吉纳尔,独自坐在一旁,喝着他的酒,嘴里抱怨着:若不喝上两杯,生活会是什么鸟样?真是,有酒当歌,孤独又耐我何!

虽然人类联结并不容易,甚至还有反联结的行为存在,但总有办法让之化解。60年前的那场战争,虽然有政治联盟存在(?有认识士兵服装的吗),但这不代表双方士兵能够彼此毫无芥蒂,他们各坐酒馆一旁。酒馆女老板以“一吻换杯酒”的风情,让双方士兵和睦共处地站在了一起,赏心乐事,所谓何来?爱!还有那杯酒。第13镜耳背老人的回忆大体体现了这点:人类联结要有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第14镜,耳背老人惬意离开酒馆,小字辈们忙着为他整衣送行。

人类需要联结是因为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即使如第15镜中的那位男士打着哈欠给亲朋以问候,但这份问候仍是必要的,这不仅有涉情感关怀,也为必要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关照,毕竟生活不像第16镜中小女孩玩肥皂泡那么简单有趣。

第17镜继续展现生活的艰辛。无论是推销员催债,还是店主的无赖,“没钱”似乎是世人的常态,而且,人心对于“钱”,从来没有一个满足的标准。这种心态被诗人投射到了鸽子身上(第18镜):它一边休息,一边思索着没钱这一事实。

第19镜,有时生活艰辛并不是靠努力就能缓解的,拼搏之途通常充满坎坷。不说这推销员毫无生意头脑,又跑到酒吧来故技重演(他们实来推销,因为虽说迷路但没让人指路),推销的时候还碰上国王来搞基,真够背运的。人类之所以关注着联结,是因为人类寻求联保的原始本能。这种联保的现代诉求就是国家和军队了,这种欲望是不是可以在第20镜中母婴嬉戏图中找到原始的心理根源呢。

第21镜。生活艰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推销员向小商贩逼债,同样供货商也向他们催款,他们比小商贩能好多少?催逼的后果会是什么呢?“不然可别怪我们不客气。”放而大之,是不是充满战争的味道?冲突就是这么发生的。有观点认为冲突的心理根源来自人们的“肌肤饥渴”,当成人不再能够获得孩提时母亲那样的爱抚,战争便是他们满足这种需求的最好途径。当那位背着破琴的醉鬼非要从两位供货商夹缝中挤进挤出时,若后一供货商脾气稍暴,他跟醉鬼间冲突就不可避免,这个设计是不是寓意战争的心理根源?

第22镜似乎继续解释人类的战争本能。很少有人对战争毫无兴趣。奥韦·布吉斯也就是个办事员,他装模作样地向人诉说着他的窘事,其实不过是为他淋雨寻找借口。但他诉说的事(或是编造)是想听某位将军关于撤退的演讲,当然也是关于战争,无论是因为他感兴趣,或者他认为别人会感兴趣,这一幕充分说明人类战争的本能。

第23镜继续为战争本能申辩。试想一个耄耋老人一手拿枪一手拿电话在向人问候,这是什么本能驱使下的行为?暴力与柔情聚于一身,这正是人性的两面。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在一个小屋里,日复一日度余生”的。战斗是人的宿命。

只有在遇到挫折时,人类才会反思自己。所以,第24镜,当挫折不断的乔纳森返回旅馆,听着忧伤的音乐,他才会感伤,才会对音乐中人物感同身受。第25镜中的吉纳尔在人生暮年孤独地向人诉说着他那无人在意的忏悔:我这一辈子太贪婪、太吝啬,所以才不快乐,这又是经过怎样的挫败才让他明白此中道理的?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挫折。战争之前,就像第26镜,还有夫妇同萝帐,战争之后,就如同第27镜,那真是“几个漂零在外头”,寡妇的面纱成了女人最好的礼物。也只有这样的失败,查理十二才会反思自己的自大轻狂,才会接受民众的谴责。

当然,有战争就有和平,有冲突就有安宁。战乱后需要秩序重建,休养生息便会让人们获得短暂的安宁。当外在矛盾不在,人们可能会像第28镜中男女那样缠绵,但更多地会让内在矛盾激化,这就会像第29镜中的推销商那样爆发出来。

人类是一种会自我调节的动物,当他胸积郁闷,发泄一通会使他获得平静;当他受伤,如第30镜中的乔纳森,他可以暗然涕下,亦可通过欣赏“美”来转移忧伤:那位并不文雅的美少女虽然粗鲁地倒着鞋中的石子,但他仍因此重拾理智——推销依旧。

