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蠢蛋进化论

喜剧片美国2006

主演:卢克·威尔逊,玛娅·鲁道夫,戴克斯·夏普德,泰瑞·克鲁斯,Anthony 'Citric' Campos,大卫·赫尔曼,贾斯汀·朗,派特里克·费斯克勒,Darlene Hunt,托马斯·哈登·丘奇

导演:迈克·乔吉

 剧照

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2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3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4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5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6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3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4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5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6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7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8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19蠢蛋进化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08:04

详细剧情

  研究者对同年龄组的两个家庭做了跟踪调查:一对是IQ为130的天才组合,夫妻和睦,但是无嗣,正当两人准备作试管婴儿之时,男主人却在自慰中意外死亡;另一个家庭,都是IQ 80的低能夫妻,天天吵架,不过却人丁兴旺,不仅三代同堂,而且家族甚大。根据这个调查,研究者选择了一个自愿 者鲍尔斯(卢克•威尔逊 Luke Wilson 饰)做冷冻实验,不想实验出了差错,500年后他醒来后,却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他被盲打误撞地选做了总统的候选人,支持他的甚至还有5届自由搏击冠军。在盛大的竞选现场,他只能硬着头皮面对选民演说,对于目前的种植、沙尘暴等问题,他提出的是灌溉这一看似离谱的解决办法。而且,还得到了选民的拥护,然而这个美梦迅速破灭了,他开始遭到谩骂、攻击,甚至是性命堪忧……

 长篇影评

 1 ) 美国的亚文化

中国的观影者们都会觉得很滑稽,很可笑,很屎尿屁。但是这些现象在美国是真实存在的,一点儿也没有夸大:垃圾食品,翻来覆去就这几个单词,说话方式感觉自己很酷,切口,喜欢大卡车表演,愚蠢的电视节目,肥胖,保守主义。

这种人在中西部很多,我们称他们为白垃圾(white trash)。

其实这只是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些人只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那为什么电影要对他们极尽嘲笑呢?

因为就像电影里所描绘的,他们非常缺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逻辑分析能力。首先是算数不能,推理不能,在公共演讲时,G点很sb,讨厌能正常说话(会简单推理的正常人,称他们为faggot)。他们的逻辑能力,就是翻来覆去地捣鼓那几个词,cool, faggot, shit, fuck。

而主角对内阁成员的那段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更是犀利阿!

这里电解质可以对应蛋白质,60年代美国最红的营养科学就是把蛋白质作为第一营养(因为蛋白质增肌肉),引发养殖革命,肉类价格下降,吃得美国人块头大,脑容小,现在仍是如此。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里,我从来没有看到美国人买新鲜蔬菜的,都是半加工的油炸食品,或是参有糖分的合成“果汁”

本人最近那个室友,就是如此,沟通完全不能啊,对于愚蠢,感觉不到恶心,不是件好事吧。好在我这个礼拜六就要搬了!!!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纵观全球的话,电影中所说的不可能发生,至少我在中国没有看到如此的愚蠢

觉得这部电影只是低级幽默的同学,一定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电影里低级的幽默,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点,那么这还是屎尿幽默吗?这便成了对现象刻薄的嘲讽

这部影片是对美国的寓言

 2 ) 美国人很会讲故事

我原以为《蠢蛋进化论》是一部无厘头荒诞剧,影片的前半部分也没有什么波澜。直到看到男主角奉命救活庄家时和官员们争论“因为G饮料中有电解质,所以要用G饮料代替水”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觉得讽刺得如此辛辣!我觉得美国的优秀电影远远多于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人很会讲故事,并且能够直接触动观众的心灵。

《蠢蛋进化论》是一部“摇滚乐式的童话”,剥去“摇滚”的外衣,能感受到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人们因为G公司的广告而轻信“只有G饮料才能带来营养,带来活力”,而不假思索的全面接受这种观念就是一个例子。

在嘲笑“蠢蛋”们的弱智时,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现在的孕妇、或者幼儿都需要服用大量的“保健品”。孕妇奶粉中要配有足量的叶酸,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 等。好像只有吃这样的奶粉,才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孩子才能茁壮的成长。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但能够保证正常的蔬菜、肉、蛋、奶,有些家庭甚至只能吃上蔬菜、鸡蛋和红糖。在这种条件下,妈妈生的宝宝不也是很健康吗?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我并不反对吃什么营养品,毕竟我们已经有这个条件了。可是那些公司为了销量和利润,用广告麻痹人们的头脑,把他们的产品说成是必备品。多数人只知道其中有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不知道平时的食物就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了(这里不讨论食品安全的问题)。你问一下“叶酸、氨基酸来自于哪里,为什么重要?”,多数人答不上来?这与电影中的情节何其相似(电解质是什么?喝矿泉水会比可白开水健康吗?)?

