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婚礼

爱情片法国1989

主演:凡妮莎·帕拉迪丝,布律诺·克雷梅,卢德米拉·米卡埃尔,弗朗索瓦·尼格雷特

导演:让-克洛德·布里索

播放地址

 剧照

白色婚礼 剧照 NO.1白色婚礼 剧照 NO.2白色婚礼 剧照 NO.3白色婚礼 剧照 NO.4白色婚礼 剧照 NO.5白色婚礼 剧照 NO.6白色婚礼 剧照 NO.13白色婚礼 剧照 NO.14白色婚礼 剧照 NO.15白色婚礼 剧照 NO.16白色婚礼 剧照 NO.17白色婚礼 剧照 NO.18白色婚礼 剧照 NO.19白色婚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6:09

详细剧情

中年的弗朗索瓦(布鲁诺·克雷默)是名哲学老师,他和风度怡人的妻在小镇里过着中规中距的生活。然而他的学生,17岁的少女玛蒂尔(凡妮莎·帕拉迪丝)出现了,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成熟和不羁。 弗朗索瓦带着挽救堕落少女的心情走近她,却难以抑制的被玛蒂尔的热情和聪慧所吸引。他们相爱了,激情四溢,刻骨铭心。可是当玛蒂尔要求弗朗索瓦离开妻,与她一起时,男人退缩了,他想到了年龄,婚姻,道德,身份,想到了太多的琐碎。 再次绝望的玛蒂尔用激烈的方式破坏老师的生活,颠覆了他的事业与婚姻,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当人们再次发现她的时候,她的房间里写着“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

 长篇影评

 1 ) 哲学的现代性困境

女孩爱上的不仅仅是他这个人。更是他的智慧,他的生活,他的成熟,以及他身份背后的某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男主是一个哲学教师,为什么不是英语教师。就是因为哲学是追求终极意义上解释世界的方法。而女孩家庭不美满,父母不在身边,母亲反复自杀。她孤独,自己卖过淫,即便拥有同伴也只是肉体的关系。她需要一个出口,一个现实生活解决方案,也就是老师背后的哲学体系。 她最开始学习的是哲学。苏格拉底所言:“哲学就是爱智慧。”而老师的智慧在她的世界里打开一扇窗,她爱上智慧,也爱上了老师。其中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这就是暗示了她之后的各种行为都是出于自己的本能。是相比于男主妻子更纯粹的存在,是相比于婚姻更加让人着迷的爱情形式。 在这里,男主妻子的身份是一个书店的店员,象征着即便是拥有书本的理性和知识,也无法比过感性的潜意识里的冲动。最后书店的玻璃被撞碎,也象征着理性的破灭,感情的爆发。 对于男主来说也是一样,即便是引导他人进入哲学之门的导师,也无法把守理性的大门,沉沦到爱欲之中。他学会嫉妒,学会欺骗,做出了所有老师和丈夫都不应该做出的违背道德的事情。但他没有把这种道德的破碎外化,也只是仅限于两人之间。到了最后,他看见女孩自甘堕落,到处勾引男人,尤其是在他不可侵犯的课堂上卿卿我我。他怒不可遏,把她拉到无人的教室,她走近,扇她,她走近,再扇她。她说出那句:“我爱你。”击破了他所有的道德底线,无论之前的打电话,嫉妒,还是任何的伤害,都在那一刻化为爱的动力。那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是感性最后的狂欢,是世界末日来临前最后的抒情。他在象征威严权力的教室里和她做爱,不顾旁人的目光。 但即便如此,道德还是把他拉回正轨,个人的理性击溃之后还有社会的理性归训着他。但女孩没有,她蔑视一切约束,但那个男人是她唯一的约束。她搬到男人的附近,只求偷偷看他,不做让他难堪的事情,直致香消玉殒。 这是爱情遭遇现实的挫折,这是感性被理性压制的结果,这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这是哲学在现代的困境。

