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奏鸣曲

剧情片其它1978

主演:英格丽·褒曼,丽芙·乌曼,莱娜·尼曼,哈尔瓦德·比约克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剧照

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2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3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4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5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6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3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4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5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6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7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8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19秋日奏鸣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4

详细剧情

  夏洛特(英格丽·褒曼)是某乐团杰出的钢琴演奏员,她的女儿伊娃(丽芙·乌尔曼)是一名在农村社区工作的牧师的妻子,两人之间有一道深深的感情鸿沟,七年来不曾有过任何交流。在得知夏洛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后,伊娃写信邀请夏洛特来同住,两人都试着友好相处,却不免又将往事重提。伊娃怨恨夏洛特没在她童年时给予她足够的爱护,只把重心放在自己的事业上,疏远了自己和另一个有高度残疾、只能发不清晰的音来与人交流的女儿海琳(莱娜·尼曼)。而夏洛特因为海琳与伊娃住在一起,加上丈夫的去世给自己造成很大打击,也是心情闷闷紧锁眉头。

 长篇影评

 1 ) “特写”和伯格曼的电影

伯格曼也许是电影大师中最不“电影”的导演,这里说“电影”指的是只属于电影艺术的影像化呈现。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和塔可夫斯基,每一位都发展了构建影像的系统,唯有伯格曼是“反”电影而行之的。伯格曼厉害的地方并非影像,而是文本。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写台词的功力。还不是写剧本的能力,而只是台词。这也是为何伯格曼最忠诚的拥趸是伍迪艾伦、李安之类的导演,他们实则能在伯格曼电影中学到许多写台词的技巧。

比较一下黑泽明的电影,便能知道其间的差别。黑泽明不仅创作剧本非凡,创造影像也是一流的,故而他的电影是“教科书”,他本人也能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代宗师”。黑泽明的电影体现出电影“剧本”的厉害,这是文本(剧本编排与推进,即结构)与影像(具体的呈现方式)间的协调关系。伯格曼的电影与此不同,同样也是可以捧读的剧本,但更厉害的是里面的台词,这里面有思想深度。而不是像黑氏电影中在故事性和对故事的讲述上做文章。

伯格曼的滋养来源于戏剧,因此有很强的“重文本、轻影像”的倾向,他的电影更像是戏剧作品的影像化呈现。这体现在伯格曼的电影往往是室内剧,发生于密闭狭小的空间之中,通过对话来展现矛盾和冲突,这实则就是建构舞台的方式。如果仅如此,再凭借一些思想深度,伯格曼似乎还无法成为一位电影大师,必须还要一些“电影”才有的东西。不然我们为什么不称伯格曼为戏剧作者,或哲学家呢?其原因恐怕在于伯格曼电影无论再怎么文本化,他还是找到了建构影像的方式。

我想,这种方式不是其他,正是电影独有“特写”。“特写”将人物的脸直接呈示于观众面前,让他们观察表情,并听他讲话。这是戏剧艺术所没有的,唯有电影才有。在戏剧艺术中,往往是通过演员的对话和肢体动作来传递情节,坐在台下的观众并不能看清演员的脸。脸在戏剧中如此不重要,以至于最早的戏剧角色完全可以带着面具表演,就像在古希腊戏剧中那样。

电影因为可以拍摄“特写”,而将自己与戏剧区隔了开来,于是变得更加是“电影”。这是早期电影人的伟大发现,直接将摄影机对准演员的脸,通过脸的呈现来捕捉角色内心复杂的活动,而不需要借助于戏剧式的连续动作发展或台词的直接表达。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便是以此为实验的杰出作品。

伯格曼同样借助于“特写”,让他的电影变得更加“电影化”,也即不那么“戏剧化”。对脸的直观呈现在他中后期的电影中成为了探讨的核心命题,《假面》即是这样一部直接探索电影“脸”的价值与意义的杰作。同样,在《细语与呼喊》《秋日奏鸣曲》等作品中,几乎所有影像都建构在对演员“脸”的呈现上。试想一下,如果这些特写都被中近景镜头替换会怎样?

“特写”消解了影像空间的呈现,而直接挖掘到人物内心,再加上密集的台词,影像的感染力直接作用到观众身上。伯格曼找到了“戏剧影像化”其中一条道路,那便是通过特写来消解到舞台感,变为抽象的、内在的思想呈现。电影在伯格曼手上不再是讲故事的东西,而是成为了思想探讨的工具。因此,他的电影中对话往往发生在两个人物之间,并通过密集的对话来呈现。

当然,还有另一条“戏剧影像化”的道路,我们已着重进行分析,即一种将冲突安置在密闭空间中的呈现方式(《完美陌生人》)。这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一者瓦解舞台感,一者重构舞台感;一者对话发生在双方,一者建构群像;一者适合在台词上做文章,传达思考,一者适合在情节上做文章,创造冲突。

 2 ) 以爱之名

她微笑了,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我最亲爱的”、“我可爱的孩子”,她可以用温柔的嗓音和甜蜜的称呼来召唤家人,却又将淡漠和不耐烦微妙地展现无遗,明确表达出拒绝的姿态。这是夏洛特,有造诣的艺术家,谈吐文雅、决策精明的成功人士,聚光灯下的演出天才。
她比任何人都了解母亲,却对她无能为力。她知道在母亲身上索爱无望,却只能沉默顺从,只有猛灌几口烈酒才敢与母亲对质,宣泄积压多年的怨愤和痛苦。伊娃,夏洛特的女儿,乡村牧师的妻子,经历丧子之痛,极度抑郁,以照顾家人为由才能摆脱自杀念头的平凡女性。

