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一天

战争片美国1962

主演:理查德·伯顿,肖恩·康纳利,亨利·方达,约翰·韦恩,莱德·巴顿斯

导演:肯·安纳金,安德鲁·马顿,伯恩哈德·维基,达里尔·F·扎努克

 剧照

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2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3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4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5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6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3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4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5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6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7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8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9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5:56

详细剧情

影片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并且粗中有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写得栩栩如生:英军战机低空飞过攻击;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长篇影评

 1 ) 上帝到底站在哪一边

关于那次世界战争史上有名的登陆,关于那次扭转整个二战局势的战役,关于决定世界很多国家和人民命运的D-DAY,有无数的文学影视作品从各种角度和层面去描写和勾画。这绝不仅仅是因为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也不仅仅涉及到二战的格局改变,更是因为在在那天双方没有任何人知道:上帝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如果某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改变了,是不是那场战役和二战的解决,以及人类的历史都会改写呢?没有任何人能够抗拒对这种历史可能性的猜测。拍摄诺曼底登陆的电影也很多,但这部拍摄于1962年的电影,无疑将成为二战题材电影的经典和丰碑,即便是放在半个世纪后观看,仍然会惊叹于电影竟然能够从这么多角度和故事,来看待那场决定世界命运的战役,从双方最高决策层的考虑和纠结,到各种策略在执行层面的失误和巧合,甚至是关注到不同层面人物个体的故事和感受,经常是几场战斗多个人物不停交替展开,导演能够把握如此恢弘浩大又非常繁琐的剧情,确实对于电影拍摄非常有把控力。

电影里有无数的场景和人物登场,关于诺曼底登陆的过程和结果估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我只是把其中自己关注到的一些人和事,记录在这里呈现给其他观影者。或许这里面每个细节改变都会影响战争进程,但这里只能留给我们在头脑中猜想和推演了

