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一声一世

剧情片华语2019

主演:佐藤康夫

导演:聿馨

播放地址

 剧照

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2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3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4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5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6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3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4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5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6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7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8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9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1:53

详细剧情

本片通过记录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去见证在尺八之路上行走着的人们,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长篇影评

 1 ) 逝者、奏者、听者

喜欢听乐超过听歌。有词的歌多为各种挣扎的心灵为私情而吼出的心声。我以为,大部分语言是配不上音乐的。

各种乐器,都是天人,它们自带灵魂,触碰之下,天籁流淌。

一部《一声一世》的音乐纪录片,将尺八带到我的面前。

笛子、小号等吹奏乐器,是人声的一种延续,在一段纯音乐中,它就是唱腔,不着文字,却尽显风流。

少年佐藤

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作曲家、演奏家佐藤康夫,准确的说,是少年时的佐藤康夫,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的画面,但那是个通道,昔日的少年,带着一身锐气,划破天际,俯冲而来。

佐藤康夫带领和风硬摇滚“六三四”乐队,演奏《火影忍者》鸣人战斗配乐《naruto main theme》,光影迷幻的舞台,六、七个少年身着“铠甲”,手握各自的“武器”。佐藤拿的是尺八。

火影需要更年轻的冲劲。

背景金属摇滚如滚雷积聚、风雨欲来,人声呼号更是扣人心弦。

第一个尺八音符炸开,引出勾魂摄魄的旋律,由高入低再次拉起,婉转曲折延绵不绝,如利刃划破夜空,如铁翼撕裂云层,凝结成一道闪电,刺向未知的黑域。

尺八独有的“空”,又给这号角注入苍凉悲壮之感,即便困难重重,也不会放弃。

日本文化中一直流露着隐忍蛰伏不屈不挠的悲壮底色,和少年燃情相伴共生,使得动漫男主总一种让人心疼的感觉,而不是全然的刚猛无畏。

因为乐器的限制,管乐演奏者不能像贝斯手或者鼓手那么豪迈,反而造就了一种既郑重又专注的表达。佐藤手捧尺八,目光炯炯,为吹出颤音微微摇头,显得格外尽心用力。两颊肌肉随着节奏起伏,坚定有力,年轻的脸因此带来一种张力,似有似无的眼线,为少年描出一丝妩媚,但绝不过分。

