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卡西·阿弗莱克,卢卡斯·赫奇斯,米歇尔·威廉姆斯,C·J·威尔逊

导演:肯尼思·洛纳根

 剧照

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2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3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4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5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6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3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4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5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6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7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8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9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8:04

详细剧情

李(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是一名颓废压抑的修理工,在得知哥哥乔伊(凯尔·钱德勒 Kyle Chandler 饰)去世的消息后,李回到了故乡——海边的曼彻斯特处理乔伊的后事。根据乔伊的遗嘱,李将会成为乔伊的儿子帕特里克(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 es 饰)的监护人,李打算将帕特里克带回波士顿,但很显然帕特里克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和朋友们,但李亦不愿在这片伤心地久留。 原来,曼彻斯特埋藏着李的一段绝望的回忆,他的过失使得两个女儿葬身火海,妻子兰迪(米歇尔·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饰)亦因此而离开了他。此次重回故乡,李再度见到了已经再婚并且即将做妈妈的兰迪,与此同时,帕特里克那失踪已久的母亲艾丽斯(格瑞辰·摩尔 Gretchen Mol 饰)亦联系上了帕特里克,希望他能够成为她的新家庭中的一员。©豆瓣

 长篇影评

 1 ) 孤独的幸存者

李第一次在酒吧跟人干起来的时候,充满了“瞅啥瞅”的啼笑皆非。当他第二次出拳挑衅时,观众才知道这哥们儿犯的这是哪门子邪——他在惩罚自己。像那些用烟头烫手臂、用刀片划胳膊的自残者一样,用疼痛来冲淡内心更剧烈百倍的痛楚。他甚至可能希望被群殴至死,以得到自己心目中的“解脱”。为了那无法原谅的错误,为了那永远鲜血淋漓的伤疤。

那种伤口是不可能完全康复的。就像被截掉的肢体、被割掉的耳朵,再也长不回原样。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里,写过一位叫姚第的老军人,就这样“一辈子心头藏着隐痛,嘴角上挂着温柔而又苦闷的笑容”,孤独终老,留下一万法郎积蓄给了朋友的养女。在没有心理学家的年代,这种人只能向上帝求安慰。实际即使现在有了心理疏导,效果也很不好说。毕竟在几个月的疗程结束后,当事人还有大半个人生的道路要走。那是谁也无法为之绝对负责的。

幸而时间的自愈能力仍在。李卖掉了哥哥的枪,而不再想着给自己的脑袋来一下。结尾处他又跟侄子出海钓鱼。只是从程度上说,他还接受不了一个跟自己死去的孩子年纪相仿的少年在眼前转悠。对过往的恐惧,让他不得不回避代行“父亲”的角色。但他最终还是为这个少年留出了一份空间,允许他细水长流地靠近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侄子少年丧父,也是一种打击。但他还年轻,还有一整份的人生在等待着他。就算没有这个不靠谱叔叔的帮助,爱情、友谊和未来也会将他从眼下的哀痛和茫然中拉出来。最后,他还理解了叔叔为什么会这么不靠谱——因为他曾被那般可怕的雷霆劈过。

在赞美大城市的人眼中,这种几千人的海边小镇,估计乏味到可以从地图上抹掉了。但它对李的治愈其实功不可没——经常与大海打交道的人,更能洞悉命运的偶然。在海上,没有什么完全在人的掌控中,再熟练的老手也可能一去不返。因此那个与李爸爸下象棋的老头淡定地讲起了自己父亲的失踪。这场戏似乎在说明,李的错误并不比大海犯下的那些更糟糕。生活击沉一个人的方式,远不止八百万种。而一个人如果一直走不出来,乃至陷入了习得性无助,也不过是那八百万种之一。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无论怎样,一个被如此雷击过的人,脸上失去了欢乐,也不再有心情闲聊。他们再也不是那个跟朋友喝酒飞叶子到半夜的人。父亲有位朋友,自失独后就彻底从同学聚会上消失了。多年后在朋友圈里,偶尔也会晒出在各地旅游拍下的风景照。但他们夫妇俩到底过得如何,没人愿意去深究或探问。也许他们暂时走出来了,但每个人都知道,越来越近的高龄,无法回避的种种困境,可以轻易让所有的治愈前功尽弃。到那时,即使你想与过往的不幸和解,各种冰冷的现实也会残酷地拒绝你。

所以,请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以最能让自己舒适的方式,多呆一会儿吧。

 2 ) 那些摧毁我们的事物如此之多,而我们无法为之命名

我在洛杉矶一家偏僻的小电影院看完了这部电影。电影院里人很少,准确来说算上我只有八个人,但在电影正片结束之后没有一个人离场,白色字幕在黑色背景之下滚动,直到完全消散。临走时我想偷偷看一眼一同观看的人的模样,但最终还是独自走开。

  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Lee在哥哥去世之后所面临的抚养侄子Patrick的难题,以及回到曼切斯特小镇所勾起的与前妻Randy之间悲伤的记忆和误解。导演采用闪回的手法,将回忆与现实拼接从而创造不同纬度和时间点中矛盾的共鸣,最终聚合到人物间情感的和解和对生活不幸的妥协。

  鲜有美国电影能给我带来如此的压抑之感,但细想一下,这又与东方电影营造的压抑感不同。导演没有放大演员对于自我的感知,也没有让其背负某种特殊的时代特质,换句话说,这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是普通而克制的,如同曼切斯特这个海边的小镇。而这种普通消解了电影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创造出极易代入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如此致命,仿佛在向所有荧幕前的人宣判:你们并不能比他们做得更多,你们也无法承受生活的悲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懂如何选择,不懂如何陈述自己的想法,甚至无法清晰地致歉,但你们都会变好,你们会一直过下去。

