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

喜剧片美国2018

主演:查理兹·塞隆,麦肯兹·戴维斯,马克·杜普拉斯,朗·里维斯顿,艾米丽·海内,伊兰妮·谭,克里斯塔尔·伦伯格,马塞林·休格特,科琳·惠勒,嘉蜜拉·赖特,史蒂文·罗伯斯,谢德·鲁佩

导演:贾森·雷特曼

 剧照

塔利 剧照 NO.1塔利 剧照 NO.2塔利 剧照 NO.3塔利 剧照 NO.4塔利 剧照 NO.5塔利 剧照 NO.6塔利 剧照 NO.13塔利 剧照 NO.14塔利 剧照 NO.15塔利 剧照 NO.16塔利 剧照 NO.17塔利 剧照 NO.18塔利 剧照 NO.19塔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6:04

详细剧情

  马洛(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饰)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这三个孩子中还有一个是刚刚出生没多久,嗷嗷待哺的婴儿。生活被家务和照料孩子完全填满的马洛感到非常的窒息,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又接到了学校的电话,通知她她的大儿子不能够继续就读普通学校了,需要转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  在弟弟格雷格(马克·杜普拉斯 Mark Duplass 饰)的建议之下,濒临崩溃的马洛请了一位名叫塔利(麦肯兹·戴维斯 Mackenzie Davis 饰)的夜班保姆来帮忙,刚开始,马洛并不信任这个看上去没多大岁数的女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塔利所展现出的能力和体贴俘获了马洛的心。马洛的人生,因为塔利的出现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嫁人不要选又穷又懒的。

理解马洛每天的辛苦,和对老公的无奈。嫁了个又穷又懒的,除了工作和辅导下女儿的功课就是玩游戏睡觉,还出一张嘴问老婆你还好吗?不好又能怎么样?这么明显看不到吗?不是没有看到,不是不知道,是装不知道。

有人会说马洛不应该大包大揽,可以雇保姆,可以让老公做家务。马洛知道他老公经济能力不行又不想承担接受资助后的责任,去维持他的自尊,所以她没有接受哥哥的资助。马洛没有跟老公抱怨别玩游戏了,照顾下孩子,收拾收拾房间,因为说了也许就是一场吵架而告终,因为老公会说我平时上班很辛苦,就想玩游戏放松下,而马洛呢?她没有放松的出口,也可以说她没找到放松的出口,儿子也受到焦虑的影响,最后就是精神分裂。

好在电影的结局是好的,老公终于开始照顾孩子,一起做饭,马洛休息好了心情也好了,连儿子也不焦虑了。这个老公是最广大老公的缩影,嫁了就嫁了,不然要离婚吗?不现实。有钱又勤快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年轻的女孩,如果爱人是普通人,就要看他是不是能够勤快做家务,如果不做家务,那就要有经济能力去雇人解决这些问题,否则真的要做好辛苦一生的准备,连抱怨都不要有,改变一个人很难的,你不一定会比马洛幸运。

有人会说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赚钱养家雇保姆。且不说保姆质量参差不齐,遇到合适的保姆得多感谢上天。如果不是在轻松的国企工作,怀孕的女人在职场有多难,怀孕带来的生理上的不舒服,孕吐,没胃口,晕眩,失眠,健忘等等,领导同事会有多嫌弃?然后还不只生一个,这个女人要有多不可替代的能力才可以保住工作,薪水才不会下降?

怀孕之后看我愿意给五星,虽然爸爸们都不看这样类型的电影,我还是想推荐它。

等宝宝生下来,希望我不会后悔嫁给我老公。

 2 ) 女子本不弱,为母则更强

还记得“女魔头”查理兹·塞隆吗?

那个《疯狂的麦克斯4》里酷帅强悍的女汉子,《速度与激情8》里性感火辣的大反派......

自从出演《女魔头》成为奥斯卡影后,她的角色一直是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强悍女人。

不过她最近演了一部新片,完全颠覆了自己以往的形象。

这部影片名为《塔利》,查理兹·塞隆饰演一位怀孕的中年母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足足增肥45斤!

