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省的84·85年

剧情片大陆1986

主演:叶志康  达式常  郭允泰  王伟平  鲁非  翟乃社  张晓敏  刘宗辉  严永瑄  谈鹏飞  张瑞芳  凌之浩  乔奇  毕克  王志华  余娅  张琪  梁伟平  张伐  严励  江俊  王静安  张焕  张小亲  孟谦  朱玉雯  聂春申  胡大刚  刘建荣  范小波  董修衍  袁岳  李本文  王琪  盖明厚  顾缨  阮丽丽  陆景春  马忠业  胡德龙  吴锡纯  

导演:杨延晋

 剧照

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T省的84·85年 剧照 NO.2T省的84·85年 剧照 NO.3T省的84·85年 剧照 NO.4T省的84·85年 剧照 NO.5T省的84·85年 剧照 NO.6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3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4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5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6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7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8T省的84·85年 剧照 NO.19T省的84·85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9

详细剧情

  T省机械总公司一分厂原是个年亏损四十万元的企业,1983 年,程戈与总公司签订了承包一分厂的合同,期限两年。他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工厂在五个月内就盈利二百万元,但到84年春,厂长程戈却向法院提起诉状,告总公司党委以权代法。法院受理此案后,经济审判庭庭长郭刚动承担了审理任务。而总公司党委得知程戈已上告法院,十分震惊纷纷出面要程戈撤回起诉,但遭到程戈的拒绝。这个案件表现简单,但牵扯到很多方面, 特别是被程戈开除的五名职工中,有一名是省委第一书记的小舅子。法院院长特别在开庭前告诫已被市委内定为下任法院院长的郭刚慎重行事,但郭刚则决心以法律为准绳审理此案。后法庭经多次调查,公开审理此案件,并判程戈胜诉。但到1985年秋,程戈在合同一到期后就被免去厂长职务,郭刚则被调到郊区法院“锻炼”。

 长篇影评

 1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条目不予显示”

《 T省的84、85年》

中国大陆/ 剧情 / 1986 / 杨延晋

by 現實主義飛行員

也许是枪炮与玫瑰和U2的自由摇滚给全世界的1980时代带来了辉煌的时代配乐,整个八十年代有了一种浪漫叛逆自由的气质。同样,共和国历史上的八十年代也被认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代,被认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时代,是前所未有自由与开放的伟大时代,是人才辈出的大师时代,也是中国人在癫狂十年之后的全面检讨时代。这部作品,一定程度上,是八零年代中国残存的与新兴知识分子的一次集体觉醒。

故事讲的是1984年发生在T省的一桩经济诉讼案,一个普通公民(党员)状告工厂的党委组织单方面终止承包合同最终胜诉的故事。 一条原告线、一条被告线、一条记者线,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甚至这场官司争执的主题之浅显(合同无效的认定权在法庭),今天看来都是有些违反常识的闹剧。

这部作品是一部有一些本土特色的政治电影,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特定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片。但这影片中所提出的大量观念,会让今天的观众有种恍惚的未来感。这是“未来感”不仅是指影片中观念提出的超前,比如影片人物多次提出“究竟党大还是法大?”这样的问题。 也更是指我们的当代和未来,仍然需要与这些观念和现象做出斗争与抉择。这些影片里的观念与现象,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政党与法律、法律地位与尊严、公民/党员与党派组织关系、意识形态与主义对立、公检法系统与政党系统、经济分配制度、舆论对法庭的影响、官方与社会媒体的关系、政治权力与媒体权力、媒体自身改革、文化艺术审查政策、经济改革观念、社会职业平等、环保问题、人情关系甚至世俗民风等等。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优秀社会批判题材的电影作品,仍然脱离不开这些主题和素材。

最终,正直的法官没有升迁,而是调往了郊区法院;改革的年轻人合同到期便被即刻开除。人物的黯淡收场,正如整个中国八十年代最终迎来的低调葬礼。这墓志铭上有一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条目不予显示”

事实上,反映政治与法律的伟大的优秀的电影并不在少数,反而在一部电影要里反映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又显得过于冗杂而不深刻,但为什么我们仍然以一个普遍褒扬的态度对待这部三十年前粗糙的政治影片? 这原因,对于本土中国人来讲,大概是知道的。

(本文先发表于个人公众号、知乎、豆瓣账号,已委托维权骑士,禁止无授权转载)