电影中鼓励人们多读书,不要把进化的权利完全让给机器。现在我们年轻人已经习惯了使用网络,有不懂问题的就搜索。我们的大脑相当于硬盘,随时可以从电脑中“copy”数据进来。如果忘记了,可以随时百度、google,然后再“copy”。大脑不是更应改具有CPU的功能吗?我们在读书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思考,大脑才能够不断地升级!影片中告诫人们不要放弃提高智商的机会。否者,人们最终留下的只能是一些根本不需思考的本能欲望,吃、喝、性!

可能由于要突出主题,影片只构想了人类智商的退化,并没有提及情商。人类智商和情商对社会的进步都是重要的。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把《蠢蛋进化论》和《冰人》放在一起看,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 崇拜“科学”的《蠢蛋进化论》

作为一部以“退化论”(dysgenics)为主题的“反乌托邦”(dystopian)黑色幽默电影,《蠢蛋进化论》(Idiocracy,2006)描绘了一幅美国2505年的社会图景——成堆的垃圾、密集的广告、神话的科技以及愚蠢的人类是构成这幅图景的主要符码。

一方面,作为对进化论(evolutionism)的反思和批判,本片将“消费主义”(consumerism)、“商业主义”(commercialism)、“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中的构成性符码极度夸张,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并非全新的“美丽新世界”。本片所描绘的那个混乱、肮脏的世界,虽与赫胥黎、扎米亚京、乔治·奥威尔笔下具有神性极权统治的“完美”乌托邦看起来大不相同,然而它仍是对我们当前社会的戏仿、夸张和展望。

另一方面,本片反映的主题的直接来源是有关“智力与生殖力”(fertility and intelligence)的论辩。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曾说到:“未来人口受到威胁的原因在于低智力商数的人将会比高智力商数的人生更多的孩子”[1],然而他饱受争议的论断在本世纪初得到证实“低智力商数家庭有较大可能生更多的孩子”[2]。而让人们保有希望的弗林效应(Flynn effect)认为智力会不断增长的观点,也受到的冲击,弗林效应的实际效果在逐步减小,未来有可能在发达国家中再也找不到这一效应[3]。20世纪晚期,此类题材的小说进入美国文学艺术的视野,一些作家开始关心未来社会、人口、教育发展的问题,美国作家柯明斯(David E. Comings)以“退化论”为题材写过《基因炸弹》(The Gene Bomb,1966),科恩布鲁斯(Cyril M. Kornbluth)也写根据相同的题材写过《前进中的蠢货们》(The Marching Morons,1975)。《蠢蛋进化论》中所反映的未来人们的愚蠢状态,与66年和75年的两部小说如出一辙。特别是男主角(Joe)对女主角(Rita)反复强调的,回到过去时一定要坚持画画,影响周围的人,告诉大家要坚持阅读,以及他作美国总统后,在电视讲话中告诉人们:读书并不是愚蠢的行为,这些桥段都是对前者的模仿,以及对弗林效应的思考和回应。

然而,对宏大主题的关注,并不能掩盖其本身的缺陷。我们不得不怀疑那些隐藏在绚丽色彩和荒诞情节背后的,很有可能是强烈的精英阶级优越论和更为根本的科学优越论。因为精英阶层与大众相比,更好地掌握了科学的话语形式,于是就不自觉的带有了宗教神性一样的绝对权威色彩。难道掌握科学就是掌握了真理吗?费耶阿本德曾指出:“科学的优越性是被假定的,并没有得到论证”[4]。当现代的国家取代了古典的君主制国家,科学也就随之取代了宗教,成为新的不可置疑的独断话语。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然而作为方法论一种的“科学”是否就能等同于绝对真理呢?在我们给世界“祛魅”的同时,是否也需要给“科学”本身加以“祛魅”呢?在《蠢蛋进化论》中,对科学的迷信是我们看待科学态度的投射。或许精英阶层人数不断减少,人类智力商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精英阶层自己对“科学”的迷信吧。


[1] William Shockley, Roger Pearson: Shockley on Eugenics and Race: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to the Solution of Human Problems Scott-Townsend Publishers.

[2] Rodgers, Joseph Lee; Cleveland, H. Harrington; den Oord, Edwin; Rowe (2000). "Resolving the debate over birth order, family size, and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 599–612.

[3] Richard Lynn and Tatu Vanhanen (2006). IQ and Global Inequality. Washington Summit Publishers: Augusta, GA.

[4][美]保罗·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4 )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Joel给我开了一长单的电影推荐给我看,在一堆黑暗B级片中就有这部Idiocracy。得知导演就是拍了Office Space 和 Beavis and Butt-Head Do America 的Mike Judge后,大概知道会是一个什么风格了。

很搞笑,够讽刺,颠覆了一般性的以为世界会越来越美好的想法,剧中肌肉男和波霸女所代表的动物性本能价值观取向最终统一了世界,每个人的衣服上都充斥着密密麻麻的商标,商业广告是如此简洁明了(If you don't smoke XX, fuck you!)。最后President Not Sure的发言让我有一刹那想到了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

演员表过后UPgrayedd的出现,不知意味着什么~ 莫非有续篇?鄙视FOX抛弃了这部好电影。

 5 ) 让sci-fi靠边!

