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第15条

犯罪片印度2019

主演:阿尤斯曼·库拉纳,Manoj Pahwa,Isha Talwar,沙尤尼·古普塔,Ashish Verma,朗吉·查克拉博蒂,Aakash Dabhade

导演:安布哈雅·辛哈

 剧照

第15条 剧照 NO.1第15条 剧照 NO.2第15条 剧照 NO.3第15条 剧照 NO.4第15条 剧照 NO.5第15条 剧照 NO.6第15条 剧照 NO.13第15条 剧照 NO.14第15条 剧照 NO.15第15条 剧照 NO.16第15条 剧照 NO.17第15条 剧照 NO.18第15条 剧照 NO.19第15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1:53

详细剧情

电影讲述了一位刚入职的警官反抗印度种姓制度的故事,片名即指印度《宪法》第15条: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阿扬在成为警官的第一天就目睹了印度某个下等村庄的罪行,受害者是三个未成年的女孩。他必须做出选择,选择顺从传统的种姓制度,或是听从内心本能的呼唤,为正义而战。

 长篇影评

 1 ) 三个少女贱民的悲剧

2014年5月27日,印度北方邦的农村,两个少女“贱民”遭奸杀并被吊在树上示众:

《第15条》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种姓制度的罪恶和警匪勾结的黑暗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票房大卖,口碑爆棚。

婆罗门社(Brahmin Samaj)向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要求禁映此片,婆罗门组织在各大影院举行抗议,无形中成了影片的活广告:

《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

然而,长达2000年的种姓制度、种姓冲突仍然弥漫于整个社会。低种姓的贱民从事的都是最肮脏、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

据印度清洁工运动(SKA)统计,卫生工人们经常几个月都拿不到工资,每年都有数十人在清理下水道时死于窒息。

三个低种姓少女因要求日薪增加3卢比(约合三毛人民币),被工厂老板伙同警察轮奸,有两个被吊死以儆效尤,还有一个下落不明:

无法想象,三毛钱,两条人命!

刽子手试图以此吓阻胆敢反抗的贱民。

贱民出身的学霸精英为弱者打抱不平,被绑架、杀害:

政客拉选票,忽悠贵族、贱民的大联合:

印度警察体系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地方警察系统,还有一个是隶属中央内政部的联邦警察系统(IPS),成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平常交流都用英语。

阿扬属于IPS的警官,背景深厚、前途无量,迟早都要调走、升迁,他不顾一切也要挖出真凶,很难得到当地警察的配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阿扬不是福尔摩斯或蝙蝠侠,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或惊人之举,这正是影片最出彩的部分:低调、务实,对黑暗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光明的未来也保持了热切的期望。

事实上,一些看似云遮雾罩的奇案,根本就用不着什么福尔摩斯,人类的行为动机、行为模式,早已被犯罪学家、心理学家一网打尽,只要基层警察认真调查、秉公办案,查个水落石出有何难哉。

贱民学霸的妻子只要提到或看到丈夫,眼里总是冒星星。阿扬若有所思地望着妻子:“你看我的时候,眼里从没有冒星星,是否因为我还不够优秀?”

近朱者赤,川话叫跟好人学好人。碰到一个好人,欣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变得更好的冲动和愿望。

影片制作水平很高,警察败类杀人灭口的段落自然而又突然:

苦苦寻扎失踪少女的阿杨被停职,但他没有放弃:

黑暗、压抑的故事,有一个光明、温暖的结尾,正义得到了伸张——

阿扬问老妈妈的种姓是什么,老妈妈的答复被汽车喇叭声盖过,人们哄堂大笑。

这一豹尾寓意深长:古老、不合理的种姓制度终将被现代文明淹没。

我不相信鸡汤,我相信每个民族都有阿扬、贱民精英这样的脊梁,黑暗是永恒的,光明也是永恒的。

 2 ) 第15条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将印度警匪勾结的“遮羞布”彻底掀开。2014年,印度北邦乌沙提村庄发生恶性奸杀案,受害人是一对姐妹,年仅14、16岁,更让人叹息的是此案距“印度黑公交案”仅过去不到两年。 故事从女童奸杀案件发生后开始讲起,在英国留学归来的军官阿杨接手这个案件。电影开始的前几分钟,就刻画出随处可见的种姓制度。阿杨在路上想喝水,却被同行警察知:“他们是贱民,他们的水我们不能喝。我们不能碰他们,哪怕他们的影子也不能落在我们身上。”