  这部电影的压抑不在于抑制了情绪,或是放大了悲哀,而是真真实实地将一切呈现出来以后告诉我们,你看,这就是一切的可能,你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消沉与绝望并不意味着输给命运的悲剧,重新振作开始新的生活也不是战胜了自己的悲伤,甚至这一切情绪的转变都并非源于主观意志。生活是缺乏动词的,更不用说附加任何形容词去修饰。它就是一个过程,如同一道伤口被划开然后慢慢自行愈合,所谓的毁灭或重生是相当少数的(但被艺术作品和新闻过度放大了),毕竟普通的我们是如此无能,甚至连自杀都不知道怎么开枪。

  但我们还是结结实实地被摧毁了。摧毁与毁灭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一个面,后者是一个点,后者更容易进行艺术加工,因为容易把握重点,而这部电影则成功地展现了前者。导演对于时间叙事的把控自然功不可没,但我认为真正达到效果的是影片中充斥的生活的噪点。我们总是对直接的原因最为敏感,而导演则将其小心地掩藏起来,然后正面描写那些琐屑的稻草如何一步步地累加。他把Lee的火灾这个中心的悲剧事件塞在闪回的思绪中,而在正向的叙述中则放入如找不到汽车,开错路,多嘴的路人,尴尬的聊天,刻意放大的噪声等等鸡毛蒜皮的烦心事。

  这些偶然且无意识的小不幸在大多数艺术作品中都会被隐去或者只引出一两个作为诙谐的插曲,因为它们无关紧要且缺乏艺术性,而在这部影片中则被导演当做的了主食。将其解读为使影片生活化或添加讽刺的幽默不无道理,但我觉得还是狭隘了。在影片中我所看到的是这些噪点如何相互编织成网,并在中心悲剧的牵引之下将人物拉到一个浑浊,僵滞,无处着力的境地。如果说我们的无能将我们从毁灭中拯救,那所需付出的代价就是被其所吞噬并困在一片毫无诗意的阴霾中。Lee也尝试爆发过,他咆哮,打斗,哭泣,试图挣脱“被摧毁”的状态,但最终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甚至爆发本身也不过是众多的网眼中的一个。人无法自救,只能等时间渐渐给我们松绑。我们不会永远完整,也不可能一直处于“被摧毁”的状态,这两者都太过浪漫。而在一个充满噪点的生活中,这两者总是相依相存,如同曼切斯特海边的浪潮,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最伤感的悲剧不过是以“今天早上父亲去世了”开头,而最美好的喜剧不过是以“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尾,但这两者都太轻。而我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在里面遇见了更加温暖而坚实的画面。在影片的结尾,Lee将路上捡到的皮球丢给Patrick,Patrick 没接到,当他捡起来丢还给Lee时Lee也没接到。于是Lee说了声“Let it go.” 但Patrick依旧跑到一旁把球捡了回来并丢给了Lee。这次Lee接到了。我不想说这个画面意喻了什么,也许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画面,但我愿意为它再次安静地坐着,直到影片完全结束。

 3 ) 想要写出好故事?一定要看《海边的曼彻斯特》

如果你想要写出一个好故事,或者有个编剧梦,那么一定要看《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部电影给所有现实题材的剧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在现实生活的范畴内,去发掘人性的幽微起伏,并制造真实的戏剧性。

这个尺度其实很难把握,用力过小,难免会平淡;而用力过猛,又会显得造作。

这就需要编剧有极强的感知力,对生活体察入微,但同时又懂得克制,凡事点到为止。

这让我想起了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他的成名作《一次别离》,几乎把“真实的戏剧性”这一极难实现的矛盾效果,做到了极致。

如果过于真实,戏剧性何来?如果过于戏剧,又如何真实?

法哈蒂从容地踩在那根金线上,说:这是可以实现的。

《一次别离》从一起离婚官司开始,逐步升级,透过这一次小别离,我们看到了“伊朗贫富阶层的疏离、信仰与现实的割裂、以及整个中产阶级的分化”,而这些看似庞大虚空的概念,又全都包裹在了一次“雇佣保姆的纠纷”中,始终没有跳脱出日常生活的范围。

这是编剧功力的体现,由树木见森林

自《一次别离》之后,再次让我感受到“真实的戏剧性”的,就是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讲述了一个负罪的中年男人,如何自我放逐,在麻木与悔恨中,过着自己丧丧的人生。

听起来,是一部典型的闷片,对不对?

其实不然,这部电影有着出色的悬念设置,看起来一点也不乏味。

(以下开始剧透,观看需谨慎!)

影片可分为前后两段,分别由一个悬念支撑,引领叙事。

前半段的悬念是:这个男人到底怎么了?

这个男人就是影片的主人公——李,一个住在波士顿的勤杂工。

影片从一开始,就用大量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李的怪异举止:他整日面无表情地工作,精神恍惚;面对女雇主的性暗示,也无动于衷;他待人冷漠,但却易怒,一言不合就飙脏话;在酒吧里,只是因为别人多看了几眼,他便大打出手;而回到家,他便瘫软在沙发里,失去了形状。

在波士顿冰冷的雪天,李就像是一只丢了魂的野狗,四处游荡。

在呈现这些细节时,导演始终不动声色,也从不解释,只是单纯的呈现。

但观者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悬念感”,正凝结在空气中。

那种悬念感,一点也不亚于“凶手是谁”。

它让我们不禁猜测:究竟是什么遭遇,把这个男人变成了这样。这背后一定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后来,李接到电话,得知哥哥因心脏病过世,他因此不得不回到故乡的小镇——曼彻斯特。

而跟着他一路回来的,还有曾经发生在故乡的一段伤痛往事。

该如何追溯这段往事?该如何为“闪回”设计一个合理的“触发点”?