 2 ) FIFF27丨DAY7《T省的84·85年》:豁然开朗的惊人底气也是一个社会形态里真正拥有文明的底气

第27届法罗岛电影节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无人知晓单元的《T省的84·85年》,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Leo

只有在这片土地上,回看这样一部电影,才会产生“居然能...”这样的念头,可是你细看它也只是个T省罢了,又尖锐到哪里了呢。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其实是一部切切实实的科幻片。

元铭清

很意想不到看到这部电影,竟然有韩影之感却也不失国土的地气,感觉成为了九十年代很多电影的参考电影

小透明

看得时候几度哽咽…激动的一直咳嗽(阳了后遗症) 原来我们的祖国一步步的成长 强大 …不但有先辈留下的鲜血也有近代各个基层干部执法人员的付出…如果以后也可以做到秉公执法 那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Morning

文本上非常精彩,几乎没有废得对白,出场人物虽然凌乱,但都有效,对问题提出思考和意见,电影偏向与专题纪录的手法,也是很聪明的把零零散散的一些论点性的东西统一的整合在一起,摄影虽然很符合这样的风格,但是确实有失章法。我觉得艺术是提醒人去思考的,而不是提醒人去执行的,不然这么直白又精辟的议题电影为什么会没有直接的效用呢,所以还是回到关于电影上,它要有用吗?

Becckett

模仿意大利政治电影:把电影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来拍,但每段又绝不脱离于马不停蹄的高速剧情之中;不去过多刻画人物性格(一种故意的脸谱化),从而突出在政治生活中人的速朽性和无力感;强调摄影机的灵活性和在场感,摄影机和人物总是在动,好像二者永远不会疲惫,荒诞性随之而来,但荒诞性又是绝对根植于现实主义的;曾经的小骂大帮忙,现在看来尽是小帮忙大骂。

罗莎琳德

电影技法上挺普通的甚至就是个ppt电影。前一个小时味儿太正了,结果最后二十分钟落脚点居然对时代改革还挺充满希冀的,不过毕竟是在四年之前拍的嘛。

Sally Bowles

当今的主旋律片已完全无法同日而语。尽管最后又绕回了主旋律上,但是本片中对法律体系的批判和呈现出的媒体自由度都是现在难以想象的。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样的批判, and more than ever。

#FIFF27#第7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改革春风吹满地,人民,人民真争气!

影片的时代背景正处在改革浪潮之中,内容不多赘述。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还是很具有代表性,主要从三个人进行分析。

1. T省机械总公司一分厂厂长程戈

T省机械总公司一分厂厂长程戈

程戈所代表的,是改革浪潮来临的那一批的弄潮儿,敢于从国有体制中走出来,敢于承包经济责任制,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是能吃螃蟹的人。利用九个月时间将屡屡亏损的一分厂,经营为盈利200万元的效益厂。同时,敢于创新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思想比较前卫,多劳多得,打破大锅饭制度。但是,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但刚直的性格,引发了后续的这起经济责任案。

2. T省机械总公司党委书记 马玉

T省机械总公司党委书记 马玉

尊敬,可惜。

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位老革命,经历过无数次的生死战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

尊敬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处处在生活和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住在老房子里,先群众,后普通干部,最后领导干部。就冲他的淡泊明志,清廉自守,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可惜是因为他思想僵化老旧,缺乏超前意识,缺乏法律知识,对新型的经济开放制度缺乏理解,缺乏用于尝试的勇气,因循守旧,单纯以资本主义的帽子扣在程戈头上,撕毁合同。

他所代表的,是我们的老一辈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打江山,却不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空有一颗赤诚心,奈何明月照他人。

这种人即可恨又可悲。

3. T省C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的庭长 郭刚

T省C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的庭长 郭刚

最后说一说这位刚正不阿的法官。影片中多次提及到,他作为即将上位的法院院长,应该慎重处理此次经济纠纷案件。他所面临的抉择是前途和正义。是公正处理这个经济纠纷案,还是前途为重。他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我去一个编辑社进行随机采访,如果两个人发生了矛盾,或者说他伤害了你,你会怎么办:

1.以牙还牙

2.私下了结

3.上我们法院来

结果呢,只有三个人选择到我们法院来。

这说明了什么?

是不是我们执法者做不到刑上大夫?

是不是做不到王子与庶民同罪?

是不是我们执法机关做不到秉公执法?

