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

爱情片香港1997

主演:张国荣,梁朝伟,张震

导演:王家卫

播放地址

 剧照

春光乍泄 剧照 NO.1春光乍泄 剧照 NO.2春光乍泄 剧照 NO.3春光乍泄 剧照 NO.4春光乍泄 剧照 NO.5春光乍泄 剧照 NO.6春光乍泄 剧照 NO.13春光乍泄 剧照 NO.14春光乍泄 剧照 NO.15春光乍泄 剧照 NO.16春光乍泄 剧照 NO.17春光乍泄 剧照 NO.18春光乍泄 剧照 NO.19春光乍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13:09

详细剧情

黎耀辉(梁朝伟)与何宝荣(张国荣)是一对同性恋人,为了有新的开始,他们怀着美丽的梦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离开香港来到阿根廷,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辉想安下心来过日子,无奈何宝荣于夜夜笙歌中放纵着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寻更多的刺激,只当黎耀辉是他受伤后的港湾,两人分歧 、争吵越来越多,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黎耀辉明白过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复返时,决定离开何宝荣,而正是在他离开后,绝望的意味(对黎耀辉的爱)才在何宝荣的脑海中完整地浮现。©豆瓣

 长篇影评

 1 ) 春光再现 荣光无限

事实几经证明,不可在深夜看春光乍泄。容易过度亢奋。
leslie说王家卫很天才,他试图拍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故事而不是着眼于同性恋本身,特别是他在这部电影里动用了全香港最美丽的两个男人。
哈!你说我怎能不心潮澎湃。

何宝荣vs黎耀辉

影评家曾说,你若看过春光,多少都会喜欢何宝荣。于是就有人感慨“我怎么觉得黎耀辉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另一个说法更为贴切“当看到银幕上的梁朝伟为他擦拭身体,洗衣喂饭,我们甚至能分享他的幸福。”
纵然何宝荣用光了黎耀辉所有的积蓄,说分手就分手,要重来就重来,饭不会做衣不会洗,好吃懒作,游手好闲,没钱用时仗着几分姿色到处捻花惹草。你所能想到的缺点几乎都能在他身上应验,然而他不是不可饶恕的,在黎耀辉离开他时,你甚至会与我一样抛开理智,破口大骂黎那令人发指的行经。
曾经看到有人这样写黎“如果说何宝荣贱,那么黎耀辉比他更贱。”对于何的无理取闹,黎从来都无从拒绝,逆来顺受。说到底,何宝荣和黎耀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至于那个颇有象征意义的结局,我只能认同一半。黎应该回归,他也一定要回归。他不能再跟何在异国他乡玩那个分手游戏。他若不走,等着何的“不如我地由头来过”,那么一切又回到原点,意义不大。但是,小张完全是个不协之音。王家卫讲故事通常讲一半留一半,看电影的都是聪明人,观众自会体味。小张的台词太多,把什么都点破了,不给留白,何来回味?他那句“好象是一个人在哭”简直是个大败笔。另外,说张震像年轻时的leslie,我勉强同意。但是小张和何的关联不大,他根本不是何的对手。黎对他似是而非的感觉,站不住脚,当然他们可能只是朋友。我是说,黎如果能够凭借自己的定力离开何会比因为有个“第三者”插足来得更让人钦佩。
不知墨镜王用这样一个结局是要向提前退出的荣少示,单件掺着洗威,还是权为衬托九七的主旋律?

