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犯罪元素

恐怖片其它1984

主演:迈克尔·埃尔菲克,埃斯蒙德·奈特,Me Me Lai,Jerold Wells

导演:拉斯·冯·提尔

 剧照

犯罪元素 剧照 NO.1犯罪元素 剧照 NO.2犯罪元素 剧照 NO.3犯罪元素 剧照 NO.4犯罪元素 剧照 NO.5犯罪元素 剧照 NO.6犯罪元素 剧照 NO.13犯罪元素 剧照 NO.14犯罪元素 剧照 NO.15犯罪元素 剧照 NO.16犯罪元素 剧照 NO.17犯罪元素 剧照 NO.18犯罪元素 剧照 NO.19犯罪元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2:14

详细剧情

  警察费舍尔(Michael Elphick 饰)避居开罗多年,最近被召回欧洲,参与一起连锁彩票杀人案的侦破。费舍尔拜会了恩师奥斯本,老人被警队开除后状况不佳,心血之作《犯罪元素》未受重视,而当年的同事克拉玛摇身一变成为警察局长。卖彩票姑娘的尸体在矿井中被发现,是连锁杀人案的最新受害者,费舍尔从奥斯本处得到嫌疑人格雷的零碎信息,按照《犯罪元素》提出的理论,费舍尔将自己想象成格雷,按照对方三年前的路线前进以求获得线索。费舍尔在路线上的妓院结识了一位东方女子金,自此被对方跟随。费舍尔逐渐迷失在混乱的欧洲,而金和格雷的关系也出乎他的意料。
  本片是导演Lars von Trier的长片处女作,获1984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奖等多项褒奖。

 长篇影评

 1 ) 影评选转 - The Element of Crime - 《梦归地狱》

拉斯的处女作,可以出人意料到这种地步,这是我事先没有预料的,先不论它是从谁处偷师,向谁人致敬,它自身所展现的厚积薄发,已足以让人惊讶地发现,一个导演逐渐成熟的过程,似乎不适用于他。该片的思想深度,毫不夸张地说,完全可与《反基督者》比肩。之所以做这样的比较,是因为他在其中所用的象征手法是相似的:如果说《反基督者》是一部颠倒的《圣经》,那《犯罪元素》则是一部颠倒的《神曲》。观众绝不会忘记片中那满目或昏黄或猩红的色调,也绝不会忘记那漫溢的水和似乎永远不会停止的瓢泼血雨,更不会忘记那无孔不入以致要侵蚀灵魂的呓语和诵经,还有无数黑恫的地窟和横陈其中的人的怪异的行为。所有这些都无法让人不联想到但丁所目睹踏足的地狱,那堆满亡灵、饱尝洗炼之浴、永遭天降之火的绝望之地。而主人公在催眠中回忆13年后(啊,13!)重回欧罗巴的旅程,则就如同一次梦归地狱的试炼。对比地,如果说《神曲》是但丁在精神导师维吉尔和女神贝阿特丽斯的引导下逐步升华的故事,那么本片就是费舍在精神导师奥斯本和女神琴的诱惑下逐步堕落的故事,而《犯罪元素》,恰恰就是费舍崇敬的《阿涅埃斯记》。片中符号、隐喻扎堆,不仅极大地加深了影片的深度,而且让人心潮澎湃,除了之前提到的漫水、暴雨、血红、火堆、地窟、隧道,还有通向象征罪恶的档案室的地狱入口般的天井,而象征得救灵魂的白鸽正挣脱出去;还有路途中的牧羊人,吹着潘神的歌曲将生灵吸引;还有犹如渡过冥河一般的小船和近旁天使般的孩童的眼望;还有同是象征仪式和罪恶的蹦极,从高贵落入沉沦的囚犯一般的人们,以及惩罚鞭笞他们的警察和他们的狗。更不用说还有象征淫乱者的妓女、象征十字架的标记、溺毙的驴马,以及意味深长的文字游戏,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则是费舍推理得出第七宗谋杀并写出字母“H”,“H”必然可以暗示“HARRY”,但它也可以暗示“HELL”,而之后二人更说出了一段十分值得回味的对话:

