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闲人

剧情片大陆2012

主演:管新成,张金元,杨淼,李洪臣,郑福山

导演:郑大圣

播放地址

 剧照

天津闲人 剧照 NO.1天津闲人 剧照 NO.2天津闲人 剧照 NO.3天津闲人 剧照 NO.4天津闲人 剧照 NO.5天津闲人 剧照 NO.6天津闲人 剧照 NO.13天津闲人 剧照 NO.14天津闲人 剧照 NO.15天津闲人 剧照 NO.16天津闲人 剧照 NO.17天津闲人 剧照 NO.18天津闲人 剧照 NO.19天津闲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5 20:06

详细剧情

  抗日战争前夕的天津卫,有那么一群闲人,他们平日游手好闲,靠招摇撞骗生活甚至升官发财。苏鸿达(管新城 饰)就是一闲人,混迹天津卫街头,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侯四六爷(张金元 饰)那样能在天津卫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天津卫苏鸿达这样的闲人不少,例如放鹰的俞秋娘(杨淼 饰)、开报馆的严而信(李洪臣 饰),他们和苏鸿达结交到了一起,企图诈骗侯四六爷等名流。岂料,苏鸿达竟意外发现一切竟是侯四六爷的计中计,他们都成了其投靠日本人的棋子。  一场小小的骗局后面竟藏着更大的阴谋,苏鸿达等三人该如何抉择?  电影《天津闲人》根据林希同名小说《天津闲人》改编。

 长篇影评

 1 ) 鼓励要多于批评

     对国产片,鼓励要多于批评。
   针对电影讲讲二点感触,首先是个人对国产片包括香港片有特殊的感情,片子只要稍显新意稍有进步就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很容易被感动,当然有的时候新意进步是相对的,亲切感动是莫名的,但这并不妨碍情绪的流露,这本片子具备了上述特征;其次今天来讲对于电影来说讲好故事是最难的,这个不仅是国产电影的毛病,国外电影的也存在这样的毛病,因为电影工业(当然这里大多谈的只能是国产和好莱坞欧洲等主流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故事类型结构轮廓就像不可再生资源一样被挖掘得越来越少了,故事越来越难讲,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观众讲好故事,一个观众们期待的包含各种原素的与众不同的故事,非常困难,需要手法和表现形式的辅助补充,本片在这点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形式和手法永远只是辅助和补充,故事是核心,电影在讲故事这点上还是薄弱了点,或许我们应该在学习欧美结合本身的同时多关注一些伊朗印度等不发达国家的电影,在那里面多少会侧重一下讲故事。总的来说这本电影尚可,个人觉得电影配乐不错,尤其结合的几个慢镜头,是个亮点,让人怀旧感慨,一看豆瓣评论居然大多觉得此处是个遗憾,也许是本人道行还浅的缘故吧。

 2 ) 哪有忙人做神仙

这部片 从影片的结构到表演、拍摄手法到故事性,都属国产上乘之作。

由老说书人充满天津独有的诙谐开场,穿插进老照片,由黑白调无缝转进彩色。结尾老说书人说的书中人,闯进了说书人的场子,拿起穷摔一摔,接下来说的,就是这部片子的眼:我说的是实话,为什么你们都不信呐!我说的是瞎话,你们为什么都信呢?

主演管新成到现在也不红,但把苏二这个又怂又市侩,但还有几分情义和节操的小人物演的是入木三分。还有“香糟”大哥,明面上是社会大哥,暗地是四六爷养的打手,只用一双绣花鞋表现的清楚明白。还有“闲人”这个特殊的时代和地方的产物,不着痕迹的就讲明白了他们所依附的时代和环境。天津方言非常好听,值得一看,可惜网上资源比较少,豆瓣存了许多年,刚刚找到资源。

故事里的人跑到讲故事的人面前,对听故事的人说,这个故事是真的。讲故事的人却说,我讲的故事是假的,真真假假之间,就说明白了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和那故事里的人,都是“天津闲人”。

 3 ) 当真小人遭遇伪君子

所谓闲人,就是以欺诈为生的人。

天津有两类闲人,一类是以苏二爷为代表的真小人,靠蒙骗几个小钱为生,一类是以四六爷为代表的伪君子,以道貌岸然的外表欺骗广大百姓,从而达到位高权重的境地。

当真小人遭遇伪君子,我们方知真正的祸国殃民者,不是街头的小流氓,而是道貌岸然、位高权重的“大人物”。然而,这类大人物卑劣的真面目,不是底层百姓见识得到的。

在影片结尾,真小人怒骂伪君子以后,只能无奈地走向毁灭,沦为窃国大盗的祭品。两害相权取其轻也,这时候,导演郑大圣也开始怜悯真小人苏二爷,痛斥伪君子四六爷,但于事无补,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4 ) 难得的精彩国片