张国荣vs何宝荣

有一本电影笔记,这样写leslie:春光里他有多少萎靡不振,就有多少缠绵低回。他的眼神和嘴唇带着鸿蒙初辟时的柔嫩和恍惚。他的肉体之美难以定义。他身上的淫荡显得很天真,他的不负责任显得天经地义。
春光里的他,扮相并不漂亮,还经常满脸淤青。但每次出场都让人如沐春风,有一种流动飘逸闪耀之美,这种美注定了他对黎的予取予求。林青霞说他是神来之笔,影迷说他是浮光跃金。
这般近乎虔诚又有悖常理的赞扬和华丽辞藻旁若无人的堆砌。
很多人迷恋春光,到最后分不清他究竟是何宝荣还是张国荣。这个时候荣迷就会忙不迭迟地划清张何的界限,告诉你人是人,戏是戏。说来也怪,竟一直有人因其角色而误会leslie。不能不说他是如此浑然天成。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我愿意说,银幕上的leslie是有那种淫荡的气质的,一如他在舞台上的风骚放荡。他很好地提取了这种气质,并成全了何宝荣。至于生活中的他,干净而优雅。人尽皆知的。

张国荣vs王家卫

在过往浩瀚如烟的资料中,我们知道原来leslie才是王家卫的第一男主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每一次王最先想到的都是他。但他又是唯一一位几次三番拒绝王的演员(或许现在还应该加上张曼玉)。他赞赏王家卫的才华,但从不避讳不满王的工作方式。
在墨镜的戏里,leslie演过的三个角色在感情上似乎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来去自由,不受控制。戏外,他同样不受掌控,他无法忍受挡期一次次被打乱,拍摄周期无限制地延长。所以春光以后,他们一拍两散。
“在阿根廷拍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再次下决心:‘我再也不和王家卫合作了!’”他像孩子般的宣言。
言归正传,王家卫是个天才。春光令人惊艳无比。
爱情的定义不再那么简单,男男也好,女女也罢,只要是源于爱,都应纳入其中。爱情是感情范畴的事,与性别无关。王的胸襟就在于,他怎么看异性恋就怎么看同性恋。
电影里,他们穿一样的衣服,称呼对方直呼其名。经常一言不和,拔拳相向。王家卫诠释两个男人的感情细致而准确。
其实墨镜曾拍过另一个结局,让黎耀辉自杀。幸好最后作罢(实在是太直白太不王家卫了),用了现在这个会让很多人为何宝荣鸣不平的结局。但墨镜对何宝荣或者说对leslie的迷恋也可见一斑。
2046上片的时候,有人写了篇影评说“王家卫该不是gay吧!”因片中梁朝伟是所有女人的劫数,而张曼玉是他想要而得不到的女人,她拒绝他是因为她最深的感情给了旭仔。另一方面,张震为之落下惊艳的一滴泪水的刘嘉玲,也只因为那个客死异乡的旭仔。至于章子怡之流,也就被梁欲迎还拒的货色。说到底,他们都输给了二十年前就灰飞湮灭的旭。荣少虽已离开,却充斥全片。墨镜相当闷骚,这算不算比较明显的表白?
呵呵,玩笑而已。
作为影迷,我是挺遗憾张王的分道扬镳的。用王的镜头去拍leslie,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灵光乍泄。很多人说春光以后,他两像憋着一口气一样,都要看看没有对方自己能走多远。于是有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张国荣的热情巡演。

张国荣vs梁朝伟

但愿最后这部分不会让你觉得画蛇添足。
金像奖评委因为一个类似大脑短路的理论“gay演gay片当然好”而否认了本身性格与何宝荣南辕北辙的leslie,将小金人颁给了除了对手换成了男人,其他一如既往地挂着一张苦瓜脸的梁朝伟。从此,很多人又多了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伸出右拳竖起中指,质疑金像奖评委的职业操守。
leslie说,说我演得次过梁朝伟,我是绝对不承认的。
leslie说,奖项就是十几个评委的品位问题。有的人taste高一点,有的人低一点。
leslie说,这次是他们犯的一个错误。
我们知道,他是介意的。我们更知道,他身前对这些有失公允的对待已经太习以为常。
电影奖项总是吝啬于给他肯定。十二少,宁采臣,旭仔,程蝶衣,欧阳锋,顾家明,何宝荣...什么都是本色演出,什么都是应该的。
好在时光洗礼,惟有风采会留抵。
中国百年百佳电影,leslie主演的影片占了八席,居所有演员之最。香港影迷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部电影”,leslie的电影占了一半,且包揽三甲。他本人也毫无悬念地当选“我心中的最佳男主角”。近日网易评选79句经典华语片台词,何宝荣那句咒语般的由头来过位列第四。并且,第一位是阿飞的无脚鸟,第二是星爷的一万年,第三又是欧阳锋的一座山。而在最佳影片中,别姬以75%的可怕势力夺冠。
我一直觉得奖项云云,不过是一个一家之言的评论,真正热爱电影的朋友哪里需要它来佐证故事的好坏,演技的优劣。你若能理解,自有喜恶,自有分数,自有评判。
何况他都已不在乎了。

