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诗人

剧情片土耳其2022

主演:齐凡克·塔里图格  赛塔尔·坦热厄恩  Pinar G?ktas  

导演:奥赞·阿培尔

 剧照

吟游诗人 剧照 NO.1吟游诗人 剧照 NO.2吟游诗人 剧照 NO.3吟游诗人 剧照 NO.4吟游诗人 剧照 NO.5吟游诗人 剧照 NO.6吟游诗人 剧照 NO.13吟游诗人 剧照 NO.14吟游诗人 剧照 NO.15吟游诗人 剧照 NO.16吟游诗人 剧照 NO.17吟游诗人 剧照 NO.18吟游诗人 剧照 NO.19吟游诗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7

详细剧情

The journey of a father, Heves Ali, who had never met his son ,Yusuf, in 25 years is told.

 长篇影评

 1 ) 《吟游诗人》——充满美的生命的吟唱

一个吟游诗人在路途上花了一千个白天和黑夜,随时随地尽其所能为人们带来快乐,他的流动的生活方式,看似毫无目的,其实不然他希望在一千个日日夜夜之后能够挣到足够的钱举办婚礼,……如果新娘还在等他的话。 不必多说,这部影片蕴含着浓烈鲜明的帕拉杰诺夫的个人风格。诗意、绘画感、宗教感完美地在电影里融合。每一幕镜头都美得像幅画,被瑰丽的、梦幻的、充满冲击感的色彩铺满了。电影叙事并不连贯,但不妨碍观影者理解剧情。诗人一千个日日夜夜里在荒凉的大漠中奔走,孤独地流浪着、吟游着,给予人们绵长的幸福和祝福。聋哑人的婚礼、战争的动荡、母亲复明的奇迹和等待的新娘,都是歌唱的对象。人生无常,吟游诗人唯有用诗歌和音乐与之搏斗反抗。既华美又荒凉,既精致又狂野,无论是浓郁的民族色彩,还是晦涩的政治隐喻,都让人震撼。

 2 ) 宗教祭祀

莱蒙托夫的原著不必讲了,那只是传奇故事。重要的在于,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在影片中,将诗人的精神,表达了出来。也就是,纯。诗人是单纯的,这主要反映在他的感情的单纯。他的爱情不涉及财富、地位,而是直抵本能一般的纯粹的欲望。于是,诗,才能从画面中脱颖而出。因为,诗是宇宙秘密的起源。她通过(原始)宗教祭祀的唯一表达形体;她不脱离于人民;并成为人民与神中介的灵媒——具有神秘的魔力和不可言说(解释)的神圣性。因此,诗人的生命本质,便是只能从人民中获选而出的人与神的中间人。这具有神圣性。是奇迹。这种生命必须被放置在人民的(原始)宗教的广泛形式中才能体现出诗人的价值。而这,也就是阿舒格象征性地渡河后复活仪式上所体现出的含义。

 3 ) 爱意飘渺,神迹降临

看到有人把吟游诗人和石榴的颜色作比,认为后者更好而前者烂俗,我只想说他们描绘的是诗人不同的生命阶段,呈现的是不同的社会背景,且后者还带有对时代的隐喻,在这种不同下,石榴的颜色中的寂静美是不会出现在前者中的。况且,每位导演的每部作品如果都沿着同目的和风格走下去,他的树木何以能生长? 对于吟游诗人,我有喜欢的点,也有困惑的点。 我喜欢它用移动的景物分割剧情,人物处境的手法,喜欢它用壁画预示情节走向,喜欢它在拍摄景物时移动切入的视角,喜欢定点照片,有一种故事与时间的停驻感。 我疑惑于阿舒格的性格变化,中间他为何会变得突然活泼起来?一改曾经的严肃哀伤凝重,不过这确实可以以诗化电影人物性格呈现略有油画的模糊感和瞬间感,注重氛围的手法容易放大人物瞬间的情绪,从而冲击了他的整体形象的稳定。 还有结尾男女主的相遇,婚礼为何如此仓促,不见情人相见的欣喜,让人有头重脚轻,虎头蛇尾之感,似乎开头和结尾的爱情描写不足以支撑起中间追求爱情的苦难,不过这可能也是导演对于过程早已超越结果,追求超越得到的体悟吧。

结尾一只白鸽停驻在相机上,好像这一切诗意都被关在了镜头中,关在了过去,预示着帕拉杰诺夫的搁笔与对死亡的预感,如此轻盈但滞重,被世俗逼迫的诗人,你终于谅解了这俗世了吗?

