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2022

剧情片美国2022

主演:雷吉娜·赫尔,Zoe Renee,Julia Nightingale,塔莉娅·莱德,艾拉·亨特,诺亚·费舍尔,Anna Van Patten,D·C·安德森,安吉拉·格鲁威,Will Hochman,John Kroft,安珀·格雷,布鲁斯·奥尔特曼,塔利亚·巴尔萨姆,卡拉·杨,梅根·伯恩,乔尔·德·拉·冯特,詹妮弗·邓达斯,佩奇·瑞亚,约翰·维伊,汤米·波,阿曼德·舒尔茨,贝丝·迪克森,奥奎·奥克波克瓦西里,玛丽·凯瑟琳·莱特

导演:Mariama Diallo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师2022 剧照 NO.1大师2022 剧照 NO.2大师2022 剧照 NO.3大师2022 剧照 NO.4大师2022 剧照 NO.5大师2022 剧照 NO.6大师2022 剧照 NO.13大师2022 剧照 NO.14大师2022 剧照 NO.15大师2022 剧照 NO.16大师2022 剧照 NO.17大师2022 剧照 NO.18大师2022 剧照 NO.19大师202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7

详细剧情

  本片讲述了三名黑人女性努力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一所精英大学——著名的安卡斯特学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校建在塞勒姆时代的绞刑架山丘旧址上,清教时期受迫害的鬼魂正以越来越灵异的方式萦绕在校园里。

 长篇影评

 1 ) 塑造人生的梦

“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

我想,斯皮尔伯格导演真的做到了“是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时候的事”。想想前几年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也像做了一场梦。

同样是技术流派,斯皮尔伯格目前也开始返璞归真了。这部《造梦之家》是斯皮尔伯格写给电影的情书,也是写给自己的情书。就我的理解,这场梦,本就是他自己的人生。

作为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自传电影,《造梦之家》就是满满的私货。但是这一口口的私货却格外甘甜可口。也许每一帧都平平无奇,也许每一帧都意义非凡。没有过多的复杂蒙太奇,就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花言巧语,就是平平常常的电影人生。

每一位主演的表演都让我看到了斯皮尔伯格导演家庭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保罗达诺“突破以往精神病刻板印象”的慈祥爸爸,还是米歇尔威廉姆斯时而癫狂时而娇嫩的妈妈,这就是斯皮尔伯格想拍的,斯导的家庭就是这样的,至少,他想让观众看到这样的一个家。

所以说,《造梦之家》是造梦,不是做梦。斯皮尔伯格的人生当然是自己活的,他眼中的自己,就是影片中的自己。人生真是五味杂陈,人生真是一点一滴的细节,不会像电影中只剪辑需要的和重要的节点,甚至你想控制电影呈现哪种情绪,剩下的是可以删除的。他为电影而活,也最终活成了电影。然而最后,梦不一定是美梦,家也终于打破了脆弱的温馨,他再次拿起摄影机,屈服于命运残忍的召唤,电影与生活无限重叠……最后一个镜头,地平线本来好好在屏幕中间固定着,却又在最后一秒调皮地掉到了底部,露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像是斯导在和观众对话,和电影对话,和自己对话。

我的情书,你的名字。情书上,尽是电影。

 2 ) 是这个家造了一个梦

山姆的艺术细胞遗传他妈,全剧最打动人的一个角色就是男主的妈妈。是山姆的妈妈给了山姆的头脑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一直才把电影制作贯穿了整个人生。从带他看电影,偷偷给他用爸爸的摄影机拍火车撞击的视频,再到最后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好的母亲一直都在引导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培养他的爱好。山姆的舅舅那一段话我觉得很深刻。艺术他让天上的桂冠地上的桂枝,他也会让你心碎让你孤独。。。什么是艺术?山姆一直都在找答案。从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到长大真的可以看到这个造梦场景的导演。山姆真的圆梦了

山姆的性格:温柔善良胆小懦弱,有创造力,包容出(轨的妈妈)

 3 ) 《造梦之家》电影剧本

《造梦之家》电影剧本

文/〔美国〕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托尼·库什纳

译/博源

外景,费城,福克斯影院,夜晚

冬日。人们沿着影院的红砖墙排起长队,在严寒中呵气成霜(像马一样)。

字幕:1952年1月10日 新泽西

伯特的声音(画外):爸爸妈妈会紧挨着坐在你身边。灯光暗下来。随着大幕拉开,可能会有管风琴音乐响起——

摄影机逆着队伍往前推,直到靠近队尾的地方,拍到了6岁的萨米·费伯尔曼。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向下撇,似乎受了惊吓,马上就要哭出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

伯特的声音:别害怕。

萨米:里面很黑!你说过的!

工程师伯特·费伯尔曼,37岁,戴眼镜,身穿运动夹克,系着领带,低头看向萨米。

萨米:我不想进去!

伯特:但是看电影很开心啊。整个星期你都很兴奋——你人生第一场电影!

萨米:人那么大!

伯特:什么人?

萨米:你说过,电影里都是巨人。

伯特:不是巨人,是因为放映在大屏幕上才显得像巨人。但他们不是真人。(对米茨)是吧?

萨米抬头看向妈妈。

米茨的声音:就像梦里一样。

萨米:梦很可怕!

母亲戴着手套的手轻抚他的脸颊。

米茨:有些梦很可怕,可这是一个美梦,讲的是马戏团、小丑、杂技演员,呃,还有……

伯特:你想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吗?有个大机器叫放映机,里面有一盏大灯,非常明亮,把小丑和杂技演员的照片投射出来——

米茨:还有大象和……嗯,让人快乐的东西!

伯特:投射的意思就是把东西——让人快乐的东西——发送出去……就像一个巨大的手电筒发出亮光。这些照片在灯光前一闪而过,跑得快极了——每秒钟二十四张照片!——在你的头脑里,每张照片能停留十五分之一秒。

萨米专心聆听,但他看起来还是有些胆怯。

伯特:这就是所谓的视觉暂留。只要照片闪得比你脑子快,就能让它们飞起来。放映机就是这样哄骗我们的,让我们相信静止的画面在移动——这就是电影!

萨米听得似懂非懂。米茨戴着手套的手温柔地引着他转身面对自己——

米茨·费伯尔曼,33岁,金色短发,风格标新立异中略带古怪。她蹲下身,视线与他平齐,极具诱惑力地温声哄劝。

米茨:电影是你永远不会忘记的梦想,宝贝。等着瞧吧,看完电影,你脸上能笑开花。

萨米的担忧慢慢散去。米茨对萨米的温柔耐心,萨米对米茨的全然信任,使伯特深受触动。队伍开始移动。

伯特:他们检票放行了。

米茨抬头看向伯特,他向她眨了眨眼。米茨看着萨米,挑了挑眉毛:“我们要进去吗?”萨米点点头,表示同意。米茨握住萨米的手,站起身。队伍前行,费伯尔曼一家三口随之走向入口,镜头上升,影院前门上方的海报——西席·地密尔的《戏王之王》。

内景,福克斯影院放映室,夜晚

放映机像一个咄咄逼人的怪物,巨大的输片盘在旋转,胶片随着齿轮转动,经过片窗,一桢又一桢,从明亮的光源前闪过,冲出镜头,进入……

内景,福克斯影院影厅,夜晚

富丽堂皇的影厅座无虚席,足足容纳了一千两百人。银幕上,科内尔·怀尔德和贝蒂·赫顿在抢劫火车。

劫匪1(银幕上):等火车头过去!

银幕上:两名劫匪从停在铁轨旁的汽车里跳出来,爬上一辆缓缓停下的马戏团火车。劫匪1脸上系着一块大手帕当面罩,他用手枪敲碎窗玻璃。

劫匪1(银幕上):开门!

一名工程师过来查看情况,被劫匪2给打晕了。

影院里: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米茨瞥了一眼萨米。萨米瞪大双眼,看得入了迷,全神贯注……

银幕上:汽车本要横越铁轨前行,突然急刹车。

劫匪2(银幕上):那是什么?

另一列火车在同一条铁轨上向他们疾驰而来。

劫匪1(银幕上):第二节车厢!

劫匪2脸色惨白。他的恋人就在被汽车挡住无法行驶的火车上。他们刚刚抢劫了那辆火车。

劫匪1(银幕上):开车!我们赶紧离开!

劫匪2(银幕上):安吉尔!她还在火车上!

劫匪1(银幕上):那又怎样?钱到手了,我们走。

劫匪2(银幕上):灯!我用车灯照过去!

他把车开上铁轨,朝着火车迎头驶去。

劫匪1(银幕上):你疯啦,蠢货,把方向盘给我——

他扑向方向盘,劫匪2给了他一拳,接着又抡过去一棍。

劫匪2(银幕上):停车!停车!

他驾驶汽车沿着铁轨冲向迎面而来的火车,车头灯打着双闪。

劫匪2(银幕上):停车!你们没看到车灯吗?!停车!

影院里:萨米双眼圆睁!

银幕上:第二辆火车的司机试图减速。

司机(银幕上,对制动员):拉闸!

劫匪2(银幕上):安吉尔!安吉尔!

但是为时已晚。火车撞上汽车,把它掀翻了!

影院里:萨米全身绷得紧紧的,他向后靠在座位上,目瞪口呆地盯着银幕上的灾难现场。

行驶的火车撞向停着的火车。萨米被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恐惧攫住,仿佛定格了。镜头在惨烈的事故和萨米的反应之间来回切换(参见《2001:太空漫游》的星际之门段落)。对于萨米来说,这是真事,不是电影。他瞪大双眼,捕捉到银幕上的危险:狮子和老虎逃离了被撞毁的火车!

在他的上方和后方,放映机光柱的色彩彼此交错,在烟雾弥漫的浑浊空气中起舞。光柱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了——

内/外景,费伯尔曼的车驶过新泽西哈登高地

——缤纷的圣诞彩灯,装点着街道两旁的房屋。萨米坐在汽车前座,挤在父母中间,显然是受到了惊吓。

米茨:你最喜欢哪一段?

萨米依然胆战心惊,说不出话来。

米茨:萨米!光明节你想要什么礼物?

萨米不作声。米茨看向伯特。

伯特:我告诉过你,这不是个好主意,他容易感受到a-n-x-i-e-t-i-e-s(焦虑)。

米茨: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i-m-a-g-i-n-a-t-i-o-n-s(想象力)过于丰富。

萨米:非得把长单词用字母拼出来吗?这是欺负人!

伯特转弯驶上水晶台大道。圣诞彩灯璀燦夺目。他眯起眼睛。

伯特:彩灯一亮,好像什么都变了。找自己家都有点费劲。

萨米(对伯特):我们家黑洞洞的,没有灯。

米茨笑了。

萨米:光明节我就想要这个。

米茨:什么?

萨米:圣诞彩灯。

米茨又笑了起来。伯特摇了摇头。

米茨:对不起,宝贝,犹太人不挂圣诞彩灯。

伯特:会有八夜烛光。(唱倒数第二句,给她帮腔)“谁还能要求更多……”

汽车驶入这个街区唯一一栋没有张灯结彩的房子的车道。

米茨(尾句):“谁还能要求更多!”

伯特侧身,越过萨米头顶,给了米茨一个浪漫的吻。

萨米看着,又高兴又惶恐。然后——

萨米:我能开着示波器睡觉吗?