-It's not your work. Why can't you leave him to Kramer (Krama)? Kramer (Krama) and his men will get him in Halle (Hell).
-T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ramer (Krama) and me. I cannot stop until I understand. I owe it to Osborne (Virgil).
-You leave me (Beatriz) behind, Harry.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融合于一个完整缜密的侦探故事和精妙流畅的调度剪辑中的,因此则更可以说明本片达到的思想和技术高度。本片各要素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影片的有机体,堪称拉斯生涯中的一部传世杰作。

 2 ) 谁是罪人

作为欧洲三部曲的发轫篇,《犯罪分子》一登台就不同凡响,为纷繁的电影世界带来几缕异彩,并为导演之后风格化的创作竖起了大旗。本来一个关于警探侦破连环杀手案件的故事在商业片导演手中,会让观众两股战战,而这位丹麦的怪才导演却令观者纳闷重重、如坠云雾。影片情节很难说是精彩的,如果你想从这部影片中抽离出一个线索清晰、节奏紧凑、情节跌宕的故事,还是趁早放弃吧。导演也根本没有着力在故事的可信度与精彩度上,拉斯舞剑,意在画面,该片在当年的嘎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技术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犯罪分子》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经验,最为醒目的莫过于影片的始终如一的昏黄色调。这种色调没有黄昏夕阳余辉的温暖沉醉,缺乏咖啡色的醇厚典雅,也没有柠檬色系的青春清新,而是一种古旧的、残败的暗黄色,给影片涂抹上了一层整体的颓败感,似乎整个故事滋生在文明的废墟上。加上所有场景都是在夜里进行,搭配上这样的色调,更有神秘幽深之感。除了尽情泼洒古画卷般的褐黄,水的意象也得到了频繁的大量的反复的凸显。影片中到处都是脏兮兮暗沉沉的水,使得人物所处的环境总是潮湿霉烂的,水的漫漶更增添了影片的梦魇气息、迷宫氛围。从水中打捞起的一匹死马,也总是闯入人们的视野。马不再奔跑,不再嘶鸣,不再牵引疾风,而是淹死在水里,这个雄健硬朗、充满力量的意象,死去了。另外,还有昏暗灯泡、纷飞落叶、挣扎的驴、玻璃瓶、解剖刀等等晦暗物象点缀其间,这些意象的集合,构建出一副荒原的、末日的图景 ,所以虽然罪案是发生在电气时代,却毫无现代都市的纸醉金迷、群魔乱舞,倒是有卡夫卡寓言的悖谬荒诞、冷彻骨髓。

除了画面,影片的叙事模式也颇为惊艳,导演采用的是梦态叙事法,让主角在催眠中回忆,在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面来来回回,故事随着意识的升沉流转而展开,情节在倘恍迷离中推进,结局真幻难辨,连带把观影的人也带入了太虚之境。欧洲三部曲的后两篇《瘟疫》和《欧洲特快车》也沿用了这种奇特的意识流手法,这种叙事策略使得影片风格阴暗奇诡,有着表现主义和黑色电影的幽光魅影,同时兼具超现实主义的草蛇灰线,其在形式探索上的野心昭然若揭。摆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导演极力要在影片中打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烙印。----驱使影评人用放大镜逐帧看胶片,沉溺于符号分析,把电影的叙事手段作为电影的新方法论,用导演的名字命名一种新的风格----这正是本片导演想要的效果。早期的拉斯•冯•特里尔是那种不玩形式就会死的导演,在处女作中,他能够一路端庄(既端着又装着)到结尾,精气不泄、手脚不乱、神完气足,展现了对电影方方面面完全的、绝对的控制力。本片中一个警察通过心理同构、行为同步,最终完成了连环杀手的杀人计划,无非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而已,并非什么天外飞来的旷世创意。故事不精彩,但是风格实在太鲜明,所以引发的评论绝对精彩,几乎可以说这是专门为影评人拍的电影,其艰深晦涩、暧昧多解的镜头语言能够引爆无数话题,而影片形式至上的倾向更能引发广泛争论,无疑拉斯的电影上映日就是学院派影评家的狂欢节。----如果说电影的“影”字有四种写法的话,拉斯•冯•特里尔一定会创造出第五种写法。

