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1980

剧情片日本1980

主演:高仓健,倍赏千惠子,吉冈秀隆,铃木瑞穗,鼻肇,畑正宪,渥美清

导演:山田洋次

播放地址

 剧照

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2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3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4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5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6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3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4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5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6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7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8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19远山的呼唤198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0:47

详细剧情

  寒冷偏远的北国,人们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在这片纯然且严苛的土地上,盛开着一朵来自他乡、柔弱而又坚强的鲜花。她叫风见民子(倍賞千恵子 饰),早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决然跟随爱人来到北国经营农场。数年前丈夫撒手人寰,民子既要继续支撑农场,又要抚养儿子武志(吉岡秀隆 饰),个中艰辛谁人知。某天,一名沉默寡言有着坚毅面庞的男人路过农场,他去而复返,恳请民子留他在这里帮工。虽则顾虑重重,但是民子还是收留了这个名叫田岛耕作(高倉健 饰)的男人。耕作背负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偏远所在,他全身心地投入劳作,既与武志结下深厚的友情,也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他的坚毅也慢慢开启了民子的心门……  本片为“民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为《家族》和《故乡》。

 长篇影评

 1 ) 情到深处两无言

如果生命只是一种等待,

       那么,为了证明爱的存在,

  我愿忍受一切寒冷,

 等待在多年以后,

再次与你相遇,

只为你,等待。

                                                                       ——题记

     《远山的呼唤》,这部由高仓健、倍赏千惠子主演,由“日本具有平民情结与气质的导演”山田洋次拍摄于1980年的电影,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二十九年以后的一个深夜,我也无一例外的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如《幸福的黄手绢》般,“于细微处见真情”,影片用最浅淡、平和、含蓄的方式,却刻画出了最深刻动人的感情,轻易的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让人在酸楚中体味着生活的隽永与爱情的内敛。

  他——田岛耕作,坚忍,正义,英武,含蓄,几乎所有形容血性男儿的词语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他可以说是完美男人的典范。她——风见民子,勤劳,倔强,温婉动人,弱不禁风的身躯底下埋藏着一颗坚强的心,有着东方传统妇女的所有美好品德,中年丧偶的她独自承担起照顾诺大的农场与儿子武志的重任,在艰辛中坚守着丈夫留下的事业。

  他与她邂逅于一个暴雨骤起的夜晚,惊恐、担心、防范是她对这个因迷路而请求留宿一晚的陌路男子所有的抵触情绪。再一次,他意外的出现在她面前,正是农场最忙的时节,他提出做她的帮工而不计较报酬,至此,他走进了她的生活,一切那么自然、协调。

  正是这个伟岸、高大的男人,为她撑起了一片天,他宽阔的肩膀承担起了大量的农活,所有粗重、繁杂的活儿他都认真而沉默的处理着,如一头只知耕耘,不为所求的孺子牛一般;正是这个眼睛有一股勾魂摄魄的魔力,载满了悲伤和喜悦的男人,为她这个寡妇出头,把骚扰她的男人击退,并以最古老、最优雅、最绅士的方式来与对方决斗,如一个侠士般赢得了武志的敬佩;正是这个外表冷漠、内心细腻的男人,在她受伤入院的那段日子里,替她料理一切农活,帮她照顾儿子武志,并言传身教,当武志害怕一个人入睡时,他告诉他:“在生命中,男人遇到要忍耐的事太多了,但是即使这样,也千万不能哭”;他还教会他:作为一个男人,要学会守信用。

  对武志,他是怜惜的,当第一次他问他:“你爸爸呢?”“死了”听到他看似不在乎的回答,一定触动了他自己对父亲的回忆吧,同样的自小失去父爱,对武志,他教会他如何骑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的角色担当,在小武志的心里,慢慢的,他填补了爸爸的缺失,俨然他在他心中已是一个“爸爸”的形象。

  正是小武志与他的亲密交往,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民子渴望重新建立一个新家的信念,看着他骑马驰骋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那样的英武、潇洒,如少女般欣赏与爱慕的情愫在她眼睛里熠熠发光,是他,这个突然闯进她生活的男人,在不知不觉中,给她带来了自丈夫去世以来久违的、熟悉的安全感,让她一直伪装坚强的外表可以暂时卸下,回归到一个女人该有的小鸟伊人、柔弱细腻。