(切至)

特写:伯特的示波器,波形闪烁。萨米黑暗的卧室充斥着怪异的跃动绿光,对床上的萨米起到了催眠的效果,他努力抵抗着睡意,但还是沉入梦乡。他的眼睛眨动着,最终闭上了。

(切回)

特写:示波器的圆形屏幕。叠加在起伏不定的六道绿色波光之上:《戏王之王》喧嚣混乱的音效。示波器波动的频率加快,伴随着汽车驶上铁轨、司机疯狂大喊的声音走向失控。火车掀翻汽车,与另一列火车相撞的画面突然闪现。

内景,哈登高地,费伯尔曼家,过道,夜晚

萨米(画外):妈——妈!妈——妈!

米茨身穿睡衣,冲向萨米的房间,她半梦半醒,迷迷瞪瞪的。

内景,萨米的卧室,夜晚

她慌忙打开门,发现萨米正在床上跳来跳去。

萨米:我知道光明节我想要什么了!我知道光明节我想要什么了!

内景,哈登高地,费伯尔曼家,夜晚

一支光明节蜡烛。萨米4岁的妹妹雷吉手持引烛,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点燃它。

费伯尔曼一家念诵希伯来语祷词。

全家人一起祈祷,包括萨米的两个妹妹和外祖母与祖母:63岁的外祖母蒂娜·席尔德克劳特,满怀喜悦和慈爱;66岁的祖母哈达什·费伯尔曼,一个令人敬畏的高个子乌克兰人。

他们快乐地齐声高喊“光明节”,结束了祈祷仪式。姐妹俩兴奋地抓起礼物,埋头拆看。

雷吉:谢谢!

伯特悄悄地把萨米的礼物递给他。

伯特:萨米……

萨米用手指拆开礼物包装:莱昂内尔电力火车轨道!

内景,费伯尔曼家,客厅,片刻后

盛大的钢琴演出。米茨伴奏,全家合唱。哈达什用毛线编织出一片片小方块,她打算改天把它们拼到一起,缝一条阿富汗毛毯。伯特拿着发条上弦操作的柯达布朗尼8毫米摄影机拍摄;架子上明亮的灯光给房间造成过度曝光的效果,四周摆放着伯特正在修理的电视机。伯特的镜头推向唱歌的米茨。

米茨:火车站,大清早,火车头,队排好,站长拉起小手柄!

所有人:噗噗,嘟嘟,它们开动!

米茨的演奏继续。

(切至)

在光明节的每一个夜晚,都会点亮另一支蜡烛,萨米也会再拆开一份礼物。第二天晚上,是乘务员专用车厢;第三天晚上,是一节客车车厢;第四天晚上,是一节货车车厢;第五天,是另一节客车车厢:第六天,是一个道岔遮断器;第七天,是变压器;最后,第八天,是煤车和火车头!

内景,费伯尔曼家的车库,夜晚

车库是伯特的工作间:四周是正在修理的电视机;工具和业余无线电设备摆放在工作台上。

伯特蹲在萨米身边,把火车头摆在其他车厢前面,放在己拼接完工的轨道上,轨道下面铺着漆成绿色的胶合板。

伯特:……就是说外面是路基,中间传导电力,机车下的这两个金属轮子接通电路。

伯特小心翼翼地把火车头连到车身上。此时,祖母、外祖母和米茨走进车库。

哈达什(对伯特):这么说,工程师先生,美国无线电公司给你涨薪水了?这套有轨电车可不便宜。

萨米(气愤!):这不是有轨电车,这是莱昂内尔火车!

伯特:今年不会给电脑工程师加薪的。也许明年有可能。

米茨:你那位兼职干副业的儿子往我的房子里塞满了坏掉的电视机。当修理工。所以他才买得起火车。

萨米走向变压器,哈达什作势扑向伯特。

哈达什:哎呀!小心点,别让他电到自己。

萨米看着伯特,惊慌了一霎。蒂娜和萨米蹲坐到地上,伯特对哈达什说——

伯特:别吓唬孩子。(对萨米)没事。

蒂娜:继续,要是不带我,你休想坐着那趟花里胡哨的火车去佛罗里达。

哈达什:她倒在地上了。谁扶她起来?

蒂娜:谁说我要起来了!我要乘坐萨米有限公司的火车去迈阿密!(对萨米)开车。

萨米放心了,转动变压器的旋钮。火车开动。众人鼓掌、赞叹。雷吉和娜塔莉冲进来,被这壮观的场面惊到了。

萨米跪下来,让自己的视线与火车轨道平齐。从他的新视角来看,迎面驶来的火车仿佛跟真火车一样大,当它冲向他的时候甚至变得越来越大。在他的脑海里,这列玩具火车咔嗒咔嗒的声音,被蒸汽机车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所取代。火车行驶到他面前,萨米瑟缩一下,打破了这个让他沉迷其中的幻觉。

外景,费伯尔曼家,夜晚

在四周圣诞彩灯闪烁的房屋映照之下,费伯尔曼家仿佛是水晶台大道上的一个黑洞。

内景,车库,夜晚

萨米的手把一辆玩具敞篷车放在轨道上,面对着火车。他把一个小小的诺亚木像塞进驾驶座。

萨米拿手电筒照着,拨动变压器旋钮。

火车启动,朝小汽车驶去,萨米的手伸向火车。然后我们看到萨米的脸,几乎是紧贴胶合板,寻觅准确的视角。

火车加速。特写:冒着浓烟的烟囱。玩具汽车冲向火车。特写:火车的前灯照亮了诺亚的脸。

萨米屏住呼吸,看着火车和汽车相向而行;萨米的脑海里再次响起撞击声,响亮、逼真!然后……

砰!汽车撞上了火车!慢动作:汽车分毫不差地按照应有的轨迹走剧情:它被火车掀翻,就像电影里一样!诺亚从车里飞了出来!后景中,萨米的目光追踪着诺亚在空中划过的弧线,然后……

镜头恢复常速。萨米的目光转向火车。火车直冲诺亚方舟模型,模型侧放在铁轨上,以确保它会脱轨,然后……

又是一声“砰”!慢动作:火车猛地撞上了方舟!车厢彼此冲撞,画出一道折线,方舟重重地歪到一侧,顶部脱落,几十对动物从方舟滚落,撒了一地。

萨米吓了一跳,往后躲去,碰到了伯特的工作台,工作台一侧架子上的工具掉到水泥地上,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

内景,伯特和米茨的卧室,夜晚

工具掉落的声音惊醒了熟睡的伯特和米茨,他们从床上坐起来。

内景,萨米的卧室,夜晚

萨米躺在床上。米茨给他盖好被子。伯特坐在床边,用尖嘴钳把一节车厢上弯曲的车钩掰直。萨米看得目不转睛。

伯特:这是精密的玩具。等你学会尊重它们才可以玩。

萨米:我真的尊重这玩具!我喜欢这玩具!

伯特:我知道,但你不能只是喜欢,你还得爱惜,明白吗?

他站起身,但在门口停了下来。

伯特:也许这个周末我们可以一起玩。

他拿着修好的火车车厢离开了。

萨米(转向妈妈):但我想看火车相撞。

米茨看着他,心里明白了什么。

内景,米茨和伯特的卧室,夜晚

米茨和伯特回到床上。伯特还在对付火车的车钩。米茨翻看《哥德堡变奏曲》的钢琴谱,一边读一边做标记。

伯特:我不明白。他干吗非得看撞车?

他看着米茨。她耸耸肩,接着研究她的琴谱。伯特的注意力又回到火车上,然后拿给米茨看:连接好的两节车厢。她无声地欢呼。伯特把车厢放在床头柜上。他打算摘下眼镜,安心睡觉,突然停了下来,因为她还在读谱。

伯特:很晚了。你还不想关灯?

米茨:一时半刻还睡不着。(给他看琴谱,琴谱翻开在“变奏21”的页面)看到这降调了吗?这叫哀叹低音。(唱开头音符,用她的蓝色铅笔打拍子)哒哒哒哒哒哒哒……

伯特:你应该去电台演奏,就是那个艺术节目,他们一直邀请你回去。

米茨:我没时间。

伯特:我们可以雇个保姆。

米茨:谁出钱?算了吧。以前的生活跟现在不一样,那会儿只有两个孩子。

伯特关掉了他那侧的灯。她从乐谱上抬起头来。

米茨:知道我最怀念钢琴的什么吗?一切都听琴谱的,心里知道巴赫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先是这个音符,然后是这个和弦,然后你张开手,跨八度,然后……(她唱出一段哀叹低音,手指也相应地跳动)创造一个小世界,安全快乐地待在里面。

伯特吻了吻米茨的手,躺了回去。她摘下他的眼镜,他微笑着闭上双眼。

伯特:谢谢。

米茨把眼镜放到床头柜上,挨着火车车厢。她盯着眼镜和火车。

米茨:他想看撞车,是因为他试图……控制它。

米茨的目光停留在火车车厢上。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成形。

内景,费伯尔曼家的车库,下午

萨米的身影倒映在坏掉的电视机屏幕上。他正在准备他的镜头,把火车、诺亚驾驶的玩具汽车和倾侧的方舟放在轨道上。米茨拿着伯特的摄影机走了进来。她对他微笑。他却沉浸于自己手头的事情中。

米茨:萨米?我们用爸爸的摄影机来拍。只让火车撞一次,好吗?等我们把胶片冲洗出来,你就能一遍又一遍地看,然后撞车就显得没那么吓人了。你真正的火车也不会损坏。

萨米急切地站起身,想要接过摄影机,但米茨并不给他,而是抓着摄影机矮下身来。

米茨:还有一件事,宝贝……我们不要告诉爸爸。这是我们的秘密电影,只有你和我知道。(眨眼)好吗?

萨米:好的。

内景,费伯尔曼家,晚上

伯特搬着一台电视冲进前门,朝厨房走去。

伯特:对不起,我回来晚了,我去拿莫伊纳汉太太的摩托罗拉了。工作间没有空地了。我该把它放哪儿?

米茨:客厅吧,我觉得。

伯特搬着电视蹒跚走开。就在他身后,哈达什被本尼·洛伊扛了进来。她抓着自己的大编织袋,挣扎着想下地。本尼35岁,是伯特的同事兼朋友。他属于工人阶层,己经开始谢顶,体格魁梧,脸庞讨人喜欢,笑容甜美,眼睛亮晶晶的,闪着顽皮的光芒。

本尼(冲着厨房嚷道):嘿,抱歉我迟到了,我去接费伯尔曼太太了。我该把她放哪儿?

哈达什:放我下来,傻大个,别丢人现眼了!

哈达什揪住本尼的耳朵,使劲拧了一下,强迫他把她放下来。

本尼:啊!哎哎哎!

萨米冲进门,从两人身旁跑过,直奔厨房。米茨正在做大餐:炉子上坐着锅,烤箱里烤着牛胸肉和砂锅菜。她转动研磨机的曲柄,把鸡肝切碎。

萨米:邮件送来了吗?

米茨(对萨米):在桌子上。

萨米跑到餐桌旁,在邮件中翻找。

哈达什终于摆脱了本尼。

哈达什:简直像个哥萨克人。

她拎着一袋钩针毛线走进厨房。沉默地扫了米茨一眼,走过去打开烤箱。

哈达什:这是牛胸肉?

在餐厅里,萨米开心地从本尼手中抢过一盒柯达胶片。

萨米:我的胶片!

米茨:啊,啊,啊!先吃晚饭再说。

她从他手里拿过胶片,把胶片盒塞进围裙口袋里。

(切至)

伯特、本尼、米茨、雷吉、萨米、娜塔莉和仍在做客的哈达什,正在享用米茨做的超级丰盛的安息日大餐。纸质的餐垫、桌布、餐巾,塑料的餐具和杯子。本尼坐在娜塔莉和伯特之间。点燃了两根蜡烛。桌上还有一个白面包。

伯特:磁性会随着核心材料的磁导率而增强。棘手的是磁导率——

本尼:对,虽然涡流会导致能量损耗——

米茨:我应该听懂你们的对话吗?

