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

剧情片美国2022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诺米·梅兰特,尼娜·霍斯,马克·斯特朗,苏菲·考尔,朱利安·格洛弗,阿兰·柯德勒,亚历克·鲍德温,西尔维娅·弗洛特,西德妮·莱蒙,亚特乔姆·吉尔茨,玛丽·卢·塞勒姆,André Röhner,Frank Röth,约翰·冯·比罗,仙妮娅·阿森察,山姆·道格拉斯,穆拉利·佩鲁马尔,文森特·里奥特,Vivian Full,埃德·怀特,露西·波尔,迪安娜·比伦特,迪安娜·比伦特,Marc-Martin Straub,Kitty Watson,Ylva Pollak,Adam Gopnik,Nat

导演:托德·菲尔德

 剧照

塔尔 剧照 NO.1塔尔 剧照 NO.2塔尔 剧照 NO.3塔尔 剧照 NO.4塔尔 剧照 NO.5塔尔 剧照 NO.6塔尔 剧照 NO.13塔尔 剧照 NO.14塔尔 剧照 NO.15塔尔 剧照 NO.16塔尔 剧照 NO.17塔尔 剧照 NO.18塔尔 剧照 NO.19塔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7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莉迪亚·塔尔Lydia Tár(凯特·布兰切特 饰)的故事。距离录制交响乐仅有几天时间,这将使她达到她职业生涯的顶峰。Lydia Tár的六岁养女Petra非常聪明和迷人,在这里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各种因素似乎对Lydia不利时,女儿成为挣扎中的母亲的重要精神支持。

 长篇影评

 1 ) Lydia Tár & Linda Tarr,伪装的强势和自我的毁灭(内含全片细节分析和剧本品读,正在缓慢更新)

这是一个基于Lydia Tár和Linda Tarr双重自我的对Lydia的剖析,剖析完了之后会在后面放上全片(我看出来的)每一个细节,还有剧本与画面的细节对照。

全篇分析建立的基础:这是一个塔尔视角的电影。我们所不知道的、电影所模糊的一切,是塔尔自己不愿意回忆或者不愿意提及的。我们看到的一切是塔尔的态度。

在正式的影评开始之前,我想先点明塔尔身份的两面性:

Lydia Tár,电影里的天才明星指挥家,公开出柜的女同性恋,行事出格但潇洒,住在极其豪华的大公寓里,家里收藏了众多DG的黑胶(对不起关注点偏了,但DG的黑胶真的贵所以有必要一说),还有个小公寓用来创作;

同样是Lydia Tár,和哥哥Antony在波士顿长大,住在工人家庭的小房子里,父亲是移民美国的匈牙利人,塔尔本人算是二代东欧移民,母亲是聋哑人,而在她上学期间父亲便早早离世,使得她早早开始postgraduate的学习进程,也早早踏入古典乐界开始挣钱。

你怎么能指责她攫取权力和她庞大的野心与欲望呢?若非如此,她终了一生都走不到她现在所达到的、一半的高度,收入恐怕更会寥寥无几,以至甚至可能要靠哥哥接济(考虑到古典乐现在窄小的受众...嗯)。

这个故事觉得眼熟吗?底层爬上来的孩子一步步攫取权力,又被权力所腐化,最后走向自我毁灭。


我觉得Tár表现的并非真实的自我。——凯特·布兰切特

电影里Tár的哥哥称呼她Linda,随后才意识到自己口误,重新称呼她为Lydia。这里折射出一件导演不曾言明但确切发生的事情:塔尔改过名。

墙上的奖状上的名字是Linda

Lydia Tár,一个看上去就很优雅、上流、古典乐、还很女同的名字,并非是塔尔的本名。

她的本名是Linda Tarr,一个平平无奇的美国名字。一个符合她出身的名字。

Originally a medieval short form of Germanic names containing the element lind meaning "soft, flexible, tender" (Proto-Germanic *linþaz). It also coincides with the Spanish and Portuguese word linda meaning "beautiful".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is name experienced a spike in popularity beginning in the 1930s, peaking in the late 1940s, and declining shortly after that.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name for girl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47 to 1952.
最初是中世纪日耳曼语名称的缩写形式,包含元素lind,意为“柔软的,灵活的,温柔的”(原日耳曼语*linþaz)。它还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中的linda相吻合,意思是“美丽的”。

Behind the names告诉我们,Linda在塔尔那一辈的美国女孩里仍然挺受欢迎;关于这个名字的形容词是,女性化,古典,成熟,普通,朝气蓬勃,文雅,美丽,温柔。

这些都不是Lydia Tár。Lydia Tár是古典音乐界只差一步就能封神的大师,表面上极为强大,高傲,刚愎自用,中性化,去性别化的思考方式和谈吐方式,永不示弱,野心赤裸裸的写在脸上。

Lydia Tár和Linda Tarr,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自我。塔尔选择以Lydia Tár的形象示人,这是她创造出的另一个自我,出格的、离经叛道的、野心勃勃的自我。但是Linda Tarr也是她,真正的她。Lydia的出现,是为了保护Linda。Linda并不足够强大去抵抗这一路向上爬的恶意和阻力,所以她被塔尔小心锁起来,只用Lydia的形式示人。她以为外在形象足够强大,就足以融入父权的社会。

A two-year-old Tár holding a toy accordion, and a ten-year-old black-eyed Tar holding a hockey stick.She opens the closet, slides late-80's outfits to one side, and squats down to find SIX SHOE BOXES covered in colored paper, labeled in Magic Marker in the block letter style of an eight-year-old child:
"Sundries," "Cash," Passport, "My IRA," "Jewelry," and finally, "Little Toys"
She smiles then looks up to a SHELF with 53 carefully labeled VHS's of each and every CBS Young People's Concerts.

这是剧本里提到塔尔回家时看到六个小盒子时的反应。

六个小盒子,Lydia正好挡住了Jewelery

Lydia的微微一笑证明她并不讨厌自己女性化的一面(这六个盒子非常女性化,尤其是珠宝拿个盒子),也并不讨厌Linda Tarr,不讨厌自己的出身。她会在大受打击后回到家里,其实已经证明她改名并非是因为痛恨Linda Tarr这个名字和出身。但她还是挡住了Jewelry的小盒子,证明她仍然没接受那个小女孩的,脆弱的自我。但,这两个自我都真切的存在于她身上。

Linda Tarr是脆弱的、需要被保护的,但又是顽强到不足以被碾灭的。我认为,对于Lydia Tár而言,Linda Tarr的存在就是我们在全片中一直隐约感知到的“她的良知”。塔尔敏感脆弱的一面其实都是Linda的外显,换句话说,她从未真的无情。

那么,她为什么会走偏到这条路上来呢?我个人觉得是如下原因:

1.塔尔在成长过程中,并未被人以一种合适且理解的方式爱过。

2.塔尔的成长环境完全由父权把控。

3.塔尔不知道什么是“爱”,但她渴求爱,这种渴求让她行之偏差;年轻激情的爱的理解让她疯狂和各种人上床,从年轻人身上汲取自己没有的活力,试图利用性填满爱的空虚。

4.塔尔本人有严重的自我毁灭倾向。

5.权力腐化了她。手握权力而远离大众,只会越发觉得自己的至高无上,而无视自己所有的虚弱和脆弱。


首先,我们来谈谈第一点:她从未被人以一种合适且理解的方式彻底爱过。

塔尔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小时候在家里的部分,第二部分是她在古典乐界学习和打拼的部分。塔尔的妈妈是聋哑人,就算再怎么支持女儿的音乐事业和天赋,也很难真的理解女儿;塔尔有恐音症,应该从小就是个奇怪的小孩儿;塔尔是lesbian,但家庭对她的期望应该是成为一个温柔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普通女性,与家里阶级所匹配的异性恋女性,而非高高在上的古典乐大师,这二者必然冲突;何况塔尔其实并不讨厌自己的出身,她的改名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上和家庭的冲突和决裂。

电影刚开头的时候,助理问塔尔要不要回去看母亲,她发了信息。塔尔说,next trip。家庭关系从中可见一斑。

塔尔决定不去看母亲

我并不觉得这里是塔尔对家人冷漠;我更倾向于认为她的改名和她的冷漠都别有原因。如果她对家人冷漠无情,她不会在一切over后回到家里,也不会跟哥哥打招呼。考虑到电影完全出自塔尔的视角,我们所不知道的都是塔尔不愿意回忆或者逃避的东西,那么与原生家庭的故事是塔尔所逃避、从不提起的,而并非是她所鄙夷的(如果她只是为了融入上流社会她应该是鄙夷自己出身的)。

第二部分则是在古典乐界的成长过程。那可是古典乐界,老白男们把控的古典乐界。你看她与Davis的对话,哪怕她已经看上去非常憔悴,言语间也隐约有脆弱透出,Davis也永远只是侃侃而谈过去的音乐家们的故事,告诉她那些冷酷的结局,将自己洗白得一干二净,庆幸自己全身而退。塔尔怎么能从这么一个世界中得到真正的关怀和爱呢?