   赛马场上,她带着小武志为他加油助威,那样的温馨仿若一家三口之间才有的温情,她为他挑选合适的新衣,不正代表着她内心对他的接受与认同吗,“你以后住进来吧,外面天冷,我并没有把你当外人”,如此简单直白的话语不正是她情感的暗示吗,于她,他最终以一个有责任感,能担当的男子形象走进了她的心里。她那颗苦弱的心,在黑暗中泅渡,本需要一根意外漂来的横木,或者不经意点亮的渔火,正是他为她的天空撑起了一把能够遮风挡雨的伞,才最终收获了她的爱。

  本来茫茫人海中的两个陌生人,偶尔聚到一起,假装熟悉一下,会很快陌生下去,你向左,我向右。但于他们,并没有精心的准备,也没有刻意的靠近,更不是同一方向的追逐,爱情于他们只是一种面对面的相遇,并在这相处的时光里,在互相扶持的时间罅隙里,爱情顺其自然的诞生。

   如张爱玲一针见血的描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伤城。于他,有着属于他自己的隐私与秘密,彼时,他曾经的妻由于偿还不清贷款而自缢,在妻子的灵堂前他由于忍受不了债主对妻子的谩骂与侮辱而误杀他人,从此亡命天涯,所有的秘密顷刻间全盘拖出,纵使隐身于这个人烟稀少的小镇,他还是被发现了,法律还是要制裁他。

  “叔叔,你去哪儿啊?”小武志追在警车后边跑边喊,年幼的他并不知道内情,唯一担心与牵挂的只是这个与他相处了一段时间的叔叔究竟还会不会回来,那么的期盼他不会离开,那么的期盼他可以如“爸爸”一样的疼爱自己,只是,他还会回来吗?

   影片的结尾将故事推向了高潮,让人跟着潸然而下,情到深处两无言,飞雪扬天的列车上,出乎意料的,她找到了被判四年有期徒刑并正被押去服刑的他,并急中生智,以一种借喻的口吻方式,给予他一个女人的不言慰籍,向他表明了自己等待判刑丈夫归来的决意,第一次看到他目朝车窗外默默流下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她递给他一块手绢擦眼泪,也许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又是一块黄色的手绢,幸福的黄手帕曾是倍赏千惠子和高苍健他们在北海道茫茫大原,真切演绎过的挚情关怀,此刻也许也正寄予着导演对幸福的憧憬与对真爱的追去吧。

   他们的爱情开始于万物复苏的春天,经过短暂的夏天和收获的秋天,情感之花居然在寒冷的冬季璨然绽放。正是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女人,使他的曾经冰封的心涣然冰释,重获温暖,四年的日子,纵使在牢中,但想到有一个那么美好的女人在静静的等待着自己,家的呼唤时时在拨动内心的心旋,此时他的心应该是无比温暖的吧。

           生活的根基,是一颗自然的平常心。如同涓涓清流从心底淌过,来自我们与世间周遭的人与事和睦妥当相处的道理。那应该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愉悦,是不那么确定的事。不剧烈,也不荣耀。如花期一期一会,活在当下。而幸福与真爱,也在寻常的生活中,在点滴的关怀中,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隽永而弥足珍贵!

 2 ) 不是影评,与电影有关002-硬汉

关于《远山的呼唤》和《幸福的黄手帕》
在去日本之前,这两个片子都是没有底气做的,因为知道采访不到高仓健。但还是尽可能为《远山的呼唤》做准备,因为毕竟约到了女主角倍赏千惠子,和导演山田洋次的采访。
到日本以后,就在市面上买了我们要做的那些电影的DVD,也包括《远山的呼唤》,看后才让我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细节,结尾处,民子塞到耕作手中的手帕,不是普通的手帕——在国内发行的VCD里,那手帕没有颜色——而是一条黄手帕。黄手帕?那一定是一条“幸福的黄手帕”。于是,我们赶忙找来《幸福的黄手帕》,看出两者之间的莫大联系,就有了将这两部电影集中制作成一期节目的念头。
当我们把这个细节告诉山田洋次后,他立刻满意地笑呵呵道,这是我抖的一个小包袱。
是啊,当我们拜访日本电影旬报前任主编黑井和男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幸福的黄手帕》在先,评价极高,《远山的呼唤》在后,因为演员和情节颇为对应,他们都觉得很没有新意。
但是,这也正说明了两者之间天然的联系。
回国后,得到田壮壮对话高仓健的带子之后,这一集电影传奇的内容,就丰富得要溢出来了。