这是英格玛.伯格曼影片《秋天奏鸣曲》里的一对母女。伯格曼的彪悍强大是公认的,英格丽.褒曼和丽芙•乌尔曼的对手戏也演绎得精彩绝伦。我想看过的人都会对那组母女演奏肖邦第二前奏曲的经典镜头留下深刻印象:先是一番推却,又找了一大堆借口,伊娃才战战兢兢开始弹奏。沉闷,犹豫不决,泛散当中又有突如其来的冲撞,即使外行也能感觉到琴声带出的情绪。夏洛特的表情也随着音乐变化着,先是绷得很紧的嘴角,略带讥讽,有种面对不可雕之朽木的懊恼和不屑。随后略带惊讶,垂下眼帘,有些温和的气息浮现。最后她闪现了笑容,带着淡淡的无奈。当渴望母亲认同的伊娃忐忑不安问夏洛特是否喜欢自己的演奏时,她说了喜欢,但随即补充说明:“我喜欢你。”(潜台词为:不是你的演奏),将伊娃获得赞赏的惊喜瞬间碾碎。接着是夏洛特在分析肖邦人格与作品之后的示范演奏,她眉梢微挑,闭着眼睛,心无旁骛沉浸其中。而伊娃至始至终瞪大眼睛注视着母亲,表情复杂凝重,交织着惊诧、痛苦、挫败、茫然……种种。
这场演奏者和倾听者互为交换的戏里,伊娃做为演奏者时很少出现在镜头里面,反倒是强调夏洛特的半身特写,正面的脸;而到了夏洛特的演奏,则母女两人的脸部同时出现在镜头里,做了一个巧妙而别具寓意的画面构成特写——前方是半侧面的夏洛特,后面是略微被遮挡住的正面的伊娃,映衬人物的背景是单调干净的白窗纱。
我想这里喻示了母女二人关注点的不同:夏洛特显然关注的只是音乐,在倾听的过程中,她只是做为她自己(而不是母亲的身份),以一种训练有素的专业角度去感受去评价此刻的演奏,而忽略了演奏者。在察觉到音乐里流露出来的某种情绪之后,才将关注点转移到演奏者——自己的女儿身上,并且为之感动。但这样的感动转瞬即逝,她管这叫小儿女的自哀自怜,认为是演奏中应该摒弃的东西,在她诠释对肖邦及其音乐的理解之时如此提及。她可以精确剖析大师矛盾又深沉的内心世界,探索曲谱里不尽的奥秘,却无暇或者不屑于顾及女儿的绵绵哀痛和深切渴望。
伊娃相反。无论是自己弹奏还是听夏洛特演奏,她的关注点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但是在演奏和聆听的转换当中,对母亲的看法和态度同样也在微妙的转换着。弹琴的时候,伊娃像个手足失措的女学生,此刻令她信心全无、惊惶不安的是母亲的社会身份——做为这一行当权威人士的夏洛特。她所渴望得到的认可,也是超越了寻常的亲情鼓励这一个界限吧?不过这又交织在一起的,母亲的形象里就是存在着这一无法剥离的社会面,这几乎占据了母亲全身心和全部时间,令伊娃无法享受到母爱,并自幼受到其压迫。但是,她还是希望得到这一层面上的承认,是因为母亲重视这个,还是因为自我发展的欲求?也许两方面都有,并且难以截然区分。
轮到母亲上场,夏洛特的琴声很有感召力,但是伊娃的心并没有放在音乐上,她专注又绝望地凝视着母亲,明白她已然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跟自己无关。后来母女对质的那段回忆里,有母亲练琴,小女孩被关在门外的镜头,在这里其实已经有了前兆。这时,伊娃眼里的母亲已还原到亲缘关系。
当夏洛特意识到自己做为母亲的身份,被女儿所感动并说出喜欢她时,伊娃竟然是失望的。而在伊娃的请求下,夏洛特以钢琴家的身份全心全意投入对作品的演绎之时,伊娃又感受到了与母亲的差距和隔绝之伤痛。影片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两人之间的流动性错位:在音乐理解上,身份意识上,情感需求上,甚至人生理念的不同。与其说是失之交臂,不如讲就是在两个空间里各自循环着,纵有碰撞却难以融合。
演奏完毕,听了伊娃对母亲和她的音乐从崇拜至极到心生烦倦又回到重新欣赏的一番话,夏洛特拥抱了一下女儿,说希望还在。希望还在,不过对于这两个人,至始至终是两种不同的希望。
        
她们爱着对方。虽然在矛盾激化的最高潮,伊娃喊出“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是难以想象的最可怕的结合”这样的话语,声讨母女之间剪不断的脐带所带来的施虐和受虐关系,夏洛特也在震惊之中痛哭流涕,追溯自己的童年不幸并乞求女儿的原谅。寻求谅解也是因为爱意尚存,能够感同身受,明白了自己对所爱之人造成的伤害。如果没有强烈的爱,这样的恨意也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过挑明了又能怎样?一切照旧,平缓之后又回到各自的轨迹。皆大欢喜的和解并没有在结局里出现,而是以女儿重新向母亲伸去橄榄枝做为收尾——伊娃给夏洛特写了致歉信,喻示着这样的情感纠结还没完,希望还在,纵使问题没有解决。
也许一生都不可谐调,这对母女两在情感上相互投射与映照。不,是母女三,还有个被病魔摧残兼被母亲遗弃的海伦娜。海伦娜与夏洛特的纠结,其实是更深的一出戏,这个绝对弱势的女儿竟然是母亲的情敌,虽然最终没能争夺过强势的母亲。夏洛特对海伦娜的排斥,绝不仅仅因为女儿病弱的身躯,还有这残损到不堪一击的身体里所蕴含的强韧——对爱的执著追求。这是夏洛特在现实世界里无法面对的东西,因此当她在他人面前公然表现出对海伦娜的怨憎之时,其实也含着对对手的尊敬。
以爱之名,有人占据、支配、索取,也有人牺牲、顺从、无条件付出,其实都是无意识的相互促进。而纠结在强烈的爱憎情绪当中,理解和感受力也必然会扭曲,又如同麻绳,扭曲的绝对不会只是其中一股。荒谬之处在于这股强力之下,依然你是你,我是我,只是纠缠着却永远不可能合二为一。
却也不至于绝望。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橙黄基调,就连最激烈的矛盾冲突都设置在如此安宁静谧的暖调里,证实了另一种温暖和坚实的现实所在。伊娃的丈夫维克多开篇就以独白的方式表述了对妻子全心全意的爱,伊娃对海伦娜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夫妻二人痛失爱子之后的相互包容和体谅。这些是平淡和日常的,但正是这样的平常支撑起了生活的继续。