 4 ) 电影与诗的生命吟唱

这是一部充满了浓郁东方色彩和宗教色彩的电影。
世界各国的电影导演对诗电影都曾进行过大量探索,而出生于亚美尼亚的这位电影艺术大师显然对诗电影有着更完美、更具特色的诠释。诗是一种艺术,电影同样是一种艺术,如果说《石榴的颜色》是由诗转变成电影,那么《吟游诗人》这部帕拉杰诺夫晚年的作品流露出更多的不是诗本身,而是电影中的诗意所在,一种诗意的情绪和思想;不是叙述故事,而是借由故事来传达诗的精神,传达一个民族的精神。
影片从一开始就是以画面取胜的,我们可以不了解亚美尼亚的名族特色和宗教意识形态,但是导演明确地用画面语言与观影者进行沟通,玫瑰花瓣、白米雪、纯洁的鸽子、火红的石榴,这些色彩明丽、构图优美、有着中古世纪绘画艺术美感的视觉元素充斥在镜头与镜头之间,干净和意象化的符号缓缓流动,令人赏心悦目。
唯美的画面语言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传说,是非现实的一首长诗。阿西克的人物性格塑造,更多的凸显出一种精神代表的特性。阿西克是个吟游诗人,他没有像以往的以叙事取胜的影片中的人物那样,有着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人物性格,与他们相比,他更加简单,也更加单纯,他对周遭的人只有信任,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就注定在尘世中会遭遇悲苦和磨砺。
导演接吟游诗人的身份让他游历四方,让他和最心爱的人分开,又描述了家人以为失去他后尝尽痛苦的心情,吟游诗人最后虎口脱逃,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导演也仍然没有明晰叙事线索,只是力求一种与神话相符的叙事姿态,通过阿西克这个人物与观众达到精神层面的对话。阿西克在接受着神的考验的同时,学会了和生活中恶意的、痛苦的事情相对抗,他触怒了苏丹王即将被判死刑,却用吟游歌者特有的力量使代表恶势力的老虎臣服于他的萨兹琴下,重新获取生的希望,而吟游诗人的歌声本身所蕴藏的强大力量和韵味也在驯服老虎的过程中被完美的展现出来。
阿西克为人们祝祷、嘲笑贵族、经历苦难,最终也得到上天的祝福而和爱人永远在一起的美好结局,歌者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人们的帮助和天使的祝福。阿西克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导演所代表的亚美尼亚民族的精神特质和宗教的教旨。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艳丽脱俗的电影。在帕拉杰诺夫手里,电影变成了诗般影像。《吟游诗人》是一首隽永缠绵的长诗,缠绵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电影中四处游走的吟游气质。吟游诗人以诗歌带给人们绵长的幸福与祝福,而吟游的歌声、乐声自始至终未中断过,电影如同吟游诗般歌唱一切,歌唱爱情,歌唱幸福,歌唱苦难,歌唱奇迹,歌唱漂流和动荡,歌唱人生无常。这样的吟游气质和拥有这种气质的电影,只有帕拉杰诺夫能够拍的出,不管因其本人动荡的一生还是安定后依然动荡的心,都让人明白了电影所探讨的事实上就是人生的吟游。
最让人感受到导演天才展现的地方,是影片中那把萨兹琴,它仿若圣物具有灵性,而吟游诗歌亦具有生命和气节,它只为人生无常、经历动荡、苦难重重的人存在,只和吟游诗人相依为命,它具有那种民间的力量,更具有宗教信仰那般虔诚的魅力。在吟游诗人眼里和手中,诗歌和乐器是一种生存和搏斗的勇气、一种甘愿经受苦难的信仰。
就如同诗本身的丰富含义,《吟游诗人》这部电影是一首让人“百读不厌”的抒情长诗。

