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

剧情片美国1970

主演: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斯蒂芬·杨,迈克尔·斯特朗,凯里·洛夫廷

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

 剧照

巴顿将军 剧照 NO.1巴顿将军 剧照 NO.2巴顿将军 剧照 NO.3巴顿将军 剧照 NO.4巴顿将军 剧照 NO.5巴顿将军 剧照 NO.6巴顿将军 剧照 NO.13巴顿将军 剧照 NO.14巴顿将军 剧照 NO.15巴顿将军 剧照 NO.16巴顿将军 剧照 NO.17巴顿将军 剧照 NO.18巴顿将军 剧照 NO.19巴顿将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6

详细剧情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长篇影评

 1 ) 鹰般奋战,星般陨落

      史诗本就是属于英雄人物或重大事件的荣耀桂冠,若在光影中提到它,唯有真实的战争与虚幻的神话能摘取其冠上明珠。多变的地理位置时刻提醒着观众世界的广袤无垠、出场人物的繁多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缠绕紧锁、大背景下人物命运的身不由己更是荡人心弦惊心动魄,历史以一名悲壮战士的身姿用残破却飞扬的斗篷护住幸存的生命,在上帝视角下唯有硝烟与鲜血不可辜负。

    历史由冰冷的数字和无情的残垣组成,灰色是它不变的主旋律,大地之母用泥巴变幻着它的外形、风雨雷神用咆哮张扬彼此的问候,但唯有人可以给予历史色彩:在黄色的土地上撒谎偷盗、为了赤色的恋情而大动干戈、与冰蓝的怒涛英勇抗争、种植绿色的蔬果果腹饱餐。人赋予历史血肉的同时不忘疼痛的触觉,过往的人们仅仅存在于文字之中便倍感振聋发聩,一旦活跃于荧幕之上,每每都会惊的人起鸡皮疙瘩,不仅是那些后知后觉的恶、也包括至真至纯的善,而更多的,是对信念的坚守。每一分坚守,都必须以十倍辛酸偿还,这是人欠下历史的债。

    一部好的史诗片应该既能展现宏观格局又能尽显人物个性,既有普罗大众的偷生智慧又有枭雄将领的一语成谶。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史诗片的主旋律,或慷慨激昂或骄傲顽强,因为不同的人,所以不同的史诗片才有了自己特有的韵味。《桂河大桥》里死板却认真的英国军官用原则刷新了战争的正邪论、《辛德勒的名单》中从发战争财转变到救异族命的伟大商人用善良偿还着德军的罪恶、《阿拉伯的劳伦斯》以一己之力梦想让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世界共处却惨被驱逐、《甘地传》更是极尽剧情表演之能事还原一个圣人的形象、《宾虚》在那个没有特效的50年代末敢动用一万五千名群众演员铺垫一个人的复仇路、《乱世佳人》更借南北战争的惨烈彻头彻尾摧毁了郝思嘉的爱情......精彩到凡胎难承的史诗片都因为有一个传奇般的主角,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胸膛内跳动的便是整个宇宙。

    世上不缺圆滑的政客,但缺少活出真我的将军。然而飞鸟尽良弓藏,战争结束后这些不善政治的人唯有顶着虚衔了度残生,然而一向心直口快的巴顿将军却无法改变天性,自此招来了杀身之祸。究竟是上帝不忍他的爱将在人世间被毁清誉、还是政客强强联手铲除了这个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利益的无畏将军?人们永远逼迫出一个真实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早已真假不分。但“血胆将军”可以凭借影像的魅力成为一个永远的神话,一个狗娘养的高逼格神话。

    爱雪茄、爱手枪、爱脏话成为了巴顿将军的三大标志,这个出身军人世家的霸道男人凭借一身虎胆于战争中迅速做出决断、继而凭借军事才能将付诸行动。然而这样一头猛虎只可征戮战场岂可为人垫脚石?独断独行的做法和口无遮拦的性格让他身上背负的战功越多,视他为眼中钉的人也越多。军界的黑暗丝毫不亚于政界的肮脏,政界仅仅暗流汹涌,军界却让人粉身碎骨。巴顿将军的一生光明磊落到了可耻的地步,以致于政客不得不用扑朔迷离的死为之祭奠。

    有趣的是,扮演巴顿将军的美国男演员乔治·斯科特在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荣誉后拒绝领奖,一方面带着艺人风骨里的高傲认为演员之间不可比较,一方面对巴顿将军本人的争议性持保守态度。毫无疑问的是,乔治·斯科特这一蔑视权威的行为为荧幕外的“巴顿将军”又增添了一笔传奇色彩。坚持原则的硬汉有时单纯如婴儿,思想还活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纯真本性之中,越是面对权贵脸上越会不自觉的挂上混不吝的腐笑,浑身上下写满了“老子就要注孤生关你蛋事”的大写字体。

    电影《巴顿将军》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成功从多个角度还原了一位受人敬仰的争议将军形象,更是高度还原了战争全貌的残酷、政局波谲云诡的狡诈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甚至详细到一条因为主人匆忙逃命而被遗忘在修罗战场上的瘦狗的凄凉,诗性与暴力的美学毫无违和感的出现在这部影片中。反思和怜悯都是战后才能有情绪,这是一部属于战场的电影。炮火中刚直勇猛粗中有细的硬汉专场,作为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可以被毁灭,但绝不会被打败。

    影片开头是穿戴整齐的巴顿将军站在美国国旗前抑扬顿挫的一番演讲,标准的军礼、腰间的象牙柄手枪略带寒光、口中的训诫与眼中的凌厉一般无情,因为战争本就无情。在他手下成长的士兵可以两天不吃饭不睡觉持续行军之后立刻作战,我相信这些士兵会咬牙切齿的想枪毙这狗娘养的,但当他们的将军同样在雪地里行走、和士兵们一同行走时,我相信他们的内心要比舒舒服服躺在日头下捉虱子骄傲的多。因为巴顿将军不是在用士兵的命赌一场名誉战争,而是将死亡的可能性放大到无数倍后教给他们活下去的能力。

    巴顿将军有一句著名的名言,“一个好的军人应该死于最后一场战争中最后一役的最后一发枪弹”,天生归属便是战场的他一生热血激情驰骋疆场,片头打出片名的时候用了一只荒原上的鹰代替他出场——天空的王者,永恒的孤独。关于这种生物有一种浪漫的说法,当它们濒临死亡之时会竭尽全力向天空和骄阳飞去,直至烈焰与气流将它粉碎吞噬殆尽,不带走一丝人间眷恋,也不留一丝痕迹于世间。这种决绝诗性的骄傲和巴顿将军如出一辙,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个军史学家和诗人。在古修罗战场上吟诗的他想象着自己千百年前的光辉战绩和酣畅流血,两千前年战争的悲壮与罗网将他紧紧缠绕。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硬派美与阴柔情怀已然融为一体,让人无法分清,这究竟是一个跨越千年战场的吟唱诗人、还是一个戎马半生铁血自负的将军。

    巴顿将军对政治的的不屑是他征战生涯的最大敌人,面对权贵他竭力隐藏自己的轻视与不屑,然而所有的表情都清楚的写在他的脸上,自以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松下来表达对交际的不满,实际不知被多少双眼睛紧盯着找错。抽打士兵和在公开场合言语有失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两块最大的绊脚石,前者让一向自诩民主和坚守人权的美国政府被迫雪藏了他三个半月,后者成为了日后暗杀的直接原因。历史上的巴顿将军曾说要揭露政界的黑幕,而受此连累的政客不再少数,他们就像懦弱的士兵一样期待着把枪口抵在他的鼻子上。