 3 ) 出于本能,我无法感受到你虚伪言语里的爱意

一,你会说情话,比任何人都会说,声音也听起来让人愉悦。

对于女儿希求本能的母爱来讲,语言根本就无法成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没有什么会成为母爱的替代品。甜言蜜语纵然可以赢得一时的讨喜,但是长久以来必不能赢得真诚。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幸福总是在沉默中酝酿自己的甜蜜,无怪乎李尔王会在大女儿二女儿的冠冕堂皇的谎言中走向灭亡,而在小女儿一向朴实的沉默中看到了迟到的真诚。

二,母亲受的伤要由女儿承接

母亲的失败女儿要受累
母亲的不幸就是女儿的不幸
仿佛脐带从未剪断
妈妈 是这样的吗?
女儿的不幸是母亲的胜利
妈妈 我的悲伤
使你暗自快慰吗?

这句话的比喻真是绝了!脐带的输送营养功能将母女关系拉的无比亲密,这也说明母亲自身绵密不断的恨意也在这种亲密关系中被高纯度地输送到女儿身上,而女儿所承受的并不能以德报怨地将枯井生出泉水,这段关系就如此死在这里......而从尊称母亲到昵称妈妈的称呼的转变,台词效果直接拉满!

还有女儿拉扯皮肤这样,也很有张力

一些细节及矛盾的层次感:

开头女儿丈夫的眼里满是疲惫,他看过妻子所有的文字,无微不至地爱着妻子,悲哀却又坚定地直视着镜头说:“我想告诉她,她确实是被无条件地爱着的,但是我始终无法用语言说清楚这一点,她似乎无法领会到这一点。”有一种程度,就是深到无法用语言描述,这种境界说是绝境也不为过,因为少有人至,所以语言难以传达这一小部分人的感情。而妻子在这个家庭中却仍在书中说自己没法体味到幸福,因为她的缺陷在早年已经种下了,而他对妻子的认知,也不过是从大学附近开始。

女儿写给母亲的长信里是溢出来的情意与体贴,而丈夫听了只是淡淡一笑,疏于应对。如此体贴的丈夫,能做出这样的反应,定然是此举已经多到见怪不怪的程度,而信的内容里提到的七年,似乎也为丈夫的冷漠做出了解释。七年的持久战,似乎只是女儿的一厢情愿。

一开头的母女见面亲亲热热,伯格曼好像终于可以做个人发个糖了,但是提到钢琴的时候,女儿只是弱弱地试图分享自己的喜悦,而母亲似乎只是含有竞争仇视的意味,想要在话头上胜过女儿一筹。整个氛围瞬间就不对味了,母女之间的矛盾初次展露。这是母亲方面的挑衅。

弹钢琴那段也有非常刻意的打压

而提到海莲娜,母女之间的交锋变得更为直接。母亲直言不想看见海莲娜,但却还是毫无破绽地演好了母亲的角色。而女儿也在饭桌上与丈夫直言从没见过如此虚伪的母亲。双方的矛盾开始显著起来。

这种交锋时而剧烈时而圆滑。女儿与母亲在睡前的谈话便是另一种矛盾:女儿周到地细数着床上母亲所爱的一切事物,而母亲似乎也不厌其烦地提醒女儿还要注意什么。而在这之后,女儿下了楼梯,在楼梯的阶梯之间便坐下来叹气,而母亲也深呼吸后马上转向她的户头清算。表面功夫是一把钝刀子,一把让人缓缓失血致死的放血刀,缓缓流失掉一段关系的活力。

铺垫与高潮:

多段长镜头:

1,女儿看着弹钢琴的母亲,女儿睁开眼表情悲怆地看着母亲,而母亲闭上眼,拒绝接受这份感情。也为后面母亲沉迷钢琴而无视家庭作了铺垫。

2,女儿的长段独白,将之前体现出的所有不和的原因全盘托出,感情浓郁得没有边界。

3,女儿的长段读信,读的是自己,也是母亲内心的独白。镜头在母亲那一扫而过,却在丈夫的冷笑中长久停留,似乎在暗示着结局的走向。我觉得,这一切似乎终究还是太迟了。

母亲的嘴角微微抽动

三,关于死的最终悲哀

直接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母亲对于自己母亲的女性情结,她惧怕母亲的母性,惧怕从其体内产出的婴儿会夺走母亲对自己的宠爱。因此,她便将这一种恐惧投射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但是更深一点讲,母亲对衰老生子各种各样的恐惧,究其原因都是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人空空的站在原地,放弃生命所有的可能性而一事无成,母亲最终只是一位钢琴家,一位除了钢琴之外便一无所有的苍白的钢琴家,她拒绝成长,拒绝生命给予的多样丰富的感情,没有耐心把信心寄托在爱上,寻求自我一种有安全感的孤独。

 4 ) 电影中的三人行 | 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在母亲和女儿之间,我们看见最深的恋慕,也捕捉到最了然于胸的讥诮和厌烦。这种亦敌亦友、爱恨交织的情感,比父子之情更浓稠和伪饰。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女人间特别敏感的心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交锋,如闪电的强光在柔软的心尖烙下伤痕,带着最残忍的清晰记忆,纵使一辈子也无法黯淡和释怀。如张爱玲,老年在写作《小团圆》时还字字泣血地重现母女间的对峙,对母亲当年并非无条件的、充分的爱耿耿于怀,每枚情感的毒剑都怀藏在心,时常检视。

鲁迅说,“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正因为我们无从选择出生,无从选择父母,摘下“父子情深”“母子情深”的“和睦”的面具后,其日深月久的拉锯和磨折才愈加显现这宿命般的冷酷。

伯格曼1978年的影片《秋天奏鸣曲》,表现了母女三人的爱恨关系。母亲夏洛特(英格丽·褒曼饰演),是位杰出的乐团钢琴演奏家,大女儿伊娃(利芙·乌曼饰演)嫁给了一位乡村牧师,住在湖畔的牧师住宅里。小女儿海莲娜(莱娜·尼曼饰)从小患病,身体孱弱,住在伊娃家中,只能用破碎的发音和伊娃交流。

伊娃和母亲夏洛特七年未见,母亲在大女儿的重要人生事件里屡次缺席,结婚、生孩子,包括孩子的死亡。对患病残疾的二女儿更是把它像生活的不和谐音般丢到了记忆的旮旯角落。影片以伊娃给母亲写信开头和收束,呈首尾的环状结构。母亲夏洛特在失去丈夫的悲伤中答应前往伊娃的家,既让伊娃喜出望外,又心生困惑:七年了,她这次来到底想要什么?而伊娃的疑问也是一次自问,对自己是否长大成人的一次确证和试探,她是否已经拥有了足够与母亲抗衡的力量?