有想法的喜剧片。

不要拿些高科技来糊弄老百姓,未来是啥样?
男人用生殖器思考,女人用罩杯衡量地位,一切用粗暴又没智商的重型武器说了算!

美国总统,那是智障男人的典范!以shit开篇的演讲都需要对着稿子念。内阁成员,那更精辟,能力=0.普通老百姓,那就是白痴,简单得很!

其实这片子总提醒着我aaron讲的爱因斯坦预言的第四次世界大战: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是怎样,但是我可以断言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是用的石头和木棍。

对,别幻想未来多科幻,未来也许就是很落后呢?也是就是给弄得退化了呢?人类就是越来越智力低下了呢?

sci-fi太多,反而觉得这片子扯淡得太有理了!

 6 ) We are fucking dumbing down

好像是薛勇还是谁,对不起我学来了观点就忘了提出观点的人,在文章里说现在的美国有一种“向下笨”的趋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一切东西都在变得越来越白痴。
第三世界国家的广大人民不要急,全球化之后,扑面春风就会吹过来,让我们都变成白痴傻瓜二百五。小波说了,“就是好呀么就是好”,可那是古代的事儿了,今天,“我就喜欢——麦当劳!”

PS:Mr not sure,不就是马三立马老口中的“逗你玩”么?

 短评

虽然片子本身一般,但是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6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开头那段比较好笑,后来就很无聊了

11分钟前
  • 坨坨大王
  • 还行

影如其名,几个镜头切得不错。

12分钟前
  • 铁皮骑士
  • 还行

里面那些傻乎乎的人别说五百年后了,现在在美国我也常常看到

15分钟前
  • ztlpoppy
  • 还行

庸众横行的年代~

16分钟前
  • Bill
  • 较差

未来世界最优秀的电影叫做《屁股》,整整九十分钟全都是屁股,3天破2亿。它能让观众们哭着喊太好看了,并且疯狂的从上映刷到下映,观众们说片中屁股时尚漂亮、英俊潇洒非常吸引人,使他们发现了生活的美好,有了值得追求的梦想。该片获得当年的八项奥斯卡大奖,其中包括最佳电影剧本奖。永留影视!

18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说实话这片排得不怎么样,不过创意不错,现在文化层次高的人越来越倾向于不要孩子,而文化层次低的人却生养很多孩子,这样下去,后果真的可能如电影所说。(当然文化层次低的人生的人素质不一定差,但是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23分钟前
  • 左思
  • 还行

如果所有人都变成蠢蛋,那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这似乎是一个疯狂而有趣的想法,当我们看厌了科幻电影中高度发达、光怪陆离的未来都市,设想一下这种荒诞不经的“蠢蛋”世界也未尝不可。尽管《蠢蛋进化论》是以戏谑的态度来展望未来的,并不基于严肃——或者说是合乎逻辑的社会学预测,但导演在电影中所表达的观点颇有预见性,对所形成的反乌托邦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司法、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展示,并着重刻画了人类智力退化所产生的诸多“并发症”:语言退化、暴力倾向、伦理失常以及沉溺于低级娱乐等,以嬉笑的反叛精神为观众描绘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蠢蛋”世界。

25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从《黑水公园》来的)/感觉这片会成为像1975年《洛基恐怖秀》那样的B级经典。漂亮国人呦……真的蛮危险的。

29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没有深挖,只是讽刺

32分钟前
  • N
  • 还行

美国无厘头。。

34分钟前
  • 我真不是大雁
  • 还行

现在也差不多是这样了,高智商的人不生孩子,低智商穷人一窝一窝的生。人们喜欢看爆米花电影,追脑袋空空的明星,追捧庸俗的网红,整天傻呵呵

38分钟前
  • 教主
  • 还行

这部居然忘记标注了 正好2020年全球证实了这个大趋势

39分钟前
  • Ivo
  • 力荐

也是预言片了。。回过头来觉得为了预言成真多加两颗星

41分钟前
  • 阿子
  • 推荐

哇哈哈太2了。

42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哈哈哈,黑色幽默与荒诞剧的结合!

47分钟前
  • 大苹果
  • 力荐

这片里的人都应该加入“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傻逼”小组

52分钟前
  • 蛋蛋
  • 还行

2008-05-11,美式敌托邦,美式进化。

53分钟前
  • itrek
  • 还行

=。=

54分钟前
  • 小周每天都很困
  • 还行

某些很短暂很短暂的时候,也会有主人公这样的感觉。原来当别人都太笨的时候,对聪明人也是一种痛苦。

58分钟前
  • 凝眸深处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