    作为一个天生的战争狂人,本不应该在和平年代得到赞扬,因为他不符合多数人的期待。从人权反战角度来说,他是头号敌人;从国家维稳角度来说,他不听从上面指挥;从民众角度来说,他带来的利益远远比不上老板心情好多发的两块钱。最为赞扬、敬佩、了解他的居然是敌国的将领,大抵自古以来惺惺相惜的英雄总避免不了你死我亡的结局,各为其主的立场让他们可以倾尽智谋一决高下,一生得以痛痛快快足以。

    而影片绝不满足于让这位天才战争狂人仅仅局限于为战发狂的状态,他所痛恨的是懦夫和弱者,因为在他的字典里从未有这两个词来扩充。流着血的士兵从他的汽车旁路过,他无动于衷,因为这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损伤,心软和同情拯救不了任何事,能救士兵性命的只有他们自己;随手杀死普通农户的马,因为前进才是他唯一的目标;优秀的将领死去令他心痛,但也只是感慨天降大任于厮又何以令其英年早逝;只有在军队的医院里,他才能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硬汉的柔情,将荣誉挂在伤患的枕上,用复仇成功的话安慰受伤的将士。他的柔情不是软弱的逃避,就像阿甘救了上尉,不需要教他怎么活下去,人们自然就知道勇敢的活才是最好的抗争。巴顿用诗的悲哀征服了生的悲哀,而懦夫,总是不配英雄谈吐。

    他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名好将军,也是一个迷失在现代的浪漫战士。人们常常在众多角色中分身不暇,最后疲惫不堪。而他从始自终贯彻自己的原则于一个目标,无悔更无怨。他可以在战场上永远进攻,永不防守,在政治里却连连败退应接不暇,他是活在上个世纪的传奇,一个尴尬的从中世纪穿越而来的文艺将军。和成长太快的世界无法接轨是他晚年的尴尬,跪地祈祷的同时满口脏话。纯粹到让人忍不住笑,从未见过如此心口合一之人。如果我是一名士兵,我希望碰到这样的将军,不是为了流血杀人的狂热,而是为了身为军人的荣耀,更重要的是,只有他可以最快的结束战争。

    他的荣耀已随古罗马的将领一起随风而逝,不知他又会投生于哪一朝的乱世,于征戮中寻求光明。

 2 ) 对《巴顿将军》部分片段的读解--------周传基

  第一次看美国影片《巴顿》是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整个在京电影单位都陆续地在放映这部影片。当时确实起了类似《泰坦尼克号》的轰动,不过仅限于电影圈内。我看了之后感到震动。二十多年没有接触美国电影,没想到他们跑得这么远了。震动之余有一个想法,是不是仅仅我一个人有此感。于是就有意进行了一次调查。由于当时看《巴顿》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事件,所以只要是电影圈内的人,见面似乎都会问一句,看过《巴顿》没有。我就故意回答“没有,怎么样?”“嘿,真棒。”“怎么个棒法。”“那旗子好大!”我心想,完了,中毒了。


  《巴顿》的前十五秒钟,画面一出来就是一面美国国旗,看不见它的四边,用句行话说,观众只知道这面旗占满了整个画面,至于有多大,就没法估计了,因为画面上只有一面旗,没有其它的参照。同时我们听见嘈杂的人声,接着一声“立正”的口令和碰鞋后跟的声音。当然我们知道那嘈杂的声音是部队。接着一个小人影从画框正中的下边框露出来,不如说,升上来。这样的画面处理,由于参照系的异乎寻常的比例(巴顿的身影是那么小)以及纵深关系的变化(巴顿出现在国旗前,因而星条旗在观众脑海中退居后景),于是在观众的脑海里这面旗子突然变大了,并且加强了立体幻觉,其效果很可能是这面旗子好大啊!这样,影片制作者在影片开始仅十五秒钟内就从视觉的幻觉效果上首先把美国和大联系了起来。主题出来了。这可是最高档的政治宣传。它妙就妙在用的是光波和声波组成的视听语言在观众心理所造成的自然反应。你反帝国主义,可当你看这个镜头时,那旗子还是变大了。你可以说美国并不伟大,可巴顿说,我没有说美国伟大,我只上到台上来对自己的士兵发表演讲,你抬什么杠。因为电影的视听语言是在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所以它的银幕形象如果搞准了,就象这面旗子那样产生的变,是不可抗拒的。


  接着巴顿向前迈了四步,立定,敬礼,响起美国陆军的升旗军号。影片制作者就利用这升旗的时间,用十几个镜头,通过视觉语言塑造了巴顿的视觉形象:雄纠纠的戎装,包括马裤、马靴和钢盔,白眉、琳琅满目的勋章、结婚戒指,天主教教皇赠给的戒指,象征着军纪的马鞭,象牙把手枪,美国装甲第三军的军徽、炯炯有神的眼睛、四星上将(注意:其实是德国投降后国会才把他升为四星上将的)。从这前一分半钟,观众已经获得许多印象深刻的信息,可一句文字语言都没有。


  升旗仪式结束,巴顿说了一声“坐下”,我们听见台下的人坐下的声音。请注意,在这整个开场的六分半钟里,我们只看见巴顿和听见听演讲的士兵的动作声音,没有见到另外一个人。为什么,下面再讨论。


  巴顿开始演讲。其内容就是吹嘘美国人能打仗,从来没有输过。我觉得最有军事哲学思想的就是他的第一句:“没有一个蠢杂种赢得战争是靠为国牺牲的,他是让对方的那个杂种为他的国家牺牲而赢得战争的。这是非常精辟的一句话。有人赢得战争是靠死人死得多。训话就不必多说了。我们注意到,当巴顿在台上讲话时,他是来回左右走动,摄影机位慢慢往前移,景别在他演讲结束说最后一句话时,成为此段中最大的特写,然后他转身下台,结束,音乐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节奏结构。同时他的上下台动作,向前迈四步,和在台上左右横移,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长宽高的运动,展示了一个立体空间,这也正是好莱坞电影儿的窍门。人是生活在立体空间之中的,所以人习惯看立体空间。