按照通用的说法,拉斯•冯•特里尔的欧洲三部曲表现了相同的主题:纯粹的善最终如何带来恶。这当然是大而化之的说法,具体到每部电影,都可以在别的形而上层面进行探讨。《犯罪分子》片名的另一种译法是《犯罪元素》,既然是元素,就是本质性的东西,那么组成犯罪的元素到底是什么呢?拉斯给出的答案是:人。欧洲有两希文化传统,其中希伯来文化传统中,就认定人是有原罪的。亚当夏娃吃了苹果、该隐杀亚伯,这是人类源头上犯的罪,作为罪人的后裔,人生下来就是罪人。这是欧洲传统上的“负罪意识”,而到了现代,卡夫卡在他的《审判》中敏感的表现出一种富有现代意味的“负罪意识”,小说中主人公无罪而被审判,最终被枪杀,抽离了宗教背景,“罪”还是如影随形,隐射了威权社会中卑微个人的战战兢兢、动辄得咎。无论古今,关于“罪”的思索都是欧洲文化的重要因子。拉斯在他的欧洲三部曲中是这样体现“负罪意识”的:我们寻找罪人,最后却总是找到自己,“我”就是瘟疫的传播者 (《瘟疫》),“我”就是杀人犯(《犯罪分子》)。他的推理过程是:人是罪人,我是人,所以我是罪人。

上面关于《犯罪分子》的意象分析、风格概括、主题提炼,也许全部是错误的,不过,我想拉斯•冯•特里尔是欢迎任何误读的,因为他在片中设置的是一个多向度、开放性的阐释空间,他本人也不会准备一套标准答案在那里,既然没有靶子,也就没有脱靶一说。况且,误读对电影的传播也是一种不小的助推力量。导演借催眠模糊了梦与现实的界线,意识的汪洋是多么的深邃难测,有太多东西浮现,满地都是隐喻,触目皆是象征,围绕片中细节写一部书都不稀奇。在阐释的深渊边,我们只能汪洋兴叹。那么,只剩下了感受?是的,感受导演无远弗届的想象力,感受导演指挥若定的控制力。欧洲三部曲中第二部《瘟疫》是导演关于自身电影创作的的夫子自道,片中他饰演的医生就是瘟疫病菌的携带者,如果把“病菌”替换成“电影新理念”,那么就是拉斯的电影创作宣言:我就是旧规则的毁灭者,我就是传播电影新理念的原创者。而且,拉斯也预计到了自己的电影观念如瘟疫一般的对陈规的破坏力、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迅捷的传播速度,后来,他的“道格玛95宣言”一出,赢粮影从者甚众。拉斯是主张导演至上的,他的电影,处处可见导演的强力意志,其电影的形式太过富于侵略性,把内容挤压到了角落里,又喜欢把故事时空设置成孤岛或隔离区,在真空状态中,人物追随导演的指挥棒奔波来去,一个个面目模糊。太过强势的导演剥夺了观众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使得他们只能感受导演的感受。如此视观众如无物,未免太过傲慢,怪不得有些人对他的电影的态度是:学院派尽管膜拜去吧,我可要翻一翻白眼。