下一幕,到达警察局,那警察却和门口的黄狗玩儿个不停。 最开始调查案件时,警察达夫先以女孩的父亲杀死了两个女孩为由,准备结案。阿杨从死去女孩亲人的痛苦表情中,猜测事情并非达夫所叙述的,在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时,达夫又一次催促,希望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向被害者的父亲,赶紧结束此案。影片中,达夫的叙述是:“我上有老下有小,你不要因为一时正义打破这种平衡。”

……

 3 ) 就你们这群人,也配姓婆罗门??

如今印度电影的选材都很深刻,就像一台透视仪,把社会的顽疾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不管你作为人群中的一份子,是否会感到不适。《神秘巨星》讨论宗教对女性的束缚,《护垫侠》聚焦落后农村妇女的生活状况,《起跑线》展现印度的教育体制和阶级壁垒。这些还只是在国内比较有热度的几部,还有一些冷门的,也很精彩,比如《突袭》,反映印度官僚的腐败和地方宗族势力的强大,还有《谍影丽人》,十分精彩的谍战片,将印巴之间的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

不过有一类题材,在不久之前,我始终都以为那是任何导演都绝不敢触碰的,那就是种姓制度。尽管在六十年代印度就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直到如今,国家的大部分资源都被几大高种姓所把持,根植在人心里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更是无法一朝一夕所能废除。人们心中依然有一把尺,默默地将周围的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这种看不见的鄙视链就像沉重的锁链,压在那些受害者的身上,阻碍着他们的上升和社会的进步。

2015年有一部电影《死生契阔》,里面有对种姓制度的描述,不过也只是将不同种姓的现实境遇客观地描述出来,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也没有过分渲染,而是留给观众去思考。我想,或许导演迫于舆论压力,不敢直截了当地批判,只能选择隐晦曲折的方法。

不过,《死生契阔》是2015年的电影了,如今又过了四年,终于有一部能正面批判种姓制度的电影了,这就是我最近看的《第15条》。

所谓的第15条,指的是印度宪法第十五条款。这个条款禁止任何基于种姓、信仰或宗教的歧视。然而实际执行得怎么样呢?看看影片中那个落后的村落就知道了。

主角是一个出身高种姓的年轻警察,在国外生活过几年,能说一些英语,这在印度农村人眼里,就是跟“外国人”一样,神一般的存在了。他前往一个到处都是低种姓贫困人口的村落就职。在他去往村落的途中,沿途都是一片凋敝破败的景象,一些皮肤黝黑、长相丑陋、穿着邋遢的农民出现在田野边。司机告诉他,那些都是些低种姓的贱民,不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能去低种姓人开的餐厅吃饭,不要去触碰低种姓人使用过的东西,就连他们的影子,我们都不要去接触,那会玷污我们高贵的存在。

电影是一部悬疑片,不过与其说是悬疑片,不如说是和《杀人回忆》一样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体制的剧情片。整部电影的氛围也和《杀人回忆》极其相似,沉郁的色调,肃杀的气氛,被时代笼罩下小人物的悲剧,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低种姓的农民工争取加薪的故事,其中三个未成年的小女孩,为了每月多三卢比的薪水,惨遭老板和警察轮奸。

主角作为一名警察,曾经为印度感到骄傲,以往,每当各地的人们来印度旅游时,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向他们讲述泰姬陵的伟大。可是如今他来到了这里,却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那些美丽的表象之下,藏着各种荒唐和罪恶,这让他感到恶心。常年深处都市,他并不知道在这些落后的地方,那些低种姓人群的绝望。