 5 ) 《吟游诗人》:梦里梦外

        如果说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总是能使你感受到一个哲人的思考,无尽的苍茫,那么,帕杰拉诺夫的电影则像是民间传说。一个是属于精英的,叫做孤独;而一个是属于民间大众的,叫做热闹。但这并不妨碍两者殊途同归,惺惺相惜。在这部电影里,帕杰拉诺夫调皮地以白鸽站在摄像机上作为结尾,并打出向塔可夫斯基致敬的字幕。
         电影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帕杰拉诺夫说过,他的风格只有一个,那是别人学不去的。的确,我们所看到的四部影片里,都有一个民族的记忆,是由点缀于生活中的细密画一般的图案所构成的——美的生活,那是属于一个民族的记忆。他们太热闹,他们属于后现代的视觉狂欢。
         在塔可夫斯基那里,我们总是沉静的,对于自然与人都有了一种沉沉的关注。我们思考。而帕杰拉诺夫是在用他的拼贴画家的眼睛,把一幅幅画面热闹的塞入我们的视线。我们目不暇接。
         前三部电影都有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只有这一部,从一个游吟诗人之死,开启另一个游吟诗人的旅程,并在结尾,是他与心爱的姑娘结婚,完成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是完全不同的表现。
        是向老塔致敬之作。老塔一直很欣赏他,他也一直这样。他们都属于同一个老师的门生——苏联诗电影的祖先杜甫仁科,只是不同环境的滋养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他们的骨子里都是诗的。这一部电影更是以吟游诗人作为主角。
        我们看到了诗人浪迹天涯的旅程,为着各种各样的人们歌唱,他可以为聋哑人的婚礼歌唱,他也可以拒绝权贵的要求,他一路历尽艰难。
        就好像我们的两位导演,塔可夫斯基和帕杰拉诺夫。他们都曾历尽磨难,艺术之路并不平坦。
        塔可夫斯基最后客死异乡,唯有在作品中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帕杰拉诺夫是坐过监狱的,在狱中他也一定强烈的感受到了对故乡的本民族的人民的深深眷恋吧。
        这电影既是回顾也是展望。接下上一个吟游诗人的棒,如接下已故的老塔的未竟的事业。塔可夫斯基自己也作品无多,却在为帕杰拉诺夫抱不平——他拍的电影太少了。帕杰拉诺夫也许对未来有更多的憧憬,在期望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电影里,吟游诗人得到了神的帮助,有了钱,娶到了心爱的姑娘,现实中,他也许是希望自己的艺术之路可以不那么坎坷,也结出一点果实吧。那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冀。可惜,他身体不佳,不久病故,留给世人也留给他自己很多遗憾。这部电影竟是他四部电影里唯一的一部喜剧。
        热热闹闹的民间欢聚,为这部电影定下了欢快的调子。却也使人感到,作品的艺术冲击力不再那么强了,艰苦的生活磨损了他。或是人到暮年,而变得平静淡泊。他的电影,逐渐洗净铅华,留下的是民族中那些华丽却质朴的,那些人民的歌唱,而把自己的血气方刚逐渐褪去,《被遗忘祖先的影子》相比之下刻意得多,青春得多。导演让那些人民做主角,把自己作为一个他们的仰慕者,一个服务者,一个吟游诗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歌颂他们。他深爱着他的民族。
        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传说,并且,在一天之内,游吟诗人回到了故乡。电影永远都是奇迹,本质上是一个梦,实现现实里无法实现的。母亲的眼睛又复明了,相爱的人结婚了,石榴变成了白色,梦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电影,不就是一场梦吗?何不欢乐一点呢?帕杰拉诺夫终于在人到老年时,抛去了所有的沉重,而露出了欢颜。

 6 ) 游吟诗人 的音乐

 (节译)帕拉杰诺夫的采访:关于《游吟诗人》的音乐

《 黑体为采访者话语,紧邻其后的为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sergei Pradjanov)的答语)
...........谈谈Ashik Kerib 的创作么?

我七岁时候扁桃体发炎,病中母亲给我读了莱蒙托夫的童话故事Ashik Kerib 。 这个故事不是那么有名,在学校里没有什么人看中它。一个高加索地区的土耳其妇女告诉了莱蒙托夫这个故事。莱蒙托夫是一个可以和普希金比美的伟大诗人。在孩提时候我就被他深深感动了。我还记得我哭了起来。Magul Migeri 在等待她的爱人。然而她不得不同另一个男人结婚。她想自杀。她用剑和毒药来阻止对自己爱的背叛。但Ashik 回来了。最后是圆满的。一个好莱坞风格的电影结尾。

我开始寻找我自己的Ashik Kerib,这个穆斯林游吟诗人在世上流浪为了挣到足够的钱来赎回Magul Miger 的自由。我刚好就发现一个年轻人,我的邻居,一个22岁的库尔德小伙。他是个恶棍。暴打警察。又为屋顶漏雨吧看守者也痛打了一回。偷车还和人家口角。然后我遇到了他。我问他你能否一年不做恶棍。他回答说我可以永远不做恶棍。当然这要看你给我提供的条件了。库尔德人不是穆斯林。他是一个基督教徒。但在影幕上他扮演的是一个穆斯林的角色。


Ashik Kerib的音乐非常精彩…..