Davis急着庆幸自己全身而退


其次,是塔尔的成长过程中的父权环境。古典乐界现状已不必赘述,塔尔被父权个体引领也保护(师从伯恩斯坦),自然会成为这一逻辑和规则的下一个维护者。(如果想具体知道她怎么成了维护者可以移步另一篇影评的分析,电影里没有直接描述她对父权个体维护的部分)

我个人认为,她想让基金会也扶助男学生的原因在于:她已经快要封神了,at her peak。在这个古典音乐界里,在她成为一颗恒星之后,性别的强存在感于她是藩篱,是阻碍,而非特色或者助力。她在试图摆脱自己被性别界定的身份;在这方面的表现上来看,塔尔是厌女的,但她的厌女由大社会塑造而成。

除去她对自身身份的厌恶之外,塔尔很讨厌老白男,其实。

Where ANDRIS DAVIS, 82, is known and still feels like a big deal. The walls adorned with framed B&W photos of famous dead people. Other than Marlene Deitrich, nearly all are white males of classical music. Among the Furtwängler and Karajan, Tár hates the place, and pokes at a salad while listening to old man stories, hoping she never becomes such a creature. (82岁的安德里斯 •戴维斯(ANDRIS DAVIS)在这里至今为人所知。墙上装饰着黑白照片,照片上都是死去的名人。除了 Marlene Deitrich,几乎所有人都是古典音乐的白人男性。在他们中间,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塔尔讨厌这个地方,一边听着老人的故事,一边拨弄着沙拉,希望她永远不要变成这样的生物。)

如上是剧本里的原话。塔尔讨厌这个“几乎所有照片都是古典音乐界白人男性”的地方。再考虑到先前电影刚开场时塔尔接受采访时顺畅地一口说出的女指挥的名字和对她们生平的了解(虽然塔尔坚持说我觉得现在性别歧视的事情在进步),我个人认为塔尔的女性意识其实是全然觉醒,只是被她强行压制的。对女性指挥家的了解、对女性乐手的关注,怎么不算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呢?我一向觉得男性很少会关注到本行业内的女性,更别说一口说出她们的名字。


第三点,是塔尔对“爱”的渴求,对年轻肉体的趋之若鹜,对性能填满爱的错误期望,最后竟至于行差踏错。

Kirsta, Francesca, Olga,还有那个名叫Whitney的女观众,都很年轻。(在此我们不讨论悖德的问题了,plz)Kirsta自杀的时候才25岁,Olga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岁上下的年龄,Francesca就算比Kirsta年纪大也大不了太多。而塔尔,很显然,她早已步入中年。吸引她的女性都是年轻人,我想这并非巧合。

当然唯一的例外是她的妻子Sharon,这个可以留待Sharon的分析部分再说。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和年轻人上床,对于塔尔来说,是一种攫取活力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嘛,总的来说比较干柴烈火......在塔尔内心深处,Linda没有得到过关怀或爱,所以自然会渴求爱。但是她不知道正确的爱是什么样子,或者以何种形式表达。她以为性就能填满爱的空虚,但这一切并无可能。

塔尔谈论马五
That interpretation was very true for Mahler later in life, after the professional bottom dropped out and Alma had abandoned him for Gropius. But, as I said before, we are dealing with time. And this piece was notborn into aching tragedy, it was born into young love.

这一段话其实是塔尔的自我投射。她从爱的角度来理解马勒第五交响曲,其本质不过是她自己的投射。她说马五诞生于年轻的爱而非悲剧,但马五这首交响曲本就是悲剧,她反复排练的第一乐章名叫葬礼,她指责马勒的妻子离开了马勒,是因为她觉得马勒的爱没得到回应,就好像她自己从来没被人爱过一样。而年轻之爱,其是否暗指的正是她对年轻肉体的着迷呢?

她对于马五的“自我投射”,是否暗示的正是她后来自己的低谷,和Sharon带着孩子离开她的结局?


第四点塔尔的自我毁灭倾向。我是说,塔尔走到最后身败名裂这一步,并非是她无能为力惊慌失措下走投无路被人逼到这个结局;正相反,我认为她本人至少要为这个结局负80%的责任。

我认为,这是她想要的结局。

在进行分析之前,我又要说本篇影评成立的前提:这是一部纯粹的塔尔视角的电影。但,很奇怪的部分是,我们并未从塔尔视角看到她真正意义上的,在公众面前对控诉声浪的回击。回击是否有效这件事我们另当别论,但这种“回击”其实从未出现过。

这是非常奇怪的;尤其是,当你把这部电影看作一部metoo施害者传记的时候。

Oh,罗曼·波兰斯基拍了《我控诉》来声讨人们对他的谴责(天可怜见的他可是被送上法庭还被真的被驱逐出境的);凯文史派西急急忙忙出了柜还对着公众哭诉自己有多少不得已;韦恩斯坦忙着运作公关试图把整件事压下去......而Tár呢,她在干什么?她没怎么配合自己的律师取证(呃在我看来简直蠢到家了),视频被恶意剪辑放出去的时候她也没有找人做出任何合理的反驳,她好像总是被事件的浪潮裹挟着前行,却没有对这些东西做出任何反击。(除了在董事会上再三声明自己是无辜的的部分...不过这种不是对公众的“反击”在我看来只能叫辩护,不能与前面metoo干倒的几位做的洗白自己的事情相提并论)

Tár当然有自我美化的成分;谁不会在做错事的时候自我美化以显得自己没那么错呢?但是她从未试图自我洗白。

她放任整件事发生,把她推到一个无能为力身败名裂的位置上。如CB本人所说,She want to tear it apart; she's willing. She's the architect of the end of her career.这就是Lydia的自毁倾向:她一手助推了自己的毁灭。至于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倾向,我认为原因是这个:她知道她的所作所为是错的,尤其是在kirsta自杀之后,她格外清晰的意识到这种所作所为的错误,但她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无法回头承认自己是错的;但是Linda,或者换句话来说,那个被她保护的很好的真实的自我,觉得这是错的。作为Tár潜意识里存在的重要一部分,Linda Tarr其实在期盼这个自我毁灭的结局,所有的错误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第五点,权力。

权力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很多影评也写过了,大家也各自有各自的体会,赘述就不必要了。

这里,只有一个问题是真的需要问的:

Lydia Tár真的是,电影里的the most powerful person吗?

我不这么觉得,而且很显然,CB和Nina Hoss也不这么觉得。

Sharon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person in the orchestra.----Cate Blanchett
Sharon is the one who is more powerful and leads the relationship.----Nina Hoss

这里,就即将进入下一个人物的分析:

Sharon Goodnow.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手,Tár的妻子,DG掌门人的妹妹,同时也被大量的观众视为Tár的猎物之一从而被完全忽略的角色。

但她是电影里出现的那么多与Tár上床的人里唯一一个40岁以上的;成功和塔尔结了婚还领养了孩子;从塔尔手里带走了孩子;她说的话和她的离开都成了击溃塔尔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身份和如此种种无不昭示着一件事:Sharon并不是大部分人所以为一个贤妻良母式的花瓶,哪怕她的确是个king maker.