 3 ) 形而上的追踪

特里尔的《犯罪元素》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看,因为之前有几次看到开头那只挣扎的驴就不想再往下看。我甚至不知道《黑暗中的舞者》也是他的作品。这样,我想起奥斯本多次陈述的:系统性。诚然,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做事的根据,或有系统性的暗指,然而,心理上的系统性、或者犯罪的欲望,是否可循?像奥斯本三年前画出的谋杀地图?
    这是一场真正的催眠,回忆是后退的,而当他重新讲述的时候,这种反复却在向前推移,以至于这么缓慢、梦魇。
    在夜晚抵达,湖水和城镇在橘黄的光下抖动,而奥斯本的玻璃球灯仿佛就是这光亮的内核。这个充满腐败气息的地方,无数落叶在飘零,风呼呼吹过,而孩子唱出可怕的短谣就像在讲那个卖彩票的女孩如何被杀。
    费沙离开开罗来到欧洲调查一宗凶杀案,他唯一拜见的老上司奥斯本是个犯罪学家,他著书研究犯罪案件并进行心理分析,声称可以指引警察找到罪犯的未知活动,他是费沙的精神导师。但是当费沙开始寻找哈利格雷的时候,奥斯本却拿出照片指出哈利已经死于逃亡的路上,汽车的火焰随着讲述在照片上减灭。费沙认为他是受到恐吓,充满怀疑,决定自己追踪调查。
    费沙重现的是哈利的乡野之旅。他漂浮在水面上,带着是哈利或者是自己的护身符,按着报告上的线路,遇见哈利曾来到的旅馆,那里象个废墟,而身置其中的人却不自知,他和妓女一同上路并且假设她就是哈利的情人,或者根本就是。在这里,费沙和哈利不时重迭,相互叙述相互置换,费沙开始因为剧烈的头痛不得不用绳线勒紧头部。寻找“犯罪时的心情”是否也在假设中变成一种诱惑?他患上了哈利的头痛,直到他意识到自己身陷阴谋。
    费沙进入了自身的迷宫,他沿着线索却被缚其中,似乎在不同的体验里变换身份。当费沙准备结束故事的时候,被通知有一个卖彩票的女孩需要帮助,他们一同来到预计的地点,走过放满瓶子的空房,女孩焦躁不安,而费沙的护师符滑落下来,他突然被可能的犯罪心理触动,女孩想夺窗逃走却被他一手窒息而死。
    谁是凶手已经不值得揭示,奥斯本像一个预言家指出谋杀只是形式上的,是一种精神操纵,而他也因此为他“最后细节的系统性”找到了完美形式。
    现实是不值得模拟的,超现实表现却让导演和我们感到激动,催眠是深层的回忆还是某一层面上的再次探究?那无数的灯炮、落叶、沙石、驴、玻璃瓶、解剖刀,更像是费沙脑子里繁复的思考,借助于行动衍生,而我始终不明白他重复说的“我相信快乐”是有所指?最后的那场秋雨让我感到无限萧瑟。

 4 ) 备齐的元素

昏黄的暗光,到处像下水道般潮湿,工业化般肮脏,聚集混乱的人群,散乱的纸片,破碎的象棋…………
如果真有这样一本犯罪学教科书,我也一定想尝试。There is noting more practical than a good theory。
当片中的警察依着《the element of crime》的理论,穿者罪犯的衣服,走过他走过的地方,遇见他遇见的女人,住着他住过的旅店,发生相同的事故…………
那么,会有怎样的结果……
就是最诡异也最明显不过的了

 5 ) 理论之后……

欧洲是什么?欧洲是理性。

在催眠中,医生以画外音的方式不断重复地向费舍尔提问:“这是欧洲吗?”费舍尔回答:“这是欧洲。”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因为无论是影片的色调(典型的沙漠地区电影的色调)、人们的居住空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妓女都在逼仄的空间里蜷缩)等电影中的整体组成,都无法指向我们关于欧洲的印象。如果不是画外音的提示,我们很难将电影与“欧洲”联系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电影不厌其烦地提示我们,这是发生在欧洲的事?提尔到底想说什么?

一、理论是如何构建的?