音乐并非来自高加索,而是穆斯林音乐。Muram, 一种古代穆斯林狂想曲。一个穆斯林游吟诗人歌唱着狂想曲踟躇于世界的四方.这个穆斯林来到格鲁吉亚,一个基督教的世界。就是片中“荒废的修道院”一章。这里信奉的是“一神论”----只有一个上帝。这就是格鲁吉亚人的主旋律的意义:格鲁吉亚唱诗班,当唱诗班的孩子遇到被穆斯林人殴打的情况,他只能从他的同类那里挽救自己,以此证明“在敌人的领域的就是我们的敌人”。也许你是我们的兄弟,并正在入侵敌人领域,但也因此你将成为我们的敌人。基本上这就是音乐所要传达的。
我聘用的是一个很有天赋的阿塞拜疆作曲家。他叫Kuliyev。他能够领会我所要的。这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工作。我给他提出了很多困难,但他都把握的很好。我们甚至用了欧洲音乐:一段“万福玛丽亚”, 舒伯特,格卢克,“受难曲”中的主题动机。音乐流光四溢,非常的美,赋予一种现代感。我们希望欧洲观众在大脑里能够将万福玛丽亚同穆斯林时间联接起来。

但我觉得我好像在影片里也听到了教堂音乐….

没错,风琴的声音。基督的教堂音乐。在“上帝是唯一的“那一段里------在格鲁吉亚,那里可以听得到多和弦的意大利教堂音乐。其余的都是穆斯林muranm。 公众是否能够理解这部影片又是另一回事情了。在影片中歌唱的孩子们来自于一个孤儿院。孩子们从省里,从山区里,从大草原上来到学校学习muram。歌唱的孩子能够加深影片的情感深度。
只有很少几部电影跨越了两个世界。也只有几个导演可以做的到。Yilmaz Geney 就是其中一个。来自东方的他却能够为欧洲人拍电影真的让人惊讶。这种文化跨越了东西方的界限。

 短评

从没想过调音的过程也可以是很好听的音乐,音乐很棒!影像诗。但更喜欢石榴些

6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the fall / le petit prince

7分钟前
  • Wrendir
  • 还行

我喜欢老塔,老塔喜欢老帕,我不喜欢老帕

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又是一部石榴的颜色,石榴由红变白,似乎是上天对新人充满肉欲的恋情的洗刷,很有趣的是我妈居然都觉得这部片子好看,这种最直觉的画面表达力才是电影真正动人的地方,那头老虎实在是长得太搞笑了,我在电影院里笑个不停结果被一个很严肃的文艺青年骂了,哈哈。

11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奇特的眉毛。荒诞的寓言故事没有相关联的主题就是怎么感觉都是有点蠢。大量的民间音乐、大量的绘画、文化与服饰、异域风景还算吸引人、但是感觉音质和画面都很粗糙、就连剪辑也不敢恭维。

15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较差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帕拉杰诺夫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难以置信的观影体验,一场奇幻绝伦的异乡之旅。 不如石榴那么凌厉了,但从画面到音乐仍然别具一格,震撼人心。 “献给塔可夫斯基”,一段伟大友谊的见证。又有谁来为帕拉杰诺夫作上一曲?

17分钟前
  • _Esperanza__
  • 力荐

帕拉杰诺夫的遗作,献给去世两周年的塔尔科夫斯基。具有纪念意义,但肯定不是他的最好作品。拼贴画的结构过于平面化和脸谱化。但是这个木卡姆化的莱蒙托夫英雄诗,却具有神秘感,这一点难得

18分钟前
  • 昊子
  • 还行

如果说文学是追忆似水流年,那么电影是影像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曾经问他,“成为导演我还缺少什么”。帕拉杰诺夫对他说,你缺少牢狱之灾。帕拉杰诺夫的伟大正如尼采所言,只有经历过地狱痛苦的人,才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2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力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想对世界大声的呼喊,只有信念回应我的爱。发现高逼格配这歌词也凑合用,流浪过后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家,民族的色彩和音乐,镜头的走位和变焦挺有特点,壁画一字眉大烤馕玩具枪,画家导演帕拉杰诺夫遗作最后一镜致敬好友塔科夫斯基。影博苏俄影展。