本片在这一环节,做得尤其出色。

在办公室里,律师向李宣读了哥哥的遗嘱。遗嘱中,哥哥将儿子帕特里克交给了李来抚养。

听到这一消息的李,一脸错愕,嘴里面说着“这不可能……”眼睛看向窗外。由此,记忆一点点袭来。

在闪回的段落中,我们看到:李曾经也有一段幸福的生活。

那时的李和妻子,就住在曼彻斯特,他们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过着惬意的日子。

可是这一切,却被一次意外终结了。一天晚上,因为李的无心过错,导致房间失火,三个孩子葬身火海。

站在废墟前,看着三个孩子的尸体被发现、装袋、抬走,李被彻底击溃了。

最终,愤怒的妻子,选择离开;而万念俱灰的李,一个人去了波士顿,成了现在的样子。

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李的种种不可理喻的表现,实际是一种“创伤后遗症”。

人原本是经验的动物,今天的“我”,是由无数个过去的“我”堆叠而成的。

而李却丧失了这种经验的能力,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悲剧发生的第二天。

那种悔恨和无奈,就像是一团精准定位的乌云,笼罩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上,让他变得沉默、木然、歇斯底里。

至此,第一个悬念的答案已然揭晓。

我们再来看闪回的触发点,是不是设计得很巧妙?

没错,正是哥哥在遗嘱中将儿子托付给李,使得李想起了由于自己的失职,导致孩子惨死的往事。

所以他才说出了“这不可能……”因为哥哥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安排,而自己也不可能再担起这样的责任。

此后影片进入后半段,而悬念也自然的转换为了:这个男人能否走出去,重新做回一个父亲的角色?

应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整个剧作逻辑,非常严密。

虽然全片不断在“过去”与“现在”间切换,但每次闪回,都有着合理的触发点,使得全片的叙事和情绪,一气呵成,毫无断裂感。

就像是李刚刚得知哥哥离世,开车回到曼彻斯特的路上,画面突然切入了几帧,只见年轻的李,穿着暖黄色的T-shirt,坐在船上,享受着海风。那是一种意识对记忆的阻隔,在触碰真的伤口之前,人总会先想到一些温暖的东西,来拖延伤痛的抵达。

除了整体的剧作逻辑,《海边的曼彻斯特》中还有大量的剧情设计,非常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人性的把握,以及内心活动与外在叙事的结合上,是很有想法的。

印象最深的有几处。

第一处是李开车带侄子到医院看去世的父亲。

车停在医院门前,叔侄俩有一段对话。

李问侄子,是否要去看看父亲的遗体,一切取决于他的意愿。

侄子思忖片刻,说道:那就走吧。

不想这句话却造成了误会,侄子的本意是“那就去见见父亲吧”,而李却理解成了“离开这里”,结果侄子推开车门,而李却发动了汽车,险些酿成意外。那一刻的李怒不可遏,对侄子破口大骂。

这一段情节的设计,太真实了。我们能想象李的心情吗?

他曾经对亲生骨肉犯下的罪,是因为无心的过错;而此刻险些伤到侄子,也是个无心的过错。

可是,命运弄人,总会将一些意外的灾祸,降临到具体的人身上,让他们去承担无因的罪责。

李时常感到愤怒,但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该怨谁,也只得怨向自己。

第二处是关于侄子帕特里克的。

在医院见到父亲冰冷的遗体后,帕特里克转身离开,不愿多看。

此后,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悲伤,而是照常生活、上学、组乐队、谈恋爱……

直到有一天,他回到家,打开冰箱,看见冷冻的鸡肉掉了出来,重重摔在地上。

那一刻的他崩溃大哭,呼吸困难。

当李询问原因时,帕特里克回答:我只是不想让他冰冷地躺在那里。

记得帕特里克曾经问李,父亲的遗体看起来是不是像睡着了一样。

李回答,一点也不像睡着了,不过就是一具尸体而已。

又是伤痛,造就了李的冷静:人死了就是死了,任何说法,也无法给这种失去带来安慰。

而帕特里克对死亡的理解,显然要更年轻,他希望父亲早日安葬,睡在春天温暖的土地下。

第三处难忘的情节,是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

恍惚间,他看见孩子们正坐在自己身边,小女儿问他:“爸爸,你没有发现我们烧起来了吗?”

李抚摸着女儿的脸:“亲爱的,很抱歉,我真的没有。

之后,警报声响起,李被惊醒,才发现自己忘了关掉厨房的灶火。

那是李在片中唯一的一次哭泣,双手掩面,很短暂,却胜过“嚎啕大哭”给人的震撼。

记得悲剧发生后,李被带回警局,在警官的询问下,李平静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讲述完毕,警官说,好,你可以走了。

李不敢相信,我可以走了吗?什么罪都没有?

警官说,虽然你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大错,但我们不能因为忘记关火,就判你的罪。

从内心来讲,李是多么希望有个人站出来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或者更决绝地说,这特么就是你犯下的罪,你要为此负罪终生。

可是,都没有,他等来的只是:你犯了错,但又不是你的错。

他被夹在这种无处安放的委屈里,痛恨自己,痛恨命运,痛恨无常。

那是一种空洞的痛恨,不知道有多大,也不知道有多长,就那么一直悬着,升不到天际,也落不得大地,最后飘成了空气,让这个男人活着,也让他在每一天的黎明死去。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李才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心碎的台词:“I can't beat it.

在我看来,这句话,是没办法翻译的。

因为无论怎么翻译,都把它的含义说小了。所以,就让我们全盘地去感受它,才是最好的。

I can't beat it.