1、德国西部集团军的某位将军,去参加军旗推演,他在德军军旗推演中从未输过,而这次他是扮演艾森豪威尔,而且他拟定的计划就是从诺曼底在恶劣天气中出其不意地登陆。但他认为艾森豪威尔是个谨慎的人,在此前战役中从不冒险,因此不可能采用这种方案
2、负责德军情报的军官,已经推断出当某位诗人的第二条诗句出现的时候,就是盟军将要发起登陆进攻的时候,并且将这个情报激动紧张的汇报给集团军司令,但司令虽然下令战备戒严,但却并没有真正重视,继续跟其他将军打牌。因为过去的半年类似的情报已经出现了无数次。
3、德军很多军官离开前线去附近城市过夜,对于军纪严明的德军来说,主要是认为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无论是飞机或是舰船都很难发起进攻,而盟军突击部队的几十万人,确实已经在船上等待了几天,此前已经因为天气推迟过一次进攻时间了。但这次出现了短暂的可以发起进攻的天气,不然或许仍旧会继续推迟
4、盟军舰船上的突击部队,士兵无聊大牌赢钱,某位士兵赢了1500美金,但突然想起上次赢牌后,在第二天的战役中就受伤了,在进攻发起前他问旁边去赌钱的同伴,当听说他输掉钱后才松了口气,想来在这场战斗会因为输牌变得顺利
5、诺曼底海岸边的法国居民,每天打开窗户看着德国士兵向海边堡垒送咖啡。当他终于看到盟军反攻的舰船后,尽管炮火随时会把他的房屋炸毁,他也可能随时在炮火中死去,但仍然癫狂般地从床底拿出法国旗帜忘情挥舞
6、西线集团军司令让部下致电统帅部,要求出动重装甲部队前往海滩,但却因为希特勒吃了安眠药而没人敢叫醒他做决策;而当希特勒醒来后暴怒发脾气没人敢提这件事。部下建议司令直接电话希特勒,但因为司令看不起这个曾经的下士,拒绝了这种建议,因此德国装甲部队始终留在后方没有参加诺曼底登陆战斗
7、罗斯福的儿子担任盟军抢滩部队的副师长,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被安排在后方,只好写正式报告要求上战场。并且向自己的上司隐瞒了风湿病痛的情况,进门前把拐杖留在门口的栏杆桑,恐怕没有比不能上战场的将军更悲哀的事情了
8、法国地下游击队美女战士,为了炸毁敌军的运输士兵和武器的列车,巧妙引开守桥的德国士兵,最后抱着士兵跳入水中,幸好她还活了下来。
9、盟军设计的橡胶士兵,空投到敌人后方,落地后会自动爆炸发出射击声,本意是迷惑敌人,但却因此让德军起疑,既然有这样的迷惑动作,必然是要掩盖真实的企图,有点弄巧成拙了。
10、盟军滑翔机特种部队居然可以在岸边降落抢占桥梁,支援他们的是吹着爱尔兰长笛的部队,而且他们真的在战场上吹笛子发起进攻,当时真心觉得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11、进攻敌人据守的堡垒时,在重机枪和大炮设计下,法国自由军部队损失惨重,退守到一栋大楼里等待指挥官去找坦克支援,这时候走来一群淡定的法国修女,开始给士兵们医疗护理。
12、101空降师的F连错误降落在敌军据守的镇子,某位士兵降落伞刚好挂在教堂钟楼旁边,整整几个小时他目睹战友几乎是被屠杀,自己耳朵也被钟声震聋。
13、空投的伞兵在清晨暗淡的光线中,跟德军巡逻队隔着矮墙插身而过,当最后一位盟军士兵发现后,那队德国人却早已走远
14、为了躲避盟军空隙,德军将空军中队分散到各个机场疏散,结果导致需要几天空军才能集中发挥作用。其中最优秀的航空员,带着自己的僚机只有两架飞机,扫射海滩上的盟军士兵,但可惜杯水车薪完全无法改变战局了
15、在夺取某个海滩的英国将军带着自己的哈巴狗,而且抱怨炮火让自己的宠物狗忧郁了。当通讯兵希望用他的手持通讯设备通报情况时,却被他蛮横地拒绝了。无奈之下通讯兵只好放出备用的信鸽,结果信鸽却飞向了德军方向。
16、德国海岸防卫部队的军官,收到了盟军即将进攻的消息,带着狼狗去海边堡垒巡逻,但是观察了一夜都没有看到。最后要离开的时候,发现狗狗不见了,决定最后看一眼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战舰
17、盟军的几百名士兵,苦练几个月攀登悬崖,为了就是从悬崖突破德军的炮兵阵地,避免这个悬崖上的大炮对海滩登陆产生威胁。在牺牲无数士兵之后,终于攀爬上了悬崖,却发现那些大炮根本还没有安装。
18、盟军101空降师的上校跳伞扭伤脚,让军医勒紧鞋带拄着拐杖前进,他们距离预订的降落地点偏离了十几公里。后来征用了83空降师运送武器的平板车,坐在车上指挥对德军小镇的进攻,扼守住了主要的交通要道
19、盟军空降师每个人发了个玩具,可以发出咔哒声,约定发出一声要以两声回应。某个盟军士兵听到两声咔哒,以为是自己人就站了出来,却被德军击杀。原来步枪换子弹也是咔哒两声
20、一个美军空降士兵,一天都没有开一枪,只是在战场上迷路了,碰到了一个英国军官受了重伤,而不远处是一名被他击毙的德军士兵。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受伤了,一个人迷路了

就在无数个这样的人物和事件中,D-DAY最长的一天过去了。



 2 ) 观影感想:如同纪录片一般的经典战争片

今天是 2021 年 9 月 3 日,差不多是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应该是在小学或初中,具体什么时间实在记不起来,大约离现在有十年。只记得那时候是下载到 MP4 上看的。当时因为对盟军的诺曼底登陆相关的战役很感兴趣,在英美的文化宣传下,以为二战时期盟军是击败德军的主力,所以同时期还看了《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

这部电影采取多角度叙事,有太多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带给我极大的震撼,里面的美军、英军和加军说英语,法军说法语,德军说德语,我觉得真的很真实,里面的士兵、军官和法国普通百姓的角色都很真实。而且电影又是黑白的,本身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感觉就像一部纪录片。那时我年纪还小,而且平时看的战争片都是电视上的各种抗日剧多一点,相比之下很多抗日剧里面的人不管是不是中国人都是说中文。