舞台的佐藤,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以少年之气一力承担未知征途,尊贵不可侵犯。

佐藤的样貌不是最英俊的,比不上有“和乐贵公子”之称的另一位尺八演奏家藤原道山,但如佐藤的好友音乐家高梨康治所言,佐藤康夫是最有火影忍者气质的演奏者。

他给了火影翅膀,火影给了他魂魄。

看近年在中国的几场演出,四十多岁的佐藤,特写镜头下已经显出疲态,吹奏火影,已无法再现伶俐锐气。

年少的佐藤康夫,好似年少的窦唯,中年窦唯已经封仙,中年佐藤也开始减少商演,更愿意去寺庙吹奏。他的心愿是能如日本高僧一样,徒步全国。

今日的佐藤是在西安青龙寺吹奏《一声一世》的佐藤。

尺八已成为他的呼吸,一呼一吸间乐声如流水般淌出,如果说尺八名曲《晚霞》或者《宙》是远些,再远些,那么《一声一世》以及《一滴》这样的曲目,就是深些,更深些。

佐藤一袭白衣,躬身吹奏,不是用尽全力,而是用尽此生。

导演说,佐藤康夫平时惜字如金,只有喝点小酒之后,才能吐露心声。欣慰他这样的状态,刹那殊胜言语断,缄默可助他收敛浮华,韬光养晦。

他仍需要仔细校准那个入口。

有人,已不用。

海边的海山

满面沧桑的海山来自美国,经历无需考,只看现在的他,就够了。

在海边,他吹起尺八,没有立刻沉浸在自己的乐曲当中,而是专注地望着徒弟,用喜悦真诚的眼神,微微轻点的下巴,对徒弟示意,来来来,跟上我,跟我来。

大海,山川,尺八,与人,都自然而然地落入他的眼中,没有哪一个更重要,没有哪一个不值得用心。

亦是慈悲。

尺八在海山眼里已经没那么神圣了,而是他的伙伴,如果尺八有灵,简直可以与他瞬间说笑起来。

如果说佐藤走在出世的路上,那么海山也许已经抵达过彼岸,他的松弛与喜乐,是出世后的入世。

有资料说,海山是现在全球吹奏技艺最高超的尺八演奏家。同样,也无需证明,因为看到他时,其他已经是多余的了。

逝者、奏者、听者

尺八也许是最适合在自然中演奏的乐器了,迎风一曲,它澄澈如高山流水、雄浑如黄钟大吕的穿透力才有资格和自然对话。海风、山风都是它的兄弟。

演奏家小凑昭尚在长城上为去世队长而奏《晚霞》一曲的片段,成为整个片子最美的画面。航拍镜头最大尺度地拉开人的眼界,让我们可以上帝视角注目这缠绵乐音,看它一步三回头地徘徊,浸润,飞升,扩散,山鸣谷应,和光同辉……乐音与山峦共诉一段积压心中已久的离情。

小凑眼中的长城是温柔的,这首尺八在我听来,也是格外温柔的,化入同样温柔的夕阳之中。

曲罢,小凑说,我不是想到了队长,我看到了队长。

佐藤康夫的老师,三桥贵风说,尺八是为超度而奏响的乐器,此言不虚。

老师的另一个弟子神崎贵圆为使尺八回归发源地中国,曾数年坚持来中国内地免费教学,因病离世前,这个拥有赤子之心的徒弟,拜托年逾65岁的老师,将自己在中国的传播事业继续下去。老师诺。弟子逝。之后,三桥以年迈之身亲临上海、大连等地,继续为普普通通的中国尺八爱好者演出、授课。此端,又演绎出一段虽阴阳两隔、但生死与共的深情。

很多人听到尺八的乐声,会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凄然落泪,因为尺八自身就是通往天国的通道。

演奏者如果可以和尺八合二为一,也就成为那个通道。那种感受,是巨大的幸福。是的,这就是片中几位演奏者不约而同提到的,幸福。

以一声救赎灵魂,以一音超度众生,尺八之音,源于土,发于竹,借人之呼吸,透万物,没入虚空。

生命汩汩流淌,所有的燃情和喜悦,它都替你演绎,所有的泣和诉,它都替你道尽。曾经的洇咽徘徊,尘世纷争,都被这乐声消融化散。

宇宙以此竹留出空心,以器入道,引凡入圣。

尺八在选人,选择演奏者,也选择倾听者。

今生此刻,得遇之,且惜之。

欢迎搜索订阅,和飞鸟lily一起,观看更多电影故事及评论!

 2 ) 观看热爱

我的人生导师之一: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教授说过:“音乐啊,比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更富魔力!(A magic beyond all we do hav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说这句话的同时,他还揩了揩眼睛,想见是流泪了。要证明音乐的魔力,大概没人能比巫师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和我一样,生为麻瓜(虽然万般不愿意承认),那么音乐也许是我们能感受魔力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了。

最后一集《生活大爆炸》的最后一幕,好友们挤在客厅沙发上吃外卖,主题曲以极缓慢的速度唱响:Our whole universe was in a hot dense state…这是对十二年时光的最好总结了吧,期间的变化太多了,结婚生子得诺贝尔奖,成为更好的人,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这首歌了,它是万变中的定,是进化的起点,也是时光的注脚,就是魔力。

音乐也是变化的,在影院里,没有任何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够脱离音乐而成功。近几年我最喜欢的一张电影原声是《卡罗尔》,里面的配乐让影片有了呼吸。每当我听到耳机里的原声,影片里的冷和暧、慢与急就都活灵活现地在脑海里重播了,甚至超越了画面,混入了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成为了专属我的东西,专属我的魔力。