 3 ) 拉片笔记

一个潜逃到农村的杀人犯,和一个寡妇产生爱情,并得到寡妇接受她的过去的故事。

主要方式:1,积极干农活,民子需要人帮忙;
                2,得到武志的接纳,孩子需要父亲,因此民子会接纳他;
                3,帮民子赶走骚扰她的甿田,在民子生病的时候照料家,得到民子内心的接纳;
                4,耕作本身的魅力,勤快,朴实,硬汉,犯罪也是因为有可理解的原因;
                5,在展开的民子的前史中交代了民子是个浪漫的人。

主要情节点,1,耕作积极的干农活(民子因此让他留下来);
                    2,甿田的三次造访(第一次造成两人关系的第一个低点,第二次提升,并且让耕作看到甿田非礼民子,又为她解围,有利于拉近两人心理距离,第三次让武志接受了耕作);
                    3,民子生病,耕作照料并完全赢得武志;
                    4,弟弟到来,交待民子前史(一个勇敢而且浪漫的人);
                    5,耕作叫民子母子骑马,动作情节较少,用试听手段让民子对耕作产生了感情;
                    6,耕作哥哥到来,交待耕作前史,在逃杀人犯;
                    7,民子和耕作喝咖啡,民子向耕作袒露内心,两人之间已没有距离
                    8,耕作参加赛马比赛,民子和武志为他加油,民子给他买新衣服(民子在主动),当晚要他住到家里来;
                   9,耕作发现被警察盯上,决定离开
                   10,耕作被判刑,民子决定等他。

人物:
        耕作,当做一个强壮的硬汉在塑造,镜头会渲染他的身材,表现他劳动;低调,话不多(情节上有在隐藏秘密的作用),教育武志表现了他的责任心,赶走甿田表现了他的保护力。在前半段的场面和镜头基本上没有让观众进入他的内心,都是从民子和武志的视角在看他,而且没有中近景,保持他的神秘感,还加上了邻居对他身份的议论,也起到铺垫的作用。他之前的硬汉形象才使得最后他流下眼泪成了最具情感冲击的画面,全片情绪的最高潮。
        民子,电影的主角,观众多数时候是代入她的情感,体会她的感受。勤劳,一出场都在劳动;辛苦,没有丈夫,支撑一个家;坚强,不放弃;责任,对孩子;浪漫,当初对爱情的追随。
       武志,最大的配角,戏剧功能包括是耕作和民子之间的一个连接部,耕作通过他逐步赢得了民子,在开始的时候,很多场景是以他的视角拍摄,孩子的视角建立了观众对耕作和民子关系发展的期待,也起到放缓节奏的作用。
       甿田,福士夫妇,为了一些必要的情节段落,也为了表现乡村的淳朴而存在;喜剧风格的表演令整部片多一种味道,更为丰富。
       民子弟弟,纯粹为让观众进入民子内心而存在,交待民子前史,增加观众对她的同情。
       耕作哥哥,为了交待耕作前史而存在。