伯特(对米茨):你知道什么是磁场,对吧?

米茨:哦,当然,我是说——萨米,你知道磁场是什么吗?

萨米:我可以失陪一下吗?

伯特:不行。

萨米:但我必须去,就一分钟!

伯特:什么事这么急?

哈达什(对伯特):宝贝,这个尝起来有点怪,伯特。用塑料叉子吃味道不对。

伯特:妈妈……

哈达什:她是要留着银餐具等艾森豪威尔他们大驾光临的时候再用吗?

伯特(对米茨):问题在于,我们用的是真空管,不是晶体管,再加上磁芯——

本尼:35000个磁芯!(对萨米)嘿,萨米,你知道胶片用完的时候该拿你爸爸的摄影机怎么办吗?

萨米立时兴趣盎然。

本尼: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

萨米(态度斩钉截铁,甚至有一点傲慢,因为这事显而易见):加装胶片?

本尼:电脑也是一样。加装磁带,这样会拖慢速度。不过我们已经弄明白了如何拿出记录数据的磁带——

伯特:肝泥太美味了,简直不可思议。

米茨做了个手势,示意伯特闭嘴,把注意力放在本尼身上。

本尼:——不是每隔十秒换一次磁带,他设计的这台新机器——

他指了指雷吉,雷吉迫不及待地跳起来响应。

雷吉:商用计算机!

本尼:商用计算机!它可以瞬间搜索所有这些磁带査找信息。你永远不需要换磁带!比以前快了十倍!

米茨握着伯特的手,对本尼说道——

米茨:我喜欢伯特的头脑,特别是当你在旁边做讲解的时候。

哈达什从餐盘上抬起头来,看了看米茨,然后又看了看本尼。

萨米:妈妈!我现在得上楼了!

伯特:吃完再走。

米茨:他己经吃完了。

娜塔莉:不,没吃完!

娜塔莉拿起萨米的盘子让大家看。他的饭菜几乎没吃,都藏在盘子边缘下方。

伯特:萨米。

萨米瞪着娜塔莉,眼神放刀子。伯特正要开口责备萨米,本尼插嘴。

本尼:嘿,娜塔莉,我觉得你盘子底下有东西!

娜塔莉:不,没有!

米茨悄悄地朝儿子勾了勾手指。

米茨:萨米。

本尼(对娜塔莉):端起盘子看看!我看到有东西在动。

娜塔莉端起盘子,下面有一只黑色的大蜘蛛。她尖叫!

本尼抓起蜘蛛,丢进嘴里咀嚼。娜塔莉再次尖叫起来,雷吉也跟着惊叫。

趁此机会,米茨从围裙口袋里摸出胶片,偷偷塞给萨米,萨米跑了出去。

本尼嘴里塞满食物,他一边咀嚼,一边笑着说话,就像《亚当的肋骨》里的斯宾塞·屈塞。

本尼:糖分!可以这么说,我舔它就是为了糖分。

众人放声大笑。

娜塔莉:本尼叔叔,真是太——恶心了。令人作呕!

哈达什:娜塔莉,他不是你叔叔。(对米茨,语气尖刻)而且他也没那么逗乐。

米茨(忍笑):喊叔叔是为了表示亲近。

哈达什咕哝了一声,继续吃饭。米茨还在咯咯地笑,她把饭菜吃干净,把纸巾和塑料餐具留在桌子上。

哈达什:娜塔莉,他不是亲戚。他是因为给我儿子打工才总来这里的。

伯特:他总来这里,是因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本尼:费伯尔曼夫人,你在心底里承认吧,我也是你的朋友。

哈达什:我心底里怎么想,不关你的事。

哈达什继续吃她的饭。

米茨:席德·凯撒的片子8点钟开始!(对雷吉和娜塔莉)帮帮我。

哈达什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端起餐盘继续吃饭。与此同时,女孩们蹦起来,抓住纸桌布的两角,米茨拎起另一角,然后示意本尼有样学样。他照做。

伯特:娜塔莉,抓住那一角。

本尼:抓住那一角!抓住那一角!

雷吉:要我帮你扔出去吗?

两个女孩、米茨和本尼把桌布的四角拢到一处,把塑料杯盘和其他餐具都兜在里面。

内景,哈登高地,萨米卧室的壁橱,晚上

特写:柯达胶片在放映机里转动,光线从片窗流出,投射到萨米的手掌“屏幕”上。是莱昂内尔火车撞毁的镜头。萨米睁大眼睛观看。

内景,哈登高地,萨米的卧室,同上

米茨走了进来。房间里黑魆魆的。看不到萨米。

她听到了呼呼的声音,望向壁橱。门是关着的。壁橱门下方,有一道暗蓝的光影闪动。

米茨轻轻敲门。

米茨:萨米?

内景,哈登高地,萨米卧室的壁橱,晚上

门开了。萨米一言不发,伸手握住米茨的手,把她拉了进来。她微笑,有点不明所以。

米茨:什么?

片刻之后,隐身于黑暗中的萨米,挨着米茨坐在地板上,启动了放映机。

在他们面对着的壁橱墙上,出现了一个20x25厘米的长方形光屏,萨米的火车大冲撞电影开始播放。

首先是火车,绕过弯道,从摄影机前驶过。

继而是一道闪光。随后我们看到方舟停在轨道上,一辆汽车挡在前面。萨米的手指把诺亚塞进车里。

又是一道闪光。火车正对镜头驶来,车灯越来越亮。然后又是一道闪光。

米茨看得目不转睛。诺亚驾驶汽车,直奔镜头而来。

又是一道闪光,然后是侧面拍摄,火车撞上汽车。汽车被掀翻,诺亚飞出车外!又一道闪光,摄影机本身加速冲向方舟!又是一道闪光,火车直扑镜头!撞上了摄影机!米茨倒吸一口冷气!萨米抓住她的胳膊,不错眼地盯着她,寻求她的认可。

又是一道闪光,然后米茨入迷地看着火车撞向方舟,车厢彼此冲撞,然后散落开来;又是一道闪光,方舟侧翻,里面的动物飞向摄影机。米茨再次倒吸冷气。

萨米:我不得不让火车撞了很多次,但没把它撞坏。

片尾闪过。放映机照亮了整个壁橱。米茨盯着萨米。

米茨:哦宝贝!这真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

萨米回望着她,神情异常严肃。

米茨:再来!再来!再来!再来!再来!

萨米咧嘴大笑。

内景,楼上的浴室,下午

雷吉走进画面,她反穿着伯特的衬衫,假装那是牙医的白大褂。她把米茨的化妆镜贴在前额上,戴着格劳乔眼镜,嘴里叼着一根泡泡糖。

娜塔莉是她的病人,坐在折叠椅上,双脚蹬着一摞百科全书,领口塞着一张餐巾纸。萨米抓住她的下巴,调整她的姿势。

萨米:扭头。张嘴。放入玉米糖。

娜塔莉:啊——

雷吉往娜塔莉嘴里塞了一勺玉米糖。萨米又给了一勺番茄酱。

雷吉满怀期待,兴奋地跳了起来,她用尖嘴钳夹住一块玉米糖。

萨米(对娜塔莉):说“啊”。回头。番茄酱。好的……尖叫,仿佛疼得厉害。

他抓起摄影机开始拍摄。雷吉把尖嘴钳塞进娜塔莉张开的嘴里,假装要拔掉她的“牙齿”。

萨米:拔出来!

内景,客厅,下午

米茨坐在立式钢琴前,翻开《哥德堡变奏曲》。她找到了想弹的曲子,把手放在琴键上,做好准备,正要开始演奏,此时,楼上传来娜塔莉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她大惊失色,跳了起来!

内景,楼上的浴室,下午

门猛地打开,米茨冲了进来,她惊恐万分。娜塔莉喷出一口番茄酱,外加一颗血淋淋的玉米糖牙齿,溅到雷吉的牙医白大褂上,仿佛到处是血。萨米一直在拍摄。米茨又好气又好笑。

米茨:萨米!

内景,娜塔莉和雷吉的卧室,夜晚

雷吉咯咯地笑着,躺在地板上,身上裹着撕成一条条的床单。娜塔莉把大卷的卫生纸撕扯成小段,递给萨米,萨米拿卫生纸包住雷吉的脸庞和双手。

萨米用水枪喷湿雷吉缠着纸巾的脸庞和双手,制造出可怕的皮肉起皱的模样,这是在模仿《木乃伊》里的波利斯·卡洛夫。萨米显然对效果很满意。

雷吉睁开双眼,抬起胳膊,僵硬地举向天空,露出牙齿咆哮。

雷吉:啊啊啊!

己经“木乃伊化”的娜塔莉站在床上,跟姐姐一起嚎叫。

(切至)

内景,米茨和伯特的浴室,下午

米茨伸手去拿卫生纸。不见了。

她反手去摸背后的备用卫生纸,又摸了个空。

(切回)

内景,费伯尔曼家的厨房,同上

一个大手电筒打出戏剧化的背光,木乃伊雷吉和娜塔莉高举双手,凶狠地咆哮,跟跑着扑向萨米的摄影机。他后退,在她们前方,保持几步的距离,左右移动摄影机,增强木乃伊跌跌撞撞的感觉。

内景,米茨和伯特的浴室,下午

米茨看了看马桶上方的架子,发现了一堆硬纸芯,卷纸都不翼而飞了。

内景,萨米的卧室,下午

雷吉和娜塔莉用手帕蒙上双眼,萨米领着她们走进他的房间,窗帘闭拢,房间里一片昏暗。他让她们站在敞开的壁橱前。里面有一个旋转的彩灯轮放在摄影机旁,射出明亮的光束。他进壁橱,拿起摄影机和一根绳子。

萨米:摘下眼罩。

女孩们取下手帕,萨米拉动绳子,一个恐怖的骨架模型从悬挂的衣物中扑过来。雷吉和娜塔莉尖叫!

内景,费伯尔曼家,下午

米茨来到楼梯底端,一手拿着婴儿奶瓶,一手抱着5个月大的婴儿丽莎。她冲着楼上高声叫喊。

字幕:第二年

米茨:萨米!(稍顿,然后)雷吉!娜塔莉!马上下楼!爸爸有话要说!

(切至)

内景,费伯尔曼家客厅,同上

孩子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米茨和他们坐在一起,给5个月大的丽莎用奶瓶喂奶。伯特站起来,脸上露出紧张的笑容。在他身后是待修的电视机。

伯特:通用电气想聘用我,因为我在商用计算机上搞出了名堂。

孩子们——萨米(现在8岁)、娜塔莉(现在5岁)、雷吉(现在6岁)聚精会神地听着。

伯特:他们想应用我的电子数据库系统——我不认为他们了解这个系统的真正前景!我能赚更多钱!

雷吉:本尼叔叔也会来吗?

米茨:嗯,爸爸和我还没机会——

伯特(诧异、茫然):本尼?不,他住在这里——

米茨:伯特?

伯特吃了一惊,也许甚至有点恼火,他看向米茨,等她回应。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他来解答——

伯特:呃,我也会想念你们的本尼叔叔。

然后,他若无其事地继续和孩子们说话。

伯特:但凤凰城是一个整洁漂亮的城市。它正在崛起!