片头一开始是黑屏,只能听到一阵噔噔噔噔的三短一长节奏的配乐,代表盟军胜利的信号。画面是渐渐出现的,是在海滩上有一只钢盔。影片正式开始,在战前,有盟军和德军双方对战局的判断,还有骑自行车吸引德军士兵注意力的法国抵抗组织女战士。

盟军军官角度:很多盟军军官都是到行动前一天才知晓消息。有个军官貌似是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 罗斯福的其中一个儿子,他主动要求上战场。

德军军官角度:很多德军军官判断错误,从各方面考虑,认为盟军会发动登陆,但诺曼底是可能性最小的地点。隆美尔给妻子买了一双鞋作为生日礼物,没想到盟军来了个出其不意,在自己的妻子生日当天登陆了诺曼底。在当半夜「入侵」开始后,有军官去找元首寻求装甲部队增援,却被告知元首吃了镇静药在睡觉,要到 4 点才能醒,不能打扰元首。元首醒来后还在生气,但仍未派出装甲部队。海边悬崖上有一批德军士兵,在阵地被攻陷后出来投降,被一名听不懂德语的盟军士兵击毙。有一批开赴前线的德军行军队伍被两架法军战机扫射,瞬时人员四散、车辆爆炸。

盟军空降部队角度:有登陆日前一天还在打牌赌博的美军伞兵,他们并不知道晚上就要出发。开始空降后,有一批伞兵错误地空降在一个小镇中心,有的兵掉进了井里,有的兵掉进了起火的建筑上,有的兵挂在了树上和电线杆上,有的兵挂在了钟楼的墙上伤了腿被困住不能动弹、还被钟声震聋了耳朵,还有的兵刚落地甚至还在半空中就被德军射杀了。但还是有很多伞兵成功在野外空降。有个随军牧师在落地时说是弄丢了自己的餐具,便下水去找,旁边还有个士兵也在帮他找。甚至还有一小队伞兵和德军擦肩而过,而双方都没有开枪。伞兵部队陆续空降成功后,有军官派人去取下挂在树上和电线杆上的伞兵尸体,并开始夺取重要目标。有一场小镇战斗,影片给了一个长达 90 秒的空中运动长镜头,一气呵成,展现了盟军发起冲锋战斗的画面,极为震撼。随之双方陷入对峙,法军占据一栋楼房,但伤亡很大,一批修道院的修女带着医药箱冒着战火来医治伤员。终于,一辆盟军坦克出现,打塌了德军所在的楼房。

盟军登陆部队角度:海滩上放置了大量拒马,成千上万的密密麻麻的戴着钢盔的盟军士兵登陆,有的兵还没下船就被流弹击中,有的兵躲在拒马或山坡后面无法前进,还有背对敌人面向战友吹奏爱尔兰风笛鼓舞士气的军乐士。上岸的士兵们顶着炮火冲锋,还要被德军战机扫射。一支没有指挥官的盟军工兵小队,爆破了德军的防守阵地。另有一批从悬崖登陆的部队,利用绳勾爪勾住铁丝网向上攀登,大量登陆士兵在这里阵亡,有被流弹击中的,有被手榴弹炸到的,有在攀岩时因绳索被割断而坠下的。在坦克登陆时,其中一辆坦克抛锚了,一名英军军官牵着一条英国斗牛犬,表示他的老祖母常常说机器出问题的时候就要狠狠揍它,说着便用手杖用力敲打了一下车前盖,解雇坦克的引擎真的又能发动了。有战地记者向这位英军军官借发报机,但是军官认为不能在关键时候占用资源,于是记者回去和同事商量,决定让信鸽传信,没想到鸽子却飞向了德军的方向。后期有个盟军士兵射杀了一名德军士兵,他示意身旁的战友看看,但是战友一动不动没有反应,他才发现战友已经阵亡了。