于是曾经性感火辣的“女魔头”,身材居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大肚腩、大象腿、鱼尾纹、黑眼袋......这还是我们曾经的女神吗?

然而《塔利》这部影片,就是要告诉观众一个残酷的真相:

不管是上天入地的女超人,还是火辣性感的女魔头,一旦踏入结婚生子的日常生活,都将远离曾经多彩的人生。

没错,本片可以被称为“今日份反婚反育广告”。

因为查理兹·塞隆饰演的这位母亲,不仅要面对身材走样的痛苦,还要承担“丧偶式育儿”的重担。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片虽然是女性题材,却也是拍给那些做丈夫的男人们看的。

影片开头,是怀着身孕的妻子马洛(查理兹·塞隆 饰)用刷子擦拭儿子的身体。儿子并没有洗澡,刷子上也没有水,她这样做的意义很令人费解。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得以知道,原来马洛的儿子患有狂躁症,用刷子擦身体可以减轻他的症状。

马洛与丈夫德鲁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有一个8岁的女儿,以及一个年纪更小并且患病的儿子。

照顾两个孩子,已经让马洛感到压力重重,意外怀孕导致第三个孩子的出生,更让她忙碌到筋疲力尽。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白人妇女生孩子的传言,比如说白人妇女生完孩子不坐月子、喝冰水,甚至不休产假,直接上班。

看了《塔利》这部影片,你会发现这些传言有很多夸大之处。(吃冰块倒是真的)

影片中有一幕情景,是马洛手术完必须穿着成人纸尿裤,还要在护士的监督下进行小便测试,如果测试不通过,就要植入导尿管。

更痛苦的是生孩子之后,婴儿晚上哭闹,母亲就必须醒来喂奶,根本得不到休息,只能忙中偷闲在沙发上打个盹。

导演用快速的镜头切换,为我们展示了一名母亲的日常:换尿布、喂奶、洗衣服、做饭、倒垃圾......24个小时安排的满满当当,丈夫的身影只有在早上出门前才会出现,而他所做的只是亲吻妻子的额头。

哦不,还有就是回家的时候向妻子质疑:为什么晚餐是冷冻披萨?

或者当妻子忙着给孩子喂奶时,戴着耳机打电动游戏。

需要说明的是,丈夫德鲁并不是一名所谓的渣男,毕竟一个家庭也需要有人工作、赚钱。

德鲁的问题在于他根本没意识到妻子需要帮助,他可能也想当然的认为:这已经是第三次生孩子了,妻子的经验丰富,自己可以搞定。

而娘家人的态度就不一样了,马洛的弟弟生活富裕,不忍心姐姐受累,打算帮她请一个夜间保姆。

起初,马洛怕花钱,拒绝了弟弟的好意。但是岁月不饶人,她很快发现自己经不起3个孩子的折腾,于是接受了弟弟的建议,雇佣了一名夜间保姆。

这名保姆就是塔利(麦肯兹·戴维斯 饰),也就是本片的片名啦。

塔利的出现,就像一名天使一样,彻底改变了马洛的生活。

塔利虽然年轻,却有专业的护理学学位,她不仅能照顾好婴儿,做好额外的家务,还像心理医生一样,帮马洛走出产后抑郁。

她们还一起去酒吧看帅哥,一起狂欢轰趴,仿佛回到了丰富多彩的少女时代。

总之,自从塔利帮忙,马洛终于能睡个好觉,心情也变得晴朗。

就当本片的主题由“女性诉苦”向“保姆广告”转变时,画风突然急转直下,又变成了伦理片。

怀孕之后,马洛的身材严重走形,和丈夫已经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

为了帮助马洛修复夫妻关系,塔利居然提出3P的建议,而身为妻子的马洛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接受了这个提议,果然让婚姻焕发了第二春。

而且马洛和塔利还成为了非常交心的朋友,让我不禁感叹美国人民的开放......

不过导演和编剧没有放过观众的大脑,紧接着又是一波反转,愣是把本片拍成了悬疑片。

以下内容有剧透!!!

以下内容有剧透!!!

以下内容有剧透!!!