尽管部分情节有明显硬伤,不过瑕不掩瑜,堪称近期国产影片的佳品。
特别是最后苏鸿达跑到说书人处,链接两个时空,并上演骗子说真话的高潮戏码,令人赞叹。男女主角表演非常到位,性格立体,妙趣横生。

看来接地气的方言影片是国产片精品的高产区。《疯狂的石头》、《万箭穿心》等都是属这类影片。今后要对这些地方色彩影片刮目相看。

 5 ) 闲人管的闲事没想却是大事

我是一个眼睛睁,一个眼睛闭,瞎说。 你呢,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耳边风。 报纸,那是一面之词。 你不掏钱,报纸能替你说话? 我掏钱就可以? 能啊。只要你三言两语说出个头来,人家千言万语写成大块文章,你有什么避讳,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要求,你有什么目的,人家是方的变圆的,圆的变方的,黑的变白的,白的变黑的,人家活细极了,看不出个破绽来。 像我这样的人,天津不少,但天津离不开我这样的闲人,我也离不开天津卫 我说的是实话,你们为嘛不信呐?(苏鸿达穿越到戏台上,对观众说) 我说的都是瞎话,你们为嘛都信嘛?(说书的对观众道) 你吊死鬼开窑子,你死不要脸啊(这歇后语绝了) 报纸上说,四六爷给了那妇人1000大洋回家守节去了(原本是苏鸿达和秋娘这妇人,还有报社的严主笔从一无名男尸身上捞油水,但没想严主笔被四六爷收买了,苏鸿达知道了四六爷与日本人做买卖,七七事变之前,有些商家乱世依然发财,不知道是为政的需要他们维持经济还是他们需要政治的喉舌,或许是兼而有之,毕竟日本人总不能在那时的沦陷区全是日本人,得弄些共荣景象嘛),最终,苏鸿达被害,华北沦陷八年之久,而四六爷的府邸只是多了块闲人送的牌匾—”佑我一方”,而秋娘原本是想跟苏鸿达一起离开天津,而不是所谓的守节。 在大的时世下,闲人或者说平头百姓,各有各的活法,有苏鸿达这样虽浑但不愣的爱国爱面子的显摆架势之人,也有秋娘这样的八面玲珑但底线犹在之人,也有严主笔这样哪里有钱笔就往哪里摆之人,当然更多的是人云亦云不当出头鸟之人,而隐匿最深祸害最大的就是四六爷这种嘴上满嘴仁义,实则利字当头,转身又名声赫赫的大家,一手托两家,玩弄手掌间,制造矛盾又解决冲突之人。 最后的那个注笔,”1950年,四六爷才以恶霸汉奸罪惩处”,或许就跟换了身行头一样的作恶者,祸害无穷啊

电影一开始还是一般,但后半段,真的越演越活了,很棒。

 6 ) 天津闲人

 “我说的是真的,你们干嘛不信呢?”走投无路闯进茶馆的“天津闲人”苏鸿达问听客。“我说的是假的,你们干嘛信呢?”老于世故的说书人娇俏应和。俩人一口“倍儿哏儿”的天津话,台下看客笑得前仰后合。这是郑大圣电影《天津闲人》里出人意料、荒诞而残酷的精彩一幕,叙事线在此交错,幻觉崩塌或重建,间离效果奇异加强,旁白者被卷入叙事系统。影片气氛由轻喜剧转向正剧终至悲剧。1937年,日军侵占天津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尤其是做了选择的卑微者。郑大圣说:动荡的时局,崩乱的世界,把这些小人物都挤在一个非常尴尬又不得不选择的角落。

    天津市井文化的幽默感和民间智慧,大圣觉来亲切——儿时父母在“干校”,他在天津的祖父母家待到上小学,回去时母亲黄蜀芹笑说他“黑不溜秋,一口天津话”。天津这个历史和戏剧舞台上,三教九流、道德冲突、曲艺传统,争相上演,混杂成丰沛的、有本土色彩的活力。电影里说书为主线,京剧、话剧、黑白老照片并置杂糅,不同时空和叙事模式交叉剪接,插入报纸段落、默片手法及不稳定风格则似在向老上海电影致敬:这是1937年的天津,那是1937年的电影(《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刻意的夸张表现有戏仿流行文化陈规之意,嬉笑怒骂间亦有针砭时弊色彩。