是不是我们法的天平总是向权势倾斜?

同时,我也在想:

是不是人民群众正在对我们执法机关失去信心;

而我们是不是正在失去强有力的支柱——人民群众!

他所代表的,就是刚正不阿的基层干部,在细微细小的地方,守护着人民的利益,守护着祖国的尊严。

三个人,三类人,在改革浪潮中浮浮沉沉,迂回向前,推动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

 4 ) 伟大的电影就是,即使放到今天,你也不会质疑其伟大

在三十多年前,我们就已经有了T省的84、85年这样伟大的电影,“敢于”提出,“敢于”批评,并且“敢于”展示,然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身边充斥着的,却是遍地的垃圾,讲述着一些不知所云的故事,糜烂的气息在到处的弥漫着,大家也都乐于此,兴致勃勃的消费着这些垃圾。很难想象,我们在几十年前就能做到的事情,今天为什么做不到了呢,中国缺一些好的编剧吗,中国缺好的故事吗?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有着全世界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为什么遍布的会是这些垃圾呢?不说画面,不说所谓的服化道,一个电影的基本,是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故事无论简单或者复杂,是好的故事就可以。像这部电影,时间很短,画质很差,可是,它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所批判或者它所展现的,是到今天某些时候仍然存在着的奇形怪状的事情。然而,提出和批判这样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到了今天,我却不得不称之为“敢于”。可悲和可笑吗?再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垃圾遍地呢?电影里说到,你的脸上有脏东西,别人帮你把它擦掉,那不是一件好事吗?是呀,如果不是别人帮你把它擦掉或者别人告诉你,难道应该让那个人闭嘴吗?威信的建立从来不是依靠所谓的吹捧,万岁有用的话,王朝们早就永垂不朽了。是行动啊,是行动让我们有了信心,是行动让我们看到,让我们相信。我一直相信,并且坚信,我也真的想努力做一些什么,哪怕是微薄之力,我看的到伟大,同时,我也知道,伟大的持续性的根基在于自我批判,而不是在于坚信不疑。物理的伟大是通过质疑造就的,当牛顿所建构的物理大厦倒塌的时候,一座更宏伟的大厦挺立了起来,或许有一天,这些存在矛盾的,无法统一的,存在细小瑕疵的理论,又将被新的伟大所推翻,重建。无限的神化和贬低都是一件可悲的事情,那个艰苦的年代,迸发出来的生机和思想,真的是很可贵的事情,我们应当铭记。

 5 ) 法是客观的,当的组成是主观的

下午就着模糊的画质欣赏了《T省的八四、八五年》,豆瓣上的短评和视频播放中的弹幕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溢美之词,草草看了一些还感觉有没有说到的,就抛砖引玉表达一下我的想法。

诸位看官一致表达的是对80年代能够拍出这样大胆的讨论“当大还是法大”的影片,对这一改歌开放进程中从一个触发点真切还原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矛盾和人们真实的心态,无论从影片的表达内容还是影片类型来看,都是绝无仅有的,更不用说在当下是没有的。

T省的机械厂分厂承包给了程戈,在程戈带领下厂实现了创收,然而他开除职工和采用有前科员工等做法引起了厂当委的不满,程戈将机械厂(机械厂当委)起诉,法庭一审判决程戈胜诉,当委成员不服从判决意欲上诉,在T省省长的一番话的“引导”下平息了上诉,主判案的法官经济审判庭庭长郭刚被调到郊区法院任院长。

看到中途时翻大家的评论,记得有一人说,当说法大法才大,这一玩味的话我点了个赞,我们不妨剥开事件的外衣:导演向我们传达的,并不只是这句“掷地有声”的疑问:当大还是法大,而是其背后,我们真正畏惧的,或者说真正震慑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是法吗?且听当委成员在败诉后明面与程戈和解但还是反对他接任厂长,说“我们这些人,歌名了一辈子,现在到不知道怎么歌名了。程戈曾透露有自杀的念头,这在战场上就是逃兵,我不认为他能当好厂长。”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思辨,“当委们”过去的年代行得通的或者说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办的事在改歌的环境中不适应了,(此处一半遮掩的门沉重关上掩盖了门内的程戈这一镜头语言十分巧妙)当委感到触痛的,想必也不是作为当委的组成,受到了质疑后的暴躁,而是隐于zhengzhi外衣下,对于因个人主义包裹在当委权威之下的挑战对于时代的迅速变化还持有老观念或者不想改变观念以及不能、不敢改变的人的思想的拉锯战。造成这种状态除了人心的复杂和人性的诡秘.......不是法吗?我画蛇添足的表达不如T省省长发言一语中的:“当组织必须在先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任何当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都必须服从法,遵守法,维护法。”程戈挑战的,并不是当这一概念,是当的组成。(记者提问:程戈一案的判决会有损当的另到和威信)恰如省长所言:“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说穿了还是在考虑到私己和自己的小圈子的面子。...持那种观点的同志说穿了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任敏的主人。我们脸上有一点脏东西,看到了擦掉了有什么不好呢?当委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我理解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好的”也有“坏的”。结尾小萍爷爷说,历史步伐势不可挡,改歌不能等等看而是大刀阔斧的干,可把握着的人的观念的掉队便从客观上阻碍了.....