 2 ) 我太爱你了,只想把自己隐藏起来

比尔纳梵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吧。


弗朗索瓦拒绝她,不,你才17,而我,再过10年就是个老头了。

马蒂尔说,你要这么说的话,你现在就已经是个老头了。



他究竟做什么选择才是正确的?抛弃妻子吗?这么做我会厌恶他。远离她吗?可是他办不到。

办不到啊。步步惊心。抗拒不了她笑容里的诱惑,抗拒不了她独特的才思。天真又危险的女孩。他打开窗,伸出手,迎接她年轻的身体。

但又不能和她在一起。

弗朗索瓦一再对马蒂尔强调说,你才17,别人会怎么想?他们不会同意我们在一起。我们靠什么生活?爱情吗?

她抬起脸,你可以搬过来和我住,或者我们一起出去租房子。我可以扮作你的女儿。我可以一直不出门,躲起来,谁也不会看见我,没人会知道我的存在。

(我这么爱你,情愿把自己隐藏起来。做你见不得光的秘密情人。只有你知道我,只有你找到我。你不愿意吗?)

她低下头,对他说,你没发现我这是在恳求吗。



----《水仙和彗星》----


法国片《白色婚礼》。17岁的马蒂尔,爱上了47岁的男教师。她总是随便地在一个男子面前脱下衣服,让自己的裸体像开满花朵的树枝一样纤细伸展。但她对他说,生命里有太多幻觉,我因为清醒而看不到任何希望。她的眼睛带着淡淡嘲笑,看着她眼前深爱的这个年老男子。

神情孤僻的年轻女孩最终使软弱的男教师家庭破碎,并且被调职处置。她在墙壁上写下一行字:海洋。这里有海洋。

那个演女孩子的演员,是法国著名的歌星,后来嫁给了强尼·德普。这是一个她有深刻印象的演员。他在一部关于连环杀手的电影里扮演侦探,临死之前把两枚硬币捏在手心里,等待别人把它们放在他的眼睛上。这是读过生死河的时候要付给船夫的钱。这个结尾她记得。


--------


(我忽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上映日期是,1989年,11月8日。)

 3 ) 爱到生命枯竭而死

爱到生命枯竭而死
这女孩爱上老师,爱到生命枯竭而死,我想让她活下来。
你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所以更愿意品味死亡。可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是现代文明与学说,把生命变得黑暗,可是他们的答案并不真实。你相信他们,以为他们给你力量和自由,可是看看吧,他们把你的生命贬得一文不值,他们让你想死。
你死气沉沉的生命,遇到了一个老师,或者你把他当作父亲,或者你把他当作救赎。可是你破坏他的生活,张嘴就对他说:“我们搬到另一个城市,你可以说我是你的女儿。”你要道貌岸然的老师变成一个撒谎的人?你让坚强的人格眨眼放弃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切?你明知你未成年,你让他犯法?你只是不在乎,因为生命本无意义,所以你要他放弃那对他有意义的一切,只选择你。
你看你做的事情,骚扰他的家,恐吓他的老婆,当他的面和别的男生做爱。你逼他失去了理智,逼他冲进教室把你拽走,进了空房间你就说你爱他,他怎么抽你嘴巴你还是说你爱他,于是你们做,被发现,老师身败名裂,被调到别的城市。你就在教室对面租了间房,坐在窗边看着他的身影,两天昏厥一次,就这样枯竭而死。
从一开始你就想死,最后你也如愿了,可是你的疙瘩,到死也没有解开。
生命,你灼热沸腾的生命,犀利锋芒的生命,不受束缚自由飞翔的生命,不该只是为了自己。是你相信的那些道理把你封闭,它们不但不能带来幸福,连平静都不可以,那你为什么还要死死抱着他们不放呢?如果重新诞生,如果重新开始,如果离开所有的过去,颠覆性地否定自己,重新用单纯的眼睛去看,重新用单纯的头脑思考,不好吗?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相信你也可以。我曾在濒临精神崩溃的悬崖上盖了一间茅屋定居,现在,把这间屋子给你。