我查看了一下豆瓣,这部电影仅有一条讨论和四篇影评,看来在好莱坞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今天,小语种电影依然难以获取足够多的关注度。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部电影在印度已经引起了大量讨论,据说婆罗门社还向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禁止放映这部电影,可见它的意义。

然而也许会有网友会嘲笑,尽管印度拍了这么多深刻的电影,那又能怎么样呢?印度的社会还不是依然是哪个破样子?不变的大量赤贫人口,不变的女性被强奸的新闻,不变的阶级壁垒依然存在。不过,我想说的是,不要忽视任何一点微小的努力,我们不去深入了解,眼界必然受到局限,而等到某天,突然发现别人已经那样进步了,然后才怅然若失。

其实这种奇葩的制度并非印度独创,我国历史上早已有过类似的制度,且延续了几百年之久,只是没有像印度那样变态而已。

早在汉朝时,阶级分层就已初步出现。大汉开国,打天下的功臣被授予各种爵位,得到大片土地,还能传给后代。这样,经过几代人的开枝散叶,一些地方豪强开始出现。他们把持着基层的权力,垄断了阶级上升的通道,通过任人唯亲和土地兼并,让普通百姓成为依附于他们的奴隶。

到了三国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更是让国家资源被地方和中央的高门大族所瓜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登峰造极,偏安一隅的王朝被王与马等几大世族控制,就连皇帝也成为他们摆布的傀儡。而寒门,要么流离失所,要么成为他们的依附人口,为其做牛做马。世族和寒门就像两个平行世界,互不通婚,也互不往来,就像《第十五条》里,高种姓的人努力避开低种姓人的影子一样。

这样的制度无疑荒谬,只是魏晋南北朝距离现在已经非常久远,我们很难切实体会这种制度的恶。在我们的影视剧里,鲜有将古代百姓疾苦描写得真实生动的。在我印象中,似乎就只有电影《大明劫》和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这两部作品没有歌颂皇权的伟大,或是士大夫的所谓气节,而是将体制的病态、社会的顽疾和底层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而,韩国的一些古装影视里,对于阶级壁垒有着深刻的反映,前不久我看了韩国的古装丧尸剧《王国》,里面的寒门子弟个个形象鲜活,思想和性格都被刻画得十分细腻,让我大感惊奇。当然,我们也有数不清的网络穿越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古时的气息,可是就算这一类,大多数篇幅也是在描写战场上的金戈铁马或是高门大族的吟花弄月,少了一些生活的悲苦。

扯远了,继续说电影《第十五条》。有时候,电影比小说更具表达效果,因为它通过情节、画面和语言,将血淋淋的现实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冲击着人们的大脑。我想,或许外国人看完这部电影后,不免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这个可怕的国家。里面那些低种姓农民,皮肤黝黑,穿着破烂,眼神呆滞,就像生活在上个世纪的人。他们做着最辛苦、最肮脏的工作,掏粪,清理下水道,搭电线,他们的劳动力廉价得让人难以置信。

我曾在一篇中国人写的印度游记里了解到,中国人去印度旅游,经常被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骗,因为他们请来一大群本地人上演一整套骗局,让人防不胜防,最终落入他们的圈套,被骗几十或上百元。我们也许会诧异,就为了百来块人民币,印度人要花费如此多的人力和时间,这划算吗?但实际情况是,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错的买卖,因为印度的人力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电影中的另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主角在国外生活过,对于印度种姓的划分其实是不太清楚的。但是他去到那个小村庄后,无处不在的种姓之别让他很不习惯,于是他就好奇地询问几位下属,他们都属于什么种姓,当下属们说出各种种姓的高低之分时,他终于出离愤怒了。起初他以为在印度只有高种姓与低种姓的区别,岂不料种姓的划分复杂而变态,以至于不止是分成了三六九等,而是几十上百等了。他原以为自己所属的婆罗门已经是最高种姓了,却不料就连婆罗门之间,居然也有嫡系和旁系之分,就像我国魏晋时期琅琊王氏比太原王氏更“高级”一样。

如果特朗普看到这些剧情,我想,他一定会忍不住吐槽,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本来就是个粪坑国家,里面的蛆还分成了三六九等,都是蛆,谁又比谁高贵多少呢?