四一将至,很多人会再想他一遍。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谁,有人走就有人来。可是leslie,那年那天以后,我们知道这里不会再有第二个你。

 2 ) 爱人同志如何得到现世的幸福

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一举拿下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
我最欣赏的内地作家朱文曾说王家卫影片里的那些旁白听起来特像一个文学青年在絮叨。但《春光乍泄》显然是一个例外,以往作品中“商标式的王氏高度哲理性语言”在本片中被最大程度地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极其朴素的日常对白和旁白,但它们同样能在瞬间之内直指人心。
在一些评论者看来,《春光乍泄》已经达到了电影美学的极致。的确,这部电影似乎有一种魔力,它能让人慢慢地沦陷于那两个被放逐在异国苍穹下的男人的隐秘忧伤和黯然心事之中,并且久久不能自拔……


1. 两个因爱而哭泣的男人

何宝荣(张国荣饰)和黎耀辉(梁朝伟饰)是一对同性恋者,他们离开了香港,一起来到了阿根廷。
他们刚到阿根廷的时候,买了一盏台灯,灯罩上的瀑布图案让他们心驰神往,于是他们相约一起去看那个瀑布。但好景不长,两人在寻找那个瀑布的时候因迷路而争吵。何宝荣丢下一句“在一起的日子好闷,不如分开一下,有机会再从头开始”,然后独自离去。
这之后黎耀辉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酒吧当接待员,一天深夜,他在酒吧门口再次遇见了何宝荣,后者和几个外国男人勾肩搭背一起走进了酒吧……
在另一个深夜,被别人打得浑身是伤的何宝荣来到黎耀辉租住的房间。何宝荣因双手受伤而生活无法自理,于是黎耀辉每日为何宝荣做饭、擦身、疗伤。就这样,这对昔日的恋人渐渐旧情复燃。
但何宝荣痊愈后很快又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他又一次开始经常夜出鬼混,黎耀辉因此和他争吵不断。后来何宝荣干脆离家而去,两人从此彻底分手。
这之后黎耀辉又结识了张宛(张震饰),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喝酒,一起踢球。黎耀辉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喜欢上了张宛,但后者却突然说他要去世界的尽头看一看……
黎耀辉的生活再次失去了方向,后来他决定独自去寻找当初与何宝荣约定要一起去看的那个瀑布。当黎耀辉站在瀑布前,他很伤感地说他总以为来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那一刻张宛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他站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灯塔下,把录下了黎耀辉哭泣的声音的磁带扔进了冰冷的海洋之中;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何宝荣则搬进了黎耀辉曾租住的那个房间里,他望着那盏台灯上的瀑布图案,抱着他和黎耀辉曾共用过的被褥失声痛哭……