像是在诉说一种结果,但更像是重申一种选择。

我不能,我也不想。这就是我此刻的态度。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催促一个人从伤痛里尽早地走出来;或者说,想要轻率地了结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不现实的,那比世间所有廉价的鸡汤,还要糟糕。

有些伤痛,你注定要带着它,去走一段不知道还有多长的路。

而这,就是我们在说出“这就是生活”时,所意味的一切。

《海边的曼彻斯特》赢在一个好故事上。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在于本身的好,更在于讲述的方式和细节的雕琢。

就像我在开头说的,一个现实题材的剧本,最难处理的地方就是营造“真实的戏剧性”,在生活的范畴内,在人性的幽微处,照见真实,看见生活。

《海边的曼彻斯特》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4 ) 痛苦有时是一剂慢性毒药(关于米歇尔·威廉姆斯)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反鸡汤电影。影片中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地面覆盖着皑皑白雪,人与人之间的对白平淡简洁,舒缓的配乐中透露出一丝伤感,故事中没有救赎,也没有解脱,但这种遗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为这才是人生啊。


和很多人预想的一样,2017年奥斯卡的重量级奖项呈三足鼎立之势。 最佳影片给了《月光男孩》;影帝为《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卡西·阿弗莱克;影后为《爱乐之城》女主艾玛·斯通。 其中影帝卡西·阿弗莱克可谓风光无两,包括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在内各大奖项的影帝拿到手软,和去年烂片无数的哥哥本·阿弗莱克形成强烈反差。

和另外两部获奖作品相比,《海边的曼彻斯特》稍显低调,但不平庸。影片凭借细腻的表演和情感共鸣,在这个过于政治化的电影评选时代犹如一股清泉,以不圆满的结局诠释了人性的纠结和生活的遗憾。 有人用一句话总结了本片的主题:“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海边的曼彻斯特》有两条时间线,一条是男主经历哥哥去世的现实线,另一条是男主触景生情进入的回忆线。表面上是讲述水管工李(卡西·阿弗莱克 饰)与侄子(卢卡斯·赫奇斯 饰)之间的叔侄情,实际上随着回忆的展开,揭示了李在曼彻斯特小镇经历的悲惨过去——因他的过失导致三个孩子死于火灾,妻子(米歇尔·威廉姆斯 饰)也因此与他离婚。

关于亲情,卡西·阿弗莱克在现实中也有叔叔的身份,他和哥哥大本都已结婚,各自都有孩子,但为了带入感情去表演,卡西在片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酝酿感情。 而我更想说的是影片的女主,饰演前妻的米歇尔·威廉姆斯,她凭借在本片中的表演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拍摄时,米歇尔由于档期原因不能常驻剧组,只在有戏份的时候赶回片场,但她每次都能马上进入角色,我觉得这可能和她的个人经历有关。 有媒体曾如此评价米歇尔:“她曾是《断背山》里的沮丧妻子,也曾是好莱坞最悲伤的女人,她一直是狗仔们最关注的对象,更是一位渴望真爱的单身母亲。”

2004年6月,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希斯·莱杰因拍摄李安的电影《断背山》相识,虽然影片中两人饰演的夫妻因丈夫的性取向而磕磕绊绊,但现实中的米歇尔和希斯·莱杰很快擦出爱火。据《断背山》的另一名男主演杰克·吉伦哈尔透露,在片场排练时,米歇尔和莱杰常常眉来眼去,浓情蜜意藏都藏不住。

(《断背山》四名主演合影,左起杰克·吉伦哈尔、安妮·海瑟薇、希斯·莱杰,前为米歇尔·威廉姆斯) 2005年,米歇尔怀孕了,她挺着大肚跟着莱杰迁居布鲁克林。当时的米歇尔说:“在那里我们的生活非常非常甜蜜,我最希望就是能够保持这种甜蜜。”2005年底,米歇尔生下女儿玛蒂尔达。次年3月,米歇尔和莱杰凭《断背山》双双获得奥斯卡提名,两人一起盛装走上红毯,手挽着手,满面春风。

(《断背山》中的希斯·莱杰和米歇尔·威廉姆斯,因为是同性片,很多人忽视了这对现实中的真爱) 2007年,就在希斯·莱杰离世的4个半月前,米歇尔与他分手了。知情人说,分手原因是莱杰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到了米歇尔无法忍受的地步。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不久后莱杰就与她天人永隔了。 希斯·莱杰的英年早逝,对影迷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对于米歇尔就是天翻地覆。有朋友说:“那是她生命中一个极度黑暗的时期。她是个浪漫而感性的人,她总是认为自己对未能帮助莱杰负有部分责任,这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而希斯·莱杰生前的一些朋友也认为,米歇尔是造成莱杰死亡的重要原因。有人说:“在希斯·莱杰生命的最后时期,他的情绪接近崩溃,因为米歇尔在和他分手之后带走了女儿玛蒂尔达,这实在让他感到撕心裂肺。”

自责加上怀念,让米歇尔无法走出希斯·莱杰的阴影。她说,希斯·莱杰走后,她觉得自己如同把伤口暴露在空气里听之任之的行尸走肉。 但作为一名单身母亲,米歇尔没有让希斯·莱杰的形象在女儿的成长中缺席。 在她位于布鲁克林的家中,依然摆放着希斯·莱杰的照片,莱杰送给女儿的毛绒玩具也完好无损,就连米歇尔那一头标志性的精灵短发也是为莱杰而留的。她说:“我为了那个喜欢短发的男人剪了这个头发,我现在留着它,就是为了表示对那个人的怀念。”

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我们也能注意到李每次搬家都要精心包裹的三个相框。导演自始至终也未给这三张相片一个正面镜头,但每名观众都可以在欲言又止的镜头中猜出相片的真正内容:李死去的三个孩子。

