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婚礼

剧情片法国1989

主演:凡妮莎·帕拉迪丝  布律诺·克雷梅  卢德米拉·米卡埃尔  弗朗索瓦·尼格雷特  

导演:让-克洛德·布里索

播放地址

 剧照

白色婚礼 剧照 NO.1白色婚礼 剧照 NO.2白色婚礼 剧照 NO.3白色婚礼 剧照 NO.4白色婚礼 剧照 NO.5白色婚礼 剧照 NO.6白色婚礼 剧照 NO.13白色婚礼 剧照 NO.14白色婚礼 剧照 NO.15白色婚礼 剧照 NO.16白色婚礼 剧照 NO.17白色婚礼 剧照 NO.18白色婚礼 剧照 NO.19白色婚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4

详细剧情

  中年的弗朗索瓦(布鲁诺·克雷默)是名哲学老师,他和风度怡人的妻在小镇里过着中规中距的生活。然而他的学生,17岁的少女玛蒂尔(凡妮莎·帕拉迪丝)出现了,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成熟和不羁。  弗朗索瓦带着挽救堕落少女的心情走近她,却难以抑制的被玛蒂尔的热情和聪慧所吸引。他们相爱了,激情四溢,刻骨铭心。可是当玛蒂尔要求弗朗索瓦离开妻,与她一起时,男人退缩了,他想到了年龄,婚姻,道德,身份,想到了太多的琐碎。  再次绝望的玛蒂尔用激烈的方式破坏老师的生活,颠覆了他的事业与婚姻,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当人们再次发现她的时候,她的房间里写着“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

 长篇影评

 1 ) 你就是海。

电影很老 却让我觉得很真实。

“生命里有太多幻觉,我因为清醒而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是我最喜欢的台词。

17岁的她 虽然年轻 却背负了太多的罪孽和绝望。
甚至他给的一点温暖就让她奋不顾身。


玛蒂尔像她母亲一样死去 她看见了海。
他就是海。

看到最后还是哭了。
玛蒂尔在那个逼仄的房间 坐在窗前看他上课的教室。

她知道他会来看他。
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别离。
告诉他 她如她母亲一样离去。
如同母亲一样充满着欣喜。

 2 ) 注定悲剧的爱情——白色婚礼

电影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一对年龄相差三十岁的师生之间的禁忌之恋。这段恋情为世人所不容,最终以少女自杀为结局。老少恋由于极富戏剧性而常常受到编剧们的青睐。比如《美国丽人》也含带这一主题。不过两部电影大不相同,《美国丽人》中的少女只是配角,影片主要探讨中年危机的问题。而《白色婚礼》则将主角间复杂的情感放在第一位。

先看男主角弗朗索瓦,一位中学哲学教师。根据我的推测,他的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弗朗索瓦生活平淡,日复一日。他作为一名教师,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收入,妻子是一名撰稿人,夫妻和睦。弗朗索瓦过着典型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他的过去可以推测一二——如果没有女主角马蒂尔的出现——他的未来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再看女主角马蒂尔,她的生活和弗朗索瓦截然不同。马蒂尔父母离异,父亲是位精神病医生,母亲有自杀的习惯。由于家庭破裂,自小缺乏关爱和管教,她十一岁便同哥哥们染上毒瘾。被警察发现后,哥哥们被关进戒毒所,出来后去了印度并再无联系。马蒂尔由于年幼没有被抓,于是通过卖淫赚钱满足自己的毒瘾。如此堕落的生活,马蒂尔过了整整三年才靠自身的力量脱离出来,离开巴黎,转学来到弗朗索瓦所在的学校。但她的生活依然不正常。她和巴黎的旧友保持联系,不时在家中搞些糜烂的聚会,把整个房间弄得乌烟瘴气。她几乎从不上课,旷课次数已达被开除的边缘,但她毫不在乎。

在我看来,男女主角之间的相互吸引首先来自于上述两种生活背景之间的巨大反差。

马蒂尔年轻,苗条,白皙,美丽。片中有个很美的镜头:马蒂尔趴在床上,赤身裸体。洁白光滑的背部勾勒出完美的曲线。弗朗索瓦缓缓撩开窗帘,夕阳的余晖透过窗玻璃照射进来,与紫色床单融合成一束神秘的淡紫色光芒,闪耀在马蒂尔娇嫩白皙的肌肤上。马蒂尔缓缓睁开双眼,朦胧的视线仿佛刚出生的婴儿般纯洁。如此画面,连我这个小女子看了都心驰神往,更何况是男人!美,当然是吸引弗朗索瓦的一大因素。

而年轻,对一个年过半百的男性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点与《美国丽人》中探讨的中年危机颇有共同之处。年轻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相较于弗朗索瓦一尘不变的生活和审美疲劳的婚姻,马蒂尔的年轻和神秘好像是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他的生活。不羁是青年人的专利。十七岁,怎样的青春年华!一个十七岁的美丽少女,无论她表现得清纯可人,还是放荡狐媚,都具有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这魅力来源就是青春!马蒂尔浑身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如朝阳般的青春活力,似乎能让弗朗索瓦瞬间年轻十岁、二十岁、甚至三十岁……我想,在马蒂尔身边,弗朗索瓦已全然忘却了自己的年龄。

反观马蒂尔对于弗朗索瓦的感情,则更像是一种依赖。一个少女对于长辈渴求其所缺乏的关爱。马蒂尔曾对弗朗索瓦说过:“已经好久没有人像你对我这么好了!”。弗朗索瓦对于马蒂尔的爱护疼惜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这自然使马蒂尔依赖于弗朗索瓦。相信这点只要细想一下马蒂尔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就不难理解。