法国普通百姓角度:有一位法国大妈在伞兵着陆时被吓到,伞兵示意她不要出声,便马上离开了。还有一位住在海滩边的中年大叔,经常关注战况。在他发现盟军登陆时,欢呼雀跃着翻出了藏在被子底下的法国国旗(不是纯白色的那面国旗),即使炮弹打到了自家房子里,却仍欣喜若狂地站在窗户边,朝着逐渐靠近海岸的盟军舰队挥舞着国旗。后来他戴上了可能是象征以前法兰西军队的一顶帽子,拿着一瓶香槟酒,用英语向盟军士兵们欢呼庆贺。

影片最后,一名美军伞兵发现了一名德军士兵尸体和一名受伤的英军飞行员,飞行员向伞兵借了支烟,二人交谈起来。原来,这名伞兵应该是新兵,没有杀过敌人,而且着陆后因为种种原因一整天一枪未发。飞行员驾驶的战机被击落了,他的腿受了伤,裂了一个从胯部到膝盖的大口子,有医务兵来为他缝过伤口,但因为医疗器材丢失,所以是用别针缝的。德军士兵尸体脚上的鞋子是穿反的,他驾驶的摩托车也倒了,他在出发时应该很匆忙,他在查看飞行员的状况时被飞行员杀死。飞行员对伞兵说:「真滑稽,是吧?他(德国)死了,我(英国)瘸了,你(美国)迷路了。我猜它一直都是这样,我是指战争。」伞兵说:「我想知道谁赢了。」随后画面一转,盟军成功攻下了海滩,背景响起了欢快的曲调。作为观众,我自己也在思考,战争究竟有没有赢家?但我得不出答案,我只知道战争真的很残酷。

本片虽是黑白片,且时长接近三个小时,但看起来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越看越想继续看,因为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是真实的鲜活的形象,包括任意一方的士兵和将领。确实也有好几个彩色版本,电影频道也有播出过其中一版,并进行了普通话配音。但这些彩色版都不建议观看,因为这些彩色版都是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切。原版应该是 2.35:1 的宽银幕比例,彩色版直接粗暴地裁切成了1.2:1、1.3:1、1.5:1、1.8:1 等各种比例,相比原版损失了很多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内容,而且分辨率最高只有约 540P,个人猜测是为了适应在以前的彩色电视机上播出而进行的 Pan & Scan,因此不建议观看。

 3 ) 载入史册

不止是这场战争会被载入史册,这部电影同样会被载入史册。
在犬儒文化,和孤赏文化盛行的今时今地,这个国家根本拍不出这部50年前的作品,更别说写出一部《荷马史诗》。
载入史册的只剩我们的自私和愚蠢。

 4 ) 看人下菜碟,龙套变主演

最开始喜欢上伯顿的时候,我开始恶补他的电影。无论是哪个电影网站,《最长的一日》里的演员列表,排行第一的永远都是伯顿,我还以为他是主角呢。结果进去看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个打酱油的呀,我被骗了。

这部电影的实际主角是约翰韦恩,戏份第二多的是罗伯特米彻姆,他们两个是黄金时代的大咖,在62年时的影坛地位应该是高于伯顿的。

后面跟的一连串星光熠熠的名字,亨利方达,罗德斯泰格尔,罗迪麦克道尔,肖恩康纳利等人也是龙套,拿的片酬和伯顿是一样的,然而他们的排名都在伯顿后面。

因为伯顿是《最长的一日》里的群星之中最红的,就名列第一了,哪怕他只是个龙套。 另一个例子也很有趣。

在《每日邮报》的新闻里,报道奥逊威尔斯的传记出版一事。他在他的录音带里录下了大量他谩骂刻薄各位大明星的内容,从黄金时代到巨星时代无一不包。

卓别林——“傲慢” 奥利弗——“愚蠢,他的《李尔王》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表演” 吉尔古德——“演莎剧时念台词的语调就像在向秘书口述” 马龙白兰度——“不怎么聪明,脖子像一根巨大香肠” 詹姆斯斯图尔特——“一个坏演员” 贝蒂戴维斯——“叫人无法忍受,我不想再在银幕上看到她” 亨弗莱鲍嘉——“总是在酒吧里打架,需要酒吧服务生拯救的懦夫” 琼芳登——“在银幕上永远只会两个表情” 詹妮弗琼斯——“毫无希望” 瑙玛希拉——“最缺乏才华的女演员之一” 斯宾塞屈塞——“一个可恶的,可恨的人”

至于伯顿,倒不是在录音带里骂的,而是他告诉朋友的。

一次他在餐厅里吃饭,伯顿来到他桌子前,很有礼貌地说,“奥逊,太久没见了,你看起来很好。伊丽莎白和我在一起,她很想见你,我可以带她过来吗?”