  让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这个段落是怎样拍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拍。(再提醒读者一句,重要的不是拍什么题材,而是怎么拍。雷锋的故事谁都能拍,但是不同的人拍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注意到,当巴顿在中远景在舞台上左右走动时,他最多是踏着画框底线走的,所以没有露出讲台来。另外,当巴顿演讲行将结束时,他是转身回头,双目注视着摄影机镜头(亦即观众)说出的那最后一句话,我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战场上,率领你们中的任何人去战斗。要注意,好莱坞电影儿的成规之一就是银幕上的人物的眼睛不能看观众。因为人物一看观众,两者的视线相交,这个镜头就变成了观众的主观镜头(这才是主观镜头),而这条视线就把银幕上的世界(空间)和观众所处的现实世界(空间)连接在了一起,这样观众就会把这两个空间进行对比,于是那个银幕上的世界的幻觉就消失了,好莱坞的梦幻工厂就破产了。可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偏要巴顿长时间地斜眼看着镜头。这起了什么作用呢?我后来在课堂上问过许多学生:“巴顿看着谁?”他们多半从综合艺术论往深里考虑,什么他在深思了,他凝视着天空,他看着士兵,看着观众。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出自己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感觉:他看着我。而那些根本不懂电影的听众却毫不思索地说,他看着我啊。对了。这是感觉。每个观众都感到巴顿的眼睛盯着自己说,我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战场上,率领你们中的任何人去战斗。你去不去吧!巴顿是在招兵买马。司各特的巴顿的个人魅力在片头训话这一场中更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我们再把所有上面提到的因素集拢起来,就可以清楚看到创作者的意图。画外空间的声音所暗示出来的那批人始终没有露面,而摄影机固定机位的取景,正是观众席的视点。摄影师尤其注意不让讲台出现在画面中,巴顿大多是脚踩画框底线,这是一个专心聆听的观众的视点。然后巴顿最后还看着镜头,这样观众就明显地感到他们占据的正是那讲台下的空间,这样就迫使观众与影片中的听众认同,即观众是和他们一起在听巴顿的演说。


  影片开始的六分半钟,是巴顿登台向士兵发表鼓动性的演说,这就完全揭示了影片制作者的意图:对青年观众进行宣传鼓动工作。这一意图在序幕中贯彻始终,并且体现在每一个镜头的视听因素的处理中。


  现在我们明显地看到,如果把这一场戏象不少中国的影评家那样完全看作是一段演说,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一部影片的评论,任何电影理论都应以镜头画面为基础,而不应是文学性的评论或戏剧性的空头理论。为什么文学评论不提电影的属性,为什么戏剧的评论不提电影的时空。仅仅是欺侮电影年纪小吗?年纪小就不允许从其本性出发来研究,而必须从电驴子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问题吗?在这部影片中是找不到文学或戏剧根据的,而文学或戏剧评论也不可能做出以上的分析。有的评论家在分析这一段落时,侧重分析巴顿的演说内容,那可真是走题了。那是缺乏视听读解能力所致。这是一段十分高超的军国主义心理战,它充分利用了电影语言的威力,而司各脱的演技也使许多观众忘却了他的演说的实质。


  那么为什么导演要这样来处理影片的开场呢?


  我们来研究一下影片问世时(1970)整个美国的社会情况。


  看过《巴顿》的观众是否都感觉到了这是一部宣扬美国帝国主义黩武精神的宣传片呢?似乎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反黩武精神的影片。我们的社会主义的中央电视台把《巴顿》播放了五次以上,这简直是莫明其妙。是不懂视听语言所造成的最大的错误。难道我们不知道,有不少年青人看了我们拍摄的介绍美国的纪录片后说,他们真想到那水深火热的地方去。你那水深火热的解说词有什么用。画面征报了他们。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影片。可爱国是具体的,我们不能用日本二战期间的他们的爱国主义影片来教育我们的人民。因为电影的视听形象是那样的具体,结果有人可能会去爱日本了,爱美国了,爱巴顿了。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或创作者的宣言来判断一部影片。对任何艺术作品的评价,首先必须全面地考虑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就一部影片来说,其表现形式必须是镜头画面,而不是什么文学性。要知道,好莱坞电影儿从来是用视觉形象(image)讲故事的,而且它是从来不会违反美国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的。还有,好莱坞电影儿是生意经,迎合观众是它首要的任务。它从来都以票房为准,它要迎和当时观众的趣味和社会思潮。把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他们称自己是filmmaker即电影制作者,而不是创作者,这是有道理的)看作是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看作是创作者表达自己个人见解和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是错误的,是贬低了自己。试想,有人竟把娱乐片看成是艺术片,比如说,把《虎口脱险》看成是精品,其人水平之
低下,可想而知。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背景。美国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继冷战和军国主义之后,肯尼迪、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和水门事件,使美国人对美国政体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人权运动带来了黑人和学生的造反运动。而黑人的人权运动继反对种族隔离的要求之后,提出了要求种族隔离的口号,即黑色政(blackpower),并在1967年发展到在底特律、芝加哥,甚至在首府华盛顿等城市,黑人拿枪上街,和警察发生枪战。而大学生则停课闹革命,在校园里造反,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前后打死了四名大学生,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另外就是侵越战争的失败在1970年已成定局,美国第一次无可争辩的失败。美国青年纷纷拒服兵役,当众烧毁兵役证,拳王阿里就是在那时因拒服兵役而被判入狱的。这次在美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次彻底失败,甚至使一向以美军胜利出击为大团圆结尾的战争类型片也告破产,面对着越战失利的现实,战争类型片已无法继续存在。唯一一部于1968年拍摄的宣扬越战的《绿色贝雷帽》(GreenBeret),尽管仍是由一向扮演美国英雄的约翰.韦恩(J.Wayne)主演,但依然遭到了票房的失败和评论界的非难,评论界把它称作战争片的最后灭亡。


  《巴顿》就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问世的。请不要忘记,同样的情况,曾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美国电影周上公映的那部好莱坞电影儿《猜猜谁来吃晚餐》也是在这个时代(1967)拍摄的,而它的内容是和当时反政府的人权运动中的黑人解放运动所提的口号黑色政权是对着干的,也就是说,当黑人解放运动提出种族隔离的口号时,这部影片却说我们通婚吧。中文字幕是在香港打的,字幕有意把该片对话中两次提到否定黑色政权的话取消了。我们开口闭口坚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但实际上却在替反对我们意识形态的作品做宣传。


  乍看上去,这部讲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的影片似乎是游离于当时的社会政治之外的,因此它更象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传记体影片,于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它首先是一部好莱坞影片,是一部拍摄于1970年的好莱坞影片。这种忽略就必然导致人们对该片错误的价值判断,而这也正是好莱坞所希望发生的,只因任何赤裸裸的说教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从而也就无法达到其真正宣传目的。好莱坞非常精于此道。在好莱坞有一句名言,“说教吗?租一间礼堂去。”于是在巴顿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幌子背后,是一个浸透了全套好莱坞价值体系的、一个赖以达成好莱坞神话的巴顿。这个神话就是英雄崇拜。


  该片的主题是美国的尚武精神。美国政府虽然没有一个掌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机构来制定文艺作品的宣传政策,但是从生意经出发、因而以社会的集体文化观念为基础的好莱坞制片业,是从不违反美国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此外,好莱坞拥有一批喜欢看战争片以及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观众,满足这批观众的要求是它的财源之一。所以它选中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战争英雄巴顿将军的一生为题材,以唤起美国青年的战争冒险精神。这样,巴顿传记的题材既躲开了越战这个有争议的、棘手的敏感题材,又带有浓厚的反共色彩。要知道,不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什么分歧,对美国人来说,共产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更何况在七十年代初,冷战局面尚未结束(古巴导弹事件刚过去不久),这些问题对美国观众依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巴顿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早在一次大战期间,他所率领的坦克旅就在圣.米哈依尔战役中立下战功,他本人荣获英国服役优异十字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率领了第一支美国参战部队在北非登陆。而后,他的第三军在第二战场上又是一支屡建战功的主力,尤其是在巴斯东为101师解围,以及殴打患炮弹休克症的士兵事件,使他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甚至象我这样经历过二战的远在东方乡下的中学生也知道巴顿。他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美国唯一能够打硬仗的指挥官。