2. 他们在逃避什么

《春光乍泄》中的黎耀辉与何宝荣之所以爱得如此痛苦和绝望,也许是因为他们此前在香港总是感到自己是被身边的人所排斥的“畸零人”,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避,但就像导演王家卫所说的那样,他们“想离开香港,来到世界另一头的阿根廷逃避现实,却发现越想逃避,现实越发如影随形的跟着自己,无论到哪儿,香港都存在……”
也许你会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黎耀辉与何宝荣当时所身处的香港对同性恋的态度不够宽容——但如果你翻阅古籍考证一番,你就会很惊奇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几乎一直都是比较宽容的,中国古代法律一直都没有对同性恋行为制定过严厉的惩罚条例,而著名汉学家高罗佩更是发现在清代时出现了对同性恋宽容、对异性恋反而严厉的现象:当时的社会规矩对同性恋关系的公开表现(男人手拉手在街上走,戏剧表演出现娈童等)相当宽容,反而把异性恋严格限定在私人生活的范围之内。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传宗接代的家庭伦理规范也会变相地为黎耀辉与何宝荣这样的同性恋者制造压力,而这应该也是他们逃避到异国他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西方文化在香港这座城市同样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例如香港1991年才废除了承自英国的惩罚同性恋行为的法律),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继续研究一下西方对于同性恋的态度的变化吧。
在西方古代历史中,那些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对同性恋一直是严厉制裁的,其依据就是《圣经》中的这句训诫:“如果某人像同女人那样地同一个男人交合,他们两人就都是邪恶的,他们应当被处死”。在中世纪的西方,同性恋者会被教会法庭判处苦役或死刑。西方对同性恋行为的看法发生重大的改变主要开始于二战结束之后。例如美国精神病协会于1973年认定同性恋倾向不是精神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则将同性恋从“精神与行为障碍”列表中删除。后来更是有一些国家修改了原来的法律,开始允许同性恋者登记结婚。


3. 如何得到现世的幸福

《春光乍泄》的故事发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虽然那时全世界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容,但在当时的香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很多像黎耀辉与何宝荣那样的同性恋者显然依旧要承受不同程度的歧视和疏远,而且这种歧视和疏远有时甚至来自于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例如在《春光乍泄》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决定回香港的黎耀辉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写信,希望能得到后者的理解和原谅。
即使是在今天的中国,依旧有很多同性恋者要面对黎耀辉与何宝荣曾经面对的那些问题。虽然中国的主流媒体现在会反复宣传“对同性恋者的宽容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这样的观点,虽然中国性学专家们现在也会不断向大众普及这样的常识:同性恋不是变态,也不是病态,而且是不是同性恋并不是个人所能选择的——但现在很多中国的父母在得知自己的儿女是同性恋之后,依旧会暴跳如雷,好像儿女犯下了大逆不道的错误,然后他们可能会拉着儿女去医院“看病”,或是逼儿女与异性相亲,某些父母甚至还会带着儿女去精神病院做鉴定和检查——看来很多时候,无知和偏见会形成一种最强烈的、不容反驳的“善良的愿望”,而这种“善良的愿望”反而会给他人造成最刻骨铭心的伤害。
写到这儿想起了在一篇关于《喜宴》的豆瓣评论里曾看过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是同性恋者,他们已经交往了近七年,恋情发生在他们共同就读的那所大学,故事的开始是冬天,他们一起在教室里自习,在有月亮的晚上握着奶茶散步,一起考研,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恋爱两年后,他们毅然决定在一个晚上,一起去见两家的父母——结果一个人被一记耳光扇出了鼻血,另一个人被一个茶杯砸破了头。那天凌晨,他们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泪流满面,而后又破涕为笑,在路边亲吻拥抱。后来他们中的一个人含着眼泪对他的一个朋友说:那是一生里最幸福的事情,也是一生里最轻松的时刻。而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两年后的除夕夜里,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其中一个人的父亲笑着对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有了两个儿子。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之所以能一直在一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起面对现实,而不是像《春光乍泄》中的黎耀辉与何宝荣那样选择了一起逃避现实。
其实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如果彼此深爱的两个人一起逃避现实,一起逃到天涯海角,他们固然有可能拥有一段如电影般流光溢彩的浪漫时光,但最后十有八九只会收获一个如一滴夜雨中的泪水般心碎却无痕的结局,因为人只能逃避一时,无法逃避一世。
而如果彼此深爱的两个人一起坦然而坚定地面对现实,一起争取亲友对他们的理解和祝福,一起承担对与错的总和,他们就有可能得到现世的幸福,虽然这样的幸福可能不会如电影般流光溢彩,但也自有其动人之处,足以值得他们用一生去慢慢品味。
另外虽然任意一对彼此深爱的人以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社会现实,但他们却可以选择积极面对现实这样一种态度,这不仅会让他们获得两个人的幸福,而且如果有更多的人选择这样一种态度,那社会现实也会因此而慢慢改变。