纪录片《一声一世》试图更直接地来探寻一下音乐的魔力,或者按照片中主角的说法,“声音”的魔力。影片关注的是一种叫尺八的乐器,源于唐时中国,东传后盛于日本。初因佛教而兴,继而成为日本传统民乐的重要元素,如今也在不断拓展边界,发掘新的可能。借由尺八,《一声一世》串起了多个和尺八结缘的角色。

作为纪录片,能够“不讲故事”是一种很可贵的角度,英文里把讲故事的人叫做 narrator,叙述则是 narrative,是非常主观的。我喜欢的纪录片都是不去做 narrator 的类型,平静地记录,不做过于主观的解读。《一声一世》在这个方面做得不错。看片前接触到的信息,都在强调尺八源于中国,影片要让国人重新认识它。要光大传统文化,要带它回家。说实话,我很抗拒这种宏大甚至有些封闭的叙事,对影片也有点疑虑。但好在影片并没有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它是平静的,在意的是美,声音的美。

放映结束后的交流中,导演也清楚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做这么一部几乎看不到商业前景的片子,不过是因为自己被美打动了,想要记录这种美。尺八的源起、回归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里,她想做的,是分享美。这就是“见山是山”的体悟吧,也是超越了国界、民族的体现,音乐不正是最好的介质吗?吼了那么多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真没必要“拿回来”,因为真正伟大的文化,对于美都是敏感的,无论这种美的起源和兴盛在哪里。影片中有一幕是尺八在中国推广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不是特别肯定),发言嘉宾梁文道说尺八是中国失联了一千年的亲戚,我特别支持这个说法,不去区分你我不去追究本源,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声一世》也没有去强调这样的信息,在近来的风潮和情绪下,能看到一部不去建墙的作品,实在可贵。

《一声一世》里,尺八的声音是主角,在电影院的音响条件下观影非常震撼。主观影活动方请了尺八的演奏者在放映前和观众们互动,他们的表演也别有情调。但当影片开始放映,尺八的声音和人物、景致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我的感受也有了数量级的提升。本来对尺八完全不了解,影片解决了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科普,而是让热爱自己来说。片中自学尺八演奏的河北小伙、放弃本专业工作的民乐教师、因东方哲学而结缘尺八的美国演奏家、制作尺八的匠人,以及尺八世家的日本演奏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热爱,不是说教,而是感染。片中那种痴迷是最好的安利。于我来说,虽不至于在观影后便要去学习尺八,但它提醒着我,拥有热爱,多么可贵。

导演在映后交流中提到团队其实拍摄了超过 300 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一个半小时的版本有很多取舍,作为观众,我有点遗憾这样的取舍减少了一点影片的丰富性,个别人物的篇幅有点失衡了。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和趣味所在,不是批评。我期望看到更多的人物因为这一件器物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了羁绊,就好像我喜欢的小说《云图》或者美剧《超感猎杀》一样,没有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我们的轨迹总会交汇和纠缠,音乐难道不是最合适的媒介吗?

目前,中国的银幕数量全球第一,但配得上这个数量的丰富和质量都还远远不够,似乎也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记录片这种类型更是不占任何优势,所以每一部能够进入院线的纪录片都是难得的火种,点燃的是不一样美和可能。《一声一世》作为一部质量上乘、题材特别的纪录片,非常值得去影院支持。哪怕你对音乐或者纪录片都没有兴趣,去看看热爱的光芒总是好的。

 3 ) 尺八与“超凡体验”