的确,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本就是野蛮落后的代表,它阻碍着印度朝着更现代更文明的方向发展,让这个国家至今成为许多媒体取笑的对象(尤其是我们的媒体)。那些印度的婆罗门精英,本应利用手中的权力革除陋习,提升国民在全球人民心中的形象,而他们却选择固步自封,享受着特权带来的既得利益,让整个国家和他们一起散发着刺鼻的恶臭。

印度教的四大种姓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前三种为高种姓,在印度总人口中的占比还不到四分之一,而低种姓首陀罗也才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多。那么,还剩下将近三分之一的其他人口呢?他们属于什么种姓?

他们统一被称为“贱民”,不属于任何种姓。

所以,归根到底,种姓制度只是所谓的高种姓维护统治的工具而已。为了控制占人口大多数的首陀罗和贱民,婆罗门就只能不断地给他们灌输等级的观念,让他们在内心里就认定了自己的身份,而不敢产生僭越的想法。婆罗门编造神话,把这一套等级制度归结于天神的创造,还宣扬低种姓和贱民应该循规蹈矩,竭尽心力为高种姓服务,这样,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

这一世都混成这样了,还期待来世?

这果然和某些恐怖分子宣扬的“天堂里有七十二个处女”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这样的洗脑下,贱民阶层居然对这种赤裸裸的歧视习以为常。电影《第十五条》中的贱民,主动不让主角去到沼泽地,主动避开高种姓以避免污染他们。而这并非艺术的夸张,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在印度某些偏远的农村,如果你看见有些人走路主动避开其他人,或是有些人边走路边拿着扫帚扫自己的脚印,那么他们必定是“贱民”无疑了,也就是婆罗门口中的“不可接触者”。而直到2014年,这一类人还占据着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七。“他们不能去村子里打水,小孩子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百度百科)。

试想,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教育,自己就是一个低种姓人口,只配服务于比自己高的种姓,而且不配和高种姓呆在同一个房间,不能一起同桌吃饭,更不配和高种姓的人结婚,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这一规定,以期来世能成为高种姓。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这不知要埋没掉多少人才,葬送多少人的梦想。试想,如果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和贱民有着公平的上升渠道,他们将大量进入国会和司法机关,以及各行各业的重要领域,这样的国家,该是多么地充满竞争力。

当然,印度政府对于种姓制度的废除也一直在努力,他们在政府机构和各种单位中为低种姓人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名额,这也使得有一位出身贱民阶层的人做到了印度的总统。不过,就电影反映的情况而言,要消除人们内心的歧视,还任重而道远。毕竟,在电影里,那个反抗种姓之别的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被警察在街头枪杀了。

在去年的印度大选中,印人党获得了史诗级狂胜,全面碾压一直呼吁消除种姓之别的国大党。作为一名局外人,我想,印度人民最终看中的还是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印人党在这一方面明显优于国大党。虽然国大党天天呼吁消除种姓之别,谁又不清楚这其实不过是为了选票呢?在电影《第十五条》里,高种姓的政客为了农民的选票,做了一场和贱民一起吃饭的大秀,然而讽刺的是,他是自带的餐具。在电影《迷幻旁遮普》里面,某位地方议员每天在电视上呼吁打击毒品,然而实际上他就是当地最大的毒枭,而且直接就用成箱的毒品进行贿选。所以,或许印度人已经看透了政客们的表演,知道与其选择一个拿种姓议题骗选票的政党,还不如选择了更加务实的印人党吧。毕竟,经济水平上去了,文明自然伴随而来。

唐朝时,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消灭了一大批门阀,而此时科举制度也趋于完善,一大批寒门终于有了出将入相的机会。到了宋朝,才终于形成了市民文化,寒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阶级。我很庆幸生活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文明的时代,一个人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或许这个时代依然不那么完美,或许阶级会永远存在,但是我们依然有机会为缩小阶级鸿沟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搜索“无梦之秋随笔集” 更多精彩影评

