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1994]

爱情片美国1994

主演:布拉德·皮特,安东尼·霍普金斯,艾丹·奎因,朱莉娅·奥蒙德,亨利·托马斯,卡琳娜·隆巴德,坦图·卡丁诺,高登·图托西斯,克里斯蒂娜·皮克勒斯,约翰·诺瓦克,肯尼斯·威尔什,尼格尔·本内特,基根·麦金托什,埃里克·约翰逊,兰德尔·斯莱文,大卫·卡耶,查尔斯·安德烈,肯·科齐格,温妮·孔,巴特熊,格雷格·福西特,加里·A·赫克,马修·罗伯特·凯利

导演:爱德华·兹威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2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3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4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5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6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3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4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5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6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7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8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19燃情岁月[199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3:01

详细剧情

  辽阔的西部草原住着一位父亲和他的三个儿子——父亲是退了休的骑兵上校,三个儿子个性鲜明:大儿子艾尔弗莱德(艾丹•奎因 Aidan Quinn 饰)忠厚老实,二儿子特里斯坦(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狂放不羁,最小的儿子塞缪尔(亨瑞•托马斯Henry Thomas饰)温文尔雅。  父子在大草原的生活随着塞缪尔未婚妻苏珊娜(朱莉娅•奥蒙德 Julia Ormond 饰)的到来而改变。苏珊娜年轻漂亮,给艾尔弗莱德带来了内心的震动。他暗恋她,然而苏珊娜心里却不由自主的迷恋上豪放粗犷的特里斯坦。出于道德的坚守,他们一直压抑着内心的感情。  直到塞缪尔壮烈牺牲在前线,事情有了变化。特里斯坦非常爱戴哥哥,无法面对已经爱上苏珊娜的现实,于是离家出走。而苏珊娜万念俱灰,答应嫁给了艾尔弗莱德,而特里斯坦在草原之外也已结婚生子。事情好像趋于了平静,但特里斯坦妻子的亡故又令事情有了波澜。

 长篇影评

 1 ) 《燃情岁月》中的一些细节:战士的躯体下那颗脆弱的心

一、Tristan与“熊”的宿命对决

整个故事似乎都围绕着Tristan与“熊”的纠葛,无论是真正的熊,还是他内心的那只“熊”。然而全片当中,出现真正的熊的次数不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One Stab的讲述中(好像都是在他与信件的讲述中...),他提到Tristan的母亲以寒冷的冬天与可怕的熊为由离开了他们。之后,大儿子Alfred经常写信与母亲联络,但是二儿子Tristan却不愿意提起她。这里已经揭示了这俩兄弟的反差。Alfred的内心更能经得起世俗的考验,他理解母亲,都更愿意活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之下。而Tristan的内心其实很脆弱,无法接受亲人的离开,但他并不是因此讨厌母亲,相反,他在以他的方式努力希望唤回她,而这个方式则是代表着原始文明的狩猎。

少年Tristan正在悄悄接近熟睡中的熊

说来也巧。Tristan出生后便迎来了这样寒冷的季节,One Stab将他包裹在熊皮中以渡过严冬。这似乎给了Tristan启发:如果能杀死这头熊,便能取其皮毛为母亲守住温暖,并以此证明自己拥有保护她的实力。然而,他失败了。而且没想到的是,这次与熊的交锋竟预示着他这一生的命运。

第二次出现则是在Tristan听说圈养的羊遭受了熊的袭击后,与众人愤愤前去准备枪杀它的时候。

壮年Tristan正在瞄准熊

但最终,Tristan即将予以其致命一击的手停了下来。是因为他回想起不久前没能救下被铁丝网缠住的牛犊并开枪结束了它的痛苦的自己吗?Tristan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与自责之中。他没能救下牛犊就如他没能救下他的弟弟Samuel一样令他自责。哥哥Alfred的离去与他打拼后的成就,酒吧的失控给父亲造成的麻烦等都令他感到自卑。Tristan终究没能斗过心中的“熊”,他再次失败了。在不经意间对Susannah拔刀相向后,Tristan意识到他有朝一日可能会伤害到她,便选择了离去,想让时间慢慢战胜内心的“熊魔”。只是没想到的是:他的离去也会真正伤害到Susannah,并且,这次“斗争”的时间远远比他想象的要长。