严格来说,这篇文章不能算是影评,只能算是我在观影时的一些感受。或者说,是一些胡思乱想。

尺八这种乐器,一般人恐怕都没听说过。而我知道这种乐器,应该是在三四年前。

那时候,无锡运河公园的苏珈美术馆办了一场日本传统乐器展览。并在开幕式的时候邀请日本的尺八演奏家来演出。

我没赶上开幕式,没听到演奏,只是去看了后来的展览。

在展览中,我见到了尺八这种乐器。

那时候,尺八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种用靠近竹根部分制成的、看上去很古朴、和箫很类似的乐器。它诞生于中国,在唐代流传到日本,后来在中国断绝了踪迹却在日本得以传承。

仅此而已,十分单薄。其他方面,比如尺八的音色如何,我一概不知。

直到今天在无锡和平影院看了《尺八·一声一世》的提前点映,我对尺八的认识才丰富了起来。

关于影片的内容,我在这里不想多说。感兴趣的可以去影院观看。我只说说在观影时的一些想法。

在观看《尺八·一声一世》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前些日子读过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美国神话学家坎贝尔与记者莫耶斯的著作《神话的力量》。

在这本书的第79页,坎贝尔说:“内在世界乃是你的需求、能量、结构与可能性,和外在世界相会的世界。外在世界则是你的肉身世界,那是你的所在。你必须使两者并进。诚如诺瓦利斯(Novalis)所说:‘灵魂就在内外世界的相交之处。’”

如果内在世界、外在世界、灵魂三者能够达成某种统一,产生某种共振,这个人就会进入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之中。

这种状态,在宗教,常被称为“神秘体验”;在心理学,则被称为“超凡体验”。

在当代,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家、画家、诗人——大约是在“超凡体验”方面有着最多感受的人群了。很大程度上,艺术家只有进入“超凡体验”的状态,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我玩过很多乐器,小时候学过小提琴、电子琴,成年后玩过古琴、口琴、吉他、曼陀林。我绝不能算是一个艺术家,但就我个人浅陋的经验而言,最容易引导演奏者进入前面所说的“超凡体验”状态的,是像口琴那样的吹奏乐器。

这是因为演奏这类乐器需要我们的呼吸。

当我们沉醉在音乐之中,意识飘荡于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时,这种有规律的、反映我们心灵世界的呼吸就起到了沟通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作用。于是,我们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十分奇妙的状态,也就是“超凡体验”。中国有个词叫“吐纳”,说的大概是类似的道理。

而和口琴等簧片类乐器相比,尺八在引导人们进入“超凡体验”方面,另有其妙处。

第一个妙处,在于它的难吹。

通过影片,我们知道尺八很难吹。初学者基本上要用一个星期才能吹响它。因为尺八是纯手工制作,每一根尺八都不同,使得这其中有些技巧是可以教的,但更多的是吹奏者自己体会所得。

这就意味着演奏者必须处于灵、肉、器三者和谐统一的状态下,才能吹响并吹好尺八。

第二个妙处,是尺八的音色。

相信看过影片或实际听过尺八演奏的人都会对尺八的音色产生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在观影的时候,思考过很多形容尺八音色的词,比如辽远、悠长、空灵……但这些词,我觉得都不足以概括尺八音色的独特性。

思前想后,我觉得最终只能落在一个“空”字上。

不是空洞,也不是空明,更不是空灵,而是佛教中常说的”空“,也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空不异色,色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

这种“空”的音色特别像电子音乐兴起后产生的“迷幻音乐”。相比其他乐器的音色,它更能让人“清静”,从而让人“看”到一些平时为五色所迷的东西。

大约正是这两个妙处,尺八才会在佛寺中兴起,随佛教远渡东洋流传于日本吧?

尺八所带来的“超凡体验”,让演奏者能够更轻易地进入自己的内在世界,并从自己真实的内在世界出发,体察自身所处的外在世界,进而产生独特的认知。

因此,我们看影片中那些尺八的演奏家在谈及尺八时,对演奏技巧谈得很少,谈得更多的是自己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也因为每个演奏家的认知不同,所以他们的音乐语言也有着极大不同。

而时至今日,尺八的制作依旧保持着手工制作,难以统一标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尺八,尺八何尝不是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人?