 4 ) 求解

看完还是没整明白,高种族的高僧到底哪头的,贱民头头为什么不跑在家等s,还有那中央高级督察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咋最后没标明后果啊,做小板凳上对话是被审了吗?我看到他椅子不太一样。。。。。。。。。。。。。。。。。。。。。。。。。。。。。。。。。。。。。。。。。。,,,,,,,,, ,,,,,,,。。。,。,。,。,。。。。。。。。。。。,,处变不惊脚后跟发过火好爸爸。。。。

 5 ) 每个人心里的“第十五条”

今天看完电影,心里有些感慨。自己喜欢电影,文学,一直觉得就是自己的事,有时也会觉得孤单。身边人都在忙着挣钱,风花雪月、价值观,这些词和这些词背后的那些喜欢着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羞于说出口。

我想,这个世界的艺术,几乎没有歌颂贪婪的,没有歌颂歧视的。与这些艺术的相遇,不就是和自己的同路人相遇吗?他们表达的,正是你赞同的;他们批判的,正是你鄙视的;他们说的,就象你说的,并且比你说的更好,更清楚,更有力量!

印度的种姓制度上学时就学过,但必竟不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传统。《第十五条》中触动了我的,就是那个警察说,低级种姓的人的影子是不可以压住我们(高级种姓)......

并不想剧透这部电影。只想说,这是我今年唯一给出了满分的电影。

它对印度本土文化的自我解剖,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通过三个少女的失踪案层层展开。印度的环境,是出了名的脏。但与这肮脏相比,种姓文化在印度历史留下了更加污秽的印记,至今仍被很多人下意识地遵循。

宪法中写明的第十五条,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男主角把它当做信仰,政客把它当做装饰,贱民把它当空气。

印度有歌舞片华丽多姿,歌声动听。但有《第十五条》,被人尊重。听到有人叫他们“阿三”,我就又会识别出一个傻逼。

不可不看,尽管它不完美。比如结尾,看着感动,却觉得还是有些容易。比如最终的解决,其实权力介入的更多。但我仍然给满分。因为,我们当下,拍不出,不能拍,拍了也会被禁映。仅这一条,印度就比我们更文明。能对自己思想下刀子的人,他不可能不对这个世界善良。一个能够拍摄这样的电影的国家,一定是有希望的!

 6 ) 在印度,一条人命不值3毛钱

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都见过这么一个片段。

一条人命值多少钱?