Let's talk about Sharon, then.

让我copy一下我自己发在讨论区的帖子:

1.Sharon家族是DG的掌控家族(根据电影设定),而塔尔的唱片全是DG出的;

这里是对于Sharon姐姐的描述,也点名了Sharon出身的家族

2.Sharon可以替塔尔传达她自己不能表述的具体的意思(比如告诉小提琴手怎么拉琴才是塔尔想要的效果),离开Sharon,塔尔对乐团的指导力度都会下降;

Sharon替Tár传达她的意思并且给出示范

3.塔尔来到柏林爱乐乐团之前,Sharon就已经是乐团的乐手(大约也已经是首席小提琴?),而塔尔在柏林爱乐的上位没少借助Sharon的家族和手段还有乐团规则;

Tár刚来到乐团的时候向Sharon询问的问题

4.Sharon生气指责塔尔的点根本不是塔尔出轨,而是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塔尔居然一句都不告诉她(那一段吵架我觉得各种微妙,Sharon有一种“我们共同面对就不会是什么大事但你居然不信任我”的态度);而且Sharon说的是你该像以前一样来询问我的意见,这是规则。一时之间不知道是Sharon控制欲更强(塔尔做的事情都要告诉她+问她的意见),还是塔尔控制欲更强,这很难评。

Sharon说“这是规则”

5.面临濒临崩溃的塔尔,Sharon可以非常冷静理智地逼问她、指责她做错了什么事,十分有逻辑,相反塔尔完全被怒气冲昏头脑

6.Sharon完全预判了塔尔会去接孩子的举动,所以在塔尔刚接到的时候就赶到带走了孩子,哪怕塔尔抓着她的衣袖说pls don't do this也没有用

Sharon不顾Tár的求恳带走孩子

7.Sharon身上有一种如同大海一样的平静,不是一无所知那种平静,而是观察到了很多细节,什么都知道,但是一声不吭也不问塔尔的平静(而且考虑到Sharon的家族,她不可能对塔尔的所作所为和受到的指控一无所知)

列举如上种种细节之后,我们再来看Sharon这个人物和她们的关系。

Sharon在乐团的职务&身份

首先,Sharon,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一个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有另一个称呼:乐团首席。

乐团首席,在整个乐团里几乎可以与指挥平起平坐的人;演出出场时,乐团首席都是在整个乐团成员上场之后,才走上舞台;演出前,她还要负责给乐队调音;每次演出,她都得以坐在离指挥最近的位置;指挥在上场和退场时,还要跟她握手。乐团首席又被视为乐团的“副指挥”。乐团首席负责整个乐团的音准和调音(当然,这不是走形式),为整个小提琴声部指定指法、弓法,还要负责小提琴的独奏段落,所以理论上来说乐团首席应该是整个乐团小提琴拉得最好的。小提琴首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指挥和乐团之间的交流媒介。在演出之前,乐团首席需要与指挥和乐队进行详尽的沟通,以确保整个乐队成员对指挥的理解相统一,乐队音乐表达的感觉相一致。在演出期间,坐在第一排的乐团首席需要迅速捕捉到指挥的情绪,并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配合指挥,把信息传递给每一个乐队成员,让整个乐队的演奏步调一致。

相比指挥而言,乐团首席与乐团乐手的关系更紧密,兼具权威性和亲和力。所以,Sharon is a better politician.也是真真正正的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people in the room。

与塔尔不同,Sharon是真正在整个乐团制度下缓慢成长起来、靠自己给自己挣来一席之地、是乐团的“一份子”,无论有没有塔尔都是乐团的决策者;她是King maker,塔尔走到这个位置仰赖于她的帮助。

(未完待续,持续更新中)

 2 ) 《塔尔》:君王跌落神坛

期待了几个月的片子,终于在前几天登陆流媒体。影片的初始设定足以让任何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兴味盎然:女主Lydia TAR 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乐团柏林爱乐(BPO)首席指挥,作为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学生,她正沿着老师的道路,向着古典音乐界的至高成就——带领BPO完成马勒(Gustav Mahler)全集交响曲的录制。其他八部已经录制结束,只差最后一部:第五交响曲。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和崩塌。

一、性别倒置的权力叙事

开篇的访谈很有意思,开门见山地告诉观众:我们这不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TAR在各种场合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比如认为“当今的女指挥家在职业道路上已经不会遇到什么阻碍,职业天花板早已被打破”,比如自称是女儿的父亲,又比如主动提出停止只对女性指挥家提供资助,因为她认为不应该只通过性别筛选资助对象(看到这是不是很熟悉,美国版春蕾计划hhh)。女主俨然是一个男权化的女性个体。

评论说TAR的女性身份无关紧要,这个人物换成老白男同样能够成立。在影片中的时空,这种设定或许是成立的,但问题是:作为一个女性,TAR究竟是怎样形成这样的男性头脑的?只因为她是一个在男权社会中生长起来的女同性恋者吗?她曾经遭遇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她有没有经历过有形的或隐形的性别歧视,难道因为她是个天才就完全幸免于难?如果经历过,又是什么塑造了她,使得她完全将这种记忆抛之脑后?作为一个天才的、接受过顶级高等教育的女性,难道她就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女性身份和男权体制中挣扎、矛盾过吗?电影在这些部分保持了沉默,留给观众自己遐想。

TAR精明又冷酷。她说女性音乐家已经不再有职业天花板的时候,有没有想起那些被她控制、打压、封杀的,连天花板都没见到的年轻女性(如Krista)?否认天花板的存在,只是因为自己是亲手盖起天花板的人。TAR拥有上天馈赠的天赋和万里挑一的运气,职业生涯一路顺遂,被男性统治的古典乐界也向她慷慨地敞开大门,一路绿灯。至高无上的权力已经将她异化。

二、《第五交响曲》的谶语与隐喻

为什么《第五交响曲》是TAR留到最后完成的作品?

马勒编号从1到9的这九部交响曲(不包括《大地之歌》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中,只有两部没有标题:第五和第九(第三有马勒自题“夏日正午的梦”,第四原本是第三的一部分,原题“孩子对我说”)。和标题音乐相比,无标题音乐无疑留给人更大的理解、解释和想象空间。而和第九交响曲相比,第五又更为模糊、复杂、奇特、多变,其似乎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旨,整部作品从葬礼到梦境,从死亡到重生,还包含一个规模庞大的谐谑曲乐章;这些都使得第五交响曲很难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理解。(这一点与《第九》不同,后人普遍认为第九是一部描述死亡的作品,虽然各人对死亡的理解不同,但不影响认同这个共同的母题。)

影片其实并没有着重刻画TAR想要如何解读这部作品,只有三个地方略微展现出这一点:一是开头挑选唱片时选出了阿巴多(Abbado)的版本,且后面拍摄专辑封面照片时,她有意采用和阿巴多相似的姿势以向他致敬;二是在访谈节目中提及对第四乐章的演绎模式,并称自己的演绎将会“选择爱情”;三是乐团排练第一乐章开头。排练的片段直接展现出了TAR所希望的处理方式:在铜管独奏结束后,弦乐声部应当以一种迅捷的、不容置疑的、极其快速的排山倒海式的方式进入音乐,从而以强大声压摄迫听众的心灵。

她反复排练的第一乐章,名为Trauermarsch,意为“葬礼进行曲”。某种意义上说,TAR排练的是自己的葬礼。而真正葬送她职业生涯的,也正是在乐团正式演出第一乐章时,她突然冲上台殴打指挥的这一行为。

再就是访谈节目中提到的第四乐章:马勒献给新婚妻子阿尔玛的一段小柔板。TAR以戏谑的语气说,虽然这段献给爱情的音乐如此柔美,但阿尔玛终究还是弃马勒而去。后来TAR的妻子也带着女儿离开了她。或许冥冥之中早有天意,《第五交响曲》正如一个对TAR命运的符谶。