影片最后,侄子帕特里克在看到叔叔房间内的三个相框,终于理解叔叔为什么无法继续在小镇生活,决定尊重叔叔的选择。 失去亲人的痛苦往往并不在一瞬间爆发,而是在亲人离开后的日常生活中,每当看到熟悉的景物,感受到熟悉的气息,都会睹物思人,回想起亲人陪伴的日子,突然地心如刀绞。 影片中李失去孩子时,侄子得知父亲的死讯时,都没有失声痛哭,或者默默流泪,但导演运用大量白描去铺陈情绪,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真实痛苦,这种无处发泄的痛苦比大哭一场更显压抑,也更加折磨。 侄子在父亲死后一直没有哭,直到他见到父亲在停尸柜中被冰冻的尸体,又见到冰箱里的冻鸡肉,突然崩溃痛哭,压抑的情绪才宣泄出来。

而失去孩子的李,早已将自己活成了一具行尸走肉,甚至失去了哭的权利,他在不顺心时只能用暴力行为自残,或者在酒吧滋事斗殴。

如果说《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米歇尔饰演的妻子兰迪在失去三个孩子后选择重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那现实中的米歇尔则更像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丈夫。

治愈伤痛的良药只有时间和新欢,米歇尔也曾尝试用恋爱把自己从回忆中拯救出来。她先后和《云端情人》导演斯派克·琼斯、《简爱》导演凯瑞·福永、演员杰森·席格尔等人产生恋情,但全都没能走到最后,其中不乏因对方无法接受女儿玛蒂尔达导致的分手。 如今的米歇尔似乎已经适应了单亲妈妈的生活,独自一人将女儿养大,有媒体拍到女儿玛蒂尔达的照片,发现其长相已经与希斯·莱杰有几分相似。

有媒体评论,《海边的曼彻斯特》不谈理想也不商业,是一部讨论人生遗憾的严肃艺术。它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讲述了一个个人的悲剧和大部分失意者的真实状态——他们跌倒后并没有再爬起来,遗憾大约占了他们人生的一半长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反鸡汤电影。影片中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地面覆盖着皑皑白雪,人与人之间的对白平淡简洁,舒缓的配乐中透露出一丝伤感,故事中没有救赎,也没有解脱,但这种遗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为这才是人生啊。

其他影评推荐:

同为面瘫脸,蝙蝠侠大本像纵欲过度,影帝卡西是丧气十足

票房惨败、被迫改名,“杀破狼”系列的前世今生

《二十二》: 当“精神日本人”越来越多,“慰安妇”幸存者越来越少

大厦将倾、修罗战场,细数《绣春刀2》的阴谋与伏笔

《冈仁波齐》:朝圣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落后愚昧

看不懂《异形:契约》,因为导演把这些关键片段都删了

 5 ) 海边的曼彻斯特

整个影片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平。 没有波澜起伏,很平静恬淡的影片.一切都如流水般细细地不着痕迹地流淌着,且仍将继续。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李的哥哥乔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这个充满了他想要不断逃避的回忆的故乡。他还要成为侄子的监护人并继续留在这个小镇,这是他所不愿的.这里的记忆会让他崩溃的,他还无法面对,也无法原谅。 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当你真的尝试去面对了,也许会释怀也许依旧沉沦,但终究会有一个结果,无论好坏。 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无论曾经怎样的悲痛,生活就是这样,你掀不起大的波澜,一切终将归于平静。 但我想说,平淡的故事并不意味着无趣,影片很好的展现了李和他侄子的生活,两位演员也很好的向观众演绎了他们的生活,虽然有很多的痛苦与无奈,但总还是有与之相对的别样的色彩的。 影片的基调比较阴冷,但观看完毕你却不会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你还总是会微笑着生活的。

 6 ) 【死理性派】这不是一个生命创伤的无底洞

这篇长评之前的标题叫“《海边的曼彻斯特》到底好在哪里?”主要探讨编剧如何深藏功与名,在厚实的绝望外壳中塞进了一个温情内核。
后来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将“丧”作为本片的关键词,对此,我想多唠叨两句以表反骨。
无可厚非,“丧”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可是影片并没有一“丧”到底,万“丧”不复。
表面上,《海边》颠覆了好莱坞大团圆结局的叙事惯例,实际上,影片夹带了“小团圆”结局的私货——家庭关系幸存,在叔侄间延续,男主从自我放逐中觉醒,回归社会、正常工作。
曼彻斯特是回不去了,这点编剧并没有硬拗,否则就用力过猛了不是。
影片了创造一个巨大的幻觉,极力渲染Lee的创伤与绝望。影片接近尾声,Lee再次背井离乡,偏偏这不是结局,结局是叔侄一起垂钓的背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说《海边》是一部白人影片,我无比赞同,并不是因为它从演员到编剧到导演都是白人,而是它因为传递了白人文化的核心:家庭和工作。几百年前,这一价值观随着五月花号一起登陆新大陆,并奇迹般地催生了一个超级大国。
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白人正在成为美国的少数,原本凝聚社会共识的WASP价值观(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逐步被多元主义所瓦解甚至取代。许许多多像Lee这样的白人工薪阶层,其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面临严峻挑战,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和种族身份,被“政治正确”无情鞭挞。
《海边》所讲述的,是家庭摧毁了一个人,同样也是家庭拯救了他,最后的最后,这个人会好好工作、正常生活。
这个结局,非常好莱坞,非常白人精神,真爱无敌,家庭至上。
借一个悲剧的壳,招一种价值观的魂,这个过程如此迂回,以致让大多数人以为它只是一个生命创伤的无底洞。
更新于2017.03.26