表演:写实,民子有很多的细节,尤其表现人物内心。台词也非常到位,挽留耕作那场尤其精彩。

电影的风格是非常抒情的,但又非常克制,一开始使用孩子(武志)的视角和客观视角来叙述,之后才逐渐转变到民子。叙事节奏由慢变快,前半段有大量的季节风光镜头,并铺音乐建立叙事基调。
在几个地方,人物情绪的到高点的时候却不给人物中近景镜头,比如,
1. 耕作决定离开的时候,民子几度挽留无效,耕作开门走了,下一个镜头却没有给民子的脸,给了门外的耕作,人物出画;
2. 民子和耕作喝咖啡,民子讲起自己的辛苦的时候,是一个俯拍的小全景,看不见人脸,导演不拿心酸做煽情,反而冷处理,
3. 耕作半夜敲门,民子愣了一会儿,开门说“进来吧,把门关上”(这台词太到位了),但耕作是来报告牛病了,焦急加绝望的民子在换衣服的偷偷的抹了两下眼泪,而且这个镜头光很暗,也是一种冷处理;
4. 弟弟说到民子当初的辛苦的时候,民子说到自己私奔没人来送,掉了眼泪,立马就切成了全景;
5. 耕作走之前的雨夜,无助的民子扑在耕作怀里,叫他不要走,耕作推开她,她倚着桌子的全景后,下个镜头切到了门口地上的猛烈的雨点。
这样的风格使得情感饱满却不滥情,最后的情感释放才有了最大的冲击力。

另外,影片为了表现农村淳朴,有以下情节设置:
1. 一开始民子给借宿的耕作拿来灯和毯子。
2. 民子给离开的耕作酬劳。
3. 邻居福士夫妇家的孩子经常来民子家帮忙;
4. 福士夫妇和民子给亡夫扫墓
5. 甿田被赶走后当夜来给耕作道歉并讲和。
6. 福士夫妇照顾病倒的民子
7. 村民给民子慰问金
8. 福士夫妇的孩子给武志做饭
9. 甿田来民子家帮忙
10. 甿田给比赛中的耕作加油
11. 耕作入狱,甿田带民子找耕作,并照顾民子。

场景氛围上,大部分都是晴天,开场多处黄昏的景,耕作被警察带走那场是清晨。
三处雨天,开场耕作到来,民子给亡夫扫墓,最后耕作要离开,
一处阴天:耕作的哥哥到来。
一处雪天:耕作接受审判和押送(包括中间平行的切到民子离开后的房屋)。

 4 ) 车窗之内

  给个地方住。
  给点东西吃。
  给个活干。不给钱也可以。
  只要给个地方住,给点东西吃。

  田岛耕作给人的感觉有些不对头。就如邻居大妈说的:干这么多活工钱却这么少。所以家里的抽屉要锁好,刀也藏起来(大意)。民子也皱着眉头不知道这个沉默的男人动什么脑筋。但耕作来了,家里的农活慢慢得变得有条理,有人欺负也有他提着水桶走出来,因为他的腿比那个欺负她的人长很多。小孩也和他相处地很好:叔叔夸我的名字好。
  嫁给过世的男人是赌一口气,坚持冬天就是地狱一样牧场也是赌气。民子从男人忘我工作的身体里看到了同样的气,那么多的汗水,那郁结的气一点都没有减弱。
  人总是在对和不对的缝隙里苟活,以田岛耕作而言,杀人没有对的可能,但是面对逼死自己妻子的高利贷者不三不四,这次要比《幸福黄手帕》里更有力一点,铁拳挥出对方不耐打又怎么办呢。而民子带着儿子这么含辛茹苦就是不能回头,回头前面全部认输了,所以哪怕四分五裂也要干到底,烂在这牧场里,暴死,猝死都好,这样就是不认输。哪怕儿子的将来呢。两个执着的人在似乎没有了警察局,没有了市政厅的桃源里彼此孤独地生活着。直到耕作偶然回忆自己的过去,他再次迟缓地对武治说:不能哭,眼泪不能流出来。那时候我们才知道人高马大的壮实汉子还是当年那个跟在哥哥后面捧着骨灰盒的少年。从那一刻起,到像高利贷者挥出铁拳,他的心再也没有长大。
  当然,生活不会这样折磨一个人,因为这样折磨得不能很久。
  当高仓健扮演的耕作将几个农民摔出去,音乐响起,我很多年之后在《姿三四郎》的小说里找到个足以匹配这个瞬间的词:那灿烂的山岚*。那段旋律那么久地回荡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种郁闷一扫而空的舒展,山巅的飓风,把一切横亘于胸臆的块垒一扫而空。把天也投破了。那是我第一次流出眼泪的地方。当然,耕作依旧是毫无表情,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可以一扫而空。他想到正是自己双手的力量把自己逼入绝境,把自己驱逐到无家可归,他的手越有力,他就越加无法停止这种漂泊。
  当然手还可用来调弄咖啡。据说高仓健本人就是调制咖啡的高手,有他的剧组里常常能喝到他亲手冲配的咖啡。而在电影里,咖啡的蒸腾之间,两个人开始说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或者接着香味的遮掩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和不是眼睛的地方。这就是最残酷的地方,人必须活下去,否则天去折磨什么。而且这必须是心甘情愿。
  活着可以骑马,在马上矫健如龙,在万人面前一骑当先。那一刻,他和她都以为天开始微笑了,的确如此,因为天知道要换个场景折磨他们了。
  于是火车上,手绢递过来了,消息递过来了,牧场没有了,我们跟着你走,我等你。
  车窗之外大雪茫茫。
  车窗之内。
  哭吧。