在这部处女作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提尔后期反复使用的“马”,象征着生命与死亡、挣扎与绝望。还有绳索,无论是缠在头上的绷带还是绕在身上的灯线,象征着束缚与限制。但最主要的象征,却不是这些。而是“犯罪”。

“我们钦佩罪犯而非受害人。”

的确是这样,连环杀人案,有七个受害人,她们的共同特征是“买乐透彩票”的瘦弱的小女孩。注意,这一特征是根据侦查学所“抽象”出来的特征。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剥离、凝结、提取。是人为构建的产物。是一种“知识”。而她们叫什么?之前的生活状态如何?她们的爱恨情仇怎样?这些鲜活的、真实的、存在的东西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根据之前犯罪的特征,所构建起的一条被称之为“线索”的东西。这样,关于连环杀人犯,我们有了第一个基点。

第二个基点,是罪犯如何杀了她们,以及更重要的,如何肢解她们。

就像法医对费舍尔说的:

先将受害人窒息而死,再用破碎的玻璃瓶肢解,这是连环杀人犯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个特征则是作案时间与地点:

根据之前几起案件来看,杀人狂每个月杀一个小女孩,作案地点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正方形。

但随后发生的两起案件,打破了正方形的假设:

而是一个字母,这个字母恰恰是前期被怀疑对象“哈利”的首字母。

这样,一个关于犯罪嫌疑人犯罪规律的完美理论得以形成。而这一规律,恰恰符合教授的《犯罪元素》理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套“精准”的系统(理论)来准确预测嫌疑人的下一个作案地点与时间,守株待兔,一举缉之,大功告成。

二、现实是如何“发生”的?

费舍尔与教授交流后得知,嫌疑人哈利在几年前就在教授追踪他的过程中车祸身亡。不知是什么原因,教授还留下了车祸现场的照片。

费舍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会留下这张照片。其实,费舍尔更大的疑问是:如果哈利死了,那么在他死之后的案子是谁犯下的?

因此,费舍尔给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哈利没有死,这张照片只是为了掩饰哈利没有死这件事所做的伪装——“真实情况”是哈利威胁了教授。而且,费舍尔在教授孩子的房间“无意中”发现了教授声称已经丢失的(或者经哈利威胁而销毁却没有销毁的)对哈利的追踪记录。

注意,此时,心理医师在画外音中提示:这份追踪记录只是一份田野调查材料而已。但费尔舍却不这样想。在他眼里,这份追踪记录是“印证”老师理论最好的线索图。于是,为了找到哈利,费舍尔开始沿着哈利曾经的路线又走了一遍。主要是住进哈利曾经住过的旅馆房间,通过哪些曾经与哈利接触过的人构建哈利的一切。甚至模仿哈利的头痛状态,让邂逅的妓女琴给他开药,故意制造头痛的感觉。甚至让琴称其为哈利。

慢慢地,费舍尔陷入现实与幻想的交错之间,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哈利还是费尔舍。但一个收获是,根据犯罪时间地点的规律,警方遗漏了一起没有被发现的案件。费舍尔根据规律,找到了尸体。虽然他自己带有疑问:“哈利从来不隐藏尸体。”而这具尸体却被隐藏在一个放满马的尸体的水洞内。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已经说明“理论的正确”。因为,理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效力。

接下来,费舍尔接到信息:哈利联系了一个卖彩票的女孩。因此,费舍尔全副武装,带着女孩去了约定的地点,等待哈利的到来。但哈利没有来。面对恐惧的女孩,面对因恐惧想要逃跑的女孩,费舍尔自己掐死了她!——这一刻,费舍尔完全变成了哈利。这一刻,理论再次彰显了自己的正确。

三、现实是如何发生的?

影片的结尾告诉我们,教授在自杀前坦白了一切:后来的案子,实际是教授自己犯的,甚至,琴就是教授的妻子并给他生了孩子。只不过,琴所知道教授的身份,不是教授,而是“哈利”。

因此,那张照片记录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唯一的嫌犯——“哈利”因意外死亡。从后来电影的近景镜头可以看到,照片上教授的落寞神情。哈利的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授的理论将很难被“证实”。

也许,教授认为,哈利也许不是嫌疑人。因此,在哈利死后,教授一直在等待新的案件发生。但它却迟迟没有发生。

教授的理论也一度受到怀疑。教授后来没有再教书,理由是学科需要“重建”。教授该怎么办?