  在好莱坞导演笔下的这个神话人物可以说是美国式的三突出的人物。电影读解能力比较强的人会发现,给巴顿的镜头大多数都是微微上昂,导演不仅把他的英国竞争对手蒙哥马利有意先了一个比巴顿矮小的演员来扮演,而且在两人处于一个镜头里的时候,机位取景有意造成巴顿比蒙哥马利高出一头,在麦西纳入城的那个段落里特别明显。另外有一个违反了生活规律的手笔,即巴顿打飞机。德国的亨格尔俯冲下来扫射时,巴顿毫不躲闪地义开两腿对准飞机用手枪对射,而德国飞机机枪的弹着点从远处一直延伸到巴顿两腿之间的后面,那他还不被子弹辟成两半?刀枪不入,但在连续的短镜头之中,观众不容易觉察。只引起了赞叹。还有巴顿打士兵后,艾森豪威尔要他下部队去做检查。他在做检讨前,先在教堂祈祷。摄影机采取了低机位,巴顿跪在祭坛前,天主在上,巴顿在下,这是符合他们的宗教信仰的,但是这个低机位设得很巧,当巴顿跪在那里时,低机位的摄影机与他持平,但是当巴顿站起来时,摄影机往上跟摇很自然地形成一个巴顿的大仰拍。检讨前用大仰拍?导演的POV(即视点态度)就已经十分明确了。别忘了,机位一摆,创作者的态度就定了。你为什么把摄影机摆在这里,不摆在那里,你有你的想法,你有你对镜头中的事件的态度。当他走出教堂后在皇宫的院子里行走时,导演终于用了一个大俯拍,而且这是全片中最大的俯拍。我觉得它在整个影片结构的节奏曲线中所处的位置极为准确,它跟下一段落的巴顿最暗的面部镜头(最暗的光)在节奏曲线上是相呼应的,是符合剧情发展的。不过这个镜头的取景是例外地以静态的绘画构图为准。非常严整。两侧是均匀的宫廷,前景是宫廷的投影,在画面上方两侧斜停着两辆坦克,一左一右。巴顿的极小的身影从正中徐徐移动。非常威严庄重。虽然是最大的俯拍,但毫无贬意。当他走到检讨的平台时,升降机上的摄影机从持平开始,一面向右跟摇,一面升起,最后成一个大俯拍。可是当巴顿一开口时,机位立即跳到平台下仰拍巴顿,太阳在他的后面,几乎形成光晕。导演找到了仰拍的根据,因为巴顿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知道有人要我到这儿来让你们看到我是个狗娘养的。”这句话引起全场哄笑,巴顿胜利了,检讨的气氛全被这句话破坏了。摄影机也就赖在那里不走了,一直保持仰拍,直等到巴顿的检讨说到“我承认我的方法是错误的”,当错误两字出现时镜头才切到从巴顿背后拍的大俯拍。但等这两字过后,又立即回到原来的仰拍机位。然后等到第二次巴顿又说,“希望你们接受我的解释和--(镜头切到大俯拍)道歉。”


  镜头马上又切回来,巴顿转身,说了一句“解散”。这段极有趣,导演的POV太明显了。他是那么舍不得离开仰拍镜头,那么不愿意贬巴顿。这是关于巴顿这个神话人物的三突出的实例。
 
 

补充日期: 2005-07-03 14:41:45

:[转帖]看看综合论者的影片分析课!
苏牧《影片分析》教案
有感。

作为影片分析,首先应该讨论的是电影时间与空间。它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具体地,我们要研究某部影片的创作者是怎样处理他的电影的时空关系的。

那么体现电影的时空的是光波和声波。在一个系统里,没有主和辅的关系,而光和声首先用来塑造电影的空间的。也就是看得见听得见的那个空间。

电影的空间有多大?无限,无限的空间有没有构图一说。没有。构图是有限的空间观念,是封闭的空间观念。电影的时间是由什么形成的呢,还是光和声。光和声同样能影响观众对电影时间的感受。因此电影的时间是相对的。

仅仅说到这里,这是一部影片形成的最基础的东西,即使综合艺术论者不承认电影的时空关系,但是他的影片里还是有时空关系,只不过因为导演没有认识到,所以用得很糟糕。

比如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导演对电影时空的处理。一开始导演就用了两次画外空间,这是无限空间的概念。我们首先通过这两段明确导演的时空观念。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也是这个问题,而且跟《一个l男人和一个女人》一样,一开始就表明了导演的时空观念。先是拍摄现场,化装师还给演员整理一下,然后打板。摄影机躲开拍摄现场,进入了它所拍摄的那个时空。摄影机跟着人物在那个虚拟的故事空间中运动,它带着观众不知不觉地转到了故事的时空里。

要抓住主要的东西,一部影片中,鸡毛蒜皮的东西多了,随便抓一个也能讲半天,不过那就不是电影分析课了。

苏牧显然没有相对时空观念,也没有系统观念。也就是说,他还不具备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掌握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早在十八世纪以前,自从有了化学之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找关系的知识。也就是系统。水是二氢一氧这个系统形成的化合物。这里没有氢重氧轻的一说,因为这是化合,不是物理的机械相加,有多有少的问题。
 
 
 


补充日期: 2005-07-03 14:42:43

 

在中国这个电影的恶劣环境里太容易走弯路了。你们没有感觉,因为你们身在其中。可我从你们一句话里就知道你受了什么影响。这是因为我的几十年的经验太丰富了。

做作业是抵消那种不良影响的最好的方法。

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不允许你们思考内容吗?第一,形式比内容重要。因为形式的功能就是吸引注意。如果你的作品再深刻,可是形式上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那就是说,没有人看,那你那么深刻的内容有什么用。第二,电影使用的是视听语言。这一点你们还没有养成习惯。你们的思维还在文字语言的范畴内。这对你学电影毫无益处。我先要训练你们学会视听思维,然后你们才能从自己所使用的那个媒介的特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先选材,来进行创作。

不要急,如果你真是急的话,那就把我布置的作业多多地快快地完成。我要求量。质是以后的事。
 
 

 3 ) 美国人的好战,这个人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美国人天生好战。

幸好,这样的断言甚至偏见,不是来自于我,也不是来自于任何其他的民族,而是来自于美国人自己。

这些美国人中的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顿将军。

对于我们中国人,巴顿的名字如雷贯耳。他是二战中的功臣,曾在北非击败沙漠之狐德国的隆美尔,曾在欧洲对德战役中势如劈竹,却不幸以车祸终结传奇的一生。

巴顿一生之中给世人留下了众多名言。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他对第三军的演讲(Patton's Speech to the Third Army)。这篇演讲的大部分被写入了1970年的电影《巴顿》之中,而借着这部电影,巴顿也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美国英雄,一个流行文化的爱豆。

在这篇演讲的开篇,巴顿就毫无顾忌的说出如下的言语:

兄弟们,你们听到的美国人不想打仗,不想趟这场战争浑水的种种说辞,都是一派胡言。美国人热爱打仗。所有真正的美国人都钟爱战斗的腥风血雨。……美国人热爱胜利者,对失败则绝不容忍。美国人时时刻刻都要赢。……

这就是巴顿的原话。这些话基本被原封不动的放到了电影中。在当初看电影时,我曾经以为这只是一种艺术的渲染,但直到后来我才直到这并非无中生有。

尽管很多人批评巴顿的这种演讲脏话连篇,不够职业,但我们知道,这样的语言才是真实的写照:在很多时候,美国人,或者我们说,美国的大部分人,的确有这么一股劲儿。如果说美国人也有所谓的集体精神,那么战而胜之,这就是美国人的精神。

几十年之后,我们看到了特朗普。尽管与巴顿相比,特朗普的粗野还略逊几分,但从精神上看来,从巴顿到特朗普,这一派可谓一脉相承。

巴顿的精神可嘉。但他的话也未必全然就是真理——比如他说,美国人从来没有输过,也永远不会输。因为我们知道,在他死后的几场战争中,美国人确实有几场战争都没怎么赢。

但无论如何,从巴顿到川普,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美国人精神之中,不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而这也意味着,任何和美国人的battle,无聊胜负,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附巴顿演讲原文

Patton's Speech to the Third Army

Be seated.