 4 ) 最动人的是师生的轮回

四星半,剪辑上有一些bug,比如不知道道长和龚丽娜女士的出现是为什么。

整体非常喜欢,明天二刷。

很美,不仅是画面和音乐,里面人物对尺八的情感也美,能从演奏者或者制作者眼中看到他们对尺八的痴迷,崇拜甚至感恩,这种情感熟悉又陌生,我爸对土地就有这种情感。

印象较深的有几个画面。

小凑昭尚和一位中国僧人(忘记名字)在尺八“祖庭”杭州护国仁王寺遗址前演奏,那里已经在城市的发展中被拆的什么都不剩了。只剩一块碑一个尺八雕塑。这俩人就站在碑和雕塑前吹响尺八,当时给的镜头,两人的身后是一个公交站台,一个骑电瓶车的小伙子在站牌前回头看两人——让人唏嘘,宋代的时候,日本僧人心地觉心在此学会尺八的演奏方式带回日本,一千多年后,作为日本人心中尺八的“祖庭”,小凑昭尚怀着朝圣的心情在此演奏,但这里的人已经不知道这种乐器是什么了。

小凑昭尚在长城用尺八演奏了《晚霞》。这一幕导演用的是航拍,非常喜欢这个画面,崇山峻岭,视野壮美,小凑昭尚站在长城之上,吹响尺八,应景的是,当时他背后的天空就是一片绚丽的晚霞,加上尺八和自然融为一体的音色(不知道怎么形容),脑海里就冒出来“天人合一”啊,这就是个仙人,尺八是个仙器吧,就应该在这里演奏。

古人该有多少好东西,大约古代很多美好的文化和器物,古人在与自然融合,向自然学习之后的产物。可惜我们遗失了太多,有的就算在,我们也不懂欣赏,就像涛哥说的,有的好东西,你发现不了它的美,真的可惜啊。又想到一句诗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小凑昭尚从中国回到日本之后,也意识到:“尺八就应该是在大自然中演奏的。”

徐浩鹏是因为听了佐藤康夫老师的尺八专辑《宙》,迷上了,开始艰难地自学之路。之后有一次佐藤康夫老师因为为歌舞伎《幻想神空海》进行配乐创作,了解到空海和尚曾经受法于西安青龙寺,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学习密宗真谛,后回日本创立真言宗。所以他要去青龙寺拜访,并在此演奏尺八。

徐浩鹏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想去青龙寺,“我就是想见佐藤老师一面”。

当天,佐藤老师在青龙寺吹响尺八时,镜头扫过底下的观众,看到了坐在下面,端正又沉浸的徐浩鹏,当时就没忍住眼泪——一千多年前的盛唐,空海在这里学习知识带回日本,一千多年后,当时的学生把这块故土已经失传的优美之物带回了这里,下面坐着的是这块故土上的传承者。

师生身份的转换,生生不息,文化传承,大约就是这个画面。

 5 ) 一音成佛 | 在尺八里,我听到了天地与众生

今天去看了尺八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片子拍得一般,却是今年最让我震撼的纪录片。

很多人都喜欢用纯音乐做生活的 BGM,工作学习做家务时都开着,这种方式有它的好处,但容易失去对音乐本身的感知。尤其像尺八这样意象丰富的音乐,更值得全身心地去体会。

日本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的《一声一世》就是这样一支曲子。它开篇有个急促低沉的音符,紧接着是一串穿堂风般的回荡,才进入正曲。整首曲子中有不少这样类似「破音」的音符存在,这是尺八最吸引我的地方。这种音符像呐喊,在山风林海中迅速被吹散;像喘息,一声声被掷于生命的困顿之间。

尺八音色不如笛清亮,也不像箫那样低沉——尺八常常能吹奏出低沉的音符,但它的音色是非线性的,是扩散的。笛和箫容易让人联想到幽怨、缠绵、杀伐这类具体的事件,尺八却是无限延展的,听一曲尺八,就是见天地见众生。