10万20万上百万,甚至更高,权贵人家的命也许更贵,普通人的命也许如草芥,但这都是在电影中虚构的情节。

可在印度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告诉你,一条命连3毛钱都不值。

2014年5月,印度北方邦布道恩地区卡尔塔村,两名不满16岁的女孩被轮奸、吊死,死因是她们要求涨3卢比(人民币3毛钱)的工资。

这一真实案件被改编成了电影——《第15条》。

片名来源于印度宪法第十五条,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

但现实并非如此,在印度,偏见与歧视随处可见。

男主阿杨在欧洲留学归来后,被调派到一个村子任职当地的警察局局长。

在欢迎派对上,几个村民前来报案,说有三个女孩失踪了两天,可警察们一个个都不在意。

阿杨很疑惑,他们解释道:这些贱民经常这样,不必理会。

第二天清晨,失踪的三个女孩,有两个被吊死在村口的树上,另一个不知所踪。

事情由普通的失踪变成了刑事案件,阿杨决定立案调查,然而没有人附和他的行为。

只是在他的强制命令下,才不情不愿地调查取证。

根据当地村民的口供得知。

三个女孩曾向皮革厂的厂长提出希望把每天的工资由25卢比增加到28卢比,即从2块5涨到2块8。

厂长听后大怒,赏了几个巴掌,然后便出现了两个女孩死亡,一个女孩失踪,线索指向皮革厂厂长是凶手。

只是他属于最高贵的婆罗门姓氏,还与中央某高官关系不浅,而且在级别上高于阿杨。

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是凶手的前提下,无权对其进行审问或逮捕。

无法指证确实叫人苦恼但是另一件事更令人寒心,似乎并没有人去关心几个贱民的生死。

警察局的队长希望草草结案,一直在阻挠阿杨继续调查,所以他擅自对案件定了性。

将其定为荣誉谋杀(为维护家族或社群的名誉对破坏规则的人进行消除),结案陈词是两个女孩因产生了不同情感走在一起,被他们的家人吊死。

在法医的尸检报告中指出女孩生前曾遭受轮奸,可队长却让她重新修改报告,这类不必要的信息不能出现。

于是,呈现给阿杨的尸检报告,关于女孩如何死亡的内容全部被删,只剩吊死这一条。

一般来说,发生这么恶劣的刑事事件,媒体一定会跟进报道并且大肆引导舆论。

只是在这里,由于她们是贱民,报纸、电视一律闭口不谈,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如果要报道也是经过审核规定的内容。

当然会有少数人站出来反抗,他们领导所有贱民罢工,去为自己争取宪法规定的权利。

可得到的结局是因危害国家安全被枪决。

一切都走向了他们可控,阿杨不可控的局面。

因为印度的警察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地警察,需要长期驻守;另一种是隶属于中央内政部的联邦警察,需要不时各地轮换。

所以造成了铁打的基层,流水的领导,任何地方都成了水淹不进的顽固堡垒。

他们不想得罪高种姓的婆罗门,不想搭理贱民的事情,只想在种姓制度下得过且过。

所以警察局队长从中作梗,让中央警察局下来调查阿杨,使其面临停职威胁,不再调查此案件。

但是阿杨看不惯这种落后的制度和其他人不以为然的态度,以赌上自己的前途为代价,执意要查明真相。

不仅要找到失踪的女孩,还要为死去的那两个女孩以及她们的家人洗刷冤屈。

在他的坚持下,案件逐渐清晰,也找到了失踪的女孩。

原来她们被抓进校车虐待,然后被关在教室里,厂长、打手、警察对女孩们进行了长达两天两夜的凌辱、折磨。

死后,把她们的尸体吊在村口的树上。

之所以不选择掩埋、扔河里,是为了警示他们,身为贱民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线,不然她们就是例子。

最后,所有凶手都被绳之以法。

阿杨坐在路边与支持他的警察和村民一起吃饼,他问做饼的老奶奶:你是什么种姓?

老奶奶回答:我是……,然后一辆货车驶过,轰鸣声淹没了她的回答。

寓意古老腐朽的种姓制度终会被现代文明淹没。

可电影终归是理想主义,用来给人造梦,就像泡沫,虽美丽多彩但只是一剎花火,会被现实一触就破。

因为在现实中,印度警方确实逮捕了5名疑犯,但几个月后却因证据不足而释放,案件性质也从奸杀案变成自杀案、荣誉谋杀。

虽然当地人权组织进行了抗议,但还是不了了之。

就连《第15条》在上映之际,都遭到了婆罗门群体的抵制抗议,他们向法院递交了抗议书,祈求禁止放映。

迫于压力,影片取消了首映,最后经过重重谈判最终成功上映,但反响甚微。

影片之外,想到了一个故事。

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率领农民起义时,向所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即“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或“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的意思。

但《第15条》告诉你,是的。

因为他们有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由三千多年前统治印度的雅利安人为了奴役原住民所创立,他们发展了婆罗门教,并将此定为教义。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对种姓制度有着这样的描写: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奢,商贾也……四曰戌陀罗,农人也……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付异路,内外宗枝,婚媾不杂……自余杂姓,实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详载。”

若要详细叙述过于繁杂,简单来说就是,婆罗门(后演变成印度教)教义规定根据神的不同部位将人种分为不同等级。

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达利特),这五个等级把印度人划成了不同的阶层,造就了现在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在当时确实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它逐渐变成了等级严森的社会制度。