 3 ) 我很想念他

我又一次的忍不住把电影翻出来看了。这电影在电脑里已经存了两年了,舍不得删。
真怀念这时候的Tony梁,看上去还略带水嫩,有着似乎三十岁不到年轻男人该有的愤怒和言吐,脏话挂在嘴边,酒瓶乱砸,一句句的狠话逼得Leslie缩在床脚瑟瑟发抖。我看着《色•戒》,都忍不住暗自悲伤,为什么十年时间而已,一个男人也可以老成这样?

买了《Happy Together》的OST,周末的时候经常只放最后那首欢快的歌曲一整天。想象自己也和厨房里的张震一样,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唱歌自己写字自己听音乐。
不是应该happy together的么?为什么还是会互相伤害。
这样的感请势必浓烈,也势必容易一摔就粉碎。其实喜欢Tony梁照顾Leslie的那一段,好像现实的生活,简单直接温暖。在那么远离香港的一个国度,一个杂乱美丽热烈的地方,却没有继续下去爱情。

我没有去理会到底张震有没有和Tony梁产生什么感情纠葛,那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根本就不想去想他们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是gay就不会有单纯的同性友谊了。就像人们都说异性根本不可能有纯洁的关系。

管它那么多。
可能就是那些画面和音乐吸引我。
也可能只是这两个拥有致命美好的男人。
我喜欢他们奔走在城市里,背影摇晃,画面折射的点点灯光,它们模糊的连成一片,变成了灯火辉煌生生不息的夜景。
在越是嘈杂的地方,越是会容易寂寞。
于是他们分开。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悲伤,各有各的寂寞。

于是现实中,Tony梁重申了三次他会和刘嘉玲结婚,快二十年的感情,就算纷纷扰扰,但也许也真的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结局;
Leslie五年前从文华酒店跳下,毫不犹豫。从此世间再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将虞姬演得那么美。

第一次去香港中环的时候,我走出地铁,按着路标上的指示,选择了文华酒店的那个出口。风很大,吹得我的头发不知去向,我仰着头,望着他跳下楼的那个窗户,我想,如果4月1号的傍晚风也有那么大,会不会把他吹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有柔软的草地,他轻轻落下,不会有一丝殷红。
那我们应该还能听到,《我》。