尺八的音域之广,或许与它独特的制作方式有关。片子里讲到适合做尺八的竹子很少,一片竹林里往往只有一棵竹子能做,放置五年使其失去水分后方可被打磨。打磨的过程也需要极精细极高超的技巧,甚至制作者的演奏水平也必须达到同样高度。正如海山老师所言:「要制作一支一百分的尺八,你必须首先是个一百分的演奏者。」尺八是匠心的凝聚,而匠心的极致就是禅。因此,吹尺八也有「吹禅」的别称。

片中出现的几位尺八大师,都兼具风骨与温情,胸中有世外声,眼里有眼前人。佐藤康夫说起「一音成佛」,一个音符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尺八的音色,独一无二,声音从产生到消亡,短暂所以永恒。一个音符就是一次生命的流转,而我想或许一曲尺八,就是众生万物。

尺八在中国宋代失传,最初进入日本的时候,它是佛教乐器,常用于佛事,尤其是超度亡灵。而佐藤的老师三桥贵风说,尺八既可超度,也可庆祝新生,它是连接此世和彼世的乐器。后来的演奏家们都感悟到了这种深邃的含义——佐藤康夫和小凑昭尚一起喝酒时,互相问起平时听什么音乐,两人都是「几乎不听」。在佐藤看来,尺八是「空」的乐器,而他最初被尺八感动,愿意追随尺八,也是为了那一份震荡灵魂的自由。为了「空」,为了自由,为了生命的无限延展,他把对声音的热爱全部献给尺八。

然而,如果胸中只有世外声,他们也都成不了大师。尺八不仅仅是悠远和空无,它还能演奏出人心底的温柔。小凑昭尚和另外两位擅长邦乐的演奏家市川慎、砂川宪和组成ZAN乐队,不幸的是队长市川慎06年在山中意外遇难。十年后,小凑昭尚来到中国,在傍晚的长城上吹响了《晚霞》(YUYAKE)。晚霞过处,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小凑在漫山遍野的霞光中,懂得了故人为何如此热爱山、风和阳光。在《晚霞》中,他感受到的不是思念,而是与故人灵魂的共振。这一首曲子饱含欢悦的宁静,是独属于尺八的温柔。

「长城的温柔,大概是为了什么而战的温柔吧。」

和小凑一样,佐藤的名作《一滴》为祖母而作。一滴清泪,也是一滴童年庭院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它不仅有对过往的追忆,更道尽了世间的万种柔情。

「那是唯一一次,我在女性的怀中流泪。」

片中每一次尺八响起,我都在黑暗中流泪。一节丝竹,万物流转。

我有时想,也许真正的佛是入世的,是懂得众生苦乐,而非隔绝自身。正如三桥贵风所说——「修道者为道所困,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尺八之美,有着比「物哀」更广阔的意义。

在只有三个人的那场《尺八·一声一世》,我们站着听完了片尾的《一声一世》。

 6 ) 師承與記憶

一衣帶水, 史稱東洋, 尺八之樂, 自宋遠渡重洋, 開花結果, 落地生根, 如今已蔚然成風.

記得導演吳宇森在拍《劍雨》曾專門赴日本請教劍道之學問. 譬如花道、茶道等依舊在日本得以傳承與發揚, 不覺悲喜交加而不知其味. 反觀其母國, 如今文脈已蕩然無存, 十月一聲炮響, 移花接木, 暗渡陳倉, 托樑換柱, 反客為主, 遺留至今, 五味雜陳而不可嘆, 心心念念卻不能期, 慨然氣之矣.

觀影反求諸己.

山川異域矣, 此地風月不同天.