三、关于结尾

结尾处,被丑闻缠身的TAR已经无法登台指挥,但音乐会仍旧如期举行,只是指挥临时换成了Eliot。为什么TAR会突然失控癫狂到当众殴打Eliot?这里对于没有在现场观看过古典音乐会、不了解古典音乐生成机制的观众来说,可能稍显一头雾水。有两个背景知识需要补充给这类观众:

一是音乐会通常分上下两个半场。例如片中出现的这场音乐会,其绝对主角当然是时长一个多小时的马五,但一般来说,大型交响曲都会被安排在下半场演出,再在上半场搭配一部或几部规模较小、总时长在半小时左右的作品(协奏曲是最常见的类型,当然也可能是套曲、序曲或者其他作品)。电影中展现的乐手上台、观众入场的画面,实际上已经是中场休息即将结束、下半场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刻,这时,独奏家Olga和乐团已经完成了对《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出。这可能是使得TAR崩溃的第一个点:Olga是她的猎物,也是她一手提携的晚辈,但此时猎物不仅没有上套,反而借着自己创造的机会站在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而TAR自己,曾经的上位者,如今却只能独自一人躲在乐团后台的卫生间里发抖。这种权力的倒置使得她妒恨交加,情绪濒临失控。

而使得她彻底失去理智的,则是亲眼看着Eliot站上本该属于自己的指挥台。TAR从前就对平庸的Eliot不屑一顾,认为他不配与自己交流真正的艺术心得(两人共进午餐那次,她像逗弄玩具一样搪塞苦苦哀求、想看一眼她的总谱的Eliot),后面更是直接和他撕破了脸(“爬上指挥台”),但此时权力关系再次倒置。TAR的崩溃,并不仅仅来自于权力的旁落,而更来自于心血被他人轻而易举摘走的愤懑。——指挥对于一部作品的缔造,只有一小部分依赖临场发挥,而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漫长的排练过程。在排练中,指挥不停地按照自己的理解纠正乐手的演奏,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中塑造音乐的细节。一部排练完备的作品,即使演出当天指挥家本人不在场,乐团自动驾驶,也能演出七八分。不必说,TAR为《第五交响曲》付出的心血有多少。单看她对于第一乐章开头那几个小时的挑剔,就知道她对这部作品精雕细琢的程度;那些Eliot做梦都想偷看的总谱上的标记,现在就在台上,由她的乐团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再现出来。Eliot没费吹灰之力,就窃取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Bravo”、欢呼、掌声、专辑的冠名权……无法容忍、无法清醒面对这一切的TAR只能崩溃。

TAR最终来到东南亚,指挥着一支学生乐团演奏电子游戏配乐。看到有影评认为这是对全片的升华,是TAR在幼时家中找回初心后重新出发,让音乐愉悦更多人的选择。个人很难同意这样的观点。对音乐的喜好固然是主观的,但音乐也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很难想象会有一个职业音乐家认为电子游戏配乐比马勒的交响曲要伟大和复杂,甚至就连普通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也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谁会愿意主动告别马勒呢?

因此对我来说,结尾更像是一个对于TAR的惩罚。曾经统治柏林爱乐的她,此刻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座逼仄的小音乐厅里,在一群奇装异服的观众面前,指挥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演奏着新潮的、光怪陆离的的配乐——注意是配乐——音乐在这场音乐会中,甚至都不再是主角,甚至不比投影屏上放映的动画更能吸引这些游戏爱好者们的目光。没有人会在意指挥对音乐的处理和表达,没有人会将TAR当作这场音乐会的主人。在古典乐之外,人们不再对指挥心存敬畏,不再关注指挥的作用,他们只是在音乐的助推中狂欢。TAR终于跌落神坛。

 3 ) 如果Tár是个男的……

更新了一期播客:聊聊「塔尔」:被“取消”的大师,看不见的女性 xiaoyuzhoufm.com

——————正经影评的分割线——————

这是我在看Tár的时候反复思考的问题。这部片子会变成什么样,Tár这个人物会有哪些不同的遭遇?

在影片中,Tár作为女性和性少数的双重身份设定,增加了叙事的戏剧性和人物的复杂度,而不只是又一个在cancel culture中跌落神坛的大师的故事。它让人看到,在权力关系悬殊、阶层固化的圈子里,弱者面临的潜在危险是不分性别的,女性上位者的压制同样值得警惕,它更具有迷惑性,原因何在?

Tár as “he/him”

Tár不希望自己被当作女性看待,或者说,区别对待。

在The New Yorker的讲座上,Tár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古典音乐圈区分性别。在“性别平等”的语境下,这句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不同性别和取向的人都被看见了,给予同等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回看古典乐的发展历史,之所以只有maestro,是因为这个行业默认了没有女性的位置,想想一度“被消失”的女性——Maria Anna Mozart、Fanny Mendelssohn、Clara Schumann,还有片子里提到的Alma Mahler,更不用提那些压根没有机会留名的女性。从0到1之间相隔着巨大的无人关心的鸿沟。

提到的那些女性先驱音乐家的名字,对Tár来说,符号性的象征意义大过于榜样意义。因为联系到后面的一个情节,Tár与新进团的大提琴手Olga共进午餐时,很自然地认为Olga学大提琴是受同为俄罗斯人的Rostropovich启发,压根没想起激励了许多女性的Jacqueline du Pré。

“性别中立”的话术实际上是强者掩饰不公的伪装,他们对因某种身份而获得的便利视而不见,把成就归结为个人的才华和努力,背靠优绩主义来证明“中立”的合理性。当Tár试图放宽Accordion Conducting Fellowship申请的性别限制,不再局限于女性时,她可能忘了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从Linda改成Lydia,一个更硬朗大气的名字,其实她清楚女性身份给职业发展带来的障碍。Tár选择了“放弃”女性的身份,从其他男性身上习得和适应了权力上位者的话术和手段,融入了这个圈子。

Tár成为了强者,那么其他女性呢。比强势群体无视不公更危险的,是一个弱势群体的幸存者掌握了强者书写的规则之后,受益于保守的体系,被它同化,为它辩护,将一切现状合理化,背后的潜台词是“你们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维护这个保守的系统。与Julliard学生Max的论争引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话题,作曲家和作品能不能被分开看待,这位学生对巴赫持保留态度,Tár强势地、“循循善诱”地试图改变他的看法,她坚持认为,不管什么作品,演奏者除了理解创作者的意图,还要有自己理解的结构,演奏者就是为作品服务的。这本可以发展成有益的反思古典乐传承与革新的讨论,但是双方武断地给对方下了标签,终止了这场谈话。不知道Tár听到学生骂自己是个“fucking bitch”的时候,心里作何感想,她女性身份的一面是否感到冒犯。

Tár as “she/her”

说Tár无视自己的女性身份又是不准确的。恰好相反,她非常清楚“成功女性”这个标签为她带来了多少荣耀。

Tár是古典音乐圈里一个前无古人的女性榜样。与作曲家、演奏家不同,乐团指挥、音乐总监的地位相当于一家公司的CEO。影片开头细数Tár的成就,她身上的光环,从未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位女性指挥家身上出现过,甚至不知还要过多少年才能见到这样一位。目前美国最大的25个交响乐团里,只有一位女性音乐总监,执掌Atlanta Symphony Orchestra的Nathalie Stutzmann。此前已经离开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的Marin Alsop是唯一一位。

Tár因此享受着年轻女性的仰慕和崇拜。在我看来,作为同样掌握了至高权力、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女强人”受到的仰望跟男性有着微妙的差别,它未必会直接转译成赤裸的性关系或利益交换,而更像是“她来自我们之中”举着火把照亮前途的人。由于这样的期待,偶像祛魅之后的反作用力也更强劲,就很自然地能理解Tár的贴身助手Francesca得知自己不能顶替老Sebastian成为助理指挥的时候,她为何毅然决然地与Tár分道扬镳。还有Tár的伴侣Sharon看到Tár盯上新“猎物”Olga时,眼中流露的鄙夷。