导演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是顺向思维表现了参与案子其中人的结局,不难想象,也可以说是早就意料到主审官郭刚没能照其领导所说接替院长职务,而是据称的“平调”了郊区院。郭刚跟程戈说调郊院做院长自己可以更多决定一些(比如是小范围公开审理还是大范围公开审理?笑)其领导在告知他这个决定的时候,他扭过身一句话没说,领导说,你还是年轻,需要到基层好好锻炼,不知道大家看这句话怎么想的,我看有的朋友说这就是整治了主审官给他“穿小鞋”,为何我们不试图反过来想呢,确实,是年轻,需要锻炼啊!注意,我可不是不懂人事,也不是调侃,过来人说的话,听人劝吃饱饭,老人言一定有他的道理,有时你认为这就是真理就是道德就是良善就是要奉行的原则,现实和真相反而更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也不敢妄加猜测,毕竟影片不足够支撑每类人和每种关系都摊开细致刻画他们的心理性格,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的表现去体会感受和迁移运用。注意,这种年轻人需要锻炼和前面老领导当委的心态是不完全相同的。

影片令我不舒服之处是旁白的过于板正嗡嗡和时间线的过于错乱,八四年八五年和季节每隔几分钟便轮番跳转,使我没有沉浸影片的感觉,从此角度来说亦可认为导演采用这般用在电影上的“布莱希特手法”确想令观众保持一种审慎中立的态度和视角去直视此片。

说一些饶有余味的细节吧:

当委败诉出来,看到儿媳和小孙子,暴怒地说:“谁让你们坐公家汽车的,下去!”

法院来人通知当委明天必须出席,小孙子看到说,爷爷你是坏人吗?爷爷别了下头,小孙子又说,那他们为什么来抓(找)你呢

当委的邻居说,这是个好干部,分房总是先考虑群众,考虑普通干部,然后才是重要干部(感觉又和后面当委成员作为呼应上)

程戈对自己儿子说,工作的事我想办法替你解决好了,这几天你就先不要出去了。这里我想不明白,是他还幻想法能处理好的事情让法去处理,事情过了,又不是针对谁的,儿子还可以去厂里上班,还是早已明知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只是先稳定住儿子情绪的一种方式。

郭刚在街上遇到一个被人称为是“小偷”的女孩,在众人的拳打脚踢中将女孩救出来。女孩肿着脸语颤地说,我已经成绩都通过了但是他们不让我去上班,我以前劳教过,所以....

电影制片厂的情况也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做是导演心声的外放?“戏中戏,人中人?”有三个瞩目的人物:采访事件中当事人种种并想把他拍出来的q,q身边的头脑冷静的女摄像师m,制片厂的女厂长k。k说,小q啊,你怎么还想拍这个,总想拍这个?q说,不是说需要拍这个这类片子太少了现在正在进行的最热的事就是它呢!k说拍可以,你自己掏腰包、以个人名义出、后果自负!q制作好后给k看,m 说,你还对他们抱有幻想能通过你的片子?弹幕中来了四个字:女中豪杰,我想到前面m出场时对她的介绍说她是个不婚主义者八全部心思扑在事业上,从这倒是看出这鬼才编剧的另类真实在啊(跳脱地看破伪象才对现状保持独立的思考)

法律是客观的,不管怎么样,法律都在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的组成是客观实在,但内容是主观的,由于主观的能动对客观的解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发展必然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一切事物到最后都会步向正轨,过程的偏误虽令人痛厄惋惜、无法避免,却令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s:错别字回避敏感