既然,连环杀人犯没有再杀人。那么,必须有人站出来,继续杀人,而且是按照理论构建的模式杀人。教授,只能亲自下手。费舍尔也曾怀疑,问法医,会不会有人模仿连环杀人犯的手法。法医告诉费舍尔:如果真的是模仿,那么模仿得也太真实。而且有个细节是报纸没有披露的,受害人都是在窒息死亡后被肢解的。当然,这一细节不为常人所知,但作为警察学校的教授,确是知道的。

因此,虽然带着对案件的种种疑问,费舍尔一直选择相信教授、相信教授理论,并在随着案件深入调查而逐渐癫狂的状态下,在有意无意间,帮助教授完成了最后的杀人。

就这样,理论胜利了,以篡改、扭曲、掩盖、疯狂的方式,胜利了。

人性呢?真实呢?历史呢?存在呢?统统让位于理论,被修改,被剪裁,严丝合缝地“符合”了理论。

——讽刺的是,理论是人创造的,但人最终成为理论的奴隶!

结尾:回归

欧洲人为自己的理论传统所自豪,他们认为他们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并通过基督教予以整合,在中世纪之后,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各种理论更是层出不穷。这些理论基本都围绕着“理性”来展开。理性是什么?是精明的计算,是系统,是严丝合缝的逻辑,是秩序,是预测,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规律”。有了它,人们就能掌握宇宙和人间的秘密;有了它,人们就不再恐惧未知和未来;有了它,人们就能安心,因为“一切尽在掌握”。

所谓“旧”欧洲文明,就是围绕着理论与理性被记录、描述和构建的。但真实的欧洲是这样的吗?可以用一个小事来反衬这种说法:看一看拉波特在《屎的历史》中所记录的真实情况,欧洲人在抽水马桶发明前,排泄物是直接倾倒在大街上的。

因此,本部电影的事的确是极有可能发生在欧洲的,是关于欧洲文明的反思,但这一问题并非欧洲所特有。我们也有自己的理论。因此,提尔所做的,是关于人类思维的反思。我们并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那么智慧。但是,我们却有可能疯狂,一种因为对理论完美性深信不疑的疯狂,一种因为对理论正确性的疯狂。这些疯狂并不新鲜,无论是中世纪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还是20世纪初期西伯利亚平原,这种疯狂在不断地重复。

不过欧洲哲学自尼采以降,已经不断对其理性传统进行反思。我们,做的显然不够。

理论的符码应该是“理论可以解释的/理论不可以解释的”。所以,这时候你就能理解孔子的伟大:“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但如果理论的符码被扭曲成“符合理论的/不符合理论的”,那么,那些不符合理论的,只能被掩盖、排除、压制甚至消灭。因为,它们属于异端。正如提尔在《女性瘾者》和《反基督者》中所展示的异端一样。理论在它们面前,毫无力量。

我们该怎么办?

提尔没有给出答案。他只能借助一个符号:开罗。

开罗是什么?开罗是古埃及。是曾经不比欧洲文明差的文明所在地。是另一种文明的所在地。

但这个符号也仅仅是符号。是一种象征而已。埃及文明未必能拯救欧洲文明。它只是作为与欧洲文明的“此岸”所对应的“彼岸”的一个象征。

但也许,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回归。回归常识。尽管这样等于什么都没有做,等于仍然要心存恐惧地面对未知,但这样做,毕竟比为了理论而压抑人的尊严更好。

所以,那些关于爱的理论,关于恨的理论,关于人性的理论,关于法律的理论,关于国家的理论,关于社会的理论,关于宇宙的理论,安静地在那里就好。

我们既不能不当真,也不能太当真。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任何哪怕是看上去如何精密准确神圣理论的奴隶。

 6 ) 不好好讲故事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这样的电影留给观众的只能是一脸问号,前半小时不能说毫无内容,也只能说全是废话,没有主题。

整体画面所营造出的所有元素都导向为使观众产生不快的情绪,很难使我静下心来一动不动来看它,我喜欢看有剧情推动的电影,意识流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这部电影,不在我接受范畴中。