三人的爱与恨

母女间第一次谈话,是母亲一段直视镜头的自恋自怜的独白:夏洛特看向虚空,镜头剪切到她在病房照看濒死的丈夫,在她博取同情的叙述里从没看女儿一眼。而当镜头转向女儿,女儿伊娃带着困惑和着迷的专注,望着母亲。两人对坐下来,开始交谈,伊娃谈到妹妹海莲娜也在家里期盼和母亲见一面,母亲夏洛特显然吃了一惊,极力掩饰惊慌和排斥,而当出现在小女儿海莲娜门前房间时,母亲已满怀爱和深情。

伊娃充当着海莲娜的翻译,一家人的亲昵交流里,伯格曼轮番给夏洛特、海莲娜特写,两位女儿如我们般观看母亲精湛的似乎无懈可击的动情演出,而一丝亲近的犹豫和眼神的嫌恶将母亲的惊慌失措暴露无遗。母亲体面伪装的热情外表下对亲情的淡漠和疏离,大女儿殷勤、热望的眼神下压抑的委屈与怒火,小女儿感动流泪下是失语和失去母亲卫护的现实。 三人的交锋在一次夜谈里将情节推至最高潮。

伊娃在酒后释放自己,终于袒露了对母亲的爱和恨,她在回忆中回到了孩童时的样子,层层递进地控诉让痛苦和折磨扭曲了她的脸,在利芙·乌曼和英格丽·褒曼教科书般的演技里,伯格曼并不将两位演员同框展现,而是将镜头逼近人物,人物的神情带着纤毫毕现的情感真实,在摄影机的逼视下无从隐藏。

在拍伊娃的特写时,略带仰视的机位,给人压迫感。温顺谦卑的伊娃此时显得傲慢、不容分说地责难,目光冷峻而无情。而给夏洛特的特写里,平视中捎带俯视的特写机位,表露了母亲夏洛特难得的软弱、自责。

“妈妈之所以痛苦是为了让女儿也痛苦。这就像脐带还没被割断……妈妈,我的忧愁难道是你隐秘的愉悦?”

“你说出你的体贴,用关切的语调,没有一个细节可以逃脱你的爱的能量……真实的我丝毫不会被爱或被接受。你着了迷,而我越来越害怕,越来越失去了自我。我说你要我说的话,模仿你的手势。甚至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不敢做回我自己,因为我恨那些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你在情感上是个残废,事实是你讨厌我和海莲娜。你的内心是紧闭的,总是从你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我爱你,但你认为我讨厌、愚蠢、失败。你伤害了我一辈子,你也同样受伤。所有敏感脆弱的东西你都攻击。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你都扼杀。”

女儿的血泪控诉酣畅淋漓,字字打动人心,像每出家庭里一次假想的爆发,而母亲便能全然接纳吗?

影片中母亲为自己辩解:”我不记得我的父母曾经碰过我,我对任何和爱相关的东西都很无知,温柔、接触、亲昵、温暖,只有通过音乐,我才得以抒发我的情感。”夏洛特原未及伊娃情感的放纵、粗野、不加拣择,夏洛特还是死守着钢琴家的优雅,没有吐露出对女儿真实的想法。伯格曼让英格丽·褒曼躺下来,躺在地毯上,让她的衰老和虚弱在松弛中显现,让她也回到孩童的状况。

影片是话语的海洋,在多数室内的拍摄里,将人物的内心话语显现,情感冲突用话语的交锋来表达,话语、话语、独白、独白。在戏剧高潮性的言语发泄里,我们听到伊娃的呼喊般的控诉而感同深受,这时楼上的小女儿海莲娜像得到心灵感应般,痛苦地扭曲着自己的身体,从床上滚落下来,一路爬到楼梯口,期盼着母亲的关爱和抚慰。她尖叫地嘶吼,妈妈,向母亲求救,而母亲夏洛特正经历着情感的崩溃,口中喊的是“救救我”。母女都是情感溺水的人,无法互相施救。

影片中的三人关系,更多的是伊娃和夏洛特母女两人的关系,海莲娜的失语,只有伊娃能听懂她不完整的发音,这个角色设定带着母女间沟通无望的隐喻。海莲娜在影片中起到点睛的作用,是母女创伤的一记加强音。

三组对位

影片在开始的谢启名单中播放的亨德尔F大调奏鸣曲(作品1号)的第一乐章,橙黄温暖的色彩里奏鸣曲像一双温柔的手拂过,带着爱的美妙和灵动,舒缓而放松。与剧中母女分别演绎的肖邦的第二前奏曲——凄美、哀伤,带着演奏的肃穆,形成音乐上的情感对比。前者是理想中的母女间的情感,是伊娃写信时自然流露的美好期盼和夏洛特劝服自己动身的一个优美的展望,而后者仍将他们拉回到固有的情感模式——

在这出戏里,女儿开始胆怯到后来战战兢兢地为母亲弹奏,始终紧张地注视着乐谱,弹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后,像受到震颤般将指尖放到嘴里,惊怖地等待母亲评价/“宣判”。演奏中,镜头轮流转向伊娃和母亲夏洛特,我们看到夏洛特端庄的脸上一闪而逝的不耐烦和否定,表演般的泪流和动容后又是不予置肯的神情。而她的宣判是,哦,她爱伊娃,潜台词里对伊娃错误的演奏有着不容让步的认真。然后她无视伊娃受伤的神情,不由分说地解说乐曲,亲自示范弹奏。镜头用余光关照母亲,重点放在女儿的脸上,这张受伤的脸低视钢琴,再缓缓抬头看神祇般的母亲,目露哀戚,像注视着深渊。母亲的强有力,吞没了女儿卑微无力的演奏,女儿注视着母亲,母亲注视着钢琴,从不看向女儿,女儿在一次次绝望的无声呼喊里沉没。