Men, all this stuff you hear about America not wanting to fight, wanting to stay out of the war, is a lot of bullshit. Americans love to fight. All real Americans love the sting and clash of battle. When you were kids, you all admired the champion marble shooter, the fastest runner, the big-league ball players and the toughest boxers. Americans love a winner and will not tolerate a loser. Americans play to win all the time. That's why Americans have never lost and will never lose a war. The very thought of losing is hateful to Americans.Battl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ompetition in which a man can indulge. It brings out all that is best and it removes all that is base.

You are not all going to die. Only two percent of you right here today would be killed in a major battle. Every man is scared in his first action. If he says he's not, he's a goddamn liar. But the real hero is the man who fights even though he's scared. Some men will get over their fright in a minute under fire, some take an hour, and for some it takes days. But the real man never lets his fear of death overpower his honor, his sense of duty to his country, and his innate manhood.

All through your army career you men have bitched about what you call 'this chicken-shit drilling.' That is all for a purpose—to ensure instant obedience to orders and to create constant alertness. This must be bred into every soldier. I don't give a fuck for a man who is not always on his toes. But the drilling has made veterans of all you men. You are ready! A man has to be alert all the time if he expects to keep on breathing. If not, some German son-of-a-bitch will sneak up behind him and beat him to death with a sock full of shit. There are four hundred neatly marked graves in Sicily, all because one man went to sleep on the job—but they are German graves, because we caught the bastard asleep before his officer did.

An army is a team. It lives, eats, sleeps, and fights as a team. This individual hero stuff is bullshit. The bilious bastards who write that stuff for theSaturday Evening Postdon't know any more about real battle than they do about fucking. And we have the best team—we have the finest food and equipment, the best spirit and the best men in the world. Why, by God, I actually pity these poor bastards we're going up against.

All the real heroes are not storybook combat fighters. Every single man in the army plays a vital role. So don't ever let up. Don't ever think that your job is unimportant. What if every truck driver decided that he didn't like the whine of the shells and turned yellow and jumped headlong into a ditch? That cowardly bastard could say to himself, 'Hell, they won't miss me, just one man in thousands.' What if every man said that? Where in the hell would we be then? No, thank God, Americans don't say that. Every man does his job. Every man is important. The ordinance men are needed to supply the guns, the quartermaster is needed to bring up the food and clothes for us because where we are going there isn't a hell of a lot to steal. Every last damn man in the mess hall, even the one who boils the water to keep us from getting the GI shits, has a job to do.

Each man must think not only of himself, but think of his buddy fighting alongside him. We don't want yellow cowards in the army. They should be killed off like flies. If not, they will go back home after the war, goddamn cowards, and breed more cowards. The brave men will breed more brave men. Kill off the goddamn cowards and we'll have a nation of brave men.

One of the bravest men I saw in the African campaign was on a telegraph pole in the midst of furious fire while we were moving toward Tunis. I stopped and asked him what the hell he was doing up there. He answered, 'Fixing the wire, sir.' 'Isn't it a little unhealthy up there right now?' I asked. 'Yes sir, but this goddamn wire has got to be fixed.' I asked, 'Don't those planes strafing the road bother you?' And he answered, 'No sir, but you sure as hell do.' Now, there was a real soldier. A real man. A man who devoted all he had to his duty, no matter how great the odds, no matter how seemingly insignificant his duty appeared at the time.

And you should have seen the trucks on the road to Gabès. Those drivers were magnificent. All day and all night they crawled along those son-of-a-bitch roads, never stopping, never deviating from their course with shells bursting all around them. Many of the men drove over 40 consecutive hours. We got through on good old American guts. These were not combat men. But they were soldiers with a job to do. They were part of a team. Without them the fight would have been lost.

Sure, we all want to go home. We want to get this war over with. But you can't win a war lying down. The quickest way to get it over with is to get the bastards who started it. We want to get the hell over there and clean the goddamn thing up, and then get at those purple-pissing Japs. The quicker they are whipped, the quicker we go home. The shortest way home is through Berlin and Tokyo. So keep moving. And when we get to Berlin, I am personally going to shoot that paper-hanging son-of-a-bitch Hitler.

When a man is lying in a shell hole, if he just stays there all day, a Boche will get him eventually. The hell with that. My men don't dig foxholes. Foxholes only slow up an offensive. Keep moving. We'll win this war, but we'll win it only by fighting and showing the Germans that we've got more guts than they have or ever will have. We're not just going to shoot the bastards, we're going to rip out their living goddamned guts and use them to grease the treads of our tanks. We're going to murder those lousy Hun cocksuckers by the bushel-fucking-basket.

Some of you men are wondering whether or not you'll chicken out under fire. Don't worry about it. I can assure you that you'll all do your duty. War is a bloody business, a killing business. The Nazis are the enemy. Wade into them, spill their blood or they will spill yours. Shoot them in the guts. Rip open their belly. When shells are hitting all around you and you wipe the dirt from your face and you realize that it's not dirt, it's the blood and gut of what was once your best friend, you'll know what to do.

I don't want any messages saying 'I'm holding my position.' We're not holding a goddamned thing. We're advancing constantly and we're not interested in holding anything except the enemy's balls. We're going to hold him by his balls and we're going to kick him in the ass; twist his balls and kick the living shit out of him all the time. Our plan of operation is to advance and keep on advancing. We're going to go through the enemy like shit through a tinhorn.

There will be some complaints that we're pushing our people too hard. I don't give a damn about such complaints. I believe that an ounce of sweat will save a gallon of blood. The harder we push, the more Germans we kill. The more Germans we kill, the fewer of our men will be killed. Pushing harder means fewer casualties. I want you all to remember that. My men don't surrender. I don't want to hear of any soldier under my command being captured unless he is hit. Even if you are hit, you can still fight. That's not just bullshit either. I want men like the lieutenant in Libya who, with a Luger against his chest, swept aside the gun with his hand, jerked his helmet off with the other and busted the hell out of the Boche with the helmet. Then he picked up the gun and he killed another German. All this time the man had a bullet through his lung. That's a man for you!

Don't forget, you don't know I'm here at all. No word of that fact is to be mentioned in any letters. The world is not supposed to know what the hell they did with me. I'm not supposed to be commanding this army. I'm not even supposed to be in England. Let the first bastards to find out be the goddamned Germans. Some day, I want them to rise up on their piss-soaked hind legs and howl 'Ach! It's the goddamned Third Army and that son-of-a-bitch Patton again!'