若光是如上述所谈,还远不能使俩人关系达到影片中的地步。

历经磨难使马蒂尔比同龄人早熟得多。加上她聪颖过人,小小年纪便开始思考人生,并迷茫于人生的意义。她自有一套对于人生的理解,这使弗朗索瓦对她十分欣赏。而马蒂尔所拥有的迷茫,其实弗朗索瓦同样拥有。马蒂尔问:“大家每天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其实弗朗索瓦即便到了五十多岁,对此问题依然困惑。在马蒂尔年少的心灵中,不循规蹈矩,及时行乐就成了最佳答案。这只能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脑中浮现的简单答案,并且她有足够的资本付诸实施。但弗朗索瓦成熟得多、考虑问题复杂得多也周全得多。他明白一切没有这么简单,他无法与现实隔绝而去过一种异想天开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与马蒂尔不同,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再过十年,他就是步入老年了。他无法想像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二十七的女子如何共同生活。对于人生同样的迷茫在精神上使俩人走到一起;共同寻求爱的欢乐以兹慰藉。但年龄、背景和经历的巨大反差使俩人在思想上产生了本质的差别。马蒂尔无法理解弗朗索瓦的顾虑,天真地说不管弗朗索瓦是老了还是丑了都会爱他;而弗朗索瓦已无法跟马蒂尔解释清楚他的想法——两人之间的鸿沟此时才真正显现出来,这是这场禁忌恋注定悲剧的根本原因。

扬言分手后,马蒂尔所做的一切都清晰表现出一个青春期少女的任性和自负。她与不同的男生关系亲密,并故意要表现在弗朗索瓦面前以激起他的嫉妒。她屡次电话骚扰辱骂弗朗索瓦的妻子,并找人砸了那位可怜的妻子所在的书店,同时威胁妻子的编辑,使编辑不敢刊登妻子所写的文章等等……这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出自一个十七岁少女之手,再结合这位少女从小的经历和家庭背景,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最终弗朗索瓦无法忍受马蒂尔肆意破坏他的生活,将她拉进教室并打了她。可马蒂尔却用楚楚可怜的声音恳求道:“我爱你,弗朗索瓦。”。最终,弗朗索瓦无法自持,再次与马蒂尔陷入情欲不可自拔。

弗朗索瓦与马蒂尔之间的感情,是一种混杂着父亲和女儿之间的亲情、两性间的情爱、强者对弱者的可怜及弱者对强者的依赖、精神上同样迷茫的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慰藉……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使他们各自在这段感情中无法清晰定位自我,这段感情也无法为世人所容。最终弗朗索瓦被校方警告并调离原来的学校。他离了婚,与马蒂尔也分开了。一年后才接到警察的电话,发现了学校对面的小屋里马蒂尔的尸体。原来,马蒂尔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透过小屋的窗户望着弗朗索瓦上课的身影。但她再也没有打扰过弗朗索瓦的生活,她从不出门以至于弗朗索瓦在这一年中都不曾见过她,虽然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如此接近。

马蒂尔在墙上留下了一句话:“这里就是大海,弗朗索瓦。”这与之前马蒂尔说她母亲自杀后的体验相呼应。母亲说:“真美!宛如浩瀚的海洋。我融化其中,无比惬意……”我想,这是自由的感觉,或是幸福的感觉。马蒂尔每日望着她心爱的男人,仿佛置身幸福之中。此时,我不禁哀叹这位少女的不幸命运。上帝抛弃了她,魔鬼占据了她的生活和她的心灵。她了解这一点,所以不再打扰心上人,为了不伤害他。但,至死也不愿与他分离。

禁忌之恋,这注定悲剧的爱情。

另:两位演员的演出极其精彩。女主角凡妮莎·帕拉迪丝出演此片时仅十六岁,便以剧中精湛的演技赢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不得不说这是位天才少女,并且及其美丽诱人。

 3 ) 《白色婚礼》:父权隐怯背后,乖谬的爱世论

他站在岸边,观望生命的渡河,从明的彼岸,过到暗的对岸。----安妮宝贝

当我们开始讲述一个年限里未知的事物样貌时,我们作为此时仍雀跃的生命主体,总是试图在未知中抽取他者灵魂的影子,拼凑在我们自己生命的每一瞬间,成为我们的永恒。而这种“滤取”灵魂的能力也无意中剥夺了“时间存在的意义”,时间与生命的同步逐渐成为一种谬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让·克洛德·布里索在法国新浪潮中凭借自身对“伦理哲学”有着启示性的解读而成为《电影手册》备受尊敬的导演,其中于1989年所拍摄的电影《白色婚礼》更是隐去了时间的意义,借历史的创伤裸露生命另一种雀跃的形态。二十世纪太过神秘,布里索将社会革命的瘀伤从时间中剥离而去,以失衡的社会秩序来隐喻生命的无力。于此中我们始终都作为一个看客,从无力的生命中清醒,而对于布里索来说,这就是永恒。

导演: 让-克洛德·布里索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豆瓣:8.2 上映日期: 1989-11-08

01【不伦畸恋的浪漫化,逾越理性的戏梦哲学】

距今《白色婚礼》上映已有31年之久,导演布里索的电影美学始终专注于“情色”与“哲学”这二者上,而在20世纪下半叶,大家时常将“情色”与“伦理”视为一体,这一融合在法国五月革命(1968年5月)后漫长的电影创作里得以显露,而布里索的《白色婚礼》正是完成了这二者的高度整合。影片讲述了17岁女主玛蒂尔与自己中年已婚的老师弗朗索瓦相爱,年幼的玛蒂尔最终因种种无奈的现实因素与世长辞。