 5 ) 爱情就是,“今晚的月色很美” -电影《远山的呼唤》中的表达艺术

上映于1980年的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有这样一个经典情节:
民子(倍賞千恵子 饰)和耕作(高倉健 饰)在仓库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正在这时,传来了正房里武志的童音,“妈妈,要洗澡了。”
民子端着咖啡杯应声走到仓库门口,却又站住,对着仓库门说,“对了,武志他,他一直想问问你,你能在这儿待多久?”

问完,她低下了头。
耕作淡淡地答道,“你说吧,反正我到哪儿,都一样。”

民子转过身,说道,“武志一定很高兴。”
她放下咖啡杯,朝仓库外走去,留下一声“谢谢了”,却又迅速转过身,问,“你真的要去赛马,我听武志说了。”
耕作回答,“你看行吗?”
……
在悠扬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在民子从忐忑到欢快的问话里,在耕作简单利索的回答中,短暂的几秒钟,却让人心都醉了。

“心心相印”的爱情表白与承诺,在这样“答非所问,问非所述”的奇怪对话中,被演绎地千回百转准确到位。

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开头,作者讲了一个段子:
“川端康成问他的几个学生,英文的“I love you”如何翻译成日语。学生们翻译成“私はあなたを爱する”之类的Google 翻译体之后,川端大师抬头望了一下天,说,你们翻译得完全不对,如果是日本人的话,只要翻译成“今晚的月色很美”,就可以了。”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引入了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曾经提出的高语境传播与低语境传播。


通俗点说,高语境是“拐着弯儿说”,低语境是“直言不讳”。
民子和耕作的上述对话,便是一种“高语境传播”。
在《远山的呼唤》这部电影中,拐着弯儿说的情节与镜头,还有很多。
比如耕作骑着马在乡村的田野里撒欢,马蹄的节奏衬着音乐的旋律,踢踏出一首春的赞歌,镜头随着转向了民子远望的背影。
镜头音乐之间,爱情来了。
不需要,“你是我的男神,你真帅”,意思就已经到位了。
而最直接用高语境传达的镜头,莫过于电影的最后,耕作被铐着手铐押送走,民子追上火车,坐在邻座,与甿田一问一答,
甿田问,“听说你跟你儿子要等你丈夫回来,要等他好几年,这是真的吗?”
民子点点头。
音乐再响起来的时候,民子塞给耕作一块手帕,无数个观者看到这一幕,都不禁泪如雨下。

“懂”这个字,作为《远山的呼唤》的文化底色,极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高语境。

中国、日本、韩国...便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里,祝英台指着湖水里的鸳鸯唱道“你愿不愿意配鸳鸯”,铺排了好久好久,最终依旧无奈,“对牛弹琴牛不懂,可叹梁兄笨如牛。”
显然,梁山伯不如耕作“上道”。

在高语境文化下,人们的真实意思并不能直接从语言的内容中推断出来,而要根据语气、表情、动作、氛围等等综合进行判断。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

但高语境,碰上低语境,真可谓秀才遇上兵。

大学时,一个室友在吃泡面,另一个室友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赞叹道,“你吃得什么呀,这么香?”此句一出,被当时的我们嘲笑,“想吃就直接说嘛。”大家一开心,纷纷亮出这个室友日常生活里“拐着弯儿”说话的种种笑料,连这个室友自己听了都笑得合不拢嘴。
在这样的事件里,是否明白你所说的,与是否做好了准备回应你的意思,完全是两码事。
这时,高语境便是“安全”的,因着它的含糊与闪烁,灵活的“退”也不过是话锋一转语气一变就可以达成的。