 6 ) 政治的八零年代

好片,推荐。

八零年代的一个缩影,名曰T省,实为全国。真实反映了八零年代的景况——一个大变革期间的魔幻现实,在传统与新潮、快乐与悲观交织、反复、变换后留下的无助与彷徨。

正如这部电影所说的那样,他把一桩法律案做成了一桩政治案的同时,也把一部法律片变成了一部政治片,一个原本简单的法律问题却被套上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框框,充斥着除他所期望的法治精神以外的任何精神。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正是在于使用了同一套思维去批判他最所厌恶的那套十年思维。

它用事实告诉我们:法律绝不是用一种意识形态去压迫另一种意识形态那么简单。口号如果只是基于统治思维喊出,那么无论它是左是右,是现代还是历史,都会给社会带来同样的无差别危害,有时甚至是更甚的。而它对于第四权力——舆论的过分颂扬也同样值得我们反思。

它用事实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们朴素而简单的动机,但,这终究逃脱不了十年对思维意识的摧残与损失。

它用事实告诉我们:那个时代仍是一个各派力量复杂斗争的年代,换用现代的话说“改革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为此它倒数第二位的一系列悲剧结尾,倒比它最后的乐观结尾显得更有价值。无论我们喜不喜欢,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剧情中,它犯了很多概念性错误,比如把法院说成是“执法机关”,但它同样也喊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话语,揭示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也同样讳莫如深的现实,不仅如此,它同样如实反映了那个时代反面角色的简朴与真诚,这就更让我们为影片的勇气与公正而肃然起敬。

从技术角度,这完全算不上一部高分电影,从思想深度,它也浅薄得可怜,但它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它告诉我们,八零年代就是这个样子,尽管这也许并非影片的本意。

那不是一个完美的年代,无论持何种观点的人都存在着诸多无法抚平的硬伤,它也不能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年代,因为一切还是那么懵懂混乱与空洞。无论左还是右,失败似乎都是必然的结果,历史的潮流终会将它们吞噬。但正因为它存在着对朴素理想义无反顾的执着,它将被载入历史,成为我们这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成为一个有必要铭记、反思与审视,并难以复制的年代。

 短评

五星不是因为技术,改开之初敢于在电影里喊出D大还是法大,虽然阻力依然是巨大的。然而现在,不要说穿小鞋,鞋都不让你穿。

6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力荐

正面发问“党大还是法大”,自然是法大,但影片一再嗟叹“我们做到了吗”。整个故事实在太生猛太完美了:一个实业家状告厂党委,赢了,之后又能怎样呢。用新闻纪实的手法推进故事发展,客观地营造出“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但始终粗糙,离经典差了一截。

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T省的84、85年》: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出生以前那个红红火火百花齐放的年代产物,主题尖锐,运镜和剪辑范儿也很正,更有幸目睹了紫阳真人。

9分钟前
  • xLD黑恶躁x
  • 力荐

独到的角度,前卫的思考,被压制和忽视的精品,电影审查,对电影的思考,劳教,萌芽

11分钟前
  • 持尘
  • 推荐

有过梦。

12分钟前
  • 拉拉缨哟
  • 推荐

你跟他说法律,他跟你说dang章;你想跟他对簿公堂,他跟你内部谈话。在法律上,人首先是一个公民,有其自在的权利与义务,而非某个组织的成员,公民意识的淡薄,似乎这三十年来并未改善。问题还是那个问题。这部电影也算是中国法律人做的一个法治美梦了吧。“我们做到了吗?”“过去没有做到,现在一定要努力做到,这是历史的要求。”有脏污就该擦去,那些用dang的权威作脱罪借口的搞小圈子的人,就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反特权、反勾结、反权力寻租,永远在路上。为推进现代化而奋斗!