原来,塔利是马洛幻想出来的第二重人格,也就是年轻时的自己。

因为照顾孩子的压力太大,马洛出现了精神问题。早在儿子出现狂躁症时,马洛就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当第三个孩子出生后,繁重的家务劳动,以及身材走样、儿子失学、丈夫冷漠带来的挫败感,让马洛出现了幻觉,幻想年轻时的自己出现,帮她走出困境。

影片对塔利的真实身份埋下了多处伏笔:

1、除了马洛和婴儿以外,片中没有其他人真正见过塔利。丈夫德鲁由于粗心,根本不知道自己家里有没有这个保姆,3P那晚很可能只有夫妻二人。

2、马洛怀孕时遇到了曾经的室友,两人久别重逢却关系疏远。塔利辞职的那天晚上,也曾对马洛抱怨自己与室友不和,间接证明了塔利就是年轻时的马洛。

3、塔利完全了解马洛的兴趣爱好,酒、音乐、城市,两个人的兴趣点高度重合。

4、马洛与塔利遭遇了车祸,主驾驶位置的马洛住院,而副驾驶的塔利身上一点伤也没有。

5、德鲁在医院中填写马洛的医保卡,告诉医生马洛的娘家姓就叫“塔利”,这一处线索最为明显。

原来现实中并没有一个聪明能干的保姆帮忙,马洛一直是自己在加倍的做家务、健身,力求让自己变成完美的母亲和妻子,而繁重的劳动终于导致她疲劳驾驶,住进了医院。

得知真相的德鲁,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丈夫的失职,他在妻子的病床前忏悔,并且开始花更多时间分担家务。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个现象,就是经济发展了,人们结婚生子的欲望却越来越低。

日本作为人口老龄化压力最大的国家,甚至有官员表示“不生孩子的人就是自私”。那位官员说,以前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也不会觉得生孩子是个负担,现在生活好了,反而有了一种自私的想法,认为没有孩子生活会过得更好。

于是有人质问首相安倍对这种言论的看法,安倍的回答也很经典,他说自己和妻子也没有孩子,“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

在中国,类似的“催生”言论和措施也越来越多,人们仿佛一夜之间由“计划生育”时代来到了“鼓励二胎”时代,然而鼓励措施再多,人们(尤其是女性)生孩子的欲望也没有随之高涨。

看完《塔利》这部电影,我觉得很多人也许就像片中的丈夫一样,把母亲带孩子当做理所当然,甚至把不生育斥为“自私”,却从没意识到带孩子的艰辛。

如果说生儿育女是人类繁衍的伟大目标,那么就不要让这个重担由女性一个人承担,希望无论社会还是家庭,多一些对母亲的帮扶,少一些“丧偶式育儿”吧。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qichangxiong@baozou.com

 3 ) 这是一个无出路的困局

这是一篇非常非常私人化的文章,肯定会有人觉得我三观不正的。但是,看不惯,对不起,忍着。

Tully这个电影啊,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觉得后脊一阵阵发凉,心理上难受,难受极了。看完出来,我真的特别特别想大哭一场。我知道这电影其实从心理映射、女性成长等许多角度都可以深入分析,但是我自己已经完完全全被情绪淹没,是恐惧的情绪,绝望的情绪,在我看来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生育这件事上。车祸作为一个情节上的高潮,之后揭开谜底转入结尾,你觉得一切都在好转吗?不,这个困局没有出路更没有退路,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已经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扔了进去。

电影从女主人公Marlo第三胎临产前讲起。在行动不便极为脆弱的阶段,她在两个大孩子无止境的尖叫踢闹中,挺着孕肚去到学校听着校长一边强装关心地说着”I love your kids”一边坚定地要求儿子退学。”He is … quirky.” 这些外人面前无意义的遮掩和安慰,掩饰不了她在无法讲道理的孩子面前所展示出的崩溃。

紧接着第三个孩子出生,夜夜被哭闹声吵醒的是Marlo,忍受涨奶痛苦的是Marlo,背着婴儿继续去儿子学校和校长虚伪沟通的还是Marlo。而丈夫呢,上班出门前的一个吻,下班回来后逗逗小婴儿,竟已是抚慰般的温柔。晚上只会躺在床上打游戏,还会看着筋疲力尽的Marlo对着餐桌一脸阴沉,”Frozen piazza?” 而两个大孩子只会在制造麻烦的间隙,对着Marlo严重走样的身材尖叫,”What happened to you, mom?”