可又不得不折服于本片中出现的神奇镜头,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这是怎么拍出来的,把这部电影权当做导演炫技之作则完全没了问题,没错,怎么炫怎么来,剧情并不服务于观众,整部电影仅是当做一部竞选的作品,拍给那些专业的评审人看的,所以一部追求获奖的电影普通观众很难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弯弯绕绕下,这位主角追查的凶手竟是他自己,这部电影让我觉得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觉得他把故事讲述完了,这样就好了。

通篇满嘴的犯罪心理,但涉及到的全是意识流,根本没讲明白。除了嗑药和妻子离婚外,我也没看到对这位警官的不健康心理有什么铺垫,就硬扯。

犯罪者的心理非常复杂,因为犯罪本身可能源于多种因素。一些犯罪者可能有心理问题,如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行为异常或缺乏自控力。其他犯罪者可能由于社会和环境因素而犯罪,如贫困、缺乏教育、家庭问题、社交压力等。一些犯罪者可能具有攻击性、冲动、自私和不道德的特点,这些特征使他们更容易犯罪。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因人而异,但通常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特征有关。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犯罪行为。以上这些所有元素在这部主要叙述犯罪的电影中只有一丢丢,真的,导演拍电影这么糊弄也是可以的。

 短评

拉斯冯提尔长片处女作,极度风格化,够变态够极致。。摄影很牛逼,炫技都炫得很高级。漫长的黑夜,铅黄的色调,永不停歇的凄风斜雨,创造了一幅绝美的末日情景。。故事也很厉害,真实、催眠和想象的三层时空,逆流而上,追踪犯人,探寻真相。警察是凶手,凶手即警察。我是罪人,罪人即我。

2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如此一个control freak,谁想之后却“返璞归真”出dogma95。不管片子本身是否过于追求形式而内容肤浅,作为第一部长篇,浓厚的塔可夫斯基氛围也足以让我陶醉。

7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

永远是黑夜。全靠摇曳的黄灯和来历不明的红色光源照明。要过很久才能看清主角的脸。镜头在光与暗间匪夷所思的切换。从墙壁上神秘橱窗飘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洞穴。冥河之水上飘荡的时而是散落的“彩票”时而是废弃的“档案”。一名貌似侦探的男子,不时与虚空中的旁白者对话。他来自埃及,他不断提及“欧洲,欧洲”。没有个性或只有伪装的个性的人们。关于一桩离奇的伪连环谋杀案(“彩票杀手”)的伪犯罪惊悚片——惊悚片迷将彻底被剧照欺骗。警察局长用充满肉欲的姿势从背后紧紧抱住侦探,然后拔枪对着受害者家人狂射。有几分卡夫卡,但更像是罗布

12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推荐

欧洲首部曲~

13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在地下道,床在水中漂的那一幕让我想起了人偶,流放的精神

1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须认真观摩的一部电影!一个犯罪理论的导师拉着自己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延续犯罪事件的心理体验!黑与红的双色画面给本是悬疑的故事又增添了一种朦胧感!现实与思想不断交叉换位,使得电影凌驾于现实之上,有种进入精神病思维中的错觉!迷幻的气氛的渲染也使得整个电影的基调又多了一份吸引力!

17分钟前
  • 大隐隐于市
  • 力荐

看了这部电影,反过来觉得David Lynch相形之下真是可人。另外,就是觉得北欧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即是Lars Von T. 或者Bergman,其生活及美学观念诚有特别的地方。或者冰岛的破产,丹麦的自杀率以及瑞典的"越洋酗酒"云云,大概有那么一点必然性的。