14分钟前
  • 追求生命的极致
  • 力荐

其实从片子中已经可以看出未来暴露出来的隐患:能有这样的判决结果,一是得有英明的zy,二是得有坚定英勇的个人。是这两个条件,而不是制度保障决定了主人公的胜诉,那如果这两个条件缺了一个呢?从电影的角度说,字幕、旁白类似新闻片风格,却又有非新闻片的镜头,风格似乎不太成熟。多一星给能拍出这部片子的八十年代吧。

18分钟前
  • 虎山
  • 推荐

#补遗#简直太强大,当年为了看杨延晋看过一遍,有点记不清了,今天重看只提示剧情,更多去注意镜头的运动,剪辑,叙事结构等等,觉得真是太强大了。立意就很猛,表现得也是跌宕起伏,对各个人物阶层的刻画也是精准而犀利。让人唏嘘的是,这些老干部们也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是正义的。台词很酷,处处珠玑,几处演讲都跟镜头配合得非常好,有格局有气势。还是那种感觉: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大多是先辈们经历各种改革争取来的。保留了很多当年的社会风貌,弥足珍贵。有一处领导们说:“内部协调,给总公司一个台阶下”,镜头立刻转到了两人在下台阶,随之大远景,工厂一整面墙的外置楼梯,简直太有形式感。C说:“这就是在‘下台阶‘啊。”

21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羡慕韩国电影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我们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拍过很多牛逼的电影

22分钟前
  • 最后一班地铁
  • 推荐

到现在为止没有哪部片子能如此深刻的反映改革的内涵,虽然它拍摄于约30年前

23分钟前
  • 会编程的鹅先生
  • 力荐

超前三十年乃至五十年!

2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如果不是课题需要,我根本不会知道这部电影。八十年代电影的大胆开放和对现实的高度介入简直无法想象。“那我问你,党的领导在哪里?”“党大还是法大?”这些当今居然还能成为问题的问题,早在1986年的一部电影中就得到了明确的回答。 《T省》和《黑炮事件》一同构成最直观的80年代社会政治图景。

27分钟前
  • dellizheng
  • 力荐

下级党组织开会对陈歌说:“你虽然是在告总公司,但实际上你是在告我们党委啊!停止你们的合同,撤销你们的职务是我们党委做出的决议。你作为一个党员企图推翻一个党组织的决议,你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你不要想得太天真了!人民法院是不会支持你的。在中国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

31分钟前
  • Claudia
  • 力荐

8.0 新闻旁白,纪实手段,涉及党政分离、依法治国、出版审查等敏感问题。揭露与宣扬并行,坏在后者。一句“党的领导又到哪去了”问得法官哑口无言。电影就如片尾赵紫阳影像,不会再有了。

35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八十年代针砭时弊的理想主义,杨延晋很擅长这个题材。那个年代也适合这个题材,拳拳爱国主义理想全部直给,眼里充满纯真。关于依法治国,关于改革,关于宪法和党章,激烈的探讨。那时的记者也面临层层审查,不过很有理想,多年以后就不得不闷声发大财了。杨延晋三年后也基本不执导了,理想主义像流星。

39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想哭,你们自己看全部短评吧

41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评论中很多人对此片过审非常惊讶。甚至用以讽刺当今的电影审查制度。我承认此片在政治方面极为大胆,甚至在影片前半段是把“党委”当作“反派”进行角色塑造的。(当然后面洗白了)但请大家回忆或者查阅资料。84年,事实上是国企改制松绑放权的一年。此片上映于1986年,“松绑放权”运动已经进行了两年,并取得了卓越成效。所以此片事实上是一部迎合政策,政府弘扬改革的“政治宣传片”。另外片中过多的画外音也导致整部片子看起来更像一部新闻报道,不排除刻意为之的可能性,但从电影艺术性的角度来讲依然有待商榷。人物方面因为需要顾及符号化后的普遍性,却忽略了特殊性。所以这部影片的意义在于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展现了那个时代昂扬向上的中国和我党勇于承认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单谈“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吹太狠,就业余了。

46分钟前
  • 六条
  • 推荐

告赢了然后呢,法官被下放了,厂长被革职了。2022年了然后呢,有什么变化吗

51分钟前
  • 二人
  • 推荐

疫苗连日刷屏,偶然从故纸堆找到《T省的84、85年》,这一部堪称宪法教科书一样的电影,昂扬,满满的正能量,最终却又只能在试验剧场审判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中国似乎是没有T省的,如果有,或许是台湾。本片从头到尾充斥着两种声音,法律的声音,乃至意识形态的声音。尽管阅片过程体验差,但能为现在所不能,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56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豆瓣第3000部电影】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明之风的产物。剧本有力,两个时间线索并行剪辑,以近似电视纪录片、内参教育片的风格,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法律人、媒体人对伸张正义的追求,深入探讨了党和法的关系。对官僚的刻画生动形象。毕克老师的解说更添威严感,至今振聋发聩。今日绝无可能拍摄过审

1小时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