27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这个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取材自诗人莱蒙托夫的作品,叙事性不强但极富诗情画意,里面的歌舞和意象洋溢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这是导演亲自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影片结束时帕拉杰诺夫将它献给和自己一样擅拍电影诗,一样无法被苏联当局接受的塔科夫斯基。塔科夫斯基和帕拉杰诺夫是惺惺相惜呀。

30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这个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取材自诗人莱蒙托夫的作品,叙事性不强但极富诗情画意,里面的歌舞和意象洋溢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这是导演亲自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影片结束时帕拉杰诺夫将它献给和自己一样擅拍电影诗,一样无法被苏联当局接受的塔科夫斯基。塔科夫斯基和帕拉杰诺夫是惺惺相惜呀。

33分钟前
  • 力荐

献给塔可夫斯基。比起《石榴的颜色》,可以说是好懂很多了。为爱出走,一千个日夜的流浪,活脱脱就口口相传的故事形态,再加上精美而又充满异域风采的画面,仿佛是在看一则来自数百年前的传说。

37分钟前
  • 洛伦兹不变换
  • 还行

确实比[石榴的颜色]好懂(大概是有莱蒙托夫原著),某些镜头竟然有运动有景深,这部电影倒是可以用“camp”作为关键词来解释(其实就是浮夸嘛……),整体视觉风格与老帕七八十年代搞的拼贴艺术(collage)是一致的。台词全靠配,对话不张嘴,音乐确实很棒。

4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很有趣!奇迹叙事与圆满结局,但中途是可可爱爱的各类呈现-充斥民俗和人类学的种种符号,字幕卡的出现使得影片本身像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时间跨度的延伸感)

41分钟前
  • マツハラ
  • 还行

畫面就像是中世紀時候的絲絨畫毯子一般細膩而豔麗。天,我要收碟

4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艺术家或知识分子的“愚者”形象在苏维埃时期是一种关于异议的隐微书写,也是东正教文化之中挥之不去的沉重之痛,流浪诗人的传代,又在吟诵之中死去,他们拒绝表演,在被迫害,被放逐,被排除在“神之外”的时期,失语症成为了他们高贵的行为艺术。如果早先的《石榴的颜色》以庄重预演了诗人的死亡,那么在《吟游诗人》中,帕拉杰诺夫戏谑地完成自己的最后的作品,所有的空间和模糊,虚化的主观镜头都被应允,某种程度上,“活人画”的美学原则正在解构,它对应了影片中的“奇迹降临”。当Blue Mosque里可笑而淫秽的“父亲”形象愚蠢地宣布他的死亡时,诗人终于误打误撞地获得了自由,在影片的结尾,白色的灵鸟伴随摄影机的出现,这位惨遭迫害的导演最终以一部元电影的方式告别银幕。献给塔可夫斯基,两位同样生不逢时的苏俄大师。

4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早起看这个可真困啊。。。没看过帕拉杰诺夫瞎买买的,本以为是二战后的作品,边看边惊叹于苏联人可怕的独创性先锋性,结尾出来老塔才知还挺近的,同代比较就没感觉特别惊艳了。

51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还行

并没有石榴的颜色那么美。镜头太多,而且很少固定,台词太多。并没有保留太多石榴的颜色那时的风格。但音乐很美,故事也清晰很多。虽然我还是怀念石榴的颜色带来的震撼……

53分钟前
  • 從淵
  • 还行

#重看#以一个等待千日的爱情故事为外在形态,真正要赞美的是亚美尼亚民族独特的文化之美---无论是绘画、建筑、歌谣、舞蹈、诗篇、宗教诸多文化层次的高水准(虽并不承担丰富的叙事功能),还是深具仪式感的日常行为(赋予承载乡愁的属性),都在这块饱受创伤的土地上蓬勃生长。当诗人与诗琴合二为一,他就此被神指引,踏上九九八十一难之路,目睹人间婚丧嫁娶,见证战争践踏,亲历强权碾压,这些苦难无疑是导演想传达的心声。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他用萨兹琴弹奏一曲东风破,曲中是颠沛流离,曲中是等待和思念。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