内景,费伯尔曼家,下午

砰!米茨和伯特的卧室门猛地打开,米茨拂袖而去。她下楼,伯特跟在后面,继续争论——

伯特:我才刚刚入职,在那里没什么影响力,我不能让通用电气雇用别人,开不了口,事情不能这么办。

米茨:别问他们,自己招聘。他们是聘你当经理。经理可以招人。雇用本尼。

米茨来到一楼。她看到被丢下的丽莎躺在摇篮里。萨米和两个妹妹挤在窗口。

米茨:是谁在看?萨米!

米茨把啼哭的丽莎抱进怀里,伯特继续为自己辩解。

伯特:他在美国无线电公司己经打出名气,不比我差。他会留在新泽西,摆脱掉我的阴影,然后就可以……

米茨:他需要你,伯特。他——

萨米(画外):外面有龙卷风!

米茨:是吗?家里还有更大的龙卷风呢!(转身面对伯特)实话说,伯特,有时候我真想晃晃你的脑袋。你——你就这么耸耸肩,把他抛在脑后了?

雷吉抓住米茨的胳膊,拉着她往前窗走。

米茨:再见?!我们要是甩手走了,他留在新泽西还有什么亲朋好友吗?你有机会帮助你最好的朋友!我是说真的!醒醒吧。

孩子们:妈妈!妈妈,看!妈妈!妈妈!看!

孩子们接连不断的喊声终于把米茨拉回到他们身边。

米茨:什么?

娜塔莉:看!外面有龙卷风!我好怕哦!

外景,费伯尔曼家户外,下午

米茨打开前门,抱着丽莎走了出来。狂风大作,天低云暗。

米茨(笑):哇……哦……

米茨抱着丽莎站在街上,眺望几公里外正在成形的漏斗云。孩子们和伯特也跑到前门廊上。

米茨:你们还真没开玩笑!

雷吉:有多近?为什么天空看起来会这样——

米茨兴奋起来,她把丽莎交给伯特。宝宝开始闹腾。她把其他三个孩子叫到一起。

米茨:来吧!快点,我们去看看!

她把孩子们推进车里。伯特跟着她穿过院子,他仍然抱着丽莎,一脸困惑。

伯特:米茨?你要去哪儿?!米茨!你去哪……嘿?!

伯特眼睁睁看着汽车发动,然后倒车,快过了正常速度。车里坐着三个孩子,米茨开车。伯特走向车子。

伯特:你要去哪儿?!

车子绝尘而去,把伯特和丽莎丢在车道上。

伯特:米茨!米茨!

内/外景,哈登高地,街道,下午

萨米、雷吉和娜塔莉从后座向前倾身,伸长脖子看前窗。车外,狂风呼啸,街道上散落着小树枝。开始下雨。

一些汽车靠边停下。米茨突然转向,惹得其他司机鸣笛警告。

雷吉:风在哪里,我看不到了——

米茨:前面的某个地方,我们会找到它的。

萨米(指方向):妈妈,在那儿,在那儿!

前方,漏斗云再次出现,从左向右移动。街上的汽车开始向左右两侧靠拢。

米茨加速,直奔没有车辆行驶的街道中间。萨米看到交通信号灯在左右摇摆。

几根电线杆开始前后晃动。

萨米:安全吗?

米茨(笑):当然安全,我是你们妈妈!

一根电线杆上的变压器砰的一声爆炸,火花四溅。孩子们尖叫。

孩子们:停车!停车!

米茨猛踩刹车,猝然停在一个十字路口。大雨倾盆,越来越猛的狂风把一串空购物车吹过十字路口。这一幕让米茨醒过神来。

孩子们松了一口气,靠回后座。米茨似乎意识到自己此举的荒唐之处。她低头,把脸埋在方向盘上,让自己平静下来。

米茨(轻声,语气迟疑):事出皆有因。事出皆有因。事出皆有因。(吓坏了,寻求孩子们的支持)跟我一起说!事出皆有因!

萨米、雷吉、娜塔莉和米茨:事出皆有因!

米茨和女孩们重复这句话,萨米沉默不语;他盯着窗外,困惑而又忧虑。

雷吉、娜塔莉和米茨:事出皆有因!

配乐:《拓荒者之子》的原声,蒂姆·斯宾塞的《小路篝火》

外景,亚利桑那沙漠,白天

歌声继续。一辆普利茅斯伊莱克特拉旅行车驶过仙人掌和风滚草。

字幕:亚利桑那州

在后窗,萨米忧心忡忡地注视着沙漠,警惕着危险的迹象。他手里拿着8毫米摄影机。

雷吉(画外):我觉得路上有死去的动物。

萨米突然注意到,汽车经过的路边有一只死去的犰狳,尸体肿胀,苍蝇围着它打转,嗡嗡作响。他对这个地狱般区域最糟糕的预期得到了印证,伴着冷酷的自得感,他举起摄影机,拍摄这只被汽车撞死的动物。随后又拍摄他的同伴。

萨米:雷吉,冲镜头挥挥手。

(切至)

8毫米影片,颗粒感,上下晃动,曝光过度。雷吉从右侧的后车窗向外张望,她转身,对着镜头做了个鬼脸。娜塔莉突然出现在她旁边,面向镜头。她把嘴凑到镜头前呵气,给镜头蒙上一层水雾。萨米伸手揪住她的衬衫,把她拉到镜头前,用她的衬衫擦干净镜头。没有声音,但萨米显然是喊了伯特一声,伯特挥了挥手,眼睛依然看着路。米茨从副驾驶座转过身来,摆了摆手。摄影机移到米茨身后的右侧座位,在那里坐着的是本尼!他挥手,做出“嗨,萨米”的口型,然后举起他的小型美乐时相机,拍了一张萨米拍摄他的照片。(8毫米影片结束)

(切至)

弗兰基的歌声还在继续。在蔓延开来的郊区,可以隐约看到驼峰山。草坪上有一个“出售”标牌,上面写着“橙花地产”。旅行车驶上一栋平房的车道。

米茨(画外):哦,瞧!就是那儿!

本尼(画外):没错!

孩子们欢呼。

萨米(画外):让我下去,我要拍你停车的镜头!

娜塔莉(画外):不!我要尿尿!不,不!

雷吉(画外):我也是!

旅行车停了下来,萨米跳出去,往前跑。雷吉和娜塔莉把头探出车窗。

娜塔莉和雷吉:不,我、要、尿、尿。

萨米不搭理她们,设置好景框,示意伯特往前开。

萨米:继续……继续,爸爸。你做得很好。

伯特听话地把车开进车道。萨米慢吞吞地举起手,准备下令停车。

萨米:接下来……

萨米的摄影机镜头占满整个画面。

(切至)

特写:萨米,现在14岁了,他在大喊——

萨米:站住!别动!

外景,凤凰城外的沙漠,下午

三名男童子军停在巨石间:迪恩,小笨(真名弗雷德),还有哈尔克(真名哈罗德)。三人都拿着细孔厨房筛,哈尔克有一个午餐盒。

萨米也穿着童子军制服,他绕到一块石头后面,发现一只愤怒的蝎子盘起尾巴往后退。他熟练地捏住蝎子尾巴。

萨米:午餐盒呢?午餐盒呢?!快点!

迪恩(招呼其他人):哇!伙计们,看看萨米抓的这个怪物!

萨尔(画外):我捉到几只小的。

罗杰:萨尔捉到了小蝎子!萨米,迪恩,过来看!

萨米和迪恩绕过几块大石头,跟其他童子军会合。他们过来时,萨尔(萨尔瓦多的简称)正好搬起一大块岩石。

萨尔: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巢穴!真够大的,萨米!

他们和萨尔一起跪在地上。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筛子去捞小蝎子。

哈尔克跑过去,拿午餐盒接蝎子。他摇晃午餐盒,以防蝎子爬上来。

罗杰:蝎子进巢了!

萨米:其实这是蝎子的床。

罗杰,一个戴眼镜的童子军,站在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高谈阔论。

罗杰:小蝎子应该叫幼蝎。它们的毒性是其他蝎子的两倍。所以——所以实验室出价更高。

萨米(摇晃盒子):差不多有五十只了!

哈尔克:哦,实验室会出多少钱来收购?

萨米:每只小蝎子是五十美分!

哈尔克:那就是二十五美元!

迪恩:真的吗?

罗杰:哇哦,我们拿这钱买什么?

内景,凤凰城,摄影器材店,下午

特写:三盒柯达8毫米胶片被放到玻璃台面上。

店员(画外):十二美元整。

萨米数钱,把现金放在柜台上。

外景,橘林地产的一条街,下午

萨米和他的那群同伴骑着自行车,沿着绿树成荫、草坪绵延的街道前行。萨米拿着装胶片的袋子。

哈尔克:嗯,这个奖章,是颁发给摄影作品的,不给电影。手册上说你必须用静态图片来讲故事!

萨米:没错,但电影其实也是由静态图片构成的。你把一堆图片连在一起,它们就动了。

罗杰:对,可我们拍什么电影呢?

他们看到一群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女孩沿着街道迎面走来。

萨尔:哇哦,萨米,瞧,是珍妮特·本尼迪克特!

萨米盯着其中一个女孩。她极其漂亮。

小笨:嘿,去和她搭个话,你敢吗?

哈尔克:他己经跟她说过话了。

小笨:不可能!

迪恩:见鬼。

萨米用力踩车蹬,低着头从女孩们身边经过。

内/外景,凤凰城,电影院,下午晚些时候

男孩们小步跑向售票处。售票处两侧的广告栏里,醒目的海报写着:《双虎屠龙》,詹姆斯·斯图尔特和约翰·韦恩首度搭档,四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约翰·福特的杰作。

哈尔克:他说过了!说过了!他直接走上前去——

萨尔(对萨米):你去找过珍妮特·本尼迪克特?

小笨:你跟她说了什么?

萨米:什么都没说!

哈尔克:来吧,展开讲讲,萨米!

萨米:什么都没发生。

萨米走进影院。哈尔克转身看向其他人。

哈尔克:有情况。

他们跟着萨米进影院。

(切至)

男孩们走进上座率约有半数且观众多为老年人的影院,观看下午场影片。灯光己经暗下来,影片开始放映。

银幕上

斯托达德(吉米·斯图尔特饰)掸去旧马车上的灰尘,一名记者从旁观察。

斯托达德(银幕上):——同一辆。(读驿站马车铭牌)“陆路”——嘿,我觉得是同一辆马车。

影院里

男孩们很快找到了座位。哈尔克派头十足,扑通一声坐到萨米身旁。

哈尔克:所以萨米是朝着她的方向绕道——

萨米懊恼地翻过座椅后背,坐到前排的座位上,不想听哈尔克讲故事。

哈尔克:他尝试着——他鼓起勇气,想说点现成的套话,比如“嗨,珍,宝贝”什么的,但是——

萨米:不,我没有!你这是胡编乱造!

哈尔克:——但是,但是他看到珍妮特鼻子上沾了点东西,于是他就想:“酷!这下子我有借口去跟她搭话了!”他走过去说:“嘿,呃,抱歉,珍妮特?你鼻子上好像蹭了点灰?”

萨米:闭嘴,哈尔克!

哈尔克:但那不是灰!

萨米:看着像灰!

哈尔克:而且还不小!

萨米:闭嘴!

哈尔克:那是颗鼻屎!珍妮特·本尼迪克特大颗鼻屎!