Then there's one thing you men will be able to say when this war is over and you get back home. Thirty years from now when you're sitting by your fireside with your grandson on your knee and he asks, 'What did you do in the great World War Two?' You won't have to cough and say, 'Well, your granddaddy shoveled shit in Louisiana.' No sir, you can look him straight in the eye and say 'Son, your granddaddy rode with the great Third Army and a son-of-a-goddamned-bitch named George Patton!'

All right, you sons of bitches. You know how I feel. I'll be proud to lead you wonderful guys in battle anytime, anywhere. That's all.

 4 ) 不是篡改,只是避重就轻

《巴顿将军》是一部1970年的美国电影,在当年度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7项大奖。这部根据真人实事改编的作品,虽然是以二战期间英美盟军在欧非的各大战役为背景,里头也出现许多战争的场面,但本质上仍属于传记性质,而非典型的战争片。

巴顿将军是美国军界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进取、爱国、勇敢,在二战期间建下彪炳的战功,堪称一代军神。然而,巴顿的性格上却有着致命的缺陷,在强烈的爱国情操背后,隐藏着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同为二战盟军成员的苏联,抱持着强烈的厌恶情绪,屡次说出和做出让美国政府蒙羞的事情。由此看来,好莱坞为何拍《巴顿将军》、以及将如何拍《巴顿将军》,便有迹可循。

1970年时,美国正在亚洲如火如荼地打着越战,国内的反战声音则是一波高过一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选择勇敢爱国又对共产主义抱着刻骨仇恨的巴顿将军作为拍片题材,自然能够壮大美国军方的声势。基于相同的原因,《巴顿将军》这部影片必须拍成传记片而不能拍成战争片,因为战争片就会出现大量的伤亡和牺牲,这显然不利于美国军方的立场。

然而,不管是从战争片还是传记片的角度来观看《巴顿将军》,这部影片都不够翔实和深入,里头截取的战役进程和性格面向都不完整、流于片面。但《巴顿将军》确实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美国军事宣传片,严格遵循“两不能和四没有”的指导方针,也就是不能说假话、但也不能说坏话;没有惨烈牺牲、没有战术错误、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可疑事件,有的只是鼓舞人心的勇敢、强大和不畏牺牲。

■巴顿其人
巴顿注定要成为一代名将,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军人,要效仿古代军事将领,在战场上成就一番功名。巴顿的家族算得上是军人世家,家境殷实且父母都全力支持这个儿子向军界发展。巴顿身上具有许多一流将领应有的特质,勇敢爱情、性格坚定,对军事军备方面事务不仅充满热情,还极具天分。在整个军旅生涯中,巴顿都是军纪严明、一丝不苟,念兹在兹的都是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巴顿是个天生的将才,不仅对下属要求严格,还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并且对战局变化、战术布局有着绝好的直觉判断。然而,巴顿也像许多古代名将那样,缺乏政治上的洞察能力,为人鲁莽、行事冲动、讲话直率,难以受到管束和控制,一离开战场就开始添乱,频频说错话、做错事,影响内部的安定与和谐。由于军纪严明且不怕牺牲,巴顿的部队在战场上移动迅速、攻击力强大,是军方必须倚重的战将,但又因为难以管束,对他不能授予大权、任其发挥。

巴顿的性格矛盾多样。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又深信灵魂转世之说,认为自己是历史名将的转世,在历史的各个点上参与著名战役、留下自己的名字。他熟读各种军事历史书籍,但又坚持每天睡前读圣经。他讲究军纪,但在关键时刻又不忍心惩罚犯错的下属。他意志坚定,但面对生命的逝去时又常感伤落泪,还为此写下一首首小诗。

■二战西战线
要持平地看待一部历史片,便需要对历史本身有一些的了解。1941年时,德国对苏联宣战,陷入战火中的斯大林频频要求英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的紧张情势。然而英国一方面觉得没有足够兵力进行登陆作战,一方面害怕苏联顶不住德国,始终不肯贸然出兵。在国际压力下,英美军队直到1942年11月份才决定从北非正式登陆,由美国的艾森豪将军担任盟军总司令。负责带领美国特遣部队的巴顿将军便是在此际,首次登上二战的舞台。

在二战的西战线上,有几位著名的盟军将军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是盟军总司令艾森豪,一个是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一个是美国的布莱德雷将军,还有一个就是巴顿将军。其中,艾森豪的主要工作除了确定具体的战略计划外,还包括协调英美两军之间的合作。而布莱德雷将军则是艾森豪的亲信,负责担任艾森豪在前线的“耳目”,后来在巴顿进军北非时,成为巴顿的副司令官,但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时,已经摇身变为巴顿的顶头上司。

盟军在二战时期的主要进程是:从北非登陆、展开北非战役(1942年)、消灭德军在北非的势力,登陆西西里岛(1943年)、进攻意大利南部,实施诺曼底登陆(1944年),从法国西线向德国发动全面攻击。在这整个过程中,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展现了强烈的抢功态势,包括西西里岛战役和对德总攻击上,数次不顾现实情况,不管美军所占的攻击位置更佳,以及在欧洲战场上投入数倍于英军的兵力,都坚持由英国主攻、获取主要的战功。

最开始时,巴顿凭借着北非战役一举打响,是美军最看重的将领,但他在西西里岛战役时,自作主张改变进攻路线,最后虽然取得胜利、为美军夺得头功,却也因此得罪了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而在西西里战役获胜后,他竟然公开掌掴和辱骂患战场恐惧症的士兵,遭到美国媒体揭露、引发民众反感,结果便被雪藏、留在西西里岛上驻守。不过据说,艾森豪将巴顿留在西西里岛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利用他的名声和不明确的动态,转移德军的注意力和牵制一部分的德国军队。

1943年下半,世界战局开始发生变化,德日两国开始出现败象,罗斯福和丘吉尔终于决定配合斯大林的要求,在欧洲正式开辟第二战场,由艾森豪继续担任总指挥。随之,艾森豪选定布莱德雷将军担任美军集团军群司令,巴顿将军则担任第三军团司令,听从布莱德雷的指挥。对这样的安排,巴顿虽然满心感到委屈,但为了能上战场,他也只能顺从。结果,超级战将巴顿和第三军团就此便在欧洲展开所向披靡的闪电攻势,直到跨过莱茵河打到德国为止。

虽然说在西欧战场上,巴顿带领着第三军团展现迅猛的进攻力量,以及卓越的局势预判和战略拟定能力,但美国军方始终没有放任他自由发挥,数次在战略上和补给上对他施加压力,结果便传出巴顿功高震主、遭受打压、以及功劳被抢的说法。相较于巴顿的突出表现,布莱德雷将军曾经一度误判局势,使得盟军遭到德军的强力反扑,还曾经因为过度保守,强制巴顿放缓进攻步伐,结果不但让德军获得喘息和突围的机会、造成美军无谓的伤亡,还延后战争胜利的时间。而艾森豪将军也因为一再照顾英国蒙哥马利将军的私心,罔顾美军这方的反对,在战略上产生来回摇摆,平白错失进攻时机和造成不必要伤亡。