Tár不是不知道同性结盟的能量,而且还很擅用同性的仰慕榨取价值。否则Tár不会依靠柏林爱乐的小提琴首席,后来成为自己伴侣的Sharon,在乐团里站稳脚跟。讲座对她的介绍特意强调她指挥过Caroline Shaw、Julia Wolfie等当今最杰出的女性当代古典作曲家的委约作品,从助手对介绍内容倒背如流的熟悉程度来看,这份介绍出自团队之手、或者起码获得了团队的首肯,Tár并不排斥,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女性榜样”的标签。

如果说Tár从未主动拥抱女性身份,那么身材焦虑给女性的潜在规训,仍然不可避免地作用在了Tár的身上,这个有趣的对照为Tár的人物形象增加了一点矛盾的色彩:面对镜子她曾担忧肚子减不下来,穿不好定制的西装;跟Olga的午餐里,Tár为自己点了一份沙拉,而那个像小鹿一样的“猎物”Olga,毫不客气地为自己点了两份肉。

Tár’s nightmare

提到Olga,就不得不提最终让Tár跌落神坛的丑闻。Krista和Olga,一暗一明的两个人物,线索交错展开。除了片头Tár和Krista的对话、而后传出的吟唱,Krista这个角色在片中就像一个幽灵,只以黑暗中的背影、以通信文字、以传递的物件、以他人口中提及的形式出现,每次想从这些细节里拼凑出真相,其他剧情又把我们拉走了。观看Tár与Olga的相处,我们又间接补全了Krista的存在,但是Olga没有走上Krista的老路,甚至可以说Olga帮助Krista圆满了因果循环的叙事。

看完电影之后琢磨了很久,编剧为什么要这样处理Krista的丑闻,是想把侧重点放在Tár遭遇的后果上,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暗示了创作者对cancel culture的态度,社会舆论压力比事实审判更能决定当事人的命运?同样看了电影的朋友倾向于前者:“她邮件里那一系列关键词还挺明确真相是什么的。我的理解是导演不是想模糊真相,而是‘想把侧重点放在当事人遇到的后果这边’。或者,呈现出当事人的主观体验,像(疲惫娇娃)播客里说的那样,模拟当事人回避事实的心态。也就是说不是导演在回避,而是Tár在回避。”

Tár在回避,Krista变成了她的心魔,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Tár曾经听到过很多细微的声音,老公寓和地下室的歌声、公园里女人的尖叫、节拍器的摆动、冰箱风扇的轰鸣、车载空调出风口的呼吸,是她强迫症式的敏锐,也可能是梦魇般的回声困扰着她。

当梦魇暴露在所有人面前,Tár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马勒五第一乐章开头的小号独奏响起,Tár怒不可竭地冲上台将替补登台的指挥打倒在地,我一度以为这是她的另一个幻觉。总之是失控了,Tár低估了丑闻的影响力,或者高估了社会对女性犯错的宽容度,那一刻Tár的内心独白会不会是“如果我是个男的……”

如果Tár是男性会怎么样呢?大胆猜想,Tár也许不会摔得这么惨,“社会免疫机制总会对她者的越轨行为更加敏感。”当然,片子也不会这么有看头了。

 4 ) 如何充满立场地讲述客观故事

《塔尔》是这样一部让人尴尬到无地自容的影片。在影片开始之前的那一段”世界/土著音乐"已经让我开始怀疑它的真实目的。果然,到最后,观众就可以发现,民间音乐,原住民的生存状态才是最“真实”,最"纯净",似乎古典音乐只是“精英/文化人”赖以炫耀的工具之一。且不说这样的"远方"叙事是否为上帝视角,“高贵野蛮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立场。

本片在人物塑造上也极其单一,音乐家在音乐的解释、作品的诠释上奉伯恩斯坦为大师;口口声声说要尊重谱面,结果告诉观众:我们应该看马勒在乐谱之外说了什么;更别说解释巴赫前奏曲出现的突然的疑问句操作。更加让人着急的还有本片一二再而三地quote,蹩脚地穿插进音乐术语、作曲家名字、作品解释等。

凯特的演技也同样令人失望,在一部照理来说她可以轻松拿捏的人物上,凯特的演技浮夸、尴尬,完全没有融入人物,一边看一边替她起一身鸡皮疙瘩。

当然,留下来还有什么?没有摄影,没有对话,没有人物,主题明确但毫无意义(至少对我来说),没有演技,没有音乐。这就是一部2022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之一,这就是一部大家站起来鼓掌的电影。

 5 ) 因果与留白,我预言了我自己

看完凯特·布兰切特《塔尔》后的一些感想(全是剧透,建议看完再来看)。对音乐一窍不通的本人从电影剧情和台词出发,本文是和阿笛聊天后的整理及完善。聊一聊本片前后伏笔、取消文化、以及当然啦,魔王再次下海的一点感想——她太迷人了。

好一个斯文败类,迷人要死的渣女

和阿笛的聊天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搜索“酒水店”进行收听。【跳转

让我们直接从开头的采访说起。这个采访可以说是用塔尔自己的回答预言了整部电影的剧情走向。

采访围绕着塔尔即将指挥的马勒第五首交响曲展开。一刷的时候确实会有些云里雾里。因为对话中出现了很多不认识的人,不认识曲子,还有各种对音乐的理解。对于我一个音痴来说,一刷这里我纯粹是在欣赏塔尔的自信、风度翩翩,仿佛仰望着散发幽光的月亮,魔王把塔尔演得太迷人了。

采访中,塔尔说马五是很神秘的(仿佛在说电影),而且它是献给作曲者新婚的老婆的。她说如果你要理解马五,你要先理解这段复杂的婚姻,也就是原作者和她老婆的关系。这里对应影片后面,塔尔在理解这个章节的谱子时,也写下了她心中的那个名字——是献给她女儿的。

For Petra

在故事靠近结尾的地方她老婆也说了,她唯一不存在利益的关系就是她和她女儿,但是她根本没有意识到。塔尔没能理解自己和女儿的关系,她最后没有能指挥马五。她自己预言了自己。

开头的采访中塔尔还指出伯恩斯坦在肯尼迪葬礼上演奏马五,比较像马勒事业后期的悲伤哀婉,但她觉得的马五的本质是献给“年轻的爱”,主持人还再次询问:“你觉得是什么呢?”她说是love。是爱。观众还发出一阵阵awwww。这里我二刷的第一反应是:蛮讽刺的。她很清楚,如果重复一遍 young love 会显得有点狭隘,难道只有年轻的爱值得被谱写吗?大家肯定是不希望听到这样的答案,所以塔尔说“love”。这个镜头真的是在散发魅力,但是这一段让我感觉她是个很会说漂亮话的人,让我起了一点警惕心,觉得她的话不能完全相信。

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在看到影片中段,都会怀疑塔尔到底有没有出轨,有没有睡新来的俄罗斯大提琴手(以下简称毛妹)。其实电影从开篇就给了我们很多线索,让我们参与进了这场对塔尔的审判。

线索1

采访中塔尔有说道“现在提到varied(多样性)仿佛是一个脏字了”,她觉得仿佛一个人具有多样性,会显得你不专一、不专业,别人就会对你皱起眉头。这个地方,她对这个词其实是持褒义态度,在质疑那些觉得多样性不好的人。(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后面她上课时,试图让男学生接受巴赫)但是我在想,这里她是否也是在在出轨这件事情上,为自己的“多样性”开脱呢?