第三次出现是在电影的末尾,也是Tristan这一生的终点。

老年Tristan正在与熊展开殊死搏斗

Tristan对熊挥出的每一刀,伴随着的每一声呐喊,都是一次释放、一次复仇。最终,这位传奇人物的悲剧,落幕了。

熊在Tristan人生三个时期的出现象征着它们之间搏斗一生的宿命。

二、Susannah的狗

在Susannah登场时,有一条狗伴随在她身旁。

Susannah的冠军犬Finn

Alfred问Susannah:你喜欢这种外表奇异(exotic)的狗吗?

Susannah答:Very much,Mr.Ludlow

这里似乎是一种隐喻,暗指Susannah将会喜欢上三兄弟里外表最奇异的Tristan。

归来时的Tristan

你看,即便Tristan打扮了自己一番,也看不出是一个正经的社会人,倒是有点像魔法学院的学生。

三、One Stab的神秘仪式

影片中一共出现两次,One Stab在别人的脸上,画了若干条垂直交叉于眼睛的黑线。

One Stab进行于Tristan的脸上
One Stab进行于小Samuel的脸上

同样的,影片中还有一个出现两次的元素,那就是母亲。第一次是Tristan的母亲,第二次是小Samuel的母亲,她们的名字都是Isabel。

对于印第安文化并不了解,不明白这图案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是战斗?是复仇?还是表明一种人生的状态?

第一次出现是在Tristan的母亲离开后。

第二次出现是在小Samuel的母亲离世后。

四、Tristan的男儿泪

Tristan是个内心敏感的战士,毫不吝啬自己的泪水。

第一次流泪是在Samuel死后,冷静了数月后出现在Samuel的墓前痛哭。

Tristan在弟弟Samuel的墓前痛哭

这里有一个对比,不久前有一个场景:哥哥Alfred在Samuel的坟墓前向Susannah猛烈地求爱。而Tristan则微弱地试图拒绝Susannah的安慰,因为这会使他更加崩溃,负罪感更深。

第二次流泪是在远行归来后,看到中风且白了头的父亲,与他深深相拥。

Tristan与父亲含泪相拥

这时候的百感交集难以形容。父亲那句“AM HAPPY”触动了多少观众的心。

第三次流泪是在监狱与Susannah的诀别。

Tristan为Susannah留下的泪水

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那句话:“放下武器,我就无法保护你。拿起武器,我就无法拥抱你。”

Tristan是真心爱Susannah的,但他脆弱的内心一度让他认为Susannah跟他在一起不会得到幸福。爱她就要保护她,而保护她却不得不远离她。然而事实却与他想的截然相反。他所做的决定并不能产生他想要的结果,这也体现了他所代表的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令Tristan流泪的都是Tristan深爱的人:他的弟弟Samuel、他的父亲William与他所爱的Susannah。

五、送给Isabel Two的戒指

Tristan后来与Isabel Two结婚,在结婚之前,他曾将一枚戒指送给了Isabel Two作为礼物。

Tristan送给Isabel Two的戒指

可以看到,Isabel Two戴不下这枚戒指。与其说是Tristan不懂尺寸,不如说这枚戒指本来就不是为她准备的。

在原著小说秋日传奇中,写明了这是Tristan准备送给他母亲的红宝石戒指。可能是因为Susannah嫁给了Alfred的原因,Tristan一时冲动把这枚戒指送给了Isabel Two。

由于电影稍稍改动了Susannah的身份,所以我更一厢情愿地相信这枚戒指是为Susannah准备的。

另外,关于Tristan对Susannah和Isabel Two还有一处对比。那就是两场床戏,与Susannah的床戏中翻云覆雨,同Isabel Two的床戏却风轻云淡。这里可以认为Tristan更爱Susannah,也可以认为后者表现了Tristan内心的“熊”沉睡了。

Tristan身边两个女人的悲剧,都与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有关。Susannah死于内心的煎熬,因为她痴心地向往着Tristan。Isbel Two死于外在的干扰,因为她忠心地跟随着Tristan。