人类并不是一种很热情的动物,冷漠是常态。如同第31镜,餐馆内谈笑风生,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外面漂泊之人;奥韦·布吉斯在焦急等待,也不会有人急他之所急,当他落漠地离开,馆内人笑声依旧。

然而,人类毕竟还一种道德本能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冷漠或不友好是有限度的,尤其像第32镜中的两位同伙间的矛盾,人类的道德规则不允许赤裸裸的伤害存在。所以,萨姆无端发泄后,他仍要为此道歉。当然,这也人类联结的需要,人类害怕孤独的社会本能也促使人们不可自以为是。所以,通常而言,人类绝不会对同类传递过来的言行无动于衷,如同第33镜,即使是一个聋子,他也会揣摩别人的问候,一旦反应不恰当时,别人也会为他行为给予合理解释。

这就是道德规则的作用。然而,人类的暴行往往会冲破任何社会规则的约束,只因人类并不是一种富有同情心的动物,人类的怜悯通常仅及于他的同类。我们可以对亲人致以亲切问候,但可以任意折磨其他动物,即使它是个灵长类的猿猴(第34镜);人类虽然早已与猿相揖别,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但他们的人性有时甚至抵不上某些灵长类动物。比如,当我们看到第35镜中,那些将黑奴赶进铜管乐器式的焚尸炉的士兵们;第36镜中那些边喝美酒边欣赏这一残忍行为的贵族们,他们可像那个被称为“人”的动物?的确,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将黑奴当作人的同类看,但即使是猪,将它们这样处决也是不人道的呀,人类还会有比这更恶的暴行吗?

当全社会对某些恶行噤若寒蝉时,当那些施暴者对自己的罪行集体沉默时,我们真不好说。然而,只要还有人开始反思,那怕如同第37镜中乔纳森的梦,只要感觉到害怕,感觉到是真实的,他想应当有人为此乞罪,有人为此请求宽恕,那就说明人类道德良知未泯,人类依然还有希望。

即使是那身不由已的参与者,若能像第38镜中的乔纳森的那样地质问:你觉得为了一已之快,而去利用别人,这样真的好吗?那就说明人类终究还未丢弃自己的道德本能,因为这不是哲学之问,而是良心发现之问。

当然,第39镜,又到了星期三了,我们仍要按照既定的规则生活,即使有忘记规则之人,我们也会将他拉回既定的轨道。

寒枝静雀,大体知道我们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了吧!(作者:石板栽花,转贴请保持文章完整,2015年6月18日)


 4 ) 寒枝雀静:诙谐与忧愁的众生浮世绘



“一只坐在树杈上思考存在的鸽子,它在
想它没有钱,然后它飞走了”。片中一个小女孩如是唱着。



(寒枝雀静的灵感“雪中猎人”)

寒枝雀静就是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或者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导演罗伊·安德森精心安排的一幅众生浮世绘的画。7年一部的人生三部曲迎来了最终一章,延续“二楼传来的歌声”、“你,还活着”的是安德森个人艺术风格鲜明的画面。冷静客观的固定远景捕捉每一个角落,鼻涕般的黄绿色调世界与其中僵尸般苍白面容蹒跚步履的人们不乏荒诞嘲讽,也变成安德森独一无二的作者色彩。他将绘画考虑为一种与电影表达相通的形式,就如“寒枝雀静”的灵感来自彼得.布鲁盖尔的画“雪中猎人”,虽然安静平和的山林雪景是节日贺卡图案的大热门,但鸟儿所俯瞰的山中疲惫猎人和远处溜冰的人们的世界却又饱含人类的百态忧愁。“寒枝雀静”的世界就好比鸟雀眼中的世界,在罗伊安德森的镜头下,人们安详表面下充满了麻木不仁和荒诞无稽。

就如一幅巧妙的众生浮世绘,电影中并没有明显的线形叙事,甚至连时间都是模糊的,只有空间像展开画布一样,让观众一点点窥探到这个安详而荒谬的世界。起到引子作用的是开头对死亡的荒唐考察,为了开酒瓶而心脏病发的中年人,以为自己能将财物带上天堂的老太太,还有死者付了钱无法退回的啤酒;仿佛人类的死不再是个自然的过程,而是总与些荒唐的价值观与金钱挂上了钩。

没有明确的时间线,贯穿起整部电影的是二人拍档山姆和乔纳森,仿佛唐吉柯德和侍从桑乔,他们做着发家之梦却路上碰到各种世事怪事,滑稽而不得要领的可爱。为了把“欢笑”带给人们他们卖着吸血鬼假牙、笑袋和可笑的独牙大叔面具,然而得到的只是笑袋发出的可怕笑声、推销无路的窘迫、收不回款的鸡肋。不得不让人思考“快乐”真的可以买卖吗?