悼念老友

情意拳拳

長城之上

黃昏浸染

餘暉映照

 短评

希望河南小伙不要执着于把尺八做为今后唯一的出路,希望小凑昭尚放过他儿子。

6分钟前
  • 周绍钦
  • 还行

其实对尺八的挖掘程度一般,分章节的做法也比较笨拙加无趣,等于说是把观众当傻瓜的做法,且抹杀掉了这些人物在一起可能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只能说目前这种结构看起来比较规整吧(也很死板)。不过音乐实在是太好听了,听到眼眶湿润,又空灵又燃。看完只有两个想法:请出OST!请来中国开演奏会!

10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超赞的纪录片,由物及人,尺八已经将一些人的人生和它绑定在一起了,在传承,在制作,在发扬,亦或在学习,不同的尺八人有着不同的人生,却有着相同的灵魂共鸣。

14分钟前
  • J
  • 力荐

尺八唐代从本土传入日本,千年后成为日本民族器乐之代表,而尺八如今国人少有人知,专注于尺八演奏的乐人更寥寥无几,why?除了俩本土尺八爱好者,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关于日本,这么美好的传统乐器,缘何在其发缘地竟无人青睐?PS 为中国女导演的情怀点赞。

18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题材有点,片子差强人意。每一章的英文字体难看,长城处颜色露怯。中国男孩本和日本大师本有映照,中段拍丢,刻意去问男孩妈妈资不资词儿子是国产纪录片最常见的自以为是。国内的尺八表演者篇幅少且死,日本小凑的生活细节比较充盈,而佐藤则不停“宣讲”,语言比起其演奏太直白且苍白,艺术者也可能被技艺俘虏,饭局的访谈有点不真诚。相对日本人的仪式感,美国人的随心所欲也可以是很好的对照,未如此。青龙寺表演似乎没有用环境声而是CD配乐,全片还有几处怀疑是声画错位的。导演两个名字,创作初衷充满感性和玄学,称赞小凑年轻时代的美貌时,前排的女生拼命地点头——也是一种消费,活动结束她冲到一个工作人员面前大声质问:“您以后不要这样在旁边说话,很不礼貌”。

20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其实我也只知道尺八是一种乐器,其他一概不知。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有低姿态,融入民间日常,否则又怎么会有人欣赏,怎么存续。海山说,你背痒的时候可以拿尺八挠痒痒,你愿意的话可以反过来吹。尺八在美国人手里从神坛回到了日常,这才是我想看到的传统文化形态。

23分钟前
  • Sadeli
  • 力荐

一个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的乐器却在日本得到传承和发扬,热爱尺八的人来相会,空镜略多,稍显零碎,长城上演奏晚霞的片段美得像宣传片,太让人出戏。听着仿佛来自千年之前哀怨悠远的古音,恍惚梦回大唐,看到李商隐在乐游原上哀叹夕阳近黄昏。那个河南的大兄弟不知道有没有跟佐藤老师合奏一曲高山流水呢?如果没有,那确实很可惜了。一声一世,一音成佛,不知是人选择了尺八还是尺八选择了人呢?

24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一尺八寸的竹管,令河南小伙神往,台湾青年转行,救赎日本少年的迷惘,轮回美国男人的悲伤。用忍耐的力量调整内径,宁静的神性锻造歌口,可为逝者超度,能为新生祈福。群峦上的长城如斯温柔,孤独着守护犹如尺八,成为连接此生与彼生的通道。青龙寺尺八一响,千年的痛苦与爱恨,兴衰与纷争,一音成佛。

2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海山说,如果不计较对名利与安全感的追寻,将心长久地投注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上,自然会有好事发生。很喜欢老外这种随性自在的状态,生命很开的样子,灵魂随时可以起舞

29分钟前
  • 推荐

杭州是尺八祖庭所在,然而仁王寺原址不存,大石碑也因修地铁倒在路边

31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太少记录,太多情感输出。两个期望,一是我希望看到尺八在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如何以及为何被边缘化、它的现实状况,这算是提出问题,二是尺八艺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定位和身份认同,他们的生活细节,这算是深化问题,然而,两者都没有,通篇是情绪化的哲理说教,意境营造、展示艺人对尺八忠贞不渝。看完这个纪录片,我作为一个之前对尺八完全不知道的人,对它的了解依然是极其浅薄极其表面的,这就是作为电影的失败了。