在《远山的呼唤》中,耕作发现警察找上门来了,便对民子“反悔”了,意思是民子误会了他。
当夜耕作敲门,民子开门便说,“进来吧,把门锁上”,耕作说是“奶牛病了”,两人一同赶去为奶牛治病,一向坚强的民子崩溃了片刻,随即又恢复了情绪的稳定。
这时,高语境是“危险”的,凭借揣测所做出的论断,也要时刻准备好承担会错意所带来的尴尬、错误。

因此,话中有话这等智慧,实在并非我们常人所能,还需要棋逢对手才成。

《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便是高手过招,那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恋爱谈的实在是高级,有一章里,宝玉因为金钏儿投井挨了父子的暴打,不能下床,唯恐黛玉担心,托晴雯送自己的旧手帕给黛玉,晴雯不乐意,说送新的还说得过去偏偏拿了旧的让她怎么好意思送,宝玉却道,“你送去了,她自然知道”,而那林黛玉,接了旧手帕,果真就“知道了”。
可怜我此前和晴雯一样一直搞不懂,怎么就这个知道了,那个也知道了。

作为一个85后,追过美剧,看过大量从国外翻译的有关于沟通的书(比如NLP,比如亲密关系、重塑心灵等),深深地长久地反思过自己的成长,对其中的观点比如“孤独是绝对的”,“真正的理解从来不存在”,“沟通,尽可能的直接沟通能够削减掉一定的误解”是非常认同的,久而久之,不管是自我表达,还是对他人表达意思的理解,都要靠“直接的方式”才能够感到“确定”,即,如同现在很多从东方文化中走出来并且接受了很多现代心理学指引的人,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低语境”表达,因为它简单、省力、高效。

所以,当我听到两个挚友(均已婚)是如何确认情感的,我惊呆了:
A在QQ个性签名上写了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隔天,当时还不是她男朋友现在已经是她老公的家伙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了一句“在地愿为连理枝”。然后,他们就知道了。
B和C坐在大学里的体育场里聊天,C电话响了然后接了,聊了几句后,说“我已经有女朋友了”,B坐在一旁听了,就知道了。他们一同站起来,牵起了手朝学校走去。
直到有一天,发现竟然有“高语境”和“低语境”之分,我才猛然意识到,“心心相印”果真存在,就像《远山的呼唤》中,哪怕耕作反悔了,民子依然坚定。

而人类,甚至人类与小动物,小动物与小动物之间,在某些刹那,电光火石之间,“懂”,的确存在了。

现在,一轮“学着表达真实的自己”、“确认对方真实的意思”的沟通指导心灵指导之后,又一轮“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透过敏锐的观察、耐心的琢磨之后,的确是能够做到的”的理论也渐渐在朋友圈蔓延。
两种都对。
都要学,都要练。

在工作中,在多人关系中,低语境,让我们更有效率;但千万不可忘了,在亲朋好友之间,被东方文化涂抹了基础色的我们,高语境也是要掌握的,它需要更多的耐心、了解,尤其是亲密关系里,每个人内心的愿望常常隐晦的很深,高语境要多点耐心,低语境不要图省事儿,毕竟,人家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在一起,耕作和民子天天一块儿工作,而A和她老公朋友很多年,再回家看看爸爸和妈妈,一个人舔舔嘴唇,另一个人赶紧递上一杯水,也是朝朝夕夕吵吵闹闹练成的。

 6 ) 沉默的魅力

20.02.18

高仓健主演的电影从《追捕》开始,又先后看了《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海峡》,都堪称经典,名副其实屏幕上的硬汉形象。但是,高仓健真正的魅力却是他的“少言寡语,沉默寡言”。少言寡语让他战胜了顽敌,沉默寡言更让他收获了爱情,少言寡语方显男儿英雄本色,沉默寡言尽显硬汉侠骨柔情。少言寡语中孕育着激情澎湃,沉默寡言下预示着地动山摇,借用鲁迅先生一首诗中的两句来表达比较贴切: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女主角倍赏千惠子在剧中和高仓健搭戏一点也不逊色,尽显柔中带刚的女中豪杰本色,不过他俩人主演的另一部电影《车站》大概是剧本的平庸,人物塑造就比《远山的呼唤》逊色了很多。

 短评

结尾火车一幕直接泪奔,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吧,大爱高仓健和倍赏千惠子这一对!