然而荒诞的还远远不止这些,片中最为超现实的部分,历史上的查理12世率领军队突然雄赳赳气昂昂的跑出来征战讨伐,女人被赶走,气势英俊的国王虽受万般敬畏却和美男酒保调起了情来,而十万壮兵的军歌为他们歌唱。这边厢年迈的老人孤独的喝着酒,回忆着二战时年轻军人的自己,此时同样的军歌旋律却变成了忧伤的慰抚,身无分文的士兵们与酒吧姑娘拥抱换酒喝。这首相同的旋律就像人类记忆和意念的纽带一般让人无法忘记,自古至今人本性未移如旋律未变,换的只是歌词和无法抹去的罪恶感记忆罢了。好笑的是战争惨败而回得查理12世不但厕所都没得去,还给女人们带来了寡妇的面纱。残酷荒谬的浮世绘,可怕的并不只是人类的好战,而是人性伤痛所留下的永久疤痕,人类所犯下的错误就像幽灵一般,在记忆中挥之不去,变成梦魔和愧疚。

掩藏在山姆和乔纳森的滑稽笑袋和假牙背后的是金钱的追追讨讨,人性本质与过去黑奴被扔进巨大铜管里燃烧演奏出美丽的音乐也未曾变过,只不过后者有老态龙钟的贵族们围个观罢了,那美妙的音乐是那么的美,却又同时的是那么恐怖不已。假若不是已经麻木于其中的僵尸化的凡事常人,只是一只树枝上的鸟的话,恐怕方能看到世间光怪陆离。

安德森的镜头设置巧妙的利用斜角和固定长镜头让人注意到画面中同时发生的不同奇妙,即便是不起眼的角落发生的细微也毫不会落单。“我很高兴听到你过得不错”,好像咒文一般四散在片中,即便说的人们看起来完全过的不像如此,这句荒谬不已的话在被电击的猴子旁边更是充满了安德森的诙谐讽刺。在这个弱肉强食,金钱带动一切,孤独无处诉说的世界中,恐怕也只有“我很高兴听到你过得不错”是最合适的寒暄了。

人生到底是什么?树枝上的鸟儿沉思着。也许就像结尾所描绘的一般,当你以为是周四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告诉你是周三。于是你无奈的活在大家的周三中。毕竟时间并不真正存在,过去与未来亦摸不到界限,有的只是活在众生中的共感和活在人类的定义中的世界罢了。

 5 ) 寒枝雀静:独特美学诱发的哲思

有些神情呆滞沉默寡言,就像被搁在某一特定怪异奇妙情境中的玩偶,比Aki电影里的演员还要富有戏剧性和形式感,有些像是从停尸房走出来面色煞白神情凝重神神叨叨的怪异物种,一种对于人类麻木生存状态偏装饰形象化的另类刻画,单调简易的场景之间的转换与过度,沉闷压抑布满愁思的氛围,透着北欧式的冷峻感,充斥着灰暗的冷色调,没有完整通俗的剧情,利用影像的特质巧妙模糊和混淆了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明确界限,就像是由一个个互为独立又存有交集的情景剧串联叠加而成的怪片,出自于慢工出细活不照常理出牌有自个一套拍片体系和风格的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去年凭借这片在威尼斯一举登顶擒下金狮。

这片主要围绕着”人性“和”存在“这两个复杂深奥的哲学议题展开,试图通过新颖独特的视听感受和直观的表达,来体现两者间的联系和矛盾,影片一开始罗伊·安德森就奉上了三段”与死神相遇“的构思,在轻快逗趣的美妙配乐中,透着一股冷飕飕的诙谐感,以片段式的简单日常生活入手,犀利精准的直插人性的要害,一名中年男子使劲拧瓶盖结果导致心脏病发猝死,妻子却还在厨房乐在其中的做菜;老大不小的儿子想要夺下躺病床上时日不多的老妈手里紧拽的财富;刚买完单就莫名翘辫子的路人甲留下了一份免费的美食,当服务员询问谁需要时,全场一片寂静,随后只有一个胖大叔拿了啤酒,除了“存在”难逃“死亡”的约束外,一时世事无常下,人性的冷漠、贪婪、自私和忌惮展露无遗,在繁杂社会中的存在结果引发了犀利的人性反思。