威尔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不行,如你所见,我正在吃午饭。”

他把他当面侮辱伯顿的这件事洋洋得意地告诉了朋友。

朋友责怪他,不应该这样无礼,伯顿受到如此冷漠的拒绝,一定沮丧得像只挨了鞭子的小狗,退缩了。

他却不以为然,说,“伯顿是个很有天赋的人,然而他却毁了他的伟大天赋。他成了一个娶名女人的笑柄,他现在只为钱工作,做最坏的事。”

威尔斯谁也看不起,骂的这些演员,基本是攻击他们的智商和演技,就算没攻击演技的,也没有夸他们。唯独伯顿,骂是骂了,但却在一开头就肯定了伯顿的天赋,称之为“伟大”。 明明威尔斯一口气骂了这么多大牌,几乎个个都是奥斯卡影帝,奥斯卡影后,其中有几位的影史地位是高于伯顿的。但是在《每日邮报》的题目上,却是《Hollywood laid bare: Orson Welles rips into the stars... but which one did he say was 'arrogant' and who did he think was 'a joke with a celebrity wife'?》

只提到“傲慢”的卓别林,“娶名人妻子的笑柄”伯顿。

另一家媒体报道这篇新闻时,称伯顿为“另一位表演巨匠”。

还有一家媒体的则更会吸引人眼球,把威尔斯背地里骂伯顿的话直接放在了标题上,《Go Fuck Yourself: The Real Orson Welles》

朋友问他是不是羞辱了伯顿,他吹嘘说,他骂了伯顿一句,"Go fuck yourself!"

显然,在媒体人眼里,论红,论人气,论知名度,论地位,只有卓别林和伯顿才最应该出现在字数长度有限的题目里。

13年时,因为纪念《埃及艳后》50周年,好莱坞突然想起他还不在星光大道上,于是追授他好莱坞纪念星。

媒体人愤怒了,“理查德伯顿竟然不在那里?我现在很怀疑是不是查理卓别林也不在那里,倒是那些垃圾小明星都在上面了。”

可见伯顿在西方的地位有多么崇高了,是可以与卓别林比肩的一尊大神。 下面列一下伯顿的电影里那些或眼熟,或响当当的名字。只列男配,不列女主,因为列男配更容易比对出伯顿在当时影坛男演员队列中的地位。

49年《多尔文的末日》,埃姆林威廉姆斯 52年《沙漠之鼠》,詹姆斯梅森,罗伯特牛顿 57年《沙漠大血战》,克里斯托弗李 60年《冰雪盟》,罗伯特肖 62年《埃及艳后》,雷克斯哈里森,罗迪麦克道尔 63年《一代情侣》,路易斯乔丹,罗德泰勒,奥逊威尔斯 64年《雄霸天下》,彼得奥图尔,约翰吉尔古德 65年《柏林谍影》,罗伯特哈迪,迈克尔霍登,伯纳德李 67年《驯悍记》,迈克尔霍登 67年《孽海游龙》,亚历克吉尼斯,彼得乌斯季诺夫 68年《血染雪山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迈克尔霍登 69年《楼梯》,雷克斯哈里森 70年《安妮的一千日》,迈克尔霍登 71年《恶人》,伊恩麦柯肖恩 72年《牛奶树下》,彼得奥图尔 72年《刺杀托洛茨基》,阿兰德龙 73年《苏捷斯卡战役》,韦利米尔日沃伊诺维奇 73年《屠杀令》,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78年《魔力》,利诺文图拉,杰瑞米布雷特 78年《野鹅敢死队》,罗杰摩尔,理查德哈里斯,斯图尔特格兰杰 79年《铁十字勋章2》,罗德斯泰格尔,罗伯特米彻姆 82年《瓦格纳》,劳伦斯奥利弗,约翰吉尔古德,拉尔夫理查森

 5 ) 【影评】当我们谈论战争片,我们在讨论什么?