10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我妈说,她们年轻的时候,对高仓健的迷恋不亚于现在的小姑娘。后来能看中我爹,大抵也是因为我爹老实话少,有几份神似。故事很简单,就是舍不得落下一帧。一直龌蹉的想着男女主该发生点什么,可这种遗憾反而更体现出山田的精明,越克制越迷人。再有,没落的不止港影,日影也是再拍不出来这种收敛的雄性

1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1)相遇而相识,相识而相助,相助而相知,相知而相爱,相爱而相随——隐藏在内的因果链条很清晰,外部情节不复杂,戏剧冲突不激烈。(2)细节到位:第一次虻田来纠缠民子,民子进屋,门却关不上;第二次时,耕作教训了虻田,民子脸红,门砰得关上了——耕作把门修好了。耕作第一次离开民子家,画面背景是一棵孤零零的树;民子看耕作骑马时,画面是三棵树相依。(3)北海道之于日影,相当于西部之于美国西部片。北海道的风物美,田园诗。骑马的高速摄影好。(4)适度的喜剧性,适度感伤。(5)武很可爱。问叔叔的名字,“忘了”;不让和妈妈说叔叔打架了,“说了”。(6)脱离任侠形象的高仓健出演山田洋次镜头下笨拙腼腆的重体力劳动者正合适:彼此相爱却无法告白,东方的隐忍含蓄。(7)生动的生活、劳动场面。(8)理想化的人情、善良、坚忍,桃花源(9)黑泽明推荐

14分钟前
  • 驹鸣
  • 力荐

风吹草浪北海道,骏马飞驰高仓健。山田洋次的故事一直是沉郁的,他总是在结尾处把所有的感动释放出来,他的电影没有善恶,只有爱。

1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这简直应该写进电影史! 这太高级了 ! 我确实不知道如何描述了 。 这片才8.6分 ?

18分钟前
  • 力荐

早年的山田洋次真好啊…非常的质朴、含蓄、隐忍,且一直到《黄昏的清兵卫》都保持着这种真挚的力量,人性在苦难中兀自高贵着。近年的《家族之苦》却只是娴熟的商业片套路。以为了不得的是高仓健,看过才发现惊人的是倍赏千惠子,那么精准的教科书式表演,如无必要,绝不会轻易给角色加多一毫,几乎是吝啬的演,甚至不稀罕让女主角“美丽”,但格外有力量。片尾流着泪看完,简直爱上了这个素朴坚韧的民子。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武志去问叔叔名字,结果被叔叔夸了自己名字起的好,一高兴,回来先跟妈妈说被夸的事,然后想不起来叔叔的名字。探望妈妈时,跑到旁边玩,不懂怎么表达感情。大妈这会儿还在偷偷议论,立马又换了热情的笑脸跟耕田打招呼。表弟开心地祝福打趣姐姐,驾车离去后一扭头眼泪就下来了说,姐姐真不容易。这些细节都好生动形象。充满温度。就像在我周遭的生活中一样,很能体会。真诚质朴,辛苦的像暴雨,微弱的希望就像片头的那盏灯,温暖着我们的双手。幸福的黄手绢也是他俩主演,特别期待。

25分钟前
  • julian
  • 推荐

通过电影频道看的,好久没有坐在电视机前被一部电影所深深地吸引,但这部日本经典爱情电影,让我深陷其中。没有小鲜肉,没有耍帅卖萌,更多的只是男人的血气方刚,女人的独立贤惠,孩子的天真无邪。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干净。这才是爱情最原始的样子

29分钟前
  • 怀念米兰卡卡
  • 力荐

原来是“民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时间线索排列,应为:《故乡》《家族》《远山的呼唤》。依时间顺序可以横向比较。但本片在气质结构上与《幸福的黄手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纵向剖析。大气磅礴的庶民情节剧,每一帧都流露着天然的美感:五湖四海,人情冷暖,四季轮回,世间百态,皆一气呵成。