话说喜剧元素也有等级划分,低俗自不必多说,一般被定义为转瞬即逝或过目即忘的肤浅搞笑,而带有小聪明的冷幽默或黑色幽默,往往被归类到一种相对高级而富有营养的趣味中。《寒枝雀静》中的趣味则包裹着由荒谬现实诞下的苦涩笑果,带有些许讽刺的意味,比起主观严肃一本正经的批判,这种戏谑的手法增加了影片的可视性,而表达也会变得更加的深入而尖锐,在既定观念中,我们常常将剧情视为一部电影的核心和灵魂,会很理所当然片面的认为若是连个故事都讲不好,那这片就得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冠以烂片的头衔,但一些导演则偏好剑走偏锋另类出击,不是花过多的心思在情节构思上,弄得思路高深莫测让人一头雾水,要不压根就没把重点放在剧情上,更侧重于透过影像风格展现个人思想,以至于没啥故事脉络,这片就属于后者。“与死神相遇”后,罗伊·安德森以两个落魄的推销员为轴,从他们追债和被讨债的过程中的见闻展开影片的全貌。

荒地上寻欢的男女;爱吃豆腐燃起熊熊欲火的舞蹈老师;没能等到按约定出现的人在外苦等的男子;为了帮助妹夫曾经身为船长的男子表达完自个毫无剪发技能后,坐一旁准备剪头的推销员立马闪人;一边是痛苦被实验的猴子,另一边是悠闲煲电话粥的人类,人性的本能和劣根性在情境的串联中不断发酵,而它们的另一共同点则是对于存在的注释——依附他人,由人构成的社会关系和生存法则中建立起存在的意识和本质。从英姿飒爽的出发到伤兵满营而归之间国王在经过小酒馆时的对比,这段是片中令人惊艳的一段,新旧之间的重合和并置,反应极权主义的腐败和无能,不过有趣的是驱赶完女性后,以服兵役为国效力为由,国王一眼相中了俊俏年轻的酒保,举止间却难掩内心的爱慕之情,回来后一败涂地的国王同样得为厕所迈入等待的行列,这其中无疑有点讥讽的意图,对于过往腐朽体制和战争伤害的反思,也是对于“存在”在既定印象和时间轮回中具有确定性和真实性的质疑和推翻;两个像是被现实隔离和抛弃的推销员,无论是追债时被人强硬的呵斥,还是被讨债时被强硬的警告(不管是被撞还是生病),在建立的生意关系中空洞的人性已被利益两字填满,显得冷漠而无情。

在推销商品的过程中的冷遇,动作迟缓木讷严肃的两人同样让人觉得有种酸涩和伤感的滑稽,有着长长獠牙的吸血鬼牙套,会发出冷场笑声的哈哈袋,人模鬼样怪吓人的头套,无论是在小店吓到顾客,在沉静的小酒吧听到哈哈袋发出让人“呵呵”的无语笑声,还是坐在路边向顾客推销以半价出售的无人理睬,无不反映出生存的艰难和不易,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要为观众带去欢乐”,却逐渐和这份理念背道而驰,遭遇各种冷场和尴尬,最终把郁闷和痛苦留给了自己。在两个推销员喝酒的酒吧里,有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忆起当年的片段让人印象深刻,瞬间拉回到往昔岁月中,歌声飘来,唱道:要是没钱付酒钱,可以献吻一个,酒吧里的男子纷纷排队为女店主献上深情一吻,对比而来的却是现在进行时的寂寥、苦闷和时过境迁的无奈,最后迟暮的老头在旁人的帮助下才穿上大衣迟缓脆弱的离去。

销售无果压力重重被愁云笼罩的两人最终小宇宙爆发出现争执和分歧,短暂的分别后,孤独的滋味再次挽回了两人的关系,但其中一个已深深的陷入到生存的疑惑和苦涩中难以自拔,透过他的思想罗伊·安德森插入了一段十分震撼的片段,一群军人正残忍的将一群消瘦孱弱的黑人赶进一个布满喇叭铜质的怪异装置中,封闭后点火,就像烤肉串一样不停地旋转,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眼前被凶残的折磨和漠视,在烈火下被无情湮灭,随后反射出怪异装置的玻璃门逐渐打开,一群手持高脚杯喝着美酒穿着礼服像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盛宴”般的华贵老者们出现在眼前,人分贵贱的不公、残酷、荒诞和悲怆令人痛心,而这样赤裸可怖的体现,也是罗伊·安德森对历史的回望、现实的反思和未来的警惕。