如电影整体阴郁暗沉的光线一样注定了这是一出自然的悲剧,17岁的玛蒂尔是法国五月革命中出生的孩子,玛蒂尔的母亲因情自杀,父亲是个精神混乱的精神医生,在苦难背景下成长的玛蒂尔曾被哥哥逼迫卖淫抑或吸毒,由此导演布里索对于人类伦理的探索始终紧密夹杂着历史里挥之不去的苦难。

《白色婚礼》于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所拍摄,尽管这座北部小镇沿岸有着海的辽阔,导演却将电影的场景设计营造出一种原始的/局限的四面环雾的氛围,人物的道德处境得以体现,使得年幼的玛蒂尔看不到远方,中年的弗朗索瓦无法追逐。因而我们借由这种造成电影与现实地理相迥异的方式,来理解布里索镜头下的爱。

影片最初弗朗索瓦在课堂中提出关于哲学中“潜意识”的问题,而整个电影也均围绕“潜意识是什么?”来进行人物叙事,哲学介入生命的高度使得电影在蓝光与序曲消失的那一瞬间就能将观众带入了一场古老的幻想中:没有海的敦刻尔克,绿树常青的法国小镇,由此而来玛蒂尔与弗朗索瓦爱情的纯粹性被哲学剥离的浪漫且清醒,因为他们只有爱。

布里索剥夺了“时间存在的意义”(隐藏了革命记忆),试图将电影中人物的不伦爱恋呈现出纯粹的浪漫的形态。而这里所指的「浪漫」并不不属于爱情的甜蜜,而是另指生命中一种「假定原始状态、缺乏高度原则」的存在。

(1)「浪漫」一词最早是由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浪漫主义先驱)提出,倡导以自然为主,他曾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到:“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

(2)池田大作(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活动家)在《GDP:人类受损害的程度》中发表见解:应该让世界的工业和商业、科学和技术停滞发展50年,以便人类能够专心致志地发展自己的道德和伦理,进行一场精神的回归。

以上二者的核心主义其实与本片背景有着本质的联系,法国五月革命基于20世纪中叶婴儿潮以及年轻群体不满教育体制等因素所展开的革命风暴,期间革命者极力反对物质精神,视商品为鸦片,这一场革命也被后者称为“一群年轻人的燃情岁月”,其中他们与卢梭所持有的浪漫主义一样都渴望纯粹的精神补给

而如今在观赏完《白色婚礼》后我将其称之为:理性的戏梦哲学。玛蒂尔是纯粹的,她挑战伦理与时间,逾越理性,完成了自我爱的整合,曲终而命竭。单从这一点来说其实“革命”的苦难性不在于它损伤和余痛的代价或规模有多宏大,而是在于它伤及到了每一个甚至每一代平凡人的浪漫与存在。《白色婚礼》的悲剧设置也只因布里索清楚的明白:玛蒂尔与弗朗索瓦的不伦畸恋只是一出逾越理性的戏梦哲学,留下的事物将成为历史,承受着的人们却成了苦难。

02【归咎古典美学浪潮,剖白伦理与爱的谬误】

1968年在五月风暴中一群年轻人为了前程美好的愿景误入理论的迷途,20余年后法国导演布里索将这一极致的理性带入悲剧性的人类之爱中,值得一提的是《白色婚礼》在IMDB上又名《白雪公主》,当崇尚理性达到颠覆又复17世纪的古典主义浪潮之际,感性般的童话色彩便会出现在生命的细节中。

17岁的玛蒂尔与中年的弗朗索瓦相爱,他们聊爱、聊孤独、聊哲学、唯独不聊勇气,对于已婚的弗朗索瓦而言勇气令他窒息,欲望却使玛蒂尔憎恶弗朗索瓦的妻子,就在“多情空余恨”之际两者内心的冲突使得叙事达到高潮,而这一切的心理状态都被布里索放大,简化布景弱化人际关系聚焦人性,从而隐蔽现实/理性的存在。

我们借此将电影归至“道德”层的批判,自西欧的古典主义后不久便涌出“新”古典主义的浪潮,而这一新的主义造就了布里索自己的美学特征:在极致理性之后彻底抛弃理性回归生命本身从而窥视生命的最终形态。在影史上他也一直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的继承者。

此前古典主义要求戏剧界追求“三一律”(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的文学架构,而对于艺术精神再度热血的20世纪法国而言,“时间”不再作为体现“生命”最直接的维度,对布里索而言:生命在于个体的完整性。

玛蒂尔所缺失的家庭,布里索则以对白弥补:当玛蒂尔与父亲通话时得知母亲因情自杀。从未在场的父母以简短话语掠过玛蒂尔的生命,此时弗朗索瓦的在场填补了玛蒂尔缺失的生命轨迹,弗朗索瓦珍爱着玛蒂尔身上有着:

  • 对生命的理解力(我的生命中有太多的幻觉,我因清醒而看不到太多希望----玛蒂尔);
  • 对爱有着裸露的勇气(玛蒂尔前往弗朗索瓦家中问其妻子借他所写的《西蒙尼·韦哲的精神主义》一书);
  • 对世俗有着偏执的理性(玛蒂尔因常旷课遭到课任老师的投诉,读学校的教育不屑一顾,但却对英语、哲学有着出色的理解力,在弗朗索瓦的陪伴下,学习成绩得到学校的认可)......