 4 ) 不要轻易对一个人好

13年夏天,我路过湖北十堰市,暂住两天,当地恰好认识个朋友。到的那天晚上下雨,我朋友在学校上课,我自己吃完饭往宾馆回的路上,草丛里有一只湿漉漉的小猫扑到我脚下,路灯很昏暗,我以为是家猫走失了,便抱进了宾馆。

进屋就赶紧给它洗澡,它也很受用,我电话跟朋友讲我捡了一只猫,想送给她。可是她给我一顿训斥,说都是流浪猫,身上都是细菌,她才不要。我仔细把猫翻过来猫身上的毛的确是脏了很久的。我无奈下又带它出去准备扔掉它。

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它当时的眼神。第一次推它出去,它很快的回到我身边,在我脚边蹭蹭,我有点不忍心,就又把它甩得远一些,它喵喵了两声,又跑了回来。我心里十分难受,但是没办法,我后天就要离开这里,我没法带它走。我又狠心把它扔得更远,它就站在雨里,特别特别伤心的对我喵了几声,那眼神就是失望。然后就走了。

我回宾馆告诉朋友,我把猫扔了。朋友说,你这种人,给人热情,又让人伤心。

从那以后,没有猫再喜欢过我。我也很少再对猫猫狗狗热情,短暂的热情,会让它们伤心。

 5 ) 爱是一场幻觉

这是一部26年前的“老”电影,但放到现在来看,竟毫无违和感。所谓经典,就是无论出于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让人心灵震撼的力量。当时的Vanessa Paradis刚满17岁,影片中扮演的高中少女也正值花季17岁,凭借这部《白色婚礼》她拿到了法国电影凯撒奖最具潜力演员,对于Vanessa Paradis来说不得不是肯定。

电影的题材并不新颖,讲的是师生恋。这类的题材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情窦初开的女学生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中年男老师倾心不已,从而把对异性所有的希冀都投射到对方身上,为了他而努力勤奋向上,并竭尽全力刻意寻找各种话题去搭讪。但这样的情感大多止于暗恋,很少有真正发展成正常情况下的恋人,而伴随着少女的成长,终有一天幡然醒悟嘲笑当初自己的痴傻天真无邪。

日本电视剧《魔女的条件》中则是描述了女教师和男学生的不伦恋,松岛菜菜子和泷泽秀明的黄金搭档演绎了成熟女性和帅气高中生的爱情,当年可谓是风靡一时;而这部十年前就上映的《白色婚礼》被誉为法国版的《洛丽塔》,也看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叔叔和小萝莉的组合,可是剧情中的45岁男教师远没有让雷诺那么酷和傲娇。

他叫弗朗索瓦,是这所高中的哲学老师。她叫玛蒂尔,从巴黎来的问题少女,处于要被学校开除的边缘。她的脸色苍白如瓷娃娃,清澈的眼眸从皎洁的素颜中透露着洁净的柔弱,很难让人把她与吸毒卖淫的不堪历史相关联。而将近五十岁的弗朗索瓦,略微发福的身躯和松动的皮肤,在小镇上和妻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无所谓好与坏,激情与破败,只是平稳地日复一日。

他在把迟到又桀骜的她赶出教室后无意中遇到了昏倒在路边的她,以为是自己的严厉指责导致的心怀愧疚促使他送她回家,也第一次了解到了真正的她。她有一个自杀倾向的母亲,屡次尝试杀死自己未果,也有一个担任精神病医生却放任孩子们不管的父亲,更有一个因为贩毒而被关的哥哥,这样的家庭成分使得她决定逃离并具有了超越本身年龄洞察世事的敏锐。

她认为只有他是对她好的,他们在晚饭后散步时开始讨论哲学层面上的话题,她看透一切的心态让身处冷静理性世界中的他不由得当起了导师,对她说还是要好好面对生活,于是她开始正常上学,做好学生的本分的同时接近他。她的接近是掠夺式的,不顾他人感受,只是自己想要,就一定要获得。