线索2

柏林租赁公寓中的,塔尔将各种唱片铺在地上。俯视镜头中出现了她自己的脚,以及另一只较为年轻的脚。不能确定这是自杀女孩Krista的脚还是毛妹的脚,但她在对毛妹的选拔上,可以说是轻松左右了两场面试——她真的很擅长运用这种权力关系。

线索3

开场的采访结束后,塔尔与粉丝聊天,态度暧昧。塔尔夸赞了对方的手提包,这个包在塔尔回家路上再次出现(车里)。给妻子找药时,妻子发现并询问,她回答“是Eliot送的礼物”(Eliot就是马强演的那个男指挥家)。

太不对劲了吧

包在中间

莎朗回头看了包一眼

注意上图sharon扭头看沙发上的红包,这里再往前倒一点,是可以看到红包的款式和女粉丝的包一摸一样。

线索4

梦境中(或回忆)和红发女生亲热。画面时红发女生从后面按住塔尔脑袋,亲吻(或咬)她的脖子。这个红发可以对应到演员表里饰演Krista的演员就是红发。

再加上影片中段,塔尔对毛妹的态度。助理听闻Krista自杀时,说到“我们三个曾经是最亲密的”。这些线索都是导演的留白,意在让观众自行决定,塔尔她到底是否有出轨、多次出轨、活是侵犯了其他乐手。

所以,在我看来,塔尔草粉实锤。

其实塔尔和马强约饭那场戏,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甚至他们俩很有可能是互相包庇。比如塔尔说包是马强送的。塔尔注意到马强的粉丝,提出可以给他提供机会。塔尔更换乐手,马强说“这个职位不给那个女孩吗”。这都在潜台词中表明塔尔是一个惯犯。(其实这也可以理解结尾,塔尔为什么那么气愤的揍了马强,因为马强跟她一样,但却能继续做指挥)

另外塔尔还和自己的恩师约过两次饭。意气风发时,和被指控侵犯他人后。两场戏对比明显。十分值得细品。

第一次吃饭,塔尔提到老婆莎朗的姐姐。说到其”仍然控制着德意志留声机公司”。简称DG,这个公司挺厉害的,德意志银行联手德律风根救过它。又经历过西门子和飞利浦两个股东。然后和飞利浦合并成了宝丽金。“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唱片品牌,DG可以说完全见证了百年来所有乐坛的重要人物,是一致公认的古典演奏巨匠的温床。”这里其实背书了她老婆本身就来自于一个很强大的家族,塔尔也确实如沙朗在终局时候所说,是属于高攀莎朗。是莎朗教会了她如何从客座指挥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

莎朗和塔尔吵架那里说“你应该告诉我,这威胁到了我的家庭”,其实一刷时,我以为这个家庭指的是莎朗和女儿,但二刷知道莎朗的家族背景后,我觉得这个家庭更多的指的是莎朗背后的整个家族。这也是为什么莎朗最后分手如此干净利落,赶出家里,直接不让见女儿,当然还有她吵架说的那番话,其实证明她可能从头至尾都知道塔尔出轨(沙发),只是没有戳破罢了。但你要让她在塔尔和她身后庞大的家族中二选一,她必然会选择家族。

而也正是到此刻,我觉得两个人从头至尾的利益关系才真正变得好嗑了起来。莎朗从一开始迫不及待的帮塔尔传达对音乐的理解(拉琴)到最后塔尔打人时像看陌生人一样冷漠的眼神。啊,一种利益与爱情的相互扭曲,相当的好嗑!

貌合神离、爱情与利益的扭曲

在和恩师的谈话中,她说沙朗姐姐很呱噪,她不得不躲到她的小公寓创作,真是创作哈,一边创造一边做……此时老师回应说”叔本华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取决于其对噪音的敏感程度。”(叔本华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对噪音不敏感的人,对智力活也不敏感。知识分子对噪音很敏感,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抱怨过噪音的事情。)塔尔女权觉醒,马上反驳“他不是把一个女人推下了楼梯?”

二刷我看到这里真的觉得有点好笑,怀疑这是真实的吗。就去查了一下,还真是真的,叔本华因为嫌这个女的在他家门口太吵,争执中把她推下了楼梯。影片中塔尔的这个老师就说:不确定这个私人失误是否与他的工作有关。塔尔听完仿佛理解了老师的意思,还笑了。

笑得自信又阳光

塔尔的反问其实也让她成了一个双标的人,别说她了,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在现实中也一样。她在给学生授课时,试图让看起来是gay的学生接受巴赫,学生反驳“在这个阶段我对顺性别男白人艺术家的作曲不感兴趣”后,她还不依不饶强迫人尝试。这个学生算是很典型的千禧年一代的写照,“取消文化”在当下盛行。不知道塔尔最后的微笑是意识到自己的话和上课时的话冲突,还是意识到自己的作风其实也有问题。总之这个笑的留白,让人细思极恐。

当然啦,这里确实也是在讨论 cancel culture ,是否能把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私人失误”分开来看。不展开了。没完了就。

塔尔在出事之后还和这个教授有一段谈话,话题也和名人被取消有关。她问老师有没有和学生发生这种“误会”(她把这个事件说成是一场误会,厉害)。她的老师首先把自己摘了出去(看来也不干净),然后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福特万格勒。他说这位指挥家拒绝了纳粹很多要求,但还是在”去纳粹化”中被取消了,最后只能在坟头指挥。她还反问她老师“您莫不是在将性行为不端与被指控纳粹划等号把?”这个时候她还在为自己开脱,试图说明纳粹是活该被取消的,但性行为不端只是一个“私人失误”。都到了这个时间点,她还觉得自己是不会被取消的。

憔悴又不敢把气撒在老师身上

当然,如老师的台词一样“这年头被指控仿佛就已经被定罪了”,电影没有明说塔尔最后是否真的侵犯了很多人,但塔尔确实是从神坛跌落了。她灰溜溜的回到美国家里,试图和MCN机构联手复出(应该是失败了),最后沦落到去东亚国家给学生的二次元集会做乐团指导。

在家里看录像带那一段,似乎是想说明:塔尔连她原本和女儿那个纽带也断裂了,可能她唯一没有利益关系的,现在唯一的爱,就只剩下音乐了。

并且我们从塔尔哥哥口中得知,Lydia Tar 原名 Linda,而且似乎她和家里的关系并不太好。哥哥托尼说她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和自己要去向何方。这里其实就是在很明显的暗示塔尔已经弄丢了初心。可能她原来是想好好搞音乐的,最后搞成了乐团政治,被权力迷昏了头,将他人玩弄在股掌之间。

结尾的旁白应该就是tar职业生涯的结束语吧,她自认为是胜利的。其实在家看的录像带里,指挥也提到了“胜利”一词。

“第五舰队的兄弟姐妹们,是时候了。我的道别不会太冗长,绝无半句赘述之言,一旦踏上这艘船,将无回头路可走,你们下一次触地,会在“新世界”的疆土之上,如果你们中有人丧失了勇气,现在就离开,无人批判。”

在开头采访中塔尔提到指挥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但结尾这里,她指挥时带上了耳机,甚至还有视频,“时间”已经不是她能掌控的东西。但我觉得这个旁白,仍然暗示了她自以为的胜利,她似乎在等待时间抹去一切,她似乎还期盼着卷土重来。(这个“新世界”可能就是指一个能够接受个人成就与“私人失误”分开看的世界)

至于毛妹是否和塔尔睡过,我猜肯定有。

注意魔王头左上方的格子

格子里放着一样的东西 帽子也在

可以看出塔尔其书展坐的飞机位置,身后上方一个储物柜放置的东西,她带的帽子,都和开场直播画面里的一样。因为塔尔和空姐说要等一个人,最后她带去书展的也确实是毛妹,那么可以确定直播的人就是毛妹。包括毛妹在书展靠墙地方玩手机,此处和直播人的视角相同。还有,毛妹是全剧玩手机最多的配角。

视角与魔王看她相同

一直在玩手机

在影片开头的直播聊天记录中可以得知,灰色观众方问“她几点起的”,其实是默认毛妹早上和塔尔一起醒来的。但毛妹回复她今天没有,是s。s指的就是塔尔的老婆莎朗。毛妹还说塔尔“良心不安”。对方说“你说她还有良心”,毛妹回答“可能吧”。对方“你还爱着她”。这里其实说明了毛妹一开始也是塔尔的崇拜者,甚至已经和塔尔睡过(不然为什么对方默认他们一起醒来?)。但是在塔尔东窗事发后,她在酒店拒绝了塔尔的暗示,开始和她撇清关系。

对了,毛妹还在塔尔的酒店房间直播过。

影片中关于Krista阴魂不散的暗线,我猜测有可能和助手弗朗切西卡有关。这条线由“能填满一个方形的曲线”体现。书是她经手给塔尔的。塔尔去她住处时,地上有张废纸上出现了一样的曲线(其实垃圾桶也很像那个曲线)。也只有她有机会进到塔尔家里,把节拍器画上曲线、给女儿的橡皮泥捏成曲线形状吧?