在德国投降后,巴顿被派往斯洛伐克,并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但在这段期间,他可能是因为持宠而娇,陆续发出对纳粹友善、对苏联仇恨的言论,甚至私下放走纳粹俘虏。最终更因此遭到调任、就此离开权力中心。在1945年12月时,巴顿死于一起疑点重重的车祸。至于艾森豪将军、布莱德雷将军、蒙哥马利将军则一路加官进爵,艾森豪最后还当上美国总统。

■两不能和四没有
在战争时期,要鼓舞军民士气,没有比正面的真实案例更有效果的。然而,平心而论,《巴顿将军》不是一部好拍的电影。

首先,巴顿将军本身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次,影片里头涉及的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加上关于二战的研究著作数量庞大,内容上必须经过确实的考据,不能出现虚假或明显错误,否则便会引起一系列的争议甚至诉讼。再者,作为一部战争时期的军事宣传片,但面对着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影片里头不应当出现惨烈的战斗场面,无论是我军还是敌军尸横片野,都只会提醒民众战争的残酷,助涨反战的情绪。最后,影片还不得出现任何会损害美国军方形象的内容,让民众对美军产生负面的观感,因此上头提及的那些战术错误、勾心斗角以及可疑之处绝不能出现,至少不能是出现在美军这一方。

既要弘扬巴顿将军个人的爱国情操与无畏精神,又要透过巴顿将军的骁勇善战和战无不克来彰显美军的强大,还要遵循“不能说假话、不能说坏话;没有惨烈牺牲、没有战术错误、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可疑事件”的指导方针,确实非常困难。毕竟,在凸显巴顿将军的战功时,便不得不展现他在各个战役上的优秀表现。然而展现巴顿在各个战役上的优秀表现时,又不能太认真地呈现战场上的猛烈对战,与此同时,还得合理解释他的进攻为何屡屡受到上层的阻挠,事后还没能得到应有的荣誉。而以巴顿个人的人格瑕疵来解释军方对他的限制时,要将这个瑕疵说得足够严重、但又不能说得太严重,否则便会影响观众对巴顿的“爱国情操和无畏精神”的认同,甚至连带影响观众对美国军方的整体观感。

在做减法的基础上,去掉那些不能谈的事情,《巴顿将军》的拍片策略便只能是拍一部人物传记片而非战争片,不光如此,还必须将故事焦点高度聚集在巴顿个人的性格上头,完全透过巴顿在某些场合和某些战役的决策和具体行径,来凸显他的爱国情操和无畏精神,以及行为鲁莽和讲话直率的缺点。如此便无需对美军在西欧战场的大小战役做全盘和完整的叙述,那些战略上的干预和失误便能略而不谈。而且,将镜头紧紧黏贴在巴顿身上,巨细靡遗地呈现出他强调军纪、鼓舞士气、亲自鞭策和指挥的种种行动,便能在不对具体战役场面多做演绎的情况下,带出巴顿的骁勇善战,以及他麾下士兵的勇猛坚强。换言之,影片要强调的是,巴顿在西战线上的成败、功过,全都是因为他自己,和其他人没有关系。

于是在《巴顿将军》这部电影里头,可以看到的是,巴顿作为一个军人,有着强烈的荣誉感,作为一个将领,处处以身作则,为达胜利、不惜牺牲。影片开头那的那一幕,便是整部片子的精华所在:巴顿一人站在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前,掷地有声地发表一篇长达5分钟的演讲,以略带粗俗的言语,伸张大无畏的军人精神。而巴顿本人在性格上的缺陷,则被简单地浓缩成他早已认清布尔什维克党的本质,但因为缺乏政治敏感度、讲话过于鲁莽直率,造成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处境困难,这才铸就了一代名将的落寞结局。至于他在西西里岛期间的夜夜笙歌,放任亲纳粹势力的重燃与坐大,还是担任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期间私放纳粹的行为,都被彻底略去。

至于其他人物,影片当中更是最大程度地简化其他人物的表现和比重,其中,蒙哥马利将军负责一肩挑起自私自利、愚昧抢攻的所有责任,反正他是英国人,只要不说得太离谱就行了。艾森豪将军的形象是知人善任、忍辱负重,对于巴顿这种一再闯祸的下属,还能包容他、将他用好,更是毫无私心地协调英美两造的意见,以盟军的总体利益为优先考虑。布莱德雷将军的形象则是沉稳内敛、低调克己,一切都以大局、以上头的指令为重,不贪慕功名、不自私妄动,对巴顿的冲动性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和牵制。

一部获得美国军方支持的历史军事片注定是可看性十足,毕竟有军方提供场地、设备、人员和技术的支持,在逼真和大气上是有先天优势的。总的说,《巴顿将军》并未篡改历史,它只是以避重就轻的方式营造出军事宣传片的效果,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简化成单薄的纸片。对此,《巴顿将军》的编剧弗朗西斯-科波拉曾说:“如果拍一部赞颂他的影片,那简直是笑话,但如果拍一部谴责他的影片,那谁也拍不成”。而《巴顿将军》的男主角乔治-斯科特则在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后拒绝领奖,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能完全意识到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没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顿的性格。真的,不是篡改,只是避重就轻。

 5 ) 《巴顿将军》:永远的血胆老爹


这部1970年的战争题材传记片在今天看来依然味道十足,电影处处透着气势和张力,最值得称道的是乔治•司各特将四星上将巴顿这一银幕形象塑造成了永恒的经典,这位血胆老爹的形象就好像马龙白兰度塑造的教父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古典英雄
巴顿将军相信轮回,认为自己生生世世都在经历着荣耀的大战,他看着迦太基文明的残壁断墙,无限感慨,吟诗赞颂当年迦太基人对抗罗马军团的那场悲壮战役。一股子古典英雄主义情怀的巴顿将军此时的表情陶醉、眼中含着深情,“历经生生世世、在星光下无数次奋战、陨灭”,这是巴顿自己坚信的光荣宿命。这种尚武精神下的存在即战斗的人生观将这个现代战场上的古典英雄形象完美地衬托出来。正如纳粹军官所说的,巴顿是个活在16世纪的人,其实一腔热血与激情的血胆老爹更像是活在古希腊时代的英雄,他的身上闪烁着阿基里斯的光芒。
无畏战士
印象最深的是巴顿正在办公室和俩名盟友研究空战,此时德国飞机来轰炸,激动的巴顿拔出手枪跳出窗户迎着敌机就开枪,始终没有后退一步。这位老将的气魄和胆量可见一斑。中国古语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衰”,电影中的处理方法很巧妙,用一种很冷静的视角来表现巴顿的冷静和无所畏惧。在一条大河的对面,巴顿嘲讽小军官不敢过河,然后上车,此时一颗炸弹掉进水中爆炸,而河对岸的巴顿流畅的完成了上车这个动作,没有丝毫的停滞。虽然没有什么诗意的慢镜头、雄壮的背景音乐、面部特写镜头等等,但这种冷静的视点给人的张力远胜于那些炫目的煽情手段。
和平时代的悲哀人物
电影中巴顿的知音恐怕就是纳粹的那名军官了,连巴顿的老友都不能理解巴顿但是他理解,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那名军官看着手中巴顿的照片说道“他也到了了结的时候了,战争结束他就谢幕了,为战争而存在,再不适合这个时代。”一语道破巴顿的悲哀之处,这个不可一世、战无不胜的传奇将军在和平年代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在巴顿的人生哲学当中战士就该死于战场上的最后一颗子弹,他的人生舞台应该是战场而不是宴会厅,为了战斗他可以闭嘴不说话,也可以在大雪天气下让士兵不吃不睡连夜行军,为了战斗一向强势的巴顿可以谦卑真诚地求老友给他军队。像巴顿这样为战斗而生,为战斗而亡的将领,在和平年代只能孤独的牵着爱犬散布在空旷的原野上,等待他的是人生的孤寂和沉闷。
永远的血胆老爹
虽然巴顿的年代已经过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况且一部好的战争片应该是反思战争而不是赞扬战争。但那个生动的有着一腔古典英雄主义情怀的战神般的血胆老爹经典形象必将成为观众记忆中永恒的经典。