男孩们捧腹大笑,只有萨米例外,他觉得脸都丢尽了。一位老妇人冲他们嘘了一声,示意他们安静。萨米又翻了一排座位,与其他人拉远距离,把全副注意力都放到银幕上。

银幕上

利博蒂·瓦兰斯(李·马文饰)的蒙面劫匪团伙正在拦截驿站马车。利博蒂开枪,逼停马匹。

影院里

其他男孩子还在咯咯笑,但是萨米立刻被影片所吸引,沉浸到剧情中。罗杰伏在椅背上,对萨米低声说话。

罗杰:嘿,萨米?

银幕上

利博蒂·瓦兰斯的大特写,戴着黑色牛仔帽,蒙着面罩。

利博蒂(银幕上):坚持住!

影院里

罗杰:我们打算拍什么电影?

(匹配剪辑)

内景,驿站马车,中午

……哈尔克,像利博蒂·瓦兰斯一样戴着黑帽子,蒙着面罩,从马车车窗里探出身。马车在猛烈颠簸,仿佛高速行驶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

哈尔克:坚持住!

灰尘打着卷飘进来。雷吉,现在13岁,穿着自制的19世纪款式连衣裙,戴着软帽,手里抓着一个金属保险箱;娜塔莉,现在11岁,穿着类似的衣服,从镜头对面的景框中探出身来。两个女孩都在尖叫!突然,另一个蒙面劫匪(小笨)把头伸进女孩身旁的窗户。女孩们又尖叫起来!劫匪们疯狂地大笑。

萨米(画外):别停,继续尖叫,继续尖叫!

娜塔莉再次尖叫,但雷吉开始咳嗽,被飘进来的另一缕灰尘呛到了。

萨米(画外):还得再来点儿灰!爸爸,用广告牌好吗?

外景,斯科茨代尔城外,平纳克尔峰露台餐厅,中午

萨米坐在伯特汽车的引擎盖上,透过马车的窗户拍摄。萨尔打扮成劫匪,迪恩穿着白色的警长服,他们各据车厢一侧,用力晃动马车。

雷吉:不!不,不,别再来灰尘了!

萨米:雷吉,停下,别咳嗽!

伯特扔掉他手中的托盘,抓起一块高高的夹板广告牌,上面写着“停车位仅供顾客使用”。他开始拼命挥动广告牌,把灰尘扇进车窗。

雷吉:伯特,我咳嗽是因为有灰尘。

伯特:再来点儿灰,伙计们!

萨米:娜塔莉,你说:“拜托不要杀我!”雷吉,别咳嗽了,戏太过了。这样不好。

男孩们从垃圾桶里铲起灰尘,尽量向马车扬过去。

餐馆老板,一个身材魁梧的希腊裔美国人,走向伯特。

老板:费伯尔曼先生!你把我的马车里边弄脏了!

雷吉:你不是想让我戏足一点吗?

萨米:别看镜头!伙计们,别看镜头。拍的这一段都没法用。

伯特:我们会清理干净的。

雷吉:爸爸!

内景,费伯尔曼家,晚上

特写:没有灯罩的灯泡。萨米慢慢展开8毫米胶片,借助背光和放大镜查看画面。

他正在剪辑,把胶片剪开,修边,涂上黏合剂,把镜头拼合在一起。成品被贴在一张桌子上,跟其他几个贴着标签的剪辑片段放在一起。

配乐:米茨正在演奏弗里德里希·库劳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第88号第3首“诙谐的快板”。声画同步。她的钢琴演奏贯穿这个场景。

内景,费伯尔曼家,卧室壁橱,晚上

黑洞洞的壁橱里,萨米把胶片投影到墙上。

8毫米镜头:

警长(迪恩)和劫匪(哈尔克、萨尔和小笨)躲在岩石后面对射。他们开火时会发出“砰砰”的声音。

萨米关掉放映机,然后倒放电影。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注视着“开火”时的枪管。

他暂停放映,盯着迪恩的定格画面,很不满意。

萨米:假。太假了。

内景,费伯尔曼家,客厅,夜晚

一家人和本尼坐在排成弧形的椅子上,聆听米茨的演奏。她穿着漂亮丝滑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妆容精致,娴熟地弹奏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伯特沉浸在音乐中,心醉神迷,为米茨的艺术水准感到无比自豪。本尼神情不豫。他低声对伯特说——

本尼:你听到了吗?

伯特不想分心,打手势示意他噤声:“安静,我想听!”本尼安静了几秒钟,又一次低声说道——

本尼(耳语):她要想上电视直播,得先剪掉那些该死的指甲。

米茨停止演奏,恼火地扭头看他们。

米茨:我明天就要表演了。这是一首很难的曲子。对我来说这是大事。我恳请两位闭嘴,听我彩排。

伯特:对不起,米茨!弹得太棒了!(对孩子们)你们听到了吧?上升的琶音把伤感的调子提了上去。虽说是f小调,但你们妈妈弹得充满活力。

本尼:就好像她是在弹打字机。

大家都笑了,连米茨也忍俊不禁。

米茨:又来了!

本尼(模仿钢琴/打字机组合):啪嗒嘀嗒嘀嗒咔哒咔哒!

孩子们大笑,伯特也不由得露出微笑。

米茨(对伯特):你听到了吗?有没有咔哒声?

伯特:我专心听你的演奏了,但是……

米茨:太好了。但是什么?

本尼:但是人们能在《图森》节目里听到这首曲子。

伯特(对米茨):或许我是听习惯了?

雷吉:或许通用电气应该生产橡胶指甲套。

本尼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指甲钳!

本尼:好了,米茨·费伯尔曼。是时候面对音乐了。

伯特:哦,天啊……

米茨:你拿这东西离我远点!不,不,不!住手,住手,住手!

本尼(走向她):是贝多芬,该死,不是摩斯电码!快点!

米茨(站起来,对伯特):拦住他!

伯特:不过他说得有道理,电视台的多向铝带式麦克风可能会更明显。

米茨跳了起来,掉头就跑,却不小心把乐谱扫到地板上。本尼冲过去,双臂环抱她的腰。她尖叫,虽说是笑着,但也有些恼火。她越挣扎,本尼抱得越紧。雷吉被吓到了,娜塔莉很高兴,丽莎兴致勃勃,但又有点胆怯。萨米既兴奋又害怕。

本尼抓住米茨,把指甲钳丢给伯特。指甲钳落在伯特身边的地板上。

本尼:拜托,是你娶了她!

雷吉:爸爸,不要!

米茨:我要挠你了!别以为我不敢!

娜塔莉:剪指甲!剪指甲!剪指甲!剪指甲!

伯特抓住米茨的脚踝,和本尼两人一起抬着她,走向沙发。她边笑边嚷,踢腾着双腿。

本尼:你觉得阿图尔·鲁宾斯坦会留指甲吗?霍洛维茨呢?还有施纳贝尔?肯普夫?

娜塔莉:剪指甲!

米茨:不,不,不,不!

本尼和伯特:列勃拉斯?!

伯特拿起指甲钳,试着剪了剪自己大拇指的指甲。

本尼:来吧,费伯尔曼,让她瞧瞧谁是通用电气的产品设计经理!

米茨:别剪我的指甲,我的漂亮——

本尼按住米茨,伯特捏住她的大拇指,拿着指甲钳凑了上去。

米茨:我在美容院为这指甲花了五十美元。不,不,不,不!

伯特和本尼:一,二,三!

米茨:(模仿露西·里卡多):哇——!

米茨停止挣扎,伯特凑到近前,剪指甲。安静了一瞬。

米茨:放开我,大利拉。

本尼松手。三个人喘着粗气大笑。

伯特:大利拉?

米茨挥开指甲钳,站起身。

米茨:好了,玩笑结束。剩下的我自己来吧。

娜塔莉热烈鼓掌,米茨行了个屈膝礼作为回应。她注意到她的乐谱被钉在了鞋跟上。

米茨:哦!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她把那页纸扯下来,随手抛开)好吧,就这么定了:我明天背谱演奏,不用琴谱。指甲剪短了。就像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萨米低头看着踩穿了一个洞的乐谱。透过那个洞,可以看见地毯花纹。他捡起那张纸,洞眼对准枝形吊灯的灯光。他微笑,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声音导前:伯恩斯坦为《豪勇七姣龙》创作的打击乐。

(切至)

内景,亚利桑那州国际青年商会大厅,晚上

镜头从正在转动的放映机后拉,显露出萨米所在的童子军275团。他们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周五晚会。大约有一百二十名童子军在观看这部电影,绝大多数是白人,黑人、拉丁裔和美国土著都为数寥寥。在童子军队员身后,坐着童子军团长和几位父亲,伯特也在其中。唱机播放着《豪勇七蛟龙》的原声配乐。其他观众看着电影咯咯笑,伯特却是全身心投入进去。

银幕上

8毫米镜头:雷吉和娜塔莉乘坐的驿站马车遭到抢劫。

匪徒们从马车上抢了一个保险箱,逃之夭夭。

小笨在泥地里摸索他的手枪。

大厅里

哈尔克嘲笑小笨。

哈尔克:你居然把枪弄掉了?!

银幕上雷吉和娜塔莉在警长办公室里,疯狂地打手势,指指点点,撕扯头发,把空钱包亮出来,向警长(迪恩)讲述抢劫的情形。警长一看就是个英雄人物。

大厅里

迪恩骄傲地微笑。

迪恩:那就是我。

银幕上

迪恩从衣架上取下枪带,系到身上,戴上那顶硕大的白色帽子。有人从观众席里大喊——

观众(画外):可怕的警长!

大厅里

迪恩尴尬地捂住脸。人们窃笑。朋友们拍拍他的肩膀,无声地鼓励他:“好样的。”

银幕上

三名劫匪(哈尔克、萨尔和小笨)坐在岩石后面,保险箱已经打开,服装珠宝摊放在岩石上。劫匪们为抢来的赃物欢呼!警长出现在他们上方一块巨石上,居高临下。

大厅里

众人不由自主地为他们的英雄鼓掌。

银幕上

反派们拔出手枪,寻找掩体!警长开火!这正是萨米觉得粗劣虚假的场景——但是当演员们开火的时候,他们手中玩具枪的枪口也闪出刺眼的亮光!

镜头交切:观众们连声惊叹!伯特显然深受震撼。罗杰盯着萨米,仿佛他是个魔法师。

罗杰:你怎么——怎么做到的?

两名劫匪毙命。劫匪头目(哈尔克)意识到他己经打空子弹,于是逃上岩顶。特写镜头:警长的枪口对准摄影机。他开火。枪口闪出耀眼的白光!

一个假人(劫匪的替身)摔落悬崖,从高处砸到沙漠岩石上,一命呜呼!

观众:哇!

特写:哈尔克饰演的劫匪摔死在岩石上。在他上方,迪恩收枪入套,捡起战利品,从容离去。然后,黑屏上浮现白色字幕:《枪雾》。

童子军爆发出欢呼和掌声!

内/外景,凤凰城,街道/费伯尔曼家的旅行车,晚上

特写:萨米新得的摄影奖章。萨米看着它,容光焕发。伯特开车。

伯特:跟我的工作有点像,是吧?我是说,电影导演做的事。

萨米:是吗?

伯特:先弄清楚我的部门需要做什么,再弄明白我的手下该怎么做。

萨米(微笑,开心):的确!是的!差不多。

伯特:你是怎么让手枪看起来好像真正开火的?