书上的曲线

垃圾桶也很像那个曲线。注意魔王脚边纸,她还踢了一jio

节拍器上的曲线

女儿的橡皮泥被捏成曲线

F在听闻Krista自杀后,曾说“当时我们三个是最亲密的”,这可以佐证三人关系非同一般。有没有可能F在收到Krista邮件,劝说塔尔无果的情况下,自己动了恻隐之心,帮助Krista完成了没有完成的事业,甚至最后的各种检举揭发都是由她完成?其实我猜这也是为什么塔尔没有晋升F,F知道的太多,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能够反过来制约塔尔。还有在她家里发现的,用红笔涂改的 Rat on Rat,文件上打了一个 proof (证明/证据)水印。不知道这个proof有没有深意。在这个镜头之后就是塔尔的梦魇,二刷来看,所有她本片中睡过的女人都出现了(并且在交头接耳),甚至最后还出现了一个亚洲老头。

PROOF & RAT ON RAT

塔尔对付每个人的手段都如出一辙,如果对方听话,她就给一些甜头,如果不听话,塔尔就威胁对方,并且阻碍对方职业发展。包括她对女儿同学的恐吓,其实也是在暗示她当时也可能是这么恐吓Krista的。登上权力顶峰的她,其实也如同那些男人一样,将碍她事的女人塑造成一个疯子,这样她们的话就不可信了。

太文艺了吧

前面提到的梦魇,塔尔全片也多次梦魇,最美也最神秘的就是上述这场。一刷的我被画面迷晕。二刷的我:“难道NTXL命中注定就是要和水沾上关系吗!”

笑死。

当然了,影片中还有一些地方我不是很确定。比如塔尔的邻居,是否只是她跌落神坛的侧面写照。跌倒的妇人是否预言塔尔的终局。东南亚河里的鳄鱼,是不是在说你曾经做过的恶事以后也依然会有人知道?还是暗指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瀑布后看东南亚小情侣戏水只是低落心情写照吗?神秘水上梦魇是否意味着塔尔将在东南亚燃烧殆尽?

总之导演的留白让人遐想无限。

凯特布兰切特也将角色演得好满。

用阿笛在播客中的话结尾吧:

“导演和剧本像是一个空房间,而魔王就像是一束光,将这个房间照得满满当当。”

 6 ) 浅滩里的鳄鱼

二刷之后,觉得此片实在是很值得写一篇长评。我很喜欢的一位评论家说过,评论应该出于对杰作的回报之情。这部电影很严肃,并且说不定是近三年来我们能够看到的电影里最严肃的一部,所以让我们回报以严肃吧。

莉迪亚·塔尔,古典音乐界的巨星,离成为恒星只有一步之遥的天才,轻易跨越流行与古典、理论与艺术的界限,对身份政治不屑一顾,认为这些和“伟大”毫无关联,但她对热衷于此的年轻人的态度可以说得上是宽容。追捧她的人太多,真心假意都有,而莉迪亚的眼里心里似乎只有神圣的音乐殿堂,对众人的毁誉不置一词。她敬重指挥这个行当,无论是指挥柏林爱乐还是东南亚无名小城里的学生乐团,她都竭尽全力、严阵以待,当她的激情在台上尽兴挥洒的时候,没有人能把自己的目光从她身上移开。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爱孩子的监护人,尽管陪伴养女的时间不多,但却是对方最为信任依赖的人。

莉迪亚·塔尔,全球顶尖乐团里的大独裁者,曾在有伴侣的情况下,疑似与女学生发展过不正当关系,又与之决裂,且曾对众多乐团表示此女精神不稳定,不适合担任指挥,毁人前程。此后女学生绝望自杀,塔尔陷入不为人知的内疚恐慌之中。尽管有此种前情,塔尔还是不可自拔地喜欢上了乐团新来的年轻大提琴手,并利用自己的手腕为她铺平了通往柏林爱乐乐团助理指挥的道路,挤走了多年兢兢业业的老人塞巴斯蒂安,乐团其他成员敢怒不敢言。塔尔还是一位相当恶毒的上司,她的助理一直尽心处理她的一切生活琐事,为她保守有关自杀女生的秘密。她鼓励助理去尝试指挥,又开出“助理指挥候选人”的空头支票笼络她,让后者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继续工作,最后一无所得,终于辞职。塔尔听到辞职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她就是个两面派小**”。她的谎话和控制欲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最后她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事业:冲上指挥台殴打一个她向来看不起的同行。

认为其中只有一个塔尔是真的,而另一个塔尔是污蔑\洗白的结果,抱着这样的态度,观众自然能够远离不安和困惑,获得更为轻松的观影体验,于是一切也就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了。但是,影片制作者向观众索求的,是成年人强健的脑筋,它要能够承受那些与自己的臆想不符合的真实,能够思考这种差异意味着什么,并且勇于去承认,比起广阔而复杂的生活,自己的观点是相当简陋的,无论它有怎样前卫时尚的理论为之背书。

性别理论、后殖民理论重要吗?重要的,可是它们不能处理自身框架之外的问题。巴赫的B小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些理论解释不了它们的伟大,也解释不了塔尔对杰作纯粹而激烈的爱意,她的人生经历这样大的变故,但它没有变……何等坚韧不拔的爱!这绝不同于中产对艺术品优雅的玩赏态度,塔尔在这一意义上区别于所有保守庸俗的刻板中产。是的,有不少学生嘲笑塔尔那种陶醉姿态过于做作,解构一切、嘲弄一切的方式会让年轻人显得老成犀利,可是,然后呢?从未被杰作打动、征服和改变过的人生,多可悲啊。

说回塔尔。电影一开场,就是匿名的直播镜头对准沉睡的塔尔,类似的场面在电影里出现了三次,前两次塔尔都显得对它毫无防备,第三次,塔尔发现了,有那么片刻她显得无所适从,随后继续讲课。躲在镜头后面的人对她的生活细节津津乐道,谈论中又是不屑又是艳羡。塔尔从自己声名的顶端往下坠落,一路上,没有一个人试图接住她,正如在她滥用自己权力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提醒她“你这样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在吸她的血。伴侣莎伦指责塔尔,在女儿之外,她和其他所有人的关系都是相互利用。这话对又不对,应当说,除了女儿之外,她其他的人际关系里都有利用的成分,但哪里全是如此呢。她对退休老师隐秘的关怀是假的吗?她对年轻的大提奥尔加的赞赏是假的吗?塔尔这个活人,怎么可能一丝真情都没有呢?

你看导演的镜头多冷峻:他给我们看塔尔这头狮子如何残忍地撕碎比她孱弱的猎物,又给我们看她怎样被不动声色地、礼貌地请出中产精英的生活圈。在这之前,不也是同样的一群人在追捧她的成就吗?没有人对她讲一句重话。身边所有人都在说“是的,我当然相信你”“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来还你清白”“这场闹剧一定会结束的”,可是你知道她已经在一寸寸地、不可挽回地滑下去。狮子残忍,而群狼卑劣。

但是,塔尔就是塔尔啊。她像那条从电影游进了河流的鳄鱼,她活下来了,而且会一直活下去,在世界不知名的角落里,一次又一次地举起指挥棒,在上场前紧张地深呼吸,无论台下坐着的是谁。这里头有一种感人至深的肃穆,这是和性别、民族、阶级无关的,人的尊严。在这种时候,人比起神明也并不逊色。

 短评

凯特演老白男越来越纯熟了

4分钟前
  • 水包酱
  • 推荐

凯特大魔王即将推出个人原声大碟«apartment for sale»

6分钟前
  • gia
  • 力荐

#venezia79 3.5 非常好同时也非常精英的题材和主题,处处透着不成熟的笨拙,又在你宽容心耗尽时灵光一现表明这其实还是一个可以鼓励的nice try。虽然大女主,但这不是女性主义电影,更多是借助同性对艺术与道德、艺术家的评价标准的讨论,迂回曲折的叙述了很久后结尾终于直截了当的说出观点,最后一场戏的设计畅快人心。从影像风格和语言组织来看,导演有精英主义嫌疑,不过我也不介意适当的抨击一下愚昧大众。凯特大魔王近些年愈发Gary Oldman,部部飙戏,不同的是,她的表演总是一半角色一半凯特,同质化严重,也许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强势的女人依然持有刻板印象。本片最喜欢的表演是开场访谈,最糟糕的是指挥戏,不过舞台上那惊世一摔真的帅气!