34分钟前
  • 🌵🌵
  • 还行

《尺八.一声一世》南京首映礼。短竹之间,以窥人生。一吹一按,一声一世。尺八,原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在唐宋之时传到日本,不曾想,尺八在日本发扬光大,在中国却已没落。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便在于让尺八回归,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尺八甚至爱上,并传承下来。影片收录了多首尺八名曲,强烈建议在杜比厅观看。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听觉的旅行。即便抛开内容不说,尺八的旋律也让这部纪录片相当有诚意了。

39分钟前
  • 陈ken
  • 力荐

“尺八”是一种独一无二且高难度演奏的传统竹管乐器,源于中国,流传在日本,其中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火影忍者》鸣人战斗配乐“naruto main theme”就是由尺八领奏,同时混搭了三味线等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好好听!

41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力荐

纯个人意见:尺八这种音色和表现力,如果人在特定的心境下,很容易被逼出眼泪。所以非常理解导演在映后说的:偶然开车时听到,在尚不知是什么乐器的时候就听得泪流满面。PS:其实大陆几年前拍过部以尺八为重要元素的电影《夜孔雀》。可惜大陆18流电影的优秀传统:拍什么都要拍成:以XX为背景的狗血爱情片。女主刘亦菲又苏到飞起,最终只是一部4.7分的烂俗幻想型凄美爱情故事……

44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推荐

不懂尺八,但喜欢那苦涩中清亮的音色,当演奏会听也值了。传主挑选了几位大家,作为纪录片没什么特殊,让人感叹的是家族传承并没有阻拦尺八艺术家们创新的脚步,一根竹管贯通古今,“一音成佛”,能见天地众生。他国艺术家则有的还停留在以地域界定国族,感叹“你们日本音乐特色就是模仿海浪啊”,有的则背倚祖庭,却只能合奏一曲《有缘千里来相会》,其中差距真有点吓人。

45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非常的纯粹、洗涤人心。全景声效果很出色,弥补了影片自身很多短板

47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披着“传统”外衣的“商业”纪录片,片名叫“尺八”,可它的历史、传播一笔带过,古代的那些事,更是只字不提,大部分时间都在讲两个人。其实,电影和那场发布会一样,请了这么多嘉宾站台,打着传统的旗号,背后只有两个名字——佐藤康夫、小凑昭尚。不过,话又说回来,尺八的声音还真好听诶!

48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作为纪录片来说,拍得实在一般,不过从弘扬文化和推广尺八这种乐器角度来说,还是推荐给大家看。我大汉族实在谈不上能歌善舞的民族,古琴和尺八可以算作汉族传统乐器里的明星了。我曾托同事从日本买过藤原道山的《四季》。这部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在推佐藤康夫和小凑昭尚(片中出现了好几次签约会的片断),不过他们吹奏的那几支曲子比如《一声一世》、《朱红》确实也很好听。尺八的表现力非常强,希望将来会在中国慢慢复兴。

53分钟前
  • 歌辞
  • 推荐

很好的题材,很糟的叙事方式,很糟的提问技巧,很糟的镜头语言。陈丹青龚琳娜陆川的出现更是毫无意义,除了能看出导演是在炫耀朋友圈。确实资源强大,不然应该没机会在院线上映。

55分钟前
  • flyinsummer
  • 较差

无数次想要落泪的冲动,想起了自己多年前第一次听到尺八音色的震动,用佐藤大神的话即是,如遭雷劈。诚如各位先生所言,尺八是连接此岸和彼岸的通道,短短竹管里包容的是人的精神,是宇宙,是世间万物。丧失理智,五星感情分,已激情购入上海演奏会VIP票,感觉自己会泪洒当场。@金鸡湖UME

60分钟前
  • 某个春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