萨米:用大头针做的。

伯特(赞叹):大头针……

萨米:没错!我用大头针在胶片上戳了几个洞。

伯特大笑,看着儿子又惊又喜。

他伸手揉了揉萨米的头发。

伯特:萨米!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萨米(笑):看路,爸爸。

(切至)

外/内景,凤凰城,另一条街道/费伯尔曼家的新车,下午晚些时候

费伯尔曼家闪闪发亮的新旅行车,沿着道路从右向左行驶。

(切至)

在车里,16岁的萨米把着方向盘,开车载着他爸爸。伯特像鹰隼一样,紧张地盯着路面。

伯特:萨米,看路。

萨米:没有剪辑机我就没法剪辑,我得能切能接,我……

伯特:露营之后再说。

萨米生闷气。

伯特:到国家森林公园要开三小时车。你要是拿到驾照,就能搭把手了。

萨米(心烦意乱):好的。

伯特目光转回驾驶教学手册,考问萨米。

伯特:你驶向铁路公路交叉道口,没有警示设置,能见度有限,限速是——

萨米(兴奋地):是这样的,我的新电影,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你们的战争,就好像是另一个世界。我要用宝莱克斯H-8拍摄!我终于能用双幅胶片了。你知道这意味着六分钟不用换胶片吗?

伯特:你租这架摄影机花了多少钱?

萨米嗅到了陷阱的味道,有些犹疑。然后——

萨米:二十美元。

这价格让伯特吹了声口哨。

萨米:可我用的是自己的钱,你不必……

伯特:这个剪辑影片的小玩意价值几何?

萨米:这是曼斯菲尔德8毫米电影剪辑机。

伯特:多少钱?

萨米:八十美元。

伯特:见鬼,萨米!一百美金!就为了一个业余爱好?

萨米(感觉受到冒犯,心头火起):这不是业余爱好,爸爸。

萨米在十字路口停了下来。

伯特:你要是能把花在电影上的时间分一半给代数——

萨米:代数?我讨厌代数,你为什么……这完全没有意义。

伯特:如果你真心想做点什么,那就不是毫无意义。天哪,萨米,我小时候总在想:“有人知道怎么造这个,这辆车,那个后视镜,那个转向灯——”

萨米:可我想拍电影!

伯特:我是说真正的实物。不是虚幻的想象。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比如驾照。

外景,通往科科尼诺国家森林公园的公路,费伯尔曼家的汽车,白天

汽车拉着一辆租来的行李拖车,满载露营用具,驶向群山。

丽莎(画外):我要吐了,萨米!我要吐了!

雷吉(画外):萨米,请靠边停车。她会吐我一身的!

内景,科科尼诺国家森林公园的道路,费伯尔曼家的汽车,白天

娜塔莉、雷吉和丽莎在后座,紧挨着本尼。路上凹凸不平的车辙让车辆剧烈颠簸。

娜塔莉:慢点开!你这司机真是差劲。当心抛锚。

萨米:我们走的是小路,时速五公里。冷静点儿。

米茨坐在伯特和萨米中间,拍了拍他的胳膊。

米茨:你做得很好,宝贝,做得很好。

本尼从后座拍了拍萨米的肩膀。

伯特:当心,前面有水坑。

汽车一头扎进路上的一个深坑,费劲地爬出来,上了干地,但是剧烈的颠簸把拖车后厢的行李震到松脱,一些露营装备掉出来,落进泥水中。

外景,人迹罕至的山区,红色岩石上的露营地,白天

伯特给14岁的雷吉、13岁的娜塔莉和8岁的娜塔莎做演示,教她们如何用树枝做出三脚架,架在火堆上。萨米用附带变焦镜头的宝莱克斯P1摄影机记录了这个过程。

伯特:现在我们手里有三根结实的树枝,它们的内芯还是绿色的,这就是说,它们不会烧起来。对吧?绿色意味着它们还活着,里面有水分。我们采用三角这个形状,是因为当这三个点连接起来,如果我们找到重心,就能创造近乎完美的平衡。

在他们身后,米茨和本尼笑着拾柴。

本尼抓住一棵小树苗的顶部,把它掰弯,邀请米茨爬上有弹性的树干。

本尼:——因为,我是图蒂,你是弗鲁蒂。你还想听谁的歌?哈哈哈哈——

米茨手抓脚蹬,吃力地攀爬细树干。

本尼和米茨:铛铛铛铛!

她总算爬了上去。

本尼:好!

本尼松手,那棵小树挺直树干,欢呼的米茨也随之登顶。伯特一无所觉,自顾自往下讲……

伯特:——金字塔,对吧?我指的是这个形状背后的历史。

但是雷吉跳起来,跑到好玩的地方去了。

伯特:这真是……真是神奇。

娜塔莉牵着丽莎的手,去追雷吉。萨米慢悠悠地跟过去拍摄。米茨在树干上掉转位置,想去另一边。

伯特:女孩们?我要生火了!

本尼:三,二,一!

他松开树干,米茨又晃悠了一下,开心地叫嚷。伯特勤勤恳恳地敲打火石,直到——

伯特:哦!点着了!哇哦!

但其他人都在忙着跟米茨一起开怀大笑。

(切至)

这是最后一晚。萨米没再拍摄。大家围在篝火旁。伯特和米茨齐唱俄罗斯民歌《雪球花》。

米茨和伯特:多么迷人,多么漂亮,你快爱我吧,好姑娘。

萨米、雷吉、娜塔莉和丽莎加入合唱。

费伯尔曼一家(节奏舒缓活泼):雪球花,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花园里长满了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渐快)雪球花,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花园里长满了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

费伯尔曼一家开始合唱另一段。本尼也加入进来,不过他是自己胡乱编词。

费伯尔曼一家(速度更快):雪球花,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花园里长满了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

本尼:雪球花,清洁剂,她很性感,哦天哪!肺炎、消化不良、白血病,哎呀!

费伯尔曼一家开始演唱第四段,速度快到飞起,但是米茨和孩子们听着本尼的即兴表演,陆续停了下来。伯特坚持独自唱了几句,还是放弃了。

费伯尔曼一家:雪球花,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花园里长满了雪球花,美丽的雪球花!

本尼:哦,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对不起,爸爸,我说了谎!我抢了钥匙,偷了车,开车兜风得意洋洋!

本尼直接唱下一段。米茨及时鼓掌,孩子们也跟着捧场。伯特坐在一旁,没有参与其中。本尼唱——

本尼:收回你的话,不要瞎扯淡!你让我——

他向米茨示意:“接唱!”她唱道——

米茨:——心脏病发作!

本尼:我要喘口气,蒸——

米茨:桑拿!

本尼:——桑拿!还要大嚼炸肉排!

米茨:炸肉排!

本尼:畅饮梅子白兰地!

雷吉:吃点玉米粉,拉出——

娜塔莉(对“大便”做出反应):哎呀呀!

米茨笑得前仰后合。本尼把摄影机从萨米眼前拉开,拽着他跳舞,女孩们也加入进来。伯特静静地坐着。

本尼:我们住在亚利桑那!那里寸草不生!土地干旱,遍布石头!

娜塔莉:我们可以吃香肠!

本尼:没错!

大家欢呼。游戏最终演变成本尼、米茨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高喊“啊”收尾的音节。

(切至)

伯特给本尼倒了一杯占边威士忌,萨米和雷吉在一旁留意着他们的动静。伯特很放松,本尼忧心忡忡,慷慨激昂地争论。

本尼:他们早晚会明白,浮点运算单元不是用来控制工业流程的,它会引发警戒。有多少位?

伯特:64位!

本尼:64位?!64——!你疯了!再加上11个运算符的分时服务!他们会知道我们制造的是商用计算机,我们都会被炒掉的。

伯特:不会。

本尼:会!通用电气公司不做商用计算机,我们做的是重工业加工流程——CEO跟你说得很明白了。拉尔夫·科迪纳会活剥了你的皮。

伯特:一旦美国商业银行入股,公司就可以赢利,这正是科迪纳先生的本职工作——赚钱。我的工作是让雷声公司交付一万个符合我们标准的锗晶休管。你的工作是把电缆线路图提交给必能宝公司,等时机一到,我们就可以把分类器连接到主机上了。

本尼:行啊,等通用电气把你我都踢出来,说不定必能宝会雇用我们。

伯特:就算会被踢出来,可为了造这么一台超强的机器,难道不值得试一把吗?

本尼:也许对你来说是值得的,就像上帝创造了小小的绿苹果。加利福尼亚欢迎你!IBM在等你去呢!

米茨躺在帐篷里,专注聆听。孩子们从野餐桌旁插话。

雷吉:我们要搬去加州吗?!

伯特:不是。

本尼:随时!

萨米:什么?

伯特:是IBM主动提的,我的确是……受宠若惊,但是——

本尼:受宠若惊?!受宠若惊?!电脑行当里所而人都是拼上老命去求职。你去加州造你的64位双精度辅助装置,我宁可留在亚利桑那生产40瓦的电灯泡。

米茨在她的小床边喝了一杯占边威士忌。

伯特(对萨米和雷吉):沉住气!

本尼(肃然起敬):一致?——哦天哪——

伯特:我跟妈妈说过了,这事由她来决定。她要是不同意,我不会再一次把我们这个家连根拔起的?

 4 ) 造梦之心

如果要从诸多杰出的导演中,选出一个最代表美国的巨匠,比如,《文明》里的好莱坞奇迹要诞生一名伟人,那最简单,最平均乔,不迷影(装逼)的标准答案必定属于斯皮尔伯格。

有时美国主旋律未必是一个褒义词,郊区的别墅和一条狗代表着最普世的中产安乐,但也是最庸俗的乐观主义。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往往有种一切恰到好处的感觉,他总是直觉地懂得怎么按摩到给钱的制片厂高管和付钱的观众最舒服的穴位上。取悦而非纵容,好像一切都很容易。顺利成章、水到渠成,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一切都正正好好太巧了,Spielberg gets it. Fun,有意思,娱乐,奇观,加上一点多愁善感,巨大商业成功是如此,奠定学院地位《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的都充满了恰到好处。将观众的情绪按着既定的轨道推进,如同《夺宝奇兵2》里字面意义上的过山车,正因如此,少不了精确地操纵圆满的诟病。

但这是本事。《造梦之家》中,小山姆制作野营影片的那一幕,是教科书般的视听语言。这部斯皮尔伯格半自传式的电影放在种族和性别斗争越发白热的今天,对于觉醒的社会正义战士来说,他的生活太过优越(太白,太老,太男),反犹和父母离异,似乎都有些跟不上当代最紧迫最热点的社会议题了。

山姆(小斯皮尔伯格)的家庭甜蜜温馨,父亲是天才工程师,母亲是极具艺术天赋家庭主妇,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家。电影没有真正的恶人。没有如今朗朗上口的“结构性的”任何东西。父母引导他,支持他,甚至和母亲产生感情的第三者本尼也在支持他拍电影,学校里欺负他的大高个被他的电影打动。即使这样,对于一个家境优越的孩子来说,艺术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掌中玩物。这个梦幻般的家庭给了他艺术的启蒙,电影给了他生活的锚定;也是艺术的直觉,对生活的敏感和观察让他窥探到了完美中的裂缝,看到了母亲的挣扎,痛苦和快乐的秘密。

父母离了个婚又算什么挫折?被打了一巴掌,在学校里被欺负又是什么大事?