11分钟前
  • Q影誌
  • 还行

这是一部看起来比较“费劲”的电影,女主的表演真是“出神入化”,值得获奖与夸赞,但是编导虚构的这位女强人在事业与道德之间的极端反差,以及许多不讲清来因去脉之非常规叙述,着实让人看得辛苦。在当今Me Too 运动席卷全球潮流中,反其道而行之,虚构出这么一位“大女子主义”劣迹者之悲剧,让我竟然联想到国内那个被判13年的劣迹艺人,职业和道德能够完全隔开吗?

1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男人也是一种处境”

18分钟前
  • Xyzzy
  • 还行

终风且暴,中心是悼。她像暴君一样统治自己的工作和私生活,却活该被各式各样的噪音困扰。导演选择把性掠食者设定为女性非常高明,设定为喜欢女性的女性更是捏住了性别政治的七寸。权力上位者在哪里都能构建自己的殖民地,而这与性别性向没有任何关系。看完最大感想:艺术家果然都是碧池!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不是女性电影,是男权社会语境下的toxic alpha male调转了个性别,几乎没有描述任何作为女性的困境,连肢体语言和猎艳模式都是男性化了的。拍得不差,后半段有些出彩的片段。但整体结构失衡,前一个小时絮絮叨叨我真的要睡着了,梦回GRE听力。

25分钟前
  • 似零
  • 还行

俄国女孩就是那个小助理分享直播的人,俄国女孩进到乐团也是事先设计好的,是塔尔再次看到绿色高跟鞋后修改了评分,她才进入了乐团。那段恶意剪辑塔尔的视频是小助理拍的,教学课的段落里有一个全景镜头能看到小助理在后排举着手机拍摄,所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小助理去还钥匙时表现出的脆弱也是对塔尔的试探,在得知克里斯塔的死讯后塔尔的冷漠让小助理终于死了心,开启了报复…故事换个角度讲,这不就燃起来了,妥妥受气包逆袭反杀渣女的爽文情节啊~其实故事主题在那场教学课上就已经点明了,评价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到底要不要关联他(她)的道德水准、个人魅力、宗教、种族……?那些曾经塔尔觉得不该成为评判标准的标准,恰恰剥夺了她“大师”的头衔。

29分钟前
  • fay
  • 推荐

“可以说是literally的女拳”。来之前被人宣传说女王这次雄起了!结果一看,其实是父权的故事发生在Heroin身上而已。其实说到底还是权力的压迫。 #威尼斯记

33分钟前
  • walkerja
  • 还行

色调冷静,交响乐的魅力,凯特好帅!这辈子能和凯特一起看电影也是无憾了。

36分钟前
  • Joker Lee
  • 力荐

说什么女性站在权力顶端也和男人一样是sex predator的那些人可省省吧。不觉得透过这一部电影这一个人物就下结论,样本代表性严重不足?我倒真希望Tar说的女性conductor没有天花板是真的,倒真希望能真的有这么个横跨古典与流行,音乐水平极高又会玩弄政治的女性conductor出现。别假设什么女性上位了之后会有多为非作歹了好么,不如你先看看现实里有几个女性真的这么上位了?

4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可见女性为主,女性题材,取得成就的女性的故事在银幕上呈现的太少太少了,才会满篇都是“这就是性转的,男版的布拉布拉故事”浅显不自知还傲视群雄雌~如果简单的说是性转女强人故事则抹杀很多女性视角和属于女性心理变化的体验。塔尔典型的在男权势力下成长起来的女强,造成她这样男性化不自知甚至站队回到原有对立面也是这个大环境最后熏陶导致的。可见有毒的环境中会侵蚀每一个有空隙的心灵。这不仅是环境中的某个性别个人所能抵抗的,而是要改变环境,不然就是反复的不分性别的故事发生!女性还是要不停地占据权利中心创作女性故事,逃离有毒环境再努力改变吧

44分钟前
  • .Pixar
  • 力荐

看的首映没有英文字幕 所以看的不太明白。但是!凯特在现场陪我一起看的!!!我必须打五星!!

45分钟前
  • 六一的仙女姐姐
  • 力荐

实话实说,观影体验一般,电影本身真的亮点甚微。那些为了大魔王的表演都快高潮的“短评”,看得让人哭笑不得。难道没有人觉得这样的角色本身就是Cate可以演好的吗?就是这种散发男人范儿的女人…而且这算女权吗?

48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凯特整个人会发光,讲德语和指挥和弹琴都有模有样。//大量音乐相关专有名词,首映场没英语字幕,还有德语part,看得我叫一个吭哧憋堵。但抛开这所有不谈,还是可以感受到主创的不成熟之处,很多跳接没有头绪,很多该出效果的搞笑的点没有到位,很像闲笔。借了人物色彩厚度的光,又有大魔王演技加成,实在不应是现在的完成度。

51分钟前
  • 许多熊
  • 推荐

如果主角是个直男能看吐 这种似乎要探讨性别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权利关系处于上位者的精英视角的剧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又被预告骗了 以为是个关于音乐与肢体的高概念心理惊悚 采访那段谈到音乐与时间 一度欣喜 冷静的置景服装调色和交响乐 上层阶级的一切干净锃亮的让人害怕 和酒精计划一样看得我难受 不是看他们难受 而是看这种电影的诞生难受虽然极美但是 极简清水混凝土房间里真的可以弹钢琴吗

54分钟前
  • D
  • 较差

#venezia79 全场观众鼓掌鼓到手肿(不是)结果从头到尾话筒都没有递给到导演和凯特本人。Tár 这个角色,为凯特而写,也只有她能驾驭。电影用拍摄精英男性的镜头语言描绘一个处在权力金字塔尖的同性恋指挥家,讲述她如何滥用职权,又如何跌落神坛。部分德语台词有翻译问题,不过结局仍让人觉得是神来之笔。

57分钟前
  • Planet_
  • 推荐

一身黑色套装,措辞引经据典,永远不苟言笑,在乐团和社交圈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人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Maestro”,塔尔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她也以控制欲和洁癖精确地建构起与他人相处的边界。然而,随着一个学小提琴的年轻女孩进入乐团,表面的“完美”逐渐垮塌,社交媒体的攻击和家人的误解更是让她身心俱疲。遗憾的是,剧本在叙事节奏略为失衡,在刻画塔尔对于音乐的执念、她个人的感情生活以及由她的强势带来的问题上缺乏更为清晰的交代。凯特·布兰切特依旧演活了这个角色身上的偏执,熟练在英语与德语间切换,在指挥乐团时的肢体表现相当专业。细腻的声音设计也是叙事的一大利器,不仅精准地还原了一个音乐家的耳朵中的世界和对各类声音的感知,剧院彩排与演奏似乎令观众真正置身现场。

1小时前
  • 胖胖Panda
  • 还行

性别在此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看似是讽刺身份政治 其实是对男性社会所能引导人所展现出人性阴暗面的极大挑衅 为什么Lydia是一个hyper masculine的女性?为什么她在开头的采访否认性别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为什么她能在男性霸权的行业做到巅峰?我觉得这些问题无不和她内化了顺性别异性恋男性霸权中心的种种糟粕并且主动附和这种恶有关?如果女人没有主体性 那她是否能坐到权力最高位?我想到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女性人物 非常值得思考 女人的成功是否只有穿的像男人做的像男人想的像男人才能获得成功呢?非常有趣

1小时前
  • 老公就这
  • 推荐

会穿西服的女人 帅起来 直男自愧不如

1小时前
  • 黑白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