1944年6月6日 “无论对于盟军还是我们,这都将会是最长的一天。”

――德国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

首先让我们来盘一下《抗日奇侠》这部“经典”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号称投资接近五亿,由美国专业团队进行后期的制作,如果这是真话,那真的是不如把这笔钱拿来做慈善。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四位身怀绝技的侠客,通过高强的武功来抗日救国的事迹。看到这里,已经开始有点狗血了,基本可以确认这四位的定位极高,是达到了超级英雄水准的侠客。

手撕鬼子经典场面

其中的手撕鬼子的场景,让人不得不服,活生生的人就被撕成了两瓣,血腥至极,网上都戏称剧中角色撕的不止是鬼子,还有观众的智商,把观众的智商也撕成了两瓣。

这种糊弄观众的片子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战争片,它既没有表现出客观的历史,也没有展示出真实的难以言喻的情感变化,仅仅只是站在了一个很低的高度去指责一方,抬高另一方,看起来就很滑稽。

战争片之所以难拍,也在于此。能够客观的去对待一段残酷的、血淋淋的历史,是拍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基本素养。

相比之下《最长的一天》就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讲一个诺曼底登陆,从德军、盟军和法国抵抗力量的角度切换叙述,影片的大格局、大气势可圈可点,而对决策将领和登陆士兵等人物的着墨也是生动深刻。你看不到诋毁和刻意,它可以说是艺术化的历史故事。

这部电影的制作目的是还原诺曼底登陆第一天紧张而又残酷的战事,不得不说我很敬佩这种尊重历史的制作态度,这部在离二战过去不到二十年内拍摄的记录式电影,就像是史诗般的存在。

可以说后面拍摄二战的电影的还原度都无法企及,其中的武器装备都让人直观的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艾森豪威尔,作为诺曼底登陆这一奇迹的最高统帅,以他非凡的组织协调能力完成了他一生中最灿烂的战争作品。

艾森豪威尔

而隆美尔则不幸地当了这幕大戏的配角。尽管他预计攻击点可能是诺曼底,却宁愿相信是在加来,并预计6月中旬以前盟军不会登陆,于是在6月5日他风尘仆仆赶回家为6月6日生日的妻子过生日。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历史走向,三个月之后隆美尔丢掉了性命。

隆美尔

电影的选角也不是随意找来的明星,《最长的一天》中扮演约翰·霍华德少校演员是真正的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当时他是英军第6空降师第5伞兵旅第7营的上尉,他的部队参加了诺曼底登陆的增援行动。

选用真实经历过二战的人物参演电影,能够给导演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增强观者共鸣。

也许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让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直至今日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影巨头。

说实话现在的战争片一抓一大把,但是又有多少值得一次一次回味的呢?大都流于形式,哗众取宠。

真正随着时间越发光彩耀眼的,不是“手撕鬼子”这种全凭自己胡诌乱造的作品,而是真正创造了价值的作品。《最长的一天》难能可贵地在台词中展示出了对战争的讽刺,这是战争片最需要传达的情绪。

“真滑稽,不是吗?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我猜它一直都是这样,我是说战争”电影结尾处的台词说出了参战士兵的心声,也是电影想要传达的东西,对战争的评价。

战争题材的电影让我们侧面感受到残酷血腥的岁月,英雄辈出的时代,身心破碎的时光。一个个小人物构成的战争故事,有时听起来就像是遥不可及的历史。

诺曼底登陆

我们看战争片,也看其他的电影。我们在电影中找时光,找历史,甚至渴望看清自己前行的道路,有时候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是找到了一位好导师,跟看好书同一道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说:“曾有电影让我在影院里睡着了,但就是同一部片子又让我彻夜难眠,思考它直到天亮,甚至想上几个星期。这是我喜欢的电影。”