--------------------------原文分割线------------------------

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有很多,最直观的大概有两个:影像技巧和叙事策略。如果说爆米花电影诉诸于视觉奇观,炫技炫到让你忽略逻辑漏洞,那么《海边的曼切斯特》显然倚重于叙事,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当然不乏视觉和叙事俱佳的影片,如《美国往事》《肖申克的救赎》《黑客帝国》等等,视觉效果炸裂,还能给你讲点大道理让你记一辈子。
《海边的曼切斯特》的调性沉闷而灰暗,因为生活本是如此。影像是妥妥的现实主义风格,简单、自然、直接,大段大段展现海滨风光的空镜头,大段大段人物对话的中景镜头,能把这部片子看完,一定不是因为曼切斯特的风景有多美,而是出色的叙事引得你不断追问:“然后呢?”
剧照

Manchester by the sea

影片以男主角Lee Chandler为时空和情感的中心,根据他的所见与所感构建两条叙事链:一是Lee的回忆,二是Lee在“当下现实”的行为。三个重要段落,基本划分出影片的开端、高潮和结局:
段落1 哥哥Joe心脏病发猝然离世
段落2 由现实和闪回组合而成,“现实”是Lee得知自己要成为侄子Patrick的监护人,“闪回”是Lee过失造成火灾的事件始末
段落3 偶遇前妻Randi
两条叙事链并不复杂,都是按顺时序展开,但叙事链相互交错,毫无预警地在过去和现在、回忆和现实间跳切,令观者云里雾里,也因此铺设了巨大的悬念和戏剧张力。在影片中段交代了火灾始末后,才算完成了人物背景的拼图,现实行为线开始得到强化。
当把所有的情节线索还原为顺时序,一部成长史浮出水面,不是少年Patrick的,是Lee的成长史。
要体认其中含义,诸多细节有待索隐。做完文本细读,我不禁感叹编剧和导演的用心。几个好演员,又将这份匠心完美呈现。

1. 性格埋下伏笔,过失不是偶然

在哥哥Joe去世之前,Lee一直是个大龄男孩。即便是儿女绕膝之时,他也没有扮演好父亲的角色。那时Lee的生活就像曼切斯特的海一样平静,他热衷于出海钓鱼,在船上喝够一整天再醉醺醺地回家。妻子Randi重感冒也不能动摇他的行程,幸好有岳父母来照看。当出海归来的Lee得知岳父母刚好离开时,他的反应就像家里的保姆突然辞职了。
对于孩子,他的的确确是发自心底的爱,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挨个拥抱亲吻他们,甚至还不顾妻子Randi的阻挠把婴儿高高举起。从Randi的反应可以看出,一旦婴儿哭闹,将会由她来收拾。
Lee的回忆片段,回到家中抱起儿子

哥哥Joe心脏病住院,医生解释病情时他一言不发,直到Joe为了缓解气氛,抓住医生的口误问了一个题外话:“那什么是好疾病呢?”医生回答:“Poison Ivy”(一语双关,DC漫画的反派“毒藤女”,同时也有“皮疹”的意思)。
Lee这时候接腔了:“这个段子不错。”激怒嫂子Elise愤然离开,父亲和哥哥都要去挽留,避免在这个非常时刻再添家庭矛盾,Lee却不嫌事儿大地撂狠话:“去她的!” Lee表达不满时根本不考虑父兄的感受。
父亲和哥哥让Lee消停点

妻子、儿女、父兄给予Lee的爱太多,这份爱将他的鲁莽和自私包裹起来,以至于他的小打小闹甚至恣意妄为总是被原谅,而孩子的死亡、父兄相继离世彻底终结了所有包容。
凛冬之夜,酒肉朋友聚会、酒精、可卡因、妻子重感冒、壁炉……如此叠加,将Lee的粗心和自私放大成一个万劫不复的错误,三个年幼的孩子葬身火海,消防员只救出了已昏厥的Randi,火灾那晚她从天黑哭到天明,被推入救护车时仍在呜咽。
全世界都背对你,还有哥哥在


2. 自毁之路通向堕落,爱与被爱才是救赎

Lee认定自己是罪人,于是选择远走他乡,自我放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他同样拒人于千里之外,避免任何社交。
工作之余Lee在酒吧独自喝酒,恍惚之间陷入被害妄想,对无意中与他视线相接的陌生人升腾起敌意,大打出手。这便是火灾后到哥哥去世前Lee生活的全部,影片匆匆带过,仿佛他不在曼切斯特的日子里,所有生活都失去了意义。
哥哥猝然离世令他返回故乡曼切斯特,驱车路上一组街景镜头,用Lee的视点呈现出曼切斯特绵延的海岸线、拖网渔船、熟悉的道路、社区、教堂和法院,他最美好的和最惨烈的记忆散布在这座小城的各个角落,冷不防地出现在眼前,清晰地刺痛他的心绪。
在医院里,Lee提起要通知家人,是哥哥的生前好友George告诉他,他的叔叔婶婶已搬离原住址一段时间。Lee提起前妻,脱口而出的却是“my wife”,经他人纠正改口为“ex-wife”。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停留在过去的记忆里,连语言系统都未曾更新,在医院也许是他第一次说出“ex-wife”这个词。
哥哥Joe去世,侄子Patrick成为Lee这世上唯一的至亲。以前Joe住院,都由Lee来接管Patrick的生活。但用Lee的话来说,他只是个“backup”(后备方案),从来不用真正为这个孩子的生活负责。但这一次,Joe把儿子的监护权完全托付给Lee。在律师所念遗嘱的段落,不断切入Lee回忆中火灾的镜头,与现实类比、交叠。
Joe在遗嘱里有极为周全的安排,包含了Lee搬回曼切斯特的搬家费、Lee找到新工作前的生活费等等,用意明显——让Lee回到曼切斯特。这既是为更好地照顾Patrick而安排,也是为了用Patrick去拴住Lee,让他勇敢的直面过去,不要再一味逃离。但Lee却执意在处理完后事立刻带着Patrick搬离曼切斯特,他毋庸置疑的态度,遭到了Patrick的激烈反叛。
Patrick不愿搬离曼切斯特