20分钟前
  • 听候清退旧精魂
  • 还行

只能用“对于某些导演来讲把早期电影放在其美学体系中加以横纵对比系统讨论本身就是不合适的”这一说辞来为拉斯·冯·提尔这部既形式又生硬、原创性欠缺且轻浮扭捏、全无个人风格可言的作品开脱,好在他后来以道格玛95作为垫脚石,几乎全面推翻自己在本片中实行(或实验)的创作方式,从而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21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拉斯·冯·提尔“欧洲三部曲”之首,处女作便在炫技与形式上大显身手,语不惊人死不休,无怪乎斩获戛纳技术大奖。1.怪怖的单色打光,一切都浸泡在昏黄与暗红中,形塑出败落,荒芜,阴暗,潮湿的“欧洲”空间;血红与幽蓝的灯泡,绿色的灯管,闪烁的蓝色警灯,土黄的提灯与光源。2.疯提尔拿手的极端机位(尤大俯拍镜头与倾斜构图)与慢镜初露锋芒,还有各种或逼仄、压抑、幽深的画面,配上鲜血、火焰、黑夜与死亡,宛若但丁[神曲]中的炼狱再临。3.受老塔影响明显,水元素漫溢在各处,无尽的大雨与漂泊的小船,还有蹦极自尽的仪式。4.内核还是关于人性内在的罪恶之根,还有对犯罪心理学理论的过度执迷所导致的反噬与自毁,一如男主与老警察重演与体验杀手路线后犯下新的罪行。5.催眠母题同[欧洲特快车],梦境、回忆与现实如林奇般交织难分。(8.5/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故事是男主按照犯罪圣经揣摩罪犯心理,扮演其人与之同化,自我心理暗示沉沦。泛黄胶片画面弥漫一部从头至尾潮湿阴郁的风格影像,我想说,也可看作湿漉漉默片上色黄的《Sin City》。

24分钟前
  • somnambuleNRR6
  • 推荐

这就是真正的欧罗巴,滤镜拨开以后全是疮疤

2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很适合Irons或者VonCydow嘛,在卖弄效果的电影里,我觉得它是最最最好的。片尾曲很好

31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犯罪元素》是评论家掀起的现象,至今冯提尔仍不回应此片的“主题”,而丹麦人对这位“非常不丹麦”的导演和此片的叙事风格更是不买账。很显然在风格上冯提尔确实在致敬塔可夫斯基,而德国已经成为冯提尔欧洲的中心motif了。

33分钟前
  • Manchild
  • 推荐

以为CC出品必属佳片...看到豆友们装逼成群就恶心...Lars you're just a phycho, a sick fuck...杂乱散落虚无空洞徒有形式...亏得还在那解读...只有像他那样的自闭抑郁神经病人才欢呼...

38分钟前
  • pksky
  • 很差

《犯》是一场镜像催眠,深红滤镜下的harber是一个符号,欧洲的中心区域则如同塔可夫斯基镜下的“The zone”:阴暗,潮湿的工业地狱,特别注意的是LVT采用了“黑色侦探片”的风格与架构。并通过独特的叠化与无缝剪辑将犯罪与艺术间找到了共同性,那么破案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派”表演体系

4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意识的迷宫,意向的碎片,卡夫卡式的梦魇

47分钟前
  • 孤树傲海
  • 力荐

像是在极度潮湿的照片冲洗室布设一个精神牢笼,用过往、现实、催眠、他人经验、代入想象来五花大绑一颗逐渐迷失与沉陷的心灵,红光不绝,衣衫不干,残梦不醒。嗡嗡嘤嘤地,几乎连局外人都被勾到那个迷魂阵里,也头痛,也晕眩,也怀有作呕的精神强迫,却不知何处涌泄。长片处女作风格很强烈。三星半。#桃花岛观影团#

5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很特别,需要进入,二三十分钟以后就很好看了。含糊不清的叙述、模糊纷乱的画面,也形塑出了完整的故事,当然还有藏在意识精神中的无限可能。

53分钟前
  • xīn
  • 推荐

虽然没看懂,但是可以看出Lars von Trier相当用心。虑镜用了几面啊,老Lars?学塔可夫斯基了吧?

54分钟前
  • 还行

技法巨炫酷。画面看起来确实像《夜心曲》的延续,画质好烂,但潮湿、昏暗、如地狱鬼火般摇曳的影像传达情绪营造气氛一流。脑残粉确实。迷人旁白缓缓萦绕,对心理的窥探亦十分有趣。其中一段童谣竟是《杰克造的房子》,你提真的太会玩了。另想说,这是我看过与詹神小说的心理描写最接近的一次视听体验。

56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