换句话来说,他爱这样一位平凡时代下异乎寻常的生命,玛蒂尔于他而言就像白鹤翎一样的存在:是飘荡的羽毛也是无根的花瓣。为了揭开这种爱与伦理的错位认知接下来将以三点来阐明二者的内在关系:

(1)自五月风暴后的二十多年间,法国社会开始教育体制的改革,家庭伦理价值观发生转变,逐渐的恢复了理性与哲学并存的局面。20世纪杰出的城市批评家德波对于五月风暴发表了具有启迪性的言论:“他们意识到自己理论上虽正确,但实践手法却远不成熟。”其中《白色婚礼》里的玛蒂尔则是理论迷途的产物,代际的苦难往往来自于伦理的谬论,而布里索正是要以玛蒂尔向大众恢复此前的记忆,用人们最不留意的细节刻画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在极简中精雕细琢,这也是古典主义/五月风暴所遗失的美学价值。

(2)20世纪是父权建构的社会,女性作为一种内在跳动的生命(the inside of the soul灵魂深处)始终试图乔装融入主流社会。在《白色婚礼》中玛蒂尔裸露自身的肉体,在自然光线的投射中,加深自我“妓女”的记忆,以抚摸和挑逗的姿态留住弗朗索瓦的心。但此间伦理与爱的错位使二者深陷苦难。玛蒂尔感知到理性的力量,看穿生命的无力,于是她对亲情、婚姻、社会产生不屑,她一生都在为自己过早知晓生命无力这一事实而弥补自己所缺失的「浪漫」。

(3)显然玛蒂尔的爱是纯粹亦是艺术的永恒体。在布里索或者当时的整个艺术界来看,玛蒂尔的爱是归至「浪漫」的爱,这里要声明的一点是,由于伦理情与爱的惯性合一导致了《白色婚礼》常常被视为色情片,但其实它是属于艺术片范畴。死亡的玛蒂尔早已成为「爱」的符号并诠释了:“爱是自由,而伦理是用来弥补爱的不在场。”

分解伦理与爱的谬论根据其实是来自于电影中所涉及的「潜意识」,玛蒂尔与弗朗索瓦都一致认可费洛伊德的解释:潜意识是所有主体被压抑的总和...因被压抑而成为潜意识的想法和欲望的囚徒。但由于“道德”的限制而导致了潜意识常常被压抑的难以喘息,玛蒂尔生命中所缺憾的社会关系是断裂的,在弗朗索瓦未出现时,她的家是一片混乱且肮脏,没有完整的家具和床,而后弗朗索瓦的出现弥补了玛蒂尔的家庭缺失,玛蒂尔拥有了完整的床与家庭布景。

弗朗索瓦所在意的现实因素(家庭、年龄、身份、道德...)使他无法鼓起勇气面对玛蒂尔的爱,而他却始终以保护玛蒂尔的形态填补着自身情欲的空白。同时在这一点上布里索也致敬了法国电影导演埃里克·侯麦电影的理念:一边是自然,另一边是人性;一边是情欲,另一边是英雄主义的优雅。

03【失觉无力的宏大叙事,美育俱伤的生命像】

在影片开场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里,玛蒂尔便爱上了弗朗索瓦,她自带的冰冷气息看穿弗朗索瓦内心的孤独,玛蒂尔太熟悉成人世界的规则,她不相信婚姻甚至蔑视弗朗索瓦身上浓厚的道德感,于是常规的叙事模式被中断,玛蒂尔对弗朗索瓦忠诚的爱则逾越而上成为电影唯一的宏大叙事。

古老的历史将社会秩序早早的归顺于父权之下,女子的贞洁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视为人的准则,于此而言《白色婚礼》中的玛蒂尔则是一个囚徒,被钉死在道德的十字架中,而这种绝望在她的生命中是被动亦是无力的。自十五岁起便被两个人哥哥送去卖淫、贩毒...她看透许多夫妇的伪善甚至道德的空虚,仿佛她站在岸边,观望着生命的渡河,从明的彼岸,过到暗的对岸。

因此弗朗索瓦的存在就像布里索将柔和旋律有意的赋予在玛蒂尔仍然爱世的每一帧镜头中:

在开场不到20分钟里,玛蒂尔邀请弗朗索瓦吃晚餐,而弗朗索瓦在此之前在玛蒂尔面前与妻子通话留言并留下一句“爱你”,这条道德的叙事因子在随后的聊天里便被玛蒂尔的话语所吞噬。玛蒂尔回应生命的无力来源于绝望,「绝望」是促使玛蒂尔长大的唯一体验,而弗朗索瓦却用了四十七年,柔和的旋律洒在玛蒂尔与弗朗索瓦此刻的生命里。那一瞬间,从时间层来说,他们的生命汇合了。

玛蒂尔和弗朗索瓦是相似的人,他们对眼前的周遭感到无力,他们的爱注定两败俱伤。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是相似的人,站在彼此的岸边,观望着生命的渡河,各自以乖谬的形态走在被强制的道德叙事现实中爱着世界。而布里索唯一能做的是弱化时间的存在,刻画不同形态的生命像去对抗时代的潮流。

玛蒂尔在暴力报复弗朗索瓦的生活后便失去踪迹,弗朗索瓦与妻子离婚后被学校罚到敦刻尔克的学校上课。最后警察在靠近敦刻尔克的海岸小镇的一间公寓里发现了玛蒂尔的尸体,她每天都倚窗而坐,日复一日的望着那一扇弗朗索瓦上下班的门,在绝望中死去。

其实弗洛伊德对于潜意识的研究还提到一段文字,这也是玛蒂尔先前在弗朗索瓦的课上所发言的话:“弗洛伊德尝试医治非肉体因素引发的疾病...弗洛伊德尝试将他们唤醒,病人就会意识到这些破损的记忆,并讨论它,于是病的症状就消失了。”