自印度独立以来,不仅出台宪法规定不得有歧视,还引进了西方民主制度,只是高种姓与贱民之间的冲突反而与日俱增。

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统计:2015年38670起到了2016年就增至40801起。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底层人民的自我意识觉醒,另一方面是因为高贵人种固有的优越感。

比如电影中,因种姓制度,低种姓贱民的影子都不能落在高种姓人的身上,这是对高贵人种的玷污。

喝水不能用杯子,得用自己的手接着喝;不能和高种姓人一起吃饭吃饭;贱民碰过的东西全部都得扔掉。

底层的贱民只能从事最脏最苦的工作,如掏粪、清理下水道、打扫街道……,在崇尚信仰的印度,他们甚至不被允许踏入寺庙。

可见种姓制度的弊端,然而片中因要求涨三毛钱工资而被吊死的女孩的事件,在印度并非个案。

1968年,泰米尔纳德邦曾因为贱民要求加薪,高种姓地主与富农指使200名武装暴徒,袭击、焚烧贱民的住地,还将43名妇女与儿童关在一所房子里活活烧死。

那么,问题来了。

印度的最高种姓婆罗门只占人口的5%,剩下的95%,不论怎么努力肯定都是受到迫害和压迫的,他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反抗。

道理很简单,但也很难解决,因为其他种姓之间会互相比较,分出三六九等,即使同处底层,也要拼个你死我活。

就像拾荒者从来不会计较首富有多少财富,但他们会为了一个易拉罐争吵,甚至拳脚相加。

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也是原因之一,高种姓就是接近神的存在,他们是宗教的最高代表者,所有人都要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得到净化。

而且印度教教导人们即使身为低种姓也不要去反抗,可以通过转世、苦行和逆来顺受来改变境遇。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来世可以成为上等人,这辈子就别想了。

根据2011年,印度自己的调查统计,有接近80%的人信仰印度教。

这一年,印度的人口是12.5亿,即有近10亿人信仰印度教,他们接受的思想经过代代口耳相传早已注入灵魂。

这样的一盘散沙,是无法指望聚在一起。

所以,于印度而言,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单纯依靠宪法根本难以消除矛盾。

何况就算解决了种姓制度,它下面还有为人诟病的厕所文化与强奸文化,如他们认为踏进厕所是对神明的不敬以及德里黑公交惨案。

这些问题才是印度让全世界嘲笑的存在,也是他们国内发展的阻碍。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各自的文化都会有糟粕,去粗取精,顺应时代是根本,否则落后就要挨打。

微信公众号,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

 短评

我以前想当作家,当科学家,我觉得自己可以写关于科学的作品,但事与愿违。因为我出生的地方是人间地狱。

3分钟前
  • 丑橘
  • 还行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次看印度现实题材的电影,都会倍感震撼。不仅惊愕于印度社会里的残忍真相,也同样赞叹于印度电影的大胆和使命感。漫长的黑暗固然让人恐惧,但只要能看到光亮,星星之火也会变成灼心的红日。🙏🙏🙏

7分钟前
  • 陈家伟
  • 力荐

期待引进。即使没有身处那个环境,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绝望。试想,你生下来如果注定只能扫厕所,那怕你成绩多么优秀,你的上限早已注定是清洁工,这人生该有多么无望。

10分钟前
  • Logan wayne
  • 力荐

还挺…正能量的

1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2012年在印度游学的时候就发现,种族、宗教、地方豪强等是印度进一步发展的毒瘤。

15分钟前
  • 1~
  • 力荐

前进哪怕一小步也是进步。

17分钟前
  • 我真不是大雁
  • 推荐

印度的种姓歧视换成我国大概就是地域歧视吧?