那次课上他让学生们探讨“潜意识”的意义。教室里的学生都有默契似地低下了头,或者被老师调侃一番后互相取闹一番,但始终没有人说出具有分量的话语。她起身了,然后娓娓道来,不仅震惊了在座的所有学生,也震惊到了他。“古典学派和柏格森认为,潜意识不存在。它可能是唤醒的被压抑的记忆的总和。我个人觉得拉辛的观点很独到,他说,人一旦内心充满激情,他的身体就会着了魔似的被那激情操纵。这股力量来自上帝,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上世纪末诞生了弗洛伊德,他以医学经验为基础来定义潜意识。潜意识是唤醒的被压抑的记忆的总和,并且有时会以某种(精神病)症状出现。我们都受制于我们未意识的压力,例如:命运神经官能症。一些人是他们命运的俘虏。他们总是重复同样的经历,就好像他们命该如此。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这些人是他们潜意识的奴隶。弗洛伊德尝试医治非肉体因素引发的疾病。这些病人是,他们未意识到的压抑的思想和欲望的奴隶。而弗洛伊德将他们唤醒,病人就会意识到这些破损的记忆,并讨论它,于是病的症状就消失了。”很难想象,从一个17岁的学生口中可以说出这么深沉富有哲理的话语。而这些借她口传递的信息使得影片的意义超越了简单世俗上的师生恋。

他们开始疯狂相爱,他看着熟睡的她的青春肉体小心翼翼打开窗户的一角让阳光透过照亮她的躯体,那画面精致如一幅大家的人体油画艺术作品。也许一开始他们之间只是情欲上的吸引,但逐渐玛蒂尔希望对他完全占有,希望他离开妻子,开始不时打电话到他家,只要是他老婆接起就挂掉;开始写匿名信到他家告诉他妻子他已经爱上别人了,甚至当面请他和她一起生活,哪怕她躲起来,但是一定要选择不分离。

和所有师生恋或者老少不伦恋的情节走向一样,被世俗洗涤磨平棱角的中年人在面对人生新选择新开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选择退缩和中庸,弗朗索瓦也不例外。他那才华横溢一边开书店一边担任编辑的美丽妻子完全没有任何过错,而他早已被规划好的生活不容许他凭借一时的爱情重新洗牌。

他的犹豫推动了她的离开。离开后的她选择逆反报复。结交新的男朋友,在他的课上公然卿卿我我挑衅,在校园里勾肩搭背故意让他看到,派人在他老婆的店窗上画上侮辱性的话语,精神上的折磨让妻子不堪重负。他气急败坏之下冲到教室里把她一把揪出,两个巴掌换来的是她小鸟依人的靠近和轰动全校的教室做爱。最后他和老婆离婚,他被调到其他地方任职,而她,则因为母亲的第六次自杀死亡不得不回到巴黎料理后事。

时光跳转到一年后,独身一人的他某天接到她死亡讯息的电话。

原来她两个月前搬来同一个小镇,从不出门,依靠房东送来的食物维持生活,每日坐在窗前,看着对面的房子,而这房子就是弗朗索瓦每天上课的教室。她就像曾经向他允诺的一样成为隐士,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明了她在想什么,但是她在空白的墙壁上留下一行字: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洋。而她的床头摆放的是他写的书,背后是他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一切都是预谋的,她知道他会来看她,虽然一切都已经太晚,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体面地完成了这最后一场仪式般的告别。她成长了,成熟了,不再一味要求占有,而是选择自我了解来达到解脱。

爱是一场幻觉,她成全了自己幻觉的同时也使自己永远留在了他的心里。

 6 ) 注定悲剧的爱情——白色婚礼

电影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一对年龄相差三十岁的师生之间的禁忌之恋。这段恋情为世人所不容,最终以少女自杀为结局。老少恋由于极富戏剧性而常常受到编剧们的青睐。比如《美国丽人》也含带这一主题。不过两部电影大不相同,《美国丽人》中的少女只是配角,影片主要探讨中年危机的问题。而《白色婚礼》则将主角间复杂的情感放在第一位。