但在《白色婚礼》中我们可以直接感触到的是玛蒂尔始终都被社会暗伤,无力的哲学无法挽救早已千疮百孔的生命,于是当弗朗索瓦尝试着如弗洛伊德一样拯救玛蒂尔时,玛蒂尔更在乎的是那份「浪漫」的爱。

敦刻尔克的大海最终借着玛蒂尔的遗言首次出现在银幕中:“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而当玛蒂尔的母亲自杀离世时也留下一句类似的话:“像一片广阔的海洋般美丽,我融化在里面,太美丽。”

但最终大海的呈现是以玛蒂尔作为牺牲所出现,此时的宏大叙事早早的衰竭,弗朗索瓦坐在寂寥的沙滩上望着远方的夕阳与大海才是玛蒂尔爱世界的最终形态,里边夹杂着母亲、父亲、哥哥、童年、哲学和弗朗索瓦。而这一现实形式上的整合也正如布里索践行了“新”古典主义中“同物质,同精神存在”的特点。

写在最后:这是一个文学仍活跃的时代,相较于过分的道德话术社会范式禁锢了太多不同形态的生命像。在电影《白色婚礼》中眺望海的时刻要以绝望的个体为代价,这是一个时代的错误。他们彼此都是岸的影子,从不缺少渡河的勇气,缺失的是社会让他们靠岸喘息的合理性。

《白色婚礼》是导演布里索美学的外在亮现,也是对生命极简本身的赞美以及对时代野蛮负荷的批判。用安妮宝贝在《莲花》中提到的一段话以此来批判无力的道德秩序:“在渡河至光明的此间,他们缺少至亲给予的解释说明,他们仍需的合理性,在时间中起承转合,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漫长成长。”

 4 ) 爱到生命枯竭而死

爱到生命枯竭而死
这女孩爱上老师,爱到生命枯竭而死,我想让她活下来。
你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所以更愿意品味死亡。可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是现代文明与学说,把生命变得黑暗,可是他们的答案并不真实。你相信他们,以为他们给你力量和自由,可是看看吧,他们把你的生命贬得一文不值,他们让你想死。
你死气沉沉的生命,遇到了一个老师,或者你把他当作父亲,或者你把他当作救赎。可是你破坏他的生活,张嘴就对他说:“我们搬到另一个城市,你可以说我是你的女儿。”你要道貌岸然的老师变成一个撒谎的人?你让坚强的人格眨眼放弃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切?你明知你未成年,你让他犯法?你只是不在乎,因为生命本无意义,所以你要他放弃那对他有意义的一切,只选择你。
你看你做的事情,骚扰他的家,恐吓他的老婆,当他的面和别的男生做爱。你逼他失去了理智,逼他冲进教室把你拽走,进了空房间你就说你爱他,他怎么抽你嘴巴你还是说你爱他,于是你们做,被发现,老师身败名裂,被调到别的城市。你就在教室对面租了间房,坐在窗边看着他的身影,两天昏厥一次,就这样枯竭而死。
从一开始你就想死,最后你也如愿了,可是你的疙瘩,到死也没有解开。
生命,你灼热沸腾的生命,犀利锋芒的生命,不受束缚自由飞翔的生命,不该只是为了自己。是你相信的那些道理把你封闭,它们不但不能带来幸福,连平静都不可以,那你为什么还要死死抱着他们不放呢?如果重新诞生,如果重新开始,如果离开所有的过去,颠覆性地否定自己,重新用单纯的眼睛去看,重新用单纯的头脑思考,不好吗?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相信你也可以。我曾在濒临精神崩溃的悬崖上盖了一间茅屋定居,现在,把这间屋子给你。