片中有一句经常出现的台词:“我很高兴听到你过的不错”,看似一句诚恳、热切、礼貌的回复,但实际这种千篇一律的答复更像是复读机般为了维持某段关系而出于本能回应的一句客气、敷衍而表面的话语,人与人之间犹如点赞般的关系在罗伊·安德森设计的台词和情境中变得极度的苍白无力而浮于表面。影片最后,从路边等车的路人间的几句对话可以看出,就连长久以来我们深信不疑的时间定义似乎也不具备无懈可击的实质性意义和坚如磐石的确定性,更像是一种人为意识性的归纳和总结,存在的意义到底是神马?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被罗伊·安德森搬上了台面,就像小女孩想要朗诵的那首诗歌和片头博物馆里极具象征性的展品一样,古往今来无数人就像那一只只停留在树枝上的鸟儿,会经常不自觉的思考这个问题,然而人各有异,答案不尽相同,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得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唯有日复一日的在生存里徘徊和挣扎而未真正的走进或融入生活,而罗伊·安德森更侧重表达的是在无比荒诞悲凉的现实下,所反应和引发的人性弊端与残酷结果,以及存在的虚伪、虚无和空洞。

 6 ) FIFF26丨DAY8《寒枝雀静》:或许是一种历史回溯,生活的悲哀又渗透出来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寒枝雀静》,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太风格化了,感觉完全不是别的人能拍出来的,全程景深定格长镜头,配上满眼黄褐色系,加上非常寂寞的冷幽默,以及有点分不清到底是无痕迹还是全是戏的表演,感觉像看了一本电影版的短篇漫画集。

空地

偶爾拍電影,總是入殮師。

George

其实罗伊安德森的电影更适合在博物馆放 想看几个片段看几个片段

一桶猫

依然荒诞 看来我完全get不到罗伊·安德森

Joeyside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是报幕剧,完全无法看出如何剧情,就只是人物的行为与动作,唯一能与之想联系的是夏加尔都画,北欧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是浑然天成,最有趣的段落莫过于练舞房,有种路过广场舞大妈有舞姿吵架的滑稽

子夜无人

感觉又看了一遍《二楼传来的歌声》,最喜欢开场的三次死亡,像是更碎片化的《荒蛮故事》。依旧是我可以提前预设好心理天花板、而最终也没有被打破这层预设的那类装置艺术电影。当然从直接观感上来说,因为提升了那种戏谑的冷幽默所以稍好,不过本质上仍然只是在传播一种荒诞自辨、似是而非的情绪语言,就好像你明明是被奢侈品的设计丑退、但总有人跳出来说你是买不起所以酸葡萄一样,太“小聪明”的东西永远是我冷感的表达方式。

Run Erika Run

大量固定机位中景长镜头,无法完全理解里面的幽默

约克纳帕塔法

极为疏离的场景设计有点像装置艺术。多条故事线的交叉分离叙述,会有难解但并不难看。查理十二世两次现身酒馆,第二次现身时的铩羽而归几欲落泪。卖玩具的推销员在酒店里伏案而泣,而后在铁路旁脚下踩着“笑笑袋”,更为苦楚了。燃烧的黑奴作为动力鸣响的喇叭声献给苍老的白色族裔,或许是一种历史回溯。“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生活的悲哀又渗透出来。

#FIFF26#第8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打破叙事的时空束缚,罗伊·安德森比韦斯·安德森还要怪咖。将装置艺术原理运用到电影里,独具实验性。观感不闷,幽默笑料很多,想象力奇特,有可看性很高的固定长镜头。可惜探讨更多停留在现象上,面广但浅。

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他真的就是把同一部电影拍了三遍

8分钟前
  • 猫猫
  • 力荐

根本就是贝克特!透明坚硬的质地,被放大后拥有生命。电影在比喻里、在画面相接的画面里、不在时间里。小酒馆之歌真好听。

12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枝寒雀静幽默冷,虚生浪死孤独人。

1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罗伊·安德森的老调重弹,荒诞大舞台。数了十几个镜头,后来发现没啥必要。第三次死亡,“我要那杯啤酒”,笑了。笑点很冷,很奇怪。中间段落开始,故事浮现出来,置推销员于窘困尴尬的人生状态。而在酒吧老头处或者画外歌曲里,又会有忧伤的东西飘来。但更多的,还是无法描述的莫名和离奇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每个角色都像被把玩的人偶,一言一行组成了某种不可推辞的仪式。他们演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看他们演。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它贴上装逼的标签,却也不得不承认这逼装得太有特色,以至于无从复制;可以根本没有看懂,却会不由自主地享受。真是一部奇怪的东西。