苦难并不是艺术的快车道。当你真正热爱什么,就不会只想千方百计去证明自己的痛苦,而是用真诚去构建。小山姆在目睹父母向姐妹们宣布分居时想象自己手持着摄像机的那一幕,是鲍里斯舅公的演讲也是斯皮尔伯格对电影艺术热爱的最佳注脚:艺术是一种亲切的天性,让你看到残缺和沉重的现实,诱骗你抽离,是避世的鸦片,又是你孤苦无依时的绳索,把你从深渊中拉起。成长必经挫折,平常才是梦的起点,创作的启发来自于无论身处的环境依然敏感的内心。这或许也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总是格外的普世,观众都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位置和视角的原因。

《造梦之家》让我想起古早的由斯皮尔伯格本人引领和定义的高概念夏日大片:《大白鲨》和《侏罗纪公园》。在预算并不宽裕或者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片名中的噱头,不会毫无节制的充斥电影:大白鲨的真身到影片1小时21分钟才出现,总共镜头不超过4分钟;而恐龙在《侏罗纪公园》一共只出场了15分钟。而撑起这些高概念电影的,并非电影高管眼中吸金的奇观,而是丰满的有性格的人物和故事。同样的,在关于自己的故事中斯皮尔伯格仍然展现了克制,自始至终没有自恋地卖弄对电影的天才和知识,影片没有变成看我年少时钻研拍片技巧和片场打工人纪实,没有眼花缭乱的迷影致敬和接梗大会,反倒是结尾处的毕业舞会电影无意地复刻里芬施塔尔的《意志的胜利》透露了小斯皮尔伯格的天才之处。《造梦之家》通过电影(和“电影”),耐心地带观众进入了一个家庭,父亲,母亲,朋友,亲戚,儿子和姐妹,如斯皮尔伯格本人所说,展现了在孩子眼中父母如何从神圣的家长蜕化为会有七情六欲有缺陷的普通人的矛盾过程。

《造梦之家》自然串起斯皮尔伯格一系列代表作中最具标志性的要素:《大白鲨》的沙滩,《夺宝奇兵》中的印第安纳琼斯的美国童军Boy Scouts背景,自身犹太身份和早年的反犹情绪霸凌指向《辛德勒的名单》(和《慕尼黑》)。对二战一如既往的痴迷成就了《拯救大兵瑞恩》。亲子关系,让孩子对自己的故事和生活有所掌控这一主题则贯穿始终(《E.T.》《太阳帝国》《铁钩船长》等等)。

在这些蛛丝马迹当中,《造梦之家》和《E.T.》又恰好凑成了一对谜面谜底交错的互文。不仅仅是火车的闪现,和孩子面对离异家庭的处境。

E.T.可以治愈伤口,给枯萎的花朵注入新的生命,让孩子骑着自行车腾空跃起穿过月亮。Elliot 对E.T.冰冷的躯体哭着说,I'll believe in you all my life. Every day. E.T., I love you.(我一生都会相信你,每一天都信,E.T.,我爱你。)在结尾处分别时,E.T.指着Elliot的小脑袋说,I’l be right here.(我会一直在这里。)

在孩子的眼中,真挚的爱用一生去衡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而在成年观众眼中,这个天真的承诺和约定带着被凡尘琐事蹉跎的感伤。E.T.到底代表着什么,我想已经有一个最简单直白的答案,是童真的造梦之心。

这个对年少的自己的诺言,斯皮尔伯格守住了。


最后,进入经典的一拉一踩环节。《造梦之家》表达的是对电影最真挚的热爱,电影是胶片的手艺活,在数码已成主流的今天,《造梦之家》怀旧的主题和质感由35毫米,16毫米和超8毫米拍摄而成。看完《造梦之家》走出影院,我突然想起来,2020年某地有一部宣称对电影表白的电影,整部电影由胶片衔接:有放映员儿子误喝胶片清洗液影响智力的设定;有放映员号召大家一起清洗和晾干胶片的场景;也有用胶片做灯罩和胶片上有重要人物的动机,然而,那部电影竟然没有用胶片拍,虽然我知道,这样做很贵。

 5 ) 梦想者的宇宙

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工匠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取悦观众的感官和精神为主要目的,但在这部《造梦之家》中我们看到的既不是有美化或者反思自身的私人回忆录,也不是一位大师送给粉丝的关于他电影的元素的解读文本,而是一位有着成熟梦想经验的人再次写下“梦”这一词后倾笔而出的随想,而随想的灵感就是孤独,童年时的孤独会在成年时被遗忘,而在老年时又重新产生回响,回响带来的不是记忆,而是先于记忆的存在,置放这些存在的“家”就是宇宙,而宇宙并不会在童年时被知觉到,而只在晚年,宇宙的被知觉证明了人身上具有多次新生力量,人只有一死,但能有多次诞生,在晚年从孤独中显露的新生发出的全部心理微光照亮了初生的宇宙,自童年以来我们就在积累这心理的亮光——通过眼球,用眼球耕耘我们的宇宙,宇宙在被耕耘中会生出可被知觉的先存在,眼球在耕耘中会更锐利、能包容更多的光。

一个电影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对光的记忆远比对肉体的记忆更加深刻:初次看电影时蓝莓色的神秘夜光、道具火车在碰撞的那一刹那闪光、放映机投在手上的带有故事的视觉复印……这时自己对肉体的记忆已经被光的记忆概念化,肉体的动机就是光的动机,而概念的触发点就是眼球,眼球主导了肉体的故事、感受、激情。这种由眼球给予的戏剧在一个老人身上产生了两种倾向:第一种是认定自己当时从事电影事业的必然性,即使事实上一切都是偶然与不得已;第二种是赋予自己曾经创造的电影形象一种宏大的命运,一个私人诗意形象的宇宙会被这些已有电影形象启发和生成,而这个宇宙正是自己所有电影灵感的来源。幼年时代,“我”看到人们会特意穿戴整齐,带着略显严肃的期望神情在电影院门口排长队,只是希望在一个昏暗的空间里被催眠两个小时,他们会克制住被打扰的愤怒去耐心提醒打扰他们的人,甚至“我”在第一次看电影后也成为了这种人,“我”无法想象这种静默幽暗中产生的高贵与自爱,这些人眼球里映现出的是什么呢?后来在拍摄指导工作里的无数次采光中“我”才揭开了这个谜底:他们在看的是由他们的记忆和想象构成的梦想。他们的眼帘里没有家庭、社会、学校制度,有的只是记忆中的某个十分宁静的夜晚与想象中的某个血脉喷张的冒险两者在眼球里生成的诗意形象,而且这种诗意形象的遐想过程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经验被存放在心智中,在出了影院后依然会得到耕耘,耕耘的工具就是光和眼球,因此所有梦想者都会对光格外敏感:在拆开礼物时喜悦的形象随着烛光的点燃冉冉升起、车灯透射母亲的内衣将母亲近乎赤裸地展现在“我”眼里刺激了我探索母亲灵魂身处的好奇心、多年后依旧不会忘记的将“我”引入导演办公室的那缕轻柔的阳光和收到导演启发后自己的眼球已经磨练到可以凝视阳光的程度……本片的故事都是以光作为展开点与连接线索,而这个故事正是“我”耕耘自己形象的宇宙的产物,所有电影从业者都是熟练的宇宙的耕耘者,他们的眼球可以直接凝视阳光,而“我”之前所有光的积累和与光相关的故事的铺垫,就是为了在电影的结局凝视阳光,而当“我”再次用光的语言去回忆过往时,“我”的光之语言的形成历史并不是编年体,而是以四季作为计算方式,因为每个季节的光都是不一样的:初次邂逅电影时凤凰城深秋葡萄紫的夜光、探索拍摄技巧时亚利桑那州初秋蛋黄色的阳光、在歧视与爱情中接触现实社会时加利福尼亚州盛夏橙黄色的阳光……活跃在梦想者心中的不是历史的记忆而是宇宙的记忆,为了重新唤起自己曾经梦想过的诗意形象,必须使我们的记忆非社会化,去丢掉那些为了社交和周围人一说再说的记忆,所有的形象包括城市、亲人都是自己梦想中的,而不是现实发生的,这样一来电影中的一些奇幻场景就可以说得通,比如已故外婆给母亲打电话叫她不要让Boris舅舅进屋,但甚至没有一点争执,母亲就让他进屋了,最终Boris舅舅成了“我”入行电影业的关键人物,这个人物的出现与离场没有任何逻辑,但在梦想中他的形象就是自由的,正如宇宙中的流星没有理由得出现,也没有理由得离开,但它留下的光辉会一直在被看见的人心智中生成新的形象。当观众看到门帘上投射着Boris舅舅的两重身影时,他的形象也会留在观众的心智中。

Boris舅舅的两重身影

Boris舅舅形象的出场伴随着两重光影,一重明亮,一重阴暗,光在这个梦想的文本里拥有绝对的表达权,所以Boris舅舅的出场自然会因为两重不一样的光影而表达出两种不同的含义,每一种含义都包含一条完整的线索,前面已经提到了Boris舅舅是“我”决心从事电影行业的关键人物,这是明亮的那一重影子表达的含义,而阴暗的那一条则引出了另一条有关影片主要矛盾的线——梦想与家庭。Boris舅舅的引出点就是“我”外婆的去世,也正是这个点,父亲为了缓解夫人的丧母之痛让“我”优先制作关于家庭旅行的影片,这是“梦想与家庭”这条线的开始,于是最初单纯的梦想的喜悦不得不被掺入一些现实的杂质,然而最能证明水之存在的是干渴,同样最能证明梦想之存在的就是现实,而现实之于梦想,就如同眼泪之于眼球,前者不会摧毁后者,反而会在隐约的酸痛中为后者涂饰新的血浆。

梦想的形象与现实的记忆通过眼泪连接

在Boris舅舅来访后,现实对梦想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一次剪辑家庭电影时,“我”偶然发现了母亲与Bennie叔叔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甚至导致“我”萌生了以后不再拍电影的想法,因为电影让“我”发现母亲也是和“我”一样的梦想者,她梦想着凤凰城和在那里培养的钢琴才艺、梦想着幽默的Bennie叔叔、梦想着曾经还比较照顾家庭的丈夫……梦想者在现实里是自私的、嫉妒心强的,他们不允许自己的梦想被说成是只带有快适的爱好,所以无论是“我”的拍电影行为还是母亲的养猴子、与Bennie叔叔接近、回到凤凰城都是自以为必然的,即使慈祥如父亲,也会因为自己的科学事业被“我”怀疑而严词反驳,由血缘和姻亲制度组成的家庭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家,那个能供我们梦想、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和诗意形象的宇宙才是,而“我”、父亲、母亲的宇宙其实是同一个,只是现实里的自私、个人美化自己的倾向和嫉妒心让我们只愿意保护自己理想中的宇宙,而我们真正去在宇宙上达成和解时,就是在梦想开始影响现实的时候。