一直在看《Happy Together》。一直看了很多遍。
借以怀念哥哥Leslie。
快要五年了。我没有忘记。

 4 ) 从那年的春光说起

本来想写写春光,但写着写着就写到哥哥了。请原谅。

王家卫的颠峰的确留在了阿根廷,留在了布宜诺斯艾丽斯,留在了那一夜的春光乍泄。
还是半部春光乍泄。
完美演绎的梁朝伟,神来之笔的张国荣。
哥哥说春光是他在演技上最没有遗憾的电影。的确。LESLIE有一种FALLING BEAUTY,即越凋零越美丽,宛如葬花的黛玉,在风中瑟瑟,在雨中蒙蒙。春光里的LESLIE面容消瘦,形单影只,却散发出孩子般的生命力和魔鬼般的媚惑。在嘴角的滴血的怨毒中,在面容的块块淤青中,LESLIE让何宝荣恨狠狠地骂活该,却又心疼到忍不住上前抱住他。他是为数不多的能同时激起憎恶和疼惜的演员。
浮光跃金,就是何宝荣,就是LESLIE,就是LESLIE的何宝荣。
当金像奖宣布颁给梁朝伟的那一刻,第一个站起来拥抱他的居然是LESLIE。当梁朝伟容光焕发地站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嘉玲的目光却始终注视着身边的LESLIE,那个始终微笑着鼓掌的LESLIE。后来我才知道,LESLIE的微笑背后,是把痛心转化成爱心的善良,更是见惯风雨沉浮后的淡定与洒脱。只是善良不代表不会心痛,洒脱也不是毫不在乎。LESLIE一脸平静,却依旧娓娓道来酸楚的遗憾。
其实那遗憾又岂只酸楚那么简单。在阿根廷的那几个月,王家卫一如既往地挤牙膏似地构思情节,捕捉灵感;梁朝伟总有些畏惧而不感放手演出这样的敏感角色;偏巧在摄氏零度里初到南美的荣少食物中毒,几乎折腾掉了半条性命,每天只能吃粥度日;更麻烦的是那跨越97的演唱会近在咫尺,一切构思都在LESLIE的小脑袋里打转转……于身虚弱不堪,于心有所牵挂,坚强而敬业的LESLIE却依旧坚持每天准时到片场,做足戏,开足工,绝无敷衍……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整个团队,一面包容墨镜王的慢进度创作,一面好心地带梁朝伟喝咖啡培养情绪,以求自然入戏……LESLIE真的是坚韧的,在逆境中不仅生存下来,居然还盛放得赤裸裸!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的何宝荣,惊世骇俗的跨越97,顺利进入角色的梁朝伟,还有那扬名嘎纳的春光乍泄……
他做得真的很完美,他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他交出了最佳的状态,他没有辜负我们,可现实却辜负了他……金像奖评委以一句本色出演无情地拒绝了他为这个角色付出的所有心血,梁朝伟满载而归,王家卫突围噶纳,而消瘦的哥哥却在媒体对红色高跟鞋的扭曲与误解中瑟瑟发抖。
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但如此的落差也未免太过火。一年的心血,生死边缘的挣扎,被轻轻几笔全部勾销,纵使是铜墙铁壁之心,也终难免被磨出一个缺口,一辈子的伤疤。
但哥哥依旧坚强,哥哥坚强依旧。戏照拍不误,歌照唱不变,创作依旧在继续,奋斗依旧迸发出勃勃的生命力……纵使再艰难,日子也依旧要昂首挺胸地过下去……不仅要过下去,还要好好地过下去……
默默向上游,不仅是那七年之痒的写照,也是LESLIE一生的生存状态。
当他在台上说,要献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给他挚爱的妈妈,和挚爱的唐先生的时候,台下的歌迷、在场的亲友,和所有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泣不成声……这个傻瓜,他完全不用承认这段感情,他完全不用负担如此摧毁性的风险,可固执如他,善良如他,重情重意如他,却一定捧着一颗心,执起一双手,告诉世界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光明磊落!
这个有性格,有自我,有灵魂的人!这个太有性格,太有自我,太有灵魂的人!
是的,多年的风风雨雨锻造了他超乎常人的容忍力,可心终究是会受伤的,伤终究是会跟随一辈子的。我们流连在他的包容中不住惊叹,却忘记了包容也终究不是无限的,坚强的泡沫终究也只是一个泡沫。