而之后如Mary Poppins一样从天而降的Tully,像一束阳光一样给濒临崩溃的Marlo带来着奇迹。她年轻、积极、充满活力,打扫烘焙照顾婴儿无所不能。而她也仿佛知音一般无比理解Marlo,在她们的对话中我们逐渐看到,Marlo曾经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少女,而所有瑰丽的美人鱼一般的梦都不再属于为人妻为人母的她。她或许内心是甘愿承担起这些的,她甚至拒绝接受外来的协助,可是,人总是有极限的。而极限可能会带来转机,但也可能会带来毁灭,更可能,什么都不会改变。

其实非常巧,前一天我刚刚在电话里和我妈妈说起这件事。亲戚家的一个两个月的二胎进了医院,全家鸡犬不宁夜不能寐。我没有情绪激动,我也不是一个那么容易被什么一时鼓动的人,我只是用很随意的语气坦白地说出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想法:其实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生孩子啊?好不容易有些闲钱有些空闲时间,我做些什么不好,为什么都要搭给一个孩子呢?我妈的回答就是标准答案,听到那句我甚至还笑出了声,简直像微博上的段子一样,只是你忽然发现那根本不是段子而是现实,“那如果都像你这么想人类还怎么繁衍啊?“

人类繁衍从来都不是我的责任啊!我不生孩子世界不会毁灭人类也不会灭绝!!!

近些年来产妇跳楼、产后严重抑郁的新闻屡见不鲜。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刚刚生产后的Marlo被护士严密“观察指导“着尿尿,她愤怒瞬间爆燃。产妇是毫无尊严可言的,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在人均医疗资源无比匮乏的国内,这状况更是无法想象的,而这一点也正是许许多多微博评论中特别提到的。而孩子生下来之后噩梦只会进一步加剧,乳房的主权将不再属于你,而只是一个为孩子服务的器官,日日夜夜挂着挤奶器,和个奶牛有什么区别,而同时还要承受涨奶和被乳牙撕咬的痛苦。而电影里没有提到的,不知道算不算中国特色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亲戚长辈。他们会像观光团参观动物园一样一遍遍视察着你已没有人样的狼狈生活,然后毫不吝啬地对你生活的各种细枝末节指指点点,而你明明已经精疲力竭却还必须对他们陪着笑脸。而丈夫呢?真的,电影里的Drew已经算表现不错了,现实只会更加残酷。从此对身材走形的你失去兴趣,只会对家务等等不完美的地方横加指责,意见不合是更是只会恶语相向。养孩子的艰辛是你的,逗孩子玩的乐趣是他的,而这一切仿佛都是应该的。

当Marlo对Tully说,“Free spirit is no more amazing.”我仿佛浑身过电一般。我是一个自由的绝对信仰者,在我看来,走入婚姻组件家庭也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如果这个选择会让人深陷泥潭甚至放弃自由灵魂的更高向往和追求,那只能证明这个选择是错误的。不受管束、不被评判,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幸福的生活。我无法想象有一天我会不再向往自由,那么那一天对于我已经是世界末日一般的存在,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在那样的世界里生存。我知道,我知道,一定又会有人开始嘲笑我的年轻天真,没错,我还年轻,我还很理想化。可就像我现在甚至完全无法指望到底到何日我才会和一个什么样的人彻彻底底坠入爱河一样,未来我或许会改变现在这样的想法,但那只会是一个更加遥遥无期的指望。

说了这么多,可以归结一点,作母亲是多么的不易多么的伟大。可是说到底,也只是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赞扬。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而需要承担背后无数艰辛和痛苦的,只有自己。我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我感恩我的母亲给了我生命,但我并不打算用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去自寻苦恼。天性使然,只要你还活着,你就会为孩子忧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时之事,这是一个持续一辈子的困局。

我真的非常恐惧。我并不是说我就铁了心一定不生孩子,我从不说这么绝对的话,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我真心希望我能把这份恐惧时刻记挂于心,即使在未来也不要屈从于荷尔蒙作用下的一时冲动,迷迷糊糊地就把自己推进这个没有出路的困局。