梦想第一次影响现实是在“我”的毕业典礼上,“我”因为影片的公正立场性成功让曾经欺负自己的同学感到羞愧,这并不是因为现实的逻辑——“我”想羞辱他才这样拍摄,而是“我”的梦想驱使自己去把电影拍得有美感,正如母亲动身回到凤凰城和Bennie叔叔一起生活、拍照,不是为了羞辱父亲,而是她的梦想趋势她把自己的理想生活记录得诚实、美好,但是“我”并不会像开始那样去责骂母亲,因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呼喊与细语都是由同一个宇宙所产生的不同的梦想驱使的,在长期的眼泪与笑声下,我们可以从对方感受到同一个宇宙的振动,就像“我”在外婆快要去世时相对无言,但我们可以通过动脉上血液的流动进行交流,不断产生梦想和诗意形象的宇宙就像不断产生血液的心脏一样,当一个人仔细感受自己心脏的跳动时,也会尝试去感受他人心脏的跳动,这就是每个人的梦想的关系,为梦想实践过的人会鼓励他人为梦想实践,实践就是梦想影响现实的过程,实践的法则就是宇宙,而实践过的梦想不会粘在现实里,只要如说咒语一般说一句现实中的逻辑法则“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现实就会像烧糊的鸡蛋一样发出声响来提醒我们它的回归,这或许就是现实的一种梦想性吧,这样的梦想性也有其它的种类:当“我”坐进导演秘书的办公室,“我”环视一周电影海报,“我”的心跳被这些影片的节奏长久沉淀下回响的音乐取代了,这些影片刺激起了“我”遥远的现实记忆,给“我”的梦想在现实中留下了存在空间,就像“我”的宇宙中有了空气于是能让我听见宇宙身处黑洞撕裂恒心的遥远回响,直到这一切被作为现实存在的导演的进场打断,宇宙又回到了真空的状态,当“我”数次想诉说自己有关电影的梦想经验时,都被导演打断,在这里电影是如此的现实、有逻辑,但电影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在结局再次被运动的第四面墙打破:当“我”走出办公室后朝着阳光走去时,镜头的上升很明显是被人刻意抬上的,甚至有晃动,这种人工痕迹将宏观的电影概念拉回了《造梦之家》这部本身并为此定了性——本片也是梦想。作为一部梦想的经验,本片希望为观众展示梦想背后的宇宙,并邀请所有为梦想实践过的人一起感受这同一个宇宙的共振,和影片的节奏一起呼吸。

斯皮尔伯格是新好莱坞电影时期出道的一位导演,他的电影充满幽默感、视听技术革新性和人文主义,因此他能取悦几乎全世界的观众,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在文章的开头称他为“工匠电影导演”,因为他的电影充满了技巧的痕迹,就像一个设计精巧的机器人,必要时可以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其它时候绝对不会打扰人,简而言之——完美,但没有心跳。这部《造梦之家》并不完美,它可能并没有让所有观众都感受到这部电影背后梦想的宇宙的心跳声和呼吸,因为与电影有关的梦想除了自由的遐想,还需要实践的技巧和与现实经验的辩证成果,不同于《ET》里单纯的童年遐想,影片的主题和视角也因为电影梦想的复杂而丰富、有结构感——“我”、父母、Boris舅舅、Bennie叔叔、家庭伦理的幽灵、城市的四季……比《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德国军官、犹太人的三角结构更加精密,也没有《拯救大兵瑞恩》中对《七武士》结构的模仿,可以说,《造梦之家》并非一位工匠晚年的回忆录,而是一位艺术家的惊世之作。

 6 ) 一些碎碎念

Spielberg最私人的一部电影,but I always enjoyed movies about love, family, and dream. 从中看到了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的萌芽,也看到了胶片下藏着的最丑陋不堪的秘密。很喜欢刻画出的男主和母亲的关系,或许亲情的爱本身就是复杂的,也是独立出其他情感之外的。可是母亲同时也是最懂儿子的梦的人,也是最支持他的。I guess life is always messy, ugly, and annoying.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that you can’t control, but you can always choose to focus on what you can control. And that’s 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than anyone else. 我真的太喜欢最后的结尾留白,和最后camera be above the horizon 的那个moment 永远感动于这样aspiring的ending。

今年年末在电影院看了好几场电影,意识到我是爱电影院的人,我享受和好朋友一起聊情节,共情角色,感同身受、也喜欢一群人在一个安静的氛围对着同样的画面产生不同的感触。2022即将尾声,希望新的一年继续爱电影,爱生活,努力活成想成为的样子。

 短评

除了几处剪辑挑不出啥毛病,也几乎百分百会是冲奥爆款。但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电影太“轻”了,所有困难都像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本质上来讲跟《我的区长父亲》其实没有分别。

2分钟前
  • 散步的侵略者
  • 还行

斯皮尔伯格拍这部片子之前大家还可以想象一下大导演是如何经历千辛万苦或者天才的创作力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结果拍了这部电影以后才发现人家不但家底厚有完美家庭甚至运气都比一般人好。。。

5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还行

TIFF 2022|观影34|本来以为会很类型,结果却非常私人,非常真诚。保罗·达诺开始转型,米歇尔·威廉姆斯奉献了近年来最佳表演,值得拿一个奥斯卡影后。关于一个小男孩如何把热情变成爱好,再变成职业。导演再次贡献了一部所有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的电影。更是为避免未来的「斯皮尔伯格」被扼杀在摇篮中,母亲是钢琴家,父亲是工程师,确实不一样,真的羡慕。多少个导演的故事,都是从童年拥有一台八毫米摄影机开始。做梦是爱好,也可以是职业;汽车飞机火箭很重要,但是人类有时候需要想象力和虚幻的东西——想法更重要。艺术和家庭总是背道而驰,追求艺术的道路是艰苦而孤独的,斯皮尔伯格一生都在领悟这个道理,并且毫不遮掩地把毕生感悟都放在其中。关于犹太人的历史和故事,他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也许就是因为他也经历过同样的屈辱。

9分钟前
  • 小玄儿
  • 推荐

一个画面,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在底部也会很有趣;如果在中间就会很无趣。本片不巧就属于“地平线在中间”那种。作为斯皮尔伯格的自传电影也太平淡了,哪怕电影和家人都是他最珍视的东西,拍出来却缺少打动人心的魔力。有时候敝帚自珍还是必要的...

1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请一些导演停止这种自己给自己拍传记的行为,我真的🙄…拍了以后又舍不得剪,导致全片变得很臃肿

14分钟前
  • 小G好吃么
  • 还行

真的请这些导演不要再自己拍片致敬自己,或者再写给电影的情书了。看完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没拍出只属于这个角色的特色,父母离婚、从小喜欢电影、励志要做导演的孩子多了去了,这个故事除了导演自己感动自己(连校园恶霸看了他的片都反思自己了,你说自恋不自恋),还有什么是特别的?片中两句鸡汤台词就带过的那种不算。PS,小米想要用这个觉得封后还是有点难吧,演的有点浮夸。

19分钟前
  • VincentP
  • 还行

斯皮尔伯格的“阿玛柯德”,用造梦手段呈现家庭私影像。 小时候妈妈说:“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电影。”长大后对妈妈说:“我不会告诉别人的。”摄影机不说谎,但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秘密。电影能够掌控,但生活无法掌控。最后一镜很调皮地摆了一道镜头,应了那句话:“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

2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太长了,家长里短的讲了一堆,家庭太优渥,导致所有困境都显得没那么重要。

28分钟前
  • sam
  • 还行

第一次感受到AMC林肯中心的午后剧场对于观看一场电影的意义:明明刚到点还有20分钟的广告却早就坐好只等灯光熄灭的老人,过道上徘徊很久终于口齿不清地问我放的是不是Fabelmans的老人,因为搞错排号艰难起身换座还让原座帮她拿一下拐杖的老人,姗姗来迟一路excuse me也要挤到正中间位置的老人,笑点很奇怪笑声最响亮的老人。在这个场合里,哪怕后座不时响起甚至手机的主人自己可能都没听到的叮铃铃的闹钟声,我都觉得它和电影里机械的film rolling的声音是一体的。我甚至开始害怕以后听不到这些声音了,害怕电影终将和这一代人一样离我们远去。

29分钟前
  • xiaoyaah
  • 推荐

我还挺喜欢这部电影,它其实讲的就是电影如何救赎一个人。它同时提醒我们,电影最独特的价值,是叫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如果一部电影不能提供别样的眼光,它就失败了。而在萨米的成长过程中,最具决定性的事件,是他用摄影机捕捉到了母亲的婚外情。于是一个极富电影感的时刻,意外降临了。当其他孩子都在指责母亲的背叛时,只有萨米选择了原谅。因为在那段婚外情的影像中,他看到了母亲的挣扎和快乐。电影,让已然发生却不被看见的时光重现。同样的道理,被片尾由大卫·林奇饰演的约翰·福特又直白地讲了一次。他说:“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他妈无聊透顶。”拍电影,就是绕过一切稀松平常的角度,于惊心动魄处,安放一双眼睛。

33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老斯出品,必属精品。整部电影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可以说是一流的水准。硬件、故事、再到演员的选择和他们的呈现,统统都看得到用心。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渗透了一份浓烈的私人情感;那些或欢乐或悲伤的回忆,那些有关成长的小秘密,那些关乎梦想的坚持,都让这150分钟的光影如此顺畅、如此饱满、又如此感动。

35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老牌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半自传电影,50年代末孩子就能用超8、16mm彩色片拍家庭电影的,也就是美国战后的那代人了。片子中规中矩,只是结尾主角去见大卫林奇饰演的大导演约翰福特一场,十分精彩!他说:「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美国人从来认为“导演就是最知道镜头摆在哪里的人”,这就是忠告!

3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家丑可以外扬。让全世界展示自己私人的故事,确实需要大心脏。而能让全世界愿意去看自己私人的故事,确实也得是斯皮尔伯格。

40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推荐

4.5 不好意思说我泪目了多少次。和格雷《世界末日》有相似的创作逻辑,但又朝着不同的方向开枝散叶,斯皮尔伯格用青春成长和家庭故事作为表层叙事,但内核始终在呈现电影创作和现实生活、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同结尾镜头的突然晃动和调整,或是母亲在两段不同影像前的两次落泪,一切都在抒情和论证之间显得如此微妙且平衡(一如往常斯皮堡的调度让我想要逐帧拉片(但似乎并没人在乎这个事,所以不如直接看一分钟讲解《造梦之家》,多么无聊又老套的故事啊!

4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TIFF 2022 首映斯导最personal的一部电影,采用半自传形式,讲述了他童年时期是如何爱上拍电影以及走上导演道路。比起一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用电影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少年Spielberg对于家庭、梦想、友谊和爱情的困惑与忧伤,被时不时引起影院观众爆笑的幽默包裹在糖衣里,最终随着地平线向下一沉,从此前途一片光明。光与影的运用和画面复古的质感很绝,回味起来感觉一众主演的演技欠点火候,个人感觉David Lynch的客串反倒是全片最佳🤣4.5⭐️

42分钟前
  • 言若二三
  • 推荐

技术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无懈可击,但我花了2个半小时看完全片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关心斯皮尔伯格的童年生活。。。别人看心理医生要花钱,结果我们还要掏钱去看史皮包治疗童年家庭问题

47分钟前
  • 你好忧愁
  • 还行

“造梦之家”并不造梦,略有些惊奇的是,斯皮尔伯格讲述的是梦一次又一次在与现实的同行和夹击中背叛自己的故事。最钟爱的媒介记下了分崩离析的种子,每一次首映都带着额外的愁绪。电影究竟重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在生活的洪流面前它什么也不是。但又好像没有更重要的事了,因为如果连它也失去了,那我们或许确实什么也没有了。驱使我们重新相信梦想的其实并非激情,而是绝望。3.5

52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用剪辑来编造故事。年纪大了之后,大家都开始走心了,都要去讲讲童年与记忆,是关于初心的事。但是,还是被最后一部分逗笑了。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导演成长之路跟梦一样,想要啥就有啥。想拍电影爸爸就给摄像机,妈妈就无条件支持他,甚至妈妈出轨还给他创作灵感。校霸看了他的电影也不打他了,刚工作就能见到大导演。啊!多顺遂的一生…

1小时前
  • 狗毛女士
  • 还行

儿子一帧一帧反复确认妈妈看向情人的眼神那一幕太打动我了 动作不行 只有眼神才能让他真正确认自己母亲的爱意 影像是能捕捉爱的瞬间的 只有真正爱电影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东西 导演太真挚了 too much personal emotion involved in it

1小时前
  • Stopthistrai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