 5 ) 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白色婚禮》這部電影看了也有些時日了,未敢輕易寫下這篇影評,怕寫得不好,玷污了這部我覺得題材選得相當好的電影。在芙蓉隧道里欣賞塗鴉,不禁在“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這幅畫作下陷入沉思,那時對這幅畫的感覺是詩意的,詩意中帶有淒涼。回來后每每回味這句詩意淒涼的話語,後來才得知是電影《白色婚禮》結局一幕牆上的一句話。
    法國導演克勞德導演了這部《白色婚禮》,一言蔽之就是一場男師女生的戀愛。影片中男主角的身份是一個年近五十的已婚哲學教師,女主角則是家庭破裂歷經些滄桑但卻天賦異稟的十七歲幼嫩女學生,這樣影片中似乎融入了一層大眾意淫的戀父情節,同時又有洛麗塔情節和婚外戀,如此電影矛盾元素多元化,思考空間較大。按照大眾的道德標準,這是不倫之戀,理應成為禁忌,不為世人所包容和理解。編劇將這些禁忌一絲不苟的攤開在觀眾的面前,讓觀眾自己去判斷,重新思考或定位愛情觀。抑或是要質問,這個時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爲什麽愛情有如此之多的禁忌?
    女學生的父母都曾是文藝青年,暢談政治理想,探究哲學,最後父親成為一家精神病院的醫師,母親變成精神病,每兩個月都試圖去見上帝,自殺成癮,但卻次次都從死亡邊緣被拉回來,兩個哥哥則是毒癮君子,在女學生十一歲時把她拉入同吸毒,之後兩個哥哥被抓,她則靠賣淫為生,換取毒品,并依靠堅強的意志戒毒成功,之後女學生不滿自己的生活狀況,於是遠離故鄉,來到巴黎的這首學校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試圖改變自己,洗禮自己。但男教師則不相信她戒毒成功,在他看來,所有的癮君子都是騙子。導演并沒用給出任何女學生有可能毒癮仍在的鏡頭,因此女學生的話應該是可信的。編劇似乎用此來告訴觀眾,女學生歷經滄桑,意志堅強,克服毒癮,獨立能力強,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城市求學,積極追求理想生活,但卻在愛情面前亂了陣腳,失去理智和自製力,最後喪失了年少的生命,以此來討論愛情的毀滅性和建設性。
    男教師的妻子在經營一家書店,他在一所學校裡授課哲學,二人感情稍為平淡。女學生的多次無故缺席引起了男教師的注意,男教師起初只是試圖幫助這個女學生,後來感情隨著女學生的哲學觀見解出眾,天賦、靈性異顯,而備受教師欣賞,隨著時間推移二人感情發生蛻變和升溫。男教師的生活開始從平淡的湖水變成潮浪翻滾的大海,然而最後這大海也隨之吞噬了他的婚姻、工作。
    我們總是在追求和談論愛情,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麽?性慾,佔有欲,創造慾,毀滅慾,抱負欲?佔有欲和創造慾完整的體現在女學生要求男教師和現任的妻子離婚,和她住一起或者一起離開開始新的生活。女學生渴望佔有男教師,并期待和他一起創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而當佔有欲或創造欲得不到滿足,女學生的毀滅欲就開始表現出來,她剛開始一直往男教師家裡撥打騷擾電話後來又給他的妻子寫匿名的恐嚇威脅信,最後又叫人砸壞了他妻子書店的玻璃,讓人開大貨車撞他的妻子;最後她成功的毀滅的男教師的婚姻、工作及社會地位。抱負欲則充分表現在當男教師拒絕和她一起的時候,她要求做完最後一次愛若再見面就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過,然而之後她一再輪換男性伴侶,公然在男教師的哲學課上和男子曖昧,故意讓男教師碰見她和其他男子做愛。當男教師受到刺激后精神略微崩潰,她心滿意足的笑了,這不僅僅是一種抱負欲同時也是一種毀滅慾。
    有人認為,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我們在談論什麽,其中蘊含著一個詞“顧影自憐”,這個詞貌似清純,與前面所說的那些“慾”沒有多大的關係,然實際上這是所有愛情的罪魁禍首,電影開場只是,女學生請男教師吃飯,回家的路上女學生說:“我喜歡你,因為你和我一樣孑然一身。”人類有一個通病,那邊是只有對與自己有幾分類似的人才抱有真正的好感,在我們探尋女學生和男教師相戀的軌跡時,便發現,這無非是一場女學生與自己的愛情。“每個人的愛情大多都是與自己對話,戀愛的過程無非是將對方設想成自己心中的摸樣,然後敗興而歸,不歡而散”。女學生說,“你對我真好,很少有人對我這麼好”,顯然這並不是真正的理由,並不是很少的人對她好,只是她的潛意識里拒絕了“非同類”的關心。
    在哲學課上,男教師和學生討論了潛意識的問題,男教師在提問中,女學生回答道,柏格森認為,潛意識並不存在,它是所有潛藏記憶的總和,你想要恢復就可以恢復;拉辛認為人被潛意識所控制,人一旦心中充滿激情就會著了魔似的為那激情所控制;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是所有主體被壓抑的總和,我們都被不能感知的力量所操控,就像在“宿命恐懼癥里”,人是潛意識的囚徒,被壓抑而成為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的囚徒。女學生的精彩回答,贏來了好評并開始受到男教師的青睞。但女學生雖深諳人是潛意識的奴隸,人被激情所控制,但卻未曾意識到自己也是命運的奴隸,為那狂熱的激情所操控,最後喪失了所有一切。
    女學生對男教師的愛究竟是屬於什麽?戀父情結嗎?女學生的父親並不為她所好感,她的父親拋棄了她,她和母親長期住在一起,父親僅僅只是名義上的父親,女學生對父親的概念並不深刻,如果只是單純定位為一種“戀父情節”,那麼顯然是不合適的。在這部電影,這樣的愛情是無法被解釋的。愛應該是跨越性別、年齡、階級、種族、國度,所有的“不倫之戀”戳穿了也不過是愛情。健康的愛情是包含著信任和包容,但影片中的愛情先天殘疾,但仍然屬於愛情。
當我們愛一個人,我們到底愛她(他)什麽?究其本質,應該就是一種感覺。男教師對女學生的關心和引導讓女學生感覺到了溫暖和自信,男教師陪著女學生讓她感覺到不孤單,男教師和女學生的魚水之歡讓女學生感受到肉體的快感;女學生的聰明睿智、靈性讓男教師感覺到了自己已經消逝的青春和激情,女學生的風情讓男教師感覺到了自己男人的魅力和肉體的快感,女學生的死讓男教師感覺到了一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愛戀。
    然而感覺這詞囊括得太多東西了。莫認為愛一個人的外表是庸俗的,莫以為愛一個人的內在是高尚的。愛對方的外貌,因為對方的美讓自己感覺舒服,感受到外在美的存在,這是一種感覺;愛對方的內在,因為對方的內在也讓自己感覺舒服,感受到了內在美的存在,這也是一種感覺。其本質無非是愛上對方的一種感覺。人類依然的通病,只看表面,沒有看到實質,欣賞“愛對方的內在”的似乎透過了表面看到實質,卻沒有意識到這“內在”其實也是表面,不過是二者方位不同,一個在裏面一個在外面罷了,或者是“內在”的字面意義接近“實質”,人類糊塗了混淆了而已。也許有人會反駁道,愛對方的容顏是庸俗,容顏會老去,那這份愛也不免是會變遷僅是暫時的而已,可試想誰能保證他的內在能夠永遠保持當初,人都是會變的,且看那世人,善良的變成惡毒,友好的變成敵對,脫俗的變成庸俗,謙卑有禮的變成驕橫跋涉,若按前者說來愛內在的也無非是庸俗罷了。
    男教師對她的妻子說他這一生第一次覺得見到了一個異乎尋常的人,這人就是十七歲的女學生,他說這個女學生年少就深知人類生命的無力,直接洞見真正有意義的東西,驚歎女學生的智慧。當得知女學生曾是妓女的時候,他便毫不猶豫的離開,并在離開時拋下了一句鄙夷的話。但之後男教師得知女學生對她妻子的那些作為之後,把她從課堂中拉出來,給了她狠狠一巴掌。她領受了巴掌之後,說了句:我愛你!男教師便脫光衣服近乎乞討的和女學生開始做愛。男教師起初的鄙夷是道德君子,是虛偽小人,但最後的那次曝光的做愛,男教師已經索性脫下了道德的外套,不顧後果,因為女學生的愛他的方式雖然激進,但卻令男教師動容,無法抑制。
    林夕在《富士山下》這首詞中寫道:我絕不罕有,往街里繞一周,我便化為烏有。這首詞是一個男人在面對一個對自己懷有執念的舊情人的說辭,勸其放棄。似乎所有的男人在擺脫女人時總會用大概此意的措辭,然而,男教師對於女學生的意義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嗎?電影中女學生對男教師說:“你讓我變成一個女人”。這句話的含義如何深刻,我不是女人自然無法解讀(求女性朋友正解)。但大略看來,應該是說男教師對於她來說意義非凡,絕非是那普通男子所能取代,這似乎超越了愛和性的本身,使女學生在百般無聊的人生中上能夠拾得一絲的美好,也就在最後願意從容的死去。
    電影的最後結局是男教師和女學生的事情敗露,男教師的妻子離開了他,他遭受了社會的譴責,被調往敦克爾克的一個小鎮教書。女學生則消失了。直到有一天警察給他打電話讓他過去他授課的教室旁邊的一間房子認屍。女學生在臨死時身邊帶著男教師寫的一本書,書上有男教師的簽名和住址。她就在男教師的教室旁邊租了一間房子,足不出戶,僅靠房東每幾日給她帶點麵包度日,維持了兩個月,她很少說話,每天都坐在窗前的看著對面的男教師上課下課。房間牆壁上寫著一句話: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影片在前面她的母親在一次自殺未遂后醒來說,我仿佛身躺在海洋,融化其中,無比愜意。在女學生看來,有男教師在的地方就是海洋,那是女學生的天堂,她願意融化其中,少女的執念令人感歎,也使這曲師生戀顯得盪氣迴腸。女學生是荊棘鳥,執著無畏的追求自己的愛情,在最後用自己的生命做了最後的絕唱,超越了人世的美好,超越了愛情本身。
   這部影片結局令人倍感惋惜。生命中的花朵不止愛情這一朵,我們也深知一花凋零荒蕪不了這個夏天,一星損落,暗淡不了整片星空,但愛情之花是最為殘酷的一朵,也是最為美麗的一朵,擁有這朵花,也許不算什麽,但失去這一朵,便註定荒蕪、暗淡一生,除非,除非,你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影片中略感不足的便是取景缺乏細膩,細節的表現力不夠,對於情感的過渡稍為蒼白,色彩若能稍微調整,加之恰當的背景音樂,那該是完美之作。
    