《最长的一天》之所以被肯定,甚至被封神,就是因为它的节奏让人觉得恰到好处,又能够反复回味。纪录片式的电影,如此风范,实属珍贵。

 6 ) 那个英国飞行员其实是伯顿的本色演出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拍摄于1962年。因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埃及艳后》耗资惊人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拍别的大片巨制了,只好节衣缩食把《最长的一天》拍成了黑白片。

而这部二战经典片子汇集了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然而除了戏份最多的约翰韦恩拿25万片酬之外,其他所有大咖全部只拿6000,其实这也就是个差旅费,等于在公司困难时期义务劳动了。

这时候的理查德伯顿已然爆红,天天上头条,片酬已经涨到了50万。福克斯拍的另一部片子《音乐之声》本来想找他演,因为付不起片酬只好另选他人。

伯顿从罗马《埃及艳后》剧组飞往巴黎拍《最长的一天》,他到了巴黎的剧组之后,就和福克斯的总裁万格吐槽起罗马那边一塌糊涂的管理乱象,严重拖延的拍摄进度以及烧掉的巨额经费。

也因此引起了福克斯高层之间的倾轧和人事变动。更是在《埃及艳后》上映前后引发了一连串官司。福克斯公司因此迁怒他和泰勒,把这对情侣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赔偿公司5000万。

然而这对称霸60年代影坛的“百万片酬夫妇”又岂是好惹的。

猛如虎精赛鬼的泰勒且不说,伯顿这个顶着表演艺术大师头衔的吸金之王难道就是好欺负的?能在好莱坞连续九年拍烂片还能拿着好莱坞男星里的最高片酬,还是瑞士一家银行股东的伯顿难道没点头脑?从他片酬25万的时候就敢给泰勒买70万的项链一事就可知道他多有底气了。

于是倒霉的濒临破产的福克斯公司不但没有从他们身上索要到一美分,反而被泰勒告的倒赔她和伯顿一人100万。

闲话少叙,再说《最长的一天》里伯顿的表演。我简直怀疑这个角色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了。

他演的是个英国皇家空军的少尉,而他本人的确在1944年当过英国皇家空军,这是本色演出。

这个少尉因为一起入伍一起被选拔为飞行员的那批人全部战死了,就剩下他一人侥幸活着,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厌战情绪,变成了一个消沉颓废的酒鬼。而大结局之前再次出场时,又展现出了烟鬼本色,这两点正和他本人一模一样。

他在这里面的台词堪称本片的点睛之笔,极其经典,“他(德国)死了,我瘸(英国)了,你迷路(美国)了,事情总是这样发生的,我指的是战争。”预测了德国英国美国在二战后的实际结局。

有意思的是,我看到这一段时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会以这样的情况出场。人未出现声先至,然而一听就知道是他,因为这个声音简直太磁性太浑厚太有辨识度了。这段戏虽然不长,但精彩亮眼得可以,台词功底太厉害,不自觉间都能炫技啊。

 短评

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看完更坚定了自己完全反战的立场~

6分钟前
  • RIC
  • 还行

1962年的电影,至今看来大场面依然不过时,几十个角色个个鲜明。只能说,电影技术在进步,人性在退步。

8分钟前
  • 拔刀诀
  • 力荐

打开就知道是老片,但是没有想到老到这种程度...很完整,甚至很恢宏,并略带轻松的展现一场残酷的战争!

11分钟前
  • 力荐

为去登陆海滩做预习。没想无论从上级到士兵的清楚人设,到多角色和线索的复杂推进,再到大场面调度,一点都不必半世纪后的战争大片差。法军突袭乌伊斯特雷昂那段更用了今天时髦的全景俯瞰长镜头,当时可没后期合成技术。这四个导演丢到当下,加上同时代的大卫.里恩这些,电影产业起步更加牛逼?