 4 ) 塔莉:一部具有避孕效果的电影

导演贾森·雷特曼和编剧Diablo Cody这对组合果然没让我失望,再次通过冷幽默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讲述普通人生活中极具共鸣性的经历。对于身为人母后女人做出的牺牲与选择有着现实又准确的刻画。每句台词,每个情节都能感同身受。这片,母亲看完抱头痛哭;未婚女性看完日常恐婚;平时不注意避孕的,本片具有避孕效果,保证你看完后不再随随便便;当然本片最适合的,则是那些想生一个以上孩子的夫妻们,你真的想好了吗?

我是贾森·雷特曼的粉丝,喜欢《Thank you for smoking》,及他和Diablo Cody首次合作的《Juno》。Diablo Cody用她独特的幽默感写出了很多优秀女性为主角的故事,特别着重于女性成长与选择,从青春期到结婚到生孩子,可以说每部都蕴含她个人对成长的感悟。而贾森·雷特曼对节奏和音乐的掌控又与Diablo的剧本很搭,特别是这次少了呱噪,但依然不缺少睿智、讽刺性十足的对白,保证你会像看Juno一样又哭又笑。而且,这次观众可能会对女主角有更多共鸣,毕竟,相比于怀孕的未成年少女,塞隆诠释的女主角可是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

当然,并非所有的母亲都像这位女主角那样,选择生三个孩子,还坚持不请保姆,一个人被生活的压力完全压垮。她前半场时的样子就是所有女生最怕成为的样子:黄脸婆加大肚婆,做不完的家务,不听话的熊孩子,让她失去了美貌、智慧、理想、追求和自由。与在地狱里的牢犯没有区别,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而她的丈夫?完全没有分担。她却任劳任怨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觉得孩子是“上天所赐",不希望外人帮忙,直到她真的崩溃掉。

多少女人因为舆论的压力,觉得孩子一定要自己喂,自己养,一定要母乳,一定要生两个(甚至更多)? 像这样细致展示一个家庭妇女日常的电影之前几乎没有过。因为这样的电影在多年前肯定都找不到投资,没人愿意从家里出来到电影院看到的还是家里的黄脸婆。。。但正是这些女人,撑起了一个个看似完美的家。如今女性电影的崛起让探讨“母亲的日常”的本片成为可能,是时候该关注一下这些平凡女性的内心了。

塞隆真有为本片增重,其外形转变的恐怖程度不亚于她之前获得奥斯卡的Monster,所做出的牺牲真心令人佩服。但成就本片的依然是剧本,就算是繁琐的生活依然充满转折和惊喜。

唯一我觉得缺陷是,影片展示了作母亲不易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涨奶和堵奶带来的伤痛,但偏偏没敢点名这一切背后的根源性问题:为何要生三个孩子?连女主角都说:“你年轻时学的知识在生完三个孩子后都白费(忘记)了。” 这样的生育和家里”囚禁“方式几乎是每个现代女性恐惧的,但却又天天都在发生。为什么?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我们并不都是维克多利亚贝克汉姆,如果并不富有、没人帮忙,女人为何要为难自己,承受如此多痛苦?

不点明这些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海外,生孩子是自由,甚至宗教和传统的原因,计划生育和流产都是不被广为接受。家里有三个孩子是“正常”的,反而独生子女是“不正常”的。在这种价值观下,本片就无法给出我一直等待的答案:救赎母亲的只有女人自己。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衰老,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几个孩子。根据自己情况和意愿有计划的生产才是拯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在我看本片具有冲奥实力,但这时上映主要是母亲节即将到来。十分值得一看!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千万别觉得这个讲述母亲心酸的电影与你无关,除非你一辈子不生孩子,但衰老也还是会找上门。本片中对个人选择的讨论值得每个人关注。

 5 ) 少女到母亲的转变,不正是美人鱼童话的现实翻译么!