她们都因Tristan介入了不属于她们的文明。

六、关于“传奇”

片头说:“有些人能够清楚地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并遵循其生活。这样的人要么变成了疯子,要么变成了传奇。”

One Stab拿着被Tristan砍下的熊指开心地笑了

什么是疯子?什么是传奇?这里又体现了两种文明的冲突。在我们或者大多数人眼里,与熊作战、割人头皮、离爱人而去等都是疯子的行径,因为我们生活在现代文明中。而在One Stab的眼里,在子孙被现代文明的刀枪所屠杀的One Stab的眼里,这位奇异的Tristan,就是一个传奇。

 2 ) “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影片的开始如是说,我一直都是听着自己的心灵的声音 生活的,可是,我没疯,也没成传说。又或者,我已经疯了,只不过自己不知道,别人也没发现而已。。。

很久以前就听了燃情岁月的主题曲,很喜欢,反覆的听,百听不厌,然后今天,终于看到了电影,领略了那种放诸天地间的宽广和壮阔。在第16分钟,终于看着画面听到了我喜欢已久的音乐,那种舒缓,无以复加,狂野悲愤却又浑然天成,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飘忽不定,时而呐喊悲呜,时而沈吟低语。

 3 ) I will wait for you, forever

等待 让我想起一句话:“永远到底有多远” 继而 让我想起《The legend of Fall》(《燃情岁月》)。其实 等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但是 却让影片中荒凉的西部更荒凉 让金色表层下的悲怆更悲怆。 “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 这样的人 不是疯了 就是成了传说。”毋庸置疑 Tristan成了传说。但是 爱上这个传说的Susan 终究没能逃过致命的劫数。作为观众 我们会诟病 会指责 她的未能坚持。那是因为 我们忘记了 同susan一样 我们都是不能坚定地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的俗子。要有多强硬的心 才可以支撑着独自将岁月慢慢看老。 "I will wait for you, forever"