这里既有两首乐曲带来的情感的对位,也是两种颜色的对位。伊娃从母亲到来之后就穿绿色的衣服(两身装束)或是灰蓝的家居服,而母亲在晚餐时穿的是咄咄逼人的,招摇的红色,“绿色”的伊娃殷勤地服侍着“红色”的母亲,像奴仆般忠心耿耿。然而红色也出现在伊娃的第一个镜头里,伊娃丈夫对着摄影机独白,对伊娃全心全意的爱和不被理解的寂寞,无从了解伊娃内心的叹息。镜头远处伏在钢琴上写信的伊娃,正是一身红裙,是夫妻关系的隐喻,接受更多爱的一方更有恃无恐,往往忽视对方情感上过分的付出。

而另一组对位是情感的代偿,在两代母子感情的处理上形成饶有意味的反差。伊娃怎么在与母亲相处中得到创伤,就如何弥补在她的家庭里。儿子是她心灵休憩的港湾和支柱,弥补了母亲造成的爱的裂缝。然而儿子的早逝,又将她推向真实的深渊。她不得不面对自己丧失爱的能力的茫然现状。

无爱和现实和疗愈的可能

任何形式的爱,都可能给神经症患者一种肤浅而表面的安全感,或甚至是一种幸福感。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却不相信它,对它表示怀疑和恐惧。他不相信这种爱,因为他固执的相信没有任何人可能爱他。这种不被爱的感觉,往往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信念,它不因任何事实上相反的经验而动摇。的确,它可能因为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根本不反映在人的意识里;但即使它模糊不清,它也仍然像它经常被自觉意识到时那样,是一种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念。同样,它也可以隐藏在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下,表现为一种玩世不恭的傲慢,这样它就很可能令人难以发现。这种不被人爱的信念,极其类似那种不能够去爱的状态;事实上,它正事对那种不能去爱的状态的自觉的反映。显然,一个能够真正喜爱他人的人,自然会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人也会喜爱自己。

这段引用自卡伦·霍妮《我们这个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的话,为伊娃做了精确的心理注解。伊娃因童年没有被母亲好好爱过,成年的她也总是像孩童时孤单地期盼母亲巡回演出后回到家,期盼着充足的爱和回应。因为不被爱,而不会爱,也不信任爱。她对丈夫言谈间深情的表白,回之淡淡的质疑,“说的很好听,但没有真实的意义。”丈夫说:“当我向伊娃求婚时,她说她不爱我,她说她从未爱过任何人,她不会爱。”

而伊娃丧失爱人能力的现实绝非一次深夜的畅谈就能解决,母女俩还是重新回到两人相处的情感模式里,影片的结尾,海莲娜对母亲的不告而别伤心地嘶吼、大叫。夏洛特逃离这份窘境,在火车上惊魂卜定。而伊娃重回平静后再次给母亲写信,寻求宽宥。平静生活下情感的创伤仍旧狂暴如海。

 5 ) 我们什么都没有忘记

今天小雨,细细的,对的,就是南京那种雨,舒服极了。
下午去看最后两场伯格曼,第一场是《呼喊与细语》,
第二场是我深爱的《秋光奏鸣曲》。
阔别七年的母女,她们生命中第一次正视对方,
女儿质问母亲为何那么冷漠,为何以她那异常的精神力量来控制她,改造她,
质问为何母亲的痛苦会变成女儿的痛苦,母亲的失败会成为女儿的失败。
我无法控制的泪流满面,如果不是顾忌我身边的陌生人,
我会哭出声来。

晚上和海老师以及她的女朋友还有车一起去吃酸汤鱼。
路上我们讲自己的童年往事,讲父母对我们的设置和改造,
那些冷酷的,不近人情的,我们以为忘却但是其实没有的往事。
我说起来我的爸爸这么多年来让我如此自卑,
我不得不拼命的在每段感情中过度的付出因为我的爸爸让我以为,
我曾经深深爱上一个年纪大的人,因为他宠溺我,欣赏我,几乎是毫无条件的,
在我内心深处,他弥补了我父亲的缺憾。
而我,再也不敢去爱年纪大的人,而是把自己所渴求的,
加倍的给予一个年轻的男孩,那正是我所向往的,我永远得不到的。

是的,我们什么都没忘记。
丽芙 乌曼,在自己强势的母亲面前,即便已是一个成年女人,
仍恢复成一副手足无措的,等待批评的小女孩的状态。
在电影面前,在往事面前,
我突然发现,我又变成一个无法选择,无法呼喊的孩子,
只能任由泪水冲刷那份深藏的委屈,以为遗忘的压抑。

PS:刚才读了一封给我写的信,里面有格非的一段话,
我觉得正好为今天的电影以及心情注解:

……我想到了阳光下无边无际的紫云英花地。
假设,花地中矗立着一棵孤零零的苦楝树;假设,一片浮云的阴影遮住了它。
望着这篇阴影,姚佩佩在心中许了一个愿,闭上了眼睛。
不管姚佩佩如何挣扎,那片阴影永远不会移走,因为它镌刻在她心里。
为什么我的内心一片黑暗,可别人的脸上却阳光灿烂?
这是姚佩佩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6 ) 《秋日奏鸣曲》台词