15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这种真实片子的拍摄手法很中规中矩,意味着差不到哪里去

17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相较十五年后的遥远桥,选择诺曼底会让自己叙事受限。首先这是一场胜利,以历史胜利者的姿态重述重大胜利历史,难免正向情绪过满(即使影片插入几场盟军败衰戏以平衡),对手的整体迟钝懈怠也无法有效反衬我方战力士气。其次,全景叙述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顾此失彼造成叙事断流:观众刚开始移情,很快转向他处迟迟不归。几乎所有群星&大战电影都是如此,本片明星数量更多才更显突出……但一些与大场面无关的小桥段的构思甚佳:空降挂钟,两声回响,敌我对面不相见,“他死了,我瘸了,你找不到北”。三星半。

1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巨细交织,平行叙事。伟大的战役,伟大的电影。躲在空调房里看三个小时也过瘾,当然,若能重返影院大幕就更爽了。

20分钟前
  • k-pax
  • 力荐

叹为观止的战(yan)争(yuan)史(zhen)诗(rong),庆祝反法西斯就应该看这些经典好伐!

25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终于完整的看了一遍。三个小时似乎还不够长。如果能给六星,我也会毫不犹豫

29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小时候没看完过,这种全景式的安排,是否算好难说,而且片子很老了。但亦不会有其他的故事表现形式超过这种体验。

34分钟前
  • 嘛哭当拿路哆
  • 力荐

关于改变二战格局的诺曼底登陆,有很多电影和纪录片,也有很多导演和演员尝试过,但这部确实堪称经典,即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当年拍摄的电影,也完全不觉得有丝毫简陋或者粗糙的地方。影片里既有对大场面大事件的铺排展开,也有对小人物故事的关注,故事穿插进行又安排有序,导演把握剧情功力的很强

39分钟前
  • 飘渺游侠
  • 力荐

7/10。集中展现了盟军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宏大景观,以至故事头绪繁杂而乏味,长镜头结合奇佳的烟火效果再现攻占桥梁/海滩攀岩/镇巷冲破堡垒,处处征服观众;空降教堂无法动弹的军官看着队伍被屠杀,摸不清响声口令和上膛声的冤死鬼,特别是残了的飞行员面对敌人尸体悲观交谈,点题性批判了战争的愚蠢。

4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跑龙套的都是明星

46分钟前
  • 沈涵
  • 推荐

恢宏壮烈,经典史诗。三小时的电影,尽显英美法对这段历史的无比骄傲。二战是人类的浩劫,也诞生了不朽的史诗。有时候有些嫉妒英美,原本中国的抗战也可以拍成真正的史诗,国人也可以带着骄傲回顾历史,英烈们可以无数次被毫不犹豫地歌颂,如果,1945后不再有战争。2018107

47分钟前
  • luer..一串字母
  • 力荐

三星半。全明星阵容的二战史诗片,诺曼底登陆战。战争场面比较逼真,尤其是对德军的表现,也比较真实——不像天朝的某些战争片,以正义的名义做失实之描述。多线叙事、人物众多,除了明星脸,感觉叙事略显混乱,节奏感也欠佳。

5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建国大业》深受此片影响。大场景、大题材、近百位明星客串。一千万的投资黑白片中少见。大量实景拍摄、大量航拍,估计斯皮尔伯格都眼红。盟军美军、盟军英军、德军的上至高级军官下至普通士兵、法国的普通民众等N条线并进。“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这就是战争吧”

54分钟前
  • Paper Planes
  • 推荐

在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 通过紧张的小场面表现恢弘的战争场面 这部电影是典范

58分钟前
  • hiphop
  • 推荐

所看过关于诺曼底最轻松的一部片...钟楼、风笛、擦肩而过的德国兵、鸽子、香槟、修女....感觉很得意

1小时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7.9分,三个小时,整体评价:难熬。我就是认为反战的战争片比不反战的战争片强。你说它反战吧,结尾那欢快的配乐是咋回事?这么高兴?这种感觉跟我看《拆弹部队》结尾听到那慷慨激昂的配乐是一样的。配乐有时真的能奠定一部电影的基调。三个小时,基本都在拍打仗了。虽然结尾也点了句:″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和刻画了几个倒霉的伞兵,但对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探讨仍然是浅尝辄止。似乎是最早拍诺曼底登陆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它的后辈。

1小时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