LESLIE是不会放弃自己的,LESLIE不曾放弃自己。《春天》的失败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他很快重整旗鼓,改签环球,再一次寻求新的突破。《红色恋人》中,他又再一次挑战自己的演技,饰演一个地下党员。记得他说过,每当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只要忍耐,忍耐,再忍耐,过一段时间,境况自然会好转。他忍耐了三年,《大热》让他的音乐再创一新的高峰。紧接着的热情演唱会又得到世界级大师的顶级襄助。厄运是否终将过去?满怀信心与期待地做出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演唱会,他幸福地以为幸福就要来了!当晚的庆功宴上,记者们的赞扬让他更加憧憬未来,向往明天……可谁知道明天早上的报纸,却对艺术创作只字未提,满版尽是恶意中伤!从天堂跌入地狱远不远?痛不痛?
磨难还没有到尽头,一切似乎还仅仅只是开始……JPG的邮件说“今后再也不会为任何一个亚洲艺人设计服装了,亚洲人根本不懂得欣赏艺术”,可怜的LESLIE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大陆的巡回演唱,被禁止驳长发,被听信愚昧报导的人们误解为没有水平……哥哥哭了,他问,为什么人们不懂得真正的表演艺术?为什么要这样伤人……也许是被伤得太深,他决定要告别舞台,背影寂寥而落寞……
然而,痛苦依旧在持续……《枪王》中的表演如此出神入化,那个能引起人们心灵恐惧和同情的变态杀手,那个让杀手专业户黄秋生都刮目相看的枪王,却没有出现在金像奖的大屏幕上……为了这部戏,敬业的LESLIE在胃病的干扰下认认真真地接受了两个月的魔鬼训练,以至于连枪手杀手的神态都捕捉到……更加残忍的是,居然由他来宣布那一届的最佳男演员……
看着他喧兵夺主的絮絮叨叨,听着他情真意切地对所有给过他演出机会的导演表达感谢……气氛是凝重的,眼神是空洞的,话题是沉重的:猫有九条命,张国荣也有很多条命,因为每一部戏,就是一次生命……随后的调侃,轻松的氛围,祝福的微笑,哥哥终究是那么善良,善良地与再度称帝的梁朝伟热情拥抱……
感觉到他的疲惫,也许是因为坚强太久了,也许是因为生命力都被提前预支了。
又是一次七年之痒,1996到2003,这次,他没有等到春暖花开。
七,会否是他的劫数?

罢了,如果倦了,就离开吧。
其实生死之间不过一梦,也无所谓弄得懂。

 5 ) 张震才是落脚点

张震的出场我觉得好惊艳。在厨房里眯着眼睛洗碗,分辨着周围的声音,好性感啊。


那时候他脸型很消瘦,轮廓特别好,而且站在梁朝伟旁边显得好高挑啊(计算张震178、梁朝伟174,我也觉得张震好像高出一个头的样子)。

总的来说,在黑白的色调、王家卫式的浓墨重彩的光影里,张震显得特别清新(白衬衫踢球那几段,把音乐关掉,完全就是小清新嘛!)

这个“清新”就引来了好多遐想:

1.小张是gay么?

2.黎耀辉有没有一点喜欢他?

3.他有没有一点喜欢黎耀辉?

有情节在说小张说自己喜欢“声音低沉的女生”……这个也不代表他就是直男吧,我反正这么觉得。

踢球第二段中,小张故意抱了黎耀辉好几次,黎耀辉站在原地微笑,这难道不是暗示么?!

小张离开阿根廷往南,在卫生间和黎耀辉单手相拥,镜头从头顶斜拍下去,有一种强调的意味,强调什么?就好比背景音乐一样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而故事最后,小张回到阿根廷找黎耀辉,黎耀辉到台北找小张,而双方都没有看到彼此,这个是很好的默契!所以我觉得至少是有好感的,异国他乡,没有朋友,没有能用熟悉语言沟通的人,长期相处,两个人又俊俏得要死,导演肯定只想让你觉得两人是普通朋友那么简单的。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这句话更含糊不清,甚至是双方不想打破原有情况而保持暧昧的最好托辞。

但是最最伟大的最最撩人的,就是故事没有给这两个人下结论!这是最美的地方。比黎耀辉和何宝荣的故事还要有张力,黎耀辉说了,他在厕所碰到过何宝荣,而他以后再也不想回去!