伊娃:人必须要学会如何活着,我每天都在练习。其中最大的障碍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在黑暗中摸索着,要是有人能够爱我真实的样子,或许我就能够了解自己。但这事的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 维克多(伊娃丈夫):我想告诉她,哪怕只有一次也好,有人全心全意地爱着她,但是我无法说得让她深信不疑,因为我总是词不达意。 夏洛特:有一天他一直盯着我看,接着他笑着跟我说,明年这个时候我就不在了,但我会永远与你同在,我会一直想着你。 伊娃:小时候我很崇拜你,后来有很多年,我一直很抵触你和钢琴。 伊娃:你感觉到这里的宁静了吗?艾力克是4岁生日前一天过世的,这你也知道。维克多没法接受,他和艾力克的感情很好,表面上我很悲痛,可我内心里始终觉得他还活着,我们还在彼此身边,我只要稍微集中注意力,就能感觉到他。有时候我睡着时,我能感觉到他的气息,就在我的面庞上,他会用手抚摸我。他在他的世界里,可我们还是随时能够触碰对方,我们之间没有界限,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墙。有时我会想我儿子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但我又知道这是无法描述的,因为那是个能让情感得到解脱的地方,你懂我的意思吗?对我而言,人类是无与伦比的造物,就像高深莫测的思想,所有一切都存在于人生,崇高也好,低微也罢,人是上天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来,集万物于一体。就这样造出了人类,也造出了恶魔、圣人、先知、艺术家、离经叛道的人┉世上一切都彼此共存,相互成长。就像是庞大的图案,在不断的变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同样世上肯定也存在着无数个现实世界,我们迟钝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现实只是其中一个,但是无数个现实世界是交织存在的,只有恐惧和惩戒能束缚住我们,界限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想法是不受限的,我们的情感也是不受限的,是焦虑在给我们设限,你不觉得是这样吗?你在弹贝多芬第29号钢琴奏鸣曲的慢乐章时,你肯定觉得自己是活在一个没有束缚的世界里,这里头的状况你无法探讨,也无法洞察。 维克多:当我向她求婚时,她立马就告诉我,她并不爱我。我问她是不是爱着其他人?她说自己从没爱过人他人,说自己不具备爱人的能力。我和伊娃在这里住了好几年,后来艾力克出生了,我们本来都放弃生孩子的希望了,还准备领养孩子。你知道吗?伊娃怀孕后跟之前完全是判若两人,两当时的她快乐,温柔,合群,她也变得懒惰起来,郊区工作和钢琴练习她一概不予理会。她会坐在那里看着光线,在山岳和峡湾上移动,我们突然变得很幸福。我比伊娃大得多,当时我开始觉得有一层灰色的隔膜正在将我裹住,虽然现在回头想想,我可以慰安慰自己这就是生活,以后生活就会是这个样子。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 伊娃:你把爸爸和我的生活搅的一团糟,你还背着他出轨了,每天晚上是我坐在爸爸旁边安慰他,我得告诉他,你还爱着他,你肯定会回来。我得大声地把你的信读出来,你的饱含深情活泼有趣的长信,你会在信中讲述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趣事。我们就坐在那,像两个傻瓜一样,两遍三遍地读你的信,我们都觉得你是世上最出色的女人。 伊娃:对你来说,我就是闲暇时解闷的洋娃娃,我要是病了,闹脾气了,你就会把我交给保姆,你会把自己关起来弹钢琴谁也不能打扰你。我就站在门外听你弹琴,我会趁你喝咖啡,休息时溜出去,确认你还在屋里。你对我总是很和蔼,可你的心思却在别外,我问你问题你几乎从未回答。因为你是那么优雅,所以我也想要变得优雅,我开始对自己的衣服挑三拣四,我怕你会不喜欢我的样子。那时的我很丑,我长的瘦骨嶙峋的,眼睛又大又圆,嘴唇肥厚,眉毛稀疏,我的手臂太细,脚太大,我觉得自己难看死了。有一次你跟我说,我应该是个男孩子,说完你就笑了,你怕我会难过,可我当然会难过。有一天你的行李就放在楼梯底下,你用外语讲着电话,我向上天祈祷发生点什么事好阻止你离开,可你每次都会离开,你来到我眼前,抱着我亲了一下,接着你又抱着我亲了一下,你看着我微笑着,你身上的气味几好闻又陌生,可当时你对我来说就是个陌生人,你已经在准备上路了,你眼里看不见我,你就这样走了。我当时就想我的心脏就要停止了,我会因为心痛而死去,我再也不会快乐了,我怎么能熬过这痛苦的两个月呢?我会伏在爸爸的腿上痛哭,他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她那柔软的小手放在我的头上,他这样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抽着烟斗,烟雾笼罩着我们。有时候他会说话,他说我们今晚要不要去看电影,或者我们晚饭吃冰淇淋吧。我都不在乎,因为我要死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们在孤独中熬了过来,我们不怎么说话。和爸爸在一起时,我很自在,他从来不会感到心烦意乱,有时候他看起来有些担心,我当时不知道他在金钱方面有困难,可我每次进去时,他总是很开心,我们会聊会儿天,不然他就用苍白的小手拍拍我。有是奥托叔叔会坐在沙发上喝白兰地,他们总是小声的咕囔着,我都怀疑他们到底能不能听到对方在说什么。有时候哈利叔叔会过来下棋,那时家里的气氛就会非常安静,我能听到房子里三个钟嘀嗒走动的声音。你回来的前几天我会很兴奋,全身发热,于此同时我又害怕自己真的会生病,因为我知道你很怕病人。当你进屋时,我兴奋得不能自已,我说不出话来,你不耐烦了,就对我说,伊娃不高兴妈妈回来,接着我的脸就会涨得通红,开始浑身出汗,我说不出话来,我什么词也想不出来,家里的话全让你一个人说完了。 伊娃:以前很爱你,妈妈,对我而言,这是和生死一样重要的大事,可我不信你的话,你的眼神会出卖你的话,你的声音很美,当你说话时,我的整个身体都能感受到这种美感,可我凭直觉就知道你心口不一。我听不懂你说的话,最可怕的是当你生气时,你脸上会挂着笑容,你和爸爸时生气时,你就会叫他“我亲爱的朋友”,当你对我感到厌倦时,你就会叫我“我的宝贝女儿”。 伊娃:当时只有14岁,你找不到更好的事做,你就把你攒下的精力一股脑全用在我身上,你觉得自己之前忽视了我,所以你就想要补偿。我想要为自己辩护,可我却没机会辩护。你的声音总是包含着关切和担忧,没有一个细节能逃过你慈爱的眼神。我有点驼背,于是你就让我做体操,你跟着我一起做,用你的背痛当借口。你觉得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我的头发上,于是你就把它剪短,那发型难看极了。你觉得我的牙齿长歪了,所以我就得带牙套,我看上去跟个怪物一样。你说我的裤子和裙子是小朋友穿的,所以你问都没问,就擅自给我做裙子。我什么也不敢说,因为我怕自己会伤到你。你还给我看我看不懂的书,我使劲地读,接着你要和我讨论我读过的内容,你就在那不停地说,可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在你面前暴露我的无知。我像瘫痪了一样,不过我还是学到了一件事情:我身上没有一处值得人爱,没有一处会被人接受。你当时着了迷。我变得越来越害怕,越来越崩溃,我的言谈举止都是为了取悦你,就连我一个人呆着时,我都无法露出自己真实的样子,因为我憎恨自己的一切。这太可怕了,妈妈!现在我回想起那几年我还是很痛苦,全身发抖,那真是太可怕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恨你,我一直相信我们爱着彼此。我没法恨你,所以我的恨意就变成了严重的焦虑症,做噩梦,啃指甲,把头发大把大把地扯下来。我想哭,可我却哭不出来,我一个声音也发不出来,我想要尖叫,可我只能听到发哑的哼声,这让我更害怕,因为我觉得自己要疯了。 伊娃:母亲和女儿,是多么可怕的组合,这里头掺杂了情感,困惑,还有毁灭。但凡有可能,母亲就会以爱的名义来为所欲为,女儿应该继承母亲的委屈,女儿应该为母亲的失败而受苦,母亲的不快乐,女儿应该要感同身受。就好像是从未剪断的脐带。妈妈,是这样吗?女儿的不幸就是母亲的胜利吗? 夏洛特:我小时候的事,我基本都不记得了。我不记得我父母曾经碰过我,不论是抚摸还是责罚,他们都没碰过我,和爱有关的一切我都一无所知,喜爱,触碰,亲密,温暖,我只有在音乐中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夜里我醒着时,我会想自己到底有没有活过,我想知道是不是其他人也是这样,还是有些人对活着这件事比他人更有天赋,还是有些人从来没活过,他们只是存活在世上。接着我就会焦虑不已,我看到了自己丑陋的样子,我从来没长大过,我的面容和身体已经老了,我在积攒着记忆和经验。可在我内心深处,我却觉得自己从未出生过,谁的脸我都不记得,连我自己的我也不记得。有时候我会尝试想起我母亲的脸,但我没法想起来,我只记得又高又黑,眼睛是蓝色的,鼻子很大,嘴唇很丰满,但我没法把碎片拼到一起,我看不见她。同样的我也没法想起你,海伦娜,莱昂纳多的脸,我记得生你们姐妹俩的场景,但唯一的印象就是生孩子很痛,可疼痛是什么感觉?我不记得了。莱昂纳多曾说过,他是怎么说的?对,他说有现实感也是一种天赋,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天赋,也许这是件好事。 夏洛特:我不想当你的母亲,我想让你知道我和你一样无助。 伊娃:可怜的妈妈就这样匆忙地走了,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惊恐,一下子变得憔悴起来,她的脸看上去这么小,她把鼻子哭得红红的,我再也不会见她了。天快黑了,气温也降低了,我得回家给维克托和海伦娜做饭,我现在不能死,我害怕死亡,谁将来或许会需要我,将我从牢笼中释放出来? 夏洛特:保罗,看到那座小村庄了吗?家家户户的灯都亮起来了,大家在忙着晚上的事情,有人在准备晚饭,孩子们在做作业,我觉得自己与一切都格格不入。我老是想家,可等我真回家了我又觉得自己想要的肯定是其他东西。 维克多:有时候我会盯着我妻子看,她不知道我在场,她备受折磨,自从夏洛特匆匆离去后,她就一直这样备受折磨但没法入睡,她说她把自己的母亲赶走了,她无法原谅自己。 伊娃:亲爱的妈妈,我现在知道自己待你很不好,我是带着要求,而不是怀着喜爱之情接近你的,我用自己那可憎的恨意折磨你,但我的恨意已经荡然无存了,我做错了,现在我请求你原谅我。我不知道你能否收到这封信,也不知道你是否会读这封信,也许现在已经太迟了。但我希望自己的发现没有白费。我们之间到底还是有善意存在,我是指我们要互相照顾彼此,帮助彼此,关爱对方。我再也不会让你从我生活中消失了,我会坚守着这一信念,我不会放弃,哪怕现在已经太迟了,但我觉得现在还来得及,一定还来得及。