先看男主角弗朗索瓦,一位中学哲学教师。根据我的推测,他的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弗朗索瓦生活平淡,日复一日。他作为一名教师,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收入,妻子是一名撰稿人,夫妻和睦。弗朗索瓦过着典型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他的过去可以推测一二——如果没有女主角马蒂尔的出现——他的未来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再看女主角马蒂尔,她的生活和弗朗索瓦截然不同。马蒂尔父母离异,父亲是位精神病医生,母亲有自杀的习惯。由于家庭破裂,自小缺乏关爱和管教,她十一岁便同哥哥们染上毒瘾。被警察发现后,哥哥们被关进戒毒所,出来后去了印度并再无联系。马蒂尔由于年幼没有被抓,于是通过卖淫赚钱满足自己的毒瘾。如此堕落的生活,马蒂尔过了整整三年才靠自身的力量脱离出来,离开巴黎,转学来到弗朗索瓦所在的学校。但她的生活依然不正常。她和巴黎的旧友保持联系,不时在家中搞些糜烂的聚会,把整个房间弄得乌烟瘴气。她几乎从不上课,旷课次数已达被开除的边缘,但她毫不在乎。

在我看来,男女主角之间的相互吸引首先来自于上述两种生活背景之间的巨大反差。

马蒂尔年轻,苗条,白皙,美丽。片中有个很美的镜头:马蒂尔趴在床上,赤身裸体。洁白光滑的背部勾勒出完美的曲线。弗朗索瓦缓缓撩开窗帘,夕阳的余晖透过窗玻璃照射进来,与紫色床单融合成一束神秘的淡紫色光芒,闪耀在马蒂尔娇嫩白皙的肌肤上。马蒂尔缓缓睁开双眼,朦胧的视线仿佛刚出生的婴儿般纯洁。如此画面,连我这个小女子看了都心驰神往,更何况是男人!美,当然是吸引弗朗索瓦的一大因素。

而年轻,对一个年过半百的男性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点与《美国丽人》中探讨的中年危机颇有共同之处。年轻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相较于弗朗索瓦一尘不变的生活和审美疲劳的婚姻,马蒂尔的年轻和神秘好像是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他的生活。不羁是青年人的专利。十七岁,怎样的青春年华!一个十七岁的美丽少女,无论她表现得清纯可人,还是放荡狐媚,都具有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这魅力来源就是青春!马蒂尔浑身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如朝阳般的青春活力,似乎能让弗朗索瓦瞬间年轻十岁、二十岁、甚至三十岁……我想,在马蒂尔身边,弗朗索瓦已全然忘却了自己的年龄。

反观马蒂尔对于弗朗索瓦的感情,则更像是一种依赖。一个少女对于长辈渴求其所缺乏的关爱。马蒂尔曾对弗朗索瓦说过:“已经好久没有人像你对我这么好了!”。弗朗索瓦对于马蒂尔的爱护疼惜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这自然使马蒂尔依赖于弗朗索瓦。相信这点只要细想一下马蒂尔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就不难理解。

若光是如上述所谈,还远不能使俩人关系达到影片中的地步。

历经磨难使马蒂尔比同龄人早熟得多。加上她聪颖过人,小小年纪便开始思考人生,并迷茫于人生的意义。她自有一套对于人生的理解,这使弗朗索瓦对她十分欣赏。而马蒂尔所拥有的迷茫,其实弗朗索瓦同样拥有。马蒂尔问:“大家每天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其实弗朗索瓦即便到了五十多岁,对此问题依然困惑。在马蒂尔年少的心灵中,不循规蹈矩,及时行乐就成了最佳答案。这只能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脑中浮现的简单答案,并且她有足够的资本付诸实施。但弗朗索瓦成熟得多、考虑问题复杂得多也周全得多。他明白一切没有这么简单,他无法与现实隔绝而去过一种异想天开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与马蒂尔不同,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再过十年,他就是步入老年了。他无法想像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二十七的女子如何共同生活。对于人生同样的迷茫在精神上使俩人走到一起;共同寻求爱的欢乐以兹慰藉。但年龄、背景和经历的巨大反差使俩人在思想上产生了本质的差别。马蒂尔无法理解弗朗索瓦的顾虑,天真地说不管弗朗索瓦是老了还是丑了都会爱他;而弗朗索瓦已无法跟马蒂尔解释清楚他的想法——两人之间的鸿沟此时才真正显现出来,这是这场禁忌恋注定悲剧的根本原因。