PS:本片拍摄的年代正是美国的黑暗时代,肯尼迪、马丁路德金相继遇刺,当时国内反对越战情绪也十分高涨、水门事件等丑闻使得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心,这部《巴顿将军》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部宣染战争情绪的主旋律电影,将当时美国政府丑恶的穷兵黩武政策暴露了出来。这部电影在当时的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巴顿成了很多美国青少年的偶像,他们以参军服役为荣,这样也将一批又一批本应拥有美好青春的美国青年送去越南当炮灰。一些敏感的反战人士更是高呼本片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在现在看来更能感受到这一点),所以这部电影非正义的社会影响力要远高于它的艺术价值。只能说这是一部成功的人物传记片,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但不是一部好电影。

 6 ) 巴顿是迷失在现代的浪漫战士

【巴顿】将军,我只是遵守命令,就像我是个单纯的老兵……
 
[通讯员]长官,亚历山大将军听说我们向西推进,发来电报说,立即停止。不得超越阿格利真托,复述,立即停止。
 
【巴顿】那是你所认为的意思,我则认为这是通信不清,请他们再发一遍。另外,你别急着去办,至少要半天时间通讯才会正常的。
 
[通讯员]收到。
 
【巴顿】布拉德,我们谈到哪儿了?
 
[布拉德]我们谈到你是个单纯的老兵……

 短评

战争片方面,本片缺乏真实战争的残酷感,也没有火爆的场面;传记片角度,人物性格大都扁平如纸,虽然没有多少虚假改编,但巴顿的缺点被大幅掩盖,有避实就虚之嫌;单线顺叙且毫无高潮,平淡乏味似流水账;宣传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太过明显;配乐倒是温醇清丽;摄影和表演算得上精致,亮点不多。(7.0/10)

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我们都知道他脾气暴,我们都知道他骨头硬,我们都知道他说话脏,我们都知道他爱打人,我们都知道他曾经八面威风,我们也知道他晚年凄惨~

9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3小时的史诗级战争传记片。1970年就能拍出如此震撼的战争场面,直到45年后的今天依旧毫不逊色。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大银幕欣赏,观感太棒!。乔治·斯科特演技出神入化,演活了桀骜不驯,只懂打仗不懂政治的老顽固——巴顿将军。

11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影片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美术设计与陈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等7项大奖,其中获最佳男主角的乔治·C·斯科特表示自己的表演并没有那么好而拒领该奖

13分钟前
  • 雲無憂
  • 推荐

我知道这部片子用了多少好莱坞的pattern,塑造了多么典型的英雄形象,满足了多少粉丝的情结,也知道导演从多方面各种仰拍赞扬了巴顿,我就是对一个喜欢战争的人没好感。我恨政客,我更恨这种不问政治的炮筒子,给喜欢战争又缺父的小男孩去看吧。

15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乔治·C斯科特的个人魅力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有时在想,如果巴顿不只是指挥欧洲战场的第三军团,而是整个欧洲战场的指挥官呢,二战结束的时间会不会缩短?如果罗斯福死前就已委派巴顿指挥太平洋战场呢?结果又会如何?只是历史不能假设。即使所有的荣耀都会消亡,我们仍然不会忘记您,每日读圣经却说着脏话滴铁血硬汉General Patto

18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其实电影本身是有点冗长、缺乏高潮的。但作为一个美国在越战严重受挫期的战争片,得了那么多奥斯卡,政治目的实在太过明显,而且确实也通过刻画巴顿这样一个战争狂达到了一定的成效,所以算是一部“成功”的传记。嗬,当时的美国人,不管你是左是右,你一定得粗暴地恨布尔什维克…

2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刚烈单纯的性格很让人喜欢,就是处理事情的方法有点过头。他是一个战神,他是一个只属于战争年代的人,性格决定了他走的路必定坎坷,但是人们会更容易记住这样一个有性格特点的人。

24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推荐

70年的斯科特还有64年奇爱博士的影子,这时其实他才43岁。虽说赶上了越战宣传需要,但是毫不避讳、也不渲染,极度克制。一眼看出科波拉的剧本,讲的永远不是故事而是性格缺陷明显的天才。疯狂里透着理性,冷酷里藏着热情,务实包裹着浪漫,反而造就了极高的可信度。可惜也是套路,多了腻。

2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这个一直以为自己属于十六世纪的“狗娘养的血胆将军”站在镜子前面跟自己说:“我一生都想率领更多的人来决一死战,现在,时候终于到了”。

3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是为了保卫家乡和亲人。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

32分钟前
  • ziegfelt
  • 力荐

其实挺有趣的,后人看战争首先是结果,处于的人是看自身的处境,同时代的人是看道德标准。这一切又都被政治利用,可悲。

33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All real Americans love to stay in battle, American play to win all the time, That's why American never lost, and we will never lose a war. 」諸位,我只是給你們這些沒打過仗的做勵志演說,我這麼做是因為我在突尼斯遇到過打了三年仗的英國人和法國人,你們完全比不上他們。就這樣。

36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周传基老先生那篇分析,写得真是好——自以为是哪~对于这种影片,文本读解脱离了历史研究(拍摄的历史),就是往左可往右亦可的扯淡。回到影片,上半场真不错,下半场有失编排,尤其最后几场戏,纯粹推销展示了,可惜。

39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最佳人物传记片 科波拉的剧本 斯科特的演绎 美军的全力配合 让人如何能不喜爱巴顿

40分钟前
  • 加文
  • 力荐

天蝎座的野心与我行我素

43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I don’t care to drink with him or any other Russian son of bitch。巴顿是个狗娘养的混账 相比之下那些在斯拉夫畜生面前畏首畏尾的二五仔们连狗娘养的都不如;最纯粹的军人人格 一个耿直过头的战士 不同于布拉德利那般左右逢源的政治将军或蒙哥马利那类不入流的水货 巴顿彻头彻尾的武德很能激起人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47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主旋律传记片的典范,“伪缺点”玩得炉火纯青,相比之下我国某些二货导演就永远分不清真性情和真土匪的区别。片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巴顿公开说出了美帝国主义者的心里话,反引起了这些道貌岸然之辈的不满,当然,这么拍有影片拍摄年代和影片表现年代ZZ需求变化的原因。

51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8.3/10《巴顿将军》也是一部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的军需片,却没有树立任何高大全与假恶丑,而是伪装成了一部个人传记片,把巴顿这个备受争议的二战将领塑造有血有肉,这当然离开不了乔治·C·斯科特的精彩演绎,开场演讲绝对是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巴顿这个战争狂人,真是生错了国家。

53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