 短评

如果有人真实地爱我 也许我有勇气正视自己

3分钟前
  • Parachute
  • 力荐

人生最无法控制的两件事:自我的才华和出身,从婴儿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二者就以命运的名义形塑着所有悲剧。而在亲情里,所有的解释、呼喊、疯狂、道歉,都是无用的。你的亲属关系,是你“天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这或许就是我喜欢伯格曼的原因——描述至亲的亲人间的相互折磨。这种折磨以爱的名义进行,将母亲的痛苦变成女儿的痛苦,母亲的失败变成女儿的失败。有时候觉得,家才是最孤单的地方,正是因为共度了最长的时光,才看不清彼此真正的模样。

7分钟前
  • A。
  • 力荐

女兒看著母親彈肖邦,她盯著她的臉,那表情在我心上扎了一個又一個窟窿,血噗噗往外冒,真疼。

8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力荐

姐姐的呼喊(近乎咆哮的控诉)与妹妹的细语(语焉不详的呢喃),后者可视为前者精神上的分身以象征恋母的本性,而伊娃已然只剩下恨意和愤怒;母女的两副假面,母亲生气的时候微笑,叫恨的人“我最亲爱的”,叫厌烦的人“亲爱的小女孩”,以爱的名义施行毁灭,用玫瑰中伤所爱之人,女儿则是佯装快乐,“因为我恨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如肖邦之音乐,不露声色的痛苦、短暂的解脱、解脱随即消失痛苦依然;依然是老伯克制冷静下暗流涌动的独幕剧式室内场面调度、振聋发聩且真诚内省得近乎内心独白的问询式台词、直接曝露人物情绪流溢的乃至显得狰狞扭曲面部大特写;尽管主题看似通俗浅白,但结合彼时戏外伯格曼、褒曼、乌曼的人生际遇来看,又添了许多别样的深意。