Patrick在父亲过世后似乎云淡风轻,他还是那个精力过剩的人气少年,继续呼朋引伴、参加乐队排练、经营两段恋情,如果教练同意,他还要保持冰球训练。但也是与教练的对话中,Patrick道出了他“反常”的缘由:“说实话我需要找点事情分散注意力。”
Lee对此全然不觉,在与Randi的电话中他说:“我觉得他还好,他有很多朋友……”葬礼结束后,Patrick询问Lee能否让其中一个女朋友来家里过夜,Lee断然拒绝,理由是Lee不喜欢那个女孩。那个夜晚,无所事事的Patrick打开冰箱找吃的,却对着掉落的冷冻鸡肉崩溃大哭。
之后穿插了两段闪回,是Lee的回忆,火灾之后,陪着他、守着他的除了Joe,还有Patrick,他们一起给了他家人的温暖。
哥哥Joe和Patrick帮Lee安置新居

翌日,Lee跟Patrick商量重新规划未来,虽然以Patrick逆反告终,但Lee终于学会为他人着想。Lee载Patrick去他生母Elise家吃饭、设法找钱维修Joe的船、帮Patrick打掩护制造他和女朋友独处的机会……对于Lee而言,所有人情世故已随着多年的自我隔离变得生疏,照顾Patrick成了他的“演练场”,他笨拙而生硬地练习着,一颗冰封已久的心有了人情味的复苏。沿着这个趋势,电影可以向一个美好的结局发展。直到Lee偶遇前妻,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3. 峰回路转之时,悲伤回到原点

在相遇的那一刻,Lee还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讲一点场面话,夸Randi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帅气。但是Randi话锋一转,哽咽聊起过往,Lee开始回温的状态瞬间跌回冰点,他再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偶遇前妻Randi

下一个场景Lee坐在酒吧前独自喝酒,起身时撞到一个正好路过的陌生人,接受了对方的道歉,Lee却又出其不意地打了对方一拳,瞬间被一群人围殴。在谁都认识谁的的曼切斯特小城里,“谁动我兄弟就等于动我”是人情网络的基本法则。
幸好George在场,替Lee解了围。在George家,Lee醒来第一句话是问Patrick在哪里。可是在酒吧买醉时,他只沉溺在悲痛的回忆里,现实如此可憎,他恨不得自己被乱拳打死,全然忘记了自己作为监护人的承诺。
最后,Lee在家做饭时打瞌睡,差点引发火灾,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意识到过去是无法战胜的梦魇,认清自己没有能力照顾Patrick的事实。如他所言:“I can't beat it.”
结局是趋于圆满的,编剧安排了一个巧合,George家的孩子正好到了独立生活的年龄,空出房间可以接纳Patrick。George对Patrick视如己出,Lee终究还是搬离了曼切斯特。
之所以说“结局趋于圆满”,是因为Lee走出了进退维谷的困境,既能妥善安顿Patrick,也暂时获得喘息,不必强求自己搬回曼切斯特。更重要的是,Lee没有回到苟活、颓废的状态,他找了一份待遇稍好的新工作,也在找一个更像“家”的住所,随时等待Patrick来访。而从前,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
影片结尾停留在Lee和Patrick出海钓鱼的背影上,一切仿若如故,却已沧海桑田。

Lee的过失固然难以宽恕,回忆已是对他最严厉的惩罚。自毁的人生不能令他获得半分救赎,反而被悔恨与负罪吞噬得更深。Patrick既是Lee照顾的对象,也是无形中拯救了Lee的人,让他惨淡混沌的人生有了一星光亮和焦点,帮他把未尽的责任、未酬的夙愿完成。
影片主题沉重,却有暖意弥漫。快意和痛苦交织,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一部好电影,就是把众人皆知却难以名状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些深埋在繁芜细节中的共鸣,也许不会在你观影过程中触发,但会使你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回想起某个片段,喃喃自语道:“是啊,是这样的……”至此,这部电影完成了它的讲述。

公众号:乐多
ID:duofunny

===========附上我回答的几个问题,与上文内容略有重复=========
1.觉得这电影很一般的人有没有?
回答:你觉得电影一般很正常,有的人喜欢看热闹,有的人喜欢看门道。
电影拍得比较含蓄晦涩,如果不沉浸在它的细节里,随时去思考导演拍这个镜头的用意,很容易忽略掉精彩的细节,逻辑线也断掉,从而觉得它是一部平淡无味的片子。但是如果你认真的品读,会发现它匠心独运。
话说回来,谁也没有资格要求你认真而平静地看一部电影,这样会很累。
我不同意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但我理解你。我偶尔也爱看爆米花电影。

2. 能不能从专业角度给我讲讲这片好在哪?
回答:正好写了长评,如果懒得看,这里总结一下。你觉得这部电影一般,主要是因为现实主义style 的摄影风格,大段海滨风光空镜头和人物对话的中景镜头,这是最普遍的拍摄手法,甚至新闻联播都爱用。电影是视觉的艺术,如果没有直观的冲击,容易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一般。
题材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故事,正如警察宣布Lee无罪时说的:“世上保准有其他成千上万个人也都在这一晚犯了错”。
能把这部片子看完,一定不是因为曼切斯特的风景有多美,而是出色的叙事引得你不断追问:“然后呢?”
除了主人公Lee,侄子Patrick的感情戏处理得也很到位。父亲死后他似乎云淡风轻,继续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却在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对着冻鸡肉崩溃大哭。我的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在他十几岁时离世,刚开始一段时间他是懵的,只知道要继续上学、参加活动,把自己安排得满满的。后来父亲生日到了,他一个人喝酒哭得稀里哗啦,他说:我特想有个爸来揍我。
一部好电影,就是把众人皆知却难以名状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些深埋在繁芜细节中的共鸣,也许不会在你观影过程中触发,但会使你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回想起某个片段,喃喃自语道:“是啊,是这样的……”至此,这部电影完成了它的讲述。