 4 ) 是一个命犯天煞孤星的男人

很喜欢《燃情岁月》里带着宿命而悲壮的电影配乐,还有那个金灿灿中透露出恬静的秋天颜色。那画面带着神奇的质感,带着苍凉色彩的草原辽阔,阳光似情人的眼波抚摸着崔斯汀的背影和的的作响的马蹄而过。
放浪而狂野的崔斯汀,他的眼睛是深渊也是大海。
然而,崔斯汀注定是一个命犯天煞孤星的男人。
苏珊娜爱上这样的男人注定会是一场悲剧,可是却无法逃脱。
我听着电影里消沉如冰雪初融的音乐,看着崔斯汀的痛苦与失落。看着他金色的长发飘荡在藏蓝的天空里,身影随着远山一起慢慢遁入森林的气魄。
那条水银一样缓慢流淌的大河,仿佛神秘的寓言般沉默。
他眼睁睁的看着山莫死在德军的机枪下,他旁若无人的哭喊,他诅咒着上帝,他按着古老的印地安仪式挥刀取出自己弟弟的心脏。
他的弟弟死了,他的哥哥艾弗雷德带着心灵上的创伤离开了草原,他的父亲因为中风而备受折磨,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这个家,理由仅仅是那里的冬天太寒冷。
战争结束后,崔斯汀没有回家,他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外面的世界,仿佛他一直都是这样的游荡。
然后突然有一天劲风袭来,他回家了,金色的长发在放中飞扬如招展的旗帜,那是一种不羁的韵律,同时也带着无限的苍茫与空旷。
当崔斯汀回到农场时,他与苏珊娜之间的爱情爆发了,失落的艾弗雷德离开农场独自进了城。农场的生活尽管又恢复了平静,但是弟弟死亡的阴影始终让崔斯汀无法面对他所深爱的苏珊娜,崔斯汀后来离家远航,他的身体才是他真正的帐篷,他走了,逃避了苏珊娜的爱,却带走了苏珊娜的心。
他去远航,在波涛骇浪中寻找着心灵上的安宁。他去流浪,那颗狂野的心,也许真的如印地安老人所寓言,直到死亡才会停止追求自由的本色。可是,在鸦片和女人中间,他变得更加茫然,漂泊的宿命有时候会让他感到失望与沮丧。他又选择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森林与河流,马群与远山的怀抱。
崔斯汀与伊莎贝结婚了。
那个从小就暗恋他的印地安女孩,笑起来会露出白白的牙齿。
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快乐的生活着,草原总是能赋予人们最简单的幸福。
而崔斯汀忘了,他曾赶着奔腾的马群从天边走来,他曾经走进过一个女人的生命,留给她的却是无尽的饿空虚与等待。
在多年以后,她成了他哥哥的妻子,隔着铁栅栏,她轻轻地、忧伤地:永远真的是太远了。
她的爱情是低到尘埃里的花朵,低低的绽放。
激情与回忆,痛苦与缠绵似乎是燃烧着她生命的火把,她也知道他不会属于她,他留给她的注定只能是眼泪和伤痕,可是她却已经爱得无法自拔。
后来,伊莎贝被愚蠢的警察乱枪扫中,已经归于平静的崔斯汀内心再次燃起了火焰,在父亲和哥哥的帮助下,他报了仇。
而仍然爱着崔斯汀的苏珊娜无法面对自己的感情,她选择了永远的逃避。
崔斯汀的哥哥把苏珊娜的遗体带回了草原,一家人又团结在了一起。
历尽沧桑的崔斯汀把父亲和孩子交给了大哥,他选择独自离开,从此浪迹天涯,直到生命的终结。
草原上的那条无声的大河冲刷着岁月的痕迹,它缓慢的流淌着,似乎一个述说故事的老人,可是没有人能看见水面下激流暗涌。有像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来自心灵的声音,他们依着那声音作息,这种人最后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崔斯汀注定了是一个不肯安歇的灵魂,爱上这样的男人是不幸的,可这并不是他的错,因为是他血液里滚动的潮汐让他流浪,这种流浪注定要贯穿他的出生到死亡。崔斯汀在落叶时节诞生,那是一个可怕的冬天,他母亲生他时差点死掉,印地安老人把他包在熊皮内,整晚地抱着,等他长大了,他教他猎杀的乐趣,据说,当猎人从猎物的身体中取出心脏,握在手中,它们的灵魂就能得到释放……在童年的时候,他就以猎杀灰熊的方式来挑战勇气,那场与狗熊的搏杀中,他的血与熊的血溶在一起,从此,一种伟大征服欲左右着他的一切。到了最后,他也以同样的方式选择了结束。据说,在美洲印第安人传说中,熊是英雄灵魂的拯救者。他因此也注定命犯天煞孤星,无伴终老,孤独一生。这是英雄的寂寞,从此浪迹天涯。纵使能够排山倒海,亦无法再见自己的爱人。
影片最后,讲述着故事的印第安老人在篝火面前为崔斯汀的一生做了总结:“疼爱他的人均英年早逝,他是石头,他和他们对冲,不管他多希望去保护他们。他死于1963年9月,秋天,月圆之时,他最后路面的地方是在北方,那儿仍有许多待捕猎的动物。他的墓并没有记号,但没有关系,反正他常活在边缘之地,在今生和来世之间。”这是一个男人带着他那颗永不竭止的心,在宿命的洪流里翻滚的故事。凡他所爱的人必都离他而去,凡所爱他的人必都受尽伤害,这样的故事注定让人心碎。

 5 ) 在我看来就是烂片

哪里来的这么高的评分??开篇二十几分钟弟妹就扑到大伯子怀里吻起来了?不懂女主美在哪里?三个儿子跟没见过女人似的。小儿子鲁莽蠢找死。皮特一伤心就跟弟妹抱一起,因为一个女人亲兄弟感情就破裂了。苏珊失去一个男人就会巧妙的找到下一个接盘侠,未婚夫死了就跟pitt滚床单了,皮特写信分手了就把信给备胎看,随意拥抱随意拭泪不拒绝。什么听从自己的内心?皮特一言不发就要远走,睡了人就跑,也不给老父亲写写信,什么儿子啊。还有啥海誓山盟啊,一个说要等一个说别等,一个不等了一个回来又找人,神经病啊想干嘛干嘛。苏珊求复合被拒绝就自杀,不懂。哎,难看,看着生气。一星给风景