扬言分手后,马蒂尔所做的一切都清晰表现出一个青春期少女的任性和自负。她与不同的男生关系亲密,并故意要表现在弗朗索瓦面前以激起他的嫉妒。她屡次电话骚扰辱骂弗朗索瓦的妻子,并找人砸了那位可怜的妻子所在的书店,同时威胁妻子的编辑,使编辑不敢刊登妻子所写的文章等等……这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出自一个十七岁少女之手,再结合这位少女从小的经历和家庭背景,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最终弗朗索瓦无法忍受马蒂尔肆意破坏他的生活,将她拉进教室并打了她。可马蒂尔却用楚楚可怜的声音恳求道:“我爱你,弗朗索瓦。”。最终,弗朗索瓦无法自持,再次与马蒂尔陷入情欲不可自拔。

弗朗索瓦与马蒂尔之间的感情,是一种混杂着父亲和女儿之间的亲情、两性间的情爱、强者对弱者的可怜及弱者对强者的依赖、精神上同样迷茫的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慰藉……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使他们各自在这段感情中无法清晰定位自我,这段感情也无法为世人所容。最终弗朗索瓦被校方警告并调离原来的学校。他离了婚,与马蒂尔也分开了。一年后才接到警察的电话,发现了学校对面的小屋里马蒂尔的尸体。原来,马蒂尔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透过小屋的窗户望着弗朗索瓦上课的身影。但她再也没有打扰过弗朗索瓦的生活,她从不出门以至于弗朗索瓦在这一年中都不曾见过她,虽然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如此接近。

马蒂尔在墙上留下了一句话:“这里就是大海,弗朗索瓦。”这与之前马蒂尔说她母亲自杀后的体验相呼应。母亲说:“真美!宛如浩瀚的海洋。我融化其中,无比惬意……”我想,这是自由的感觉,或是幸福的感觉。马蒂尔每日望着她心爱的男人,仿佛置身幸福之中。此时,我不禁哀叹这位少女的不幸命运。上帝抛弃了她,魔鬼占据了她的生活和她的心灵。她了解这一点,所以不再打扰心上人,为了不伤害他。但,至死也不愿与他分离。

禁忌之恋,这注定悲剧的爱情。

另:两位演员的演出极其精彩。女主角凡妮莎·帕拉迪丝出演此片时仅十六岁,便以剧中精湛的演技赢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不得不说这是位天才少女,并且及其美丽诱人。

 短评

痴迷于一人而碍于世俗规则,亡。要以感性的视角和意识来处理,不然完全会失去意义。

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不是因为她是个天才,而是但凡一个妓女都会懂生活的虚无。

10分钟前
  • Bonjour
  • 推荐

再次想到特吕弗的名言“电影中的情侣都是病人。”

11分钟前
  • 高小梵
  • 推荐

80年代末,理想主义的幻灭。1989年的电影,我还能对法国说什么,无话可说。一个中学老师,年近五旬,爱上了一个17岁的女学生、父亲犯事母亲自杀兄弟贩毒的女学生、曾经出卖身体但却精通哲学,习惯思考的女学生。他爱上了,就必然有了死的味道,浪漫的味道,而死,一定是属于女人的,注定的

13分钟前
  • 无对象表象悖论
  • 力荐

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白色婚礼”

14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摄影很棒, 但电影剧本似乎过于克制, 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学生, 他们的内心的波澜, 电影似乎只展现出1/10, 不过这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电影常规的表现方式, 也微妙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现阶段的我还是更偏爱戏剧性, 也更中意表演艺术的表现力.