2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嘲讽生命虚空、生活困窘、生存之绝望,超现实手法是永恒利器。贵族老爷太太列队旁观旋转烤炉BBQ自身同类;实验室电击架上吱哇乱叫、挣扎弹腾的猴子,跟一旁冷漠打电话的科学家,都是【智人】呢;清晨街头关于星期三星期四煞有介事的哲学讨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不思考,上帝就不发笑了么?

3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很像画作,一镜一景的手法直接借鉴了抓取瞬间事件的古典油画:艺术是相通性的。简洁、呆滞、麻木,每个人都在压抑的过这一生。相比之下相比之下瘦削白皙的国王勾搭勾搭酒保小哥的那段真是意外的亮了...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咸猪手舞蹈女教师,上台朗诵诗歌的小女孩,和免费赠送的生啤与鲜虾三明治。旁观的人,当痛苦还遥不可及,都足以故作逍遥。

3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想象力绝顶!时代混搭的段落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而且竟然是用来求爱。。。笑疯了。。。但总体比前作要阴郁些,“每个人都没有好结局”。真的跟其他所有看过的片子都不一样,这感觉太刺激了。

4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今天是哪一天,这不可能靠感觉获知,这得靠持续的记录,如果你不能持续记录,那么混乱将会随之而来。其实我们就像那只猴子,或者那只树杈上的鸽子,我们在努力的靠一系列的生活经历试图去感知些什么,但不把这些感知标记出来了,我们依旧什么经验都没有得到,我们依旧是那只猴子,生活依旧百无聊赖。

4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导演采取了舞台形式的固定景别,每个场景都是静态与滑稽的,就像人类行为的小短剧,所有的参与者都面无表情,笑点很奇怪。后半段主题逐渐拔高,尤以结尾的“杀戮”作为收尾。人生是一出喜剧,却要在这样一个荒谬的世界生存,活成了悲剧。缺点是有点像小品表演而非电影。

4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你自己的生活无趣,又怎么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有趣?圣洁而孤独的一生。

4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就像莫兰迪对静物的持久专注一样,罗伊·安德森关注着现代人的虚无感和失落感。时间是一个整体,过去和现在需要融合在一起,时间点是均匀散布在时间里的,同时发生的事情可以不在同一个时间里,这种幻觉与梦境接近。死亡是必须接受的事实,即便它是可怕的、沉重的事实,一旦它是无选择的,就变得轻浮。

51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BIEFF5#竟然是个喜剧!虽然瑞典语发音加法语和罗语字幕看的半懂不懂的,但是笑点还是蛮多。最妙的东西自然是富于创意的形式感,固定长镜头和美妙至极的色彩。叙事结构则隐约有点database的意思,时空观也甚为独特。很久没看过这么有原创性的东西了!

5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看前觉得名字译的灵看后才知辜负了导演的幽默感,一只在树叉上思考存在的鸽子其实它是因为没有钱…还是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孩子说的…导演把现代人现代社会的荒诞可笑孤独迷茫漠然等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触及的症状用近乎舞台剧的效果表现的精辟犀利,一如这部电影本身。还有导演与观众的互动太有意思了服了

60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完全就是欧洲人笑点所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全场笑抽,荒诞又可爱,起初不是特别习惯,事后越回想越觉得有趣,恶搞国歌那段和骑马入小酒馆都是神来之笔,两个卖小玩具的也是逗比极了。三星半。

1小时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排得极其讲究,说是黑色幽默,后半场已经没有人笑得出来了。荒诞太真实,最终是对人类生活的无意义的彻底否地。唯一的温暖是两个零余者抵抗孤独的友谊。结尾处说人失去日常生活时间的轨迹,就是混乱的深渊。人只有遵循一天又一天无意义的轨迹,才能活下去,不知道活下去向着什么。荒诞太真实太冷啊!

1小时前
  • Adieudusk
  • 推荐

比起內容,全场观众笑点那么低且一致更让我觉得可怕。固定镜头纵然好,我却不需要有人用一样的方式一遍遍说人生很操蛋 @HKIFF

1小时前
  • RS
  • 还行

奇异、荒诞、冷峻、幽默、疏离,太好了!

1小时前
  • 文文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