(有些西方电影啊,爱情总是来势汹汹又来去匆匆,什么好听的话啊,浪漫的誓言啊,责任啊,都比不上他们的自由啊,你要你的自由,她有她的备胎,都是个人的自私罢了)

就最后复仇那二十分钟凑合,但跟主题有什么关心呢?燃什么情燃什么岁月了?感动在哪儿了,教育意义在哪儿了?我还小,看不懂,我就觉得这片子骗了我两个多小时,生气。

 6 ) 内心的声音

    生命是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牵拌自己前行,而内心的声音,早在懂得谄媚于人之前就消失殆尽,又或者,永远在耳畔孤独的回响。
    我们无法抵挡Tristan从原野上策马呼啸带来的狂野,无法阻止Alfred带着文明进程的光环在人群中脱颖,无法拦截单纯的Samuel走向他并不了解的战火并失去生命,编剧选择了Susan去承受这一切,在她的时间坐标上,上校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现陨落,但每个人都背负着她无法实现的希望,胶着一生的爱恨和等待,在时间和命运捉弄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自由的气息是残酷的,Tristan流淌着熊的血液,追逐着自己的冲动。在Samuel的墓前痛哭的男子,长发飘扬,柔情似水,任何女人都难以逃脱那样深情地懦弱,susan也不例外。爱上狂野的自由,就意味着接受他残忍的选择,“即使我有了孩子,你还是要走吗?”Tristan几乎没有迟疑的翻身上马,尘土飞扬中抛下流涕泗流的爱人。他是爱她的,我坚信。只是,自由的天性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如此又怎么能顾全爱情的美满?年复一年的等待,只有莫名的玩意从孤岛或荒地寄来,还有铺天盖地的寂寞和深入骨髓的绝望。她没有想到过还有重逢,“永远太远了”,这是Susan的借口,因为那个以为永远到不了的等待终点居然出现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的后悔和惊异,命运是如此的捉弄,小伊莎贝尔的礼服、跨坐在Tristan脖子上玩耍的samuel,那原本都是她的,熬过了那些年空洞无望的等待,还要忍受将爱人和梦想拱手送人的悲哀。
    susan身上流淌着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爱和梦选择坚持,因为理想太遥远而不得不放弃,因为我们不是坚定地追随自己内心声音生活的俗子,所以不能像小伊莎贝尔那样,从小就坚持“他是我的男人”并固执的等到了那一天。或许,时间再开一个玩笑,让我们像susan一样,总是错过最爱的人,总是和最美的梦想擦肩而过,于是相信缘分和等待,从哭着嫉妒到笑着羡慕,安慰自己平淡就是真谛。
    而那些咆哮着的声音,压抑在心底,总在深夜不断响起,所以,爱上他乡的秋日传奇,感动于自己的燃情岁月。

 短评

又臭又长的电影

5分钟前
  • Fabio
  • 推荐

一点都不煽情,我只是自己好哭。从三兄弟离家开始就一直哭啊哭的。相比万人迷彼特而言,我更爱那个骄傲的一直昂着头颅的上校老头儿。

9分钟前
  • 王绛绿
  • 推荐

“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11分钟前
  • LisaLeung
  • 力荐

这些人压根没把自己的命当人命来活,他们活的是莽莽草原茫茫大海,活的是如血秋日和从心所欲的野性,遵守的也是血浓于水、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社会意义上的人伦法律道德对这种极端到危险的浪漫主义是失效的。我不喜欢这个片子的价值观,然而也无法否认心底对这种生存方式的无限神往。

14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现在想来,全剧三处快要落泪的地方,竟都是为了Alfred。其一是那句“I loved her,I love her still.”再是“l foIlowed all the rules,Man's and God's.And you...You followed none,and they all loved you more ”三是他举起枪的那一刻。

19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看第一遍时我才十几岁,如今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音乐依然荡气回肠,但心境已不复当年。可能在今天的我看来,会觉得这么好的音乐、摄影和演员,竟用来拍了个稍显平庸的故事吧。