    僅以《The Thorn Birds》這首詩獻給影片中的女學生:

There is a legend about a bird which sings just once in his life
more sweetly than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From the moment it leaves the nest it searchs for a thorn tree,and does not rest until it has found one
Then, singing among the savage branches, it impales itself upon the longest, sharpest spine
And,dying,it rises above its own agony to outcarol the lark and the nightingale
One superlative song,existence the price
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
For 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cost of great pain

 6 ) 残缺的生命屏障

他看着她站在讲台前,听她认真而生动的为他阐释,音乐从四周响起,他静静注视着她,无法逃脱命运的撞击。
他轻轻拨开扇窗,看阳光流泻遍她全身,她美好而年轻的身段;
她拉住他的手,对他说,我爱你。
她说,你怎么知道十年后我们会怎样,也许你会死掉,也许我会死掉。哪有那么长时间的夫妻,我爱你,你需要勇气;我爱你,抛弃掉我的高傲来爱你。请你也爱我,因为我这样的乞求你。

我们站在一个缺口的角落,惊喜的发现,你就站在我的面前,带着残缺的精神意志,与我一样,我们走到一起,真爱便产生,即便破碎不堪,仍然是你我手中的珍宝。

我可以为你做什么,我只能一直爱你,我要你知道,无论我用多卑劣的手段,无论我以何种勇气,无论我是否可以拥有爱你的能力,我都会坚定的爱着你。因为除了爱你,我没有察觉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是碌碌无为的平庸挣扎,不是吗。

我想你把我看做一个绝望的影子,我想你把我映射到你人生的轨迹,我想占有你,正如你可以完全占有我一般。我想你慢慢扣住我的脖颈,我想你眼神专注的看着我,让我窒息,让我看着你眼中只有我自己的影子,就这样死掉。我给你一片海,一片只属于你的海,一片我用生命描绘与捍卫的海域,你来驰骋和遨游。请你就这样同我纠缠在一起,不要有片刻的犹豫。

生命只是个载体,承载住我的精神意志,我不热爱我的生命,我亦不以我的聪慧而骄傲自豪,当我遇到你,这一切才得以启动,让我感知你的呼吸,你的眼神,你的生命,你的爱。我不认证我存在的意义,但感知你一定是我活着及死去的全部意义。