看完之后,美人鱼的形象一直绕着我。突然觉得,的确呀,和美人鱼意象最接近的人间绝色不正是母亲么!每个少女在决定要做母亲的时候,都是问巫婆要了一把刀,决绝的做了交换啊。故事的结尾,这世间这些善良的女人们呀,无论现实多苦,每个母亲,最后都会有最好的不灭的灵魂的。

P.S. 影片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感叹这根本不是月嫂吧,是田螺姑娘啊。但看到最后深深感叹,是啊,我才26岁。我现在还可以去鄙夷,我觉得自己有梦想,我不想囿于人妻家庭生活。但我的优越仅仅只是因为我年轻而已。十年之后呢?二十年呢?这时候我站在悉尼的红绿灯街头,南半球的冬天。想着二十年前的母亲。

 6 ) 这次,塞皇和漂亮小姐姐一起深夜带娃互表衷肠~

关于影片《塔利》(Tully)

《塔利》是一部结局让人“意外”的电影,只是影片被打上“喜剧”标签,这样的分类有点生硬,因为电影让很多准妈妈看哭了!

导演Jason Reitman(《在云端》、《朱诺》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作为男性,能站在女性立场去向男性社会明确展现出一个生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在“丧父式”的环境下,孤立无援地拉扯、养育孩子的艰辛。

意在希望更多男性能回归家庭,承担起父亲的责任,用更多时间去关心身边的妻子,尤其是当她们怀孕生子的这个阶段。

主演塞隆这次又自毁式的“增肥”,让自己变“丑”挑战演绎了从孕妇、产妇到黄脸婆家庭主妇。演技了得!

而演Tully的是加拿大八零后女演员Mackenzie Davis(麦肯兹·戴维斯)。

Mackenzie Davis

她曾在《黑镜》第三季第四集里演过感人的百合戏。

看过的姬友一定还记得这个戴眼镜的妹子吧!

黑镜剧照

话说,Dongdong觉得MD身上散发着无法阻挡的“姬”气啊!你们觉得呐?

而且,她出演的《奔腾年代》第三、第四季,导演分别是Stacie Passon(史黛西·帕松)和Kimberly Peirce(金伯莉·皮尔斯),前者执导拉拉片《脑震荡》,后者执导跨性别电影《男孩别哭》

反正,她在剧中总是那么姬……

《奔腾年代》剧照,白衬衫的是MD

《塔利》这部电影和百合一点关系也没有,它的结构设计倒是和去年的一部法国片《真事改编》尤为酷似。

编剧Diablo Cody凭《朱诺》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这次和导演再度合作,却在故事上没有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整个结构也缺乏创意

Diablo Cody

不过即便如此,有塞皇和麦肯兹的颜值、演技双项在线,上映后,在国外收获不错的口碑,毕竟,影片让广大妈妈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姬友,看完这部电影反而有一种庆幸感,觉得直女们实属不易

结个婚要随夫姓(中国称王太太、张太太……)孩子也要随夫姓,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经常扮演一个甩手掌柜,而很多妻子还会安慰自己说:“他给孩子辅导功课了。”

哎哟喂,为什么你不和他换一下,让他来干你平常的那些活,而你来辅导孩子功课,上班前吻一下孩子的脸,吃完晚饭上楼去打游戏,不是很OK吗?

影片结尾导演还是手下留情,给男性群体拯救回好爸爸的形象——丈夫Drew最终意识到自己太过于疏忽自己的妻子了(Dongdong认为这种疏忽已经到了混蛋级别

于是良心发现,他开始主动分担起家务活,带起了娃。

可现实生活里,又有几个男人会被一部电影感化?即便小感动到,又有几个真能坚持下去?还不是没过多久,又甩手不管,懒成巨婴。

所以,姬友们,比起直女们,我们的生活质量其实要比她们高很多,毕竟两个妹纸一起带娃才最合拍、最有爱呢!