3. 前妻为什么而愧疚?
回答:因为前妻还爱他,心里没有放下他。她在火灾后对Lee说的所有刻薄的话,都是人之常情,设想一个母亲,一夜之间失去三个孩子,都是惨死火海中,她如何能够不愤怒、不悲痛。
Lee的过失是不可原谅的,但是时过境迁,前妻的伤口已经渐渐愈合,丧子之痛淡出,她渴望重新得到Lee的爱,所以她会感到愧疚。

4. 继父家怎么了?
回答:他们吃饭过程中三个人都很紧张,都处于防御状态,无法正常对话交流。
Patrick的妈妈Elise曾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是继父通过宗教力量引导她变成一个正常人。
Patrick的出现肯定会扰动Elise的情绪,刺激她的回忆,严重的话会把她打回到从前的状态,酗酒、失常、堕落。
从后来继父给Patrick发邮件可以看出,Elise还没准备好,可能在Patrick走后她又崩溃了。所以继父在邮件里说如果Patrick来访要提前告诉他,委婉表达了Elise不会成为Patrick的监护人。

5. 毒藤女为什么是good disease?
回答:医生口误,她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Joe的病情严峻,不是那种可以治愈的病。相反,poison ivy(皮疹)是可以治愈的病,所以是“good disease”。poison ivy在DC漫画里还有“毒藤女”的意思,医生编了个不错的段子来缓解凝重的气氛。

 短评

生活流,如何绕过苦难,丧到骨子里的卡西,绕不过去的苦难。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又名《回忆杀》。有遗憾和失望,二刷后感觉对角色的好感甚于电影,卡西的角色写得演得太饱满了,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依恋感。

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Lee说话是不是美国周杰伦

11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四星半。如果被生活判了死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一场死亡揭开了旧伤,也把最暖的亲情带到面前。细碎的拥抱和拍抚,像零星的火种,终于点燃了男主的心中余烬。即便他心里藏着全世界的冰雪,那也会慢慢溶解,丧门星也会有春天。凯西表演冷静震撼直让人心痛心怜,用幽默外壳下的重度悲伤直指人心。

1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典型的“中产阶级伤痛故事”通过穿插的剪辑打碎了压抑的情绪,喜忧参半的剧本看得出非常花心思,不是暖心的鸡汤,也没有让人沉浸在心碎中,度把握得很好,两个多小时不显漫长。而且算是卡西的独角戏了!他真是个气质独特的演员,没有所谓的“夺金时刻”,却把情绪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镜头里

1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音乐略满,阿弗莱克妥妥的影帝提名;作者应该受过女性伤害,女性角色都有点怪。

23分钟前
  • Meng
  • 推荐

葬礼进行的时候,他听着宝宝的哭声,与那个试图安抚婴儿的男人共享着眼底羞为人察觉的一丝焦虑。他想伸手接过孩子,用他或许尚未消散的那种魔力让宝宝平静下来,又旋即意识到自己不能,也没有理由去为旁人阻止这种连锁的消耗。他累了也尽力了,相信所有人都是一样。

2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我最怕的就是这种电影,看完以后什么都讲不出,就想静静地待着,静静地沉溺在挥之不去的抑郁中。结局仿佛看到了光,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29分钟前
  • 是心
  • 力荐

有時關不上冰箱的門 腳趾撞到了桌腿 臨出門找不到手機 嚎啕大哭 你覺得小題大作 只有我自己知道為什麼

3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我和我不想要的后半生,我和我不愿意和解的自己。你们都朝春天去,就留我在破碎里又丧又美丽。

35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我冷漠的躯壳里,是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

39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破碎的我怎么拯救破碎的你,阴冷肃杀的冬日海边,冷意钻入骨子无可避退,人生中的低谷寒潮已无可能褪去,不如全力拥抱破碎的自己;多处人物台词重重叠叠,我们从未打算走入他人生活,只愿守住自己的孤岛,沉沦在自己的泥淖。

4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那些劝我们向前看的朋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

45分钟前
  • 11km
  • 推荐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2016TIFF

46分钟前
  • 布鲁斯老师
  • 力荐

人与人之间最艰难的永远是交流,所以才亿万年来一直在谈话、争吵、道歉和喋喋不休。

51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人生的伤口,二十五岁之前怪父母,二十五岁之后怪社会,最惨就是巨大伤口摊开在那里,腐臭流脓永不愈合,然而,无人可怪

5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这几年奥斯卡颁奖季不错的电影,剧本都不能用麦基的《故事》来判断好坏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从那套“好”剧本的标准看李这个人物,它的塑造方式犯大忌,但作为生活流的故事,正是这些所谓的“坏”让这个故事变得不一样,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李这个人物的丧和悲伤反而变得不狗血,更生活了。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最后乔在帮老人修锅炉时,老人说自己的父亲在95年出海突然消失。看似突兀的这场戏其实也是电影的主题:世事无常的生活不过只是一成不变的插曲,日子始终在继续,渔民依然每天出海,候鸟迁徙南飞,乔还是乔。

58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最好的生活流电影,难得的是叙事手法又带着变化。叔侄俩各自面对各自的失去,亲情恬淡而走心。没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彻斯特阴冷的海,就这样被琐碎和小幽默一点点填满。——就像全世界的雪,最终会带来全世界的春之苏醒。毫无疑问我的年度最佳。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消耗着耐心看完了满心期待的《海》。朋友说好片,我说没感觉。她说我就是日子过得太顺了,我想可能真实是相反面。丧上加霜的PTSD患者和他最后的倔强。有没有同给一星的?想聊聊

1小时前
  • ALittleSerina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