当我们肉体分离,仍然有爱的意志纠缠在一起,抛却掉所有生命中附加的价值,我们仍然清醒感知到相爱。

相爱是唯一生存下去的理由。

爱着你是我不计一切后果的坚定,永久的行为,直到死去。

因为,你知道,我的生命,永驻破碎和残缺的屏障,我需要你。或者我也不需要你。我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对你爱的证明。

我没有能力束缚住你。请允许我抛却生命来最后一搏,请记住我的尸体,带走我的爱,带走那片海。求你,让我爱你。

 短评

男主角,这位哲学老师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放侯麦的《绿光》看,而“绿光”正是他与少女玛蒂尔达关系的写照,美妙却转瞬即逝。

8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痴迷于一人而碍于世俗规则,亡。要以感性的视角和意识来处理,不然完全会失去意义。

12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一看到电影我就被吸引了,女主角长得像张韶涵,又有点像俄罗斯名模vlada,男主角身材气质都很有质感。 片子是89年的,可是说是2000年以后的我都相信。法国电影一向喜欢出妖蛾子,没想到80年代还是正常的。 原本真以为是部好片,又没想到。。。看到一半,男老师发狂掀桌子,女学生一树梨花压海棠,给我吐得哗哗的。 我还是看我的低能港剧去吧,至少那些愚蠢的台词可以让我乐一乐。

13分钟前
  • 🗣
  • 还行

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白色婚礼”

18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这个片子是要再次表现一些时候男人的软弱与自私么。我得想想。

20分钟前
  • 推荐

对哲学老师弗朗索瓦来说,是少女花丛中,伸出一只手。对堕落少女玛蒂尔来说,是看得见你的地方,就是大海

2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或许正是因为她自小就熟悉男女情事,所以在她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如此清楚和执着。她的过往确实不能让人容易相信她,但是她从未放弃这段爱情,哪怕玉石俱焚,这便是她对爱情的态度。而这,往往是大多数人不能也不敢做到的。

2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看過的最學術的文藝片和最文藝最唯美的學術片…從片頭講笛卡爾的那堂課 到下一次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轉為主角 François關於西蒙娜·薇依神秘哲學的書化作暗線 到最後留在牆上那句意味深遠的遺言“海洋,弗朗斯瓦,有海洋” 我們也隨著這段琢磨不透的愛 從意識到無意識再到謎一般的海洋深處 不斷下沉…

30分钟前
  • H.弗
  • 力荐

80年代末,理想主义的幻灭。1989年的电影,我还能对法国说什么,无话可说。一个中学老师,年近五旬,爱上了一个17岁的女学生、父亲犯事母亲自杀兄弟贩毒的女学生、曾经出卖身体但却精通哲学,习惯思考的女学生。他爱上了,就必然有了死的味道,浪漫的味道,而死,一定是属于女人的,注定的

33分钟前
  • 无对象表象悖论
  • 力荐

摄影很棒, 但电影剧本似乎过于克制, 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学生, 他们的内心的波澜, 电影似乎只展现出1/10, 不过这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电影常规的表现方式, 也微妙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现阶段的我还是更偏爱戏剧性, 也更中意表演艺术的表现力.

38分钟前
  • 梦旅人
  • 推荐

“ 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 ”过度美好而又极尽偏执的爱很美很痛。无论色调还是十七岁的Vanessa Paradis干净的身体都极像油画一般。★★★★

40分钟前
  • Q。
  • 推荐

17岁的Vanessa Paradis真是个精灵。这个电影其实还好,主要是因为有了她,所以加了分。英文字幕看着有点累。

44分钟前
  • cream.cx
  • 力荐

"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

49分钟前
  • June
  • 力荐

怎么说呢,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无法去解释的或者根本解释不通、就像两个人相爱一样、两颗悸动澎湃的灵魂缠绕在一起结果却变成了一个天一个地。

54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不是因为她是个天才,而是但凡一个妓女都会懂生活的虚无。

59分钟前
  • Bonjour
  • 推荐

又名,甜蜜的复仇。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想你的时候,下酒。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少女的爱恋总是激进的,她们的思想在身体逐渐成长的同时愈加膨胀,她们认为眼前爱上的那个人就是生命的一切意义。马蒂尔尤甚,或许因为幼年的经历,使她对陪伴自身的那份温暖倍加珍惜,她抱着玉石俱焚的执着追赶既定的宿命,直至溃烂,直到粉碎。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弗朗索瓦,你就是我的海。

1小时前
  • 糖罐子.
  • 推荐

不伦恋题材包裹下的存在与虚无议题讨论。相信自己不孤独的人,回到家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间和妻子彻夜不归的留电;相信爱是唯一的人,向爱人倾诉自己不堪往事时立刻被打脸。除掉嫉妒和占有欲作怪,也许这两人相爱的基础在于他们一样绝望。这就是海,只有死是确实的。

1小时前
  • 沉默の玩
  • 还行

再次想到特吕弗的名言“电影中的情侣都是病人。”

1小时前
  • 高小梵
  • 推荐

悲觀愛情片,一位哲學老師François愛上了他的一位17歲「任性的」問題學生Mathilde的故事。François和Mathilde之間的情感于情於理都不被認同,但愛的魔力總是那麼悄無聲息。「你見過多少長久的愛情?我愛的是你,其他一切都無法改變這一點。誰知道十年後的我們會變成什麼樣,也許陰陽兩隔,或許你死了,或許是我。我愛你就像之前從沒愛過其他人。」 任憑你一直撤退,直到逃去敦克爾克。我一直跑向你,直到死亡也不能使我放棄。樸實無華的場面調度、細膩柔和的燈光佈置、簡約的構圖和散淡的敘事,呢類風格的電影我中意。

1小时前
  • 阿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