15分钟前
  • 梦旅人
  • 推荐

少女的爱恋总是激进的,她们的思想在身体逐渐成长的同时愈加膨胀,她们认为眼前爱上的那个人就是生命的一切意义。马蒂尔尤甚,或许因为幼年的经历,使她对陪伴自身的那份温暖倍加珍惜,她抱着玉石俱焚的执着追赶既定的宿命,直至溃烂,直到粉碎。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弗朗索瓦,你就是我的海。

20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17岁的Vanessa Paradis真是个精灵。这个电影其实还好,主要是因为有了她,所以加了分。英文字幕看着有点累。

23分钟前
  • cream.cx
  • 力荐

或许正是因为她自小就熟悉男女情事,所以在她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如此清楚和执着。她的过往确实不能让人容易相信她,但是她从未放弃这段爱情,哪怕玉石俱焚,这便是她对爱情的态度。而这,往往是大多数人不能也不敢做到的。

2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对哲学老师弗朗索瓦来说,是少女花丛中,伸出一只手。对堕落少女玛蒂尔来说,是看得见你的地方,就是大海

32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

34分钟前
  • June
  • 力荐

这个片子是要再次表现一些时候男人的软弱与自私么。我得想想。

38分钟前
  • 推荐

男主角,这位哲学老师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放侯麦的《绿光》看,而“绿光”正是他与少女玛蒂尔达关系的写照,美妙却转瞬即逝。

40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不伦恋题材包裹下的存在与虚无议题讨论。相信自己不孤独的人,回到家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间和妻子彻夜不归的留电;相信爱是唯一的人,向爱人倾诉自己不堪往事时立刻被打脸。除掉嫉妒和占有欲作怪,也许这两人相爱的基础在于他们一样绝望。这就是海,只有死是确实的。

42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还行

悲觀愛情片,一位哲學老師François愛上了他的一位17歲「任性的」問題學生Mathilde的故事。François和Mathilde之間的情感于情於理都不被認同,但愛的魔力總是那麼悄無聲息。「你見過多少長久的愛情?我愛的是你,其他一切都無法改變這一點。誰知道十年後的我們會變成什麼樣,也許陰陽兩隔,或許你死了,或許是我。我愛你就像之前從沒愛過其他人。」 任憑你一直撤退,直到逃去敦克爾克。我一直跑向你,直到死亡也不能使我放棄。樸實無華的場面調度、細膩柔和的燈光佈置、簡約的構圖和散淡的敘事,呢類風格的電影我中意。

46分钟前
  • 阿蚊
  • 推荐

一看到电影我就被吸引了,女主角长得像张韶涵,又有点像俄罗斯名模vlada,男主角身材气质都很有质感。 片子是89年的,可是说是2000年以后的我都相信。法国电影一向喜欢出妖蛾子,没想到80年代还是正常的。 原本真以为是部好片,又没想到。。。看到一半,男老师发狂掀桌子,女学生一树梨花压海棠,给我吐得哗哗的。 我还是看我的低能港剧去吧,至少那些愚蠢的台词可以让我乐一乐。

48分钟前
  • 🗣
  • 还行

看過的最學術的文藝片和最文藝最唯美的學術片…從片頭講笛卡爾的那堂課 到下一次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轉為主角 François關於西蒙娜·薇依神秘哲學的書化作暗線 到最後留在牆上那句意味深遠的遺言“海洋,弗朗斯瓦,有海洋” 我們也隨著這段琢磨不透的愛 從意識到無意識再到謎一般的海洋深處 不斷下沉…

51分钟前
  • H.弗
  • 力荐

“ 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 ”过度美好而又极尽偏执的爱很美很痛。无论色调还是十七岁的Vanessa Paradis干净的身体都极像油画一般。★★★★

56分钟前
  • Q。
  • 推荐

怎么说呢,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无法去解释的或者根本解释不通、就像两个人相爱一样、两颗悸动澎湃的灵魂缠绕在一起结果却变成了一个天一个地。

60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又名,甜蜜的复仇。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想你的时候,下酒。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