 短评

影片讲述了一个吊丝在追求女神过程中发现高帅富的秘密,妄图逆袭高帅富但最终被镇压的故事。

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津味好浓,有很多曲艺元素在里面,与其说是看电影,更像是在看戏,虽然可能有好些笑点没能抓住,但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故事格局很小,但野心很大,一开始还以为是像宁浩那种很注重格局的黑色幽默,但看了开头没猜到结尾,没想到故事最后会那么悲,特别是最后苏鸿达闯进戏院时反差的效果讽刺意味十足。

8分钟前
  • scofieldd
  • 推荐

噴了,噁心程度已超越泰囧

9分钟前
  • 冰山李
  • 很差

本身的故事很有趣,又借着说书人之口带出戏说的味道。管新成很和这个角色,蔫损坏的劲到位。最终是小把式斗不过大势力,小混混玩不过大流氓。结尾那一场闯书场很有趣,打破封闭的叙事。有些搞笑和抒情的地方用得怪,不过郑大圣仍是有自己风格的。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传统如百足虫,式微而不死,死而不僵,僵而不断,断而不蹶;李翰祥后继有人。

1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被der逼宇推荐了!

16分钟前
  • 波塔斯基
  • 推荐

我说的是真的、你们干嘛不信呢、我说的是假的、你们干嘛信呢!报纸都登了、能假的了吗...

20分钟前
  • 玛丽莲教父
  • 还行

吊死鬼开窑子

25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两个屌丝的爱情,特话唠,风格外放,靠浮夸表演带着走,套入说书、相声和京剧等国粹文化,布景还原旧时代风貌,质感不俗。技术上运用好莱坞黄金年代和默片年代的技法,过于花哨,也让电影显得驳杂不纯。

26分钟前
  • 大灰狼
  • 还行

http://wenzhai.baike.com/article-862059.html

27分钟前
  • 南团
  • 推荐

相当有质感。

28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一个旦角,一个丑角,一个生角,一个用刀。俞秋娘第一眼不入目,看下去却是一身玲珑骨。秋娘哭尸和哭庭是声声喝彩的亮相;晨报蒸发一幕是经典的荒诞和自我认知消失的恐怖,秋娘一声应和便成了还魂的召唤。叙事交错和节奏把握得当,音乐太现代了。

29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也许是艺三代和海龟身份的奇妙化合,原汁原味的老天津卫以眼花缭乱的后现代镜语呈现:黑白照片,二维特效,夸张的俯仰,升格镜头,笑闹演出,街头巷尾三教九流,开场眼前一亮的感觉。对传统曲艺的把握,对时代风貌的还原,打破叙事空间,听众哈哈大笑。后半段稍弱,半星鼓励,总体来说别具一格。

3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6分 今年貌似流行各种抗日戏说,此片略胜过黄金和匹夫。地域特色、老照片插入剪辑及末端穿越戏都是亮点,但配乐和部分色调也算是遗憾。

34分钟前
  • 水怪
  • 还行

结尾的黑色绝望甚合吾心,国产片中有亮点

36分钟前
  • Arcadia
  • 推荐

有想法,镜语花哨,填补类型片空白,小人物大历史,哏都旧风貌以相声展现,主人公闯进叙事空间,妙。有文化底韵的郑大圣,值得期待,希望他能获得更多成本施展拳脚。遗憾的是音乐慢镜头和调色。舞台艺术对其影响深刻,黄佐临到黄蜀芹,第三代有了传承,感慨。

3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学学天津话,就是没光棍。

41分钟前
  • 神与野兽
  • 推荐

低成本小制作的佳作。虽然布景少格局小,但导演利用天津话和说书等特色元素,拍得毫不矫情做作,洒脱自如。很多特色台词非常绝妙。把故事讲好,这已经不易。还能讲出特色,更是难得。男主角和说书者遇到一块儿简直是神来之笔。男主角把天津闲人的小聪明和贫劲儿特点拿捏得很到位。缺点是有点俗套主旋律

4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哪里差一点的感觉。

46分钟前
  • 沈济源
  • 推荐

刀子嘴豆腐心的《天津闲人》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又耍刀又玩火既要温和又要辛辣,实乃艺高人胆大。大圣大概看过不少天津卫的 “相声TV ”,他化此形式而来的这部作品显然是一幅借古讽今的漫画。尽管有着一看就假“闹着玩儿” 的表演,但影片里“假作真时真亦假” 的历史观诚然又很特别。它的特别在于时代面貌。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又是孙儿又是爷。伶牙俐齿一顿折腾,反在热闹之余楞楞地杀出一口凉气。这风雨不改的乡音,听得我迷醉而又入心。

51分钟前
  • Mut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