3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太太,听说你不养牛啦?到镇上去工作啦?”“对”“听说你跟你儿子要等你丈夫回来,要等好多年,这是真的吗?”“嗯”“真了不起啊,生活上有没有困难?”“有蒙田先生照顾”“蒙田,那个混蛋!”说完蒙田和坚强的母亲民子甚至是耕作都哭了,我也哭了。适合在深冬的夜晚一个人静静地看这部电影…

36分钟前
  • 力荐

完全可以想象这片当时对中国观众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就是瞬间把所有国产片都秒成渣渣且从此之后再也不想看国产片的痛心疾首感──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国观众生活中很熟悉,但中国电影里没有。现在来看,慢镜拍高仓健骑马之类的镜头是有些老套了。有些情境的设置过于理想化,夕阳镜头多了点。另外发现高仓健的魅力,除了人所共知的铁骨硬汉、侠骨仁心外,其人身上还有一种纤尘不染的纯净感,这也算是一种日本特质。3.5

38分钟前
  • LOOK
  • 还行

高仓健作为父母辈那个年代的国民老公,被了解得太多,其实倍賞千恵子,才是历久弥新的贤惠之妻的代言人。雨夜,最会产奶的母牛生病,而清晨你就要走了,再过坚强也抵挡不住现实的冲击,从那一刻到结尾,精彩叠呈。中年人的爱情,竟可以如此坚定而美好。“你不要走,好不好”

42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1.这才是中国式的感情表达。比较而言,我们自己见得更多的则是病态。2.温暖 ,安静

43分钟前
  • BLAKE
  • 力荐

前半小时北海道温情散文画,戏剧冲突一点点出现端倪。想见见不到,想回不能回,好人好不了,坏人坏个透。生活的感情一点点压进饮马养牛的大草场,环环解开悲剧谜底。最后一幕是必需场面,山田洋次把观众情绪压迫到最低点再引爆眼泪。哼,老妖精。以及高仓健真帅啊..

47分钟前
  • W TENG
  • 力荐

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对现实生活题材电影的偏爱,仿佛跟随影片的故事短暂地去经历或体验不同的人生。特地选择观看上译国语版,也让我找到了观看老电影的亲切感,不过台词之外的环境音要么削弱要么变质还是有些影响观影效果。另外,国配音轨 40:56 的镜头没有声音、49:35 民子刚住院躺在床上有人来探望她 / 65:00 给牛人工授精 / 73:54 学校唱歌以及武治回家扔下书包想去骑马 / 88:28 转场至马事竞技大会 等段落要么直接切换成日语要么听出了音质的变化,猜想可能是当年引进略有删减的缘故?…附注:-太太 你好啊 好久不见啦!听说你不养奶牛了,到中标津镇上去工作了。-对。-听说你跟你儿子在等你丈夫回来,要等他好几年,这是真的吗?(-点头)真了不起啊!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哪?-有虻田先生照顾。-啊 那混蛋。是他呀,他在照顾你呐。-是。-那好啊,太好了…

4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许多叙事结束后的留白真好,尤其新婚弟弟开车走后哭着说姐姐可真苦那段,好在结尾太经典治愈了。好多风景的空镜自然又有人气,北海道美被遗忘有故事的人和乡亲人物的塑造背景有着日本特有的风格,反派有漫画人物的喜感。对犯罪人的态度和法律制度在那会儿对观念的冲击会更大吧,上译配音胶片版。

49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苍茫的北海道是我的家,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5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如果现在那些阿猫阿狗能被叫做男神女神 那年轻的高仓健一定是宙斯级的

59分钟前
  • 亡招菌
  • 推荐

这么一个男人,温毅寡言,如松如山,男人标杆。女人,敢爱敢担,不畏艰难。叙事朴质动人,含蓄悠远。

1小时前
  • 小心
  • 力荐

補習。倍賞千惠子最後又遞上了”幸福的黃手帕“,那代表著「等待」,霎時紅了眼眶。看起來老舊的通俗劇,感情卻可以如此隱忍與質樸,每個人都善良得令人感到溫暖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