20分钟前
  • 予风
  • 推荐

上海国际电影节观影。简简单单,工工整整。其实节奏和音乐处理的不是特别好。但就例如药神,一个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在如今国产片里就实属难得了。其实我们的空间还很大,让大众看到更多,思考更多。这样的主旋律,正能量也很好呀。

23分钟前
  • dolphin
  • 推荐

《第15条》这部印度犯罪电影,因为过于真实,几乎被当局禁播,导演都受到死亡威胁

27分钟前
  • Vincent
  • 力荐

种姓制度,流毒数千年。种姓不除,印度不兴。

29分钟前
  • 新狐
  • 推荐

有时候,这种暴力背后无声的持久的暴力,会被忽视,达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将之称为暴力,我们将之称为法律与秩序ps虽然有着个人英雄主义,但为印度有这样的题材点赞pps居然是调音师男主

30分钟前
  • 申申叹了口气
  • 推荐

8.2分,印度的《熔炉》。其实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艺术性能超过《嘉年华》,商业价值能胜过《熔炉》,但是这电影对现实黑暗的直接披露绝对不是《嘉年华》的刻意回避能比的上的,印度所处的种姓制度导致拍摄这种电影的难度肯定也远比韩国大。所以印度能拍出这部电影真的了不起。但我国不仅没有,甚至没能引进。。。

34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印度种姓歧视好像比美国的种族歧视,半斤八两,都是非人道,非正常,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35分钟前
  • 云图
  • 推荐

“恶魔之手”的中心部分有着叶脉状的东西,颇有弹力。边缘部分则像瞬说的一样,锋利得犹如剃刀一样,上面还生着倒刺。“这东西平时都缩在蛋壳里,蛋一破就会飞出来。”“飞出来干什么?”背后的觉回答道:“青蛇、念珠蛇之类的动物,要是把这个当成普通的蛋误吞下去,蛋壳会在胃里破掉, ‘恶魔之手’就会弹出来。就算要往外吐,也会被倒刺勾住。越是挣扎, ‘恶魔之手’越会把柔软的黏膜切开,粪块里包含的毒素就会渗透进去。”真是可怕的解说。念珠蛇是专门吃蛋的蛇,总是袭击鸟巢,把里面的蛋吃得一干二净。它生性非常贪吃,连弄碎蛋壳都顾不上,一口气吞下许多。

39分钟前
  • 张星翰
  • 推荐

一个完全不通印度国情、满脑子西方普世平等观念的城市高材生,去管一个地方警局,挑战传统种姓制度下的利益集团和黑幕,最终大胜。虽然可以解释为得道多助,包括宪法15条的金牌,但其高种姓身份却是获胜关键,而低种姓的反抗者死得都很惨。男主无论形象和表演,都和环境格格不入,全程困惑脸,倒也歪打正着地符合全片设定,印度的“城乡差异”比中国更剧烈。

43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最后看到女孩活着的感觉真好。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拍这样的电影呢?

44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推荐

跟《炙热》一样没有载歌载舞,只有底层黑暗的现实。尤其看到那个从下水道污泥冒出的清理工小伙子跟街上被拴在车尾排着队挨打的骨瘦如柴的“贱民”时,难过的同时觉得很可怕!人间地狱就是这样子了吧。

47分钟前
  • 一实
  • 推荐

打五星是因为看得比较早,现在觉得比杰伊比姆和剑客卡南差远了,简直不痛不痒。

50分钟前
  • 九日空
  • 力荐

那些根深蒂固的古老觀念很難移除

54分钟前
  • 菲氏葉猴
  • 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揭露种姓制度的落后和罪恶以及警匪勾结的黑暗。高种姓的人不把贱民当人看,贱民被轮奸后吊死示众,警察却逼迫贱民的父亲承认自己是凶手——所谓的荣誉杀人。新来的留洋副局长决定一查到底,不论多困难,都要找出真相,抓到真凶。电影里有个想要说出尸检真相的法医被警察恐吓:“与其写出这些没用的文字,你还不如去脸书上写诗。”回忆一下过去见到关于印度“荣誉杀人”的新闻,当时对于这种事情匪夷所思、十分震惊,看过电影后想想到底有几件是真的。印度种姓制度最大的问题不是高种姓人群的顺理成章,而是贱民的逆来顺受和习惯成自然。

55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