图为GLAAD总裁Sarah Kate Ellis和妻子Kristen Ellis-Henderson以及一双儿女。

PS. 影片虽然不是百合片,但是仔细观看的朋友还是能从马洛和塔利的对话之间了解到,马洛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同性恋情。

马洛还在在酒吧对“Tully”说:我都把我的老底告诉你了。

但是,Tully接下来马上和她说,她要离开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看作为,马洛自己潜意识的不想再谈起这段过往。她后面有遇到更让她深爱的德鲁,就是她现在的丈夫。所以,我在写这篇文章时,觉得还是不用把这段对话延展了。因为其实马洛自己都没有确定这份感情到底是不是les。我觉得一个女人,如果家庭生活如此孤立无助的话,任何曾经美好的感情,都会让她怀念。

注意,Tully这个角色的每一句台词,其实都是马洛自己在说,Tully的出现,并不能真正让马洛过得更好,Tully是她极度劳累出现的幻象,也是病兆。有些人极度劳累会发烧,有些人极度劳累得肝炎,有些人极度劳累会猝死,马洛就是精神高度紧张下的极度劳累,出现了幻觉。

所以,里面Tully说的很多话,其实是有点胡言乱语的,比如Tully让塞隆去睡觉,塞隆问:“你说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她已经是极度疲劳脑子混乱了,Tully就说了一个作家的名字Samuel Pepys,发音和英文的睡觉sleep很相似。

这段对话其实本身没有意义,它要体现的是马洛那一刻一直在硬撑着让自己醒着。但脑子却因为极度缺乏失眠出现混沌的思维。sleep sleep,别睡着,你去睡吧,我带宝宝……她多想有人帮她照顾一下宝宝,她想去睡觉啊,可她又没办法睡。

很多姬友一直以为这电影是百合片,感觉被“骗”,其实,这大概也是导演想让观众一开始进的“圈套",因为他需要剧情的反转。让观众猜测不到结局真相,才能让反转来得更淋漓尽致。

塞隆和小麦的演技都很好,这故事也比较贴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和中国的稍有区别,因为中国人生孩子,大多数情况有家里老人照顾。

还有姬友问我,这部电影中国为什么不会上映呢?

我的答案是:这种电影中国会上映?这电影都被美国一些观众说成美国式反婚反育了,现在咱这里正愁不生二胎呢,再让这样的电影上院线?多不和谐哈哈。

作者:深秋小屋Dongdong

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 ladyscn

后台回复 塔利 可获取影片熟肉资源。

 短评

看到豆瓣的高评分才去看的,有点失望。感觉完全没拍出来一个母亲真正的无助和艰难,反转也没什么力度。结尾是一直不管不问的丈夫经历车祸后怕失去妻子,突然就变得参与育儿担负责任了,整部片子就是拍给爸爸们看的吗?

9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一个只想讲道理却完全讲不到你心里去的一部电影。我和我朋友在电影院看完,同时脱口而出,什么鬼?!差点没睡着,两分已经很仁慈了……

11分钟前
  • 不会游泳的鱼儿
  • 较差

看预告时一直以为是一部探讨女性母亲身份的电影,“先爱自己才能爱孩子”之类。看完才发现是又不是,如何成为好母亲只是故事的载体,导演想要探讨的大概是每个人如何与青春,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还是很动人。

13分钟前
  • 肉汤拌饭吃八碗
  • 力荐

属于那种初看平淡无奇但越品越能让人产生共情的小片,即使观看者与片中角色毫无交集,于一部分观众来讲,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种观看者与片中角色错位制造的远近适中的距离而使影片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是那种不止于视与听的美。导演还是挺见功力的,其实就单纯按照前80分钟的故事发展拍下去也行,但硬是峰回路转了一把,如果事先没了解电影的观众必定会对最后那十分钟的“揭晓”而感瞠目结舌,但仔细一想这一司空见惯的设定放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又好像极其合理。另外最惊喜的地方在于,原本会以为又是一场塞隆个人秀,结果Mackenzie Davis的表现丝毫不拖后腿,与塞隆的几场对手戏也几乎不落下风。以及,这片怎么都不该被打上“喜剧”标签啊,看完还能笑出来的得是什么心态...缺憾也有,比如最后的那场车祸戏,再想想其实是有着更好的处理方式来代替的。

1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总感觉这个故事最吸引人的点没有拍出来

16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3.5 一部由细节组成的电影,剧情可以说是没有,但也完全不可透,所以还是挺巧妙。看短评说是主妇版搏击会,哈哈。其实多孩妇女的身心健康问题,确实非常值得一说,里面的各种生活方方面面的折磨,看得人心痛,并不得不陷入对未来的绝望。但电影最后还是把格局收小了,解决方法也不太有说服力