24分钟前
  • 虾米
  • 还行

因为他的英俊,我原谅这电影里的一切

29分钟前
  • veronique
  • 力荐

电影是真的好看,布拉德•皮特也是真的帅。最后,兄弟俩在他们心爱的女人的墓前终于和解,哥哥失落却释然的说道:「我遵守所有的规矩,所有神和人的规矩。而你,一样规矩都没守。但是所有人却都爱你甚过爱我,Samuel、爸爸、甚至是我的妻子。」记得有一次男人们去狩猎,印第安长老说 当人和野兽互相使对方流血,他们便合为一体了——所以,那个内心有熊的声音的男人,最终死于熊掌之下,死得其所。Susanna 和三兄弟的关系,就像大多数女孩一生当中会遇到的三种男人。你可能先会在少女的情窦初开时期遇到一个给你最清澈的感情、想和你厮守一生的男生,像温文尔雅的三弟。然后你也可能会遇到像二哥那样给你最炙热、野马般爱情的男生,可惜你的家里没有草原。最后你可能嫁给了不是你最爱、但却最爱你的男生,像骑士一样守护你的大哥。

33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崔斯坦一直都在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当这个声音变得野性时,他就会背起行囊远离亲人,为的只是让大家少受伤,可当他回家看见父亲苍老的模样时,他也会流出悔恨的泪水。或许他并不属于父亲一人,他就像个自然之子,汲取他人的营养,流露最真的本色。

37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我欣赏忠诚于内心,忠诚于野性的灵魂,因为他们坚持自我所付出的代价,我付不起

41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离完美还有那么一步,就是它还不够简练与锋芒,导演企图把整个世家与时代糅合进一卷胶片,却也被纷繁的感情乱了本该澎湃坚固阵脚,得不偿失,但或许这种无可避免的粗糙与与生俱来的野心足够令人慢慢品味。

45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波澜壮阔的西部美景 令人无法拒绝的自由之彼特 我心狂野 不是人人都能够懂得

49分钟前
  • 宇宙
  • 力荐

Tristan非常让人着迷,他是一位真正的自然之子。

54分钟前
  • 薄荷茶不凉
  • 力荐

无处不影射对当时南北战争的失望乃至痛恨,或多或少也表达出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宁愿无拘无束的与自然为生,自由如风般,即使在人生最孤寂悲哀的岁月里,也能够一如既往的燃烧壮丽的人生。这也是一部分人的向往。草原的画面辽阔壮美,音乐细腻优雅,非常美。8.4

5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我也承认詹姆斯霍纳写的这首《The Ludlows》非常好听,要是没有这个配乐,电影直接掉一个档次,于是导演真的就全片铺满啊,听了怎么也得有几十遍了,真的太满了,电影一开始就直接来,过于刻意了。在神片扎堆的94年,坦率讲本片就显得有些逊色了。美国人似乎也特别喜欢拍这种在大时代背景下一整个家族几十年的荣辱兴衰史。有印第安屠杀、有一战还有禁酒令等等,这类不是冠以【往事】就是冠以【传奇】,确实能打动一批人,不过看多了以后也有点乏,而且总觉得这些人挺作的,你看二弟,好好的日子不过,居然出去当海贼王去了,啊哈哈。安东尼霍普金斯演技永远在线,看着就特别带劲儿,而26年前的皮特嫩得都掐的出水儿来,最后非要被安排死在熊的手里,强行传奇结尾啊...

1小时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这颜色,这画面,这岁月,这情怀,这曾经,这男人,这爱情,好痛好痛

1小时前
  • kyome
  • 力荐

皮特就是这部最帅了吧

1小时前
  • funny_vee
  • 力荐

每个画面都是那么温情且壮阔,还有那刺痛到灵魂深处的音乐,众人到位的表演。故事虽然并不那么引人入胜,但要表达的思想却是很容易赢得共鸣的。燃情的岁月,一世的真情。★★★★★

1小时前
  • Q。
  • 力荐

传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生命中的险恶没有什么恐怖,生命中的寂寥没有什么悲愤,生命中的放纵没有什么缺憾,生命中的痛苦与埋没无关,关键是:即使在始终无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动情地燃烧,像那颗不肯安歇的灵魂一样,为了答谢这一段短暂的岁月?

1小时前
  • Lan~di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