人生是向前迈进的。管你是何种感情。

王家卫其实并没有在叙述一个特别的同志案例,到头来镜头还是指向了芸芸众生,伤心在那里,快乐在那里,然后感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新的路需要走,剩下的人生还在继续。


 6 ) 亲爱的,我不敢看你的眼睛。

  你说: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可是,我转过身去,已经看不到哪里是头,回过身时,你却已不在我身旁。
 
  [我爱着你,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
  深爱的时候,我们害怕被知道自己的爱有多深,害怕自己是那个陷得比较深的,所以我不要看你的眼睛,那样会更加沉沦。
  在一起的日子值的拿全世界来换,互相摆臭脸耍脾气,夜里却悄悄起来为他盖被子,小心翼翼抚过他的睡脸。
  相拥的那一刻,似有蔓妙乐音从身体里抽出嫩芽,春风拂面午后阳光,懒洋洋,暖洋洋。

  [因为爱,所以恐惧。]
  所以,希望你可以一直呆在我的身边,被我照顾,对我一个人发小脾气,欣喜的样子也只得我一人见,想要将你装进口袋里,随身携带。
  爱情是一个人的特权,给你一个专属的机会。
  可是,你却逃开了。

  [去世界的尽头,说爱你。]
  我很想念你,怀念与你在一起的日子,可是我不说,我只有两声呜咽,它们留在世界的尽头,礁石都知道了我爱你,浪花也听见了我爱你,可是你在哪里。
  有没有想念过我。

 短评

中间两个人在屋内调情、嬉笑怒骂那段居然那么有趣。“我终于来到伊瓜苏,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开心的在外面走来走去,因为起码有个地方可以回来。

8分钟前
  • 自在
  • 推荐

张国荣死后,有一个女荣迷,在网上发了一片贴子,说到自己看到梁朝伟的情形,有一次梁朝伟到内地来演出,等演出完毕后她守在他出门的必经之路,等看到他和一群人走来,她便大声的哭喊道:“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梁朝伟听到她的喊叫,停下来,朝她这个方向看来,然后点了点头,急匆匆地走了

11分钟前
  • LisaLeung
  • 力荐

梁朝伟加张国荣,简直是挡不住的诱惑.

12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我敲诈你,人质是我自己

17分钟前
  • 小红帽
  • 力荐

张国荣转过身抽烟的样子看的我酥掉了=。=

22分钟前
  • 刘大顺!
  • 还行

光棍节给自己准备的电影《春光乍泄》,根本就是找虐。。。。黎耀辉简直是八心八箭4个9的纯GAY,极品中的极品,GAY中的爱马仕,GAY中的劳力士,GAY中的劳斯莱斯,上下5000年不可多得的尤物!!!我想变男人要这样的男朋友啊啊啊啊

23分钟前
  • 色狼猫
  • 推荐

王家卫跟星海诚有个最大的共同点:作品都要靠观众自己意淫。

26分钟前
  • 饱肚师叔
  • 还行

张国荣抱着毯子哭的那段太揪心了。

29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爱到极至,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折磨。

33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爱一个男的还是爱一个女的尤其的不重要,只是爱一个爱上了的人……这个世界就完了

35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影片两个男主人公的名字竟然就是两个摄影助手的名字,感叹于王家卫随性而行的个性。

36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最记得厨房中那一支探戈。

40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Love is the best ,the world is the rest .

42分钟前
  • shu
  • 力荐

感情说穿了 一人挣脱的 一人去捡

43分钟前
  • .
  • 推荐

何宝荣。黎耀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特别的感情,你会更喜欢叫他的全名。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总是觉得,站在瀑布下的应该是两个人。

51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第一次看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还是十年前,那会儿以为这就是一个同志爱情故事。北影节最后那天,在电影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到了这个年纪,有了一定的阅片量之后,总算是有点看懂了这部电影的好。才发现它讲的根本不是爱情,而是寂寞,讲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内心失去了归属感的香港人。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没有张国荣就没了魂,绝非夸夸其谈

58分钟前
  • 力荐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试问谁不想从头来过,但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既然回不去,我们又如何从头来过?

59分钟前
  • 幸运遇见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