1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日常恐婚恐育教育片。谜底揭开的一刹那泪流满面。人生是TM一辆永不回头的列车啊

18分钟前
  • Amino
  • 推荐

赛隆女王的搏击俱乐部式育儿法

2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认为自己压根就不应该来到这世界上。可一看到老娘的面庞,还是会触动最脆弱的那根心弦,会给未来的时钟继续上弦。

2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不止婴儿,其实每个大人都会在夜晚长大那么一点点。可他们害怕跌在地上需要搀扶,害怕忘记刚学的意大利文,害怕变成凌晨五点出现的垃圾车。于是他们穿上制服伪装,长出鱼尾逃走,用毛刷安抚不安和躁动。假装坚强的大人们,藤壶对船有害,听觉细胞不会再生,换掉了所有木板,你还是那个勇敢长大的自己。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把孕后人生重重举起而又轻轻放下,依稀看到了“朱诺”和“在云端”的影子。养孩子永远比生孩子更辛苦,结尾的反转算是小惊喜。肥胖走样、一身橘皮的塞隆女王太敬业了!(“过了30岁人生就是凌晨5点的垃圾回收车”,我死了~~~~~~)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trailer太骗人了 我一直在期待她们亲 但最后走向居然是【老婆车祸了 天天打游戏的老公才终于幡然醒悟回头是岸 】excuse me??? 又一次要等待男人来救赎女人?为了MacKenzie我怒加两星 Yorki实在太可爱了。

33分钟前
  • Jus
  • 推荐

"20 is great and then 30 is around the corner like a 5 am garbage truck in the morning"剧本牛逼台词精巧,当《青少年》成家立业。即使是塞隆,精神萎靡大腹便便也很难让人感到性感,为人父母真难。

36分钟前
  • Alaric
  • 力荐

很难不让人想到导演之前的作品,这部电影就像《朱诺》的成年版,像《青少年》的姐妹篇。可就是这样小而普通的格局,让人看到导演和编剧的有心,才更让人体会到成长的可爱与可怕。我们终有一天会长大,那个曾经抗拒年轮的我们,终将在现实的撕扯下,学会面对,莞尔对那个年轻的自己说再见。

39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有些人总说“那个年代中国的妇女怎么就没这么多事”,可不就是嘛,那个年代可没有人的概念。

44分钟前
  • 克里斯托福
  • 推荐

女主老公真是叹为观止……这跟单亲带着4个孩子有毛区别?

48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推荐

分类分成“喜剧”是什么心肠?啊?根本是“恐怖/惊悚/悲剧”。看了一下,是《青少年》《朱诺》《瑞奇和闪电》的编剧,一直在坚定地表达各年龄段女性的困境纠结痛苦与快乐。美人鱼梗自然又巧妙,那曾是美人鱼的自己在水中赶来救援的一幕,落泪。真希望男人们都看看这部片子,不要辜负美艳盖世的狂怒姬塞大王增肥45斤,变成如此明晃晃一头壮硕母熊,袒露出长着货真价实赘肉的肚子手臂和腰。【最后丈夫的猛醒太轻飘飘了,还是想代表所有孤立无援的产后抑郁的妻子们揍扁他。

50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今日美式反婚反育广告。在电影院里一阵又一阵后脊发凉,看完出来真的特别想大哭一场。Tully是仿佛Marry Poppins一样从天而降的奇迹,最后却也证明只是黄粱一梦。即使是塞隆一样的大美人也会沦落为一个疯癫的黄脸婆,就这还是在全片完全没有涉及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怕了,不约。

54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为了饰演产妇,查理兹·塞隆每天早晨喝两大杯奶昔,并每天设闹钟让自己半夜2点起来吃通心粉和奶酪,最终增重50磅(大约45斤),拍完电影之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把这50磅减掉。

5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会推荐所有我认识的姑娘去看。二十岁的我们都还是小仙女,留她在心里,在我们四十岁的时候会跑来和我们一起度过生命中男人不想帮你或者也帮不了你的难关。另外就是,要有钱要有钱要有钱。

1小时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