12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人需要一辈子来摆脱家庭带来的阴影

14分钟前
  • JoAnn
  • 推荐

褒曼晚年有力的角色和作品(也是她和同叫伯格曼的大导的唯一一次合作),两个母女一台戏,完全可以搬至舞台的电影啊!两个人以中产阶级特有的文学性吵架方式(不看伯格曼不知道吵架还可以这样吵的啊)从天黑吵到天亮,积蓄多年的情感喷薄而出却并不是任何事情的解决⋯演员太好啦。弹琴那段最好。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亲情无法一蹴而成,突如其来为了爱而爱的爱只会造成更多的伤害,女儿是个体,应给予自由和尊重,当然,更重要是发自内心的关爱;2.不断沉淀积累的感情鸿沟再也无法跨越,大声的宣泄也只是带来了一时的解脱,却无法得到挽救;3.秋日里的奏鸣曲再美也渗透着一股凄美和哀婉。

1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很惭愧,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伯格曼作品。也很幸运,能在大银幕看到如此佳作。体会到了什么叫“飚戏”。银幕放大了演员一举一动一蹙眉的神情,也放大了色彩与气氛。让观众跟着揪心,回味震撼。每个人都深受家庭的影响。一滩平静的潭水下,激流涌动。完美的观影体验(尽在小西天~

22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镜头质感超凡,色彩打光简直美得一塌糊涂,拉大提琴那一场就像一幅构图完美的油画。从头到尾如同一场有限空间里的心理话剧,大段独白相当挑战演技,然而母女两人都是异常出色,这种情绪突如其来的爆发和内心的挖掘既是拷问也是自省,和解的不可能也早已注定。

25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乌曼和褒曼大飚演技不是重点。最温暖的色调,最黯淡的内心。台词简洁、尖锐、直达心灵深处。舞台剧式的独白、眼神与眼神的长镜头,伯格曼一定是痛楚和勇敢到了极点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不用说太多,一句看到人落泪,足够。

26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阿尔莫多瓦的高跟鞋,也是处理母女情感,比起伯格曼的细腻,就差太远了。

30分钟前
  • 任晓雯
  • 力荐

褒曼和乌曼实在太适合饰演母女了,两人敏感、紧张、激动的神情和含泪的眼眸都有同样的特质,令人心痛。

32分钟前
  • 小凯撒
  • 力荐

我宁愿将海莲娜看作是伊娃的潜意识。爱恨交织的极致是一种失语症,能用语言组织起来倾泻的总是带着伪装,伊娃借酒宣泄用言语逼迫母亲时,海莲娜剧烈痛苦地挣扎着,母亲请求原谅伊娃不发一言时海莲娜叫喊着妈妈,过来!母亲逃跑了,伊娃低落沮丧看似平静,海莲娜喘不过气濒临灭绝崩溃,最后喊出的是妈妈

36分钟前
  • 汪见殊
  • 力荐

伯格曼着实擅长探讨家庭关系中的疏离、误解、仇恨与虚伪,这回连母女关系中可能潜藏的自私、虚荣、傲慢与偏执亦被袒露于银幕之上。暖黄色调的室内陈设挡不住亲情中的刺骨冰冷。暮年的英格丽·褒曼和盛年的丽芙·乌曼飙戏,伯格曼式的特写与大特写一次次地揪出人的灵魂,攫住观者的心绪。整体还是比前作[呼喊与细语]更加具有舞台剧气调,尤其是以丈夫直面镜头自陈来引入(与收尾)故事的拍法(后景中是弹钢琴的妻子),以及一个个固定的镜头与多处门框式构图。(9.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们永远都只能是一个人,即使是与最亲密的人在一起,也会感到痛苦和孤独。

40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褒曼的角色是她自身真实的写照,亦是伯格曼的,这两位瑞典最富盛名并且拥有相同姓氏的伟大艺术家,都为了各自的事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可怕的创伤与疏离,乌尔曼那时也与伯格曼劳燕分飞,由她扮演的女儿,对母亲的爱与恨,在我看来,兼是对伯格曼的。褒曼随罗西里尼浪迹天涯,在好莱坞沉浮多年后终于回到故乡的怀抱,这样一位瑞典巨星,居然是第一次出演瑞典电影,这与影片的“奏鸣曲”结构不谋而合,伯格曼曾说:“我们在年轻时,从父母身边逃开,而后一步步,再回到他们身边,在这一刻,我们长大了。”

45分钟前
  • 37°2
  • 推荐

票价伯曼展映@ GZ二刷,大银幕重复创伤体验,很爽。母亲和女儿本质是一体两面,海莲娜则是她们关系的具象体现|看得PTSD严重爆发。“她从未爱过任何人。她不会爱。”我也不会。作为我的第3000个“看过”标记,这部片实在太疼了,看得我一直想死,想停止存在,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够用“喜欢”的心情来看待它。但是它反映出的苦痛我全部明白,全部明白。不能爱已是小事,如果生你的人使你生不如死呢?忍不住又看,忍不住又想:还好不是在影院看,因为要在寂静的黑暗中无声地哭非常累

49分钟前
  • Virgil
  • 力荐

本片的艺术气质相当耀眼,从片名到结构,从故事到表演,从画面到台词,导演赋予了太多可资分析的样本。母亲噩梦惊醒后与酒醉女儿的对话,层次之递进关系,表演之精准程度,恍惚有种看心理惊悚片的错觉,揪心不已。

54分钟前
  • 麦兜
  • 力荐

#重看#所有最深的伤害都只会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畅谈或忏悔过后,原谅不会发生,一切回到原点,冷漠继续冷漠,沟壑依然沟壑;大块橙色&红色与冰冷苍白的内心戏形成强烈对比,明暗光线&正反打,正面&背影;乌曼演技真好,不愧御用。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